首页 > 文章中心 > 种植业的特点

种植业的特点

种植业的特点

种植业的特点范文第1篇

1、占地面积大,劳动密集型农业;种植园一般占地几千至几万公顷,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从事大规模生产。种植园的数量在一个国家内不一定很多,但却在该国有关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居于主要甚至垄断地位。

2、种植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许多种植园由外国垄断公司出资兴办,直接经营者是公司雇佣的经理和职员,这是与个人经营的农厂明显的不同之处。

3、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受历史因素影响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种植业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1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

1.1降低农业污染,保护自然生态

绿色种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特定地区大气、水土起到保护作用。

1.2促进农作物的质量安全

使用绿色种植技术,会大幅降低农作物中的农残比重,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对应的自然肥料通常牲畜的粪便如牛粪、羊粪数量会提升。使用此种方式种植的农作物,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还没有化学毒素残留,成为众多粮食基地“绿色食品”的安全信任标签。1.3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幅员辽阔,特定区域往往仅适宜种植某些特定作物。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区域,种植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产量相较传统农业也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因为区域农作物产品的绿色种植特点,价格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使用无机肥和种植环境的养护,往往可以形成地区农业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地域要求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作物地区,需要符合农作物种植的地域和自然条件要求,这样才可以大面积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技术推广。通常绿色种植区域都会建立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式农业种植能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降低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同时能集中有效地使用工具进行施肥、灌溉及除草等。通过基地先进的技术推行方式,起到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进一步加快绿色农业的推广进度和覆盖率。

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

3.1构建绿色种植技术的多元推广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绿色种植技术的成熟度、示范效果及种植经济效益的高低。由传统种植转变为绿色种植,需要绿色种植技术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效果,让农户充分了解绿色种植的益处,获得他们的认可。专业农业机构可采用走基层、现场指导答疑、一对一技术等实地与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微博及论坛等推广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农户对绿色种植技术的了解,加强技术人员与农户的实时沟通。

3.2适时出台相关惠民政策

相较于传统农业,绿色种植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在短时间内无法很清晰地看到,对农业经济效益没有把握,是农户无法直接应用绿色种植技术的根本原因。同时,绿色农业在防虫、除草、施肥及护苗等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更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数据和手段,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推广宣传外,需要给予农户相关的帮扶政策,如发放技术津贴、大面积种植奖励等,农户在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保障基础,才会有兴趣尝试绿色种植。

3.3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绿色农业种植概念由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和应用,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外对绿色农业种植的选取作物、培土、栽种、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看护、各种无机肥的浇溉及产出加工的全产业链都有完整的运作体系。国内在学习国外技术时,要注意各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土地气候及农作物适应情况。

种植业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青岛农业大学 校园景观 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城市绿化成了社会发展的焦点,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景观植物设计发展更科学实用。在景观植物配置中应严格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植物的合理配置能使园林建筑主题意境突出,体现景观的神韵,强调主题。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以例,进行植物资源调查,从实用角度讲述植物景观配置的科学性和美观性。

1.植物的科学配置

1.1根据气候环境条件配置

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处于最佳生长条件,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我国北方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日照短。地域气候成为北方高校校园景观中植物配置的首要条件和决定因素[1]。北方冬季寒冷漫长,许多植物在冬季会发生冻害,针对这一现象,青岛农业大学的行道树主要选择一些病虫害少的耐寒树种,如:洋白蜡、女贞、悬铃木、雪松、侧柏、银杏、水杉等。青岛由于受来东南季风及海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因此,青岛农业大学也栽培部分喜温暖湿润的植物,如樱花、香樟等。针对耐寒性较差的香樟,为避免冬季冻害发生,每年冬季都要在香樟树上进行人工遮盖。青岛农业大学的植被能体现地域植被特色,基本体现出了青岛市的特色。

1.2根据植物特性配置

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有各自的特性,有阳生植物,有阴生植物,有水生植物,有旱生植物等,植物自身特点都对其生长有直接关系[2]。如反其道而行之,则植株生长矮小,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光线充足的地域种植了大量阳生植物,如雪松、水杉、毛白杨、垂柳、国槐等;在虹子湖内湿地区域生长着水生植物睡莲,岸边和浅水区有芦苇、香附子等点缀。

1.3根据功能要求配置

每一类植物资源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功能,应注重所配置植物的使用功能。如教学区承担高校教学的功能,需保持清新安静,因而青岛农业大学教学区植物以绿化为主,尽可能增加绿化以缓减师生的视觉疲劳。青岛农业大学行政办公区是校内最高大的建筑且临近校门,因此,具有景观、文化和礼仪展示作用,是校园景观植物装饰的重点。植物品种以观赏为主,采用了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的复层式绿化模式,有机搭配了开花植物如木槿,并设置了花坛。宿舍区是学生休息的地方,人口密集。因此,景观植物装饰应易于管理,多种植树冠丰满、色彩丰富的植物,例如青岛农业大学七号宿舍楼前栽培有杜仲、细圆齿火棘、冬青卫矛等;在十号楼前栽培有女贞、丁香等。此外,用灌木(日本女贞、紫叶小檗等)作为绿篱既可以把校园场地细分为各个教学区、生活区及活动场地,又可以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

要特别注意,在校园绿化时应选择那无飞絮无毒、无刺激和无污染的植物种类,不宜种植花絮飞扬的树木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还可有意识地栽种一些具有防尘、防火、防噪音功能的树种[3,4]。如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火灾高发地带种植了具有防火功能的植物,银杏树;在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种植了有防尘功能的朴树、侧柏、圆柏、梧桐、悬铃木等树木;为了给校园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蓊郁葱茏,其中,虹子湖畔最常见的柳树叶就具有强烈的防噪音功能。为改善校园环境,栽植了一些净化空气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臭椿等树木。这些绿化植物可分泌杀菌素,吸收溶解有毒气体,消灭细菌,提高空气质量。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滞尘能力,灌木最强,藤本次之,落叶乔木最差。白蜡、榆叶梅、山桃、悬铃木、构树等植物的叶片表皮上密布纤毛,有利于拦截空气中的飘尘,且表皮具有一定的浅沟,能使附着其上的颗粒物保留较长的时间,不易被风雨冲刷掉,因此滞尘能力较强[5]。栽种这些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能绿化环境,营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1.4根据植物与环境协调配置

选择的植物能组合且富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如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选择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合理密植。有些地方乔木与灌木混栽,将乔木、小灌木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给人视觉上的跌宕起伏,增强周围环境的空间感[6]。如在青岛农业大学虹子湖畔景观建筑中亭子造型古朴,树木与碑亭,形成高低错落的对比,是一道美丽的校园风景。同时,为了显示学校的庄严与高大,在青岛农业大学的虹子广场的两边种植着楸树,楸树高大挺拔,茎干高耸入云,固土防风能力强,且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

2.植物的美学配置

景观植物配置不仅要利用其生态习性,还要巧妙运用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构造出美丽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植物具有千姿百态的美。

2.1形态美

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欣赏体态和性格精神,要考虑所配置的树种与文化底蕴相协调。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君子比做松、柏、竹等[7]。如松般刚毅挺拔,如竹般刚阿不正。如青岛农业大学主楼前为了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书香气息,栽种了挺拔的雪松,校园内还栽培了大量风雅的竹子。

2.2味觉美

许多植物花香醉人,如青岛农业大学去往教学区的小路两侧栽培有:白玉兰、丁香、月季、榆叶梅、樱花、木槿、鸢尾等,散发淡淡沁人心脾的香味,花香味与浓厚的书香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更加开发学子奋发向上的潜力。

种植业的特点范文第4篇

(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安710062;2白河县中医院,陕西白河725800)

摘要:为更好地掌握和了解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种类等各种情况,为以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通过野外样地、路线调查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和药用特点进行研究。在白河县共调查到野生植物302 种,隶属于109 个科250 个属,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272 种103 科227 属,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90.07%。白河县药用植物中,草本占57.62%,木本类最多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最少的是藤本。从药用植物资源类别的分配情况来看,被子植物最丰富,为239 种,占药用植物总数的87.87%,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分别为28 种和3 种。药用植物中,绝大多数以全株类入药,占36.03%,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共81 种,占29.78%。按照药用植物在医学上主要用途,白河县内解毒杀虫类的药用植物占得比例最多,占34.77%。最后针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性对策。

关键词 :白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特点;开发及保护

中图分类号:Q-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xb0661

基金项目: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原料资源调查和监测项目”[财社(2011)76 号];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我国代表性区域特色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7002)。

第一作者简介:张亚娟,女,1989 年出生,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种群与群落生态学。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长安校区,E-mail:zhangyajuan_123@126.com。

通讯作者:王孝安,男,1953 年出生,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生态学。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长安校区生命科学学院,E-mail:wangxa@snnu.edu.cn。

收稿日期:2014-07-04,修回日期:2014-10-11。

0 引言

野生药用植物是在自然界生长、未经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植物,是极其珍贵的天然药物种质资源库[1],中国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然而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重要资源已成为中药资源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得先掌握和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种类等各种情况[2]。陕西安康市白河县位于巴山东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前所做的调查研究多是针对特定的某个药用物种或类型进行,对整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研究较少。因此,根据第4 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政策[3-4],笔者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白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阐释其组成和药用特点,为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调查于2013 年4 月开始,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内进行样方调查和标本采集。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全境东西长53.3 km,南北宽41.5 km,地理位置为109°37″—110°10″E、32°34″—32°55″N,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的山地地貌的影响比较大,垂直性气候明显,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降水量787.4 mm,无霜期为234~261 天。白河县全县境内植被较为复杂,多为次生林和斑块状分布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形成的人工经济林及灌木林,几无天然林的分布。

1.2 研究方法

根据白河县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综合因素,在山间谷地、山麓斜坡地、低山、中山、高山等5 类生境类型中选择6 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或流域)。每个区域随机设置6 个1 km×1 km的样地(套方),每个样地(套方)中随机设置5 个10 m×10 m的样方,用于调查乔木;在每个样方中设置1个5 m×5 m的小样方和4个2 m×2 m小样方,分别用于调查灌木和草本植物。总共调查了6 个代表区域、6 条调查路线、36 个套方、180 个样方。除此之外,同时进行标本的收集,随后制成腊叶标本以进行物种鉴定。最终参照2010 年版《中国药典》以及前人的分类方法[5-7],归纳总结其药用部位及化学成分和用途。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用植物的资源种类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表1)显示,白河县共调查野生植物302 种,隶属于109 个科250 个属,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272 种,隶属于103 科227 属,占90.07%。从植物资源类别的分配情况来看,被子植物最丰富,药用83 科,占76.15% 。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分别是15科和3 科;药用植物物种数的比较,被子植物最多,共239 种,占79.14%,其次是蕨类植物,共28 种,占9.27% ,裸子植物只有3种,占0.99%。孢子植物是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的香菇(Lentinus edodes)和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在药用植物中,以科为单位(前7 个科)进行统计,所含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Agrostidoideae,共16 种),其次分别是菊科(Compositae,共15 种)、豆科(Leguminosae,共14 种)、蔷薇(Rosaceae,共10 种)、荨麻科(Urticaceae,共10种)、百合科(Liliaceae,共8 种)、毛茛科(Ranunculaceae,共7 种)。在这些野生药用植物中,单科单种比较多,共46 科,如海金沙科(Lygodiaceae)仅有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杜仲科(Eucommiaceae)仅有杜仲(Eucommia ulmoides),松科(Pinaceae)仅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

2.2 药用植物的生长型

从植物的生长型分析白河县302 种药用植物的分布(表2)。其中木本植物126 种,占41.72%;草本植物174 种,占57.62% 。木本植物中,乔木57 种,占18.87% ;灌木53 种,占17.55% ;藤本植物16 种,占5.30%。草本植物中,多年生草本145 种,占48.01%;1年生草本29 种,占9.61%。表明白河县药用植物中草本占大多数,木本的药用植物最多的是乔木,其次是灌木,最少的是藤本。

2.3 药用植物的药用器官类型

参照《中国药典》和前人的分类方法[5-7],依照药用部位不同而将药用植物分为全株类(全草、全草)、根及根茎类(根、根茎、鳞茎、假鳞茎)、果实及种子类、花类(花朵、花蕾、花序)、叶类(叶、芽)、藤茎类(茎、茎髓、藤、枝)、皮类和其他8 大部分。通过比较分析(表3),白河县所调查和采集到的药用植物中绝大多数以全株类入药,占36.03%。其次为根及根茎类,共81 种,占29.78%。由于以全草或根茎类植物为药用部分的植物生长年限较长,过度采挖势必会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合理地采药是十分必要的,在利用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的保护,以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2.4 药用植物药效类型

根据药用植物在医学上的主要用途,可将白河县调查的302 种药用植物分为以下16 类,并将各种功效所含种数及其占药用植物总数进行统计(表4)。从表4 中可看出,16 类药用功效植物的百分比变化范围为0.33%~34.77%,其中解毒杀虫类的药用植物占得比例是最多的34.77%,其次清热药占了30.13%,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表明该区的许多药用植物的功能还是比较全的,也有较强的药效专用性。

3 保护及开发利用

通过对白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白河县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272 种,隶属于103 科227 属,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90.07%。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使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是值得人们亟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实地调查、分析和比较,以及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数据库

除了药用植物的种类等方面作详细的调查外,对其在药用植物资源的空间分布、蕴藏量、濒危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应该加强,为建立比较系统的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8-9],特别是在重点的药用植物开发上,还应当提出一定的评价标准。王年鹤等[10]从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及综合性开发现状提出了初步定量化的评价标准。贾敏如[11]对药用植物濒危程度提出了评价标准,并确定了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常用中药物种10 种,二级38 种,三级64 种等。但是,因为对濒危植物的看法还存在区域性的不同,需从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12],避免可能带有的偏见和局限。

3.2 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面对储量有限、规格不一的野生药用植物,仍有很多制约。尤其是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一些野生药用植物减少,甚至是趋于濒危。面对这令人担忧的局面,建议在进行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有应该加快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加快引种和变种的速度,使中药材的生产能真正做到规模化、产业化以及商业化;同时也应该考虑建立药用植物的种质基因库[13],尤其是那些重点药用植物。实现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不仅是对传统中药学的保护和支持,还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白河县已开展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和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var. papaveracea)的种植,但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产量不高,效益不大,还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加大协助力度,尽快让中药材的种植规范化。

3.3 打造特色中药材的产业化生产

白河县拥有的重点药用植物数量是可观的,因此,当地政府可以根据本县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和当地地域条件,寻找其中具有潜力药用植物,结合当地的自然传奇和人文风情,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现有的资料表明,白河县发展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已经形成规范化种植并具有产业化加工能力[14],“一县一业”的项目,已经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也存在着一些弊端[15],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急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的科技创新,加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利用,避免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郭小强.甘肃.陇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建议[J].甘肃农业科,2004,2:49-51.

[2] 徐家星,黄卫娟,王建军,等.龙春林北京市小龙门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4):23-30.

[3] 黄璐崎,赵润怀,陈士林,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筹备与试点工作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13-15.

[4] 黄璐崎,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59.

[6] 党金玲,杨小波,吴庆书,等.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93-1395.

[7] 赵丛笑,周春桃,刘玲,等.南岳衡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及药用特点[J].湖北林业科技,2014,41(5):54-58.

[8] 王雨华,裴盛基.许建初.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实践与建议[J].资源科学,2002,24(4):81-88.

[9] 丁建,夏燕莉.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53-454.

[10] 王年鹤,袁昌齐,吕晔,等.药用植物稀有濒危程度评价标准的讨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67-70.

[11] 贾敏如.关于保护珍稀濒危中药的等级标准和种类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67-70.

[12] 黄璐崎,杨滨,王敏,等.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70-72.

[13] 徐荣,陈君,陈士林.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J].中国药业,2009,18(6):1-2.

种植业的特点范文第5篇

王昌红,泗阳县致远中学,宿迁市高中地理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2014年江苏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致力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地理感性可视化教学,指导学生应用系统思维建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管理。

一、情境引入

师:首先想和大家讨论一个话题――美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课件展示我国南北方代表性美食图片)大家喜欢美食吗?

生:(齐声)喜欢。

师:而要吃到正宗的地方美食,需要知道我国美食分布的基本特点(课件展示)――南米北面,为什么?

生:环境差异。

生:饮食习惯。

生:农业分布差异。

师:对,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我国东部农业分布的格局(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片段)。

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生:南稻北麦。

师:南稻北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地理环境的差异。

师:由于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学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点评: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促成学生生活经验与新知识的连接,进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生活经验中最熟悉的话题之一“美食”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美食”迁移到“主食的地理分布”,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走到教学的场景中,进而自然地开始探索“南米北面”的产生原因,同时也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农业地域类型”。】

二、知识建构

师:(课件展示一组水稻种植景观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发挥我们无穷的想像力吧。

生:人们在插秧。

生:水稻,杂交稻(教师问:怎么看出来的?学生笑)

生:人多。

生:降水多。

生:气温高。

生:气候湿润。

生:平原地形,地形平坦。

生:水源丰富。

生:人们喜爱米食。

……

师:同学们想像力很丰富,思维发散性很强。从地理角度来看,我们常常会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什么作物?分布在哪?为何形成?有何特点?(板书)

师:水稻种植业的作物名称是什么?

生:水稻。

师:水稻有什么生长习性呢?

生:喜温喜湿。

生:劳动力需求量大。

师:(展示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具体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里?(同时展示亚洲气候资料图)

生:亚洲季风区。

师:具体有哪些气候类型?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师:水稻种植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有哪些优越条件?

(学生自由表达)

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区位条件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教师板书)

师:自然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

生: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教师板书)

师:社会经济从哪些方面分析?

生: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教师板书)

师:根据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一般思路,结合导学案材料,思考亚洲季风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并将结论总结在导学案上。

(学生自主阅读导学案上对应材料,并初步建构出亚洲水稻种植业发展优越条件的知识体系)

师:下面各小组讨论一下,互通有无,1+1>2,互相评价,汇集小组智慧共同建构出知识体系。

(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共同绘出知识体系图)

师:请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学习成果?

生:(将小组讨论成果投影到屏幕上)我们小组讨论总结的结果是作物种类是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从自然条件上看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等。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刚才没有把市场因素表达清楚,亚洲人口众多,所以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水稻属于高产作物,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亚洲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亚洲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师:(展示亚洲季风区气候资料图表)亚洲季风区的气候为什么适合水稻的生长?

生:亚洲季风区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

师:(展示亚洲人口资料)亚洲人口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人口密集。

师:人口多意味什么?

生:市场广阔。

生:劳动力资源丰富。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亚洲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那我们辩证思考一下,有没有不利条件?

(学生讨论)

生:水旱灾害频繁。

师: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

师:还有哪些不利条件?

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小。

师:总体来说,亚洲季风区具有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条件,那亚洲水稻种植业又有哪些生产特点呢?结合导学案上的案例《李强家的农业故事》,总结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学生自学阅读,自主总结)

师:(展示李强家的人口和农田面积数据与美国大农场面积数据)计算一下,李强家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

生:人均1.4亩。

师:与美国大农场相比,亚洲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生:生产规模小。

师:(展示水稻的单产数据与美国大农场的小麦和玉米单产数据)计算一下,李强家水稻亩产是多少?

生:亩产是600公斤。

师:与美国大农场的小麦和玉米单产数据对比,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什么?

生:单产高。

师:亚洲水稻种植业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经验丰富,精耕细作。

生:自然条件优越。

师:亚洲水稻种植业高产还与一个人有很大关系,谁呢?

生:袁隆平。

师:(图片展示)这位朴实的老人,却感动全中国。请一位同学朗读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写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一学生朗诵)

师:(展示李强家的农业机械资料)这段材料反映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什么?

生:机械化水平低。

师:(展示李强家的粮食销售数据)与美国大农场相比特点是什么?

生:商品率低。(教师补充商品率概念)

师:(展示亚洲水稻种植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材料)反映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什么?

生: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师:请同学们将以上特点进行自我总结,建构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学生自我总结)

师:以上我们以水稻种植业为核心,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作物、分布、条件和特点,那么这些知识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各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组长总结整理,画出知识链)

师:请哪个小组展示一下学习成果?

生:(将小组讨论成果投影到屏幕上)作物的习性决定了它的分布,分布决定了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决定了生产特点。如:亚洲季风区决定了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而季风区的气候特点也决定了水旱灾害频繁和水利工程量大等特点;经验丰富、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教师适当补充)。

师:亚洲各国的水稻种植业是不是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生:不是。

师:(展示日本的水稻种植业资料)请同学们分析日本水稻种植业又有什么特点?

生:商品率高。

生:机械化水平高。

生:单产高。

师:通过对日本水稻种植业特点与亚洲季风区水稻种植业一般特点的比较分析,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要注意个别差异。(教师点拨补充:分析地理问题时要注意区域差异)

师: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一直是这样的吗?

生:是变化的。

师:对,是不断变化的(课件展示过去与现在农业机械的变化),这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地理问题。

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种不一样的水稻种植业(播放《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生产模式视频)

师:这种“稻鱼鸭”生产模式有什么优点?

生:绿色无污染。(教师追问:是不是完全无污染呢?学生把表达改为污染很小)

生:对环境破坏小。

生: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师: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所以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点评: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较少,但是他们对农业场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通过呈现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场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从图片中看到和自己所知的有关水稻种植业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什么作物”“分布在哪”“形成条件”“有何特点”等四个方面来建构地理思维模型。对于上述每个方面,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促进了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在教学中还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在分析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时候,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时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如亚洲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对水稻种植业特点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关注到地理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水稻种植业的一般特点,同时结合日本水稻种植业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不同区域中也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学生加深了对“因地制宜”地理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三、自主建构

师:(展示一组商品谷物农业景观图片)大家看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生:地形平坦开阔。

生:图中有许多大型机械,说明机械化水平高。

生:生产规模大,像大农场。

师:最可能是哪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呢?

生:商品谷物农业。

师:哪个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最具代表性?

生:美国。

师:对。那我们能不能借鉴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析思路,写出有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知识体系呢?

(学生阅读导学案材料,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师:大家都写好了吗?小组内部再交流一下,互通有无,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学习成果?

生:(将小组讨论形成的知识树投影到屏幕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区位条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从自然条件看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少;生产特点是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师:其他同学要补充或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美国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实施农业区域化,提供技术支持。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如劳动力少是优势吗?

生:不是(教师补充:可以总结为地广人稀)。

师:哪位同学能再分析一下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生:玉米、小麦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它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而中央大平原又决定了地形平坦,地形平坦开阔又决定了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教师引导补充:玉米、小麦的生产过程比水稻要简单,所以有利于机械化生产,由于美国中部地广人稀,所以决定了生产规模大,生产规模大又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高所以商品率高)

【教学点评:教师创设了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一组商品谷物农业的图片进行思考,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回答也更加贴近教学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地理思维模型,自主地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由于学生思维的方式有所差异,因此建构的知识逻辑上也有不同,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知识树,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互相交流,相互借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综合应用

师: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前面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展示世界农业分布图),它们都属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那它们又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小组讨论)

师:哪位同学表达一下?

生:分布不同,生产特点不同,作物不同。

师:(展示比较表格)请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异。

(生比较说明)

师:下面我们从世界回到家乡,一起走进家乡的田野。

师:(展示家乡农业景观图)在希望的田野上麦粒日渐饱满,翠绿的稻苗正在茁壮成长。(展示泗阳县粮食生产现状材料)当然我县粮食生产也有一些不足,请你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家乡农业发展献计献策。你觉得家乡农业应如何进一步发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指导答题角度)

师:下面请同学将交流讨论的结果总结到黑板上。

生:从政策角度――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制度。

生:从政策角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民管理水平、完善科技发展体系。

生:从农民角度――参加学习培训、使用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扩大生产规模。

生:从农业科技人员角度――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高产的农作物品种。

师:以上各位同学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了我县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也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播放视频《美丽的泗阳》,在歌曲声中结束本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