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范文第1篇

1.引言

1.1“农村中学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研究”课题研究背景和发展状况

1.1.1社会背景

① 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是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迫使人们终身不断的学习进取,21世纪的竞争是人的素质、能力的竞争。随着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志德洛尔在《教育:必要的乌托帮》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创新型人才必须首先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勇于实践,敢于冒险的精神。所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只靠掌握各学科的各种知识技能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否则就不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聪明才智和价值,更说不上创新。所以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是时代的需要。

② 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是全面提高初中生数学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活动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各国将探究性活动作为变革学习方式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变革学习方式,把探究性活动放在了突出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空间。

我国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机关教材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要实现新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变革学习方式,探索新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性活动方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农村中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进行研究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③ 农村中学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教材中新增加了探究性活动内容(探究性活动和实习作业)。如何变革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探究性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筮待解决的问题。

1.1.2发展状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课题,所以,怎样在这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

从六十年代开始,教育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不少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只具有自学能力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农村中学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研究》这个课题正是为此而提出来的。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还不够,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所以它将具有领先性、创新性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引起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决定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1.1.3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界定

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即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

我们认为,初中数学的探究性活动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开展的,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的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

1.2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意义与目的

探究性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尝试,基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提问、反思,充分经历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创造性的过程,从而亲身体验数学探究的激情和喜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淡化“应试教育”下的等级念,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乐在其中。探究性活动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它是当前初中数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1.2.1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涵义和本质

数学探究活动,一方面是教师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述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本质是:

1.数学探究性是围绕课题的学习活动。

课题是完成数学探究性活动的载体。数学探究性活动中,学生认知的升化,激情的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建立,质疑和反思习惯养成,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课题的背景下创生的。

2.数学探究性活动是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数学探究性活动是初中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在动机和态度层面上,强调要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方式层面上强调要由接受学习转向研究性活动;在社会环境层面上强调要由单个学习转向合作学习。

3.数学探究性活动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的证明。

1.3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研究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1.3.1重要性和必要性

探究性活动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养成学生健全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造就一批高质量的富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号召,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时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谁不想充当霸主,谁不想率先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现代化技术;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数学,要有现代化的数学,就必需要有现代化的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千千万万的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向他们渗透探究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就是为现代 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活动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3.2“农村中学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研究”课题开展的可行性

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本课题的指导理论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其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认为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其二,认为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这不仅是指主体已具有的知识,而且也包含了认知风格,学习态度、信心、观念和学习动机等。

主动构建不只是动手实践,实物操作,向他人主动学习。特别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主动学习是主动建构的主要形式,关于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涵义,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是南京大学郑毓教授。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形成数学教育建构观,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

1.学习数学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只是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被动地吸收过程,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

2.这个建构过程依赖于认识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必须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同时,数学知识的建构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

3.主体的建构活动必须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它是一个社会建构,这里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的,包括学习的内容和条件,认识的手段和方法等,更包括教师的活动。它们是与主体共存的一个动态的系统。

关于数学教育建构观,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

(二)主体教学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兴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那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论:

(1)人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

(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主体性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从而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即类主体),造就具有类主体性的社会成员。

立体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人的立体发展性,而且指出了人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科学地说明了影响和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与条件,为研究解决本课题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

生理学研究表明,12岁到15岁儿童的脑细胞继续发育。这是实验的生理基础。而布卢姆经长期实验研究认为:“只有适合的教学条件,一个人能学习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习。”学习必理学指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发现知识,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发现本身是一项艺术,它是儿童必须学会的习惯形成的一个例子。

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看,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巴甫洛夫学说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若只有一种分析器连续使用,大脑皮层就容易产生内抑制,使学生逐步失去注意,而运用多种分析器则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使注意得以较长时间的保持,探究性活动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与练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创设了学生共同参与,并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实践中去认识问题的本质,体验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兴趣,从中促进智力和能力的提高。

(四)符合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以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最近发展区”为空间,在不断的产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适当的困难,使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克服困难的机会,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失败与成功的亲历体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新精神的根本保证。

探究性活动学习是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性活动是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的迫近学习,把数学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课程内容的过程,从中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及其代化过程,学会合作、交流和表达,体验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通过问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学习过程。

(五)探究性活动依据是:布鲁纳和费赖登塔尔的教学思想,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事物的行为,发现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费赖登塔尔则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一个人要学好数学,就应该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数学知识,这种创造从总体上来讲,是一种再创造过程,现有的教材中,为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把数学家如何进行创造的中间环节省略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才,不但不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而且要发燕尾服他们的探索、发现能力。

这一模式的一般操作程序是:问题——假设——猜想——推理——验证。

2.2实验方法

1.资料搜集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来的知识最难忘,最深刻。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更有效,学生能人士以发现的真正乐趣。

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推进者。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生怕学生看不懂教材或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于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追求讲深讲透。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产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并凭自己怕知识和经验 对新的问题情境,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的自主建构过程,特别是这种建构是学生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里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如果没有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自主建构活动,那么新情境,新知识就无法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裨性的联系,从而“学习”就不可以真正的发生。因此,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从裨上来说并无助于学生对新情境、新知识的认知,无助于学生学会探究问题。

2.农村初中探究性活动研究的实验

2.1实验指导思想

2.1.实验目的:是使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成绩有较大提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总结出农村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学习有效方法,尤其是主体参与,整体提高,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数学成绩、数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是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性活动是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的探索学习,把数字学习的过程变成自己主动建构课程内容的过程,从中获得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及其优化过程,学会合作,交流和表达,体验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2.2实验指导思想:从纵向上看是综合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真发展的特点,数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素,从横向上看,既要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又要强调数学的情景认知过程,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探究性活动中充分体现这样一个构建过程,并让学生在体会,这个过程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因此,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不断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展现思维过程,要让学生实验通过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来体会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及数学的基本思想,内容与方法,并在探究性活动中逐步学会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资料收集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生理学、心理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探究性活动学习的认识,态度及在探究性活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使课题研究适合学生。

3.对在新授课中开展探究性活动将通过比较实验法,以便发展,验证规律。

4.经验总结法:对探究性活动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探求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客观规律。

农村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县镇及村屯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不但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充足的生源,而且还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参考文献:[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3]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李芙蓉.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农村教育范文第3篇

(一)人员成分:1.现村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

2.因村庄有一定年代,所以老龄者较多,多数年轻人因各自条件一部分仍与老人一起住在村里,其他已不在村中常住。

(二)1.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但人数依然很少;

2.中等教育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也有所增加;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下降,现主要人群为老年者。

(三)虽然农村受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

(四)1.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

2.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

3.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4.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女性适龄者的受教育情况和男性基本一致,可见农村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少了。

(六)为鼓励村民接受教育,村内对升入高中和大学的村民给与了奖励。

二.活动内容:

(一)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以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

(二)主要方面涉及:各年龄层的教育情况,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以及人们(尤其是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

四.理性思考: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在人口本身的指标中,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

不难理解,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三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二).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

五.问题与建议:

农村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育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都说孩子是民族的希望,那么哺育孩子成长的幼儿园无疑成为了家长的希望,孩子们成长的殿堂。农村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庞大的人才储备库,可是这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在无私地给中国的发展不断做出奉献的同时,却不能得到其应得的回报。农村教育还是和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

幼儿园数量少是当今幼儿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就“立足国家民族未来加快振兴学前教育”发言时指出,我国能够受到专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率极低,全国幼儿入园率不足40%,有一大半以上的适龄儿童被关在学前教育机构之外。特别是西部省份,个别地区幼儿入园率甚至不足5%。在笔者的调查中,一个拥有3万人口的乡镇没有一所正规的幼儿园,仅有两三个运营困难的民办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农民面临的巨大难题,这样的情况下,保证农村孩子入园率的提升困难重重。

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涉及感官、语言、秩序、社会规范、阅读能力和心理发展等。①孩子在幼儿时期培养出来的性格、行为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学前教育时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许多农民眼中,农村就像一个被遗忘、被忽视的集体,在挣扎中求生存,让农村孩子可以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摆脱贫穷的宿命,这是太多农民兄弟的期盼。

利用暑假时间,笔者对漯河市内部分农村幼儿园及市区幼儿园做了简单调查,了解并实地采访园长及相关老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就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作了一个简单对比,发现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些差距具体表现:

1 硬件设施对比明显

城市公办幼儿园大都规模大、占地面积广,园内各种基础教育设施和娱乐设施俱全。孩子在那里有老师的呵护,朋友的陪伴,更有令他们欣喜的各种游戏。在那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没有父母陪伴的失落,那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城市的民办园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不像公办园一样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但胜在经营得体,加之投资方的看好,民办园同样具有较强的家长吸引力。

在农村,落后经济支撑下的幼儿园更像是一颗幼苗,随时经受着风雨的考验,一不小心就可能倒下去。这倒不是说农村幼儿园全部如此,公办园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公立幼儿园相对于农村庞大的幼儿基数来说数量太少,而且公办园各种收费相对较高,对农民而言根本吃不消。民办园大都以家庭式规模为主,数量多但竞争力差,班级数量少,因条件差招收的学生也较少;院内娱乐设施质量差,数量少,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学校规模小,能够供孩子玩耍的地方有限,医疗机构更是无从谈起,院内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2 软件设施差距明显

首要的也是最令人关注的当属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良好与否。据资料所知,城市幼儿园教师至少为大专学历且有教育经验,园内教师大多有教育编制,年龄在20~40之间;农村教师正规学历的少之又少,年龄在25~45之间。最直接的对比体现在教师的工资上,经济条件好自然工资就高,在工资的巨大差距面前,无私奉献显得是那么的可笑。笔者做过实地调查,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一个老师一个月基本在500~600元之间,公办园800~1100元左右,城市一月工资大致在1000~1300元(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可高达3000~4000元)。如此比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绝大多数教师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而非穷苦的农村地区。

在笔者调查的对象中,其中一所县级重点公办幼儿园和一所市级公办幼儿园应属同类中的佼佼者了,学校的职工80%是在国家编制范围内,教师文化程度至少在专科以上,且每位老师都至少有3年教学经验,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幼师资格证,外聘老师等同。学校还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定期对老师的教育进行评比,不合格者则有被淘汰的危险。学校旨在通过这些策略,增强老师的忧患意识,同时学校还会定期送老师去参加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家农村民办幼儿园,一所里除新调来的园长是专科毕业,还有一名是外聘的公办小学教师,其余6名教师全部是附近的村民;另外一所幼儿园连带园长在内的3名教师全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或幼师资格证。这些村民仅有一个高中水平,余者皆是初中或小学水平。试想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与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办园相比,教师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又如何能期盼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成果呢?农村教育质量的恶化,师资力量的缺陷应引起人们的思考,国家的强大到底给了农民多少收益,他们的辛苦付出得到的难道只是这样的结局吗?

除却师资力量,另一个巨大的对比在于政府的政策,可以说,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园的成长,这也许有点武断,但离开政府的支持,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可以说步履维艰。目前,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至2010年底,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这不仅跟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相差甚远,也远远落后于保罗等非洲国家在内的3.8%的世界平均世界水平。在这不多的投入中,城市幼儿园大多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国内有更多资金完善各种设施,吸引更多幼儿到学校来,而农村在这方面受益极小,国家政策总是在有意偏向城市。诚然城市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国家带来受益,然而农村难道就应该被遗忘吗,农村在为国家的成长付出巨大代价后不应有所收益吗?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需要国家尽快拿出实际行动去解决。农民们的愿望全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始终相信上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最好办法,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正规的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文献,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政府的帮扶,农村的幼儿教育还能走多远?农民的希望还能成为现实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为农村人所以笔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兄弟眼中那份浓浓的希望之后,是无奈,困惑和迷茫。

面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面对农民兄弟们那殷切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的受伤的目光,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国家中央、地方连成一线,真正把幼儿教育作为一项国之重事,也唯有如此,农民的希望才不会变成失望。

农村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大举措。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广大农民。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就业竞争能力强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民教育重大历史使命和大好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依靠亿万农民。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法律法制意识,使之成为新农村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这无疑对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是给农民教育赋予的艰巨而又光荣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民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没有千千万万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也不可能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亿万新型农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前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农村有8亿农民,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等都比较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占38%,其中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民转移就业极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着农民自身发展程度与生活状态,也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同时还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因此,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迫切的要求和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问题分析

1、农民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农民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来说一直是一种弱质教育,非常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对农村农民的歧视性管理,城乡教育政策的偏差失误等原因,导致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农民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普及、职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等无法获得像城市那样大的投入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尚未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农民教育事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扶持与投入已有所增加,但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多元化办学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农民教育经费紧张、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间、地区间公共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公平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差距仍严重存在,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民教育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要求相比,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各类农民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就当前我国农民教育现状来看,各类农民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成人继续教育低于正规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和其它职业教育,农民转移教育培训又不如国民教育。在农民培训内容上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从总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普九”巩固和提高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职业教育总体上看尚未找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政府行为过多又大多以学科教育为主,适应性不强,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转移教育培训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设施薄弱、师资短缺,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需要,农民参培积极性也还未充分调动;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以及农民工文化教育仍处于农民教育最薄弱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强。

而处于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和变迁之中的大部分农民又以多业兼营为主,经常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转移,就业并不稳定,这给农民教育带来极大困难,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变性特点,培训内容要求更加丰富,培训层次、手段和形式要求更加多样,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异常艰巨而又繁重。

三、加强农民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观念,加大农民教育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全民重视发展农民教育的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加强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进一步理顺农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为农民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工作新格局。要打破地方、部门、行业和学校等体制,推进各级各类农民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逐步走向城乡统筹、地域统筹、行业部门统筹,形成由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农民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的投入效益和教育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应坚持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同时落实好部门与企业承担技能培训的经费责任,积极鼓励、扶持并规范各种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办学或提供资助,多渠道筹措并大幅度增加农民教育培训资金,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和城乡居民素质差别,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

2、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明确农民教育主要内容和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又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

首先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后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避免新的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出现,这是农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其次是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职成教育,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质;第三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教育培训和城镇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素质;第四是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并把青壮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和种养殖大户等骨干农民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提高他们的农业实用技能素质,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五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民主法律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等社会化终身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

3、农民教育应与农民职业分化和就业转型结合起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留在农村务农农民的职业分化来看,可分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农民或专业户,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从事管理的经营管理能人、乡村干部与乡镇企业管理者,从事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体育等工作的农村知识分子,还有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专业人员,如灌溉、质保、采摘、运输、能工巧匠等专业实用人才,农民经济人、还有基金合作组织等。从已经转移和准备转移农民的职业流动变化来看,他们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如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等。由于他们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整体偏低,相关技能素质不高,导致其职业稳定性差,职业发展前途不容乐观。因此,农民教育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各类人才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充分体现农民教育特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使农民教育培训同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发展接轨,同农民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致富增收相结合,使农民教育事业和亿万新型农民都能步入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开展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将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农民转移培训以及就业服务等相关要求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逐步形成完备的农民教育法律体系,为农民教育畅通运行营造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的战略思考[N].农民日报,2005,12,12.

(2)李水山.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难点与科学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9).

(3)雷世平.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AnalysisofNewRuralAreaConstructionandfarmereducation

LIUShao-bin

(Changzhou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angzhou21316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