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坚持为教学服务,及时为体育老师的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提供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提前做好器材的准备和发放工作。

2、建立健全体育场馆器材保管和使用制度,及时汇报场馆器材设备使用、保管情况,提出维修和更新设备的意见、计划。

3、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场馆设备,进行爱护体育器材的教育。

4、根据教学需要和本校实际情况,做好器材的制作、保管与维修工作,购置必需的器材设备。

5、经常清点器材,发现体育器材损坏,立即停止使用,无教师指导时不出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投掷器材,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体育器材管理的责任要落实到人

由于中小学校的大部分体育器材室都没有专人管理,很容易造成体育器材的流失或损坏等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切实做好体育器材的管理,必须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应做到:首先,按照工作的需要,把一些常用的器材(如球类等)分发给体育教师,由学校为每位体育教师统一制作1个大柜子或者大木箱以便放置体育器材,实行单独管理,如有损耗,以破换新。其次,明确分工,按照体育器材的种类分别让相应体育教师负责管理。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从而减少了器材的丢失和损坏。

二、体育器材管理要形成制度化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制度》、《体育器材室管理人员职责》、《体育器材损坏赔偿制度》等。体育教师应依据相应制度做好体育器材的管理,如下课后及时收回体育器材,若有丢失或损坏,应及时填写《体育器材报损(赔偿)单》等。对于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器材损坏,可根据有关制度进行赔偿。我们应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以促进师生养成爱惜公共财产的习惯。

三、体育器材管理要规范化

体育器材管理规范化是指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体育器材,从而更好地为学校体育课的开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体育器材有的是室内使用,有的是室外使用;有的是铁制品,有的是木制品,有的是皮制品,有的是纤维制品;形状不一,材质不一,大小不一;等等。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做到摆设分明、有条不紊、使用方便呢?笔者认为,具体应做到:一是要根据不同的材质进行摆放。例如,皮制和橡胶制的球类可以放一起。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摆放。例如,标枪、跳高杆等形状的器材可以靠墙放立。三是要根据大小摆放。例如,体操垫、跳高垫、跳箱等可以根据体育器材室的大小选择平放或者竖放。只有根据器材的不同材质和特点分别进行摆放,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器材室的使用率。四、体育器材管理要信息化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体育器材实行信息化管理,即通过校园网或者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让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一目了然。运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一是对体育器材的出、入库进行管理。二是对体育器材的使用进行管理。三是对体育器材的数量、价格以及使用年限等进行管理。四是对照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标准进行目标管理。

五、体育器材维护要常态化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器材;管理问题

高校体育器材管理是高校体育管理中一项微观管理活动,虽然属于体育物资管理,无过多的管理艺术可言。但是,体育器材是高校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重要保障,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影响某节课、某一课程,甚至一些专业课程的顺利启动和有效运行。在笔者两年多的体育器材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电话采访、网络搜索、文献检索、走访等途径了解部分高校的体育器材管理现状,认为高校体育器材管理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在此列出几条与同道共同探讨。

一 、体育器材的申报、购买与验收

高校的体育器材首先应该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是满足业余训练的需要,最后才是对外开放,满足社会的需要。原则上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需要的器材都应该具备。有条件的课程就开设。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后再开设。必须开设的专业或课程,没有条件可先开起来,边开边改造或创造条件。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原则是收费养馆、收费养器械,维护场馆和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学校的体育设施开支,为教学与训练提供保障。

因此,学校体育器材的需要,先由任课教师申报、教研室汇总、学科审核,上报院系审议,由学校体育器材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最后反馈到体育场馆中心执行购置。购置数量较多、价值较大的器材要进行社会招标,使购买的器材能够更加合理、经济、耐用,更符合实际,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体育器材的验收不可或缺,是保障教学与训练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器材的验收应该由院系相关领导和任课教师共同进行,签署意见才可使用,避免劣质器材流入以及教学事故的发生。

二、明确体育服装的合理分类

体育服装包括比赛服装、训练服装、教学服装、表演服装、还有一些专业特殊服装,像柔道服、中国式摔跤跤衣、降体重用的服装等等不能统统混淆于体育用品。最早的体育器材用品归类是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高校体育经费不足,教学与训练使用的体育服装都被划入体育器材用品管理,用完收回,反复使用。因而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洗涤与保存,既额外增加经费和人力,还会带来一些皮肤疾病的传染。市场经济已经几十年了,高校的体育经费已经基本满足教学与训练需求。

因此,不能将体育服装完全列入体育用品,像柔道服、跤衣只能用来教学与比赛使用,无其它实用的体育用品,应由学校提供使用和回收保管。而训练服装、教学服装、表演服装等运动服装应列入体育消耗品,教学服装由学生自备,表演服装由表演活动组织筹备,训练和比赛服装应该规划到参赛活动经费。学校该承担的由学校体育经费支出,不该学校提供的应由学生自己购买,对少数家庭困难生,学校应考虑助学金或减免相关费用。

三、重视体育器材的不合理损耗

高校体育器材的不合理损耗主要表现在:①用器材送人情;②不该借的借出;③到期该还的不还;④体育消耗品的领取混乱,无相关文件,在数量和使用对象上无依据;⑤丢失,个别学生教师存在责任心不强,器材在送还过程中丢失;⑥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坏,如仓库不通风,胡乱堆放,器材霉烂、锈损、虫蛀等等;⑦故意损伤,如用球当凳子坐、以器械当武器玩耍、垫子的撕扯乱拖、山羊、跳箱、双杠等器材上的刀划痕等等。

重视体育器材的不合理损耗,应该从分管体育器材的相关领导入手,应加强领导,加强检查,发动群众监督;制定严格的体育器材用品的保管与使用制度,以及出借制度;凡因责任事故造成的器材损坏或丢失,必须要求酌情赔偿;体育消耗品的发放与领取,按相关文件和制度执行,领取人填表,注明用途、使用对象、使用数量等,由相关领导签字生效后到体育器材主管处领取;编制体育器材登记表和器材损耗表,每学期清仓盘点一次。

四、完善体育器材用品管理条文

建立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既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又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体育器材用品管理条例的运用,既能够保证体育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又有利于充分调动每个体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体育器材用品的管理应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在体育器材申报、购置、验收、借出、归还、使用、维护、报废、清查、盘点,以及相关领导、管理与使用人员的职责等方面都应该具备相关制度和条例。这样体育器材管理工作才有章可循,有纪可依,管理干部才有章可查,有纪可检。

五、提高体育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现代化的设施愈来愈多,相关高科技电子器材配套使用也越来越占主动地位。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分类复杂,对管理者的知识量要求较高。据了解,全国仅有极个别综合性大学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场地和器材使用与管理方向本科生教育,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国内一流的体育院系还没有相关专业生毕业。目前,在田径、游泳、武术等大型比赛中的电子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面,绝大多数是依赖厂家提供专业人员服务,几乎所有使用单位还没有摆脱电子设备和器材厂家的技术支持。

高校高科技的体育器材管理仍然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势必要求高校现役的体育器材管理人员不断努力学习,熟悉各类器材的性能和用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电子设备、仪器、音响、灯光方面的知识要有所了解,熟悉其名称、部件,弄明白其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知道保养和存放条件。

另一方面,高校校际间文化体育交往日益增多,就需要体育场馆器材的管理与工作人员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加强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礼貌待人。文明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技巧与艺术,与时俱进,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工作现状

1.体育器材经费充裕,满足学校需求

各区县教育局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体育器材经费保障机制,学校体育器材投入经费都较充裕。根据调研数据,目前大部分学校所配置的体育器材的品种和数量能够满足开展体育课程和活动的需要。

2.参照有关配备标准,采购流程规范

学校体育器材的采购一般由“区县统一采购”和“学校自主采购”两种方式组成。区县统一采购的一般为大型体育设备,学校自主采购的大部分为零星设备和耗材。

由区县统一采购的所有器材和学校自主采购的大部分器材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操作。区县在采购时基本上参照了《上海市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征求意见稿)》,并要求供应商提品的检测报告,进行数量和外观的验收。此外,学校直接从市场采购器材时,亦充分考虑了器材的品牌、质量等因素。

3.器材质量稳定,保障服务有力

通过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器材的质量符合安全要求,供货企业基本能对安全问题积极响应,及时处理。根据调研数据,学校所反映的近三年体育课程或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没有一起是因为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4.具有安全管理意识,定期排查隐患

各区教育局每年都会开展安全检查,对学校包括体育器材在内的所有安全隐患统一进行专项检查。大部分学校制定了体育课事故处理的安全预案及体育器材的管理维护制度,学校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修。

二、存在的问题

依据体育器材的国家标准,通过对体育器材配置的实地调研分析,中小学体育器材仍存在安全质量隐患,主要问题有:

1.对标准的理解不到位

在体育器材的质量要求和技术参数层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大量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装备部在遵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配备标准》,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的内容和数量提出要求。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区县教育局装备部门及学校参与采购的管理人员对《上海市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征求意见稿)》比较熟悉,而对包含器材详细技术参数要求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GB/T19851—2005)等体育器材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不了解。由于对标准不了解,区县和学校没有按标准要求对采购的产品进行验收,造成采购的器材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

2.标准的执行贯彻不力

对照现行的体育器材标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器材质量并不完全符合国标要求,主要体现在山羊、跳箱、单杠、双杠、肋木、云梯等器材上。

3.多元标准造成执行混乱

体育器材标准存在多元的情况,其中有教育部提出的国标,有由原轻工业部提出的国标和行标,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器材由教育部和原轻工业部分别提出标准要求,造成执行混乱。其中,小学篮球架成人化问题较严重,教育部提出的篮球架标准中,小学篮圈高度要求为2 050 mm(1~3年级)和2 350mm(4~6年级),而原轻工业部标准中高度要求为3 050 mm,有些小学仅配备了成人型篮球架,这对小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及效果等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

4.器材的管理维护亟待加强

除器材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外,大部分器材的安全隐患主要源于忽视维修与保养,缺少管理。虽然大部分区县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安全隐患,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还是有部分区县相关部门和学校的管理维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篮球架生锈未及时保养,肋木金属立柱受腐蚀后仍然使用等,器材的报废机制也存在缺失。

5.危险性器材不配或不用

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很少开设涉及一定危险的体育课程,进而也很少对学生开放危险性课程配套的体育器材,如大部分学校所配置的山羊处于闲置状态,还有些学校根本没有配山羊;一些学校怕出事故,下课时间禁止学生使用涉及安全的户外体育器材;等等。

6.其他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调研中还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向社会开放引发学校器材安全隐患的问题。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对外开放,带来了一些器材的安全隐患,如学校的小篮球架在成人使用时易损坏等。

(2)公建配套学校中由开发商移交的体育器材,存在着后续维护工作困难的情况,有些体育设施设备移交给学校后,学校找不到提供售后服务的企业。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为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体育器材安全质量,建议从器材标准、管理、使用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1.明确器材技术要求,做好标准的推广与宣传工作

为了从源头上规避体育器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基于体育器材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安全性、适用性为基本原则,明确中小学体育器材的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指导区县和学校的采购工作。

在此基础上,加强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各区县教育局及学校的体育器材负责人应掌握标准及技术要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将标准要求落实到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的采购和验收工作中。

2.建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器材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做好采购工作

建立体育器材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拟进入上海市中小学校的易造成学生伤害的体育器材产品组织准入审定,形成体育器材供应的入围企业名单,由市教委发文至各区县教育部门及财政部门,最终落实到区县教育装备部门采购工作中。

3.加强学校体育器材质量督导,构建产品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形成体育器材质量督导机制,组织技术监督部门及器材专家,定期对学校体育器材进行抽查检测;对于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应予以相应的处罚。区县装备主管部门在采购时,应组织专家参与学校体育器材的验收工作;在验收中,除了数量和目测验收,还应对器材质量进行抽查检测。

区县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应构建产品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学校如发现器材质量问题,应及时报修,并记录维修、更新信息,这些信息将定期反馈给区县装备主管部门,以准确、及时地了解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便于后续管理。

4.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制定体育器材管理和检查维护制度

学校应进一步树立学校体育器材管理员及体育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器材管理的责任制,制定和执行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预案及体育器材管理和检查维护制度等。

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向社会开放,应面向适用的社会人群,以避免伤害事故及造成器材损坏。

5.充分发挥体育器材效益,鼓励研发安全、适用的新型体育器材

学校应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器材的最大效益。教师在加强保护措施的同时,应向学生开放所有的体育器材,包括使用时可能产生危险的器材,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对于危险性体育器材的使用,建议学校加强器材使用的保护措施,并教给学生科学使用方法,从而确保学生能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针对体育器材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学校担心造成伤害事故而闲置器材的情况,鼓励体育器材生产企业在提高现有器材质量的同时,开发出更多适于学生安全使用的器材。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 体育器材; 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50-00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最终达到管理人员的信息输出要求。利用计算机管理体育器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器材归类和查找问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的现状

1.损坏无法追究

目前学校的器材租借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次上课时由体育委员统一去器材室拿,下课时再进行统一回收和简单清点,因为使用数量多,一般清点时几乎不会做到检查每个器材的损坏情况,这就导致最终发现器材损坏时无法责任到人进行维修赔偿等。个人器材租借时,往往也只是经过简单个人信息登记,有些粗心的管理员甚至不会核实学生信息,出现虚名租借的情况时,器材追回难度将大大增加。

2.资源浪费

学校租借最多基本就是体育课上可以用到的器材,例如羽毛球拍、篮球等,但是对于跳高架等普通课堂几乎用不到的器材,就只有在学校比赛等场合才会被租借,同时,因为对器材耗费程度掌握不全,造成配置补给不合理,这些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3.学生不能自由租借器材

学校体育器材基本都是由体育老师进行管理,因为时间问题和回收清点问题,学生不能在课余时间租借器材,也无法查询学校器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同时学生的上课时间都是有限的,学生所能选择的体育课程也是单一的,这样就使得体育器材无法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4.核算采购效率低

在每月或者每学期的器材核算中,使用人工管理方式势必耗时耗力,而且核算结果容易出现纰漏,核算效率大大降低。经过核算后,对损坏严重的器材要进行及时更换或维修,这就需要采购部门参与,在核算与采购的数据交接中也需要耗费时间。

二、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优势

1.个人信息覆盖

器材自由借出最大的问题就是回收风险,即使有纸质登记,出现问题时处理也非常麻烦。利用计算机器材管理,可以将器材管理系统与学生的个人信息系统结合,使学生的器材租借信息可以通过个人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记录,在方便学生查询个人租借记录的情况下,方便学校租借信息备份,防止出现虚名租借等情况。

2.器材信息公开化

传统的器材管理方式导致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哪些体育器材是可供学生租借的,这就是器材信息不公开所导致的问题。学校应该将器材信息和租借情况统一登记并到学校体育部官网上,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进行查阅,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器材配备情况,也避免了学生来进行器材租借时器材已经没有多余储备的情况。同时,初来本校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个人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查阅,其他进入校网的人也可以进行器材信息查看,但是无法进行网上租借等。

3.器材租借――回收链条

在进行器材独立租借的时候,可以实行目前图书馆普遍应用的刷卡制度,对每个器材进行条码编号,还可以实现器材自选租借,学生可以进入器材室进行自由器材挑选,只需要在租借时进行刷卡记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器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器材管理系统会自动记录器材的租借时间,达到最长期限时会对管理人员和学生同时发出警告信息,提醒学生归还。在没有按时归还器材的情况下,学生将无法再继续租借其他器材,同时,学校还可以适当给予一定处罚。回收器材时,器材管理人员通过扫描器材上的条码获知器材原本的完整情况,并进行比对,在确认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将器材重新入库。

4.各部门内网连接

在进行器材清点时,将清点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对于长期未进行器材归还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网发送给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由其进行器材追回或其他处理,对于器材需要补给或维修的情况,可以交由采购部等进行处理,方便了各部门之间有关器材情况的联系。同时,利用计算机数据记录还可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三、计算机体育器材管理系统

1.用户系统

用户系统是由用户个人进行操作,这一系统一般和用户个人信息系统结合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密码修改、个人租借情况查询、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

2.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由器材室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该系统与校内管理系统进行联系。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员资料修改、密码修改、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及修改、体育器材添加或删除、体育器材租借情况、用户器材归还情况、租借用户相关信息、租借超期限用户统计、信息备份、信息还原。

3.游客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非本校人员,只能进行器材相关查询,不能进行租借,该系统与学校官网连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

四、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将会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在信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完全可以依赖于计算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的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等,通过它来管理体育器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器材归类和查找问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随着社会各界和政府对学生体育健康的不断重视,学校的体育器材也越来越齐全,各式各样的器材管理成了学校体育部门出现的新问题。在计算机管理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将大大节约体育器材管理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杨正云.《谈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培养》[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2]印青松.《丹阳市初中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包斯文.《体育器材对制品需求增》[N]中国冶金报,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