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类专业论文

财经类专业论文

财经类专业论文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自卑心较强,缺少自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一大部分是由于高考失利,没能如愿以偿地考上自己向往的本科院校的学生。这种现状与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挫败感,逐渐便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开始怀疑自己,消极地对待人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二)家庭环境优越,自我个性鲜明

现如今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并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优越,导致一些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娱乐消费上,加上许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对待学习没有积极性、对同学漠不关心等。这种鲜明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中。

(三)学习基础薄弱,缺乏上进心

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对于内容枯燥的学习没有主动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放松自己,没有了积极学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都比较消极,失去了进取心和自律性。甚至有的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不屑一顾,我行我素。

(四)爱好广泛,实践能力强

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学生爱好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并且能积极参加学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竞选活动。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管理制度研究

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思想及学生自身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深入分析学生管理制度研究的现状,结合学校发展要求,可以有效掌握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

(一)深入了解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从实际出发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充分体谅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提高自信心。

(二)发现学生优点,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做自己的管理者,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在学习上,辅导员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争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思想上,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积极地关心国家大事要事,关注社会上的新鲜新奇事物,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学生的表率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系或专业,且纷纷将财经新闻人才培养列为高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创新点”,其中不少学校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造成财经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新闻人才与就业市场的脱节。本文以浙江财经学院对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例,探讨当前高校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道。

存在的问题

当前,顺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我国财经媒体正处于急剧增长的过程中,对于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事实表明,这种既懂新闻传播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就业门路很广,深受市场欢迎。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财经新闻教育从量和质上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种矛盾、割裂的现实急需我们对现有的财经新闻教育进行反思、改革。具体来说,当前高校财经新闻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泛化,缺乏层次感

目前许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名,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盲目克隆兄弟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方向上忽视了新闻媒体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多样化、层次化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缺乏目的性,教材选择与综合性新闻院校趋同,难以体现财经新闻专业的课程特色;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感,造成学生就业目标缺乏明确性,无法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加重了新闻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问题。

2、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

目前高校财经新闻专业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课程,为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这种通行的“财经专业课+新闻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大多不过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而非有机融合,很难将财经专业知识和新闻报道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结果造成财经和新闻“两张皮”的割裂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正是财经新闻专业教学的巨大瓶颈。

3、教学方法、手段大多沿袭传统的新闻教学模式

当前的财经新闻教育,或“重术轻学”即偏重新闻技能的传授而轻视理论学习,或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际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远远不能满足财经媒体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后一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财经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纸上谈兵”的授课方式,而应该走出课堂,强调在基于财经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多深入新闻实践,这就必然对教师的新闻实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现行高校考核体系、人事制度等带给教师的压力,使得教师实践的机会越来越稀少,结果自然造成课堂教学一味沿袭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强化知识和理论的灌输。

4、缺乏既掌握经济学理论和实务,又熟谙新闻业务的融合型师资

笔者通过对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院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师资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实务经验缺乏等问题,具有新闻实践经历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系统的经济学素养,90%以上的师资缺少新闻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仅是偶尔到新闻院校“友情客串”,大多数不愿或缺少机会专门从事新闻教育。而融合型师资对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强化、培训和提高。

有益探索

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正式设立于2001年9月,依托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主要为各类新闻媒体培养熟练掌握财经专业知识的高级新闻人才,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培养文秘、宣传等专业人才。该专业方向开办近十年来,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学生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具体而言,该校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依托重点经济学科,确定“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培养模式

许多院校大多将财经新闻专业设置在人文学院,且将财经新闻和文秘方向分属于不同的系科,事实证明,这种设置并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浙江财经学院摒弃了这种传统的专业设置原则,确定了“以财经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为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做出了积极探索。这正是该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之举,即把财经新闻和文秘专业方向设置在以省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为依托的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而不是放在人文学院,突出培养具有经济学基础和新闻文秘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此举可充分利用经济学科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基础。

在专业设置中,重点学习财经理论,兼学新闻理论。课程设置保留了财政学、税务学必修课,增设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文秘等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注重社会实践,建立了财经新闻研究中心、财经新闻实验室,在多个媒体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实践证明,把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置于经济学科的背景下,较之人文学科背景,无疑更符合市场的需要。

2、实施“1+3”教学培养模式,以实现“打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2005年起,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财经新闻与文秘专业方向开始实施“1+3”教学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各二级学院学习一学期后,第二学期开学初通过考核,第三学期转入省级重点学科一财政学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E,该专业方向主要分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专业课,诸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学、经济新闻研究、文秘学,以便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程,诸如财政学、中国税制、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旨在为学生消除财经报道中的专业障碍。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修读完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的全部课程后,仍获得财政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同时又拥有财经新闻专业的学历背景。

3、通过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财经新闻实践能力

财经新闻与文秘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大量的新闻实践经历对于学生尤为重要,不仅可直接弥补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并自觉加以弥补。为此,该专业特设了两个时段的实习任务,

即大二下学期的阶段实习和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并在《市场导报》、浙江在线等新闻媒体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阶段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感觉”,使之知其所短从而尽快地补其所缺;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总体性检阅,同时也为就业选择打好基础。每届学生实习期间发表的作品均在百篇以上,不少文章发表在《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等报纸头版。还有2005级、2006级学生前往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实习,与同类院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相比,表现不俗,获得好评。

4、实行综合导师制度,为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支持

2001年财经新闻专业率先提议并实行综合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导师,导师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该制度通过“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松散、阶段性的关系转变成明确、稳定的关系。综合导师制顺应了财经新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经过9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综合导师制工作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其创新之举及其实践成果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之后又在综合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双导师制”,即学生可在新闻学与经济学各选一名导师实行交叉培养,这就为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支持。

目前该校财经新闻班一直坚持小班化教学,在实际运作中有意识地控制规模,致力于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门路比较宽泛且前景为市场所看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新闻媒体,3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考公务员进入政府管理部门,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事业单位,担任类似“财经笔杆子”的工作,还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出国等。自该专业创办至今,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对策和建议

浙江财经学院在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对于当下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不无启示。但同时也应看到,该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革之处。

第一,课程设置体系改革

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自2005年起实施“1+3”的教学培养模式。由于进入财经新闻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专业背景多样,在转专业前普遍接受的是公共基础课(如外语、政治等)的教育,并没有机会选修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完成。另外,据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反映,由于现有课程体系中偏重财经类理论课程,且涉及的财经知识内容庞杂、过于专业,使得原本缺乏经济素养的外专业学生难以真正消化吸收,造成对财经理论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中的新闻类课程,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课程量偏少,学时少,实践机会受限制,造成学生对新闻业务掌握得浮光掠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专不够专”、“博不够博”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丁淦林教授曾就新闻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提出:“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横向看,各门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纵向看,各门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衔接、逐步递进的关系。”依此来考虑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宜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新闻学教育”的模式来构建。其中,通识教育是打造“宽基础、厚口径”人才的第一步,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学学科基础提高学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财经新闻教育的重点,因此,应将经济学课程“前置”于新闻专业课程提供给学生修读。同时,面向财经新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应有别于其他专业要求的同类课程,应体现出财经新闻的专业特色和满足专业培养需要。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财经和新闻“两张皮”问题,开设并增加一些融合型课程比如《财经新闻概论》、《专业财经新闻报道》等尤为必要,当然这类课程必须配备融合型师资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浙江财经学院财经新闻与文秘方向实行“阶段实习”和“毕业实习”制度,虽然能使学生对一般性的新闻实务操作有所了解,但由于实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是分开的,实习过程并非由授课教师亲自指导,新闻媒体虽然接纳了学生,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教学和实践脱离,因此毕业后只能适应一般性的新闻报道工作。该方向曾创新性地提出了“师傅带徒弟”、“请进来走出去”等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但之后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这种教学方法曾一度被忽略,结果又重新出现教学和实践分离的状态。有必要恢复并光大这种良好的教学传统,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等媒体资源,让学生参与到新闻采写的每个环节中去,授课教师亲自指导,由此优化专业教学效果。

针对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建设有现代化的报纸编辑实验室、电视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硬件条件优越。并且与解放日报、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以及北京、广州等地的新闻媒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闻媒体普遍反映该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适应力强。一批经济新闻专业毕业生进入了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和上海的报业集团以及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由此可见,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人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66-0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政法类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三是以专门院校里的法学院系,如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通常政法类院校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专门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即要培养出专门、专业法律人才。本文仅就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谈本人之粗浅看法。

一、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人才为数众多,但高层次、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短缺却尤为严重,培养法学专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纲要》还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是当务之需。

(二)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合理配置法学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650余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5大专业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专门院校法学专业如果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只能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负担。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年都能接触到来自专门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建筑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医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懂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竟搞不清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可想而知专门院校法学教育的失败。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税收案件中法官、律师不懂增值税发票;建筑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医疗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医疗常识……社会急需专门、专业化的法律人才。而专门院校对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扬长避短,走专门化特色化的法律专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只有这样专门院校的法律专业才有生存的空间与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二、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门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社会对专门、专业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少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开设没有专业特点,基本上是人家开什么可我们就开什么课程。没有对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致使已开设的课程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与法学专业的融合与衔接。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为例,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搬、照操政法类、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课程体系,其结果,专门院校培养的学生法学不仅基本功底不及其他政法类及综合大学,专门、专业法学知识也没有凸显出来。一方面,造成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学分或课时的比重明显偏轻。要做到专门院校法学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以财经院校为例,要打造特色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基础课程应该纳入学科基础课程当中。比如,财经院校应当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范围之内。设想在没有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或在所开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学生开设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课程,只能使学生掌握的法律规范与经济学理论相脱节。

(三)专门院校专业法学课程严重缺失。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本专业的法学课程作为开课的重点,开全专业法学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凸显专业特长,又可使法学专业符合本专门院校的特点,满足于本专业的法律需求。但在实际上,各专门院校对本行业的法律课程重视不够。以财经院校为例,目前财经院校中,体现财经法学特色的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财经类法学课程类别划分。各院校虽都开设财经类法学课程,但课程类别各不相同,有的为必修课、有的为选修或任意选修课,还有的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同时财经类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财经类核心法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大部分学校在第三学期才开始安排此类课程。财经类课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法学课程开设。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本专门院校的专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需专门院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一是学校类型定位。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法学专业特点

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适合本校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使课程结构既科学、合理、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应细化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重新整合专业方向课,以突出财经类法学的优势。将限制性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的学校,应增加其总的学分和学时,在总量上提升财经类法学专业方向课的比重。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开课时间

为了培养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应当有别于专门法律院校。笔者认为,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又按照重要程度分成选修课、必修课等,开课的次序、时间应当本着先一般通识课、后法学基础课、最后到专业法学课程这样的程序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分院校、专业,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等。对法学专业而言,为了给后续的法学教学打下基础,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也应当列入通识课程范畴。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这些通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都可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法学基础理论、外语等则应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对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除外语、计算机课可在以后学期根据需要继续开设外,其他全部通识课程均应当在大学一年级修完。

2.法学学科基础课

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除了要开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4科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司法文书、外国法制史、律师法、法官与检察官法等课程。这些法学学科基础课也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将法学专业的14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全部法学基础课程应当在大二全学年修完。

3.专业法学课程

如果说专业院校中通识课程和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没有差异的,那专业法学课程将是打造法学专才的核心与关键。各专门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对本行业、部门法学人才的需要,设置法学专业专门化的课程体系。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开设并强化财经特色,以经济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作为课程开设的重点。可将经济法律规范划分为经济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法、经济管理法、社会保障法等。作为经济组织法内容包括公司法、各种企业法等。作为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预算法、税法、价格法、金融法等。作为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作为经济管理法包括会计法、合同法等。作为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每一部分又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再做细分。比如,金融法,内容可含银行法、票据与结算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这些课程也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授课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及大四第一学期。其他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法学的实际需要选课、开课。

当然,专门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法学人才,对策及措施还有很多,比如,论文写作和实习环节。论文写作应要求写本专门院校相关行业法律论文,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就可以围绕医疗法,而建筑大学的法学专业则可以建筑法为方面来确定选题撰写论文。毕业实习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到医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习……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不仅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需要既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悟真,张西道.财经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财经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超级秘书网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