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社会学论文

旅游社会学论文

旅游社会学论文

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学;社会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84―06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陈才(1967-),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旅游管理博士生,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chencai1967@126.corno

1 问题的提出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个能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传统和学科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套精密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体系来指导研究。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旅游学的发展,旅游学还不敢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尽管如此,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学在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虽然积累的成果远没有达到其他学科那样丰富,但已经为构建其学科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提供了某种可能。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学界有关人士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旅游学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2 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视角的界定

方法论(methodology)与方法(method)是一对极易混淆的概念。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上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份的后者。鉴于旅游学属于社会科学,因此本文所指的方法论主要指前者,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作为对“实质的”科学理论所作的“形式”的或“逻辑”的探讨,必须以“实质的”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方法论在研究程序的逻辑上是滞后于“实质的”理论研究的,而方法论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显然,对于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的旅游研究而言,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性理论研究相对较为丰厚,但尚缺乏足够的实质性理论。因此,在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的过程中,难以遵循传统的模式,需要另辟蹊径。当把旅游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学理论研究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作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旅游学的理论研究与具有较强综合性之一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渊源极深,二者之间呈现出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和较大程度的契合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旅游学方法论体系与社会学方法论体系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换言之,从社会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就成了一种可能,但在进行这种分析之前,必须解决有关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 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不同的理论流派关注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为了清晰地透视各种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对它的结构、观点和理论构成等问题给予必要的阐述,对其在历史脉络中的承袭嬗变、更替扬弃过程进行必要的说明。在此方面,社会学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其中著名社会学者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进行了详尽分析,从7个宽泛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学理论的演变,概括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复杂的渊源关系。本文主要依据乔纳森・特纳对社会学理论的分类描述,结合旅游研究现状,来阐述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1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是社会系统,关注的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会以哪些方式组合在一起,又是如何满足较大系统的主要需求的。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最为久远也是最为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始于孔德、斯宾塞,后经过人类学家布朗、马林诺夫斯基和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等人的明确阐发,由现代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等人集其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宏观的“巨型理论体系”,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而后,结构功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社会学派的新成果,经过亚历山大等人的“重建”,发展成为新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对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旅游活动。在功能主义的视野中,旅游活动实际上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旅游研究一方面要探讨旅游系统自身的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探讨旅游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旅游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问题,研究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问题,所以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旅游系统”。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的差异,研究者们构造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也有所不同,但其内含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功能主义的。目前学者们构建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有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3种。

目前功能主义在研究旅游系统构成、旅游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范式、旅游效应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把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从宏观上开展对旅游系统形成、演化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功能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旅游规划研究方面,功能主义十分盛行,通常把旅游区划分成各种功能区域,如“行政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等等。

3.2 进化理论

进化理论脱胎于功能主义,是将生物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研究的产物。进化理论将社会看成有机体,经历着由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竞争和选择过程是整个社会、城市区域的空间设置和复杂组织的人口分配等社会差异背后的决定性力量。进化理论诞生于19世纪,斯宾塞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把生物学的类比和隐喻引入到对社会动力学的生态社会学家。目前,进化理论已成为21世纪理论社会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 旅游研究都以进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旅游是社会进化的产物,本身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并以此来审视旅游的发展,制定发展对策。目前这些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业演进升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与协作、旅游生态与环境演变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的,它为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旅游生态环境的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肖洪根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认为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可以探讨旅游现象的起源和演变问题;从作为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演变的角度可以对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进行分析;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人手,可以描述旅游发展的地方化、区域化、全国化以及国际化等的规模与层次问题;从比较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的角度,可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问题。这些结论实际上暗含着进化理论的思想,充分体现了进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3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系统地产生冲突,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作为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冲突理论是与功能主义及隐含其中的生态进化理论一同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的功能主义理论家也曾使用冲突这一概念,但后来由于对冲突与变迁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地使冲突概念化,因而遭到其他学派的猛烈批评。到了20世纪后期,冲突理论获得了新生,甚至一度取代了功能主义,并成为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冲突理论在旅游研究中主要适用于旅游中各种社会冲突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主客关系、种族与性别歧视、旅游伦理道德问题、权力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方面问题的解释,冲突提供了理想的视角。从浅层次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由于旅游业高度机构化、商业化,主客关系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由此导致主客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诸如商业化了的好客现象以及目的地居民对游客态度的变化等;此外,旅游活动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旅游所诱发的、、犯罪等现象,都是导致旅游地社会发生冲突的诱因;从深层次来看,在审视国家间和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会涉及到诸如话语权问题,旅游帝国主义、旅游新殖民主义等一系列需要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人,但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以冲突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进行相关研究。

3.4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将经济学的逻辑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核心观点是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人是理性的,总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总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寻求自己得到好处,从根本上依据个人利益及其实现手段的精确计算来解释人的行为。交换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受亚当・斯密学说的影响,社会学者们开始关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力图详尽阐述或者阐释替代性理论,从而促进了交换理论在社会学中的发展。其中,马歇尔从需求、个人欲望及目标的角度来解释人的活动,并引入“效用”来说明一个行动者可能追求的各种社会对象的相对价值。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阐述了对个人满足的追求导致集体性的社会安排。受上述观念影响,20世纪中叶,社会学中出现了一种明确的交换论方法,并成为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目前在交换理论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两个分支是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比较适用的领域主要集中旅游开发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行为分析方面和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两方面。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方面,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费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倾向,但也是在追求旅游效用最大化,因此,交换理论为解释旅游者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等都属于相关利益者,他们彼此相互博弈。因此,在分析旅游地政府行为、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行为、旅游地居民行为方面,交换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是商品化了的文化,在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等过程中,交换理论无疑是基础理论之一。

3.5 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个体的日常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并保持的。互动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两位德国理论家齐美尔和韦伯,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为方式取决于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齐美尔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学思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米德发展起来“符号互动论”。韦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学,特别是舒茨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吸收韦伯的观点,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会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在符号互动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布鲁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符号互动论。在此基础上,符号互动论进一步分化出自我和认同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等典型的分支流派。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一种极端的现象学形式――常人方法学。它认为要想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社会世界类型化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必须以与行动者的做事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社会世界。

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互动理论构成了日常生活理论的核心。日常生活理论关注日常生活以及看似世俗的活动,如个人的想法与动机、两人或多人的互动以及从互动中衍生出来的小团体。显然,旅游起源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出于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逃避,还是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对旅游这种行为动因与特点的解释更主要依赖于互动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行为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这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为解释旅游行为提供了理想的视角,并展示出旅游研究无穷的魅力。目前在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学者们已经开始借助于现象学、符号学和常人方法论等为指导。其中,现象学作为研究人的意识或体验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旅游体验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谢彦君借用现象学的视角对旅游体验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符号学理论在解释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旅游者角色研究中主要依赖于角色理论和认同理论;如果把旅游看成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拟剧理论将成为一个核心指导。以拟剧理论为基础,借用其“前台”与“后台”等范畴,既可以描述旅游行为,也能够来解释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舞 台性”与“真实性”。

3.6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因此,结构主义者努力探究制约和决定人们的行动和思想的基本社会结构,进而解释社会。结构主义源远流长,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大师,如马克思、图尔干、齐美尔等,对结构主义的兴起都有所贡献。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理论家不能在最基本的概念――社会结构――取得一致,加上每个理论家对早期理论传统的吸收与挑战有所不同,于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构”理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包括索绪尔和罗曼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莱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吉登斯的结构论、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等。

目前在旅游研究中,结构主义主要是与上述的功能主义、进化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旅游系统方面的问题。申葆嘉认为,旅游现象具有双重结构:经济外壳与文化内涵,这是对旅游现象的一种基本认识。如果深入分析,在旅游内涵方面,是否还存在一个更深层的文化结构?此外,在对旅游动机与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中,结构主义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鉴于结构主义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可以预见的是,在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结构主义将是一个主要的范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7 批判理论

早期的社会学家几乎都受到过“启蒙运动”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科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对“现代性”产生了质疑,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批判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展开各种形式的批判。大多数具有批判传统的理论家用否定的观点来看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甚至假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现代,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几乎所有的批判理论家都藐视基于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他们不再迷信科学能构建更好的社会,认为科学是在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引发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答案的一部分。

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旅游研究的影响。目前后现代主义主要适用于旅游体验研究、旅游本真性研究、旅游全球化问题、旅游引发的文化趋同和多样性等方面。受后现代主义的启发和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充满了对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的种种质疑,学者们开始对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旅游方式进行批判,对旅游的本真性表示怀疑,对旅游的全球化问题进行反思,甚至提出借助于网络等方式在家中获得旅游体验……显然,后现代主义对旅游的影响还难以估计。

4 从社会学视角看旅游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尽管上述对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适用范围问题的分析还有待于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学理论几乎涵盖了旅游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对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来构建旅游学方法论。

4.1 后实证主义方法论

在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所包含的方法论取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由孔德开创,并经过迪尔凯姆得以发展完善。他们把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原则移植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把社会现象中的主观因素当作具有物质一样的客观因素来看待,大力提倡整体的、实证的方法。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的出现,传统的实证主义发生变革,逐渐进入了后实证主义阶段。后实证主义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3种类型,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目前,后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旅游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方法论取向中,所有的旅游研究要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的原则,所有结论的根据不是逻辑推论而是经验事实。显然,这种取向在旅游研究中历史源远流长。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来看,经济学最早介入旅游研究,并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而经济学中主导的方法论就是实证主义。二战之后,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开始介入旅游研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旅游效应的出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逐渐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显然,在这些学科中,除社会学、人类学外,大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方法论,这必然导致旅游研究中呈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旅游学被视为是一门经验科学,目前在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以后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

4.2 新人文主义方法论

尽管社会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进自然科学方法,体现出明显的实证主义取向,但是在以“理解”为特征的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人文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他们主张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它的客观性,而在于它的主观性。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19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产生怀疑,对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社会学家试图从现象学、语言学、语义哲学等学科中寻求更有效的分析手段或思想方法。到了80年代后期,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被称之为新人文主义的学派。这是一个正在形成中但尚未统一的一个学派,其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迄今为止,历史方法、哲学方法及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在洞察事物本质、理解人及其行为意义方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从社会学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来看,互动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以人文主义为取向的,在旅游研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显然,旅游是一种具有价值追求和意义追求的活动,旅游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意义和符号的世界,要研究旅游世界中人的行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体验和移情等方式,来到达旅游者内心深处,才能深入地理解旅游行为。这种理解的方法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它不像实证主义那样主张外部观察来研究旅游行为,而是通过内部体验、移情来研究旅游行为。目前,这种人文主义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尝试用来解释旅游世界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3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从批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范围中能够透视出旅游研究中存在着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后现代主义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

显然,在旅游研究中需要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将给旅游研究带来活力和创造力。在旅游研究中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主观性,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这将有助于旅游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在旅游研究者的潜意识中似乎也存在着一种后现代主义倾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放弃了旅游经济论、旅游文化论的争执,对旅游本质存而不论,强调旅游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学科;研究进展;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5-0022-08

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旅游产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壮大,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与此同时,旅游研究成果和学者数量急剧扩大,以期刊数量为例,20世纪60年代仅有一两份旅游期刊,目前,全球公开出版的英语旅游学术期刊已超过60份。在英国,与旅游相关的博士论文数量从1990年到2002年增长了8倍。可以说,旅游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门“显学”,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业界以及普通民众的重视。

实际上,旅游研究最初受到重视,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并且是由政府部门对旅游业重视开始的。由于二战后大众旅游广泛兴起,给欧洲各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英国、法国等国从国家决策层面出台推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此,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是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的,而且是以定性的方法来分析旅游产业。随着人们对旅游经济效应的认识逐步加深,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旅游研究领域,最早引入的经济理论是质量控制,即旅游产品的质量控制。此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随着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对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并引起广泛重视,但经济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据《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原主编贾法瑞(Jafari)在1988年对美国博士论文选题的分析结果,按照学科重要性排序,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学,其余依次为人类学、地理学和社会学。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综合影响越发重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旅游业的影响愈加显著,但是包特瑞等人(Botterill,et al)于2003年对英国博士论文选题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依然占最大比例,不过所占比重下降,其次分别为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商业研究和环境科学。根据揣博(Tribe)的观点,目前,旅游学科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经济、管理为主;二是从文化、社会角度以及其他非经济类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其中,前者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核心,而后者更多的以定性分析为主。

本文将从旅游学科发展的几个阶段、研究方法、学科范围、理论范式和当前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深入阐述,并对我国旅游研究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

一、旅游研究的发展进程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贾法瑞按照年代划分的5个阶段:

(一)倡导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旅游业的正面经济效应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公共机构以及其他组织都十分关注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旅游业的正面看法大行其道,认为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可以使其他产业受益;旅游业对许多国家是可行的经济替代产业;旅游业能够为接待国提供所需外汇等。为了更加突出发展旅游业的好处,有学者还提出其他观点:旅游可以保护自然和现有环境;能够复兴传统文化,积极地推进文化活动,以及有助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全球和平等。这些观点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大大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二)警示阶段――20世纪70年代,强调旅游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并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挑战拥护者的立场。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听不到,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学者既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有从事自然和文化保护研究的学者,代表性观点为:旅游业提供的就业绝大部分是季节性和低技能岗位;只能给公司和大企业带来收益;旅游破坏了自然和风景资源;使接待地社区及其文化商品化;破坏了接待地社会结构等。两个阶段截然相反的观点,使研究者相互之间的攻击不可避免,包括相互交换意见、提出反对意见以及尖锐批评对方的立场等。

(三)适应阶段――20世纪80年代,强调改进旅游方式,减少负面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改进旅游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建议以接待地社区为中心,利用当地社会文化和现有的自然环境,为旅游者提供有益的活动,降低旅游活动对当地资源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促进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适度旅游、社区旅游、控制性旅游、农家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场旅游、绿色旅游、原住民旅游、体验旅游、自然旅游、负责任旅游、乡村旅游、合理旅游、小规模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等。这些经过改进的旅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业界、当地居民以及研究者的认可,但是在实践中,过分商业化以及失去控制的旅游活动也比比皆是,许多经营者换汤不换药地利用以前的手段开发新的旅游形式,也是这一阶段乃至到现在一直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

(四)知识更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旅游学科逐渐成熟,全方位分析旅游产业

前面3个阶段的总的立场是在考虑培育旅游产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发展条件和动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并且成为一个巨大的全球产业,其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产业内部,而是与社会经济体系紧密关联,因此第4个阶段以知识更新为基础,学界的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讨论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而是系统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并与其他学科领域相融合,在更广泛的多学科领域中定位自身的位置;从个人、团体、企业、政府和系统层面探讨旅游产业功能;确定其影响因素和受其影响的方面,旨在更精确和全面地定义旅游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为形成旅游产业科学的知识体系而努力。

(五)公共阶段――21世纪前10年,旅游成为社会现象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增长,使其获得了产业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经历了“9・11”、伊拉克战争和SARS等突发事件,但是“短期的伤痛带来了长期的收益”,并未阻挡住旅游业大步前行的脚步。目前,政府部门、决策者和民众对旅游的关注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和看待。旅游研究成为“没有哪一个单独学科可以囊括、研究或理解(旅游);只能通过学科的边界交叉来研究,应当寻求并形成多学科的视角”。这种趋势不仅在产业层面体现出来,而且从研究成果的主题变化也明显表现出来,根据肖和史密斯(Xiao&Smith)于2006年对过去30 年《旅游研究纪事》发表的论文主题所做的统计,研究主题所涉及领域由传统的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休闲等领域,逐渐拓展到心理学、管理学、文化、艺术、历史、法律、宗教、环境、政治、伦理等其他学科,显示出旅游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二、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的是与非

自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实证研究一直居于领导和统治地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旅游学科期刊《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都对论文范式提出具体要求,所有论文都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发现与讨论和结论。研究工具一般包括:离散选择模型、社会核算矩阵、数据包络分析、影响评估模型或部分可计算均衡模型等。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质疑定量分析方法,认为实证研究有很大局限性,任何实证研究都有许多限制条件,结论也不具有一般性。而且认为,定量分析不能完全反映问题本质和意义。一些学者开始探索实证研究之外的范式,这种范式的转变使定性分析方法在一些领域得到认可。尽管如此,根据瑞利和拉夫(Riley&Love)Elo]对《旅游研究纪事》、《旅游管理》、《旅行研究》(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和《休闲研究》(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种期刊所发文章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的调查显示,上述4份期刊从创刊到200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中,实证研究方法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定量分析方法仍然在旅游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经济影响、评价游客流动、创造细分市场战略和确立游客心理测量标准等方面”。

(二)定性研究的功与过

正如提出旅游产品“原真性”概念的学者科恩(Cohen)所说,旅游研究中的许多开创性工作都是从定性研究入手的,定性分析方法在旅游学的初始研究阶段比较受重视,为奠定学科基础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这些成果通常都发表在非旅游期刊上,如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初发表在地理学期刊,麦克康奈尔(MaeCannell)提出的“舞台真实性”发表在《美国社会学》。由于定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学界所质疑,阻碍了其在旅游经济领域的应用。目前,定性研究主要应用在与旅游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研究范式以案例研究为主,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主/客关系、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旅游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已由单纯的经济产业转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定性研究有逐渐受到重视的趋势。贾法瑞认为,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帮助学者从单纯的实证主义以不同范式来解释和理解现象。根据包特瑞在2003年对英国与旅游有关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所做的调查结果,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博士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揣博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认为,旅游学研究总体上已经走出了应用经济领域的狭窄范畴,具备了后现代研究方法的雏形。目前学界的普遍看法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将更适合研究和分析日益复杂的旅游问题。

三、学科范围与理论范式

(一)学科范围

旅游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40多年来从其他学科借鉴了理论范式、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其他传统学科拓展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尽管迄今为止旅游学科尚未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但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涉及的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18个相关学科,见图1。

在各学科对旅游研究的影响中,根据揣博于2006年对主要旅游期刊总引用率涉及的学科分析结果,依次分别为:经济学38%,社会学7%,地理学6%,心理学3%,哲学和人类学1%,也就是说,经济学依然是对旅游学科影响最大的。

(二)理论范式

理论范式是奠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石,更是构建学科体系过程中的里程碑。旅游学科的理论范式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旅游经济/管理范式,多来自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主要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对旅游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具体解析和阐述,在旅游的经济影响和经济预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另一个是以社会学、人类学和地理学为基础建立的旅游范式,为旅游学科独有,对推动旅游研究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旅游经济/管理学范式

旅游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包含7个理论范式,由于这些理论范式来源于其他学科,并不为旅游学科独有,所以仅作简单介绍。

实证主义: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研究社会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由法国哲学家孔德(Comte)最早提出。混沌理论/复合理论:由劳伦斯(Lorenz)、海侬(Henon)、梅(May)等人提出。混沌理论将世界视为非线性和流动的,认为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变动的结果。解释性社会科学范式:由托马斯(Thomas)、斯库(schutz)等人提出,与社会构成主义和现象学相关。参与范式:由莱文(Lewin)最先提出,以释放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地方发展为基础。批判理论的方法: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主客观问题。女性主义观点:与西方的三次女权运动相关,从女权主义角度强调妇女的生存体验,打破世界固有的男权统治的思维框架。后现代方法:由劳埃德(Lyotard)、保德拉德(Baudrillard)以及雷坎(Laean)等提出,将世界看做多元现实构建的,并且现实元素之间互不支持。

2.旅游范式

属于旅游学科的4个理论范式,分别为:

原真性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这个范式由社会学者麦克康奈尔于1972年最先提出,科恩于1988年提出“舞台真实性”加以完善,成为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影响至今。

游客凝视:由社会学者尤瑞(Urry)于1990年提出,认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游客在看待不同景色、不同人群、不同历史和文化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如何区分不同背景的游客的兴趣点,规划和营销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主/客关系:由人类学家史密斯(Smith)于1977年出版的《主人与客人》首先提出,并于1989年修改后再版,是旅游影响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经典,主要研究游客对接待地社会结构产生的诸多影响,强调游客给接待地文化带来不利影响。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由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首先提出,此后被广泛引用、论证和质疑,但也是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核心内容是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过程,认为在不考虑内生 和外生因素的条件下,旅游地的发展分为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旅游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4个范式都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质疑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4个范式为旅游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对研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存在诸多质疑,在学术领域中仍然是引用最多、应用最广的理论范式。

四、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旅游研究内容涉及面很广,本文讨论的领域以旅游管理学为主,根据瑞安等人(Ryan,et al.)的分类,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包括:

(一)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源自管理学中“服务营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旅游研究中,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营销已由传统的简单分析方法转向运用模型化理论,主要使用的模型包括旅游者购买决定、定价细分策略等。研究内容大致包含6个部分:目的地营销、市场细分、游客行为、营销功能、营销研究以及IT营销。其中,目的地营销管理、营销规划和营销战略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目标、IT营销也是比较主要的研究领域,而营销广告、授权和培训等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关于营销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属于冷门话题。总的来看,旅游营销研究还处于满足从业者需求阶段,更多的是分析游客心理,运用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目标,而对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二)旅游经济影响与需求预测

旅游经济研究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学领域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以模型为主的旅游经济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目前,旅游经济影响与预测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1.估计产业乘数。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国际、国内旅游支出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进而确定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支出。

2.评估旅游影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核算矩阵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估测接待人数的上升或下降对旅游接待地产生的经济影响,从而得出一个接待地适度的接待规模。

3.旅游者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研究主题,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十分重视,采用项目合作或直接投入研发力量等方式推动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需求预测是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来进行具体分析的,这一模型将在旅游需求预测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旅游规划和社区参与

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从实施效果看,旅游规划与市场结合方面往往是失败的,因为规划是事先制定的,因此难以适应旅游发展和变化。很多学者认为,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旅游规划几乎涵盖旅游开发与运行的所有环节,并作为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出现,但是在实际中,规划得以完全实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使旅游规划对实际开发与运营更具指导性,20世纪90年代旅游规划领域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可持续性理念应用于旅游规划的开发原则中,并采纳了接待地空间承载力和适度规划的概念,偏重于对旅游开发实践进行科学引导。

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活动对接待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经常出现与社区经济社会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规划应注重旅游与社区之间关系,认为规划内容对接待地社区有着相应义务和责任,因此旅游规划者被要求应充分考虑接待社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繁多的需求变化使旅游规划难以面面俱到,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最大程度的公众参与,建立合理的参与机制,使规划者在考虑企业部门的利益之外,充分考虑旅游所依赖的接待社区的长远利益。这一点在理论上已经有诸多论述,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规划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规划与开发、以社区参与为导向的规划研究。

(四)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由梅西森和沃尔(Mathieson&Wall)于1982年在《旅游、经济、自然和社会影响》中首次提出,其后皮尔斯等(Pearce,et al.)肯定了城市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此后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与城市旅游有关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

佩基(Page)认为,最有影响的文献有3篇:

1.艾斯沃斯(Ashworth)的《城市旅游:关注下的不平衡》是关于城市旅游最有影响和引用最广的研究成果,作者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进行了阐述,认为“因为大多数旅游者来自城市,许多人将城市作为度假目的地,旅游对城市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将旅游视为一种城市活动严重制约了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旅游者在城市功能中的重要性”。

2.詹森-沃贝克(Jansen―Verbeke)的《休闲购物――旅游业中一个富有魔力的概念?》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该文在总结大量零售业文献和重新归纳城市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购物概念,突出强调了旅游者的购物支出对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3.盖兹(Getz)在《旅游购物城――开发与规划战略》一文中,专门对旅游购物城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将大型零售商业(如Outlets)选址在城市周边区域可以吸引旅游者的观点,拓展了旅游购物作为城市旅游者的一个主要活动的概念。

目前,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领域:理论与概念发展;需求与供给问题;旅游者行为;管理、规划和政策;模型和预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城市旅游的管理、规划和政策领域,较少关注的是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大多以案例研究为主,或者以社会心理学范式为主。

(五)主题公园

自第一家迪士尼公园1955年在美国加州开业以来,主题公园成为发达国家休闲、娱乐和旅游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主题公园产业的收入每年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大约有超过130个主要主题公园散布世界各个角落;发达国家人均每年参观主题公园的次数为,美国和日本0.6次,澳大利亚0.5次,欧洲0.23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主题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主题公园的兴起也始终伴随着争议,人们批评其将文化庸俗化,破坏艺术美感等。

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主题公园作为旅游吸引物如何更好地吸引游客,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利珀(Leiper)指出,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巨大的基础市场,认为其选址不要在距离主要公路很近的地方,因为路边吸引物的目标市场是大量低支出的过路游客,而这对资金密集型的主题公园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主题公园要求有高消费能力的游客,而且需要在一个地方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天。罗杰克(Rojek)提出,主题公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可预测的环境,并以效率、预期与 控制为原则。方德斯和米尔纳(Fodness&Milner)认为,主题公园的游客构成了一个可以广义描述的但是很少被理解的一个游客层面,他们运用感知技术对佛罗里达的顾客选择进行了调查,并对游客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主题公园的市场定位、主题选择和促销战略提供了指导意见。

而对于主题公园的运营情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原因主要是主题公园属于企业经营,许多数据涉及商业机密,研究者很难得到一手数据,因此,关于主题公园以及旅游者吸引物的研究成果往往仅限于一般性阐述,高质量的分析研究较少见。

(六)旅游与自然环境: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一直是旅游的主体,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对许多脆弱资源造成破坏的现象,令人们对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活动爱恨交织,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然旅游提出了诸多改进意见,代表性的观点从采取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等软措施,到旅游概念重塑、纳入新的旅游形式、限制旅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模式不断进入旅游研究领域,人们从主要关注资源基础、监督使用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评价产生的影响转变为关注不同旅游者类型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着重强调旅游如何使用自然环境才可能对野生动物保护或自然资源产生有益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谴责其破坏环境。

正是在这种反思与改进不断交错的过程中,“可持续旅游”(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成为拯救自然旅游的代言人,出现了大量书籍和文章讨论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含义和价值,并将其视为自然旅游的“代名词”,但是关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并不统一,也未能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而且“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提法遭到滥用,几乎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被冠上了生态的标签。

在繁多的研究成果中,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开创性研究是布(Boo)于1990年出版的《生态旅游:潜力和陷阱》一书,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而且将游客活动方式分为被动和主动形式。对这个领域发展作出最全面和最出色的总体评价的著作,分别是维尔(Weaver)撰写的《欠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范奈尔(Fennell)出版的《生态旅游》一书,以及尼尔等(Neil,et al.)著的《生态旅游》,这三部著作都包含了详尽的参考书目和有关该领域广泛讨论的话题和争论。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已深入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收益、管理手段到旅游者形象以及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等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连续一体化模型、调查问卷和频谱效应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大量采用案例研究。

(七)原住民旅游/少数民族旅游

长期以来,原住民(少数民族)旅游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不仅将其作为解决原住民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手段,而且还作为本国旅游促销的形象代表,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土著、因纽特人和毛利人的形象被广泛用于旅游促销宣传当中。但是更加清晰、明确地对待原住民(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原住民国际十年宣言》(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World’s Indigenous People)开始的,此后原住民旅游成为学界一个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

传统研究中,旅游学者主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原住民旅游,多运用影像、形象描述旅游活动印象。随着国际社会对原住民问题的关注,关于原住民旅游的书籍和文章显著增多,研究内容涉及原住民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以及宗教问题等等;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一些定量分析原住民旅游的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期刊上。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包括:巴特勒和韩驰(Bulter&Hinch)于1996年出版的《旅游与原住民》,该书是原住民旅游研究的第一本理论著作;布莱斯和史密斯(Price&Smith)于1996年出版的《脆弱社区的人和旅游》是第一本从人类学角度研究原住民社区冲突问题的著作,刘和奥坦(Lew&Otten)于1998年出版的《印第安部落的旅游与业》是第一本关于印第安旅游发展的著作,罗宾逊和邦尼菲斯(Robinson&Boniface)于1999年出版的《旅游与文化冲突》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原住民旅游面临的文化冲突问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住民在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参与度始终较低,而且原住民对展示自身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在各部落有着不同认识,例如,美国印第安旅游以发展为重要特征,一些部落因业而迅速致富,但是一些部落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并且对旅游提出质疑。另一方面,旅游者对原住民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瑞安等发现,仅有33%的游客对原住民文化感兴趣,尽管许多游客到原住民地区旅游希望体验当地特有文化,但只是期望获得一种“原住民体验经历”,然后带回日常生活中。同时,佩彻(Pitcher)通过对访问原住民部落的649个游客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原住民的认识多来自经过加工的文学畅销书,许多人到原住民地区来是寻求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而这与真实的原住民文化存在很大偏差。因此,原真性问题经常被旅游学界讨论和反思: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才能反映原住民文化的“原真性”?目前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原住民文化已进入旅游主流,原住民文化体验的性质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来自游客与原住民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创造了新的原真性。第二,原住民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概括为“他们的精神至少来自三个世界:一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为其提供了传统的身份认知;二是后现代世界,西方主宰的企业实践和消费主义;三是互动的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汇。

五、对我国旅游研究的启示

回顾我国旅游业及旅游研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与世界旅游发展历程大致相同,都是从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获得政府重视,进而使学科快速发展,并且因产业过快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受到争议。尽管如此,旅游产业始终在快速增长,并且从单一产业逐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如果从改革开放作为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正式开始,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初期阶段,在此期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入境旅游对创汇的积极作用以及更好地发展入境旅游等方面,并对旅游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产业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旅游学者的背景以地理学、历史学等为主。

随着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愈加显著,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式确立了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地位,也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旅游热”,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成为新一轮中国旅游大发展的主旋律, 旅游研究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从事旅游研究的人数和发表的成果数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学者的学科背景也从地理学、历史学拓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从经济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研究成为行业主流。

1998-2010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旅游业迅速经历了倡导、警示、适应、知识更新和公众关注等多个阶段,并且呈现出一种混合交织状态。在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没有出现明显的旅游警示阶段,但是对旅游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的质疑和批评始终与积极倡导的声音相伴随。目前,整个行业和研究领域仍然处于适应和知识更新阶段,更多的处于媒体关注层面,普通公众的参与度很低,尤其是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一方面是缺乏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是旅游规划制定者对当地居民的意见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将当地居民的意见纳入旅游规划中并受到重视,是发展旅游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2009年10月,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将其视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再次确认并强调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是尚未改变整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进程,对研究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科地位的进一步加强,确立了旅游研究的主流学科地位。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研究内容与国外逐渐接轨,前面提到的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也有一些研究选题,比如旅游中的性别研究、旅游中的伦理道德等,国内学者关注较少。从研究角度看,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相对宽泛,多从宏观角度研究相关问题,论述多流于表面化,对产业的深度研究显得较为欠缺。由于国内旅游学界对国外相关文献了解有限,总体上文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对国外研究进展缺乏及时跟踪和了解,国内外学术沟通渠道狭窄,极大影响了国内旅游研究成果的质量。

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 可持续发展 社区参与 增权理论 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理论研究进展

(一)国际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理论研究进展

在西方,增权理论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起初,该理论是为社会工作而提出的,而现在,增权理论成为了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社区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学科的新兴核心概念,又成为精神健康、公共卫生、人文服务等实践领域的热门话语。随着学科交叉性日益增强,增权理论又扩展运用到了旅游研究领域。

早期的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更多的是被看做经济和技术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社区参与研究普遍忽视政治及权力关系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的重要性。正是基于对旅游发展的政治属性和对当时社区参与理论的不足之处的深刻洞察,西方旅游增权理论应运而生。

在增权理论正式引入旅游研究之前,权利关系对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及。如皮尔斯指出“在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任何讨论中,权力及其影响问题都是一个决定性的考虑因素(dominant)”。瑞德在此前旅游研究中引入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权力关系是如何影响社区的旅游规划。阿克马最早在对肯尼亚生态旅游的研究中提出了对社区居民增权的必要性。但是他们都没有将增权理论与其分析和研究联系起来。

正式的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理论(下文中简称旅游增权)最早出现于1999年Scheyvens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此后澳大利亚学者索菲尔德(Sofield,2003)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和斐济旅游发展实践出发,进一步深化了旅游增权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至此,国际旅游增权理论进入大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使其研究体系逐步成熟。

(二)国内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理论研究进展

增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在国内又译为充权、赋权、激发权能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增权方面的研究。国内针对旅游增权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尚未进入实际应用时期。

2008年左冰、保继刚将旅游增权理论引入了中国,在梳理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了其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他们认为增权理论必将对今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起到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在引入国内时考虑中国实际情况。

此后有不少学者在旅游实践研究中引入了旅游增权的概念,孙九霞基于社区增权理论的框架提出了旅游发展进程中社区能力如何建设。保继刚等发现云南雨崩村主动参与旅游并且实现了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而在此过程中社区实现了经济、心理和部分政治上的增权。盖媛瑾等基于Scheyvens提出的社区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社区经济增权为指标对比了贵州两个旅游社区的差异。左冰在其针对旅游增权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云南迪庆的案例探讨了旅游增权理论在中国旅游实践中的应用。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旅游增权研究创新和理论深化成果还是较少。

二、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理论研究内容

(一)旅游增权的研究意义

旅游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可以促进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公平性。尽管旅游增权理论目前还处于初始时期,尚未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但其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对旅游发展过程中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在实践上的潜在有效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必将在未来旅游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旅游增权的核心内涵

旅游增权是通过增强当地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控制权、利益分享权和强调社区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使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行动,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获取旅游发展中的决策权,保证当地居民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够部分地控制旅游在地方的发展,“让旅游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旅游所用”。

(三)旅游增权的开展层次

现实的增权过程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体现为从无权到有权、从少权到多权、从弱权到强权的线性运动,也表现为增权过程中的层次性、立体性,因此,增权层次本身就是过程展开的一部分。按照对象来划分,增权的层次比较常见的有两分法、三分法及四分法,绝大多数的学者都选择的增权的三层次分法进行相关研究。

三分法中又有四种比较常被运用。首先是较常见的个人、组织、社区三种层面。Zimmerman认为个人层面的增权包括参与行为、施加控制的动机、效能和控制感;组织层面的增权包括共同领导、发展技巧的机会、扩展、有效的社区影响;社区层面的增权囊括受到增权的组织,包括公民参与社区决策的机会、容许在冲突期间公正地考虑多种观点。其次是个人增权(personal empowerment)、行政性增权(empowerment through administration)和政策性增权(empowering through policy)3种形式[4],而我国当前为数不多的旅游增权方面的研究不少都采用的该种分法。再次是Gutiérrez,和Lorraine 提出的个人、人际、社区三层面分法,我国学者提出的个人、人际关系、社会参与三层次分法多被运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研究中。

2006年张时飞采用了个人增权和集体增权的层次分析,个人增权包括精神健康,生活满意度等,集体增权包括集体自尊和组织控制感等。四分法的学者糅合了三分法的类型,把增权分为个人、人际、微观的环境以及宏观环境或者说社会政治等四分方面。

(四)旅游增权的实现途径

增权的途径主要有信息增权、教育增权。王宁于2006年讨论消费者增权问题时指出仅仅从消费者教育和信息供给的角度来进行消费者增权,其效果是有限的,还需要通过国家层面提供制度增权。2008年左冰、保继刚在总结西方旅游增权研究时引入了王宁的观念,认为在旅游增权的实践当中也应该引入制度增权的观念,而且首先关注与个人权利的改善。

三、增权理论与旅游增权研究小结及讨论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旅游目的地社区增权研究还处于早期的引入西方理论,寻找典型实践验证的阶段。即普遍是采取Scheyvens的四维度社区增权分析框架,选取适宜的旅游目的地对其社区增权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需注意,当前西方关于旅游增权的研究应用于中国实践时尚有不足之处。目前西方旅游增权研究仅仅关注于团体增权而忽略了个人增权,在旅游增权途径方面比较关注与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而忽略了制度增权。考虑到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践环境,为保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有效性以及社区增权的合法性和长期性,关注个人增权,推进国家层面的制度增权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

[2]周林刚.激发权能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

[4]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4).

[5]郭文.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_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旅游学刊, 2010,(3).

[6]吕君,吴必虎.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层次演进与判读[J].未来与发展,2010,(6).

[7]Reed M G.Power rel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

[8]Scheyvens R.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

[9]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9).

[10]盖媛瑾,陈志永,况志国.天龙屯堡与郎德苗寨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增权比较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09,(10).

[11]左冰.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_云南迪庆案例[J].旅游科学,2009,(2).

[12]王慧娟.增权:一个理论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3]Zimmerman M A.Taking aim on empowerment research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0.

[14]GUTIERREZ L M. Working with women of color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J].Social Work,1990.

[15]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

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者 地方感 文献述评

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地方感的概念

作为现代人文地理学地方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Tuan Y F,1974)。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地方感包括两个含义: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地方依恋)”。其中,地方性主要以某一地方的客观物质、社会功能及地方意义所展现出来,是人类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情感链接,也是一种经过社会文化所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朱、刘博,2011)。简而言之,地方感是人将自我情感融入其所处环境并通过人-地相互作用而逐渐产生的一种反应,受到个人历史记忆、情感融入、价值观念等情感因素的影响。Steele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张春霞、蔡兴燕,2009)。

(二)地方感、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

地方感以人类的主观体验为基础,其内涵涉及了某一地方本身的特征及对该地方的情感依恋与认同,而与地方感相关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方感、地方认同及地方依恋三概念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试图从心理层面厘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Williams等将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看作是地方感的两个维度,地方认同是个人对地方产生的一种依恋型情感,而地方依赖则是在功能上的一种依恋。作为地方感的两大维度,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与地方居民满意度、社区发展期望、社区发展积极性、公共设施发展支持度等因素相关(尹立杰等,2012)。Brichker等学者将地方感纳入地方依恋的一部分,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生活方式三个维度,而Kyle等人则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社会联系三个维度(朱、刘博,2011)。

Scannell和Gillord提出的三维框架概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即包括地方、人和心理过程。其中,第一个维度(地方)是指依恋的对象,包括地方社会象征、建筑特点、历史记忆、自然环境等;第二个维度(人)是指行动者,包括文化、经历、历史等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第三个维度(心理过程)是指个人在某一地方生活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然而,Jorgensen 和Stedman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地方感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个人对某一地方所产生的情感、认知和态度,包括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其中地方依赖是个人对地方功能性特征的依赖,地方依恋是个人对地方在情感上的体现,而地方认同则是个人对地方的理性感知和认知(庄春萍、张建新,2011)。

地方感测量工具的发展与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地方感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通过借鉴国外学者所使用的、比较成熟的测量量表,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是Williiams所开发的旅游依恋量表,包括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赖包括10个项目,地方认同包括11个项目。也有的学者则根据个人地方依恋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目标群体的测量量表,包括地方熟悉感、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感、地方依赖感和地方根深蒂固感五个维度(王世超,2011)。

Lalli的“居住城市认同量表”(Urban Identity Scale)则包括总体依恋、外部评价、承诺、熟悉感和连续性五个维度;Droseltis 和Vignoles将地方认同划分为依恋/自我扩展、地方自我一致性、环境适合三个维度;而Talen 和Shah等学者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社区意象,设计了地方空间结构水平和居民的社区认同水平两个维度(庄春萍、张建新,2011)。

国内学者在地方感测量方法方面基本上是沿着西方经典思路所进行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尹立杰等学者(2012)借鉴Williams的测量量表,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并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入手,问卷设计包括18个项目,涉及收益影响感知和成本影响感知两个方面。许振晓等(2009)学者借鉴期望理论和地方感两个基本理论,从旅游核心社区居民地方感(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旅游发展期望(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和自我发展)、旅游感知(旅游发展获益感知、旅游发展成本感知)以及旅游发展支持度五个结构变量着手,并引入旅游发展期望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内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苏勤和钱树伟(2012)从旅游涉入(心理涉入、文化涉入、行为涉入)、旅游吸引力(核心吸引力、添加吸引力)、旅游功能(动机实现、功能评价)、地方感、遗产保护行为、遗产保护态度六个潜变量,构建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

可见,国内学者所采用的测量量表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学者的地方理论与测量量表,地方感也大多数被划分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并将旅游目的地外在特征、旅游者情感认知、旅游者行为特征等潜变量引入量表,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国内地方感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地方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学者陈传康首次提出了地方文脉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规划研究中,之后范业正从旅游子资源属性和周边环境入手,将旅游目的地的文脉划分为地脉(自然构成因素)和文脉(社会人文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国内学者关于地方文脉概念的提出及运用是我国最早关于地方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的研究

地方感,是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在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之后,引起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及行为地理学等各个领域的极大关注。在旅游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黄向等(2006)首先将西方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这一个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中国,分析了场所和场所依赖的概念及其最新发展,首次对游憩视角下的场所依赖理论进行介绍,并讨论了场所依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杨念群(2004)提出要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观点,认为应该从“跨区域研究”的视角来促使社会史研究更加多元化,有意识地区分“地方感”和“地方性知识”两个不同的概念。陈蕴真(2007)从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地方理论中关于人与地方关系、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活动、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西方地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涵义,系统地回归了西方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及其未来的研究展望。唐文跃(2008)对地方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维度及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结合中国情境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并在评述西方地方感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地方感理论在中国旅游研究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朱等(2011)学者对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感等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两个维度,而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是两个相关但又各具特点的概念,并强调在研究中要从概念上突出地方本身的典型性和独特性,采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地方感的空间特征和动态特征。

(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应用的研究

在全球化情境下,人口流动和环境破坏不断凸显,人地关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地方感作为一种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

唐文跃(2011)从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借鉴西方学者的测量量表对四川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态度进行测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者地方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社会人文和自然风景对旅游功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旅游者生态环境保护态度对其地方依恋具有影响作用,并且旅游者的感知体验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态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汪芳等(2009)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者地方感认知的一般规律,认为地方感涉及个人的主观认知和地方的客观特征两个方面,而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方面。张中华等(2009)学者以人文主义现象学的地方理论取向出发,以广西桂林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感理论在旅游社区应用研究中的理论价值,试图从心理、认知、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重视角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李九全等(2008)学者以旅游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角度分析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论证了地方依附感、旅游地方感及旅游意象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旅游者地方感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和著作,对推动国内在地方理论研究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方感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学者已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为该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对地方感的差异影响、旅游开发对居民地方依恋的预测作用、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旅游文化的地方感测量工具,以更深入地探索中国居民地方感形成进程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Tuan Y F.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74

2.朱,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11)

4.尹立杰,张捷,韩国圣,钟士恩,李倩.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J].地理研究,2012(10)

5.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9)

6.王世超.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

8.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8)

9.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 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

10.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1.陈蕴真.浅议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12.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8)

13.唐文跃.九寨沟旅游者地方感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5)

14.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