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尽量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老师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所以,学校一方面考虑升学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家长的“重望”之托,它们以抓学生成绩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一些学校拿教学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一些老师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这一连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会让学校、教师、学生都觉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课最重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作为中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他们应该多了解、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

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而那些专职的音乐教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二、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来筹措农村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3.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他们加入音乐教师的队伍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壮大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当然,单靠农村音乐教师的自我补充和自我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了解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然后再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便不至于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农村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例如,淳朴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豪迈热烈的北方吹打等,这些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学生的感染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苏敏.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8).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极大影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效

能发挥。本文即立足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体系、现状及其中隐含的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重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教育价值

一、教育价值及教育价值取向理论

教育价值即是教育行为的“有用性”,这种“有

用性”既包括教育行为自身的效用体现和对受众需

求的满足度,也包括外界对教育的接受、享有和利

用的认同度。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科学范畴,具体

是指某一特定主体在面对矛盾、问题、关系时,基于

自身的价值认识所持有的立场、观点、态度,并据此

对这些矛盾、问题和关系进行处理方法的选择。具

体到教育价值取向,考虑教育价值内容的多样化,

不同视角下的教育价值观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也不

尽相同,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具体阐释。

1.基于教育目的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观下的教育价值取向包括两个

内容:其一,教育目的的理论性和现实性是理论教

育价值取向和现实教育价值取向的依据,理论教育

价值取向又称“应然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教育

的长远价值,是一定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对教育成果

的理想假设和教育发展的价值预期;“现实教育价

值取向”又称“实然教育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环

境下人们对教育活动现实利益的追求,强调的是教

育的现实价值。其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性与个体性

是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和个体教育价值取向的依据,

社会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教育的社会价值,着眼于教

育活动对整个社会宏观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实现,强

调教育在推动个人社会化中的价值实现;个体价值

取向强调的是教育的个人价值,着眼于教育活动在

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的价值实现,旨在满足

个体发展需求。

2.知识教育价值观下的教育价值取向

知识教育价值观衍生出三种教育价值取向,分

别为:功利教育价值取向、认知教育价值取向、发展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教育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实用

性,认为教育价值应该在具体应用中加以实现,由

此为个人发展创造功利,为整个社会发展创造功

利;认知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教育的知识性,认

为教育价值应该在继承、传播、发展、创新教育知

识、打造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中实现

价值;发展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教育的发展作

用,认为教育价值主要应在对个人、地区、社会以及

整个人类文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塑造

中加以实现,关注教育的全面性和长远性。

3.教育职能下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职能包含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

政治职能教育价值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

目的,其价值本质是反映某一特定团体的意志和观

念,同化公民的思想与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和谐,保

障其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职能教育价值取向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

及生产关系进步,进而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

强调的是教育转化为财富的能力;文化职能教育价

值取向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的过程是

对地区文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价值应在对各种文化的传播、选择、创造、更新

等过程中加以实现,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对教育价值及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

分析,同时结合农村基础教育特点,笔者认为农村

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如下特征。

1.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性

这是指农村基础教育通过对先进的知识结构

的传输对传统农村原有认知水平进行全面转型升

级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认同。变革性是农村社会

自我修正、自我升级、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的现实需

求,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是整个农村社会中最为先进、最具活力的

有机体,由此也使得变革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价值

取向有别于其他基础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农村基

础教育对传统农村民众思想观念的变革、对农村社

会结构的变革,是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价值实现形

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职能和方向。

2.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体性

这是指农村基础教育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取向上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满

足人的需求,满足农村以儿童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学

习知识、自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

又会受一定的农村经济、文化等条件的诸多制约,

也应该满足农村社会的自我发展需求,推动农村社

会全面升级。在农村基础教育环境之下,教育的个

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实现了更为契合、更为

紧密的和谐统一,这对于我国农村整体环境相对薄

弱、农村人口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等现实情况下的农

村发展、农村实力提升而言是一种必要保障。然而

在具体实践中也不能单纯地将二者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放在平等的位置,而应依据各地不同情况进

行权衡、规划,从而确保动态把握农村基础教育价

值取向一体性,确保性能机制高效发挥。

3.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导向性

这是指在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中,有某种传统

的、根植于农村基础教育活动始终的倾向性认知,

促使农村基础教育的种种全部围绕这一观念来开

展和组织,由此使得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具有了

明显的导向性。一般来说,现实性的教育价值取向

对教育活动具有直接导向作用,而理想化教育价值

取向对教育活动具有间接导向作用。结合我国农村

教育现状,现实的物质和经济需求是农村基础教育

最为迫切的价值目标,也决定着农村基础教育的价

值取向;同时,个人、社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规

划、构想则促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理想价值取向。

三、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困

陶行知曾批评道:“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

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

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农

务,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

子。”陶行知先生批评的现象,在今天仍然存在,

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此进行阐释。

1.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现状

目前流行于农村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

脱农、为农和育人翻。

(1)脱农取向。所谓脱农,即认为教育的直接目

和价值是以教育为阶梯,使农民能够脱离农民身份

和农村环境,转型为城市居民。脱农曾经在上世纪

几十年间成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主流取向,

甚至是唯一取向,这一观点甚至至今还对农村基础

教育价值观发挥着较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

社会结构调整,城乡二元化对立趋势愈发明显,城

市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日益挤压农村文化生存

空间,同化着农村价值取向,使得更多的农民对城

市生活充满向往,对城市文化充满渴望,而教育则

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脱农取向强调的

是个人价值,而当前城乡差距更加凸显了脱农取向

在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

(2)为农取向。所谓为农,即是在现代社会整体

发展之下,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始终滞后于社

会需求,也始终滞后于整体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

之下,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培养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成为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

价值体现。在这一教育价值取向之下,农村基础教

育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职能,也被要求承担更多的

农村社会发展义务。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强调社

会价值的脱农思想主导的教育价值观下,为农取向

所培养的人才并未真正为农,而是大量涌入城市,

由此使农村基础教育的为农价值取向陷入了现实

中的虚弱无力。

(3)育人取向。所谓育人,即是在面对脱农和为

农这一内在悖论无力解决时,则选择绕开这两个价

值取向,而仅仅从教育“育人”的本质职能上去评价

和促成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实现。这一取向将教育

价值定位于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及教育效果。与

“脱农”和“为农”两大外在价值取向不同的是,农村

基础教育的育人取向在本质上强调了教育的内在

价值,而避开外在表象的争端,因此不失为一种中

庸式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选择。

2.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

(1)从三者关系上,我国农村教育的本质职能

是提升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在我国

当前城乡二元割裂的社会结构背景之下,农村教育

价值被“脱农”取向深深影响,甚至牢牢把持,据此

农村培养出来的人才纷纷流入城市,而农村发展需

求人才依旧处于真空状态;此时,“为农”取向看似

应运而生,然而这一主观概念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之

下却显出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因为“为农”培养的

农村人才最终却选择了“脱农”。另外,“育人”取向

虽绕开了个人脱农取向和社会为农取向之间的矛

盾对立,然而也仅仅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村基础教

育价值取向问题,而并不能对农村教育实践产生符

合农村发展需求和社会宏观发展需求的变革性影

响。(2)即便单单论述三大农村基础价值取向本身,

也同样存在问题。一是脱农价值取向下的农村基础

教育价值观脱离农村实际,单纯强调模仿城市教育

方式方法,从主观上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教育

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二是为农价值取向下的农村

基础教育既同我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

悖,又同教育与经济产业的良性互动规律相悖;三

是对于育人价值取向,诚如前文所述,其现实意义

远不如理论意义,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忽视城乡二元

化对立的现状本身即是缺憾,无论从现实教育差异

化出发,还是基于长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育人取

向都显不足。

四、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重构

1.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

在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之前,首先

要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进行科学定位。目前三大主

流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中,无论是脱农、为农还

是育人,都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即强调农村基础

教育必须要朝着某一个特定的价值方向发展,这一

价值定位显然忽视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性。笔者认

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该立足于“农村教

育”这一核心职能,不能单纯以城市立场和农村立

场来进行区分,而应将农村文化知识、精神状态、思

想观念同农村基础教育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打

造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有价值定位。所谓农村教育,

即是在现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城乡二元发

展的背景之下,通过教育职能提升农村人口的知识

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现代公民意识和自我发展意

识。农村基础教育即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

以此方法定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兼顾了农村

实际和教育本质,其同城市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也一

脉相承,共同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从而

确保整个教育体系的一致性。

2.对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的重塑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兼顾了个人发展需求

和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其价值观也应紧紧围绕个人

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进行重塑,其中,“以人为

本”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重塑的核心要求,素质

教育则是这一要求的实现途径。首先,科学把握和

塑造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就应该把农村基础教育

置于整个农村体系之中,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

领域全面解构,从政治角度考量农村基础教育的推

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诉求,从经济角度考量其提升农

村经济发展的诉求,从文化角度考量其提升文化认

知、扩散农村优势文化的诉求,由此重构农村基础

教育价值观。其次,科学把握和塑造农村基础教育

价值观,就应该把农村基础教育置于整个基础教育

的体系要求之中,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

全面性合理重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

3.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

在重构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时,必须坚持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原则,赋予农村基础

教育以社会主义使命。一是将农村基础教育与我国

国情相结合。只有源于农村实际的价值取向才更具

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二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

取向应充分考量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利益。教育

价值取向不应回避功利主义,相反功利既是现实需

求,又是教育价值最为直接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

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既要满足农村发展之功利,也要

满足农民发展之功利。三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

要满足受教育主体自我发展的利益需求,激发主体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并通过反馈作用反作用于社会系统。打破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恶性循环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政府、民众对其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涌出大批民办教师。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地位有所提高,但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设备陈旧、教师队伍人才流失等等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在这个闭合的系统中,若不采取调节措施,在这些困境下衍生的问题又将反馈于社会系统,进一步加深社会问题,加剧两极分化,形成恶性循环。

2.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理想模式。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很早就为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并出现了教育经济学等研究分支。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方式和手段,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也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理想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间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教育投资等环节形成良好的反馈关系。

(2)社会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①社会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二元化发展,直接影响了当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教育与城镇基础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同时社会经济的二元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外转移,大多农民工在经济状况、城市教育户籍制度等限制下,尚无能力携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空缺,其责任和义务部分转移给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②人口素质的制约。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农村,农村教育观念落后,小农社会封建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农民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把“离农”作为学习目标,将升入城镇重点高中视为唯一出路。应试教育限制了其中高等教育素质的培养。

教师素质亟需提高。近年来,教师人才大量流失,无法引入新的人力资本,教师群体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教师创新、改革精神薄弱,无法应对新课程等改革。基层地方官员素质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因素。由于教育对经济建设促进作用的后滞性,地方政府官员更注重公共基础建设、引入外资等眼前事务。这造成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重视,投资少,学校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且经常拖欠老师的工资,加剧了教师的人才流失。

③空间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经历了世界上最长最完善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空间组织的层序化结构高度发达,教育系统也不例外,层序的空间结构使教育政府投资、慈善投资呈现出了“漏斗式”的划拨管理,不能有效地直接投入到农村教育上。层序社会结构中空间管理结构下领导者的选拔,并非民主选举,内部管理模式僵化,教师对这种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动力的内耗。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问题,既有历史成因,又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衍生的新问题。这些因素介入教育、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破坏了原有系统结构,滞延了这一正反馈,未能让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作用良好发挥。

3.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对策初探

(1)国家政策的重视。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组织目标发展为“以发展教育和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实行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放宽农民城市化的户籍、就业、教育等政策,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基础教育的压力;另一方面,则需加大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外来人才。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对实现劳动力进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商业化陷入困境。普及、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3)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系统制度的完善。因农村人口分散度大等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是覆盖面很广的“面式教育”,城市化进程使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完善的寄宿管理、配套公共基础设施之外,也应具备良好师资、保育技能等相应要求,以保证学龄儿童的教育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种种危机,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农村的现实需要来分析,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起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无旁贷。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中央、省、市及县的财政投入比例,开拓民间资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当我们看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农村依旧还有那么多的学校校舍破败,还有那么多的老师生活贫困,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失去学业,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分析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的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以便更快地缓解矛盾,进而真正地解决问题、克服危机。

一、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1硬件设施差,正常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1985年到1992年,基础教育份级办学、分级竹理”体制实行后,各地把实现“一无两有”问题(即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坐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突破口。然血}21世纪的今大,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仍然条件简陋,尤其是在佬、少、边、穷”地区,许多地区还没有解决“一无两有”,馆房子、破桌子、石凳子”的现象依然存在。2000年全国初级中学危房面i积225. 5万平力一米,农村初级中学达 174. 2万平力一米,占77. 3 %全国小学危房面积539. 1万平方米,农村小货达440. 6万平方米,占81. 60%。 2001年至2002年底,中央拨专款加地方配套资金近百亿元共改造了农村学校危房1100多万平方米,而未改危房又新增到4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八成在中西部),农村学校危房面积上升势头井未得到有效遏制。危房改造资金缺口十分巨大,危房改造进展十分缓慢。同时,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公用经费紧张的情况。据全国教育系统统计公告称,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只有28. 12元,一学期才14. 06元,根本不够教学办公开支,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由于经费知缺,相当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手段还停留在原有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上。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想象许多农村中小学校没有图书资料、报纸杂志,甚至买粉笔都要请示乡镇领导,当然更不用侈谈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以及师生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后的教育条件使一些农村学校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课之外,其余课只能放弃。在城市中小学校已逐渐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手段时,农村学校却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

2收入无法保证,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在乡级管理时期,为了减少教师工资开支,许多农村地区宁可用素质较低甚至难以胜任教学的“民办”、“乡办”、“村办”教师,也不愿用正规的师范毕业生,这种现象非常突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改善极其缓慢,部分地区甚至恶化。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代课老师仍有58万人,其中农村代课老师51. 5万人,占代课老师的88. 74%。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牲国务院领导下,由地力一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竹理体制。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是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40%以上,而且越往西部赤字面越大,有的省份赤字面甚至高达60%以上。到了1998年和 1999年,县级财政赤字面仍高达31. 8%和31. 5%。可以说县级财政赤字历时己久,积重难返,很难保证教师的工资。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收入无法保证,许多农村教师下了课就要赶到田头忙碌农活,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校要想留住优秀人才,要想通过各种培训、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素质真是难上加难。

3无力支付学费,贫困学生徘徊于校门之外

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现象有增无减,流失率居高不下。据教育部公布,2000年全国初中流失生,占该年在校生总数的百分比已接近4%。只要我们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所有初中在校生的绝大多数,考虑到贫困辍学乃是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那么农村学生的流失也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已普遍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但其他地区的农村还没有推行这样的政策。由于农村中小学普遍办学经费紧张,许多学校仍向学生收取学费以外的各种费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这更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流失率。虽说许多农村的孩子也在接受义务教育,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城里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学费。一些农村地方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学生的父母都曾读到高中毕业,而学生本人却可能因为学费高昂而提前辍学,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在那里得到普及。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贫困学生约占当地学生总数的28%,共计1500万人左右。这些贫困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来自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去继续学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新文盲。

农村基础教育危机重重,导致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管理体制不合理,领导不重视,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目标设定偏离农村实际,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不能否认,农村基础教育的危机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我认为经费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率高等问题无一不与经费有关。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直到2001年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投入总量偏低,而占全国在校学生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从中所能分到的份额更少,仅为30%。因此,投入不足是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

二、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教育投资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是人民交税的一个主要原因。毫无疑问,教育应由政府经办,只要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政府就必须负首要责任。

1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近十几年来,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被人重视。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提高。krueger(1998)发现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倒u形关系,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峰值年数为7.5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7.5年,那么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会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可以逐步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产品的属性分析

总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4,但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者是存在重大差别的:现代社会中,成员所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基础教育具有纯粹公共产品的特征,而高等教育在社会成员个人择业和人生设计上,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更相关,因而更多地偏向非公共品的特征。教育层次越低就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应将基础教育归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公共消费性决定它不能通过市场价值、竞争机制的方式来配置,而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十几年来,中国农民在承受极大的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另外承担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生产。但是,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并不代表今后就在农村就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家子弟通过升学进入城市,不再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村在基础教育这种公共产品上的投入基本上得不到回报。虽然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然而,他们在基础教育上仍要付出比城市家庭更多的成本。这种现象于理于法都是不适当的。

3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实需要

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因为它涉及农村诸多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三农”问题很可能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措施

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作为政府应树立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的观念,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其次,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柳斌说:“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必须以税费改革为契机,刻不容缓地转换到政府的财政拨款上来,舍此别无他路。”的确,政府为公民基础教育提供的充要条件,首先是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要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每年至少必须保证投入上年gdp的4%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这4%的教育经费中应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初中和小学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多数在2%-2.5%。但是我国2002年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1.87%。显然这个比例还有待提高。

2合理分配各级政府投入比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摊比例为: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随着经济的逐步转型,中央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地方财政却变得薄弱起来。特别是县级以下财政差异很大,贫困地区县级以下财政入不敷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又是毛毛细雨,只能偷工减料压缩教师编制、减少学校硬件投入勉强敷衍局面。县级财政困难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但同时还有一些县的领导不重视基础教育,擅自挪用基础教育的经费,这更使农村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同时,应该强调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的分摊比例可以选择3:3:2:2。与此同时,由中央或省市对各县的基础教育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使用顺畅合理。另外,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应采用免费教育,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经济特别发达省份的基础教育经费可以自酬。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即富裕的城市地区教育资源浪费,而贫困的农村地区最为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无法满足。

3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应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有益补充。民间资金可以有三方面的来源。

第一,通过“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拓社会的支持力量。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有影响力的民间社会事业。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进入21世纪,这些社会组织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得到帮助。

第二,鼓励企业主、海外人士为农村基础教育捐资助学。浙江圣雄集团董事长林圣雄就是一个典型,他已为希望工程和教育福利事业捐款累计达到3600多万元,迄今已捐建希望小学70所,并打算在今后3年内,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豪。政府和各种媒体应多鼓励和支持富豪们投资教育事业,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

第三,发行教育。发行教育是政府筹措教育产业发展资金的有效手段,为教育产业融资提供了新的、积极的选择。发行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再配置,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教育更能激发全社会关注教育,也能较快积聚资金。

参考文献:

〔1〕申家龙.提升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

〔3〕雷万鹏,钟宁平.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lkir f lkkk〔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胡艳.谁来缩小中国教育的差距〔j〕.中国教师2003,(2).

〔5〕张家勇.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j〕.中国教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