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实习 教学方法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Methods of Practice of Medicinal Botany

WANG Leyuan

(Pharmacy Facult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the field practice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uts forward new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 field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aterial

药用植物学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识别一定数量的药用植物种类,并加深对植物形态学知识和分类学知识的理解。在我国,其具体要求一般是:(1)能识别80种左右的药用植物(相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实习一周而言)或160种左右的药用植物(相对于中药学专业或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实习一周半而言);(2)了解这些植物所属科的形态特征;(3)见识这些植物的入药部位并知道其功效;(4)这些植物中除了有被子植物外,还要有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5)见识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境。

据笔者所知,我国各有关院校在实习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以下四种:

(1)给学生一人一本实习教材,内容为一些药用植物的中文名及其所属科、门(对于被子植物门来说还有纲)的中文名,并有关于这些植物的入药部位及功效的介绍;老师带学生沿着实习路线走,当遇到与教材中某植物名对应的植物时,就告诉学生它是教材中的何门、何科、叫何名称的植物,介绍其形态特征和所属科的特征(若此后遇到的植物与此时遇到的植物同属一个科,则可不再介绍这个科的特征),将其入药部位指给学生看,并要学生阅读教材中写着的相应功效;学生则找到教材中的相应名称抄于笔记本上,记录老师介绍的特征,观察植物的入药部位,从教材中了解其功效,接着观察、接触该植物全株,以验证、体会所记录的形态特征,并对之拍照(指带有相机或能拍照的手机的学生),再采集该植物全株或其有代表性的部分,粘上写有其名称的纸条,放于随身背的书包中。待老师结束当天的教学后,回宿舍用此种标本(或还有照片)结合所作的笔记进行复习。这样,教学完了规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后,老师给一两天时间让学生对被教学过的植物进行总复习。总复习期结束后就举行考试。考试的方式是,老师采集属于复习范围(或者说教学范围)的一部分植物并摆出来,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并写出其中各植物的中文名和所在科的科名。

在实习期间,老师还讲解、示范如何将一种鲜活的植物压制成既可长期存放供核对用、又较美观的标本,并要学生做其中的隔一定时间给标本换一次吸水草纸的工作。

(2)此法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两点不同,一点不同是在教材中还写出拉丁学名,另一点不同是在总复习期间,老师带学生去实地找到属于复习范围的植物,以方便学生复习。

(3)此法与第二种教学方法只有一点不同,即教师不介绍所教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属科的特征,而是要学生自己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某地方植物志这类书中查阅。

(4)此法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三点不同,第一点是不给学生一人一本实习教材,而是给每个实习小组(这种小组比一个班小,一个班至少分为2个实习小组)一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或某地方植物志,第二点是老师在介绍任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等等情况时,都不告诉学生那种植物的名称,而只说那种植物是第几号植物(这序号由各实习小组的带教老师自己定),并要学生回宿舍后根据所记录的老师对那号植物之形态特征和所属科之科名的介绍,从上述书中查出那号植物的名称;第三点是要学生将每号植物都压制成标本,到总复习时,要学生说出各标本所代表的那号植物的名称;若学生说的是对的,则予以肯定,若学生说的是错的,则给予纠正,并阐明纠正的理由。

笔者认为,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没写出各植物所属科的形态特征,就难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老师在介绍某个科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一二条,以致于所介绍的并不是该科的形态特征,而基本上是该科与其他某科的共同点;学生却将老师的介绍当作该科的形态特征,记录下来并了解之。例如鹿蹄草科的形态特征是:草本或亚灌木,叶为单叶,常互生且基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萼常5全裂,裂片覆瓦状排列,花瓣常5枚,雄蕊数与花瓣数相等或是其倍数,子房上位,常由5稀由4心皮合生成,花柱单一;蒴果或浆果。若老师在介绍该科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花柱单一”和“子房……常由5稀由4心皮合生成”这二条,就会导致已介绍的形态特征并不是鹿蹄草科的特征,而基本上是鹿蹄草科与虎耳草科的共同点;学生却会将老师的介绍当作鹿蹄草科的特征,记录下来并了解之。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没有写出植物的形态特征,则又难免发生另一种情况:老师在介绍某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时,忘记介绍了其中的某一、二条,以致于介绍的形态特征只大略相当于该种植物所在属的形态特征,算不上是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而学生却将其当作该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去记录和掌握。发生这种情况,虽然不一定导致学生不能将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区分开(比如在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均不同属时,发生这种情况,就不会导致学生不能将该种植物与实习中学过的其他植物区分开),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后的其他某个时间或地方)遇到与该种植物同属但不曾学习过的另一个种时,将之误认为该种植物。比方说,该种植物若是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学生就很可能在遇到与它同属但不曾学习过的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时,将后者误认作它。顺便说一句,会犯这样的错误,就不算真能识别牛膝这种植物。第一种教学方法难以避免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就意味着它有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1和第2条。

第二种教学方法虽然与第一种教学方法有两点不同,但其所用的实习教材也如第一种教学方法所用的实习教材那样,没有写出各有关科和植物的形态特征,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也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1条和第2条。

在第三种教学方法中,虽然有老师要学生从上述书籍中查阅各有关科的特征这一项,但是缺乏相应的耳提面命或压力机制,这就难免有学生不对各有关科的特征都完整地看一遍,甚至基本上不理会它(学生在实习期间最怕的是实习考试,而他们知道,对付以认出植物且写出其中文名及其所属科的科名为内容的考试,只要能记住复习范围中的各种植物的中文名,形态特征和其所属科的科名就行,了解各相关科的特征固然会有助于记住科名,但不了解它们也是能记住科名的)。此外,在这种方法中,虽然有老师要学生从上述书中查阅各有关植物的形态特征这一项,并且学生也知道这种查阅对于其能否通过实习考试关系重大,但由于书中介绍的形态特征多半不如老师介绍的精炼,换句话说,就是比老师介绍的要细碎些,条条款款多些,因此,记住它们就是件很难的事,学生就极可能为了使此事变得“容易”一些,而对它们进行有选择的记忆。在老师以指认的方式(这是第三种教学方法规定的方式)完成其对各有关植物的教学之前,学生的选择性记忆会有点盲目,之后就多半会只选择那些对于将复习范围中的一种植物与该范围中其余植物区分开来有直接帮助的形态特征,去记忆。然而,在其选剩下来的形态特征中,很可能存在着可将这种植物与同属的但不属于复习范围的某种植物区分开的特征。这意味着,学生选择出来准备记忆的特征,可能不是该种植物的种之特征,而是其属之特征,或是其属之特征的类似品。综合本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第三种教学方法不可能使任何一届实习生中的每个人,都达到上述教学要求的第1条和第2条。

第四种教学方法有可能使至少一届实习生中的部分人,达不到上述教学要求中的第2条,因为第一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两种情况中的前一种,在第四种教学方法下也难免发生。

以上各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大能让多数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之后,乃至毕业以后,还有兴趣和信心去做到仍能识别实习中学过的大部分或全部药用植物。

那么,有没有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既可能使每届实习生中的每个人都达到上述教学要求的第1、2条,又可能让多数学生在实习完全结束之后,还有兴趣和信心做到仍然能识别实习中所学过的植物呢?笔者的回答是,有。将第一种教学方法作下述改造,就成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老师编写一档既具各有关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介绍、其所在科的科名及其形态特征的介绍,又具各有关植物之原色图片的电子版实习教材,将它上传到自己的微博中;在实习期到来之前,要学生用手机、实在无手机的则用笔记本电脑从老师的微博中下载它。在实习期到来时,要学生带上含有它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老师在实习中每介绍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或其所属科的形态特征时,要有手机的学生找到电子版教材中的相应介绍,边看它边听老师的介绍,无手机的学生则用笔将老师的介绍记录在笔记本上,回到宿舍后再打开电脑中的电子版教材,根据其中的相应介绍整理所做的记录。在考试内容中加一种考题,就是写出某某科的形态特征(当然,这个科应该是老师和电子版教材都有介绍的众多科中的一个)。

用第一、第二或第四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情况,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学生除了听老师的口头介绍外,还看电子版教材中的相应介绍。采用第三种教学方法所难免发生的情况,在采用新教学方法后也不会发生,因为电子版教材中对植物或科的形态特征所做的介绍,是老师写的,而前面说过,老师的介绍一般比上述书中的介绍精炼。此外,新教学方法在使学生了解有关科的形态特征方面,有考试这种压力机制。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范文第2篇

1.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对英语语法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为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这一时期内使学生W会简单常用的几种英语问答句型就可以,至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是初中之后的事情,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 ,导致学生在接触英语的最初阶段对英语语法知识没有正确的认知,严重影响学生日后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展开英语教学,英语作为一种比较陌生的语言知识出现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很难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而教师又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导致学生对英语教学缺乏兴趣,甚至有些小学生出现排斥英语课堂的现象,不利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第三,日常英语练习过程中,学生单纯地练习教学内容中简单的英文对话,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渗透语法知识,导致学生在英语应用中出现,只会照搬英语教材中的原话,缺乏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2.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语法的有效途径

2.1 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语法知识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中的英语知识点设计的比较简单,通常为简短的问答句型为主,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使学生记忆背诵英语教学内容,无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借助简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适当渗透语法知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所提升。例如,在小学英语《look at me》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对人体各个器官部位进行介绍,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时渗透语法知识,如当教学到“This is my eye”时,教师可以将名词复数语法知识进行渗透,在黑板中写出句子“two eyes”,学生发现eye后面多出字母s,这时教师向学生渗透“两只眼睛要用名词复数eyes”,在英语教学内容中适时渗透语法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语法知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奠定基础。

2.2 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渗透语法

英语语法知识比较枯燥,如果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不注重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使语法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科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渗透语法知识。例如,在小学英语《My family》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教学内容之后,使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介绍,教师鼓励学生模仿教学内容用英语进行介绍,使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及其他家庭成员,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学生介绍:“My father is a teacher”时,教师提示“你父亲的喜好是什么?”,学生说:“He likes reading.” 待学生介绍完之后,教师将学生说的“He likes reading.”写在黑板中,将第三人称单数语法知识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排除了障碍,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压力,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2.3 在学生日常练习中渗透语法

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英语练习,在课堂中常常组织学生分角色阅读教学 内容,课后为学生布置英语作业,使学生课下进行练习,如果在练习中渗透英语语法知识,能够使英语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英语《My friends》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后仿照教学内容,描写自己的朋友,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注意名词复数与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在介绍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时,要加强过去式的应用练习,通过提出各种练习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复习与巩固语法知识,有效地达到了将语法渗透到小学英语练习中的目的,使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 结论

综上所述,语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利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渗透语法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肖雪芳. 轻语法,重渗透――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渗透教学现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04).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课堂 故事法 Reading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28-01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种先进的教法走进了英语课堂。但对于reading的教学,多数教师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态势,仍多用讲读法,读单词――划短语――读课文――做练习“四点一线式”教学,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说什么“有背(备)无患”,学生兴趣不浓,甚至多数学生害怕学习reading,导致reading教学效果低下。

为了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reading,笔者提出故事教学法在英语reading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1 初中英语reading教学中故事法运用的必要性

目前英语reading的教学仍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现象,仍沿袭应试教育的态势,初中英语reading的教学仍多采用灌输式讲读法,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有些学生英语成绩差、害怕教师检查背诵,想放弃学英语或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初中英语reading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故事法教学是最佳选择,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故事教学法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所谓故事教学法学reading,就是把初中英语reading教学与故事相结合,或以故事引入、或将课文改写成故事、或以故事介绍背景、或在过程中增加故事环节等等,总之,以故事形式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变成简单有趣的英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reading的兴趣与热情,将reading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将reading上出精彩、学得高效。

2 初中英语reading教学中渗透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2.1学习reading, 导入时使用故事法

学习reading前,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先简单介绍一下课文大意,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如,初中牛津英语7B Unit4 Reading The ghost in the park,这篇文章通篇采用过去时叙述,而过去时学生刚刚接触,直接读未免不是难事,仅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就是学生阅读的拦路虎。因此,学生阅读前,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概括全文很有必要。

讲故事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汉语,这节课最好用汉语效果会更好:一个星期六的上午,Sandy 和Millie去公园里玩,坐在大树下聊天时,突然听到“鬼”的叫声,他们非常害怕,撒腿鞭炮,恰巧遇到了Andy,叙说了原委,Andy决定去捉鬼。然后话题一转,问:Do you hear of the ghost? Have you ever seen a ghost? Can Andy catch the ghost? Do you think it may be a real ghost?这样,既诱发了学生对reading的阅读兴趣,又对话题感到新鲜,更降低了reading的难度。

2.2运用故事法介绍reading背景

学习reading前,介绍一下课文的背景能有助于对课文的初步了解。而介绍背景宜选用故事法,因为故事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故事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绪、引发学生的兴趣。

以最新版牛津英语8A Unit8为例,其中心话题是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Reading篇幅较长,句式复杂,学生阅读也会有一定难度。教师不妨先用故事法介绍reading的写作背景,顺便简单介绍课文的概要,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解这篇文章,使难度大打折扣。

教师可以用英语介绍:1999年,中国宝岛台湾发生了大地震,震级达7.6级,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在这次大地震中,Timmy是个幸运儿,地震发生时正在超市购物,感觉地震随人群跑出了超市,不一会眼前一阵漆黑,原来被埋在了废墟中,后被救出,幸免于难,重获新生。

这个故事法介绍背景“一箭三雕”,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概括了课文的概要,也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阅读reading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乐学”的最佳状态。

2.3用故事法课前预习对Reading改写

8A Unit3 A day out,中心话题是外出旅游,这是个生活化的话题,学生们都喜欢外出旅游,因此学生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而Reading是美国的Linda来北京探亲、和表妹Kitty随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到世界公园游玩一天的叙述,Linda以自述的形式,在写给父母的平安信中加介绍了在背景世界公园游玩的经过,文章不长、生词量不大、语法简单结构简单,就包含as…as的用法和反身代词,因此,课前学生预习不会感觉难度太大。

而笔者布置这篇阅读文章时,没有提及生词、划出短语、读课文等,而是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一位同学为导游,向其他学生游客们介绍世界公园的美景;或假如你是Linda,请以第一人称以讲故事形式,向大家介绍你在世界公园游玩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等。

这个预习任务挑战性极大,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热情。于是学生们会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改写、创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兴

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英语课内外上,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教学reading,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打造Reading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10-002

一、评价机制实验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在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中主要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参与度、积极性、有效合作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一)构建措施

1.大班下的小班,活而不乱

有效合作需要个性差异互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配原则,将六个学生组成一组,然后组内成员共同确定一个体现小组成员个性的组名,组长要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分工的角色有:主持人、汇报员、纪律员、记录员、联络员等多个角色,并经常发生角色的变换。

2.小组合作学习确定共同的学习任务

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用目标的达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不仅要严格执行小组共同的约定,而且要充分理解共同的约定,形成共识,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这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合作过程。

3.教会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机应变地想出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

(二)设置评价内容

1.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提高则是无效的学习。在一个小组内,成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学提高的较慢,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组间,不同的小组的整体提高水平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有的小组整体提高快,效果就明显,有的却整体提高不大,则效果不大。

2.看其团结程度。―个小组的团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为了完成任务而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才真正体现合作的魅力。如果本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牢骚满腹、相互抱怨,即使完成目标也是勉强的。

3.评价原则:多元化,公平、公正、激励。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应由个体转化为集体。这样,便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案例展现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2.知识与能力

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

全班共有10个小组,每二个小组自由组合成为合组,共同向大家介绍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学科限定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目),在小组展示的过程结束后,教师向展示组提出一个问题,回答得分由评委和其他组共同打分,同时教师可随机向其他组成员提问,以确保听课的效率。

1.第一合组:制作了100份调查问卷,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向全校的三个年级发放、回收、统计。

他们组在制作调查问卷及发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小组六位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很成功的完成了组内的计划。

在展示环节,他们利用实物投影向全民展示了自己的问卷,并且统计了每题各选项的选择人数,对各题的选择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总体的概括说明。

评委提问:在调查过程中你们小组是如何让大家配合完成问卷的?

2.第二合组:介绍语文学习的方法。

该小组选择了三句半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语文学习的方法。

祖国语言要学习,汉字积累是第一,复杂多变有疑难,多练;文化品位要提高,名著文化少不了,人物形象很生动,多读;语言简练又幽默,诗句积累必须多,诗人学者多智慧,多背。

评委提问: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如何分工的?

3.第三合组:介绍数学学习的方法。

该小组将整个活动设计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制作了一张A3的漫画海报,将数学老师的形象用漫画的形式向大家呈现,并且在漫画上展示了数学老师介绍的学习方法;第二环节播放了一段采访视频,他们采访了我校201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请他介绍了他自己的一些初中阶段学英语的好方法!第三环节现场采访班级数学学霸,请他们分享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评委提问: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4.第四合组: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

该小组选择了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英语学习的方法。表演了唐朝太子在武则天的监督下学英语并有了很大提高的故事!

评委提问:请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出英语学习的方法。(四)评课

1.教师自己评价

①课型设计是新颖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组织学生讨论、展示,组织小组充分地开展活动。努力把学生、教师的生命活力融入课堂,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命体,是一个走向以师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堂。

②课改体现小组合作,要有量化、评价机制,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我的量化没有具体完善的标准,随意性很大;

③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一个“评委”的身份,学生课外的查找资料、编排,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其中,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2.教研组评价与建议

①介绍学习方法除了数学组以外,其他小组都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记,只是一带而过;

②各合组介绍的时候应该有更多的互动,“我”的好方法介绍给了大家,学生也应该各自写出自己的好方法共分享。

这样的课堂怎样才能成为一种常态课堂,新常态、可复制、可推广,以便大家操作和推广。

三、实验的思考

1.组内互评。为使学生在对同伴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培养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的态度,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因此,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范文第5篇

1、入党介绍人意见的内容

一是根据被介绍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写出综合性的意见;

二是指出被介绍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是按党员标准全面衡量,表明自己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党的态度。

2、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应注意的问题

(1)入党介绍人要坚持党性原则,本着对党组织负责、对被介绍人负责的态度,坚持全面分析的原则,把在培养和考察过程中了解的被介绍人的思想觉悟、政治品质、现实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

(2)在写明被介绍人的主要优缺点时,优点要概括得符合实际,缺点要具体,切中要害,不要只笼统、抽象、简单地提点希望,更不能只填写“同意入党”。

(3)两名入党介绍人都要有自己的意见。第二介绍人不能简单地写同意第一介绍人的意见。

二、入党介绍人意见参考例文

第一介绍人意见

***同志在政治思想上……在工作和学习中……(各方面表现)

不足之处是:……

通过认真考察和全面衡量,我认为**同志已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我愿意做该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并向党组织和其本人负责,希望该同志入党后,要更加注意党性修养,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二介绍人意见

同意第一介绍人意见。我认为该同志……

不足之处是:……

总的来说,我认为**同志已具备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向党组织及其本人负责,希望该同志入党后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附:

xxx同志自入学以来,积极靠拢党组织,入党目的明确,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建设四化强国而奋斗的决心。该同志在文化课学习中,刻苦、踏实、认真;待人处事,既有原则又注意方法,团结同学,热心动人,令人可信任;对自己所负责的社会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出主意、想办法,常为集体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具有为大家服务的思想。不足之处:工作胆子不够大。(本段仅为模版,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切不可按此照搬)

基于×××同志已经基本符合具备入党条件,我自愿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末段统一写此句)

介绍人单位、职务或职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生党员

签名或盖章 x x x 年 月 日

同意第一入党介绍人意见。(第一段统一写此句)

xxx同志能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通过党校学习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他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刻苦踏实,成绩良好;担任团支书任劳任怨,责任心强,服务热心,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学。不足之处:工作魄力不够。(本段仅为模版,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切不可按此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