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燃气管网;安全隐患;管理;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U9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79-02

由于燃气事业的不快速发展,大中型城市已开始开发和使用上了城市燃气。因此燃气管网开始大面积敷设并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设备的老化、技术落后、管理不当等原因,燃气管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开始逐渐暴露。由此引发的爆炸、火灾等事故逐渐变多。本文主要对燃气管网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进行分析,提高燃气管网的安全性。

1 燃气管网的安全问题

燃气管网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症结点集中在管理不当、缺乏质量监管、违章建筑、施工破坏、安装管理等方面。

1.1 燃气地下管道分布不规范,缺乏规范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好,许多老旧小区也得到了改造,这种状况为燃气管网的运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由于地下燃气管网缺乏规范管理从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旧城区的改造,给燃气管道敷以及新燃气管道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

然而,地下的燃气管道由于受到小区住宅的分布影响,也呈现出区域化的分布特点,正是这种管道的分布现状,为燃气管网的日常管理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错乱分布的管道很容易由于用户的使用不当而带来安全隐患;少数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部分市民安全意识不高,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常识;以上都会造成城市燃气管网安全隐患的提高,这些隐患随时威胁着整个城市。

1.2 质量监管不到位

在安装过程中,燃气管道工程质量不过关,给燃气管线的安全隐患埋下伏笔。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公司的工程质量简历工程师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人员及质检员对质量管理不到位,比如燃气沟槽深度不达标,回填时没有按照要求,导致燃气管道手里不均造成管道断裂,部分钢管在埋设过程中,并没有对钢管做防腐处理或者将已损坏的刚管直接埋于地下,使其直接与土壤接触,再加上土壤潮湿,从而导致燃气管道被腐蚀,大大缩短燃气管道的使用年限,给燃气管线的安全运行带来不便,埋下隐患。

1.3 违章建筑

在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过程中,违章建筑和设施也会影响城市的安全隐患。不符合规章的乱搭乱建占压在燃气管道上,安全距离不够等问题燃气工作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维修,假如燃气管道一旦泄漏,就可能产生燃气事故。

在建设中,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没有了解施工细则、随意扩展占地面积等情况都会破坏燃气管道,造成燃气泄漏,导致燃气管网的不正常运行,从而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

1.4 施工破环

施工过程中,道路和建筑施工不当,可能损坏燃气管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建筑、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的施工改造程度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前期,没有规划好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比如没有与燃气公司制定设计方案,就直接开始就盲目施工,造成管道被破坏,轻者造成燃气不能正常工作,重者导致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社会安全。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加快,新旧城区的改造,加上城区其他线路给燃气管线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威胁。燃气管线背施工单位破坏、挖断、损伤等现象层出不穷,施工单位不安规范施工,对燃气管线造成破坏,既不上报,也不通知维修单位,指示被损坏的燃气管线被埋于地下,为以后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1.5 安装管理

用户为了装修美观私自改装燃气管线,私接管线具有较高的隐蔽性,给燃气管线安全运行带来危害。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市居民对房屋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用户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情况下私自燃气管线,将其隐蔽在看不见的地方,由于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也忽略了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2 燃气管网安全风险评估

由于燃气管网存在以上多种问题,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管网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不同相对应防范措施。目前分为三种风险情况。

2.1 运行状况良好的燃气管道

城市中运行状况良好的管道是没有危害。这一部分管道大部分都是近些年刚刚敷设的,由于技术上设备上不存在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最近几年对于管道的选材多选用PE管、高品质钢管,并且运用新型防腐材料。这类管道目前运行状况比较良好,不存在太大问题,因此不需要改变。

2.2 高风险燃气管道设施

部分早期敷设的管道,采用的是铸铁管,虽然有着不错的管理,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受到损坏,但是由于接口胶圈的老化,如果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漏气。这部分管网大部分位于老城区,受到改造施工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燃气事故。

2.3 特高风险管道设施

部分燃气管道腐蚀严重,整个管网运行时间较久(超过20年),燃气设备损坏严重,安全事故经常发生;还有管道被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占压;经常受到破坏并且不容易被发现,给燃气管网的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对于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应该立即着手进行改造;对于有可能存在上述为题的高风险的燃气管道设施,我们应该计划的分期实施改造。

3 城市燃气管网的运行对策

3.1 提高燃气管道建设的施工水平

要想保障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就要使用质量较好的材料,并加强对管道的日常检测,防止泄气、漏气事件的发生。

除此之外,管道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不断提高和加强,不仅要保证工作的效率,还要保证施工的质量,使居民日常的燃气使用不受影响。

3.2 认识违章建筑的危害性

政府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燃气管道上存在违章建筑的危害性,提高拆除违章建筑的力度。

最近几年,不少城市的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用来处理违章建筑。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高效的把拆除任务分配到相应职能部门。

为了提高燃气管网的运行安全系数,及时快速下达拆除违章建筑通知,这样燃气管道上的不合格建筑大幅降下。

在具体实施上,我们要把把将要拆除违章建筑、燃气管道和设施改线和移位综合考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将投资费用降到最低,效率达到最高。

3.3 选择合适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发明,我们在选择过程中,应选用最优的材料来对老的燃气管道进行改造。

运用新的技术,加以管道内衬技术,对有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进行改造,尽可能消除燃气泄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延长燃气管道的使用时间。

3.4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提高燃气管道安装施工工作,提高燃气管线安装施工质量。一方面要完善监理制度,另一方面燃气公司要提高燃气管道施工人员的基本能力,使他们熟悉燃气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标准,对燃气管道的设计、材料的选择、防腐处理、管线焊接、竣工验收等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且要明确到责任人,确保燃气管线达到固定燃气安装质量标准。

3.5 加强工作巡查力度

在巡查工作中应该多排出燃气施工人员,提高安全巡查力度,对燃气管网中的调压箱、调压站、阀门等进行维修保养,同时利用燃气检漏仪对管线进行检查,倘若发现隐患应及时排查,及时处理。

3.6 加强宣传力度

在宣传的时候,应该加强市民安全意识,加强燃气安全宣传工作。利用不同媒体如电视、报纸等途径向市民宣传维护安全使用燃气灶具的法规。

通过媒体宣传,使市民了解其安全的重要性,自觉成为维护燃气管道一员。随着燃气的普遍适用,我们应该尽快出台燃气行业的统一法规,促进燃气行业高速的发展。

4 结 语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在日常生活中,要想确保安全使用燃气,就要对燃气管网进行高质量的管理,需要运用科学的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这不仅需要公司员工和领导的高度负责,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要本着对社会、企业、对自己安全负责,兢兢业业地做好各自工作,确保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燃气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燃气的使用安全,防止燃气爆炸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GB 50494-2006,城镇燃气技术规范[S].

[2] 张新忠.小议市政燃气管网的检测与安全运行对策[J].民营科技,2009, (9):195.

[3] 向群,胡工.我国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综述[J].焊管,2004,(5).

[4] 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S].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隐患;应对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隐患

1.1安全施工不够重视

水利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的控制,而忽视施工安全,导致安全隐患时有增加。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安全施工管理职责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生产重要重要性;国家对水利施工的相关安全法规不能准确传达到每一个施工场地。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不妥、现场混乱等等,致使施工环境恶劣,各种安全危机潜伏,各种安全隐患增多,往往会发生安全事故。

1.2参建各方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 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 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依照我国安全施工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机械进行良好的配备,不能在工作实施的时候给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没有施工所必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一些建设单位不执行相关的工程关法律、法规,随意将水利工程肢解分包,签订违法的合同;还有的要求施工方垫资施工,拖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费用无法正常落实。同时由于部分水利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设置不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1.3个别参建单位对工程安全法规遵守不严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相关的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已出台,基本上形成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框架,参建各方都应严格遵守。但实际上,个别参建单位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致各种安全隐患不时出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4施工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教育程度等等很难满足水利施工建筑行业的要求。这些农民工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多数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并未接受过专门的水利施工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样往往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5施工设施和安全设施不完善

如在水利工程隧洞工程施工中容易塌方,人工挖孔桩很容易造成桩孔的塌方,施工工地的脚手架安全可靠度低,容易造成施工工地的各种脚手架的坍塌等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往往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等等。

1.6安全管理资料不完善 工程安全管理资料虽然不是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管理资料可以直接反映安全管理水平,是了解现场安全生产信息的重要途径。严格安全信息管理,可以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目前检查的安全管理资料会发现在其中的是 “符合安全要求,满足安全要求”等字样,究竟是如何做到“符合安全要求”,其结果却不知道。安全管理资料也很容易出现差错。

2.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2.1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施工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生活,被视为水利行业持续、健康、稳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参建各方应统一思想,始终把施工安全置于施工中首要的位置,作为主要的工作来抓,当作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施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落实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珍惜生命。

2.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意识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提高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就可以有自己的安全行为;有自己的行为安全才可确保施工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中,应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的部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每一个员工知道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知晓其安全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都要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并进行严格考核。对于特殊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体检;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要严厉的惩罚;水利施工建设中违章操作人员要立即停工,并根据不同条件进行相应处罚。

2.3 加强危险源辨识、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各施工企业应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应对危险源,在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估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技术,安全防护措施,临时用电方案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各施工企业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预测和评价。并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如:安全管理的管理办法,机械伤害的管理办法,施工用电的管理办法等。并在工程施工现场严格遵守。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范文第3篇

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对当前土建工程项目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考察,如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管理不完善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到土建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不易控制,主要是因为涉及面较广、设计人员较多,而且与施工管理者有着跟大的关系,本文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隐患以及针对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措施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基层设施建设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无论是在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数量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但在各项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开展的过程中,土建项目中的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增加,并且逐渐成为制约土建施工进程的一大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的开展土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业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导致建筑行业在建筑数量和建筑规模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隐患问题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成为了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我们针对施工管理的特点一起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全面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建筑安全的施工问题从开始到结束,都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建筑施工中的每一种、施工方法和施工作业状况都处在一个时刻变化的过程中,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

1.2建筑施工项目种类繁多、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各异建筑工程的项目繁多,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涉及到了建筑施工方法的差异,还会涉及到了施工技术、施工周期和施工工艺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所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较大差。

1.3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有其独特性、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具有其独特的差异性。在每一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根据建筑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建筑施工中应该根据所处得的地理环境不同,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每一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因为环境的差异,采取更好的安全管理办法,更好的解决建筑安全管理的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中,建筑施工人员大多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务工人员,这些农民工是建筑施工的主体,这些农民务工人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务工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就会导致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建筑施工时大多都是按照自身的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二是农民务工人员大多都是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就会导致建筑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农民务工人员不能接受系统培训。

2.1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意识缺乏表现在很多方面

2.1.1农民工作为施工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文化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违规、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人员无法接受系统、完备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安全意识难以提升。

2.1.2就工程项目负责人而言,同样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的情况。为了赶超工程进度,节省施工成本,他们对安全教育投入力度不大,对违规、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跟进不及时。所有这些安全意识的淡薄不仅给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也迟滞了项目工程的进度。

2.1.3安全管理不完善管理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我国长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在经济实力上得到的巨大的提升,但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出现了滞后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并未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国家法律法规,内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利润比较高,部分企业见利忘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给建筑工程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管理制度不足以有效查处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等现象都可归结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

2.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2.2.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利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导致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面对着我国不完善管理体制,就会导致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明确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负责人,让每一个负责人管理好自己的施工人员。

2.2.2增强安全意识施工单位或企业应在项目现场张贴明显的安全生产警示标语,使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得到警醒和提示。结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各项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安全标语评比等活动,使施工人员在这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作为项目负责人更要以身作则,进出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周围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进而在企业上下行为保安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2.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括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包括人员、财力、政策等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主要内容:

2.3.1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具体到建立健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突发事故应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安全标示管理制度、特种作I人员管理制度等。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使每项安全管理规定都能落到实处。

2.3.2要加强安全管理人才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的安全管理队伍。

2.3.3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安全防护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作业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3.1。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筑行业的建筑人员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什么建筑工程,都是由建筑工人去建造的,所以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对于解决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培养主要包含连个方面:第一,要对建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对于一些大型器械的使用方面,对于使用说明和使用规范等要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减少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和建筑单位的投资,对于培训完的建筑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避免因为操作问题出现一些的安全事故。第二,提升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要不定期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讲解,提神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地方,提起高度重视。

3.2加大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投入制定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国家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要避免企业之间的非法转让,做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保护措施,首先,要增加建筑工作中的保护设备,给建筑工人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保险带、安全锁等,这样可以保证即使建筑工作中出现问题和事故,也能见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伤害降到最低。然后,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避免因为住宿条件的问题导致施工人员的精神低下,引发安全事故,最后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避免因为建筑设备的问题引发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设立日常维修员,对有问题的器械进行维修,使建筑工作能够安全、快速的进行。

结束语:建筑工作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建筑单位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它关系着建筑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一个企业的兴败,保证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建筑设备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我们要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够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建筑施工的管理质量,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所以,安全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总之,土建工程项目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前预防、及时处理,尽可能的消除隐患,以此促进土建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范文第4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1.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安全教学指导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控力较差的年龄阶段,又没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懂得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进行准备活动,安全意识过于薄弱。由于小学生缺乏对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的安全意识,加上体育教学活动又是一项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发生因动作不规范等而产生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增加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必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没能做好安全指导工作,因此学生对各类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没能有清楚的认知,如患有心脏病或者是久病初愈、身体尚虚的学生不能参与剧烈运动,如果教师不做好安全指导,直接让全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昏倒的事情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2. 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年久失修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基本各个地方的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体育设施及相关活动器材,基础的体育设施及器材有篮球架、篮球、单双杠、毽球、足球门、足球等,广受各年级小学生欢迎,基本能满足小学生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及基础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什么运动基础,小学生对体育设施及器材的运用也不可能特别专业,因此难以避免地会对设施器材有所损坏,而且一般学校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并没有太过于关心,加上一些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的自然损坏,导致体育设施及器材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如篮球架、足球门的钢管受损易脱落砸伤人,单双杠扎地不稳摇晃以及篮球等充气类球未及时充气弹性降低都影响学生的使用。体育运动设备的年久失修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小学生正常参与体育运动从而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运动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

体育运动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几率,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拉伤、脚扭伤、心率过快导致呼吸不畅,踢足球、打篮球过程中撞伤、跌伤、骨折,又或者是单双杠运动中从高处跌落导致受伤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在运动时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肌肉拉伤、脚扭伤等有可能是穿着不当或者是未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而导致的,踢足球、打篮球受伤多是由于学生们太过投入或者未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而导致的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细节,然而往往有教师不注重这些细节直接展开体育活动,导致这些运动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学生的安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1. 全面了解学生自身情况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判断学生是否能正常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先询问是否有身体不舒服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如个别情况下的女生生理期、感冒发烧、手脚不便、正处于手术愈合期等,如有这类情况的学生需要及时报告,教师再判断他能否参与接下来的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获取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教师也应考虑天气状况、学生的休息时间等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强度。

2.及时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

为了尽可能规避因体育设施及器材年久失修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并及时的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保证各类器材完好、设施安全。对跑道、球场等较大的运动场地也需要每天清理,尽量避免场地有果皮纸屑、塑料瓶、碎玻璃等不利于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运动的物品产生,及时检查跑道上是否有损坏,如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需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因跑道不平整而摔倒。若球场地面有塌陷则要及时告知给全体学生避免去塌陷范围活动并及时对塌陷地面进行整改等措施,及时消除此隐患从而减少对学生正常体育运动的影响。

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

准备运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如转动手腕脚腕、伸展身体等,运动前的准备运动能有效避免学生因长期没有参与运动而在突然剧烈运动时不适的产生,减少扭伤、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准备运动还使得学生充分伸展身体,从而促进学生能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到接下来的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告知给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教导学生应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比教师一昧地督促效果更好。安全教育应包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穿宽松的衣物如运动服等并穿运动鞋,避免因鞋子不合适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鞋带的松紧度也需要多做检查;体育活动时身上避免携带尖锐的物品如钥匙等,可将钥匙等尖锐物品先交由教师保管;有特殊情况的及时主动地向教师请假,不能因不好意思跟教师请假而选择硬撑。

安全隐患应对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保障;高校;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25-03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高校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高等教育行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信息安全挑战也越来越严重。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工作,防范化解高校网络安全风险,已成为教育信息化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高校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国际上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全球范围内网络攻击、网络窃密和网上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网络安全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

1.高校网络安全风险潜滋暗长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领域空间,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中西方博弈焦点。我国网络安全基础薄弱,大部门核心技术和硬件设备受制于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一旦遭受攻击,极易导致国家基础数据、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境内外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渠道,大肆进行网络渗透,企图搞乱我国内人心,破坏我国家安全。需要警惕的是,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聚焦放大效应和社会动员能力,很容易使各类风险叠加共振,由此产生综合性风险。高校网站和业务系统及新媒体是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将高校作为渗透破坏、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的突破口,高校网络和系统也必然是其攻击重要目标。一旦高校网络和系统遭到攻击和非法接入,直接危害高校网络安全和正常秩序。

2.高校对网络和应用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大数据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引发的创新与变革日益显现,特别是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广大教职员工在高校信息化应用中尝到了甜头,各项业务的开展对高校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高校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载体,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网络对高校的介入越来越深,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大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信息,都变成了可被存储、分析的数据,一旦被滥用、盗用势必加剧高校及其教职工的信息风险。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统计,2015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此外,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系统中断、网络瘫痪、病毒爆发或者重要信息数据丢失、泄露,给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重大损失。

3.维护高校网络安全的难度日渐加大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日益成为推动高校领域变革的强劲力量,高校网络安全的内涵也已经从单纯的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保密性,扩展到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延伸到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信息存储介质安全等多个方面,安全保密的对象、领域、环境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说,信息技术越先进,信息化程度越高,网络安全问题就越突出,网络安全工作遇到的挑战也就会越严峻,维护管理的难度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何在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化的同时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我国高校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网络安全意识谈薄

一些高校对网络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少领导同志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敌情意识不强,敏感性不够,警惕性不高,往往重建设、轻应用、少安全,缺乏统筹考虑、顶层设计。有的领导干部观念陈旧,认为高校从事的工作不多,只要没有主动泄密行为,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存在无安全风险需防要控的错误认识。还有的领导干部过于相信信息技术部门和人员技术防范能力,忽视广大教职工安全纪律教育,致使部分教职工不了解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少数在职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责任心不够,对使用的计算机管理不善,在校园网和其他网络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而且没有对其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测处理,导致大量病毒渗入校园网。

2.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存在漏洞隐患

目前高校的网络设备无论硬件软件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使用的大多是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技术,网络本身不是自主研发的,很可能会因“后门”造成信息泄露。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许多新型计算机病毒都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染。如不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弥补各种漏洞,计算机即使安装了防毒软件也会反复感染。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统计,2015年共扫描各类网站231.2万个,共扫出存有漏洞的网站101.5万个,占43.9%;扫出存有高危漏洞的网站30.8万个,占总数13.3%;被篡改的网站8.4万个。对21854台网站服务器进行了网站“后门”检测,扫描发现约4097台服务器存在“后门”,占所有扫描网站服务器的18.7%;共拦截各类网站漏洞攻击16.5亿次,较2014年增长了约135.7%,平均每天拦截漏洞攻击512.2万次。目前,高校校园网绝大多数是依托互联网建设的虚拟专网,虽然要求与其他外网严格隔离,但目前还未能严格实现,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3.恶意软件程序和病毒危害严重

恶意软件程序是危害网络安全的头等威胁。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校各类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存在诸多风险,数据一旦泄露,稍加分析和加工就变成了有用的信息,对个人而言是隐私,而对高校而言则有可能是敏感信息,甚至是机密信息。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报告,2015年共拦截恶意程序攻击855.4亿次,比2014年增长49.4%,其中截获PC端新增恶意软件程序样本3.56亿个,比2014年增长9.9%。计算机病毒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系统软件和网络资源,使网络效率急剧下降,甚至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瘫痪,是影响高校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高校网络“一机两用”或使用含有信息的存储介质上互联网,极易造成泄密和病毒感染。有的将存放敏感信息的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交叉使用,不仅容易导致网上泄密事件,而且极易染上计算机病毒。

4.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当前,由防火墙、入侵监测和病毒防范构建的高校网络安全体系,已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的防御。少数单位对高校网络、信息和上网人员管理不严格,安全保密制度不落实。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调研统计,46%高校对信息系统(业务)或信息资产(数据)进行登记和安全普查没有做到位。大部分高校安全管理投入重点还在硬件上。怎么建设一套符合高校真实需求的安全架构体系,更加均衡的进行合理投入,还没有深入思考。

5.专业保障队伍人少质弱情况突出

网络安全的管理保障主要依靠专门人才,但全国高校从事网络安全专门人员投入普遍偏低。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调研统计,在全国106所高校中,38%的学校没有安全团队处理网络安全问题,41%的高校未设网络安全岗位;71%的高校偏重网络安全工作的人员不到2人,16%的高校没有专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在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中,绝大多数因工作需要兼顾安全工作,真正网络安全科班出身的人员比例不到10%。

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的措施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安全不仅是传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还包括信息层面以及执行决策层面的安全,即与信息化有关的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应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高校网络安全风险,正确处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的矛盾,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安全”的问题,建立可信、可靠、可控的高校网络安全环境。

1.认真落实网络安全责任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对校园网络和相关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高校网络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复杂,一旦遭到攻击和非法接入,不仅危害网络资源安全,而且影响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网络安全工作的责任,确保网络安全。一是落实领导责任。高校党政“一把手”是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认真抓好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督促检查。二是落实主管部门的责任。高校信息化与网络管理中心、保密部门是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既要密切合作,又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三是落实使用单位的责任。各使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教职工和聘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制定适合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2.积极推进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化

一要严格入网设备的管理。入网设备包括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移动终端、信息采集仪、移动存储介质及其它网络设备。对这些入网设备,要实现“实名制”和“户口式”管理,确定专人负责并建立工作日志,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要严格把住入网、出网两个关口。入网前,要严格实施安全检查,并进行注册,严防无安全保障的设备接入校园网。出网前,要严格进行清理检查,并予以注销。二要严格各类信息系统(网站)的运行管理。对各类信息系统(网站),要严格执行登记、备案制度,明确管理单位,落实责任人。所有信息系统都应当具备应用日志安全审计功能,能够对每个用户的登录、访问行为进行安全监测和责任审计,对数据异常、违规操作、越权访问等进行追踪溯源。三要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定级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定期对各类信息系统(网站)进行安全等级测评和风险评估,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安全制度,提高信息系统的整体保护能力。四是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对系统内信息采取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篡改和破坏,严禁将敏感隐私数据和工作秘密数据上互联网和校园网进行传输、处理和存储。五是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和报告机制。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落实应急处置技术支撑队伍,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发生安全事件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损害程度,防止扩大范围,保存相关记录。

3.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要在校园网部署终端安全入网管控、网络行为审计、数据库审计、网络攻击和入侵监测、病毒监测、异常流量监测等专用安全设备,采集相关日志和监测数据,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实现安全威胁的主动发现和准确定位,严防数据被篡改、丢失和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同时,对高校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等应用系统实施定期安全检测、风险评估、安全加固和日常安全监控,防止网页篡改、数据窃取等黑客攻击,确保门户网站和网上办事大厅等系统的安全。

4.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国家网络、数据以及个人隐私权的维护意识,严格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不能以自己的自由侵犯他人的权利。教育广大师生掌握一般性网络安全技能,学会电脑等设备常用安全设置,处理常见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防范一般性网络威胁,积极维护绿色网络环境,与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作斗争。要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工作,推进“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行动,举办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要加强对网络有害行为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中传播。

5.加强高校网络安全保障队伍建设

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人才是核心。没有网络安全人才就难以保障网络安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对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对高校自身网络安全人才引进和培养还远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大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一支与形势任务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安全管理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