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发展

非遗传承发展

非遗传承发展

非遗传承发展范文第1篇

宁夏小曲的主要演唱特征

调式与节拍的运用特征

宁夏小曲的曲调经常和曲目采用同一名称,所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句式和旋律都各有差异的曲调。总体来看,宁夏小曲的节奏大多为2/4拍,此外也有4/4拍、3/4拍以及6/8拍等。宁夏小曲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其主要是五声调式,同时也包含七声音阶,而徵、羽等调式,也时常会出现于此类小曲中。例如,《宁夏川》就已成为了目前宁夏有名的以小曲改编而成的民歌代表。

衬词和内容的运用特征

在宁夏小曲中,有大量衬词或衬字频繁出现,这种形式能够增强歌曲的感染力,让演唱者在表演的时候更容易实现情感的表达,并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衬词和衬字还能加强曲调的表现能力,渲染出歌曲的丰富意境,这也是宁夏小曲能够在平常百姓中得到广泛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类“接地气”的衬词特征,直至今日也仍然被沿用着。

语言特征

宁夏小曲有着极富特色的曲本语言,其主要采用银川方言进行演唱。该种方言包含23个声母和33个韵母,声调通常只有三个,即阴平、阳平和去声。另外,银川方言还经常会出现“子”“头”等缀词,比如“老实人”念成“老实头子”,“城楼”念成“城门楼子”等。这种独具特色的方言缀词让整个宁夏小曲的曲本内容都显得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出地域特色和民间特征,因此也更容易深入到人民大众群体中,获得他们的喜爱。曲式特征宁夏小曲的曲式为典型的单二部曲式,也就是“A+B”的形式。A乐段通常是由常规乐段组成,而B乐段则可分成中部和再现部,有些也可以由全新的材料组成。从前的艺人们大多是在街头卖艺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灵感随口创作,因此当时的小曲也带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朗朗上口。到后来,宁夏小曲经过了各大作曲家的加工和改编,其旋律与篇幅都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内容也更上一个层次。

宁夏小曲经历的历史演变

晚清时期诞生

宁夏小曲是在19世纪50年代的晚清时期正式诞生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而国内开展了洋务运动,建立了最早的民用企业和军工企业,由此也产生了民族工业,促使市民阶层与市井文化逐步发展壮大。在当时的宁夏地区,有许多小曲艺人在街头卖唱,到了光绪年间,宁夏小曲的表演形式便逐步确定下来。清朝末年,宁夏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民众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曲艺职业班社,还有了专门演唱小曲的场所。清宣统初年,宁夏民众的思想获得了解放,逐渐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并产生了一些言情世俗的小曲。

新中国初期的创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初期,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大大促进了传统艺术发展,宁夏小曲艺人的地位也获得了提高。1954年,宁夏小曲首次被搬上了舞台,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当地小曲艺人创作了许多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曲目;到了1958年,宁夏小曲中的坐唱表演形式被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创新,产生了一个独立曲种,即宁夏坐唱。在此前,就有专业的文艺工作人员对宁夏小曲中的优秀曲目进行了整理和创新,将其带到舞台上进行演出,这便是“银川说书”。后来,该种表演形式广泛流传,由此产生了专业和业余表演并存的局面。而在此后发展中,宁夏小曲及很多传统曲艺曾遭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在舞台上一度失去了踪影。

新时期的传承

2014年,宁夏小曲正式被纳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6年,文化部对宁夏小曲进行抢救和保护,并在银川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相关的专题培训工作。2017年,有专门的小曲艺人开始公益性地教民众演唱宁夏小曲,让该种艺术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发展。

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曾有历史学家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生长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而能够促使上下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地延续到如今的,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独有的民族包容性和融合性。古往今来,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孕育出了灿烂和繁荣的文明。在历史的车轮下,各个朝代不断兴亡更替,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勤恳劳作的农耕文明以及策马横刀的游牧文明,并且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和逐渐融合。凭借马和刀能够征服一块土地或是占领一座城池,统治当地的老百姓们,但是却始终不能征服传统文化。此处所讲的传统文化,就是人们精神里流淌的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同时也有笔墨丹青、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民族沃土之中,无法被随意地取代或摒弃。在当前社会中,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在民族文化中,音乐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宁夏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族音乐中的一大瑰宝。因此,要实现宁夏小曲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坚持从自身做起,广泛宣传并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对民间音乐进行改革创新,实现一代代的传承,确保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此一来,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才不至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才不会被现代化社会淘汰掉,才能对现在的年轻人进行熏陶和感染,在音乐的领域中大放异彩。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宁夏小曲也需要在逐步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薪火相传。具体来说,传承并发展宁夏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着重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以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来看待传统宁夏小曲,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炼的基础上实现传承与发展。因为宁夏小曲是在晚清时期盛行起来的,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所以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把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并把一部分落后的音乐文化去除掉。第二,保护和发展宁夏小曲,不能忘记了传统文化。要加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则必须要实现该国的文化传承,彰显其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只有促进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才能不断的进步。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文化就是我国的根基。在传承下来的优良文化中,有许多对于我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很强的借鉴作用,即便是放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今日,也能体现出显著的影响力。文化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大软实力,而中国的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深厚的基础已成为了国家强大力量。因此,国人更需要树立起文化自信,做到不忘初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宁夏小曲进行传承与保护。第三,除了继承与发展之外,还要对宁夏小曲进行适当的创新。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创新这一动力,若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总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也就无法给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将会导致文化失去生机与光彩。所以在传承和保护宁夏小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使之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四。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宁夏小曲的传承保护。宁夏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传承保护,这并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单位的事情,需要多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宁夏小曲的保护。比如对于财政部门而言,应该适当增加对宁夏小曲传承保护的财政投入,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才能让保护工作更好地推进。再比如对于宁夏地区的各级学校,都应该将宁夏小曲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融入到音乐课程教学之中,面向学生开展宁夏小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宁夏小曲,使其成为传承保护的人力基础。再比如群众文化单位,也要以宁夏小曲为载体,开发群众文化活动,让宁夏小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这样也可以起到传承保护的效果。

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

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宁夏小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越来越多人都开始用上了智能手机等设备,这便给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让其拥有了崭新的发展契机。比如微信、抖音等受众面较广的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逐渐渗透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了他们所喜爱的社交及娱乐形式。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亦在逐步转变和发展,影响着整个文化消费市场的格局,并强化了市场分众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背景下,平台可以给公众提供各式各样的多元化文娱消费形式,使得公众拥有更为丰富的选择对象,可以充分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娱乐及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随手分享给亲朋好友。信息化时代下,受众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文化形式也出现了个性化发展的趋势。要实现如宁夏小曲一类的音乐非遗创新发展,就可以充分借助并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相关的音乐内容,提高受众对于此类音乐项目发展的参与度。例如,采用创新改编的方式,把宁夏小曲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和现代摇滚音乐、电子乐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彰显出民族化的风格,再投放至微信公众号、抖音运营号、火山小视频等平台,让其有机会走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通过于此,能够让民乐及现代乐均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熠熠生辉。在平台上,受众也可展开密切的交流互动,吸引越来越多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人们的到来,从而给宁夏小曲及各种非遗音乐的创新改良提供有效的策略。除上述方法以外,打造相应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也不失为一条良好的途径。在当地非遗类音乐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资金不足,这导致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均受到一定的束缚。对此,可以根据非遗音乐的发展现状,结合宁夏小曲的传承发展状况,在当地打造出参与性较高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从而为宁夏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保障。比如依托《宁夏川》《劳动和爱情》《凤凰》《贤良》等带有宁夏小曲元素的优秀音乐作品,搭建出相应的场景,由非遗传承艺人担任现场音乐教师,为游客讲解和演示宁夏小曲的演唱方法。待游客学会之后,还可融入到场景当中,一边扮演音乐故事中的角色,一边唱歌、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能够带给游客有趣的互动体验,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宁夏小曲中蕴含的独特情感,发掘其魅力。如此不仅能使宁夏小曲非遗音乐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能转变当地旅游市场面貌,为音乐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加强非遗民间音乐的影响力与品牌号召力。如同其余各类传统艺术一般,宁夏小曲在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之后,能够传承至今,已绝非易事。有许多宁夏音乐创作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和传承,赋予了宁夏小曲强大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其延续下去。与此同时,宁夏小曲和如今的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相互借鉴和融合,带动了其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这也离不开广大宁夏音乐人和非遗传承者的不懈努力。通过于此,宁夏本土音乐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创新与保护,在代代相传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宁夏小曲有着其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和方式,从诞生起就一直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时至今日,宁夏小曲已成为了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人们传承和保护。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找到宁夏小曲和现代音乐相融合的有效方法,将其创新并推广开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娜,邢丽莎.部级非遗项目宁夏小曲的调查研究初探[J].艺术品鉴,2021(06):48-49.

[2]鲁姝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宁夏民间音乐简析[J].文化产业,2020(18):60-62.

[3]季妍.非遗保护视角下宁夏小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参花(下),2019(04):150.

[4]赵艺.宁夏小曲的演唱特点与传承保护[D].四川师范大学,2018.

非遗传承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46-02

皮影艺术,又称皮影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隔亮布进行演戏,它是集绘画、文学、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中国皮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明朝传入辽南地区,复州皮影文化由此开始形成,经过历史的发展,几经传承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扎根本土、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复州皮影戏文化。复州皮影戏被第一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警钟在敲响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总体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化的发展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放慢了脚步,这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的缓慢发展,更体现在很多文化遗产濒临绝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复州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也遇到重重困难,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因而“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1.“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世代传承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民族个性、生活习性、审美态度的一种“原生态”的再现。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和传承。他们是各类文化形态发展的基础,任何文化形式的创新都应该根植于牢固的根基。但是在当今时代下,伴随着大众传播全球性,很多民族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单一化”和“标准化”愈发取代了民族文化的“生态化”。而这种文化的冲击也会形成产业链式的作用,影响民族的经济形态等多种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展现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人民归属感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但是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却让人们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2.复州皮影“危在旦夕”

“皮影是人类电影、电视之祖。”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著名专家乌丙安教授对复州皮影戏给出的中肯的评价。皮影戏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戏剧体系,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兼容“说、念、唱、打”的唱腔形式,兼收并蓄,情感丰富,极富表现力,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复州皮影戏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发展的艺术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复州皮影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是由当时来自于中原的戍边将士、经商和移民的群众带入辽南复州。在清朝嘉庆年间,山东的皮影艺人闯关东来到了辽南,复州皮影戏开始广泛流行。直到1949年,复州皮影戏才开始重新回到历史舞台,复州皮影戏才在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复州皮影戏皮影班43个,知名皮影艺人20余人。时期,复州皮影戏又再次步入停滞阶段。21世纪,经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话题,伴随着科技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复州皮影戏在这场变革大浪中却没能顺应潮流,逐渐没落,复州皮影“危在旦夕”。

二、特殊的文化符号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代表性的复州皮影戏,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符号背后的不断挖掘,才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

1.“非遗”的文化符号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特殊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符号意义。从政治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期积淀,能够激起人们心中的认同感和历史感。这对于一个国家内在文化的弘扬和政治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文化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从而演变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由其别具一格的特点展现于世,同时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构成了繁花锦簇的文化世界。从经济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展现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情怀,与地区旅游业结合,能够产生产业附加值的效果,能够激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理认同。

2.复州皮影的文化价值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其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并采用手工制作和手工操作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无法逾越的特质。同时,影人和真人的有机结合,唱腔和表演的完美统一也是在其他的艺术表演中不常见到的形式。复州皮影戏历经十几代的传承和发展,博采众长,集结了多种艺术门类,不断充实内容,更新艺术表现形式,让皮影艺术得以不断发展。皮影艺术借助民间方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文化,“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挥舞千万兵”。复州皮影戏剧本的编纂和唱腔的演绎都需要十足的基本功,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复州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一般都依托于民俗文化进行开展。皮影戏歌颂传统美德,摒弃丑恶行径,用幽默诙谐、易于接受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生活的点滴。其经济价值也体现在对历史的挖掘和保护,将科学的保护和经济复苏紧密结合,创造文化价值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传承路上的困难

历史的发展需要传承,但作为文化的特殊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同复州皮影戏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都面临着传承路上的重重阻碍。

1.“非遗”:想说爱你不容易。(1)受外来文化、时尚文化的冲击。普遍来看,世界各国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当今时代下,时尚文化、外来文化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的追逐所谓的时尚文化,崇拜外来文化。加之广大的人民群众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外来文化和时尚文化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影响非物质文化的发展;(2)经费投入不够,专业性人才短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由政府主导来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其保护工作对专业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应该“专人专责”进行开展。但如今政府的主要任务都在经济方面,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2.复州皮影戏传承遇阻。(1)皮影文化后继无人,几近衰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乡生活差距逐渐缩小,乡村居民逐渐向城区居民生活看齐,生活习惯和文化欣赏方式也和城区居民越发的相仿。越来越多出生于乡村的年轻人也不再喜欢皮影这种艺术形式,相反会表现出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地区的方言和独特的唱腔本应成为皮影文化立足的根本,却成为了发展的阻力。众多艺人年事已高,无法从事该种行业,又存在一部分艺人为提高生活水平不再从事皮影演出。年轻人越发觉得这种艺术与时代脱节,更想追求高报酬的工作职位,从而放弃学习皮影艺术,导致了皮影文化后继无人,几近衰落;(2)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政府和相关部门虽已对复州皮影戏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弘扬,但是并未取得较为明显的改进。在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皮影艺术强硬的走进了社区,走进了校园,但是这种形式却没有起到最初的积极效果,反而对皮影艺术的发展产生更大阻力。政府筹资建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却更多的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接待和相关的检查,背离了为艺人提供场所发展的初衷。

四、发展:传承的出路

只有分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角度的思考,才能破解难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复州皮影戏进行有效发展。

1.建立“非遗”保护机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非遗”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应该由政府出面起到主导的作用,利用相关政策,充分运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从资源分配到人员编制聘用,都需要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形成长期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同时要落实好相关配套机制,对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充足考虑,进行机制的补充协调,保证保护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复州皮影戏的发展之策

复州皮影戏的发展要立足于当下时代背景,探索时展趋势,充分与时代相结合,力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继承,为此,笔者提出两点策略。

(1)与高校共享资源,建立实践与教学基地。加强复州皮影戏在高校中的教育作用,立足大连高校,资源共享,广泛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动员高校学生在暑期、寒假积极到复州城进行调研,并面向他们宣传皮影文化知识。对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与高校联系聘请老专家开设公共选修课,不仅起到了教育学生的意义,也可以挖掘自愿传承这门艺术的学生;(2)以CIS系统拓宽知名度。挖掘复州皮影戏和复州城历史文化元素,结合当今城区架构和建筑的特点,打造独特的CIS系统。在旅游景区和整个复州城形成以皮影元素为核心的视觉识别系统。这种系统的组建,可以让皮影文化散布在复州城的每一处角落,让抽象的文化“形象化”,打造出具有复州城形象的“城区文化”,发展旅游业,拓宽城区知名度;(3)增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复州皮影戏的发展也要和当今时代新媒体相融合,充分立足当下微博、微信的活力。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账号,实现互联网资源和皮影戏文化的无缝对接。利用现代技术“H5”页面等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和大事件进行事件营销,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从而进行复州皮影文化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

非遗传承发展范文第3篇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ihuaqua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8-11-20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WOT分析的邢台梅花拳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HB15TY006)。

作者简介:王春雷(1975- ),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代表着所属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颁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中国武术是我国民族发展史中的重要元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和代表。梅花拳(古称梅拳、父子拳)作为其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优秀拳种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确认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发源地在邢台的平乡、广宗一带,首批国家非遗名录上命名为“邢台梅花拳”。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冷落,甚至走入难以为继的境地,梅花拳同样受到影响。如何在社会变迁后更好地推动梅花拳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之在发扬光大的同时服务大众生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1 梅花拳历史传承考辨

“梅花拳法世间稀,明末清初始生成”。在清代北方地区盛极一时的梅花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曾盛行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在民间拥有极其庞大的习练群体,在动荡的时代中,用相对严密且系统化的文化思想体系武装起来的梅花拳发展成为一个有着独特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信仰的民间拳会组织,影响巨大。20个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路遥教授来邢台进行田野调查,在民间发掘出清代康熙年间武探花杨炳(河南内黄县人氏)的《习武序》抄本,并刊载于《义和团运动起源探索》一书中,之后山东大学燕子杰所著的《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中也对《习武序》全文刊载,并做出点评。路遥、燕子杰两位教授关于《习武序》的研究使梅花拳这一文化瑰宝迅速地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1.1 梅花拳历史源流与思想核心

周伟良教授曾经专门对梅花拳的历史渊源进行调查,通过走访老拳师、查阅相关文献、发掘民间抄本等方式来了解梅花拳传承中的历史典故、发展脉络,考证梅花拳的源流[1]。尽管多部民间抄本和传承人口传历史等史料将梅花拳的起源指向三千年前的东周,但这些多属于故事演绎,因为梅花拳的出现不可能背离中国武术整体发展的历史背景。目前较为清晰和确凿考证的是形成于明末清初,由邹宏义创立。梅花拳有着独特的组织特点和严谨的文化表达,理论内涵丰富,融合了易经八卦,从儒释道三家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场”和“武场”体系。[2]

不仅仅是代表一个拳会组织的民间信仰和武技展示,更多的反映了所属时代的社会生态和梅花拳自身的组织生态。作为民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拳会组织,梅花拳有其核心价值观来引导门内弟子和周边乡民的社会认同,从而获得更为充沛的民间发展动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在给予百姓不同形式的帮助和精神引导下,这种信仰则更具社会组织和动员功能。事实上,民间宗教信仰也是我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门”组织盛行于乡间的思想基础。

梅花拳的“文场”和“武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通俗来讲,是“文场”领导和指导“武场”。梅花拳传承体系中同样有着与之相应的规定,如梅花拳习练者一般需要苦练三年“架子”,三年也是文武师父对其考验的三年,通过文场师父考核后由“引进师”① 、“送入师”②的推荐给“本命师”③举行拜师仪式方可成为梅花拳真正的入门弟子。这恰恰就是梅花拳最为独特的组织特点,这种典型的组织特点在古代社会中“用理论武装头脑”,使得梅花拳组织成为能够在百姓思想层面产生深刻影响的拳会。

梅花拳的“文场”理论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对创始人“神化”后更具民间号召力。直到今天,梅花拳拜师、敬香等礼仪中仍然蕴含着儒家“天地君亲师”“尊三纲守五常”,倡导“仁义忠信、重视武德”的思想;在汲取佛学思想中,用清修静练的理论引导习练者“修身养性”,用所学之长“渡人渡己”;而传统道教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追求“无为、主静、抱一、守朴等”简单生活理念,以及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道家概念都在梅花拳文场理论中有着浓重阐释。

1.2 社会变迁中梅花拳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

梅花拳因其“文场”和“武场”的共存,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而历史上梅花拳严密的组织也是其发挥社会治理功能的有力保障。

1.2.1 梅花拳传播中精神信仰功能

根据文献整理,有据可考的梅花拳真正形成的历史时期是明末清初,彼时正处于乱世,乡民不仅需要武技来自保,同时在对所处社会背景的无奈中希望寻求一定的精神慰藉。梅花拳著名的经卷《根源经》中多有宗教色彩的“救黎民于水火”的描述,这种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民间宗教在远离朝堂的乡村巷陌拥有庞大的市场。这些有着精神寄托的传说与教化则是我国民间历史上众多教门、宗派成长的催化剂,梅花拳组织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逐渐壮大起来。

1.2.2 梅花拳传承中村落自治功能

历史上的梅花拳在“文场”的统领下有着严密的组织,尤其是在清军入关后,清政府对于民间结社活动严格禁止,梅花拳被迫转入隐蔽状态,但依然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得益于梅花拳“文场”中的价值观。客观上,梅花拳文理在乡民自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封建时期的社会治理中,不外乎“政治”“法治”和“礼治”。处理国家大事须用“政治”,治理社会秩序则用“法治”,但封建社会中社会治理的最基层——乡镇和村落,一般是长期形成的基本礼教行为范式来约束乡民,即“礼治”。梅花拳“文场”中有着多种关于礼教规范的约束理念,如梅花拳弟子入门习文练武必须遵守的 “入门规矩十二条”中,第一条就是“凡立教之始,务要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异日可以入则事其父兄,出则事其长上,不愧有勇知方之士。[3]”这种礼教思想对梅花拳弟子有着绝对的约束力,在梅花拳组织和乡村自治中發挥着既朴素又重要的作用。

1.2.3 社会变迁中梅花拳社会动员功能

梅花拳的外在表现是技击之法,乡民习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保卫家园。在历史上,梅花拳组织的确在抵抗匪患、保家卫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如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河北威县的赵三多举义旗反抗洋人侵略,梅花拳组织成为核心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冀南一带梅花拳弟子义无反顾加入抗日队伍等等。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梅花拳组织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动员功能。

1.3 梅花拳文化传承对现代社会的参照价值

梅花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梅花拳组织的严密性和梅花拳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力。现在每年正月十六举行的梅花拳寻根祭祖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梅花拳弟子齐聚平乡县后马庄梅拳圣地,在邹氏墓群祭拜祖师,切磋技艺,交流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尊师重礼”思想观念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梅花拳的门规“五戒”中明确规定“不许打拳卖艺,招摇撞骗”等五条禁令[4],其内涵与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的相近之处。其中,禁止“打拳卖艺”,就使得在梅花拳的传承中摒弃了“利益”之说。事实上,目前梅花拳传承群体也是一个典型的非营利民间拳会组织,这也许是梅花拳传承发展艰难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非营利式的组织发展更有益于全面推广和服务全民健身,是梅花拳组织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 。

在现代社会中,梅花拳的“文场”和“武场”理论仍具有典型的社会价值,如“文场”中关于“不与人争斗、不欺压良善”的朴素理念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梅花拳盛行的邢台平乡、广宗等地的民间生活中借助梅花拳独特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在推进村落社会公益观念、维护民间道德秩序、保障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5]。而“武场”的技艺习练则在全民健身中可以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锻炼价值,时至今日,尽管受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变迁的影响,许多地方的梅花拳传人和爱好者仍以此为强身健体的方法。

2 社会变迁中邢台梅花拳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人口结构变迁:传承群体变化倒逼传承模式改变

农业科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直接引发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人口结构变迁随之显现。相对于过去的“安土重迁”思想,现代人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居所”的认识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梅花拳习练是在农闲季节,人们在闲暇时间来拜师学艺,跟随师父习文练武经常会延续多年。在人口流动持续加快的今天,这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另外,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牺牲文化学习的时间来学习传统武术,这也是梅花拳传承群体不断缩小、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传承模式的改变使得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急速萎缩,后继乏力。

2.2 经济发展变迁:资金匮乏致使梅花拳发展举步维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缺乏资金支持的梅花拳发展存在客观上的困难。目前梅花拳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梅花拳传人的捐助行为和其他行业收入的填补,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很少。如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张西岭通过经营自己的企业来帮助梅花拳传承总会的正常运转等。在梅花拳传承组织的日常运转和培训支出外,还要进行历史遗迹的恢复等基础建设和一些其他支出,这需要一个长期持久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发展。在访谈中,梅花拳传承人坦承发展资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为梅花拳的传承与保护注入经济血液和发展动力,梅花拳发源地平乡、广宗等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涌现出来。但调研发现,因为缺少好的文化创意,当地企业在回馈自己拥有的宝贵历史财富方面没有明显的动力,对于如何借力地域名片、融合本地文化资源的认识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全面统筹发展的意识有待提高。

2.3 社会文化变迁:梅花拳“文场”学习日渐式微存在即合理。梅花拳的“文场”理论体系经过数百年的积淀有着独特的哲学思维和价值观,支撑着梅花拳组织长期以来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梅花拳中有“拳打脚踢小把戏,唯有文理通天地”的说法,强调了“文场”在整个梅花拳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文场”理论的学习不仅告诫弟子遵守门规、敬畏武德,还可以借助朴素的哲学思维来启发智慧,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终极目标。梅花拳文理直接影响着门内弟子的生活准则和处事哲学,也是管理拳派和办一切事情的依据(如梅花拳门人在预测某种重大事情的时候会通过“问香”和“看香”仪式来判别是否可行)[6]。由于梅花拳传承中的规矩,通常经过两三年的武技学习后才能接受文场的传授,因此许多弟子对于文场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梅花拳进入学校的进程中,关于“文场”的学习很难贯彻。目前掌握“文场”核心理论的往往是梅花拳门内的老人,年轻一代大多是在科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相对于过去的带有“神化”宗教色彩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文场”學习深度和积极性上日渐式微,传承难度可想而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文场”的思想体系对梅花拳传播与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效用,其尊崇的 “天、地、君、亲、师” 理念在当代社会也可以理解为敬畏自然、热爱国家、敬老爱幼、尊师重道,符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选择性继承有利于梅花拳文化的现代化。[6]

2.4 传承环境变迁:进入学校体育面临多种困  通过走访梅花拳传承协会了解到,目前主要的推广方式是通过在大中小学进行“梅花拳进校园”的活动,希望通过青少年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梅花拳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梅花拳发源地的平乡县和广宗县的调查中发现,梅花拳进入校园的推广面临着多种困难。第一,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被辅导班等活动占用;第二,武术学习中的简单套路教学无法替代实用性的攻防技术和健身效果所带来的吸引力;第三,市场化的体育培训项目如跆拳道推广活动让传统体育文化传遭遇到较大影响的冲击;第四,中小学中武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和教学内容手段单一等问题,致使梅花拳文化传承纽带单薄。这是当前梅花拳进入中小学中必须要引起思考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在高校推广上,北京、山东、上海等地多所大学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和校内梅花拳社团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河北省内,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梅花拳在邢台学院已起步,但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练习环境和条件不足的问题,更多停留在表演层面上。

2.5 主体需求变迁:新时期梅花拳功能的新阐释历史上的梅花拳是技击之法,现代习练者的需求则定位于强身健体。但梅花拳长期以来形成的特点却是习练者健身需求的制约因素。梅花拳基本拳路称为“五势架子”,由“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 五个基本的拳势构成。在“五势”的基础上根据习练者的特点顺势而为,形成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拳势。因此,梅花拳门内有着“手无定手、脚无定步、势无定形、见劲使劲、引进落空、见空按豆、随势而布”的说法。正是由于梅花拳的练习套路不固定性,仅仅习练基本五势似乎过于枯燥,而形成自己的梅花拳则需要更多的付出,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开发新的习练群体有着客观难度。相比之下,太极拳的固定套路为习练者提供了便利。所以,对于现阶段的各社会群体来说,梅花拳这种随心而成的拳法并不能广泛适用,因其拳路多变、没有一套规范完整的套路体系,学习者无法找到合适的练习套路。对于目前相对和平的国内环境来说,梅花拳的学习更多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需求。只有将梅花拳从武术的高度降到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才更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从而促进梅花拳的传承。当然,梅花拳发展健身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兼顾爱好者更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更加精益求精的习练来满足少数人的需求了。

2.6 传播模式变迁:亟待宣传推广变革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宣传推广。从央视近年来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介节目制作可以看到,这种宣传手段的效果显著,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作为我国首批“非遗”,邢台梅花拳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在平乡县梅花拳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当地政府积极参与的身影。但客观来看,作为梅花拳发源地的邢台区域内的传承发展并不理想,反而在港台地区和欧美国家传承广泛,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味道。

在社会趋向娱乐化的当前,影视作品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上映后少林功夫的传播步入快车道,近年来的咏春拳因电影《咏春》《叶问》闻名中外,太极拳因《广府太极传奇》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等等。反观梅花拳的宣传活动,虽然文化推广活动日趋丰富,如每年正月十六举行梅花拳联谊会活动,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但宣传上往往局限于新闻通稿和本地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在一线媒体平台的宣传活动仅有有限几次:2008年5月中央电视台《梅花拳武林大会》走进邢台;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法制频道在《第一线》节目中专题报道梅花拳;2009年12月央視国际频道播放反映邢台梅花拳的节目《惊世梅花拳》。很多人并不知道,梅花拳曾经两次代表中国武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由此可以看出,梅花拳的宣传推广亟待变革,需要在当前全民健身热潮和娱乐化需求的背景下加大宣传力度,从影视作品、书籍著作、网络传媒等方面共同发力,借助信息时代的移动互联技术,被更多人所知晓。

3 整合关系,多措并举,寻求新时期梅花拳传承发展出路

3.1 加强组织建设——利用“互联网+”扩大习练群体,培养优秀传承人群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宣传提供了便捷途径。在梅花拳传承发展中,需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设梅花拳交流网站、微信平台或APP,使梅花拳学习者自由交流自己的学习历程,分享自己与梅花拳的故事,互相督促坚持练习。还可以创办微课平台,由梅花拳大师通过平台授课,让更多人不受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梅花拳。

在梅花拳技艺学习的同时,选择性地继承梅花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通过网站、移动媒体的宣传,用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帮助习练者形成科学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梅花拳文化中有着独特价值的思想脉络来约束习练者的行为规范,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邢台梅花拳在梅花拳传承总会的组织框架下开展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交流、传承工作,这一传承人群既是优秀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新时期使非遗文化绽放时代色彩的创造者,他们的行动贯穿着邢台梅花拳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始终。但是,非营利性的组织特征考验着组织成员的文化传承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很容易导致传承人群的非遗文化价值观产生偏离。因此,需要多方努力,从政府到社会为梅花拳传承人群创造更多的培训学习条件,帮助他们提升对梅花拳非遗文化的深刻理解,了解时代变迁带来困难和机遇,学习党和政府关于非遗保护的政策方针,掌握非遗文化的社会需求变化,在传承梅花拳非遗文化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贯通古今,融汇中西,使梅花拳在新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焕发新的活力。

3.2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非遗文化产业化,解决传承中资金困局在封建社会中,梅花拳作为民间拳会组织受到彼时政府的严格限制,因此而形成较为封闭的传承模式,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和平年代,这种封闭性已经没有了必要,梅花拳中的诸多门规也需要继续发扬其文化精华,改良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方。如,原有的门内弟子“不得以武技谋取经济利益、不准炫耀文理拳艺”的规定在市场经济无处不在的今天就会限制梅花拳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因此,有必要通过改革旧有规矩,推出更适合市场推广的段位制,积极参加各种平台下的展演互动,一方面可以获取必要的发展经费,另一方面也利于更好向青少年群体推广梅花拳,扩大影响范围;“文场”中神化的传说与演绎,需要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其成因及社会功能,保持原生态、仪式化的精神学说作为传承纽带,这些仪式化的元素需要通过媒体和影视制作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

当前梅花拳需要解决发展资金和提升品牌价值,可以通过引入资金,互利合作的形式,打造“大梅花拳”的理念,将梅花拳的文化与各产业产品结合起来。如目前“梅花拳”酒已经开始打开市场,通过多种商业运作,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助力“梅花拳”产业发展。

3.3 提炼思想核心——加强梅花拳乡土文化生态完整性的保 长期的发展中,梅花拳呈现出典型的乡土文化生态特征,例如,过去农闲时节人们经常在晚上村头巷尾、打麦场上、牲口棚中点上火把或煤油灯开始习练梅花拳(俗称“点灯”)[7]。改革开放后,社会和人口变迁因素影响下梅花拳原有的乡土文化生态环境已不复存在。但从乡土文化生态的保护角度来看,过去农闲时节的“点灯”习俗完全可以在“民娱民乐”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重新塑造并使之焕发青春。在梅花拳的传承中,不仅仅是为追求健身效果而采用的身体运动形式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梅花拳乡土文化思想内涵的优化与选择性继承。如在梅花拳盛行的乡村中遇到纠纷时会通过传统的礼治思想来解决问题,这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乡村巷陌间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另外,梅花拳文化传承中的信仰问题,同样是乡土文化完整构成的重要内容,其中宗教色彩的“烧香”“敬神灵”活动,不可简单粗暴地以“迷信”视之,要客观地从文化学视角来分析与认同。诸如此类,均需在乡土文化生态完整性的考量下加以保护和传承。

3.4 进入学校体育——加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学习,优化传承环境 作为邢台本土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梅花拳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可以长期有效地促进其发展,在传承上更具规模,其影响也更为深远。根据梅花拳目前在平乡、广宗等地中小学校的发展现状,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梅花拳进课堂的重视,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武术内容,探索梅花拳校本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青少年对梅花拳的认知度不断加深,为梅花拳文化更好地在学校生根发芽营造氛围。

同时推动地方高校体育生特招计划,探索高中梅花拳特长生“体育特招”进入高校的路子,使习练者继续梅花拳的练习和进修,这样将有助于目前中小学梅花拳推广效果得以延续,也不失为邢台梅花拳这一“国家非遗”传承和发展的一项保护措施。

高校中推广是梅花拳在许多地方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各地梅花拳协会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以各地高校为阵地创设梅花拳俱乐部,教授学员梅花拳的技艺和文化内涵。如,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张西岭先生受聘于邢台学院,在公共体育和体育学院中开设梅花拳课程,该校中的梅花拳协会也已成立数年。

3.5 适应主体需求变化——新时代梅花拳功能的新阐释

“全民健身计划”中国家大力扶持推广传统武术、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趣运动项目,使梅花拳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梅花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拳种,每一位师傅所教出来的弟子都因人而异,进而表现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和攻防特点,即老拳师们常说的“拳无定势”,但是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因为套路的不定性使得人们学习它的难度大大增加。在新的时期,有必要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打通梅花拳参与全民健身的渠道。例如,可以通过规范套路,适时推出“段位制”来帮助和激励学习,在为普通群众提供健康健身方式的同时,更好地扩大传播与传承群体。

3.6 改革传播模式——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推广模式变化

有必要借鉴少林功夫和太极产业的经营方式和理念,还可以学习韩国跆拳道的市场推广模式。邯郸广府太极拳通过品牌形象的再塑,已经打造成一条集休闲旅游、太极培训、养生健身、服装配饰、保健食品的全产业链;而韩国的跆拳道运动通过“等级制”的推广活动,已经抢占了青少年运动培训的较大市场份额。梅花拳发展历史中从不缺少引人入胜的故事,但囿于长期隐蔽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积极整理史料,发掘文学素材,使之演绎并形成符合民族发展和主流文化要求的新时代文化形态,如影视文学作品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利用新媒体快速而广泛的传播特点向更多的人介绍梅花拳、传播梅花拳,使梅花拳扎根民间。

4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用文化软实力来影响世界,是我们塑造文化自信、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环。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花拳的社会影响巨大,在国外也盛传多年,门人弟子遍布世界各地,梅花拳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梅花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对于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自己首先做好传承与发展的工作:在政府层面,需要出台优惠政策、筹集资金启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社会层面,需要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从梅花拳文化中感悟处世哲学,发掘梅花拳的健身价值;在群众组织建设方面,需要梅花拳协会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拓展传播群体,用身体运动形式来撬动文化传承内涵;教育部门则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造条件,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行动;最为关键的则是梅花拳传承人群,需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推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传承方法和模式。

注释:

①引进师:是入梅花拳门的启蒙师傅,即传授武技的老师,会观察习武者学习期间的表现,判定是否符合梅花拳弟子入门的要求。

非遗传承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苗族鼓舞;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种活态文化,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1]。当前在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严重冲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致使许多珍贵的资料实物与精湛的传统技艺遭到破坏,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概述

(一)起源

苗族鼓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多流传于湘西苗族村寨,受节令和时间的限制,其具有诸多的称谓,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自古以来,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多是深山老林和崇山峻岭之中,生活和文化相对封闭,生产条件不高,这些都使得苗族祖先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落后,为了振奋族群精神,调节情感,往往以击鼓为乐,从而形成了苗族鼓舞这一文化艺术。从当前的苗族鼓舞内容和动作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先祖们的淘米煮饭、种地插秧、耕地犁田等生产生活情境,这表明苗族鼓舞产生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深深根植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二)现状

苗族鼓舞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方式落后。苗族鼓舞传承方式基本为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模式,人口组成和形式较为单一,受众规模小,虽然能保证被传授者的技艺质量,但是参与人数少,难以形成规模化和大众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利于苗族鼓舞的生存及发展。

二是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电视和网络等不断普及,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对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导致苗族鼓舞逐渐失去群众基础[2]。当前湘西大多数人较少参与苗族鼓舞活动,不愿意练习和学习鼓舞,并且部分人为谋生计而外出,无暇顾及苗族无辜,影响苗族鼓舞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传承及发展的路径

(一)积极保护传承人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是以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开门授徒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保护传承人十分之必要。首先,给予传承人物质生活保障。湘西地区经济水平不高,文化和交通等相对落后,许多苗族鼓舞传承人因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技艺,导致技艺逐渐流失,因此政府可以为其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提高传承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政府可以支持和奖励为苗族鼓舞做出贡献的人,对其技艺加以肯定,为其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与机会,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要想实现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借助舆论导向优势来普及苗族鼓舞的文化及价值,营造良好的声誉。目前苗族鼓舞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没有深度挖掘其价值与内涵,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宣传力度,多是将其作为旅游宣传附属品,影响其传承与发展[3]。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平面广告和网络媒体,立体化、全方位宣传苗族鼓舞,将鼓舞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加以展现,积极宣传文化深层次内涵,使湘西民族特色与特有的神秘感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结束语

苗族鼓舞作为生态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其传承及发展的方式和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客观思考其发展现状与趋势,能够让鼓舞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当前苗族鼓舞在实际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承方式落后、现代文明的冲击、传承危机等,这就需要遵循“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保护传承人,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模式,从而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婉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湘西州的考察[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9-12+44.

非遗传承发展范文第5篇

一、皮影艺术的自我革新

皮影艺术的自我革新要从传承观念、剧目创新、制作技术上进行创新。皮影艺术要想后继有人首先应转变皮影传承观念,将皮影艺术的价值播向剧场、电视台甚至走进高等院校、国外市场,实现由“传徒”到“大众化、市场化”的转变。在皮影演出剧目上,传统剧、动物寓言剧和现代剧三大剧目类型要着眼革新,把握时代精神,融合时代特色与审美观念,充分反映现代生活并以现代的娱乐方式展现出来,无论是唱腔还是语言风格都要体现现代文化形式的因素;在制作技术探索融入相应的现代技术要素,缩短制作工艺时间、提高项目产出效率。

二、皮影传承融入数字化、新媒体技术

一方面,利用二维、三维数字化扫描技术对唐山皮影唱腔等相关资料进行完整的数字化记录、保存,形成数据化文件档案,同时将皮影的纹理、色彩等元素分类归整成数字化皮影数据库;另一方面,由于受时空限制,大多是群众不能直观体验皮影的魅力,可以通过建立数字皮影艺术展览馆,将皮影的数字化影音资料收藏在数字展览馆中,再通过互联网进行链接,建立虚拟展览环境,高精度展现实物图像和动态景象。最后就是与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相结合,建立艺术网站;利用新媒体软件传播,将皮影的元素系统融合在一起,实现综合表演艺术的传播。

三、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及保障作用

首先皮影演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政府可为皮影演出提供场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I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民间皮影剧团的发展,广泛成立皮影民间剧团,在文化广场、居民社区进行巡回演出,大力普及皮影艺术。其次对皮影戏的影卷、雕刻工艺、唱腔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在财力支持方面,政府财政部门可将皮影艺术保护工作纳入财政专项,给予财政专项资助保障,做到专款专用,提高皮影从业人员的待遇,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最后就是加大对皮影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形成精准的信息电子档案,。

四、挖掘和培养现代受众

农民是唐山皮影观众的主体,应稳定农村市场和农民观众群,根据农民喜好创新符合农民娱乐审美需求的现代皮影戏。鼓励皮影剧团的巡回演出,深入挖掘拓展剧场观众群在各个阶层、每个地域增加演出次数,进行巡回演出。其次注重青少年观众群体的兴趣培养,教育部门可在各学段开展皮影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并且将皮影戏纳入高校选修课内容,走入高校讲堂。同时,开展皮影戏的讲座,吸引学生广大群体,激发学生们对于皮影的兴趣。校方可建立皮影社团,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平时教有兴趣的学生皮影相关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文娱活动时让其进行表演,以皮影戏的内在魅力激发同学们对皮影戏的热情。最后是开拓外国观众群,可改编国外的名著进行演出,更加贴切外国观众,让皮影戏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起皮影市场。

五、推动唐山皮影艺术的产业化

唐山皮影的产业化发展需依靠品牌建设,对唐山皮影进行文化内涵品牌塑造,利用特色文化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设计出娱乐型、收藏型等不同档次的包装;唐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较为发达,将唐山皮影戏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推出以皮影为主题的旅游演艺,制作出旅游纪念品等,将唐山皮影戏中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中的经济价值同时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