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研究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精选

非遗文化研究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满族剪纸,课程资源开发,文化传承

1对满族剪纸的深层认识

根据社会和历史学家的证实,正是由于满族剪纸的基础条件才为满族剪纸的形式和流行提供条件。在后金皇太极时就有女真人造纸,这为后来满族剪纸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材料基础。在大约两千多年前,我国远古的先民们就用自己的智慧开始对剪纸艺术进行探索。直到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人们对剪纸艺术的研究才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2009年9月,剪纸艺术被成功列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剪纸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流传广泛的民间艺术,它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民俗感染力与实效性特征,所以被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所运用。满族文化都具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之一的,剪纸艺术首当其冲。满族民间艺人都是十分有才能的,对于那些做剪纸的艺人们,他们都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所喜欢的人物,景象,书籍内容等剪成贴纸,用它们来装饰我们的房屋,同时这也是记忆我们生活的方式。其中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生来人儿》,它是因为人们对魔神的崇拜才制成的。我们还对动物的神灵拥有崇拜,因此像《狗》《猫》《猪》《鹿》《鹰》等剪纸并不少见,它们通常会被人们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在满族剪纸方面还有很多,像《祭祖》《野祭》等剪纸作品,它的内容是关于民族祭祀方面的活动,这反映了满族的习俗。

2高校教育对满族剪纸技艺的重要影响

满族剪纸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而这种的形式和风格的产生都离不开他独属的生活标准,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如今满族的剪纸文化已经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意味着它的传承不再局限于我们现在的民间艺人、农民,更好的传承就需要以农民、民间艺人和其他的爱好者根据他们各自的方式来进行传承,但是它的传承还要依托于我们在对满族剪纸的探索研究意义上,并且大力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推广,只有这样满族剪纸文化对如今社会的影响力才会更大,它传承的才会更远。许多高校他们的对艺术专业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现在已经陆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师范生进入教育岗位,肩负起了培养满族剪纸文化传承人的责任,将民间艺术传承到世界各地。文学艺术家看待中阳剪纸是从不一样的文化层级之中来区分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之后我们会神奇的发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足迹在中阳剪纸上有所体现,而其中关于远古文化的遗存则显得异常重要,可以说是历史的活化石也不为过。每一幅的中阳剪纸,都不是简单的剪纸艺术,而是都具有着万般之重、凝聚着千年文化史的历史纪念碑。

3剪纸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学校的教师在假期期间一共搜集整理了近千条有关剪纸的素材,并且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剪纸校本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其中有关教材配套的剪纸系列微课程就制作了200来个,同时还拍摄制作了“百井剪刻纸艺术”、“百井剪刻纸艺术传承人”、“百井剪纸社团”等系列专题片。学校组织片组、周边学校20多位美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部分领导、专家组成剪纸网络名师工作室,既研讨开发教学资源,又充分共享应用教学资源,成为地域内剪纸交流、资源整合的新型平台。

4满族剪纸与高校课程融合

4.1整体性阶段

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在剪纸艺术和高校课程融合下,艺术课程如今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在教育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发扬、传承,缺少其应该有的继承人,对于艺术方面的科室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参加考试的课程的重视,并且因为还有在师资力量和经济方面的束缚,艺术课程就会变得形同虚设。在这种形势下,将这些快要失传的民间艺术与我们现在的教学课程相互融合是一种势在必得的趋势,这样既能让学生们继续的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认识,也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有趣,这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大意义。所以将满族的剪纸文化合理的与教学课程进行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剪纸艺术与高校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在艺术课上我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们进行可实用性的操作,这远远比记忆知识点更为简单、更为有用。

4.3剪纸教学的宗旨

(1)通过对民间剪纸文化的了解、学习、体验,培育和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给他们的精神体肤注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增加他们的民族情感和人文认知。

(3)提高修养,完善品性,净化心境。

4.4剪纸艺术与高校教育融合优势

更好地让学生们了解剪纸,喜欢剪纸,爱上剪纸,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打下扎实的基础。利用剪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手脑协调,以便更好的学习文化,掌握将来建设社会的能力。通过剪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图案中的吉祥符号,最终能够熟练使用,在现代文化中注入我们民族自己的DNA。剪纸能培养孩子相关肢体互相协调配合的能力。在剪纸当中,一般都会要求眼要准手要稳,这就需要孩子眼睛和手的运动频率保持一致。长期以往的话孩子便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手眼协调的目标追求。剪纸能培养孩子在学习创造方面的能力。创新就是在一个或者一件事情的基本概念和框架下,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达到某种特殊的需求。每个人的想象力无终止的,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只不过人们无法适当、精确的表现出来;而剪纸这通俗易懂的文艺就很容易发挥出想象力来。首先,在剪纸制作过程当中,多一刀或少一刀最终是会影响成品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学生完成你规定的内容后,在之下的时间里一些学生会利用当时的纹样再添作一番,或者无意识的的画些纹样出来,最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来。

4.5高校满族剪纸教学执行

(1)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需要找到具有乡土特色的剪纸内容,量身定做教学方案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剪纸特色教育。同时,我们的学生是以学习基础功课为主的,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剪纸并不现实。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筛选、整理出优秀的作品,找出构思设计制作等各环节容易出错的地方,制订出方便、快捷、易懂的教学方案。总结出先进的经验,有理论有表演有指导,使剪纸教育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可多进行命题练习,放开手脚让学生各自练习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学习效率,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比如教“年年有魚”一课,先弄清年年有鱼主题剪纸的民俗知识、使用常识,学习魚的结构特点,运动造型,再学习与鱼相关连荷花、荷叶,水纹,山石等的各种元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创作出自己满意的剪纸,作品完成后,老师予以逐一评点,给出具体建议,再让学生重新制作,这样学生在设计构思和制作技巧上都得到提高。完成从给学生们“鱼”到教会学生们“渔”的全面升华。

(3)在学校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学设备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现在学校教室都有视频教学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PPT,用新型播放展示技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看到剪纸过程的方方面面,可以用电子摄像设备来保存、整理、编辑民间剪纸。

(4)开展别开生面的剪纸展览

5高校剪纸教学的传承

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对各种方面的深刻探索来求取在高校教育剪纸艺术课程方面的有效途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全体教师实施教学,明确职责,齐心协力。全体的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多进行实践。通过高校教育与剪纸艺术的融合来对该剪纸艺术课程进行教材教案的编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开展各种助力活动,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全面共同发展。在各色各样的纸片里,孩子们通过画、剪、折、卷等技法,动手、动脑创造出了喝多的各种图案。通过学习,学生接触形式、风格多种多样的纸艺作品,从而让他们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会传统和现代的剪纸语言,领会创作表现手法,体会剪纸的乐趣,让学生深入生活,观察发现,动手动脑,实践创新,美化生活,从而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所在。人们都是这样。传承是发展的基石,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开展剪纸课程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有效地开展和发扬了满族剪纸艺术。

6结论

先民们通过对纸张镂空工艺的研究,使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剪纸文化,剪纸艺术不仅有其艺术之美,还有其独特的文化之美,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也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满族剪纸作为满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传承。要想传承下去,必将中国古老的文明,与现代化结合起来。高校对剪纸文化的教学让同学们充分的学习满族剪纸,领略国风之美,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热爱,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直至永远!

参考文献

[1]张敏敏,王颖,刘红飞.基于SWOT-PEST分析的智慧护理发展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2):189-192.

[2]张慧.我国意定监护制度完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3]宋顺天.论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完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4]张丽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D].湖北工业大学,2020.

[5]包布和.我国成年法定监护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6]尹超.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研究[D].青岛大学,2019.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资源;开发利用

0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文化记忆的组成部分。党的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趋势的加强,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人类也深刻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录者,是收集、整理、组织、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资源并服务于公众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肩负着挖掘、整理和保存这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并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加强民族、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推动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优势与实现路径。

1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一。国际图联(IFLA)1975年确定的图书馆社会职能包括4项:“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可以看出,IFLA对图书馆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中给予了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赋予了公共图书馆12项使命,其中包括:“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提供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表现机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支持口头传统文化。”人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传播与研究,图书馆义不容辞[1]。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政府交给图书馆的任务。2005年国务院的《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此外,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五条提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2]。

1.2有利于扩充图书馆的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是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专业化、特色化的文献信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本身的特性出发,具有抽象文化思维的无形性、活态遗留的传承性、人类实践的社会性、表现形态多元性和文化传播的活态性等特征,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从其本身内含的文化视角,是生动活泼的民间文化元素,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代表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深深地镌刻着民族的文化烙印,承载着国家、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其内容是独特的。图书馆能够将这些记录和资料收归为馆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库,形成各馆的不同历史、地域、民族等特色资源,将极大丰富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多样化[3]。

1.3有利于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将是激活“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一个关键因素,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因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得以延伸和深化。第一,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加工,使图书馆的保存功能延伸到了口述和无形文化遗产的领域,保存对象从文献信息资源拓展到文化信息资源,载体形态由实物载体拓展到活态载体。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作为原生态的资源,经过图书馆的深度挖掘和揭示,成了宝贵的智力资源。这同时也强化了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第三,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图书馆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展览,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为社会提供教育途径,彰显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功能。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社会文化信息资源,图书馆通过自身的服务平台,以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递给用户,为社会政治、经济、科研发展服务,图书馆传递科学情报的功能也得以加强。

1.4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学研究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特点,需综合运用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版本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面对这样的挑战,现代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理论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田野考察,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将图书馆学知识研究领域引入一个更为开放的、广阔的、动态的社会领域,促进这个有机体的不断生长[4]。这样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无疑是开拓了图书馆学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知识内涵、拓展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围、增强了图书馆学的学科活力。

2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作为知识信息服务机构和开放的公共信息空间,随着资源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备了更多优势。

2.1开放的宣传平台

一方面,图书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宣传提供实体场地。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往往设有广场、大厅、阅览室、报告厅、展览厅、音乐厅、多媒体室等文化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阅读、培训讲座、图片展示、视听体验等活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将扩展到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及电信网络,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其用户数量也将因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大幅增加。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用户在融合平台上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资源和服务。

2.2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

地方文献是对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的记录,其中蕴含了大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记载,如能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行挖掘和整理,有助于丰富地方文化内涵,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资源库。例如,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现当代地方文献约30000余册件,涉及全国1900多个各级行政区,其中尤以地方志突出,如《东海公年谱》《至正金陵新志》,目前已数字化加工文史资料近万册。为了满足用户远程方便获取地方信息资源,苏州市图书馆建立了“老照片”“苏州市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地方文献剪报数据库”“苏州名人”“文化苏州”“民间文艺”等地方特色数据库。可以看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3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机制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相对成熟的经验,建立了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形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主要包括了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利用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资源利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4庞大的读者群体

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信息机构,庞大的读者群是公共图书馆能够做好资源利用和宣传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了宣传的目标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才能得以落实。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图书馆借助自身优势,融入公共文化体系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化、均等化,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等信息欠发达地区的单位和居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另外,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也使图书馆的读者数大幅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理念正是需要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传播给广大读者,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的队伍。2.5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播,是活态的表现形式,又与文化空间密切相关,在人类生活、情感、技术等的演变过程中也会随之改变,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其自身难以长期保存。图书馆拥有组织加工和维护各种信息资源的专业人才和较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与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实体化、数字化、知识体系化开发,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和非物质性,有其他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

3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路径

3.1开发利用的内容

(1)图书馆馆藏中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鉴定、申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资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不同载体文献资料(原始手稿、文字记录以及印刷制品)、影像资源(如论坛、讲座的录音、录影、图片)、多媒体资源;地方文献及相关文献中记录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信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著作及文艺作品等。(2)图书馆在采集和开发中需要关注和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是作为传承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知识、技艺及传承人的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通过口授、动作示范等方式向继承人传授,使之继承衣钵。二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说及相关风俗习惯、仪式等。三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成果是实物,如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成果是紫砂壶等制品;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场所历史悠久,具有文物价值,如秦淮灯会的民俗活动主要在南京的夫子庙地区举办。四是与这种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可分割的载体、知识、技能等[5],如福建省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这项技艺的展示离不开乌龙茶载体的支撑。

3.2开发利用的方式

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源库,形成特色馆藏资源和特色服务,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保护和传承,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以下几种方式。3.2.1采集与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整理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收集,利用就无从谈起。第一,图书馆应对原有馆藏特别是地方文献进行发掘和整理,找出文献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记录和档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鉴定和申报工作提供依据。第二,图书馆通过订购、现购、捐赠等传统资源采集方式采集已有的固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例如图书、期刊、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第三,应主动与当地的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档案馆、艺术馆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联系,建立协作机制,通过他们获取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口头传说、家族流传等形式存在,依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更多散落于民间。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口述资料的采集,图书馆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区社会发展的文化特色,紧紧围绕图书馆特色文献,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组织专业团队到民间地方采风,对传承人进行探访和考察,以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条件允许时带回相关实体物品,并将其中的手稿、照片、音像资料进行整理,将口述资料文字化,然后将其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建立独立的资料库。第五,借助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对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和筛选,收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新闻动态、影像资料。3.2.2开发与研究。一方面,建立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文献体系。对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室,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导入图书馆的馆藏目录系统,方便用户的检索。另外,在图书馆网站首页的资源导航栏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馆藏导航,让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网站时能清晰地看到相关内容,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支撑下,数字图书馆为知识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形式,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动态性、永久性保存,图书馆可以利用摄影技术、三维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成果和知识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统筹规划,组织整合,有效保存。此外,利用数字还原、数字动画以及可视化技术等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动作、场景、事件或过程,让更多的人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激发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开展调查与研究是进行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图书馆在这方面有着人才优势。例如,高校图书馆处于学校的文化教育阵地环境中,有大量各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型人才,有的就是研究民间文学、地方戏剧、民族民俗和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为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处于基层、偏远的许多县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地处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承地,其中不乏一些图书馆员就生活于当地,从小受活态文化的熏陶,对一些古老的传说、音乐、戏曲、传统工艺、民俗礼仪等耳濡目染,甚至与一些民间艺人、传承人朝夕相处,存在亲密的联系[6]。而这些图书馆员又具备专业的理论功底,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分析的实践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图书馆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条件的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课题和项目,也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输入一批新鲜血液,壮大研究队伍。3.2.3推广与利用。经过整理、加工和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图书馆应让更多的人了解、利用和传承。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读者群的需要,举办各种宣传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1)图书馆定期举办主题展览活动,例如艺术图片展、美术画展、手工艺品图片展等,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2)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系列讲座或论坛,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有关专家学者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授传统礼仪和技艺,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3)开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推荐、知识竞赛、读书竞赛、趣味活动等;(4)开设相关的培训班、传习所,请艺术、书法、戏曲、美术、绣技等方面的专家对感兴趣的读者进行授课,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5)利用节庆日,开展或参与相应的活动,让读者重温我国悠久的节庆习俗和礼仪;(6)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将图书馆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递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老年人、青少年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成果。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广泛传播,其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4结语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运河综合保护的应有之义。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桥西区域是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核心地块,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主要区域。馆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桥西历史街区打造以怀旧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为重点的特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内容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以馆群为核心来带动桥西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保护大运河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推动运河申遗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核心定位。馆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也就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依河而居的浓厚生活文化氛围,通过工美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现杭州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目前,馆群最显著的特色是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并实现了“老厂房”、“老字号”、“老遗产”和“老手工艺人”的有机结合,是全国首家以刀、剪、剑、伞、扇为展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群落。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馆群最为核心的定位与内涵。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及经验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博物馆传统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对已经灭绝或无抢救可能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是以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博物馆做法,通过保护理念的“进化”,实现对还“存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与以往“博物馆化”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文化危机、成为暂时延续生命途径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运河桥西区块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活文化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继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因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这个模式的具体创新,可以用“生活、活态、活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生活。作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美文化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大众生活。只有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把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才可以重新焕发市场活力。一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集中反映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2010年,桥西历史街区顺利开街,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导下,保留了大批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桥西历史街区完美呈现出“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生态人文特色街区,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杭州历史与桥西历史文化的活态读本。作为桥西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在博物馆建设中始终秉承“保护第一”理念,将“老字号”、“老遗产”和“老厂房”有机结合,让整个博物馆群与整个运河和桥西街区相互融合,营造了人与河、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彼此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活空间,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体现与传承。二是创新展示形式,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在展陈示计上,博物馆群通过多元化、现代化和动态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馆群展品陈列中,打破了传统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统全面的展品历史背景介绍和传统工艺的场景展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现代解读,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艺、形制、艺术风格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活动等丰富内涵。在场景设置和互动环节的安排上,也从“非物质文化展览”的本质出发,为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而设置,比如通过张小泉作坊的场景复制、现场刻花表演、西湖绸伞现场制作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让非遗文化走入学校和社区。博物馆群还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把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活动、工美技艺送到社区和学校。2010年,活动走进福利中心等4个社区(中心)和拱宸桥小学等9所学校。

2011年,活动又走进沈塘桥社区6个社区,杭州聋人学校等15所小学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动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共计12次,如浙大城院、文澜中学、明珠实验学校、保俶塔实验学校、市聋人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源清中学等都进行活动展览。活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历史,而是要让它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有活态的展示,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一是打造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筹建,2011年5月开馆,建筑面积1538.86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特色鲜明。手工艺活态馆二期将于2012年底启动,计划于2013年9月建成开放,届时将实现扩容1300平方米。展馆现有入驻厂家12个,近30位艺人长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销售的手工艺品近百余种。目前已成为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四位一体”的非遗亮点,其中手工艺现场制作包括王星记制扇及民间扇面绘画、张小泉制剪、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4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紫砂、陶艺、手工旗袍4个传统类手工项目,以及手绘、手工皮具、软陶捏塑3个现代创意手工种类。到2012年10月底,活态馆累计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团队291个,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展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代表性和综合性、展示的真实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组建方式的社会性。二是国大师带徒。“国大师带徒”是全国工美行业传承发展史上的首创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创新,它由杭州市文创办、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项目旨在弘扬传承部级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精神和精湛技艺,进而带动杭州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促进师承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使杭州工艺技艺和工艺产业规模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5—8年培养出10名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高端人才。

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生活,除了机制的设计和推进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的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的持久互动,激发市民对非遗的文化需求,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关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一是非遗文化创意集市。2010年国庆期间,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伞市三大文化创意集市活动,特别邀请张小泉、王星记、浦江麦秆扇厂、西湖绸伞等厂家参与,展现刀剪、伞、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曲艺大观、非遗技艺、民俗展卖、手工游园”四大特色活动为主的“非遗集市”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共邀请到全国47家非遗项目参展。2012年青春创意集市集大学生和社会手工达人的力量,不仅手工作品有创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推陈出新,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宣传效果好,既传播和推广了传统的非遗文化,又搭建了各类现代创意手工的交流平台,更传递和宣扬了环保创意生活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为馆群的品牌活动。二是举办非遗文化系列展览。围绕非遗主题,馆群举办了系列展览活动。具体包括“纸剪传奇”———桐庐剪纸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伞行天下”———休闲、军事航空伞具展,“纸剪传奇”民间剪纸作品系列展之吴素莲剪纸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书楼的风雅,“纸剪传奇”之富春撷英———桐庐剪纸作品展,“感悟非遗”系列展“来自田间的守望”———浦江麦秆剪贴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澄怀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国风,“感悟非遗”系列展之光影传奇———海宁皮影展,“扇上清风”———高甬春书画艺术展,传承与弘扬———浙江民间文艺十大特聘专家师生精品展等。三是举办节假日非遗主题活动。2011年6月,博物馆成功承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活动,并现场进行了油纸伞糊伞面、西湖绸伞贴青、张小泉刀剪刻花、现场剪纸、彩绘表演等手工艺活态演示,同时在四大馆区分别开展剪纸现场体验、剪纸大赛提升班、运河历史人文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生活化传承”的路子,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馆群应继续立足“生活、活态、活动”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从产业园区打造、体验旅游线路设计、演艺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好优化提升工作。

规划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单一的博物馆往往只能实现留存的功能,而无法做到传承和发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创造出非遗传承的生态空间,就必须打破博物馆的单一功能,以博物馆为核心,整合研究、创新、生产、展示、体验、销售、传承等各个环节,打造出一个非遗保护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整合桥西街区,联动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各点,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吸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或传承人入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渐打造形成一个“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以非遗为线索进行相互贯通、串珠成链,并做好功能、业态、旅游体验等专项规划,真正把这些空间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发展、传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非遗体验、交流、学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态空间和创业产业园区。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演艺项目。重点突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主题演艺项目,可以以博物馆为核心,扩展到整个桥西街区,进行节目的设计和表演。同时,邀请各地非遗项目及老艺人参与,支持已有的演艺表演项目及节庆活动入驻博物馆及街区,形成非遗及民间演艺的集聚中心,进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增强整个区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遗氛围。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盐城;非遗文化;影像文本;传播

一、引言

符号学家洛特曼指出,文本是外观的,即它们是由某些符号代表的。符号不仅是文字,还有其他形式,比如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图像。影像文本作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它不同于传统文本,是由各个相对独立的画面拼接而成的影像序列。每一个影像文本都可以被看作是图像的直观性外部结构。盐城,拥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区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28项。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导致部分非遗文化正在逐渐地消亡。由于影像文本传播的优势,用户能够有效地从优质影像中了解传播者所要传达的内涵。对此,需要为非遗文化传播制定策略,使用丰富的影像内容来满足用户需要,扩大传播效果。

二、影像文本中的盐城非遗传播现状分析

近年来,盐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深受政府、学界以及人民群众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影像平铺直叙,用户产生距离

首先,我国“非遗”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大多采用“电影眼睛”理论,即“电影应绝对摒弃虚假性,把镜头对准客观世界……反对使用剧本和演员,排斥化妆、照明、布景等手段”[1]。在《远方的家——走进盐城淮剧》中采用记者采访,基本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向用户传输盐城淮剧文化,但这只是对用户进行单向的信息灌输。影像文本的创作目的是给予用户一种真实感,而这种“真实感”已经溢出了影像内容的本体,它的存在会解构了用户对于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拉大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其次,平铺直叙是当前“非遗”纪录片中一种主要的叙事角度,这种叙事角度易形成宏大、崇高以及严肃观感,但传承人故事化叙事角度的缺乏很难形成一种贴近用户的平民化视角。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生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之中,社会各个阶段的历史又为其提供了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往往会给其赋予一种神秘感和陌生感。这种感觉渗透到影像文本中,从而导致影像作品与用户之间产生距离。

(二)信息属性不足,用户互动不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采用政府自上而下的保护,政府拥有掌握文化资源的权利,但是这种保护方法易造成文化主体的缺失、文化本身信息属性的遗漏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意见和看法才是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而专家学者的观点则是客体,因为价值判断等各方面的不同,主体与客体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像文本的内容不重视传承人的主体意见,反而更加侧重于政府、专家学者等客体意见,进行一种“宏大式”宣传,使得传承人丧失对文化遗产的“发言权”和利用文化资源的权利,导致影像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属性不足、主体性匮乏和文化自觉意识缺失。当前,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与用户缺乏互动性。首先,影像文本展示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对用户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户黏性不高,处于一种“鲜为人知”的状态。其次,传播的内容也多为业内人士看,受到的普遍关注范围小,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影像文本提供的信息内容,却不能够真正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包含的精神,从而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传播路径狭窄,传播形式单一

首先,相比于传统的媒介,人们更倾向于在新媒体中获取资讯,但是非遗传承人对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忽视,使得非遗的传播效果减弱。因此,传播效果的广度和深度被过度依赖传承人的传播形式所限制。其次,新媒体社会中,静态模式在非遗文化的传播活动中占有主体地位,而动态传播模式处于劣势地位。比如影像视频制作等形式,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难以实现。尽管现阶段的非遗传播方式有所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因为传播路径狭隘、传播形式陈旧、传播方式不够多样化、立体化,导致现阶段的非遗文化传播很难吸引用户。所以,寻找新的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是保护非遗传承的一条必经之路。

三、运用影像文本对盐城非遗文化进行传播的意义

(一)承载地方族群文化认同

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智慧,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族群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个人的独立性也日益增强。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个人与群体之间产生隔膜,群体成员之间缺乏黏性,群体意识和地域意识正在逐步消解。在此基础之上,需要重新建立本地人民对盐城非物遗的感情,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体中成员的纽带。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由文化遗产、独特的理想和信仰的共同体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支撑。如果盐城保留着较多的民俗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在盐城生活的市民们拥有较多相同的群体活动、兴趣,这样更容易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作用。

(二)树立城市文化形象

立体、多维、复杂的综合系统是构成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是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多种文化的融合为根本。每个民族和群体都需要保护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个性。建湖淮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安丰麦秆画具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射阳杂技和抖空竹拥有朴实无华的表现形式,这些特点向世人呈现出无限的艺术形式,也向世人展示了属于盐城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维护民族文化主权

如果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那么它也离不开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博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声誉的重要指标。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主权和文化认同。在21世纪,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传承和保护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之林建立一个独特的个性和形象,最为重要的就是维护它的文化主权。文化主权的核心是其独立性,这使得日常的活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政治运作方式。作为中华血脉要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丧失,民族的文化主权和政治独立将面临危险。因此,寻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是国家和民族全面繁荣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影像文本中的盐城非遗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一)注重传播内涵,提升用户体验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节奏快,更多的人更愿意去观看短视频,可往往大多数短视频存在过度娱乐化、缺乏历史内涵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传统的非遗视频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其传承出现了“曲高和寡”的态势。非遗文化的传播其内涵十分重要,但其注重内涵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用户的审美品位与趣味化需求。趣味化并不代表着模糊非遗原有的真实性,而是在表现过程使用一些具有趣味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得用户在观看时不会感到单调无趣。不管在哪个影像中设置悬念通常能够使用户产生注意力,而且能够引导叙事的发展。在设置悬念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语言、画面和音乐的作用,牢牢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强化传播效果。近年来,一些时间长、体量大的非遗纪录片大多在传统电视媒体和门户网站播出,比如《大匠之梦》《传承》等,于这些经过细心打磨的作品中,细细品味,才能更加体现出非遗文化的历史内涵。纪录片是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盐城可以以非遗传承人的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非遗传承发展历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呈现真实为本质,塑造优质的非遗纪录片,使盐城非遗能得到更好地传播。

(二)加强文化属性,增强用户互动

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宣传赋予了更加深入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属性。首先,影像文本展示的内容需与现实生活结合,加强对用户的吸引力,提高用户黏性。其次,传播的内容也多为业内人士看,受到的普遍关注范围小,加强用户主动与影像文本进行信息互动,真正了解其中的内容。H5、网红直播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将非遗文化要素进行创意开发,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关注和参与。短视频打破了盐城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区域,打破了人类交流的时空限制。网络直播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派生出了新的传播模式。盐城艺术品展示活动“锦绣中华”,将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的融入现代时装之中,使用户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的巧妙结合。网上直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缩短了用户与直播中非遗艺术品的距离,有效地提高了直播的互动性。

(三)拓宽传播路径,提升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文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照片和视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先进的智能传媒工具。比如,手机拍摄功能的提高,短视频等软件的流行。这些工具极大地方便了非遗传承人、观光旅游者等,他们都可以加入影像作品的生产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们通过拍摄视频影像的方式来传播非遗的兴趣。非遗保护机构可以在当下流行的传播平台上推送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内容。这类社交媒体可发送图片、视频、链接等多种形式,同时,用户能够进行点赞、评论、转发、投票、拍同款视频等多种互动形式,这不仅加强了用户的参与度,还提升了传播效果。短视频是当今新媒体的主流应用方式。盐城可以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种特殊的节日,盐城电视台联合短视频媒体平台共同策划,推出“盐城有非遗”话题活动。用户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拍摄短视频并且上传到相关平台。盐城非遗文化短视频以网状结构不断向外传播,从而达到传播目的。

(四)加强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文化

当下中国文化在数字科技助推下出现了新的发展与表达方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中国文化与故事能够以更加立体多元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讲述与传播。[2]对无实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可使用虚拟影像,通过全息影像和VR技术等形式产出与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联的产品,使无形的非遗文化化为有形,从而加强非遗传播真实感。盐城可以开展“非遗”峰会,在其中可以利用数字非遗板块集聚用户的目光。通过扫描AR图片和AR电子书,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各种立体非遗项目;戴上VR眼镜,用户就可以置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景之中,和非遗传承人一起学习糖画、发绣等传统非遗技艺。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转型升级,可以利用现代数字科学技术将非遗以活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为用户创造沉浸感,通过多元连接和场景共享,使盐城非遗文化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盐城非遗题材视频文本的讲述,要根据视频文本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主题,充分利用虚拟形象技术,增强一些非遗题材视频文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注重阐释的语言魅力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把握生活的细节,用它们来引发叙事的表现力。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并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创造紧张气氛,牢牢保持用户的注意力。不同的叙事方法和叙事技巧相结合,产出既有科学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使盐城的非遗文化摆脱传播困境。与此同时,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移动直播、视频、纪录片等媒介,以及脱口秀、明星赞助、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注重传播的影响力,全面、立体地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努力让非遗项目“活起来、火起来”。

参考文献:

[1]皇甫一川.世界电影流派一览——电影眼睛派[J].电影评介,1991,(09):28.

非遗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激励全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技能等价值,也是当代艺术、设计同质化下寻求突破的重要依据。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通过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巧妙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品”。但是,如何让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这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是指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2],是文化、创意和产品的整合体,是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形成具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是指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运用合理的印刷及相关制作工艺,设计出具有保护商品结构的容器和商品包装外表装饰设计。从以上三个概念可以知道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要将某一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进行推广,需要够转化为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嫁接非遗文化内涵后再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包装,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及推广。

二、非遗文创产品中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非遗文化的建设与推广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许多地方的非遗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成为吸引旅游以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全国众多的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及品牌包装的推广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影响地方非遗文创品牌的塑造与推广。从整体上分析,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主要有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缺乏。在文化趋同的大时代环境下,民族性、地域性的特色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映射在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一些包装设计将毫无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图形元素进行简单的拼凑运用,既不考虑图案与文创产品要体现的主题和内涵,也不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割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元素,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从而使包装在视觉效果上没有实现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二)包装简陋与文创产品关联性弱。在众多的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有些包装形式老旧、简陋,缺少相关的产品信息,甚至连品牌标识、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以及材料信息都没有,只是简单地使用纸盒、木盒、塑料袋或废报纸简单印上产品的标志,不仅图形符号意义缺失,与文创产品的相关系也几乎没有,这些重要信息的缺失不仅让消费者感觉到是三无产品,也极大降低了产品的档次感,难于继承和发展非遗的文化内涵。

(三)文创产品包装系列感不强。从非遗文创产品陈列的包装来看,更多专注于对单个产品的包装设计,缺少对整体品牌的系列包装设计,当产品统一展示时则表现出凌乱、五花八门。产品包装之间的图形、文字、造型、色彩等相关元素的运用与处理关联性弱,难于更好的增强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三、当代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的趋势

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审美水平的提高,非遗文创产品想要吸引大众的追捧还是要对文创产品的包装上下足功夫。既要体现传统的文化元素,又呈现流行的时尚风格,在传统与前卫中寻求合适的设计表现形式,使之既能宣传非遗文化,又为文创产品增添额外的附加价值[3]。当代非遗文创包装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体现时尚与新潮,将非遗文化进行解构、重构,以全新的视觉形象元素面貌呈现在包装设计上,既能看到非遗传统的文化元素,又能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引导时尚与潮流文化;二是体现传统与复古,非遗文化元素形式多样,很多传统的元素形态不为大众所熟悉,甚至从未见过,因此,原汁原味地呈现传统的视觉形体元素一定能为大众所喜爱,这种强烈的地域性和独特性的元素特征让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回归,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形式。

四、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方法

(一)合理的包装结构。在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合理的包装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在非遗产品包装设计上不仅要追求时尚与新潮,还要考虑包装结构合理性。包装结构的合理设计应以消费者的体验以及非遗文创产品应用的合理性考虑,大部分非遗文创产品造型比较独特且容易破损,在包装结构的设计上要尤其注意产品的保护。优秀的包装结构设计能完美的呈现产品的形态特征,使之易于保护产品,同时对于子产品的统筹放置,能够呈现更加完整的系列感。

(二)独特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是包装的外在形态质感的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体现非遗产品的文化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以当地具有特色的天然材料或手工艺材料,如纸、木料、稻草、编织、织染等作为包装基础材料。结合文创产品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材料质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与触感体验。另外,在包装材料上也可以使用新的工艺材料,既能体现产品的品质及档次,又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三)突出的视觉图形元素。突出视觉图形元素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非遗文创产品包装的视觉图形元素来源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首先,从非遗文化或相关产品的造型元素中进行提取与转换,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禁串珠系列,其产品的包装以串珠作为包装的主视觉形体,画面点线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色彩上,背景色使用清爽的纯色色块,色彩形体选用串珠中的配色进行点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从纹饰元素中提取与转换,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佩兹利印染纹样图案,造型优美、细腻、流畅,有吉祥、美好的蕴意,这种图案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设计之中,流行数百年不衰,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意味的图案,运用佩兹利纹样进行包装设计,不仅散发着独特的异域风情特征,显得细腻又华美,又体现其产品特点。最后,对传统图形符号的提取与转换,例如《紫禁城营造》礼盒纸胶带包装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中的古建筑宫门形象融入包装造型,内部有不同色彩的独立胶带小包装,整体不仅呈现故宫所有图形符号以及色彩的特征,也很好的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融合到包装设计之中,打开包装就如同在探索故宫的建造技术,让消费者能够深刻地体验到非遗文化中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四)和谐的色彩表现。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语言,色彩效果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最终选择。当第一眼看到钟爱的色彩时,色彩的吸引力会高于造型带来的印象。例如特仑苏牛奶包装以中国传统的剪刻艺术融入牛奶包装设计之中,利用不同的剪刻艺术手法,将镂空技术与现代设计配色方法,不仅表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好的体现产品的深刻美好的内涵。和谐的色彩运用,融合非遗文化内涵,对增强画面感染力,提高产品的印象有重要作用。例如特仑苏京绣系列包装从中国传统手工艺京绣为创作灵感,将京绣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到牛奶包装上,其色彩处理和谐、独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五、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分析,虽然很多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在设计相关的包装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体现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讲好非遗故事,从非遗产品的特点出发,深入了解文创产品制作的流程、材料、工艺等内涵,融合非遗主旨内涵及文创产品特点进行包装创意设计,使之更好地为非遗文创产品而服务。其次,立足地域文化特征,突出民族特色。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我国剪纸风格形式多样,不同地域的剪纸又有很大区别,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精细明快。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要深入分析文创产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利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图形图案作为包装设计视觉形象。最后,契合流行时尚,迎合消费者。既有传统丰厚的非遗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的审美特征,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形成流行的时尚,体现社会文化的动向与潮流。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传统非遗元素,更能适应现代的时尚消费需求[4]。

六、结语

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回归传统,找准本源,对非遗文创产品进行概念化,提炼出独特的视觉形体。通过现代商业化包装设计,使非遗文创产品在落地的时候能够融合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以突出的视觉形象元素、独特的包装材料和合理的包装结构,寻找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从而使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设计的有机融合,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形成符合现代大众审美与消费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17.

[2]陈泽恺.“带得走的文化”——文创产品的定义分类与“3C共鸣原理”[J].现代交际,2017,(02):103-105.

[3]苏亚飞.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2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