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特色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精选

非遗文化特色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激励全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技能等价值,也是当代艺术、设计同质化下寻求突破的重要依据。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通过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巧妙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逐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品”。但是,如何让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这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是指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2],是文化、创意和产品的整合体,是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形成具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是指选择恰当的包装材料,运用合理的印刷及相关制作工艺,设计出具有保护商品结构的容器和商品包装外表装饰设计。从以上三个概念可以知道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要将某一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进行推广,需要够转化为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嫁接非遗文化内涵后再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包装,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及推广。

二、非遗文创产品中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非遗文化的建设与推广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许多地方的非遗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成为吸引旅游以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全国众多的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及品牌包装的推广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影响地方非遗文创品牌的塑造与推广。从整体上分析,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主要有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缺乏。在文化趋同的大时代环境下,民族性、地域性的特色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映射在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一些包装设计将毫无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图形元素进行简单的拼凑运用,既不考虑图案与文创产品要体现的主题和内涵,也不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割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元素,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从而使包装在视觉效果上没有实现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二)包装简陋与文创产品关联性弱。在众多的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有些包装形式老旧、简陋,缺少相关的产品信息,甚至连品牌标识、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以及材料信息都没有,只是简单地使用纸盒、木盒、塑料袋或废报纸简单印上产品的标志,不仅图形符号意义缺失,与文创产品的相关系也几乎没有,这些重要信息的缺失不仅让消费者感觉到是三无产品,也极大降低了产品的档次感,难于继承和发展非遗的文化内涵。

(三)文创产品包装系列感不强。从非遗文创产品陈列的包装来看,更多专注于对单个产品的包装设计,缺少对整体品牌的系列包装设计,当产品统一展示时则表现出凌乱、五花八门。产品包装之间的图形、文字、造型、色彩等相关元素的运用与处理关联性弱,难于更好的增强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三、当代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的趋势

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审美水平的提高,非遗文创产品想要吸引大众的追捧还是要对文创产品的包装上下足功夫。既要体现传统的文化元素,又呈现流行的时尚风格,在传统与前卫中寻求合适的设计表现形式,使之既能宣传非遗文化,又为文创产品增添额外的附加价值[3]。当代非遗文创包装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体现时尚与新潮,将非遗文化进行解构、重构,以全新的视觉形象元素面貌呈现在包装设计上,既能看到非遗传统的文化元素,又能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引导时尚与潮流文化;二是体现传统与复古,非遗文化元素形式多样,很多传统的元素形态不为大众所熟悉,甚至从未见过,因此,原汁原味地呈现传统的视觉形体元素一定能为大众所喜爱,这种强烈的地域性和独特性的元素特征让非遗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回归,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形式。

四、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方法

(一)合理的包装结构。在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合理的包装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在非遗产品包装设计上不仅要追求时尚与新潮,还要考虑包装结构合理性。包装结构的合理设计应以消费者的体验以及非遗文创产品应用的合理性考虑,大部分非遗文创产品造型比较独特且容易破损,在包装结构的设计上要尤其注意产品的保护。优秀的包装结构设计能完美的呈现产品的形态特征,使之易于保护产品,同时对于子产品的统筹放置,能够呈现更加完整的系列感。

(二)独特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是包装的外在形态质感的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体现非遗产品的文化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以当地具有特色的天然材料或手工艺材料,如纸、木料、稻草、编织、织染等作为包装基础材料。结合文创产品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材料质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与触感体验。另外,在包装材料上也可以使用新的工艺材料,既能体现产品的品质及档次,又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三)突出的视觉图形元素。突出视觉图形元素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非遗文创产品包装的视觉图形元素来源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首先,从非遗文化或相关产品的造型元素中进行提取与转换,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禁串珠系列,其产品的包装以串珠作为包装的主视觉形体,画面点线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色彩上,背景色使用清爽的纯色色块,色彩形体选用串珠中的配色进行点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从纹饰元素中提取与转换,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佩兹利印染纹样图案,造型优美、细腻、流畅,有吉祥、美好的蕴意,这种图案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设计之中,流行数百年不衰,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意味的图案,运用佩兹利纹样进行包装设计,不仅散发着独特的异域风情特征,显得细腻又华美,又体现其产品特点。最后,对传统图形符号的提取与转换,例如《紫禁城营造》礼盒纸胶带包装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中的古建筑宫门形象融入包装造型,内部有不同色彩的独立胶带小包装,整体不仅呈现故宫所有图形符号以及色彩的特征,也很好的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融合到包装设计之中,打开包装就如同在探索故宫的建造技术,让消费者能够深刻地体验到非遗文化中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四)和谐的色彩表现。色彩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语言,色彩效果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最终选择。当第一眼看到钟爱的色彩时,色彩的吸引力会高于造型带来的印象。例如特仑苏牛奶包装以中国传统的剪刻艺术融入牛奶包装设计之中,利用不同的剪刻艺术手法,将镂空技术与现代设计配色方法,不仅表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好的体现产品的深刻美好的内涵。和谐的色彩运用,融合非遗文化内涵,对增强画面感染力,提高产品的印象有重要作用。例如特仑苏京绣系列包装从中国传统手工艺京绣为创作灵感,将京绣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到牛奶包装上,其色彩处理和谐、独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五、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分析,虽然很多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在设计相关的包装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体现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讲好非遗故事,从非遗产品的特点出发,深入了解文创产品制作的流程、材料、工艺等内涵,融合非遗主旨内涵及文创产品特点进行包装创意设计,使之更好地为非遗文创产品而服务。其次,立足地域文化特征,突出民族特色。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我国剪纸风格形式多样,不同地域的剪纸又有很大区别,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精细明快。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要深入分析文创产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利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图形图案作为包装设计视觉形象。最后,契合流行时尚,迎合消费者。既有传统丰厚的非遗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的审美特征,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形成流行的时尚,体现社会文化的动向与潮流。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传统非遗元素,更能适应现代的时尚消费需求[4]。

六、结语

非遗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回归传统,找准本源,对非遗文创产品进行概念化,提炼出独特的视觉形体。通过现代商业化包装设计,使非遗文创产品在落地的时候能够融合非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以突出的视觉形象元素、独特的包装材料和合理的包装结构,寻找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从而使非遗文创产品与包装设计的有机融合,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形成符合现代大众审美与消费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17.

[2]陈泽恺.“带得走的文化”——文创产品的定义分类与“3C共鸣原理”[J].现代交际,2017,(02):103-105.

[3]苏亚飞.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24):72-76.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遗保护;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以人为本

平遥古城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品牌塑造在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在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平遥古城特色产品集合成一个品牌化的体系。以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为出发点,增加包装设计价值并通过包装传播非遗文化内涵,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恰当的在功能和结构造型中融入非遗文化要素,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产品个性乃至当前流行时尚元素的平衡点,形成平遥古城独特的包装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品牌对包装设计构思的作用和包装对品牌构思的作用,通过对包装功能的完善,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的创新深化品牌的形象;在品牌塑造的环境下合理使用非遗文化元素并且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运用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揣摩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增加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沟通互动,开发包装的附加价值(图1)。

一、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

首先,对平遥古城的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加工、再设计,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包装的民族性。比如平遥牛肉的包装,其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从平遥牛肉传统烹饪技艺入手。要做到文化和包装的完美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次,消费者通过购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在购买包装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把提取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进行时代语境的转化,让它更具有时尚性,并以包装为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1

二、立足于品牌统一

首先,包装设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其设计构思由品牌决定。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是平遥古城特色产品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包装的纹样、形式都应该在品牌的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不能与品牌脱节,达到塑造包装个性、建立市场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其次,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连带认为其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会造成对品牌的不信赖。2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多考虑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包装和产品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包装定位要有所不同。如,娱乐型包装的设计要活泼艳丽一点,礼品型包装的设计要典雅大方一些,装饰型包装可能要更加注重其设计纹样的华丽和高贵。这些都是对品牌品质的一个体现;最后,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更新包装来升华品牌。

三、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首先,品牌塑造强化非遗文化的应用。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品牌在对以前狭隘的地域品牌形象予以提炼的前提下,围绕其“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文化定位,从称谓到标识,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强化着品牌的文化内涵;3其次,非遗文化有助于区分品牌。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将非遗元素提取并运用到品牌塑造中,有助于将品牌与其它地域的品牌加以区分,切实打好“地方特色”这张王牌,为产品打上“平遥产”的烙印。

四、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首先,设计不同档次的包装。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包装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依据现代特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开发相适应的包装结构形式。改变现有市场上大一统的包装局面,根据用途、场合、消费人群的不同设计不同档次的系列包装;4其次,考虑绿色减量化包装理念。为满足当代社会消费者所提倡的绿色安全减量化设计理念,平遥古城的包装设计在展示产品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包装,不过度。就需要将包装结构做好,给每一件产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合理空间。在选择包装的材料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材料;5最终,考虑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线上物流包装可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善于网购的趋势并给传统特产行业带来活力。传统上架的包装可以适当的多考虑其创意性,有些产品可以考虑开窗包装和造型不规则包装以突出其个性。线上物流包装时要多考虑包装的安全性和统一性,要方便装配和运输。

注释:

1.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雪,王宾旗.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大舞台,2011(10):136.

3.刘宏芹.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包装工程,2004(2):86.

4.徐瑞华.地方名特产包装设计策略探讨[J].艺术百家,2008(6):151.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2.营建体现“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非遗展览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校园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定期制作相关课程的非遗文化介绍展板,定期聘请漳州艺术馆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陶瓷馆以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非遗传承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央视频、新浪网也对学校的非遗课程进行了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也都进行了学校非遗课程的深入报道。非遗文化教育环境的搭建在美术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门类的非遗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传统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在学习中继承、创新非遗文化。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阳光微课堂,上传非遗相关课时内容,布置课后延时服务的学业内容;录制相关非遗视频上传微课堂,方便学生在课后更快捷地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潜移默化地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墙,在学校楼道、观赏柱等休闲空间展示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学生作品。学生优秀的非遗作品展示,对特教学生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学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课堂形式,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还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校园的优秀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开设非遗文化讲座,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讲解、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同时学习谋生的技术。非遗大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理念,如木版年画传承人为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作品图案采用木版年画,设计后可作为纹样,印在T恤、杯子、贺卡、明信片上,或制成学生用书签,还可印在学习用具、宣传海报上。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网络问答、剪纸比赛、木版年画技术大赛、水仙花雕刻展等活动进行作品展示,以赛促学,充分营造学习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二、专业层面——培养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1.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教学生能够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重要。特教学校要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象,规划人才培训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要确立地方特色非遗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育理念,设置非遗课程考核体系。通过非遗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非遗制作专项技能。进行可视化的成果展示后,可请专业非遗传承人对教师、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专业评价,展现学习效果。

2.以非遗项目为纽带促进美术课程融合建设

美术教育课程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培养特殊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素三彩瓷为例,其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中几近失传,但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教师通过研究,还原了素三彩瓷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素三彩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国陶瓷展览中荣获金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素三彩引入陶瓷艺术学院,引入特殊教育,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素三彩相结合,给作品注入了活力。漂亮的素三彩瓷可作为装饰品放于各展览馆、酒店、家居,点缀生活。基于市场需要,特教学校可开设设计、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基于“非遗”项目构建的美术课程包括:素三彩,陶瓷雕塑艺术课程;木版年画,图样设计、文创作品开发与研究;漳浦剪纸,色彩构成、包装设计课程;棉花画,立体构成、成品展示;水仙花雕刻,到水仙花基地调研。作为美术非遗传承学校,要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编写美术校本教材,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在特教教材中增加非遗知识,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践行知行合一,打造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软硬件设施,在美育实施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带学生走进文创园,走进非遗相关的手工坊、展览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充实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人生规划、需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美术相关的高考或非遗文化专业,定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必修和选修课,普及非遗文化教育。制定完善的以师带徒、师资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学科专业优势,设置相关非遗课程,推动地方美术与非遗学习的融合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非遗专业、非遗文化研究所,以培养专业人才。

三、课程层面——多元非遗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在筛选出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非遗美术课程之后,要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在课程层面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完善的方案外,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进程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对非遗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台、项目、活动形式、线上线下课程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非遗美术课程为核心,构建非遗课程群,围绕这些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要打破课程边界限制,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如,素三彩的陶瓷艺术遵循了作品外形古朴的特点,但在造型及颜料上有所创新;木版年画艺术在图形设计、地方特色元素设计上均有所创新;漳浦剪纸融合区域艺术特点,采用单色或套色等形式在色彩构成及纹样设计运用上有所创新;棉花画在棉花材质上进行改良创新;水仙花雕刻在雕刻工具及样式上有所创新。特教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的时间流程图,为多元非遗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好铺垫。采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课、实地观摩、课题报告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为每一个非遗文化项目建立班级群,双师授课,将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特殊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美育成果进行可视化评价,在评价中悟出道理,在改革创新中进行提升。建立非遗项目工作室课程实践平台,学校与相关的普校、传承人及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建立教研联系,将非遗文化课程项目作为一个专项课题、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交流、研讨,制定美育细则。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基地研学,如:龙江颂文创馆、洪树德陶艺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美术非遗课程的观摩与学习;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团队的培养,充分挖掘多元的非遗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开发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研究更多的是请进来,但是要转化为成果,就需要走出去。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经济价值,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外数字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争取多方财政支持、注重沟通与协作、打造新技术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省、市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特教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发各种资源给予指导与帮助,以大数据为导向挖掘其新的价值。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政府、学校在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为筛选适合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非遗文化课程耗费了很多资源,因此这些课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成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大众的、可调取的、可视化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特教学生随时有机会去学习这门传统课程。特殊教育学生对全面开放的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资源云空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当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组织联手,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优势,增强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社会要为志愿者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大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非遗技艺传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断层。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将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进行保护、积累和传承,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非遗”美术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美术的教育功能,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提升、就业探索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模.国外文化遗产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16-17.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4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运河综合保护的应有之义。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桥西区域是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核心地块,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主要区域。馆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桥西历史街区打造以怀旧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为重点的特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内容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以馆群为核心来带动桥西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保护大运河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推动运河申遗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核心定位。馆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也就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依河而居的浓厚生活文化氛围,通过工美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现杭州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目前,馆群最显著的特色是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并实现了“老厂房”、“老字号”、“老遗产”和“老手工艺人”的有机结合,是全国首家以刀、剪、剑、伞、扇为展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群落。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馆群最为核心的定位与内涵。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及经验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博物馆传统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对已经灭绝或无抢救可能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是以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博物馆做法,通过保护理念的“进化”,实现对还“存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与以往“博物馆化”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文化危机、成为暂时延续生命途径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运河桥西区块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活文化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继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因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这个模式的具体创新,可以用“生活、活态、活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生活。作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美文化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大众生活。只有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把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才可以重新焕发市场活力。一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集中反映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2010年,桥西历史街区顺利开街,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导下,保留了大批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桥西历史街区完美呈现出“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生态人文特色街区,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杭州历史与桥西历史文化的活态读本。作为桥西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在博物馆建设中始终秉承“保护第一”理念,将“老字号”、“老遗产”和“老厂房”有机结合,让整个博物馆群与整个运河和桥西街区相互融合,营造了人与河、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彼此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活空间,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体现与传承。二是创新展示形式,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在展陈示计上,博物馆群通过多元化、现代化和动态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馆群展品陈列中,打破了传统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统全面的展品历史背景介绍和传统工艺的场景展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现代解读,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艺、形制、艺术风格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活动等丰富内涵。在场景设置和互动环节的安排上,也从“非物质文化展览”的本质出发,为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而设置,比如通过张小泉作坊的场景复制、现场刻花表演、西湖绸伞现场制作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让非遗文化走入学校和社区。博物馆群还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把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活动、工美技艺送到社区和学校。2010年,活动走进福利中心等4个社区(中心)和拱宸桥小学等9所学校。

2011年,活动又走进沈塘桥社区6个社区,杭州聋人学校等15所小学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动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共计12次,如浙大城院、文澜中学、明珠实验学校、保俶塔实验学校、市聋人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源清中学等都进行活动展览。活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历史,而是要让它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有活态的展示,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一是打造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筹建,2011年5月开馆,建筑面积1538.86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特色鲜明。手工艺活态馆二期将于2012年底启动,计划于2013年9月建成开放,届时将实现扩容1300平方米。展馆现有入驻厂家12个,近30位艺人长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销售的手工艺品近百余种。目前已成为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四位一体”的非遗亮点,其中手工艺现场制作包括王星记制扇及民间扇面绘画、张小泉制剪、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4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紫砂、陶艺、手工旗袍4个传统类手工项目,以及手绘、手工皮具、软陶捏塑3个现代创意手工种类。到2012年10月底,活态馆累计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团队291个,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展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代表性和综合性、展示的真实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组建方式的社会性。二是国大师带徒。“国大师带徒”是全国工美行业传承发展史上的首创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创新,它由杭州市文创办、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项目旨在弘扬传承部级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精神和精湛技艺,进而带动杭州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促进师承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使杭州工艺技艺和工艺产业规模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5—8年培养出10名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高端人才。

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生活,除了机制的设计和推进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的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的持久互动,激发市民对非遗的文化需求,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关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一是非遗文化创意集市。2010年国庆期间,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伞市三大文化创意集市活动,特别邀请张小泉、王星记、浦江麦秆扇厂、西湖绸伞等厂家参与,展现刀剪、伞、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曲艺大观、非遗技艺、民俗展卖、手工游园”四大特色活动为主的“非遗集市”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共邀请到全国47家非遗项目参展。2012年青春创意集市集大学生和社会手工达人的力量,不仅手工作品有创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推陈出新,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宣传效果好,既传播和推广了传统的非遗文化,又搭建了各类现代创意手工的交流平台,更传递和宣扬了环保创意生活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为馆群的品牌活动。二是举办非遗文化系列展览。围绕非遗主题,馆群举办了系列展览活动。具体包括“纸剪传奇”———桐庐剪纸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伞行天下”———休闲、军事航空伞具展,“纸剪传奇”民间剪纸作品系列展之吴素莲剪纸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书楼的风雅,“纸剪传奇”之富春撷英———桐庐剪纸作品展,“感悟非遗”系列展“来自田间的守望”———浦江麦秆剪贴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澄怀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国风,“感悟非遗”系列展之光影传奇———海宁皮影展,“扇上清风”———高甬春书画艺术展,传承与弘扬———浙江民间文艺十大特聘专家师生精品展等。三是举办节假日非遗主题活动。2011年6月,博物馆成功承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活动,并现场进行了油纸伞糊伞面、西湖绸伞贴青、张小泉刀剪刻花、现场剪纸、彩绘表演等手工艺活态演示,同时在四大馆区分别开展剪纸现场体验、剪纸大赛提升班、运河历史人文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生活化传承”的路子,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馆群应继续立足“生活、活态、活动”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从产业园区打造、体验旅游线路设计、演艺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好优化提升工作。

规划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单一的博物馆往往只能实现留存的功能,而无法做到传承和发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创造出非遗传承的生态空间,就必须打破博物馆的单一功能,以博物馆为核心,整合研究、创新、生产、展示、体验、销售、传承等各个环节,打造出一个非遗保护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整合桥西街区,联动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各点,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吸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或传承人入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渐打造形成一个“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以非遗为线索进行相互贯通、串珠成链,并做好功能、业态、旅游体验等专项规划,真正把这些空间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发展、传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非遗体验、交流、学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态空间和创业产业园区。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演艺项目。重点突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主题演艺项目,可以以博物馆为核心,扩展到整个桥西街区,进行节目的设计和表演。同时,邀请各地非遗项目及老艺人参与,支持已有的演艺表演项目及节庆活动入驻博物馆及街区,形成非遗及民间演艺的集聚中心,进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增强整个区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遗氛围。

非遗文化特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壮锦;非遗文化;品牌建设

1广西壮锦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

广西壮锦非遗文化承载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土人民对于过往生活片段的宝贵记忆和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依赖,凝聚了广西历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融入了广西多民族自治区的文化土壤,同时也符合广西人民对于自身审美情趣的定位,是广西本土世代相传的文化精品。壮锦衍生产品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多样,精神情感饱满,是不可多得的民族代表性文化创意产品。然而,科技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和更多的现代文化给予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渐渐地失去了市场中的活力。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了难题,而找到问题的本源也变得迫切起来。想要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广西壮锦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找到根本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1.1壮锦文化缺乏品牌系统建设

壮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手工艺产业,生产的文创产品在广西境内遍地开花,不同的广西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壮锦工艺品,并且同一种类的工艺品在不同的产地呈现出来的造型都各不相同,风格多样,无论是工艺、色彩和造型等,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些广西各地的壮锦工艺品在被投入广西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相较于其他文化产品,形成了小规模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经过对市场调查发现,更多的壮锦工艺品的销售模式都出现了不正规的现象,这种不正规展现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销售零散,散商散户很多,未成系统,市场杂乱无章,一些商品出现了复制和模仿的现象,缺乏原创精神,且产品制作粗糙,价格昂贵,壮锦文化并没有得到传承的同时,更无法展现壮锦的品牌形象。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尽快对壮锦市场进行严格规划管理,更要积极推动壮锦品牌系统建设,让壮锦工艺品品牌在旅游文创产品市场中顺利流通。

1.2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壮锦手工艺品如果想要在当地市场甚至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有足够系统和完整的品牌做支撑,辅以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和宣传,才能最大程度地完成传承和发展。在经过了多次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后发现,壮锦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不仅存在销售系统混乱和产品质量问题,所制造出来的产品的种类也不够丰富,在有限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展现的商品种类屈指可数,很多产品造型设计创意不足,种类单一,在市面上只能见到生活中常见的如茶杯、明信片、文具、折扇等文创用品,而诸如此类的生活用品也缺乏设计和创意,大多是以产品类型为载体,辅以简单的图案和标识,价格虽然低廉,但是依然因为创意不足,未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销售成绩惨淡。通过对过往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采访得知,更多的消费者对于出现了视觉疲劳和审美厌倦的态度。因此,壮锦手工艺品的种类和设计问题也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症结。若想改善这一窘境,必须要尽快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壮锦文化品牌,打造优秀的品牌系统,搭建网络宣传平台。

1.3工艺品未突出壮锦文化内涵

如今,很多的手工艺品产业都存在着“重生产、轻设计”的普遍现象。经过多次当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发现,壮锦手工艺品的现状也存在这一现象,在市场中见到的手工艺品大都质量粗糙,设计平庸,在产品表面更是很难发现太多壮锦的文化内涵,更没有表现广西当地的民俗文化,更多的产品都呈现出数量有余设计不足的状态,很难满足游客和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文创产品的设计并非是把简单的标识和图案附加在产品载体之上,必须要经过文化符号的提取,辅以品牌设计的知识内容加持,巧妙地融入广西壮锦非遗文化的精髓,才能打造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内涵,不能让产品只具有功能性,更要突出其审美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壮锦手工艺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得到游客和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占得市场先机。

2广西壮锦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信息化时代和文化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传统民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在走向衰落甚至消亡的道路。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民族文化难以得到传承和发展,一些拥有品牌体系的民族文化品牌也存在品牌形象不深刻和品牌定位不清晰的现象,有关部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尚且不够重视,对民族文化品牌的保护和传承也没有相应的实施措施,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有很多尚未挖掘的民族文化潜力待开发,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和品牌本身提高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承的紧迫性,深刻体会其必要性。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品牌形象的建设是壮锦文化在同类文化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对壮锦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以当地民族民俗文化为线索,以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和当地风俗习惯为基础,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壮锦文化元素,提取可以参与设计的视觉符号,形成完整的壮锦文化品牌形象体系,将壮锦文化形象化和品牌化,最终完成壮锦文化品牌建设。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为推动广西各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品牌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已经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交互融合,为广西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而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也成为了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壮锦文化品牌的建设一方面使广西本土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扩大了民族文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了本土受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坚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思路,开拓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同时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产业增加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重要,而两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品牌形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非遗文化品牌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旅游产业环境的营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品牌化的良好体验,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品牌的塑造也为广西本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传播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理念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得到国家政策和当地相关部门的肯定后,设计人员需要尽快落实民族文化品牌形象的建设工作。壮锦文化作为广西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设计师需要为壮锦文化品牌注入广西民族文化内涵,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树立良好的壮锦文化品牌形象,将壮锦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运用品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打造壮锦文化品牌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中,以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双赢的目标。

3广西壮锦文化与品牌建设融合策略

3.1壮锦文化元素符号提取

打造品牌视觉形象系统是推动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的方法,也是让广西壮锦文化传承下去的必经之路。CIS为企业形象战略或者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其中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而对于打造壮锦品牌策略最重要的是视觉识别(VI),因此需要完成一套壮锦的品牌形象设计。在对壮锦文化的品牌形象设计前,设计师需要深入挖掘壮锦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征等,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总结,提取能够代表壮锦文化的视觉符号,使用设计软件等现代化手段将壮锦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并为壮锦文化品牌设计品牌名称,将壮锦文化视觉符号进行图形化表现,最终形成品牌标志,即壮锦文化品牌形象。在设计品牌形象时要时刻注意与壮锦文化内涵相结合,并且在形象中体现出广西形象和本土民俗文化,从标志形象的结构、色彩和字体着手,做到三者融为一体,保证品牌形象的审美性和辨识度,从而保障壮锦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3.2创建壮锦文化品牌形象

在打造壮锦文化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VI)过程中,除了品牌标志设计之外,还需要将标志设计进行延展,其中包括标志辅助图形、标志主体色、标志辅助色、企业标准字、印刷字体以及吉祥物等元素也需要跟进和落实,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选取一个广西本地众所周知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或者动物,运用卡通风格表现辅以标志主题色和辅助色,设计一枚形象美好,可爱活泼,有强烈的辨识度和较高审美性的形象IP,即壮锦文化吉祥物。吉祥物的设计一定要突出壮锦文化内涵,遵循壮锦文化背景。此外,吉祥物设计需要展现广西本土民俗和风貌,让其成为广西人民喜爱并接纳的形象,所以吉祥物需要展现一定的娱乐性和大众化。

3.3壮锦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应用

在完成了对壮锦文化的品牌形象设计之后,需要将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部分运用到应用部分中。由于在严格规范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中有大量的应用分类,所以整个工作看似比较繁冗复杂。广西本土的文化元素的丰富多彩的,其应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结合广西特色文化元素和壮锦文化周边手工艺品,以此为载体,合理运用品牌形象,使二者进行完美的合理的视觉融合和搭配,从而展现出壮锦文化的优良风貌和美好形象。做到让壮锦文化品牌的手工艺品形象视觉统一的同时又各具特色,风格独特。

3.4文创产品设计和新媒体推广应用

壮锦文化的品牌建设离不开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品牌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与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也息息相关。首先,由于文创产品设计是非遗文化品牌推广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表达方式,完善文创产品的设计任务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形象的特殊气质,使壮锦文化品牌在市场中稳固竞争地位,从而带动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也同样重要,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让文化传播和文化输出更加高效和便捷,而且可以更好地和大众生活接轨,在新冠疫情的特殊环境下,让更多的游客和民族文化爱好者能够通过网络即可了解壮锦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文化,也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消费活动以及互动交流。所以,文创产品设计和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与完善成为了壮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的顺利进行将使得广西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方向。

4结语

广西壮锦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深得广西本土人民和全国人民喜爱。开发和传播是重要的,传承和保护则是必要的。品牌建设显然是保护和传承广西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合理且有效的方法。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文明的饱和,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显得难能可贵,因此用一些正确的手段和方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有使命感的任务,所以只有打造一流的壮锦文化品牌,才能发挥其文化价值,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推动广西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瑜.广西民间美术数字化传承与传播的技术应用[J].文化产业,2021(04):66-68.

[2]徐祥伍,王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实践型人才培养策略——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154-155.

[3]汪晓东.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品牌设计融合研究——以广西壮锦图案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5(06):88-92.

[4]孙金华.非遗对企业品牌建设的价值研究[J].国际品牌观察,2021(07):70-71.

[5]杨鹏广,徐樱芸.桂林山水旅游文创设计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9):41-4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