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培训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精选

非遗传承培训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第1篇

(一)专业讲座

主要依托于本区域非遗传承教学的各级各类专业学校及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的支持。在目前,地区通过校企合作形式的非遗传承项目教学开展较为普遍,均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效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院校专业教师对非遗的传承,也促进了非遗项目传承人对现代教学体制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体验。专业讲座讲授中的人的视频、物的视频、活动的视频,均以专业性极强的讲述讲解描述非遗项目,传达非遗精髓。以视频的形式来集合优质的非遗传承教育的案例,并通过视频形式的记载上传至网站,为公众所共享。这种形式是远程教育中最为常见、利用率最高的教育形式。

(二)名家授课

非遗项目本身具有典型的活态特征,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依赖于传承人的活动。所以,传承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的资源、活的教材。他们的高超技艺技能具有极大的磁场,甚至是行业的标杆。名家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社会更是具有极大价值。非遗传承教育中名家授课可谓起点高、专业性强、号召力大、宣扬面广。名家授课这种形式,通过专业演示对普世教育来讲,更直观、更能接受消化。同时,名家授课既是个人才艺技能学识的展示,也是对自我项目的推广宣扬。此外,从组织方来看更具有专业性强以及权威性的特点。

(三)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包括了PPT、讲课音频、微课等类别。把非遗传承教育的教学课件共享于数字博物馆,可为公众自由下载。教学课件下载后,可以自我更改、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课件对于企业培训或是学校教学,有着更加明确的针对性,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课件页面设计可更加灵活多变。

(四)动画游戏

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受众分析中,学生群体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喜好、接受事物以兴趣为先导。动画游戏是远程教育中较为受欢迎的一种。由于其参与性强、体验感明显,历来受到学生的欢迎。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性合为一体,使得非遗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接受消化吸纳。

(五)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其他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育形式丰富多彩,例如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育形式。以网络化的开发教育学为基础,与传统的学校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将分布于各个不同地方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非遗某个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非遗的传承打破了原有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模式,而将非遗传承、普及教学面向了普通的公众。

二、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成果

(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的古籍、图书、期刊、典章等所记录的知识,是传播继承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非遗活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的最基本手段。通过现代影印技术和翻拍技术将其数字化,上传至网络,形成电子文献资料库,便于信息的保存、检索。

(二)科普视频

由于众多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地方性与独特性,一般不宜为公众所详知。普及性的非遗教育通过视频来以浅显的、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大众介绍非遗的科学知识或技艺技能价值所在。

(三)教案教材

在非遗传承中已经有很多院校积累了丰富的传承教学的优质资源。教案教材的编制为非遗教学在大众化的条件下,更显得通俗易懂,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更具有实战指导价值和参考价值。

(四)传承基地

非遗传承工作有多种形式,既有传承人工作室的师徒制,又有院校现代教育的课堂制,还有校企合作的传承基地模式。规模无论大或小,都是非遗传承的一种实践,但不可否定的是,传承基地的建设为非遗更好地培植公众土壤起到了更直接的影响,更深远的作用。

三、非遗数字博物馆教育的交流

(一)学术交流交流层面具有广泛性

浏览数字博物馆的人群本身具有较多的随机性,各色各样的人群都存在着可能。不同职业专业、不同行业部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技能专长的人们汇集在这里,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等,使得学术论坛的交流改变了以往严谨的面目,更多的是谈论、讨论、发表观点的平台,具有随意轻松的氛围。

(二)行情交流非遗文化也是行业,有企业、有院校、有民众的多方参与

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于自身价值在社会经济的价格体现。非遗产品的行情起落在很多关注非遗文化的人来讲无疑是重要的,因此交流内容定会涉及到行情价格问题。

(三)活动交流作为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第2篇

2019年以来,县文广新旅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建设文化强县为总目标,大力开展“五型”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手抓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手抓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升,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是:文化事业建设在省、市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考评中分别位列全省第二和全市第一,并有望在2019年考评中继续走在省、市前列;经过近三年的艰苦筹备,青铜文化产业高峰论坛“1+4”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反响空前、影响深远;县文化馆的“心灵手巧剪彩韵”——民间剪纸匠艺坊公教项目荣获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是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全国唯一的县级项目;县采茶剧团“戏曲名家传戏项目”首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专项扶持工程,为全市唯一;县电影公司荣获全省农村电影放映二等奖;与此同时,一大批文艺作品荣获部级和省级表彰:书画作品《精准扶贫》获“辉煌七十年讴歌新时代——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职工书画作品展”一等奖,剪纸作品《中华腾飞》入选全国剪纸艺术大展获优秀奖;大型原创音乐歌舞剧《淦地·青铜韵》获第七届艺术节·第十一届玉茗花戏剧节音乐创作奖等。

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好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践行者

我县是十八古县之一,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辈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本土文化。为切实保护和传承好本土文化,县文广新旅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切实当好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践行者。

一是弘扬好本土文化。2019年,在大洋洲商代大墓考古发掘30周年之际,县文广新旅局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理念,以“担当实干、马上就办”的作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时两年多的筹备,圆满完成了青铜文化产业高峰论坛“1+4”系列大型活动的主办,即: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了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和遗址展示馆建设并开馆,成为了全县人民进一步了解历史、感知青铜文化、推进青铜文化旅游的基地。邀请了李伯谦、彭适凡等9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成功举办了青铜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就大洋洲商代大墓发掘的文化定性,青铜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青铜文化如何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如何开发青铜文创产品等发表主旨演讲,进一步挖掘了青铜文化内涵,翻开了青铜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编排了大型原创音乐歌舞剧《淦地·青铜韵》并进行试演,彰显了我县灿烂的青铜文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投入资金30多万元,完成了“三韵”(《古淦神韵》、《非遗匠韵》、《故事传韵》)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并发行,丛书共有文字约36万字,图片约400幅,故事约80篇,以此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成功举办了“讲述经典故事比赛”,采取男女主持+经典讲述+情景表演+背景画面+音乐衬托等交相叠加的方式,讲述了革命先烈邹努、曾开圣、杜红娟的故事、五女跳崖的故事、开国少将李继开的故事,历史名人岳飞点将的故事,陶母教子的故事等,为全县人民呈上了一道生动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精神大餐。

二是推介好本土文化。为更好的宣传推介文化,县文广新旅局会同市博物馆积极协调省文旅厅和省博物馆,精心挑选了60余件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文物和县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参加了3月2日至6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望郡吉安”文物精品展,通过散发宣传和招商资料,播放宣传片,组织同乡观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全方位对历史文化等进行了宣传推介。2019年,还先后组织剪纸、赣酒、友泉腐乳等非遗项目参加了文化发展巡礼展、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省非遗进景区宣传展示以及红色旅游博览会等活动,提升了非遗的对外形象。同时组织剪纸、擂茶等非遗项目到海木源、燥石等景区,向游客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既宣传推进了本土文化,也提升了景区人气。

三是保护好本土文化。国保单位牛头城址保护规划已通过省文旅厅评审,相关保护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国保单位界埠粮仓遗址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报省文旅厅正在进行评审。2019年,我局还加大了文物安全工作力度,对所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在明显位置设立了保护标志牌,提高群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县博物馆还向上争取到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资金162万元,即将组织项目实施。为加强对全县民间故事、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的保护,2019年我县完成了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工作,新公布21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有6位非遗传承人被评为“市级非遗传承人”,《萧公庙的传说》《赣酒古法酿造工艺》《寒石根雕技艺》三个县级非遗项目通过了市级非遗保护名录评审。

四是传承好本土文化。大力推进文物与旅游融合,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讲好故事,如大洋洲镇、界埠镇、麦斜镇近两年分别依托牛头城址、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麦斜旧居、界埠粮仓等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点,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了解了历史,传承了文化。2019年,我县“心灵手巧剪彩韵”——民间剪纸匠艺坊公教项目荣获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戏曲名家传戏项目”首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专项扶持工程,都对我县传承和发展剪纸、采茶戏等本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当好文化事业发展和提升的排头兵

一是文化设施有效利用。稳步推进文化分馆、图书分馆建设,切实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利用。2019年,在洋峰街道社区和神龙湾景区新增了6个图书分馆和书屋,在县文化馆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同时,大力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利用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室、卫生医疗室、农耕文化展示馆等与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融合并整合管理人员,解决管理人员因缺乏而不到位问题。如在神政桥乡桥头村、三湖镇白马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民们读书、看报、开展娱乐活动之余,还可以一站式办理有关事务、咨询法律知识、看病买药,网上购物、邮寄快递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是文化创作硕果累累。2019年,全县文艺院团共生产剧目12台,创作小戏小品、歌舞快板、情景歌舞等剧(节)目29个,县采茶剧团弘扬新时代“扁担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2019年新春文艺晚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禁毒专项斗争专场巡回演出》等7台晚会创作演出,大型原创音乐歌舞剧《淦地·青铜韵》获第七届艺术节·第十一届玉茗花戏剧节音乐创作奖。县文化馆积极组织文艺作品参加国家、省、市各项群文赛事,获得各类奖项70多个,其中:书画作品《精准扶贫》获“辉煌七十年讴歌新时代——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职工书画作品展”一等奖,剪纸作品《中华腾飞》获全国剪纸艺术大展获优秀奖,美术作品《强军强国》荣获省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三等奖等等。

三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19年,全县共开展各类文化讲座、培训、作品展等138场,累计完成送戏下乡187场,放映数字电影2042场。县图书馆举办的“感受春天·亲子阅读活动”和以品味书香,诗词飞扬为主题的“阅读+诗词”活动,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耳目一新。文化馆、采茶剧团当好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演出22场,为广大村民现场书赠春联3000余副。与此同时,各乡镇自办文艺活动44场,界埠镇的“书香传递快乐阅读”主题教育阅读会、荷浦乡的“荷浦韵·古溪情”中秋诗会,溧江镇的“非遗过大年”、潭丘乡的“村晚”、麦斜镇的“仁孝麦斜”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文旅市场健康发展。深入巩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对网吧市场实行日常巡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的监管模式的同时,开展了针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不按规定实名登记等违法、违规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出动了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网吧60多家(次),查处网吧11家次,对8家次网吧进行了行政处罚,对3家网吧实行了停业整顿。开展了扫黄打非“护苗”、“秋风”、“清源”、“净网”等专项行动4次,查处非法经营盗版书刊案件3起,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10余张,非法书刊出版物400余册,对本辖区区3A以上(含3A级)景区宣传图片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版权规范。切实加强了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监管,在6月份我县代表省里顺利完成了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安全播出大检查工作。2019年,还对全县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大检查4次,排查和责令整改消防安全隐患6起,重大安全隐患1起,确保了文旅市场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工作将以服务全县工作大局为根本,以“建设‘五型’政府,打造文化强县”为目标,突出“一个重点”,抓好“两个提升”,聚焦“三个着力”,推进“四个工程”,全面加快文化小康、文化强县建设。

突出“一个重点”,即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力争实现质的突破。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都是我县文广新旅工作的薄弱环节,2020年,我们将以策划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力争实现文化产业质的突破,拟通过招商引资,在我县建设一个占地200亩左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使其集油画创作展示,剪纸书法美术创作展示,青铜雕刻雕塑、根雕石雕创作展示,国画瓷板画创作展示,艺术装裱,陶瓷古玩玉器展示,教育影视培训、地方戏曲展示,饮食特产、物流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于一体,形成文化产业创作展示交易集聚区。同时,力争筹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设计开发中心,统筹全县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工作,扶持剪纸、青铜器、黄蜡石、根雕、箱包、印刷等原生态文创产品的开发。

抓好“两个提升”,即抓好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的提升。一方面,切实提升城乡文化设施。继续保持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国家一级馆”的领先地位,启动并高标准完成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图书馆及全县各图书分馆新增纸质图书2万册以上,办理图书借阅证突破2.5万份以上。在县城建设一个集展示、创作、培训、交流为一体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加快推进文化分馆、图书分馆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园、进景区、进园区,重点在金果世界景区、各大工业园区建设一个图书分馆;在高铁站侯车厅、金川广场周边和青铜文化公园各建设一个24小时自动城市书屋;在办公密集区、汽车站和火车站建书吧或数字借阅体验区等,实现设施同步、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切实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组织文化志愿者和“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农闲时走社区、进农村、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艺术培训和演出等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我县文化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加强对老年艺术团、社会义演团和乡镇业余剧团的培训、指导,并对其创作、编排、演出的节目把好关,以提升整体水平,确保导向正确。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智慧文化信息平台”设置,加强内容建设、推送与更新,逐步开通平台节目互动点播功能,并与手机相连,让文化信息更好地进家庭、进口袋,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课程;特殊教育;美术;校本课程;非遗传承

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本研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项目引入特殊教育教学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项目,从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出发,对非遗文化进校园、入课堂进行研究,打造出适合特教的美术校本课程,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

一、学校层面——引入非遗课程进校园

国内外文化遗产教育的发展说明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届全体大会在华盛顿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指出,从学龄儿童开始,就应该了解城区的有关文化信息。世界上一些文化遗产教育先进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很早就创办了供儿童学习文化遗产知识的培训班;意大利许多大学开设了修复技术、自然科学、绘画及雕刻技术、艺术史等的相关课程;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相当成熟,他们把文化遗产看作一个独立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设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实验所等众多文化遗产专门性研究及教学机构。国外文化遗产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引导,完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1]学校可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编印中小学文化遗产目录,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传统,树立热爱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学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1.明确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项目

地方非遗美术进入校园要遵循与地方的政策、与学生的生理特征相适应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时要有所侧重,要彰显区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我国“非遗”项目种类多,2021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95项。漳州市阳光学校是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针对适龄学生的特点,学校选取5项适合残疾学生的美术类项目,即素三彩、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棉花画、水仙花雕刻,打造成系列课程。由于学校的课程开发具有连续性,课程安排合理、科学,因此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被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评为“市首批非遗传承校”。

2.营建体现“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学校设有非遗展览室,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校园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定期制作相关课程的非遗文化介绍展板,定期聘请漳州艺术馆的非遗传承人、洪树德陶瓷馆以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到学校给学生授课。非遗传承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央视频、新浪网也对学校的非遗课程进行了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也都进行了学校非遗课程的深入报道。非遗文化教育环境的搭建在美术素质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门类的非遗文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传统文化,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在学习中继承、创新非遗文化。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阳光微课堂,上传非遗相关课时内容,布置课后延时服务的学业内容;录制相关非遗视频上传微课堂,方便学生在课后更快捷地学习;拓展了学生视野,潜移默化地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墙,在学校楼道、观赏柱等休闲空间展示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学生作品。学生优秀的非遗作品展示,对特教学生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学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课堂形式,学生参与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还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校园的优秀做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开设非遗文化讲座,邀请多位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讲解、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同时学习谋生的技术。非遗大师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理念,如木版年画传承人为学生带来了自己的文创作品,作品图案采用木版年画,设计后可作为纹样,印在T恤、杯子、贺卡、明信片上,或制成学生用书签,还可印在学习用具、宣传海报上。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网络问答、剪纸比赛、木版年画技术大赛、水仙花雕刻展等活动进行作品展示,以赛促学,充分营造学习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

二、专业层面——培养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1.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教学生能够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重要。特教学校要创新特教美术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象,规划人才培训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要确立地方特色非遗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教育理念,设置非遗课程考核体系。通过非遗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非遗制作专项技能。进行可视化的成果展示后,可请专业非遗传承人对教师、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专业评价,展现学习效果。

2.以非遗项目为纽带促进美术课程融合建设

美术教育课程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培养特殊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素三彩瓷为例,其制作工艺在历史发展中几近失传,但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教师通过研究,还原了素三彩瓷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素三彩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国陶瓷展览中荣获金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将素三彩引入陶瓷艺术学院,引入特殊教育,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素三彩相结合,给作品注入了活力。漂亮的素三彩瓷可作为装饰品放于各展览馆、酒店、家居,点缀生活。基于市场需要,特教学校可开设设计、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基于“非遗”项目构建的美术课程包括:素三彩,陶瓷雕塑艺术课程;木版年画,图样设计、文创作品开发与研究;漳浦剪纸,色彩构成、包装设计课程;棉花画,立体构成、成品展示;水仙花雕刻,到水仙花基地调研。作为美术非遗传承学校,要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编写美术校本教材,根据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设置课程。在特教教材中增加非遗知识,将美育渗透到各个环节。践行知行合一,打造基础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软硬件设施,在美育实施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实践,带学生走进文创园,走进非遗相关的手工坊、展览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充实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人生规划、需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与美术相关的高考或非遗文化专业,定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必修和选修课,普及非遗文化教育。制定完善的以师带徒、师资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美术教育水平,推动美术学科专业优势,设置相关非遗课程,推动地方美术与非遗学习的融合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非遗专业、非遗文化研究所,以培养专业人才。

三、课程层面——多元非遗课程的校本开发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在筛选出适合特殊教育学生的非遗美术课程之后,要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要在课程层面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完善的方案外,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进程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对非遗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台、项目、活动形式、线上线下课程等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非遗美术课程为核心,构建非遗课程群,围绕这些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要打破课程边界限制,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讲授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如,素三彩的陶瓷艺术遵循了作品外形古朴的特点,但在造型及颜料上有所创新;木版年画艺术在图形设计、地方特色元素设计上均有所创新;漳浦剪纸融合区域艺术特点,采用单色或套色等形式在色彩构成及纹样设计运用上有所创新;棉花画在棉花材质上进行改良创新;水仙花雕刻在雕刻工具及样式上有所创新。特教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及具体的时间流程图,为多元非遗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做好铺垫。采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课、实地观摩、课题报告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完成教学。为每一个非遗文化项目建立班级群,双师授课,将文化更好地传递给特殊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美育成果进行可视化评价,在评价中悟出道理,在改革创新中进行提升。建立非遗项目工作室课程实践平台,学校与相关的普校、传承人及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建立教研联系,将非遗文化课程项目作为一个专项课题、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交流、研讨,制定美育细则。带领学生到传承人的基地研学,如:龙江颂文创馆、洪树德陶艺馆等实践基地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美术非遗课程的观摩与学习;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团队的培养,充分挖掘多元的非遗课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四、开发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发展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研究更多的是请进来,但是要转化为成果,就需要走出去。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经济价值,要开展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外数字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争取多方财政支持、注重沟通与协作、打造新技术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省、市党委和政府都高度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为培养特教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发各种资源给予指导与帮助,以大数据为导向挖掘其新的价值。非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政府、学校在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为筛选适合特殊教育学生学习的非遗文化课程耗费了很多资源,因此这些课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该成为长远的、可持续的、大众的、可调取的、可视化的课程,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特教学生随时有机会去学习这门传统课程。特殊教育学生对全面开放的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资源云空间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学校应当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及组织联手,充分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优势,增强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敬畏。社会要为志愿者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大众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遗产保护活动中来,让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非遗技艺传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断层。特殊教育学校在推进特教地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将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特色的非遗美术进行保护、积累和传承,搭建数字化平台,推进“非遗”美术课程进校园、入课堂,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更能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美术的教育功能,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提升、就业探索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模.国外文化遗产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16-17.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陕北面花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与创新

引言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地方高校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积极发挥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地方民间艺术的作用,将地方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中,一方面丰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与创新应用,促进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同,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一、陕北面花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思考

陕北面花又称“老馍馍”、“子推馍”,是陕北妇女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来的既可以食用又具有观赏价值的民间艺术品,陕北面花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制作精巧,蕴含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黄土文化气息。陕北地区面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师徒制”,其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师徒之间口传身教的方式延续。在新时代,家庭内部、师徒之间的传承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需求,传统的传承方式受到了冲击,面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出现濒临失传的情况。随着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持续推进,“非遗教育传承”这一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如何将非遗的“师徒制”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延长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时空线,成为各非遗保护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1.促进陕北面花艺术的“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艺术、风俗、信仰、审美和价值观念等深厚内涵,本质上是一种存在于特定文化空间的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活态性”是非遗传播的重要特征,非物质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文化界、教育界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目前,陕北面花艺术的传承模式较为单一,其对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和多元化。高校是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地方高校不仅要培育人才,还应担负起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重任,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陕北面花艺术的内容,将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地域文化相互结合,既可以丰富高校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促进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2.促进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人的价值观念是在一定的文化传统支配下形成的,非物质文化会影响人们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并进行有效的传播,发挥高校文化基因库的作用,发掘非遗文化的价值,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通过陕北面花艺术进校园,让更多学生学习和了解陕北面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了解与陕北面花息息相关的陕北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对陕北面花艺术与陕北民俗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都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可以构建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的教育教学实践新范式,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并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高校是一个集知识、信息、智能于一体的教学场所,地方高校实施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对于高校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陕北面花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中,不但可以丰富艺术设计教育的多样性,还可以促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陕北面花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育,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在选修课、专业课等课程中融入陕北面花艺术的内容,通过举办陕北面花的相关讲座、开设相关课程,整合陕北面花艺术的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素材来开展教学改革,为陕北面花的学习、研究与传承打好基础,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传承者。4.促进陕北面花艺术的科学研究将陕北面花艺术融入到地方高校的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之中,是陕北面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陕北面花艺术的传承人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很难将自己的技艺经验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梳理和记载。与面花艺术的传承人相比,高校教师和学生更擅长理论研究,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平台为陕北面花艺术设立研究中心,对面花艺术的起源、民俗文化内涵、社会功能、传承与发展规律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梳理,对面花艺术在传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为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科学而周密的指导,促进对陕北面花艺术更为深入科学的研究。

二、陕北面花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途径

非遗文化进校园,应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视、听、感等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内涵。

1.讲座式教学讲座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讲座式教学具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特点,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或现场示范,将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提问等方式直接参与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传承人讲座式教学是指以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现身说法,根据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安排言传理论、技艺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讲座。通过举办讲座,陕北面花传承人可以将陕北面花艺术的起源、面花在陕北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内涵、面花的制作技艺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互动,激发学生对面花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学习热情。

2.基地采风实践教学基地采风实践教学是指在非遗所在地与传承人及制造作坊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民间技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领略非遗,再通过实地采风的形式收集和整理散落在乡野民间的非遗素材,加深学生对非遗的了解,促进学生对非遗的人文历史与生存现状的思考,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传承、发扬的兴趣。在陕北,黄陵、洛川、富县、神木、府谷、子洲等地的面花艺术独具特色,各地的非遗陈列馆中均有关于面花艺术的展示与介绍,有些县区如洛川,建有多个面花采风与实践基地,可供大中小学生及民间艺术爱好者实地考察与体验。

3.建立陕北面花技艺培训体系技艺是陕北面花的传承基础,面花技艺的传承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为了进一步推进陕北面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发挥面花传承人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地方政府应加大面花艺人的培养与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展面花技艺的培训工作。依托地方高校的平台资源,聘请优秀的面花艺人定期开设陕北面花技术培训课程,让更多的民间艺术爱好者或学生学习陕北面花的制作技艺,促进陕北面花艺人之间的技艺沟通与交流。同时,为陕北地区的面花艺术培养后继人才,提高广大面花传承人的技术水平与社会地位。

4.建立面花艺术数据库在影像、记号和符号商品等“新视觉”文化渐成主流的当下,要赋予非遗以全新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就必须借助现代影像传播技术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播。目前,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展示形式主要是静态的文化馆展示以及传承人动态的现场技艺展示,在现代文化生态的背景下,这种原生态的传承方式受到了挑战。借助新的媒介手段成为陕北面花传承与延续不可逃避的选择,建立面花艺术数据库,通过图像、音频、视频、三维影像等形式将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资料进行分类与存储,可以有效地拓展陕北面花的新领地,实现面花艺术的创新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5.创建陕北面花研究平台高校充分利用资源与科研优势,创建陕北面花的科学研究平台,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对陕北地区的面花艺术进行科学的调研,以文字、图像、影像等形式对陕北面花的资料进行梳理,以更为科学完善的方式对陕北地区的面花艺术进行传承与保护。同时,加强陕北面花的科研队伍建设,将陕北面花的研究融入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材料之中,为陕北面花的传承队伍注入新的年轻血液。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

三、陕北面花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1.陕北面花艺术的设计创新“非遗+文创”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产业。陕北面花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对陕北面花艺术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创新设计,不但可以解决面花艺术发展的困境,又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价值。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专业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共同研发基于陕北面花的文创产品,将陕北面花与文创产品进行融合。一方面,文创产品可以拓宽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发展途径,挖掘陕北面花的商业价值,促进陕北面花的持续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陕北面花为文创产品增加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创产品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陕北面花是民俗文化的产物,依附于陕北的民俗生活,具有很强的节令性并且不容易携带与保存,因此通过设计来提高面花艺术的实用性,以现代设计的手法展现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传统面花艺术的基础上,将面花艺术转化为文创产品,在保留面花艺术特色的同时,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通过艺术设计来提高面花产品的实用性,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面花产品,让陕北面花走进日常生活。学生们结合现代设计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创产品,使陕北面花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下焕发新的活力。文创产品将陕北面花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在现代审美语境中找到新的发展点,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陕北面花艺术。

2.陕北面花艺术的文化创新陕北面花艺术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其进行创新传承的最佳途径是让陕北地区的面花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赋予陕北面花独特的趣味性,找到陕北面花与流行文化结合的创新点,使其与年轻一代的审美产生共鸣,对陕北面花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要将陕北面花艺术融入到流行文化与现代设计之中,传承民间艺术的美学精神,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提供艺术滋养。陕北面花自古以来与陕北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将陕北面花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之中,使它与现代潮流文化产生碰撞,陕北面花艺术会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让更多年轻学生关注陕北面花艺术,打破民间传统文化与当下流行文化之间的隔阂。陕北面花采用新的形式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变,如以国潮插画的形式对造型丰富的陕北面花进行表现,不但可以弥补陕北面花不易携带的缺点,还可以通过插画将陕北地区面花艺术的造型特点、色彩特点进行更为形象的概括与表现,让陕北面花艺术紧跟时尚潮流,呈现出大众化、时尚化、青春化的新面貌。当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用年轻化的方式跟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对话,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唤醒传统文化之美,为陕北面花艺术找到新的传承方式,实现陕北面花艺术的文化创新。

四、陕北面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1.促进陕北面花艺术活动的常态化陕北面花扎根于陕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化成地方文化习俗,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每逢四时八节、生、婚、寿、葬,人们用白面,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揉捏出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猪、狗、鸡、人物等,塑造拙朴,蕴藏了陕北人的朴素美学观,寄托了陕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福。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一些传统的民俗观念和习俗越来越淡化,面花这种依附于传统习俗、地域性强、工序复杂的民俗事物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保护陕北面花不仅是个别人或团体的任务,而应该发动全民积极参与,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因此,陕北面花艺术的长久传承,必须在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促进面花艺术的常态化传承与发展。

2.培养面花艺术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即时性等特点,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人类创造过程中的智慧和情感因素始终贯穿其中。目前,陕北面花的传承人逐渐趋向老龄化,继承出现断层,面花工艺面临失传的可能。抢救陕北面花艺术以及它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唤起官、民双方的保护与传承意识,重塑陕北面花的艺术特色,培养面花艺术的传承人迫在眉睫,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应建立起适合陕北地区具体情况的面花传承人保护制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或工作条件。组织专家对传承人的成就进行学术性、专业性的分析和总结,对其优秀成果举办展演、展览和展示,同时安排他们通过授课、带徒弟等方式培养接班人,使陕北面花更好地进行传承。

3.与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于极具旅游价值且难以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仿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开发模式对其进行限制性开发;对于旅游价值潜力巨大、文化生存能力较强且能规模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在制订完整保护计划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依托现有的非遗文化馆,在静态陈列的基础上,定期邀请陕北面花艺术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因地制宜开发陕北面花艺术体验项目,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性和区域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实现陕北面花艺术的保存、展示与传承。对陕北面花艺术展开合理开发,将非遗转化为旅游资源,充分挖掘陕北面花的文化价值,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4.运用新媒体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数字存储、信息检索、虚拟现实、可视化展示及数字媒体等技术,在保存、再现、传播和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新媒体技术为陕北面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将陕北面花的制作工艺、纹样、题材等进行数据化分门别类保存;也可以将陕北面花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播等方式将陕北面花艺术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让更多人感受陕北面花艺术的魅力。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陕北面花艺术的永久保存与广泛传播,为陕北面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快捷高效的载体。

5.深入挖掘陕北面花艺术的社会功能在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资源,深度挖掘优质的非遗项目,将陕北面花艺术与剪纸、布堆画、泥塑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采用产业化运作的模式,深入挖掘陕北面花艺术的社会功能。加大政府、关联企业、传承艺人及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化,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平台和产品销售平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生存空间,方便民众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然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陕北面花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之中,不仅是听面花、看面花,而且是将面花艺术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培养有学历的传承人。陕北面花走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对陕北面花艺术的认知。同时,充分利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长,开发面花艺术设计产品,提升面花艺术的实用价值,为陕北面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培养潜在的传承人与传播者,实现陕北面花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枫,张永杰.活态传承视角下“非遗”影像传播机制研究[J].视听,2021(10).

[2]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学术探索,2008(3).

[3]李晓丹.高校非遗保护传承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认同初探——以厦门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21(8).

[4]陈思琦.成都市非遗教育传承实施路径及对策研究——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系列研究文论[J].现代艺术,2020(11).

非遗传承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拉丁舞;民族化;创作;表演

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与标准舞两个项群,是近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种以男女为伴的舞蹈,由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拉丁舞作为体育舞蹈中的一个重要项群,分为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5个舞种,拉丁舞因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点,近年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全民健身中蓬勃发展的新兴项目。“民族化”指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模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全球文化大融合、各国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使得任何一门艺术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中西互用,古今互融,文化的发展需要融合和创新。拉丁舞发展的“民族化”是其在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的意义及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快在全民健身中的传播。

1、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的意义

1.1、走进我国普通人民大众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等,故中国传统的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多为内敛、含蓄的表现内心情感。因此,面对舶来品———体育舞蹈,其展现个性的舞蹈表现方式、热情奔放的情感宣泄、性感火爆的舞姿展现,对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庸、含蓄,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拉丁舞传入中国之初,一直遭到国人的禁止和抵制。改革开放以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有高校将拉丁舞列入到学习课程当中,拉丁舞在我国才迎来了迅速发展。由于东西方审美差异的不同,拉丁舞的民族化是其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已经有大部分人认可并学习拉丁舞,但仍有少部分人难以接受。只有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拉丁舞中进行再创作,使拉丁舞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求,才能被我国普通的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

1.2、促进中外舞蹈文化交流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越来越紧密。拉丁舞的每一个舞种都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后经过不断地规范和加工,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我国舞蹈艺术与世界舞蹈艺术的交流中,常常会因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不被西方所接受,因而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在拉丁舞的创作表演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能够使其艺术形式与艺术效果上更易被西方所接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推动于中国传统文化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可以使拉丁舞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1.3、形成拉丁舞的中国风格

风格一般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拉丁舞的中国风格,就是指借助拉丁舞这一西方舞蹈形式所展示出来的除了拉丁舞自身所表现的舞蹈风格特征之外的,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带有竞技性或表演性的拉丁舞蹈作品。当下阶段,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选手都形成了自己国家选手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在赛场上都有较高的辨识度和代表性,这不仅是选手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国家形象的展现与塑造。而我国选手还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风格。中华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在拉丁舞创作中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拉丁舞的创作表演中融入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有利于推动拉丁舞中国风格的形成,在同世界各国选手的竞技中,跳出优势和特色,展现我国的精神面貌与大国形象。

2、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的发展现状

2.1、音乐使用的民族化

自舞蹈艺术诞生伊始,它的表演都是要伴随着音乐或使用一定的节奏,音乐与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的音乐已经形成了如传统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其中都蕴藏着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这些音乐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舞蹈当中,成为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色。拉丁舞自上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影响,拉丁舞的民族化首先是其音乐使用方面的民族化。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能够满足不同体育舞蹈舞种伴奏音乐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拉丁舞的创作表演中所使用的音乐也从其传入之初完全照搬西方名曲或轻音乐转变为尝试选择和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并且成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比如,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中的拉丁舞作品《十面埋伏》,就是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该舞蹈的主旋律,在音乐背景之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打击乐器鼓的鼓点声,融合了拉丁舞的各个舞种,使观众宛如置身于战火纷飞的中国古代战场。另外,随着拉丁舞在我国的发展,现如今在拉丁舞的培训、娱乐等活动中,为了迎合我国大众的审美需求,使大众广泛熟悉和了解舞蹈,也经常性地使用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曲目。音乐使用方面的民族化大大地推动了拉丁舞在我国的发展。

2.2、题材选择的民族化

舞蹈题材的选择在舞蹈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舞蹈作品的思想倾向、情感基调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同时与舞蹈结构的酝酿、舞蹈语汇的选择等内容息息相关。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而且我国传统舞蹈在长期编创与表演过程中,也对我国各题材进行了不断挖掘与表现,形成了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题材。在对外国传入的舞蹈进行创作中,我国的创作者们也会尝试使用民族题材进行创作表演,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便是用同样源自于西方的芭蕾舞的形式来表现中国的故事题材。同样,拉丁舞民族化的创作表演过程中题材选择的民族化也至关重要。随着拉丁舞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竞技交流,我国拉丁舞在创作表演中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民族题材的发掘和表现,使用拉丁舞的舞蹈动作技巧来演绎中国传统民族题材,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如,我国第一部拉丁舞剧,作品《长恨歌》就是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由我国作家王安忆的同名小说改编,舞剧讲述了小说女主角王琦瑶从青春少女逐渐成长为都市丽人的生命历程。舞剧的舞蹈在拉丁舞原有的表现风格上,加入了中国传统戏剧元素,并在舞蹈形态上进行了创新,使观众在观赏舞蹈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原作所要表现的上海风情。拉丁舞在我国创作表演中题材选择的民族化便是采用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故事或以我国人民真实生活为题材,使得舞蹈作品更加贴近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从西方传入的拉丁舞走进我国普通大众。

2.3、动作技术的民族化

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不仅仅是音乐、题材方面的民族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拉丁舞的舞蹈技术方面的民族化创新。舞蹈动作造型的把握要与音乐、曲风和选手特点相吻合,才能取得最佳舞蹈效果。自拉丁舞传入中国以来,拉丁舞的舞蹈技术动作便同我国的传统舞蹈进行着不断地交流与碰撞,随着思想的转化,人们从开始的难以接受转变为广泛的学习。因为拉丁舞是一种集竞技性、表演性与观赏性为一体的舞蹈,有着很大的创作空间,所以我国的舞蹈创作者们在创作拉丁舞作品时便将中国传统的舞姿形态、技术技巧等广泛地运用于拉丁舞的表演当中,并且出现了许多成功的竞技和表演作品。我国传统的舞蹈元素同拉丁舞的舞蹈动作相结合,不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欣赏效果,而且也有利于舞蹈作品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如,舞剧《海河红帆》,以拉丁舞为主要的舞蹈技术动作,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西方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中的动作元素,并且融入了现代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现手法,兼顾了不同舞蹈形态的特色。中国传统舞蹈中的力量、美感和韵味和西方舞蹈中的自由、热情、奔放在《海河红帆》中完美的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气派与民族精神。

2.4、服饰道具的民族化

舞蹈服饰作为舞蹈构成的延伸材料,它既能展示舞蹈演员的形体美,还能传达舞蹈作品的象征性,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艺术功能。我国的传统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服饰道具元素,如,水袖、扇子、手帕等。拉丁舞的表演与比赛中也一直使用着标准的鞋子和服饰。近年来,随着拉丁舞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我国的拉丁舞创作者与表演者逐渐打破了以往对拉丁舞标准服饰的沿袭,更多地在服饰中加入我国传统的服饰元素,如中山装、旗袍、汉服等元素,传递出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首先,在服饰的设计和使用上要保留拉丁舞服饰原有的基本特色,不妨碍舞蹈技术技巧的表现;其次,在道具的使用上也应遵循舞蹈的主题与人物特征,为舞蹈内容主旨服务。服饰道具的民族化对于舞蹈内容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和观众情感的投入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拉丁舞作品《黄河》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服饰设计上突出了民国服装元素,而后的道具使用了红绸,象征革命胜利的曙光。一群身着民国学生服饰的舞者,聚众而舞,让我们看见了学生阶层的革命斗志。舞蹈的服饰道具为表现舞蹈的主题所服务,拉丁舞的民族化舞蹈创作上许多民族的题材便需要我国民族传统的服饰道具所服务,表现中国故事。同时,拉丁舞者身穿带有中国特色的服饰表演西方的拉丁舞,也打破了拉丁舞一贯的表演形象,不仅使欣赏者耳目一新,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拉丁舞的发展。

3、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存在的问题

3.1、创作主体缺乏创新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思想和身体不断解放,拉丁舞在我国逐渐被普及,成为我国人民健身、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拉丁舞属于外来的舞蹈种类,其基本的动作技术和竞赛规则都已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的拉丁舞的创作和表演多遵从于“拿来主义”,缺乏创新精神,国内拉丁舞的创作表演受外国拉丁舞的影响较大。在舞蹈动作和舞蹈技术等方面,我国多为学习和借鉴外国拉丁舞的动作技术,我国的拉丁舞竞技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也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中国传统元素,如,音乐和服装等,被植入体育舞蹈竞赛和表演中,但尚处于零星状态和个人行为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些群众自发性地创作与编排,无法体现我国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大多也因缺乏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和支持而逐渐流失。

3.2、相关政策引导不足

体育舞蹈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中尚没有开展,归属于非奥运的群众性体育项目。拉丁舞作为体育舞蹈的一个项群,和其他非奥运项目一样,缺乏训练资金和训练场地等基础建设,相关的舞蹈专业从事人员缺少,无法满足人们的舞蹈需求,拉丁舞在国内的普及和开展多是人们自发性地组织;其次,国内体育舞蹈的官方性赛事较少,且赛制规则、组织形式也多为照搬国外的体育舞蹈赛事,拉丁舞的民族化创作成果缺乏展示与竞争的舞台,导致国内的创作者们没有创作的动力。拉丁舞民族化成果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大,使许多民族化的作品只是昙花一现。虽然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拉丁舞早已成为群众们热衷的健身娱乐项目,但是,因为没有相关政策的组织和引导,拉丁舞的民族化创作仍没有取得较为突破的发展。

3.3、理论研究尚未完善

拉丁舞是一门集体育、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的理论知识包含了解刨学、生理学等多门学科。同时,拉丁舞每个舞种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其起源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精神风貌等息息相关,只有深入地研究、开拓其中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为拉丁舞的民族化所服务。拉丁舞的民族化创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同拉丁舞相结合,进行成套的舞蹈动作设计和表演编创,探索适合的结合方法。遗憾的是我国关于拉丁舞的理论研究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国内从事体育舞蹈科研的人员较少,科研水平滞后,关于拉丁舞民族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致使我国拉丁舞创作民族化的开展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当下的创作队伍只有很少的人士属于体育舞蹈专业的科班出身,多数的编创人员由民族民间舞人士或者竞技体育舞蹈的人士转行而来。

4、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的发展策略

4.1、拓展拉丁舞创作表演中的民族化运用主体

拓展运用主体是充分发挥中国民族舞蹈元素在拉丁舞中运用价值的先决条件。首先,应发挥好非遗传承人作用。非遗传承人是拉丁舞创作表演中民族化发展的重要主体,这和非遗传承人对民族元素的深入把握有着密切的关系。恰恰舞编创者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充当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运用的艺术顾问,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的民族舞蹈优势,提高体育舞蹈创编的效果;其次,应发挥好体育舞蹈演员的作用。与非遗传承人相比,体育舞蹈演员的优势在于对体育舞蹈非常熟悉,且多具备体育舞蹈创编能力,但大部分体育舞蹈演员缺乏民族元素,对某种民族舞蹈元素有深入了解的更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发展,因此,体育舞蹈演员需要与非遗传承人结对,共同促进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发展;最后,应发挥好体育舞蹈教师的作用。相比于专业体育舞蹈演员而言,体育舞蹈专业教师的舞蹈素养更为深厚,除对体育舞蹈非常熟稔外,对中国民族舞蹈也有一定了解。体育舞蹈专业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不断加强民族舞蹈元素在体育舞蹈中的运用。

4.2、加大拉丁舞创作表演中的民族化机构支持

拉丁舞自上世纪传入中国以来,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从先前的禁止、抵触到现在的广泛接受,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拉丁舞在中国的发展,除了其自身的优势之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要想将拉丁舞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结合,相关的机构也应鼓励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正确地引导拉丁舞的民族化发展。比如说,在拉丁舞的竞技比赛中,比赛内容应既结合西方传统的竞技形式,也要加入中国特色的创新;而具有表演性的拉丁舞剧目,舞蹈内容应既有拉丁舞的基本动作,也要加入中国传统舞蹈元素进行创新。相关机构也应当不断出台有效的政策,对拉丁舞民族化的优秀作品进行保护和传播。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发展,离不开相关机构的不断支持。

4.3、完善拉丁舞创作表演中的民族化学科教育

目前,拉丁舞在我国的学科理论建设还尚不完善。拉丁舞从西方传入中国多年,一直在民间开展,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有高校将其正式列入课程当中。拉丁舞的创作表演的进一步民族化,还需加强拉丁舞在我国的学科理论建设以及科研团队的支持。各个院校以及民间培训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科目,使学生增强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学习。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拉丁舞技术的系统性学习,而且要增加拓展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拉丁舞民族化的大胆创新。学术研究项目中也要建设专业的学术研究队伍,注重对拉丁舞民族化相关的课题研究,使拉丁舞更好地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舞蹈相融合。

4.4、加强拉丁舞创作表演中的跨界合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武术等。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演出形式,其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都与其他艺术形式密不可分,拉丁舞亦是如此。拉丁舞的创作表演民族化发展,一方面,应学习和吸收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中的内容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优秀内容,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用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拉丁舞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可以帮助拉丁舞打破自身的局限性,使拉丁舞取得更好的创新与发展,比如,电影、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都可以与之合作。吸收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一同为拉丁舞的民族性创新所服务。拉丁舞的民族化发展,也可以从跨界合作中汲取创作灵感。

5、结语

综上所述,拉丁舞创作表演的民族化是其在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民族化”不仅是音乐、题材、动作、服饰的民族化,还应将我国民族的审美、民族的精神融入到拉丁舞的创作表演当中,这才是拉丁舞民族化的真正意义所在。当下我国拉丁舞的民族化创作中存在着创新发展乏力、政策引导不足、理论研究不完善等问题,在拉丁舞的民族化创作中我们一方面应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并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另一方面相关机构也要不断出台政策支持,丰富和完善学科教育,总结经验,使拉丁舞在我国取得更好的发展。也为我国人民大众提供更为适合自身的娱乐健身项目,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枚.中国体育舞蹈民族性创新现状调查与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5.

[2]荣丽,张清澍,宋秀丽.论体育舞蹈[J].体育文化导刊,2009(05).

[3]崔敏.体育舞蹈中融入中国元素的价值研究[J].大众文艺,2019.

[4]胡雪,徐凤萍.中西文化融合视角下体育舞蹈音乐“中国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