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一、县域经济财政经济概念及时代背景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可见对县域的治理关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从定义上讲,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现阶段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县级政权的推动作用,实现县级地区原始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性经济体制。在时空上讲,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范畴,因此其特点富有不同的地方色彩,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枢纽。

 

(二)我国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目前,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已经把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列入正式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指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路,以此为据,地方政府不断深化思路,将县域财政经济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

 

二、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及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规模

 

我国县域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4%以上,居住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70%。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对国家整体GDP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比如作为晋城唯一的革命老区陵川县在近几年的财政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效。陵川县现辖7镇5乡37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49万。为了摆脱陵川县传统的经济现状,在新任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展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扩大了陵川县的财政经济规模。

 

(二)我国县级地区财政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非平衡发展

 

我国县级地区的发展大致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先导,占有独特的交通优势,从经济发展的起点上明显领先于我国西北县域经济,先后在发达地区涌现出百强县的发展局势。未来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务必着眼于欠发达地区,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2.产业层次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结构中主要由以传统产业构成,大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2008年全国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是11.3%。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其产业层次直接决定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点和战略导向。

 

3.人才资源匮乏、缺乏科技创新

 

现阶段,我国县域财政经济的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是对原始资源的供给不足。其中人才匮乏是我国西北部县级地域的普遍现象,由于县域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无法对引进的中、高级人才,使得县域经济结构缺乏科学性,尤其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严重缺乏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县级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调控不当

 

目前大多县级地区形成垂直管理体系,统领地方税收、工商、土地、金融等,其优点是有利于中央统一管理,但是无形中减弱了县域政府机构的地方调控权力,使得经济的发展未能完全符合当地特点,部分特色性企业不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制约了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县级地区工业规划状况

 

我国县域地区在工业规划上主要体现在对富有地方特色工业项目的管理上,总体结构相对单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波动对县域工业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近几年部分县区在地区特色工业项目中发展相对缓慢,未能体现出地方优势,其主要原因是对当地特色型项目的管理不当。

 

三、发展县级财政经济及工业规划的措施

 

(一)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县域财政经济状况和政府推出的发展战略直接挂钩,企业能够在地方健康存活,必须在政策上受到政府的重视,把县区企业的发展纳入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整体规划之内,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县级地区的支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引进高端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当今社会新的理念,对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能源利用等有了新的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和工业规划是体现这一特征的基础单元,必须大力倡导科学技术思想,用科学带动地方企业的发展,用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增值。其中,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是建立创新性县区经济的基础,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只有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才能赋予县域经济科技思想。

 

(三)合理配置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链

 

新形势下,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对生存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如何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生态环境的健康改造?将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县域发展来说,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的保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链,是建设和谐、小康县级地区的必经之路,只有实现工业、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造福地方社会,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调整产业机构,建设配套设施

 

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通过招商引资或者优秀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运用高科技园区建设理念,大力发展县级地区配套设施,搭建有助于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加速县级地区与外界的交流。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区域规划转型

陆大道院士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 “实践任务带动学科发展” 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否参与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决定该学科的兴衰,关系该学科命运。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经济地理学主要实践对象。进入新世纪,区域规划运行所植根社会、经济、体制等区域背景发生了巨大变迁,新的区域问题不断出现,并由此推动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区域规划全面转型必然对经济地理学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内主流经济地理学本科教材,部分教材内容已难以适应区域规划转型的实践需求,甚至部分理论体系与区域规划转型内涵相抵触,如果不加选择地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可能“误导”规划,并会给未来区域发展带来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在解析区域规划转型内涵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探讨。

1 区域规划转型内涵

芒福德(L.Memford)认为,真正影响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区域发展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规划的理念、属性和目标随之变化,由此带来了区域规划的全面转型。

1.1 规划理念转向: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从空间的角度,区域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不均衡和均衡两种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历史的语境。在资本、技术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从贫穷、落后中突围出来,运用不均衡发展战略,给一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让其先富起来的方针,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至上世纪末,在中央政府大量支持下,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实现了率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沿海优先发展是建立在国家赋予其种种“特权”,并以牺牲中西部发展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现了。进入1990年代,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不断成长,三大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越来越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城乡差距迅速拉大。如任由这种不平衡发展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违背了不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而且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近年,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由“效率至上”逐步向注重社会公平(包括区域发展公平)演进。区域规划以解决区域重大问题为己任。区域发展战略转向要求区域规划理念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向。

1.2 规划属性转向:由“技术工具”走向区域公共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93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还是20世纪末欧洲空间规划(ESDP),尽管区域规划的范围、类型、具体目标和内容千差万别,但几乎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空间发展所面临重大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区域规划已不再以提供确切的蓝图等技术手段为主要目标,而是注重空间规划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集成,注重规划与区域其他治理手段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区域发展和建设。在中国,伴随多元社会和利益博弈常态化的出现,区域规划以摆脱以往“生产力布局”等技术角色,向区域公共政策层面转向。对此,张京祥指出,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增强旨在更好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维护与协调区域公共利益,通过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政策对区域内的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1.3 规划目标转向:由“经济增长”走向“3E”综合平衡: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殊时代下,促进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在此历史时期,区域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共识,“效率至上”的区域规划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一面。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人与自然之间张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彰显。趋于不断激化的空间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消解了“效率至上”的规划价值体系和规划目标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涵是强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优化的“3E”(Economy,Equity and Environment) 综合平衡。国内著名区域规划专家胡序威先生指出,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地区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还包括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伴随着区域发展理念、规划理念的转变,区域规划目标也由“经济增长”逐步向“3E”综合平衡转向,空间发展公平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 部分教学内容与区域规划转型不相容性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摘要:根据当前中国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现状,阐明现行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应用的方法体系,以期为以后的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省级行政区 区域经济规划 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04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全面突破高层行政区划界限的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圈(区),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型空间组织和主要竞争单元。同时,“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理念的转变,也使得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规划成为新的指导区域有效治理的方法。

一、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跨行政区概念界定

我国的行政区划若按三级制,分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跨行政区,即不局限于同一等级的行政区划内,而是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或者是几个同等级行政区划形成的区域。如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就是将全省城市、镇和乡村规划纳入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即为跨越等级的行政区域的区域治理;而后者的典型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粤、港、澳“大珠三角”的区域、“京、津、唐”环渤海湾区域治理、黄河流域,等等。本文的讨论也是基于跨省级行政区划展开的。

(二)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略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跨省级行政区域涉及到多个行政区经济实体,各个行政区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区域管理制度,但同时又彼此联系牵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即是作为协调跨行政区域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手段,使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其对解决如何组织跨行政区政府(实体或非实体),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既能推动区域公共服务的发展,又能兼顾各地方政府的利益,实现空间制度整合,提高区域管理效率等问题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现状

2000年开始,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2003年,国家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长三角区域由原来的16城市扩展到“两省一市”。直到最近几年更多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的正式批准,区域经济规划的侧重点也经历了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于平衡地区间差异,即延续“经济效益优先”和“梯度转移”理念,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多重政策目标上,突出前者目标,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政策目标[1],逐渐向整合地区间优势,凸显各地的利益共同点,转变地区政府职能、破除行政区壁垒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态势转变。

(二)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跨省级行政区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区,在规划编制时要考虑市场和政府的因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在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规划编制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规划缺乏地区间的协调配合。规划的编制缺乏对于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以及以港口、机场为主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存在不适当竞争等问题,没有做好统一协调和规划,或者规划编制的效果不理想。二是规划编制时缺乏对生态分割与跨界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的考虑。由于自然生态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内在非耦合性,使得跨行政区边界地带往往因管理制度、政策法律、标准时序等差异,更容易造成生态分割和跨界污染,激化社会矛盾,成为跨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2],而现行规划没有引起对这些区域问题足够的重视。三是区域规划的保障机制不具体。现行规划编制时政策等保障机制实际操作力不强,没有很好的引导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关系,推动规划实施的作用力度不够。

三、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方法体系

(一)区域经济规划编制总体程序

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过程应采取滚动循环的方式进行,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循环往复,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和环境。

(二)区域经济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3]

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必须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如了解提出规划部门或领导的要求;组织规划领导机构;准备规划所需各类地图;制定规划工作计划等。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具体的规划内容的编制,主要包括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以及确立评估方案执行情况的指标体系、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1.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目标是区域规划的核心,有了目标,才能提出发展方向,研究发展方针。由于区域目标涉及区域宏观发展趋势、国内外、区域内外的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内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等等可能性,因此,需要对区域发展进行大量的预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目标。

研究跨省级行政区区域的关键是对内部人口、交通、物流等的预测以及外部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外向型经济关联性以及国内外经济需求的预测。具体的预测方法和模型有: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贴近度、因子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诊断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以解决区域规划中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问题,要求做好各种模型的互补与对接,形成模型体系[4]。

2.确定区域发展重点任务与对策

围绕区域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未来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如水、土、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就业问题,主导产业,经济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开发区域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包括建设规模及空间布局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对跨省级行政区区域进行规划时,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省级的功能分区,明确各省级行政单元的重点发展任务以及行政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可以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指标评价体系,明确要进行评估的重点任务和对象。预测各功能区未来发展趋势,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体使用的方法有系统动力学(SD)模型,用于综合研究区域PRED协调发展问题;功能对比法;生产函数模型;普及遥感与GIS技术。

3.拟定区域发展政策机制保障

为确保规划能够政策实施,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提出推动规划有效实施的政策机制保障措施。对跨省行政区区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执行力度,协调各省的关系。编制规划时建议由区域内各个省级行政单位派遣人员参加,做好内部沟通和交流。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投融资政策以及政府间协调机制、立法保障做详细梳理。

4.明确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

区域规划涉及的面很广,区域内部各类要素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到。在制定规划时要首先明确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的目标、内容、基本思路与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规划的漏洞和缺陷,增强预警导向功能。

建立以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协调机制、执行力度、人员安排等组成的评估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功能对比分析,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对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审核。

5.确定滚动编制规划的办法

在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思想是,在规划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复核规划的编制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或者在规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当外界环境、经济背景发生变化时,要重新制定规划,拟定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采取滚动的编制办法,改进原有规划。

跨省级区域经济规划的编制方法体系还应该强调规划理念的创新和规划内容的突破,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将方法体系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理论内容,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收稿日期:2011-06-01

作者简介:黄(1987-),女,广西贺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楠,等.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J].西南金融,2010,(6):47-50.

[2] 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2005,25(5):529-536.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1.宏观经济规划特点及需求

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的核心部分。经济活动涉及到众多的信息,包括各种条件、因素、技术、资金、设施、人员、决策和管理等,其信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时空特征。同时,由于经济过程是一个受自然、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制约的复杂的过程,不借助于GIS,难以处理大量复杂的经济信息,也难以做出科学的经济活动分析和预测,更难以做出合理的经济计划决策和活动部署。GIS技术能为区域经济分析直接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决策支持,已广泛应用于地方、区域和国家各级水平的经济分析、规划决策过程中0[2][3]。建立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其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在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中的作用,但往往是利用的效率不高。因此,建立城市或地区宏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途径之一。宏观经济规划需要对现状和政策有充分正确的了解和分析,即规划需要充分的依据,包括定量依据和定性依据,定量依据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数据、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等相关数据,定性依据包括各种政策、法规、分析调查报告等。各类数据,包括公益性的和基础性的数据及一些战略性的数据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料,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如何从数据中及时提取有用的信息,进一步转换为宏观经济决策的辅助知识,真正起到决策支持的作用,需要从区域经济规划和GIS技术实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支持,GIS技术应成为区域经济规划的技术支持,区域经济规划的需求则是GIS技术支撑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建立把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有机耦合起来的区划新理论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要求尽快创新经济区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满足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别引起的经济发展差异需求,发挥各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和复合优势,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具有明显空间指向的区域发展政策,削弱行政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注重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的一体化和发展目标的一致性。GIS是在地理科学、测绘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与技术,其最关键的特性是能够从空间角度出发表达、分析各种数据。使用GIS技术,一些存在于区域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引入GIS技术,便于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立足整体效益,统筹考虑区域空间开发总体秩序。

1.2.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引入数字规划的思想应用模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从本质上弄清区域系统内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揭示区域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和生长规律,预测和评价区域的发展方向,模拟优化区域发展的过程,从而科学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正确的模型可以揭示系统的本质,反映系统的规律,为经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实现数字规划提供了技术平台。也为区域经济规划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模型技术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规划的依据更科学合理。

1.3.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引入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经济规划需要清楚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等简单的指标,同时也更需要评价区域发展的状态、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配置、区域社会体系、区域生态环境等等,这需要研究明确的界定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适当的评价模型。当然指标体系的确定和评价模型的建立需要从区域经济规划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GIS只是提供一个辅助实现平台。我们在开发重庆市宏观经济GIS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初步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使系统可以满足区域规划新理论和方法的需求。

2.重庆市宏观经济GIS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重庆市是我国新设直辖市,其地理位置独特,为国家安全战略后备基地,我国淡水资源后备基地;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屏障,国家重要的生态工业园区。其宏观经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基于组件式GIS技术[4]开发了重庆市区域宏观经济规划评价系统,系统基于重庆市基本地理信息数据库,重庆市各区市县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实例数据来自于2004年)。为了能定量反映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经过综合分析,我们选取了GDP、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预算内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项指标对重庆市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在空间结构上,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带三个经济区域。通过系统的运行结果,针对三个经济区域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其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仅是重庆市宏观经济规划GIS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实验系统,其目的在于探讨GIS在宏观经济规划中的辅助决策功能及技术重点。

2.1.系统整体功能结构采用VisualBasic+MapObjects组件技术[5],实现各种图层的载入、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略图显示、图例编辑、图层显示控制、矢量图形绘制、地图打印、长度面积计算等基本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查询检索、数值查询、空间查询、统计分析以及经济综合规划评价等专业功能,为重庆市的区域宏观经济规划提供有利的依据。图一显示了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

2.2.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分析所有经济指标数据来自2004年重庆统计年鉴,我们选用以下8个经济指标:1x:GDP,2x:工业总产值,3x:农业总产值,4x:建筑业总产值,5x:固定资产投资,6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x:财政预算内收入,8x: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通过分析,这8个经济指标基本上能够体现重庆各区市县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为了在系统中定量评价重庆市各区、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首先做了因子分析,得到经济综合实力因子,工业发展因子和农业发展因子。(1)数学模型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模型[6]来表示,详见式(1)。若有N个样品(重庆40个区市县),每个样品有P个变量(本文选取8个经济指标)。(式略)(2)构造因子变量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因子变量。主成分分析的方差贡献见表1。可见,前三个主分量的方差解释已达93%,我们选取前三个因子反映各区市县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表2表示了变量共同度,反映公因子对原有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的解释说明比例,是衡量因子分析效果的一个指标。其值越接近1,则说明公因子能解释原有变量越多的信息。可以通过该值,掌握该变量的信息有多少被丢失了。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共同度都在0.85以上,说明提取出的公因子已经反映了各原始变量85%以上的信息,仅有较少的信息丢失,足见因子分析效果较好。表3是最终的因子荷载矩阵A,因子荷载反映的是原有变量在各因子变量上的负荷。根据该表格可以得出模型(表略)按照方差极大值法对因子荷载矩阵旋转后的结果。方差极大旋转,又称正交旋转,它使每个因子上的具有最高荷载的变量数目最少,因此可以简化对因子的解释。由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在除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外的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荷载,反映了除工农业外的各经济指标的综合影响,定义为经济综合实力因子。第二个因子在工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荷载,体现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定义为工业发展第三个因子则在农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荷载,体现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定义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3F。第三个因子则在农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荷载,体现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定义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3F。这三个公因子从不同方面刻画了经济发展水平,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3%(见表1),因此用它们对重庆各区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和排序是适宜的。进一步用回归法计算出来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得出如下因子得分函数:(函数略)(3)因子分析结果1)1F(经济综合实力因子)上得分最高的前三位是渝中区、万州区、涪陵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发展环境较好,尤其是渝中区5.615的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地区。2)九龙坡区、江北区、南岸区、渝北区、沙坪坝区在2F(工业发展因子)上的得分较高,工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较高。3)江津市、合川市、万州区、开县、永川市在3F(农业发展因子)上的得分较高,表明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将3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得到各区市县的综合得分,据此可看出各区市县的综合经济实力。渝中区、万州区、九龙坡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排名较高的主要是各主城区;而综合排名靠后的主要是三峡库区的各区县,包括石柱县、秀山县、万盛区、巫溪县、城口县等。结合各公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以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为代表的各主城区及少数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市县可分为一类,其主要特征是综合实力因子和工业发展因子得分较高,经济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2)以綦江县、铜梁县、璧山县、大足县等为代表的渝西地区为第二类,这些地区虽然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不高,但农业发展因子得分较高,是重庆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同时工业发展因子得分也不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3)三峡库区边远区市县为第三类,这些地区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都较低,整体经济基础薄弱,要想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高水平快速发展还需做很大的努力。

2.3.分析结果系统展示系统在分析过程与结果的空间展示方面具有优势,如重庆各区市县的GDP、农业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等8个经济指标的图表显示,各区市县经济详情查询,因子分析综合得分显示,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分区显示。使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目了然,有利于宏观经济规划。

2.4.辅助规划分析十五计划中把重庆全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系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基本体现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重庆市经济整体发展战略(图略)根据三大经济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现状,确定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发展目标。都市发达经济圈是三大经济区的核心,是重庆的经济、社会、政治中心,经济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具有以点带面、一点带两翼的战略支撑带动作用。其发展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长江上游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拓展北部城区,将北部新城建设成为产业实力发展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信息传媒和科技教育文化等产业,积极培养房地产、餐饮业、都市旅游业、娱乐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渝西经济走廊同时承接重庆和成都的辐射,离主城区近,交通较为便捷。其自然地理条件适宜农林牧渔业发展,便于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重庆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渝西经济走廊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发展重点应该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设施等的建设;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中心城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搞好配套加工,大力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逐步培养形成若干特色产业小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带资源丰富,应因地制宜,突出发展生态产业。重点应该是结合移民迁建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区的硬件基础;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独特的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建立绿色食品基地、中药材基地、天然香料基地、蚕桑基地、经济林基地、速丰林基地;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及沿途的小三峡、天坑地缝、丰都鬼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以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区县,结合对口支援和企业迁建,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3.讨论与展望

3.1.统计分析功能与GIS功能平台本系统分析功能是在SPSS软件下实现的,是否有必要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功能集成到GIS中,或者如何以组件的形式将二者结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确定。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近期区域规划出台的过程

早在2004年,在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区域概念,一些省市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新举措。福建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自治区的“北部湾经济区”,山东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江西省的“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的“合肥一芜湖都市带”,陕西省的“关中经济区”等概念频频见诸媒体与政府文件,以至于我们可以将这一年称为“区域经济年”。

虽然不能排除少数地方政府盲目“跟风趋热”的嫌疑,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区域经济的重视,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国外的竞争冲击与压力明显增大,“兄弟阋于墙”则不可能“外御其侮”,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的整体实力,而全国发展的整合建立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不同地区合作的基础之上。同时,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轮区域冲突爆发,使各地区与整个国家利益都遭受损失,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克服冲突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不难看出,新区域概念的出现,是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与克服区域冲突要求的必然产物。

在地方政府重视区域概念的同时,中央政府开始不断强化区域规划指导。在“十五”期间,中央政府提出在京津冀都市圈与长江三角洲进行区域规划试点。最近两年,国务院频繁批复许多区域规划。2008年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同一年,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2009年,除批准战略区域层次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外,国务院还先后或批准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不是区域规划,而是一个局部地区的发展规划。目前,还有成渝经济区等许多区域的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

2009年新的区域规划层出不穷,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一年区域规划出台如此密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吗?

区域发展阶段性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规划的指导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考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会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当一个地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即人均GDP5000~6000美元前后时,会面临结构调整问题,大量传统企业会面临外迁的压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等发达水平,有些城市化地区正在接近这一水平。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大量企业外迁或倒闭,导致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与就业水平下降,这正是区域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而不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区域也会面临此类问题,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

实际上,许多城市地区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规律,而且有些城市开始主动安排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企业转移并想方设法发展接续产业,即所谓的“腾笼换鸟”。但是,单个行政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时往往难以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有些地区在结构性困难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或一筹莫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全国整体空间格局优化的角度考虑,中央政府通过区域规划指导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引导地区发展的方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近几年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都是针对城市化水平高,已经或即将面临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经济中心区域。可以说,近几年区域规划的密集出台,是引领这些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的需要。

区域规划是完善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全局角度可分析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体制背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未来进一步完善体制的关键之一是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是中国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主要是按“条条”(即部门)进行的,这种调控由于难以落实到具体空间而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致命缺陷,政府想事事都管,但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在这种体制下地方只不过是没有利益主体身份的“棋子”,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压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将调控重点由部门转向区域,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从1953年至2005年沿用了半个世纪的1计划“一词改为1规划”,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改革政府调控理念与调控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政府区域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两个,即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通过区域规划引导重点区域的调整与发展方向,以使全国空间发展最优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几年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安排。

但值得注意的是,区域规划这个区域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是优化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安排,而不是实施优惠的政策,区域利益再分配是区域政策的功能。因此,指望通过国务院批复而获得特殊利益安排是不切实际的,谋求特殊政策需要在区域政策方面做文章。此外,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整体发展的蓝图性谋划,而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具体空间安排,其作用主要是引导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规划获得批准与国家战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规划是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工具,出台区域规划不仅与计划经济没有联系,而且会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区域规划的未来

“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明确了未来将主要运用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调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今后会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出台是勿庸置疑的。

根据发达国家区域管理经验,目前中国的区域规划还不尽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规划制度基础不完善,缺乏区域规划规范,区域规划实施机制不明确。充分发挥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开展区域规划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的主体与客体。区域规划主体是指区域规划决策部门,目前中央政府区域规划决策权分散在众多部门。区域容体是指标准区域的划分,目前我国还不存在这种可供区域规划利用的、制度化的区域划分体系。

第二,统一区域规划本身的规范。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在基本概念,规划内容,结构等许多方面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理解偏差,影响规划本身的操作性。因此,制定标准,统一的区域规划规范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