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范文第1篇

作者:孙景琛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这是一部怎样的评价都不为过的中国舞蹈史学基础史料巨著。”――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序言中写道。

本套图书第一次将中国古代至民国期间数千年的中国舞蹈史料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搜检、整理、汇总。书中汇集了大量二十五史中本纪、列传中的舞蹈资料,仔细地梳理了二十五史中“乐志”“礼乐志”,对散见于部分类书、杂录、笔记、艺文辑录中的舞蹈史料进行了编选。书中还收录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一些重要的舞蹈文物图片,搜集了近两千幅文物、壁画等实物图片,图文并茂地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乐舞原貌,为中国舞蹈学科研究提供了精确、翔实的文献基础。

《中国乐舞史料大典》共分“二十五史编”“杂录编”以及“图录编”三卷。“二十五史编”是以中华书局1997年的繁体竖排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的影印本为依据进行选编校勘的;“杂录篇”分为“远古―唐”“宋辽金西夏―民国”两大部分进行编写;“图录篇”收录了自先秦至清的各类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史料,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分类。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丁莉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在当今的中国,各大音乐教育理念被大力推广,市面上涌现出了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知名教育体系的出版物。作为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本国及世界音乐教育活动。他推崇苏霍姆林斯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思想,创建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新课程,编写并制定了《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观在世界音乐教育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为苏联人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本书正是介绍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完善人格,用音乐吸引孩子,强调用音乐学科规律和特点教育学生。在书中,作者丁莉系统梳理了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并探究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特征:首先,分析其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其次,深入阐发其音乐教育思想的目的和功能;随后,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而又分析了其教育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沃土中的个性特征和独特性;最后,对其创作的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和演奏特征的探究。

《作曲初步练习》

作者:罗忠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作曲初步练习》是学习《勋伯格和声学》的补充练习。《勋伯格和声学》中的练习既不采取数字低音,也不采取旋律配和声的方式,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和声进行。这样做,当然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和声进行意识,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旋律与节奏方面得不到锻炼。鉴于此,《作曲初步练习》的作者罗忠F先生便想到在学生做和声练习时,适当地增加一些涉及旋律与节奏的练习。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范文第2篇

看似“熟悉”的声音并不简单,看似平凡却有着很多奇特之处。声学是古老的,又是当前物理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苏科版8年级上册《声现象》这一章教学内容分四小节进行,分别为《声音是什么》、《声音的特性》、《令人厌烦的噪声》和《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内容包括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声速、声能;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可听声的频率范围、超声波及其利用、次声波及其危害等等。这些内容多而散,虽然要求并不高,但对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讲,仅要搞清有关声的各种名称就已经不是件简单的事了。因此,教师就必须将本章的知识进行概括化、结构化。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本章有关声音的内容几乎都和物体的振动有关,那么我们每节课都紧扣发声体的振动进行反复探究。首先物体的振动是有快慢的,也就是频率,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其次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大小的区别,也就是振幅,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再次振动的物体,即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是有区别的,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色。而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最后物体的振动是否有规律恰为物理学中乐音和噪声区别。

本章还对声音进行了分类。一、 从频率范围的角度分为可听声、超声波、次声波,这就和前面谈到的“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联系。二、 从对人类的影响上声音又可分为乐音和噪声,而乐音和噪声又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区分,这就和前面谈到的“物体的振动是否有规律”联系了起来。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中世纪早期 艺术教育 宗教 世俗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教育是达到城邦政治和人类生活和谐的手段,对于音乐,他不仅承认音乐的娱乐作用,还认可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但丁也曾说过“艺术是上帝的后代”。

尽管中世纪统治阶级轻视文学艺术与美学,但是为了宣传基督教教义却不得不借助音乐与美术以及文学等手段,在的支配下,利用特定的职业如僧侣、手工艺人等进行艺术教育,而最终这些教育又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摆脱教会势力带来的黑暗提供了力量和资源。

一、宗教与教育

中世纪初期“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1]。而基督教也从单纯的异变为强大的封建和社会势力,在基督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基督教教义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被定义为为宗教服务,教师的职责也多由僧侣担当。在浓厚的宗教色彩包围中,为了普及并加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扩大教会的影响,推动宗教教义的梳理和研究工作,教会与教育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僧侣成为主要的教育力量,修道院一直是拥有教堂、学校、作坊、救济院等机构的大型宗教团体,承担着建立社会文化的责任,并与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共同成为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的重要传播地。直到12世纪西欧的封建化逐步完善之后,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积聚地开始兴起,手工业者或商业行会学校顺应了实际需要应运而生,真正意义的各类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也开始诞生,打破了宗教教育的垄断地位,教育取得了更加蓬勃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

1、宗教音乐教育

(1)教堂典礼仪式的需要

当基督教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权利即高于一切,社会各方面都要为教会、为宗教服务。基督教之所以允许音乐的存在,与基督教堂举办的各种仪式有很大关系。自从有了修道院制度,教会礼拜仪式成为教民必须遵从和执行的一种法规,教堂作为基督信徒的精神支撑点,从心理上抚慰灵魂,从生理上麻痹病痛,信徒们聆听基督的教诲,激发对上帝的向往,寻求自我安慰。在这种前提下,教皇非常重视礼仪音乐,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教民教育,是一个理性学科,而不是感性或有创造力的学科,无论是宣叙调性的旋律还是花腔歌调,“它不以刻意的笔触去描绘音乐而更注重于对人的一种精神上的传达,完全借助人声的力量引导人们自身的情感走向。这种纯朴、清澈的宗教情感与罗马风格的教堂理念十分相近。格利高利圣咏通过教堂天井的回音产生庄严的和声感和震撼感;罗马教堂以其深而远的姿态接受人们的忏悔,引导人们对于天国的想象。两者的结合已近完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这个时期,音乐教育是一种单一的教育,是一种对心灵的教化,仅为教堂典礼仪式而生,教会合唱团和圣乐学校只为这一原因培养学生,音乐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既受制于宗教又借助宗教的保护获得了不寻常的发展,并对后世的音乐创作和人们的音乐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课程的设置

中世纪沿袭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门传统课程——文法、修辞、辩论术、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公元6世纪,卡希欧多尔在其著作《神学与世俗学导论》中首次提出“七艺”这个名词以代称这七门被公认的权威性课程。七艺作为基督教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音乐自然也不例外。早期中世纪音乐的世俗娱乐性是被压制的,音乐是理性与信仰的成果,而不是感性的表达与抒发。当时的天主教神学家圣托玛·达坎甚至把音乐称为“七大文艺之冠”以及“最高尚的现代科学”。音乐规则是严格的,结构是理性的,技巧却是退居其次的。

中世纪的音乐课程以唱赞美诗为主,兼修音乐历史与音乐理论,目的是为了基督教教会的日常活动和节日庆典服务。在这些活动中,由唱诗班吟唱赞美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这就需要歌手们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与吟唱技巧。教师最初由大教堂的文法老师兼任,后来才有了专业的音乐老师和学校。以中世纪早期对文化教育起过重要作用的英格兰为例,“大约在公元7世纪时,英格兰的坎特伯雷和约克已经有了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这两者都是大教堂所附设的学校。歌咏学校创办之初,其任务是培养唱诗班歌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一般的初等学校”[3]。为了宗教目的而雇佣的杰出的音乐家们在教会的支持下为音乐教育和音乐技巧的创作以及音乐理论的梳理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有代表性的圣·加尔寺院中的很多僧侣都是作曲家和歌唱家。

(3)教育方式

音乐教育的方式在中世纪早期一直是“以模仿为主,老师选出弹奏风格或音型法,然后用特定曲调弹奏让学生模仿,直到学生记住曲调并能熟练地即席演奏为止”[4]。这种口传心授的模仿式教学方法一直持续到有了乐谱之后才得以改变。10世纪在意大利的阿雷佐地方圣乐学校教学的法国僧侣规多·冯·阿雷佐在音乐教学中引用注重实际的识谱方法和视唱法,并最终成为一种科学体系,在很多国家一直沿用下来,他发明的四线谱也成为今天五线谱的雏形。而规多的教学方法的推广也为后来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进行抗衡奠定了基础。

2、世俗音乐教育

十字军的东征带来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成了古城镇的复兴与新城市的兴起。商业和贸易交往日渐频繁,社会情况日益复杂,系统地梳理宗教神学,进行更为开放的宗教教育,使民众对基督教有更加正确的认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对知识的渴求,对现实的认知,加快了基督教宗教教育的世俗化进程,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新兴阶级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使得音乐教育逐渐走向民众,音乐风格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无论是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宫廷艺人或者民间艺人——流浪歌手演唱的贵族王侯等游吟诗人,还是自编自唱的贵族、骑士等爱情歌手,他们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使音乐的传播逐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贵族走向中产阶级,直至平民百姓。(如图1)在传唱的间歇流浪歌手等也会在冬季的封斋日期间去圣乐学校学习艺术规则、演奏技巧以及新的歌曲[5]。至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音乐的传播不再是分散无序的,逐渐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即音乐戏剧表演行会,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它不仅是训练歌唱的机构,而且有自己的艺术评定等级规定。他们关于等级的规定是这样的:“识谱不太熟悉的人,叫学徒;识谱熟练的人叫学友;会唱五六首歌曲的人叫歌人;为曲调制作词句的人叫诗人;创造曲调的人叫师傅。”其中能创造曲调的人——师傅(后来发展成名歌手)算是造诣最高的[6]。

三、美术教育

尽管原来有很多研究者称中世纪为黑暗的世纪,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欧洲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成时期。中世纪欧洲的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教会的无上地位决定了教堂是表现宗教热诚的地点,与教堂相关的建筑、镶嵌画、手工艺品、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教堂内部装饰、手抄本圣经插画数不胜数,成为中世纪美术的突出代表。这种辉煌的创造当然离不开美术教育以及基督教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卡希欧多尔提出的“七艺”课程中没有提到美术教育课程,但事实上,“七艺”在中世纪是作为基础课程存在的,当学生掌握了其中的知识之后,可以像更高阶段发展,学习更为深入的知识,艺术(可特指美术)即位列其中。

1、僧侣的培养教育

中世纪早期,各类知识的掌握者基本都是僧侣,僧侣们栖身的庇护所修道院就成为了最初的教育机构。

公元529年西欧修道院制度的奠基人本尼狄克为僧侣们制定了《本尼狄克规程》,以此制约修道院的日常事务处理,后经过不断的修编补充,最终作为修道院约束僧侣的严格手段,并成为西欧各国修道院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这个规程的第48条对给予僧侣们的教育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僧侣们必须把在图书馆阅读和抄摹经典作为日常必须的工作。由于当时书籍匮乏,《圣经》及其他宗教文件、书籍的制作在中世纪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抄本也常常是修道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此类工作因而受到修道院的极大重视。(如图2)

僧侣们在书写、抄摹的工作过程中,“特别是查理曼的时代以来,他们把文字的书写提升为书法与设计的艺术,创造出优美典雅、光彩夺目的手抄本。这些手抄本以美丽的图案成为中世纪的第一批书籍”[7]。手抄本中往往都绘有精美的彩饰插画,尤其复杂的细密画是手抄本装饰画家最常用的,“假如一座修道院在院内找不到胜任彩饰工作的艺术家,他们就会雇佣世俗的艺术家。参与制作抄本的院外人士,还包括制作皮革封面及书夹的装订师。手抄本的封面往往制作的非常典雅精美”[8]。绘画受到如此重视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体制限制,中世纪早期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条件和机会接受文化与艺术教育,对文字的认识能力很薄弱,基督教义的宣传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图画和雕塑描述进行,对各类美术尤其是宗教用品如雕塑、壁画、手抄本、手工艺品等的需求在这种温润的土壤下滋生非常快,仅仅依靠修道院中少数工艺美术师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是极其不现实的,迫切需要以教育的手段培养更多的艺匠和抄写员。美术教育就此以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在技艺和技术的需要之下开始进行。之后,在修道院规模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受社会发展和世俗影响,也逐渐从只允许僧侣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独断政策中演变为兼招走读和住读的普通民众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教堂为了宗教目的创办的僧侣艺术学校及作坊,传授工艺,训练工匠,为宫廷或教堂提供工艺美术师,生产奢侈的宗教用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真正的美术学院诞生为止。

2、世俗民众的技艺传授

自古希腊以来,美术与手工艺的分界线一直不明显,绘画与雕刻虽被视作艺术,画家和雕刻家却被列入工匠的行列,地位低下,美术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也没有被列入到七艺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而成为了一种重视纯技艺的工匠教育,即作为一种职业的培训。工匠们为了谋生而掌握各种技巧,同时还必须经过行会认可才可以开业授徒,而相关宗教用品的巨大需求量又使得工艺美术技艺被极度重视。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在宗教目的的支配下相得益彰,兴旺发达。

手工业者们在作坊中按照不太严格的男女分工进行诸如金器制作、物品雕刻、编制纺纱之类的工作。(如图3)无论是早期的私人作坊还是后来的行会作坊,纪律和等级制度都是非常森严的,严格遵照师徒契约执行。师傅、帮工和学徒构成了作坊的三个阶层,师傅拥有所有权利,同时也必须尽到师傅的职责,契约中规定了“师傅应尽其所能用最佳的方法传授其技艺给徒弟,不得保留其技术”[10]。帮工是已经期满学成的徒弟,是师傅的助手,可以熟练胜任各项工作,还可以领到工资。学徒只能学习知识和做杂役。技能全面的师傅向徒弟直接示范并传授所有技艺,经常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等多项技艺,徒弟将学到的技艺立刻用于手工制作的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渐进步。(如图4)由于师傅多才多艺,徒弟掌握的知识内容也是综合而广泛的。经过长达七年的艰苦学习,合格的徒弟能够获得师傅颁发的结业证书,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有少数人也有可能会晋升为师傅并开业授徒[11]。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都是师徒传承教学模式的受益者,如乔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他们不仅是某个专业的大师,更在艺术领域的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3、行会制度的确立

中世纪行会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手工业,促进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如图5)“行会的艺徒教育实开教育史上职业教育的先河。这种教育不仅传授技艺,同时又着重道德的培养。但是,行会的艺徒制度教育先天地有其片面狭隘性,它把保守技术的秘密当作不可动摇的信条来遵守”[12],中世纪的师徒契约中规定了“学徒不得泄露师傅要保密的一切事情,包括技术上的秘密”[13],“这就给技术的传播和促进带来了极大的阻力。这种教育又把师傅的权威绝对化,压抑了徒工身心的健全发展。这些缺点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闭塞、凝固以及森严的等级性”[14]。“在行会的监督领导下,艺徒制成为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9]。

宗教用品的大量需求也刺激了作坊的形成,并推动作坊内部进行生产制作之外的教育培养。随着基督教及宫廷王室对劳动的不断重视,手工业者的地位不断提升,手工艺的制作和加工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如此良性的教育氛围中孕育出很多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大师。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美术教育无疑对后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直到今天仍旧在美术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四、结语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艺术教育始终与宗教活动如影随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会自身需求的限制,对技艺传授的重视远远高于理论与对学生或学徒的心智培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会为了更好的传播基督教义而进行的音乐和美术教育为后来的西方艺术取得的辉煌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教育借助基督教的强势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从中孕育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为现代大学的诞生和现代美术教育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观念与创新:艺术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275)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8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7:400

[2] 郭宇菁.中世纪宗教音乐与建筑的精神特征[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90

[3][9][10][12][13][14]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4,225,225,226,225,226

[4] 周振亚. 欧洲古代音乐教育探略[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64

[5] 保·朗多尔米 ,朱少坤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0

[6] 何丽丽. 谈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发展[J].艺术教育,2002(2)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范文第4篇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枝繁叶茂,结出硕果。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全国各级文化科研机构务必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整合学术资源、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方法,努力进取,完成任务,争取更大成果。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杂志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欣逢中华盛世,共襄文化盛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

(一)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研究

《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研究》于2007年度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批准号:07CA54;负责人: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冶青措研究员),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共15万字,并配有包括《格萨尔》唐卡在内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的唐卡及部分反映唐卡绘制情况及画师的图片120幅。该成果在搜集、梳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格萨尔》唐卡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特色及其在藏族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并对《格萨尔》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提出了建议。

该成果分为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仲唐――《格萨尔》唐卡艺术、《格萨尔》唐卡艺术的新发展、《格萨尔》唐卡画师、《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格萨尔》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6章。

第一章: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分析论述了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佛教传入后唐卡艺术的起源,唐卡在构图、用色、创作、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唐卡艺术具有的广泛群众性与社会性,唐卡从内容、材料、绘画形式、地域、流派等方面区分的不同类型。

第二章:仲唐――《格萨尔》唐卡艺术。分析论述了《格萨尔》在安多、康巴、地区的流传分布情况以及仲唐的产生,《格萨尔》唐卡中的格萨尔形象特点、画面背景特点、反映的格萨尔故事、其他人物造像特点,《格萨尔》唐卡的绘画特色、艺术风格、供奉及欣赏等。

第三章:《格萨尔》唐卡艺术的新发展。分析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相继产生的《格萨尔》精选本插图中新式唐卡在构图、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变化发展,以及《彩绘大观》中的《格萨尔》唐卡、甘孜州《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格萨尔30员大将唐卡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格萨尔》唐卡画师。概要介绍了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阿吾尕洛、绘制“基尼斯之最”唐卡的美术大师宗者拉杰、为《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点睛的泽仁巴登、绘制《〈格萨尔〉精选本》插图的东智才旦等《格萨尔》唐卡画师。

第五章:《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概要介绍了《格萨尔》壁画、刺绣及泥塑、石雕等《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

第六章:《格萨尔》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分析论述了《格萨尔》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经济价值等,《格萨尔》唐卡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格萨尔》唐卡艺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保护、继承、发展《格萨尔》唐卡艺术的建议等。

该成果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

――“唐卡”作为藏族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与壁画有着密切的联系,绘制在墙壁上的为“壁画”,绘制在卷面上的则称“唐卡”。“唐”,在藏语里是“展示”的意思;“卡”,在藏语里指被展示的物品。

――公元7世纪以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先后入藏,带来许多工匠和画师,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和古老的印度文化传入我国地区,对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唐卡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绘制唐卡的画师大部分来自民间,因而唐卡艺术又与丰富多彩的藏族民间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绘制唐卡的颜料提取自青藏高原特有的有色矿产与动物血,各种颜色对比强烈,不仅使画面的立体感增强,而且不易变质、褪色,使画面长久保持色泽鲜艳。

――在没有出现手抄本与木刻本之前,《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主要依靠民间艺人的说唱得以广泛流传,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加深对听众的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听众,一些聪明的民间艺人就以《格萨尔》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及“格萨尔故事”,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演唱边解释,这就是有关《格萨尔》最早的“唐卡”画。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专门的类型,称作“仲唐”。“仲”,即《格萨尔》故事,“仲唐”,就是画有《格萨尔》故事的唐卡,并逐步发展成为藏族文化艺术的精品与瑰宝。

――解放前的及其他藏族聚居地,基本上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宗教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劳动人民没有地位,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学艺术也不被重视,不能进入艺术殿堂。唐卡中以佛经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德唐”、“协唐”占主流地位,它们质地最好,工艺最精美,篇幅最大,数量最多,价格最昂贵,流传最广泛,多悬挂、供奉于寺院、宫殿或农奴主贵族的宅院,一些较好的唐卡往往价值数十万乃至上千万元;唐卡中分别以藏医藏药、藏族天文历算为主要内容的“曼唐”与“孜唐”,也因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受到重视,第五世达赖喇嘛在建立噶丹颇章王朝、修建布达拉宫时曾集中当时藏区最优秀的画师绘制了《四部医典》彩色唐卡与历算唐卡,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而唐卡中以反映《格萨尔》故事及其人物为内容的“仲唐”,则主要通过民间说唱艺人自画、自用、自卖、自我欣赏,质地很差,甚至连一块像样的画布都没有,从历史上看,官方、寺院及农奴主贵族从未重视、支持过“仲唐”的绘制,但艺人们依然满怀激情的指画说唱,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显示出民间艺术极强的魅力与生命力。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德唐”、“协唐”与“曼唐”、“孜唐”的论著难以计数,而对《格萨尔》唐卡的专门研究亟待加强。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格萨尔》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格萨尔》唐卡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呈现出初步繁荣的可喜局面。(田军亭)

(二)正本清源――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的原创性研究

《正本清源――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的原创性研究》于2005年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5BF054;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共10万字。该成果从原创性这一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指出中国近代现代建筑学研究本质性的西方中心主义视野使它从来不愿把本土民间建筑经验视为自己学科的基石与根源,从而提出“非西方方法的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这一全新重大课题。

该成果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框架性理论研究,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现象学的直观把握与建筑学的视野结合,以实践从“物质性、真实性、技艺、意义和场所”诸多方面的、建构学方式下的本土性建筑特征的分析与认知,形成“砌筑”、“土作”等地域性建筑语言范型与营造方法的体系性提炼,并以“景观建筑体系”以及“手工建造技艺”为核心内容,探索中国民间建筑中的非西方方法的回归与重构。收已4万余字。二、典型区域调查,立足于对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的研究,抢救性地调查了浙江省大量村镇乡土聚落,系统采集了69个民居村落的一手资料,为这个地域传统民居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图文信息。三、典型区域营造研究,节选收入一系列关于民间建造的思想与做法的研究报告,计3万余字。四、营造工艺试验,计10种。五、从乡土营造出发的“原创性”实践,收已两篇,计3万余字,建成案例两个。

该成果认为,众多所谓从保护出发的研究事实上意味着民间建筑工艺因脱离生产活动而消亡。因此,课题研究以专业研究方式深入民间建造活动,通过将其经验体系经实验室验证改良,支持和推动在新的城乡建设中广泛使用手工营造,这对保持和原创性发展中国城乡的本土文化特征,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可操作的广泛实用价值,对于矫正目前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的偏差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该成果集合实际调查、理论探讨和工程实践于一体,为重建以中国本土方法为核心的建筑学研究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保持当代中国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设计实践也提供了可贵的范式。(小石)

(三)东西方戏剧观研究

《东西方戏剧观研究》于2003年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3BB019;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刘彦君研究员),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同名学术专著,共15万字。该成果通过对东西方戏剧观念的双向互动过程的研究,梳理了中国乃至东方戏剧自近代以来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了戏剧作为人类重要的艺术活动的本质和特性。

该成果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从原始巫祭到早期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仪式原则”的论述。其中涉及“祭祀仪式规范与原则的非日常性质”,“仪式性决定了东西方戏剧的共同的基因”等。并在“早期东西方戏剧观念的相异基因”这一节中,论述了古希腊戏剧的理性追求,以及精确性与逼真性理念产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舞台形态、呈现语汇、叙事角度,以及时空观念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早期东西方戏剧观念的相近特征。

第二部分,着眼于东西方戏剧在各自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不同和分野。从“写实状态与非写实状态”的区别入手,着重论述了西方戏剧观念朝向写实主义倾仄的过程和阶段。列举了理性原则对戏剧的影响、透视原理与戏剧逼真标准的确立、对准确性的追求――“三一律”、绝对写实原则――第四堵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者之间的一些本质区别。

第三部分,是基于近代戏剧发展中东西方戏剧观念的逆动而论述的。涉及到了西方对于写实主义的反动,回视东方的热情,对东方戏剧观念的贴近,以及趋向东方戏剧的假定性原则的设立等。同时,针对东方戏剧观念的倾仄,分别以“东方戏剧传统的”、“戏剧观念向写实方向的发展”、“舞台构成的改变”、“潮流中的异响”为题做了同等的论述。

该成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理论视点,研究方法坚持史论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论证相结合,很好地揭示了东西方戏剧观重大异同及背后的成因,并在很多方面提出了研究者自己的新见。同时,该成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而且也可体现在创作上。戏剧观念不仅制约着人们对戏剧的理解,而且对戏剧的文本创作和舞台呈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小石)

(四)音乐学世纪回眸

《音乐学世纪回眸》于2003年度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批准号:03BD040;负责人: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该成果从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世界音乐学的发展与现状,对我国音乐学的总体状况及其各子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意见;同时也对音乐学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规范、工具使用与文体写作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该成果从现代学术分类的角度,明确了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学术性研究和总结,作为人文――社会知识的一个领域,其目的是从各个角度对音乐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研究;分别概述了音乐学从19世纪的德国出现对音乐分门别类的系统化专门研究到独立学科的形成乃至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科名称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音乐学研究、教学机构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大量科研、教学成果的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我国音乐学现有研究格局及范式多仅为对国外音乐学架构与思想的介绍、未能立足我国现有的音乐学学科架构与现状,缺乏最新学术成果的引入与吸收等局限性,亟待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前瞻性展望。全书共5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共16章。

上编为“学科领域引导”,旨在立足中国,以国内外音乐学学术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对音乐学的全貌与目前已经在国内外音乐学中得到公认的成熟子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文献、研究问题、研究现状、最新动向、今后的学科展望等进行梳理与反思。包括12章。

第一章“音乐学总论”,主要论述了音乐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艺术与文化的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的内涵演变与思想理念、研究成果的社会功用与文化职责、学科人才的知识及素养结构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梳理了该学科发展所经历的起步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对该学科一些专题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论述了该学科的对象、目的与相关学理问题,对学科的历史进展、重要文献、相关争鸣问题与方法论进行了深入梳理,并对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全面回顾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对相关文献、主要学术问题及今后的学术动向展望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西方音乐史研究”,重点对西方国家的音乐史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世纪以来的西方音乐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音乐分析学”,对西方和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与论述,并对这门新兴学科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第七章“音乐人类学”,讨论了该学科的性质、范畴与目的,进而对西方和中国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历史与重要文献、人物进行了梳理,并对该学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研究方法以及近年来所出现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八章“音乐美学”,对中外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梳理,对该学科出现的一些关键性学理问题提出了意见与看法。

第九章“音乐批评”,在较为准确地界定音乐批评内涵与对象的基础上,针对音乐批评的实际,论述了相关学理问题,并在回顾中外音乐批评发展史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中国音乐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音乐社会学”,全面考察了该学科的学理性质与定位,并在总结西方音乐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音乐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景。

第十一章“音乐心理学”,界定了该学科的对象、范围与研究意义,在清理中外学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该学科最新发展趋势与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第十二章“音乐教育学”,在全面梳理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学科历史与学科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意见。

下编为“研究工具与写作规范”,是音乐学研究规范与范式的分析与总结,较为侧重学术实践中应用的方面,旨在对研究生层次以上的音乐学者提供实用性的研究指南,既有学理性的深入探讨,又有实用性的工具性指导,这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色是该成果的重要方法特征。包括4章。

第十三章“音乐学的研究工具与写作规范”,通过对音乐图书馆、主要音乐工具书、重要期刊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的介绍,引导读者全面、准确地掌握音乐学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第十四章“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全面、深入地讨论了音乐论文的写作基础、音乐研究的基本规范、音乐论文的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程序与规格问题。

第十五章“音乐书(文)评的写作规范”,讨论了书评的问题界定,在相关的优秀书评实例分析的辅助下,针对书评的原则、写法与特点进行了剖析。

第十六章“调查报告与采写问题的写作”,主要针对民族音乐学等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常见的调查报告文体进行梳理,特别列举了田野调查中一般所应涉及的问题与方法,具有使用指导价值。(田军亭)

(五)我国电影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国电影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于2003年度获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3BC030;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李乃和教授),2010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我国电影观众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研究总报告》为研究报告,共计33万字。该成果以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为切入点,以观众为本位,直接进入市场的“终端”,为当今我国电影产业结构的重组并向现代大电影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成果包括以下专题研究:美国大片观众偏好研究、网上电影观众爱情喜剧片观赏行为研究、网上电影观众片观赏行为研究、美国科幻电影的观众偏好研究、青少年动漫影片的偏好和行为研究、青年受众韩国反转剧影视观赏偏好研究、电影博客对科幻片票房价值影响研究、电影置入式营销在消费者中有效性研究、网络口碑与电影消费者态度及观赏动机关系研究、农民电影观赏行为研究。

研究者致力于在观众群体和电影本体两个交互式的动态系统之间展开耦合过程的研究,一方面把观众对电影的欣赏行为与心理素质看成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另一方面又将电影本体构成的诸要素,直接渗透于观众的欣赏行为与心理活动之内,将电影观赏心理、计量心理学方法和结合分析思想引入电影观赏研究,创建了分层-解构模型,并根据问卷设计及数据搜集,得出了最终的解释和结论。这种方式,较之以往一般的观众调研分析更具有可信性、指导性和科学性。

初中音乐学科知识梳理范文第5篇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