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治理

传统文化治理

传统文化治理

传统文化治理范文第1篇

【英文摘要】Asurveyofthethousandsofyearsof

我国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对世界四大文明的发祥地考察后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那样,在时间和空间的无限中销声匿迹而绵延不绝、延展至今?其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远征的力量。[1]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海外出现了一种“中国”论调。《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撰文,称全球化将使中国受益,反过来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现在拥有不可撼动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不能在本世纪续写荣耀”,理由是中国可能赶上来。耶鲁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弗礼·加腾(JeffreyGarten)在《商业周刊》上撰文指出:世界经济对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依赖,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一旦中国经济受到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的打击,美国经济的“生命线”就可能被掐断。针对这一论点,一些中国学者也纷纷撰文指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国势日盛,对他国的土地与资源并无染指之心,所想的只是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而且回顾历史,中国式的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一直是指向和平的。“亲邻善友,国之宝也。”[2]和平主义精神便显而易见。不过,这种和平主义的宣讲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反驳。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崇尚和平的事实固然很多,可相反的事实也不胜枚举。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学者和西方学者,可以赞扬中国人的深刻、广阔、单纯、恬静、勤俭等美德,似乎还很少承认中国是一个和平之邦。[3](P34)特别近代以来,中西双方的接触常常是通过战争形态表现出来的。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文化在西方所得的一点“好感”,被一扫而空,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至此,也易于得出一个结论:恐怕实在难有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天生就喜好和平。

然而近读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和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中国问题》以及相关资料,然后重温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对这一问题便有所厘清: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取向,一直是和平主义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存在于民族大众的心理的、知识的、生活的结构之中,并通过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而得以延续。尽管这种延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而有所发展、嬗变,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主流仍绵延不断地得以保持。被誉为“世纪的智者”的大哲学家罗素,曾于1920年至1921年间,在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讲学,讲学完成之后,他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说中国人向以博大的文化为荣,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于追求自由而非支配别人。正如罗素所言:“他们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中国虽是两千年帝国的后裔,然而对帝国的热衷却已极其淡漠了。”[4](P154)在这种文化熏染下的中国人非常骄傲,以致骄傲到不屑于打仗的程度。诚如罗素所言,“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于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4](P154)。按罗素先生的意思自然是中国人爱好和平已习而成瘾。中国历史上虽征战连绵,但老百姓是天生爱好和平的。罗素接着论证了这一个观点:“我不知道哪国的诗人会像白居易那样,塑造了一个自残逃避的新兵……他们和平主义扎根于深思熟虑的观点,事实上扎根于他们不愿意改变任何所见到的一切。”[4](P154)马克斯·韦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尽管战事频仍,但进入历史时代后,即逐渐成为和平化的世界帝国。”[5](P30)韦伯首先承认,中国文化的发展最初是以纯粹默武主义为标志的。但随着文官当政,意识形态自然地转向和平主义。[5](P32)因此,和平主义自有文明史以来,基本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脉络。

综观中国历史,除却一些失常的行为,中国政治文化之崇尚和平,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中国与异族的战争中,多半是因异族入寇,我方才起而抗战;抗战胜利,亦能适可而止,以穷兵默武为戒。中国自秦以来屡筑长城就是明证:长城是由历史命运铸成的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它代表防御和不出击,是积淀着一种内向防范型文化的深厚思想的事物。西汉时,有个叫陈汤的,他以单车之使,攻克了西域匈奴遗族这支强敌,回到朝内,不但得不到英雄式的欢迎,还受到种种责难。就是因为中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理想,这理想便代表一种崇高的和平精神。[6]并且,中国人至少在士人阶级,是向不崇拜英雄的。成吉思汗,曾横扫欧亚两洲,英雄气概,史无前例,然最终也落得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评价。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立大功,建大业,但重文轻武的传统始终没变。在历史上能不朽的军事人物,也往往因其有儒将之风,国人视班超高于李广、卫青,其故在此。马克斯·韦伯也曾指出,武人在中国被鄙视,就像在英国亦受过200年的蔑视一样,一个有教养的士人是不会在社交场合中与武官平起平坐的。[5](P137)重文轻武的传统,虽曾使中国流于文弱,但正是这文弱之气,成就了中国和平主义之源。

任何精神气质的获得,都离不开具体的土壤。和平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特质,更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我国黄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与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蓝色文明相比,黄河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视。西方政治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国古代思想家地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就是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由这种地理环境决定的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实现对完满和谐的和平精神的追求。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的制约。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比照斯密之术语“商业之系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业之系统”[5](P39),农业民族与商业民族、游牧民族的不同,在于商业民族好竞争,游牧民族好争斗,而农业民族自耕自食所以好和平。农业民族不但要居有定所,耕种也需有定时,因此,最怕骚动和变乱。一旦战事兴起,往往流离失所,不得耕种,影响民生。因此,中国农民的最高要求就是过太平日子。金耀基在对中国人人格特征进行分析时提到农业社会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中国的政治文化。他认为,古典中国是典型的传统的农业社会,这形成了中国人顺乎自然的人生观,他们把自然界和人事界的种种安排视为天经地义,很少去改变世界。金耀基借用冷纳的术语,称为“闭固性人格”,这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流动性人格”相反。[3](P36)此外,在技术尚未进步的时代,农业是靠天吃饭的,每遇丰年,农民便对上天感恩报德;遇到灾年,便要进行祈祷,这也有助于培养和平精神。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对文化的发展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战斗君主军事上的神性和巫师的和平主义的神性是否能结合于一人之手。[3](P38)而在中国,这种决定作用却偏向于后者,诚如马克斯·韦伯随后所指出的,中国的君主是一个大祭师,是凭借古老天生的神性进行统治的。这种巫师般的神性恰恰是和平主义的。[3](P38)

2.思想观念的提倡。人类所以不能和平,战乱连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权力之争及对资源的占有。权力欲是人类最常见最具潜力的动机。古人似乎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而以权力禅让为政治崇高道德。尧舜禅让,数千年来传诵不绝,奉为圭臬。孔子也曾有言:“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孟、荀也都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到了宋明理学,更主张以通过心性的工夫,彻底超化权力欲,这便为和平主义在中国的延续提供了思想上的教化。“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早已成了人们普遍的思维原则。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中庸”与政治的关系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上。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在评价中庸思想时,不能简单地把中庸等同于折衷主义,把中国古代官场讲求不偏不倚的折衷倾向理解为中庸之道。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动乱乃户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国人性格的影响。中国之热衷于和平,实乃是中国人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海外学者和西方思想大家都曾有过精彩的论述。我国台湾学者金耀基在对中国人性格进行一般性观察时列举了辜鸿铭、史密斯、威廉姆斯和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关于中国人性格的观点,莱特提到了中国人的13种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与人无争。[3]正是这样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罗素也提到中国人性格不利于战争而有志于和平的方面。他的一位北京友人向他展示的一些画,令他印象十分深刻:苍鹰捕雀,鹫栖大枝,水鸟傲立于冰雪之中。罗素认为,这些画表现了中国人的善于体恤,这种性格不利于战争。[7]罗素还同时提到中国人性格中的宽容和忍耐精神,并对这两种精神表现出极大地惊讶,中国人的宽容,欧洲人根据本国经历是无法想象的,但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中国人的忍耐了。正是这两种精神形塑着中国人的性格,使中国趋向和平而不是战争。

4.本土宗教的渗透。佛教戒杀生,慈悲为怀,在崇尚和平这一点上,较之中国正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便逐渐渗透到民间,至隋唐曾盛极一时。佛教的基本精神,于是为正统文化所吸纳,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隋唐以后多年,佛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不在本土文化之下,这从佛寺的数目和孔庙数目的比较中可明显看出。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曾有效地培养了和平精神,这是绝无可疑的。在宗教的影响中,儒教和道教也无处不在地渗透着和平主义。在这方面,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儒教和道教》一书中有透彻的论述。马克斯·韦伯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时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缺乏一种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精神气质。用韦伯的话来说,“儒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适应于此世,清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5](序)这两种理性主义的区别在于一种是消极适应,一种是积极支配;一种是秩序,一种是反秩序的。对于儒教的这两种理性主义,陈秀同说:“宁作太平犬,不作离乱民。”[5]正如这句话所显示的,儒教的理性主义本质上具有和平主义的性质。罗素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中国虽然革命和战争时有发生,但往往不甚激烈,这是因为儒教的平静观起了重大作用。[4](P31)他又指出,中国很少发生血淋淋的战争,在这样的国度里,兵祸之灾没有我们厉害,那就是因为儒学的缘故。[4](P31)尽管罗素的观点有点武断和偏激,但儒教内含的和平主义因素却是不容置否的。和儒教一样,传统道德也具有和平主义的精神气质。道教引导人们隐匿于世的方式或作为隐士离群索居于山林,以保全一己的纯真与谦逊。在韦伯看来,这种精神是与鼓励人们跳出狭隘的生活圈子到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才能的创业精神背道而驰的。[5](序)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富含和平精神,中国的传统社会也足以培养和平精神。但一部世界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那么,如何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这种和平主义精神成为世界的和平主义,便是每一位关注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的学者要探讨的理论课题。诚如罗素所言,中国人摸索出的富含和平的生活方式,已沿袭了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4](P7)站在新世纪的前沿,重新审视近百年前哲人的明导,便知中国之和平对于世界争取和平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行者无疆·在浙江大学第九届登攀节开幕式上的演讲[Z].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2.

[2].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1997-11-3(1).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5]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宝译)[M].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传统文化治理范文第2篇

刚才,大家参观了江中药谷制造基地,一起重温了视察讲话的真情实景,共同感受了现代科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的完美融合。大家不辞辛苦、不惧冬寒,百忙中莅临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省国资委共同主办的“外国政要谈治国理政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药发展思想”座谈会。在这里,我代表三家主办单位,对各位领导专家、各位中外贵宾的到来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王勃,在江西南昌这座城市登临滕王阁,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国唐朝的繁荣、富强、绚丽。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21世纪前后,人类文明进程中有一个重大现象,那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不断地走向世界,世界也不断地走向中国,而且这个过程还在加速推进中。尤其是在中共十以后,这个步伐还在加快,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涉及多个方面,对改革发展稳定、日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作了战略部署,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今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行动指南,也是世界各国研究中国问题、分析中国形势、研判中国走向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所以我们今天邀请多位外国政要与国内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治国理政思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文明饱含深情、充满自信。他讲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高度关心关注,对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多次重要讲话、重要批示,而且创造性地将中医医理、中药药理、中医药典籍融入治国理政乃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之中:

譬如在谈全面从严治党时,他指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譬如在谈世界经济治理时,他讲到,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找准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

就在不久前出访拉美国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他深刻指出,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互联互通让亚太经济血脉更加通畅。

古人曾讲,“上医医国”,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重要论述,不仅可以“医国”,而且可以“医世”。今天的研讨虽然延伸为两个主题,但实际上是一条主线,贯穿了治国理政的东方智慧、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基层社会治理 作用和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379-02

引言

基层社会是社会最基础的一个层级,对于社会层级构成来说,可以看做一个金字塔型,顶层是上层社会,底下是基层社会,通过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基层社会的人数是最多的。所以相对而言在社会关系协调和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单纯通过法律或者条例进行约束,又很难达到合情合理。所以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染、理念说服以及改变教育的优势,对基层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纠纷以及陋习进行纠正和治理,从而保证基层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笔者将通过本文就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文化对于基层社会发展的意义

1.提升民众整体素质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社会的层级越高,受到的文化教育相对更多,思想更加开阔,自身的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和提升。而对于基层民众来说,缺乏高等文化教育的机会,那么自身的思想和素质形成只能凭借感性的思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思想感染教育的方式,例如在儒家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推行“以德服人”的德行文化,可以让民众在协调交流时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减少社会基层产生的矛盾冲突,更加快速地提升民众整体的思想和素质[1]。

2.符合目前发展目标

目前社会的发展和管理都是基于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这一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恰好是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也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所以推行优秀传统文化,将对基层社会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引导意义,也与目前国家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3.净化社会风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入到新的阶段。而对于广大基层农村地区来说,虽然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条件已经上升到了新的水平,但是在一些地区社会管理还存在遗漏,少数人群思想教育水平不高,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冲击,导致基层社会管理存在较大难度[2]。

二、当地社会文化特点分析

本文中主要研究的区域贵州省毕节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本地的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夜郎文化和移民文化。对于前者来说,是贵州地区比较古朴的文化,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特殊条件的影响,让当地民风呈现出吃苦耐劳、诚实热情的表现;而后者则是通过后期外来移民的影响形成的文化,与夜郎文化属于共同依存,外来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文化结构,除了仡佬、布依、侗、水、毛难、壮、彝、苗、瑶以及土家等少数民族带来的文化以外,还有汉族的儒家文化,而历经了几百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才形成目前的社会文化特色。所以对于贵州的社会文化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性文化[3]。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近几年乌蒙山片区扶贫战略的推进以及中央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扶持和高度关心,一大批重大项目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实施,对毕节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毕节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中,各种由发展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会逐渐凸显,而如何发扬传统文化在处理和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正是笔者试探解决的应有之义。

三、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1.推行“官民协作”,保证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性

对于基层社会来说,目前矛盾和纠纷主要来源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矛盾以及社会地位差异产生的纠纷。要保证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成效,首先要保证治理的公正性,而推行“官民协作”治理方面,可以充分解决以上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让地方政府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治理流程更加公开透明,也是对社会发展所提倡的“公平民主”理念的贯彻;二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群众的主导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带动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改革以及文化创新,激发民众参与的热情,协调社会关系,推动基层社会的发展。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官民协作”的基层社会治理,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改革:(1)推选德高望重,有一定影响力,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有识之士担任乡村发展顾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当参谋,做好协调,发挥“剂”、“助推剂”、“兴奋剂”的作用。对于目前农村人员来说,留守人员主要以老幼居多,青壮年多数在外务工,所以对于人员的组织和挑选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要建立起乡村发展顾问委员会,政府部门首先需要对人员的思想觉悟以及文化水平进行考证和筛选,同时需要对于人员的社会关系以及能力进行评估。即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德高望重”,从而保证人员的德行正直,不会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同时让治理人员利用自身在区域建立起的威信,保证社会治理的有效性;(2)利用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管理理念,为了保证农村基层社会能够形成和睦协调、友善互助的思想理念以及领悟,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思想教化的力度,即利用传统的宗族、乡约等组织机构在民众之中的影响力,实现基层社会有条不紊地约束、管理和协调,最终让基层社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3)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乡贤联系网络,乡贤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也是基层地区主要的管理和约束力量,而对于大部分基层农村地区来说,比较普遍的就是外出打工现象,而相关乡镇政府部门需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起乡贤联系网,从而可以推行各种乡贤活动,发挥乡贤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辅助作用。例如在黔西县就曾开展“诚信、守法、感恩”等活动,活动以丰富的主题活动、宣讲活动及讲堂栏目等载体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4)利用优秀文化资源,构建文化环境,对于基层社会风气调整来说,目前的首要任务并不仅仅是思想的普及和纠正,同样也是文化环境的构建。而相关部门则可以利用一些传统文化的资源,构建出一个文化教化环境,保证传统文化的教化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教育的作用,从而纠正民众错误的意识和认识[4]。

2.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吸引基层社会构建

对于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已经不能被界定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域本身经济不够发达,就业机会较少,而当地的青壮年为了谋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发展,不得不背景离乡去打工,可以说外出打工的人员都是思想开阔的人员,而留守在农村的则是一些老弱妇孺,一方面没有太大的精力去承担农村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很难接受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所以要推行基层社会的治理,自治是少不了的阶段,而推行自治首先需要的是人,具有开阔思想的人。在《礼记・大学》中就提到过传统文化所说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广义上来说,如果要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的整体治理和发展,首先需要对社会化的构成单位,即每一个家庭进行妥善治理,从而保证其健康的发展。而对于当下农村来说,对于每个“小家”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员流失,虽然我国已经针对这一普遍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例如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农业税等政策,但是对于人员的回归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需要针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对于农村地区来说,首先经济不发达,其次就业机会不多,传统的种植业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需求。所以,首先需要对农村经济进行发展,即不再以单一的农业作为主体,同样也能利用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推行旅游业、饮食业等多元化行业的发展,例如推行“农家乐”,将农村的饮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区域特色引入其中,然后因地制宜推行地方文化,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从而也能提升更多产业商家的投资;其次需要构建起文化的氛围,例如建立起具有代表性纪念性的文化设施或者是纪念馆,让本土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并且充分展示给外来参观者,也能让原本基础青壮年的热情得以激发,从而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5]。

3.完善法制措施理念,体现法律的约束

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贿赂问题,特别是在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等选举过程中,贿赂竞选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说人是感性的动物,而我国传统国家治理中也存在较多的人情实例,但是过多的人情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网络的错综复杂,从而导致法律的约束力被减弱甚至忽视,最终导致社会风气低下腐败。就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往往注重的“面子”以及“亲情”,而法律意识淡薄,最终让一些思想不正的人有了可趁之机。而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农村基层社会的法治,可以参考法家创始人韩非子,虽然说其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稳定性,但是也是为了保证社会本身的稳定,其思想中的一些立意和立场也反映出法治的科学性,即像“依法为本”就是目前我国“依法治国”思想的来源。而对于目前农村基层来说,则可以利用韩非子思想中的赏罚分明,即宣传法律的公正性。例如韩非子曾经提出“信赏必罚”、“有功者必赏”以及“有罪者必诛”,可以说这种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出其两面性,其一,约束性。对人来说,做任何事情都会计算得失以及代价,对于目前农村地区违法乱纪现象屡见不鲜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对于村民违法的处理缺乏力度,从而导致违法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其所付出的代价,也让违法现象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所以相关乡镇政府部门要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的法律,对于违法行为提出严格的惩罚措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容情”的约束效果,从而能够让民众形成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意识,也不会因为某些不法行为有较大的利润,铤而走险,也让法律能在农村基层社会中体现出约束的作用;其二,激励性。法律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约束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相反的法律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激励农村基层地区村民形成懂法学法,贯彻法律的思想和行为。例如针对目前农村地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问题,相关乡镇政府部门首先要进行法制教育,将法制思想普及到每一个民众心中,同时向民众宣传法制中的一些激励措施,例如推行政策,对于违法行为检举有奖,不徇私,不包庇,让法律意识在成为民众的关注焦点,从而贯彻依法治国的基础思想。

4.诚信思想教育与普及,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诚信思想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精髓,而对于相关乡镇政府而言,推行诚信思想教育以及普及也是保证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的重要方向。而诚信的思想贯彻可以通过农村地区信用体系的构建,建设起以诚信作为文化核心的新型农村基层社会。而具体的手段可以通过宣传普及以及集中教育的方式。就宣传普及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思想理念的宣传普及,首先相政府部门需要向民众普及什么是诚信思想,它的意义在哪以及诚信思想的由来;(2)人物事迹的普及,传统的理论宣传对于思想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推行诚信思想教育,政府部门可以将附近乡镇具有诚信行为的人或者事通过宣传栏或者广播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在潜意识中激励村民开展诚信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思想以及行为的宣传和认可,也能让民众切身了解诚信思想和行为,例如对于公交车“尊老爱幼”的人或者事进行表彰等等;而对于集中教育而言,则可以通过讲座或者演讲宣传,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邀请当地具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自己的家乡地区开展诚信演讲,从而便于大部分民众接受,最后认可,以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光辉的历史和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人去发扬和传承。广大基层农村的社会治理,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基础,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观念和思想也都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将起到法律规章政策之外的独特作用,值得管理者重视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 (03):13-15.

[2]蔚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与创新[J], 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 (12):23.

[3]李鲁静.论基层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村规民约[J], 新农村(黑龙江),2013 (10):303.

传统文化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入 传统文化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那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对于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界定。

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祖先遗传下来的,让人们世代传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从狭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本文从狭义的方面去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要融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文件的支持。在2004年,国务院发出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年,十报告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本内容的相对欠缺。高职高专主要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取也是非常少的。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只有1页内容讲到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专门讲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仅占据了7页的内容。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中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仅占了6页的内容。总体而言,内容相对比较单薄。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一)从基础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或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内容过于抽象,概念化丰富、生活性不足。如果在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不但对中国优秀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弘扬,同时,也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拓展作用。

(二)从中间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养成。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比如说,《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中的“国以忘家,公而忘私”,《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强调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一个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从高端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其一,可以提升伦理道德素养。如在《左传》中就讲“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学生学习了才知道什么是敦伦尽分的家庭人际关系;其二,可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古代,有诸多爱国人士的历史记载。如“存君兴国”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在他们身上都突出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感悟爱国品质,传承爱国精神;其三,可以树立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当前,在学生生活中有诸多的浪费现象,如食堂里,没有吃完的快餐被学生扔在餐桌上等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学生的勤俭观念;其四,可以培养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如在《论语》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见,古人非常注重笃志好学的态度。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其五,可以培育正确的金钱观。如在《论语》中讲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就能自觉抵制金钱万能论,懂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其六,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弟子规》中,句句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如“冠必正,纽必结”等,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且,朗朗上口,容易记诵。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思政课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一所院校,一流的师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那么,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更容易把这门课讲得生动,减少这门课本身的枯燥性,而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这样,学生不但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

(二)在课堂中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照本宣课,而是要挖掘课本的深层内容,补充课本所欠缺的内容。我们认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种方式:其一,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穿插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传承。其二,在实践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融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在实践课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等。其三,在课外实践作业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我们更多地只是在口头上讲道德,而忽了怎样让学生去做。如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就要精选一些这方面的影片让学生观看,观后以做一次家务为实践作业,如帮父母做一次饭,给父母洗一次脚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孝心。

(三)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通过课堂,更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领悟。比如,在学校可以开展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参加慈善活动,参观名胜古迹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