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控制度 科学 健全 高效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为实现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增强财务报告可靠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遵从性等目标所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2002年,美国在安然事件后颁布的《萨班斯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必须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陈述,并要求管理层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诚信负责,这充分说明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就企业自身而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有效管控经营活动,防范经营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及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项重要措施。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自2006年以来, 就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客观实际,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地深入推行,内部控制的成效在逐渐显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内控制度也遇到一些阻力及困难。笔者从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建设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议。

一、内控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及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避免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会遇上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1、企业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各层级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者的职能以及对这些职能的制约不同,导致控制方式不同;各级管理者的认识存在差别,导致在一个系统中的受控程度不同等。所以,如何把内控制度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共同认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控制程序存在的问题:内控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生产、营销、物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的业务相对独立,但其个别作业又与整体业务发生必然联系,并受其他部门监督和制约。如何确定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授权批准程序,明确不相容岗位的分离设置,实现单位统合与控制的双重目的也是一个需要系统策划的难题。

3、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财务会计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是依附于单位的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二者相互依存,一个既符合会计准则又适应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系统的控制流程的设计,如何进行流程再造、岗位重塑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建设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原则

建设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应紧紧围绕“坚持原则、尊重客观、抓住本质、保证实效”的原则,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策划运行方案,在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框架内积极创新,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一是要加强内控制度体系运行的组织领导。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的保证,它大大突破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范畴,是包含了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生产等多方面管理活动;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没有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因此,公司的主要部门负责人应成为推动者,日常工作机构应由各部门骨干组成,上下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推行内控制度体系的管理网络,为内控制度全面推行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统筹考虑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方案。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细化内控实施细则,使内控流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为避免重复工作引起效率低下,可以借鉴ISO9000体系的思想,运用PDCA循环的运行方法,整体策划内控管理制度体系运行方案。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目标、运行思路、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制度梳理、授权与转授权、流程及流程控制点责任落实等方面都应进行系统地规划。

三是要细化和完善内控制度流程。内部控制流程是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载体,应本着“适用、可行、有效、全面”的原则,编写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细则》。细则应包括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不相容岗位、内控制度职责、业务流程及控制点资料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作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要做到把流程控制和岗位责任控制密切结合,把复杂的控制流程与简便的控制指引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实现改善内控流程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要强化基础工作的落实

一是强化全员培训工作,提高执行能力。要用多种方式开展内控制度培训和宣讲,把“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作为推行内控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应针对单位主要负责人、高级管理层及执行层区分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内容,以简便快捷的方式达到认知内部制度体系的目的。

二是落实责任人制度,加强责任控制力度。笔者认为建立和执行经济责任制是落实内部控制责任的有效措施,应组织设计每一管理层次、部门及岗位的责任制,按照流程控制点确定各部门及岗位的主要责任人,并实现责权的对等。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内控制度流程的落实,要确保所负责的流程向下一流程转换、不能出现脱节、阻塞等现象。要使流程涉及的所有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权限办事,操作遵规范,使责任控制力度不断加强。

三是加强内部制度体系建设的自我完善,使内控制度得到持续改进。要想使内控制度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按照测试标准制定流程测试计划,检查内部控制系统及程序是否设计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实际发挥作用、各流程关键点是否进行了控制、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等一系列内容。

四、内部制度体系的建设要追求实效

一是以管理流程的再造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制度体系的建设,将以前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就管理制度进行整体梳理,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系统的管理工作控制链条。对不相容岗位进行了分离,授权转授权进行了明晰,密切结合本单位的管理实际确认流程控制点,合理地设置了业务流程、职责分工以及授权权限。各执行部门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内控制度实施细则,按部就班的处理各项业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责,逐步养成流程管理的习惯,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出现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现象。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完善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概念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部分企业在发挥财务内控作用方面存在差距,因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控制效力不佳等原因,导致企业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现代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或经济效益为目的。具体来说,应达到以下目标:①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有效落实;②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③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④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既要以《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便于企业有效增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单位财产,增强企业效益。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应符合以下原则:①合法性原则。企业必须以国家财经法规为准绳,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②全面性原则。企业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把握全局,充分涉及到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③针对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就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对其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水平。④经济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某项财务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没有制定和实施的必要。⑤实用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实际运用,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⑥稳定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随时变动,以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⑦清晰性原则。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要保证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避免环节过多、职责不清、人人有责而又人人不负责的问题。⑧权威性原则。为了保证内控制度的在企业内部普遍贯彻执行,财务内控制度最好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从而增强其权威性。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控制要点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达到服务于企业经营的目标,必须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各个要点。(1)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进行分工负责、权利分割,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使有关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2)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这一控制方式使企业经济业务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与权利清晰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3)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应设计并使用适当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制订和执行恰当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办法,并采取一系列业务控制措施,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4)财产安全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而采取的资产接触与使用的授权、资产和记录的保管等控制制度。(5)书面文件控制。是指把企业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形成书面文件或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这一控制使有关人员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有章可循。(6)人员素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7)岗位轮换控制。是指企业采取一定的程序和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轮换,以形成新的责任分工和权利分割格局,避免经济业务中控制失效的情况发生。(8)检查控制。是指企业通过例行的复核与自动查对、内审、外审等检查办法和手段对经济业务过程进行检查的监督。

三、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前提下,应该根据财务控制体系所要实现的目的,以及原则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而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内容大致如下:

(一)基本财会制度

首先,在会计核算方面,应该进行严格的规定,比如该体制应该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体制;会计编码使用说明、会计科目的名称等,还应该包括会计辅助核算的项目及其说明,会计报表的格式、种类以及编制的具体说明等,只有把这些东西都详细的规定在内,才能够为财会工作提供执行的具体标准。其次,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应该做出详细的规定,应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体制;往来的结算管理;资金的管理;投资的管理;存货管理;投入管理;收入管理;固定和流动资产管理;应力的分配管理以及财务评价和财会报告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定,以此来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避免财务管理中错误和弊端的出现。

(二)、基础性管理制度

基础性的管理制度范围广泛,在这里定义其要达到几个方面的目的:第一,对财务会计活动的各项基础进行具体规范,达到基础工作的明晰化和程序化,控制各基础要点。第二,对一些专项的控制进行阐述,以达到对专项的基本目标控制。第只,对基础工作的综合性业务予以控制,达到全面牵制的作用。为此,企业应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审批与授权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检查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

(三)会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会计机构是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组织基础,它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会计人员则是内控制度的最直接的执行者,会计人员的各项素质是实现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最根本的保障。对财务行为的限定、评价与处罚则是巩固执行力度的有力手段。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和综合管理要求建立起适合的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为此,企业应制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执行财经纪律与企业财会规章制度事项的奖罚规定》等制度。

(四)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一定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耗费的货币表现。成本费用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成本费用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制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从制度上对上述情况进行规范,从而达到“抓环节、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为此,企业需制定《费用报销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等来实现成本费用的相关控制。

(五)购销流程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物资流和资金流的转移过程,对购销过程企业应予以严格控制,因为购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始,而销为企业一个营运周期的结果,是创造升值价值的过程,又是新一循环的开始。如何控制首尾这些与外部接触最多的过程就成为财务内控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控制好了,才能保证资产的完整、价格的合理、销售实现的准确。同时在购销流程中企业也存在“内部购销”问题,即内部产品转移和内部销售及相关利益的实现,这也是控制的重点。为此企业需制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办法》、《内部计划价格管理制度》、《税金管理制度》、《单据管理制度》等来实现上述控制目标。

(六)其他财务风险内控制度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规避损失的重要方面。不少企业由于缺乏风险意识,不分情况对外担保、拆借资金、大量投资等,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则使企业损失数百万,大则几千万上亿元,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为此,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确定风险管理机制,达到对各项风险的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企业应建立《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保函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办法》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

(七)内部审计制度

虽然内部审计独立于财务机构,但从广义上讲应在财务内控制制度体系的范畴之内。内部审计是实行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它能指出企业在财务控制环节中的各项问题,并能对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进行评价和建议,因此,加强各项内部审计至关重要。由于内部审计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在此对内部审计的主要方面做一简述,即内部审计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制度》、《预算决算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制度》、《任期审计制度》、《内控制度审计制度》、《效益审计制度》等多个方面。

(八)相关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由于企业的业务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企业的财务内控在其他管理制度中也常得到体现,从而保证了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和在本企业活动中的有效实施性。为此,企业必须将相关的内部控制予以实施。企业的相关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主要有《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管理制度》、《财产物资保管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涉及到企业财务内控,促进财务内控环节控制,因此从财务方面企业要密切配合其他管理部门做好上述管理工作,达到财务的“边缘”控制。

参考文献: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范文第3篇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而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自觉带头学习制度、自觉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才能增强制度执行的氛围,增强制度建设的推动力。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管理是大多数单位容易忽视的领域,部分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缺陷。

3完善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内部控制的工作组织是内部控制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有效的工作组织有利于内部控制建设最终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应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组成由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人员、外部专家和中介机构人员参与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建立涵盖单位各部门的联席工作机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协调会,明确责任分工,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定期召开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例会,总结前期工作成果和安排下一步工作内容;建立核实反馈机制,单位各部门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及时对已梳理完成的业务流程、风险点、控制措施提出反馈意见。

3.2优化岗位设置,规范权力运行

从内部控制实践来看,凡是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较好的单位,都有较为合理的机构岗位设置,其单位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都能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都能做到岗位权责一致,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有效的内部控制岗位设置要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分离,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重大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同时应加强单位内部关键岗位控制,建立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和轮岗制度。

3.3完善内控体系,推动信息化落地

内部控制规程的建立仅仅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开端,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推动内部控制执行落实,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才是关键。部分内部控制流程有待通过实践检验,有些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及单位管理要求的提升也需不断修订完善,要通过穿行测试、执行测试、自我评价等方式,查找发现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控制缺陷,持续完善内控,不断优化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实现了单位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之中,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态化,可以改变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分块管理、信息分割、信息“孤岛”的局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内控理念、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要素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态化。

3.4加强宣传贯彻,调动全员参与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经济活动 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的发展,高校管理权进一步下放,各高校已由粗放式发展逐步过渡到全面内涵式建设阶段,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虽然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管理水较过去总体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部分高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干部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且执行不力;经济活动流程控制较为粗放;错误和舞弊时有发生;监督约束作用不够明显;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精细,业务流程存在风险等等。所以,高校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高校出现重大经济活动风险,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推进高校廉政建设工作。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高校才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够拓展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视角,还能够丰富和发展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论,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涉及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学校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高校内部控制,是为了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而建立的内部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这些要素组成,具体体现为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防范经济活动风险所需的控制措施和程序。高校内部控制的突出特点是制衡与流程化,是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必备要素。通过实行内部控制,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二、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构建精细化管理的高校内控体系是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高校内部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随着高校财政资金投入、科研收入的不断增加,经费管理压力增大,业务类型日益复杂,内部管理的难度与强度急剧增大,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其根本在于建立一个适合高校自身管理特征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通过全面梳理各项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制定新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将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经济活动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建立和完善各项业务标准,优化业务流程,最终形成规范、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而逐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它能够实现不同经济活动的制度与流程相互衔接,并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制度建设之中,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以满足学校全面经济活动风险管控的需要,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近年来高校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多与高校内部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内部控制是廉政风险防控的组成部分,是从单位内部经济活动风险管控这一角度出发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强调,要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总理指出,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钱,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发挥制度笼子的作用,是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从上级部门各类审计检查的情况来看,高校内部管理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经济活动没有归口管理,授权审批流程不规范,信息化程度较弱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高校内控体系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基石,而单位领导重视和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则是关键。在某些高校中,从决策层、管理层到实施层,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覆盖不全面,没有涵盖所有经济活动;没有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内控工作机制;领导没有积极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内控工作,各单位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从而没有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撑的工作体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一系列关于财务、科研经费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的法规制度。高校过多依靠贯彻执行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没有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管理办法,使得高校内部诸多经济活动得不到具体的规范指导和约束,许多业务没有规范化的流程,业务处理较为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一些现存的规章制度也存在执行力不高的问题。

(三)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人为操纵和干预的因素,解放劳动力,实现业务程序化和常态化,改变高校“信息孤岛”的状态,提高管理效率。许多高校的经济业务虽然有相关的控制措施,但往往流于形式,执行不力,这正是因为各项经济活动均为分块管理,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没有严密统一的系统程序作支撑,使得管理干部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处理日常管理实务,工作效率较低。

四、国外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经验

国外高校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从美国到欧洲的大学都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并且非常注重实施、评价和信息反馈环节。它们大多以美国“内部控制委员会”(COSO)报告中的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为依据,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内控体系,并且强调内控建立、执行、监督、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国外高校的内控体系对降低高校经济风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其成功经验也对我国高校内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总体来讲,美国高校的预算管理内控体系比较完善。在机构设置方面,学校在财务处设立预算办公室,负责学校的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方面,美国高校的预算编制程序非常严格,预算年度从每年7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的6月30日止,当年预算需要在上一年的4月份编制完成,经过完备的审批流程后,最迟每年6月份由州长确定高校下一年的预算。在预算控制方面,美国高校设立专门的控制办公室来控制预算的执行。同时,校内各部门也都配备专门的预算员负责执行本部门预算,确保预算执行有力。在绩效评价方面,学校绩效评价主要由校外民间机构检查和监督,评价的结果将作为之后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英国剑桥大学的内控制度较为健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校设有专门的由各学院的资深教授、行政管理人员及大学校长等共同组成的评议院,下设大学理事会,负责大学理事工作计划和资源管理的执行和政策的制定。大学理事会还负责监督除大学出版社之外的所有部门的财务状况,编制年度预算。其次,学校内部控制的体系比较完善,大学理事会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强调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加强管理而不是完全消除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第三,学校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剑桥大学设有专门的风险筹划委员会,具体负责大学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并向大学理事会负责。例如,在贷款方面,财务处先要向财经委员会提出建议,再由财经委员会和计划与资源委员会共同向大学理事会建议,并最终由大学理事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国外知名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大多采用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国外知名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大多以COSO内控框架的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完善,尤其对控制环境建设和风险评估管理非常重视。

内部控制组织机构明确。在机构设置方面,校董会是学校最高管理机构,除此之外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委员会,其人员构成均包括校内和校外的管理方面专家,校外专家增强了其独立性。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考评,并定期公开评价结果。所有人都可以针对学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向管理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内控制度执行有力,奖惩分明。国外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一般由最高管理层负责把握制度的政策方向,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制度,最后由校董会颁布实施制度。全员必须严格遵守内控制度,不得超越内控制度,即使认为制度有不合理之处,也需要在制度未修订之前严格遵守旧的制度。这样形成了“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良好氛围。对于制度执行有严格的奖惩机制,对于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学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样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做得好的部门也给予奖励,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五、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建议

在开展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管理结构,其次要梳理所有经济业务活动流程,在此基础上要系统分析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点。其中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要关注内部控制工作机构的构建、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这几方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管理要关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这六个方面。最后需要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平台整合工作。下面就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谈几点具体工作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内控意识

首先,高校领导需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工作,以身作则,充分重视内控体系建设。其次,认真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学习内控体系建设的内涵,掌握学校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树立全员内控意识,提高全员对推行内控体系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切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中。第三,要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宣传活动,开展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面向学校宣传普及内控的知识,让内部控制体系真正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中。

(二)完善工作机制

高校应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负责人,并成立内部控制专门机构,负责内控体系建设的宣传培训工作,制定学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定期向学校内控体系建设委员会报告并适时通报,组织、协调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并承办相关专项工作定期对各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对各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建设性意见,编制学校内部控制规范手册等。

(三)构建体系框架

(1)单位层面。高校在明确内部控制牵头部门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财务、纪监审、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单位及各相关部门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学校重大经济事项(按学校相关文件确定)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单位及各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应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单位及相关部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实行轮岗制度,明确交流轮岗期限。最后,单位将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相关信息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因素,保护信息安全,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2)业务层面。高校各相关经济活动业务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内控体系建设,在组织本部门全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内控规范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完善现行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高校各相关经济活动业务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授权审批的管理,明确业务管理中的各级经济责任制,高度重视相关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各相关经济活动业务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内控体系建设合力。

六、结语

构建高校内控体系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它是一项长期、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高校最高管理层需要重视并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内部控制的思想,使其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强化全体师生的内控意识。只要能将理论落实于实际工作之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就一定能使得内控机制在高校运行通畅,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 2012.

[2]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Z]. 2013.

内控体系制度建设范文第5篇

1.1对内控制度建设认识不足

医院内部管理阶层,尤其是私营医院,对此缺乏实际认识,甚至是拒绝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往往造成各部门人员混用、行政指令的随意调配等现象。同时,由于监督手段的低效甚至是缺乏,使得上下部门之间、上下等级人员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造成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混乱,监督权、决策权得不到保障,医院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也得不到认真贯彻和实施。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在虽然有许多医院正在逐步接受并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从整体上来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如部门、系统之间流程衔接不当,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系统化的、统一性的内控制度体系。此外,由于监督手段不到位,使得很多规章制度成为摆设,并没有真正实施,成为一纸空文。

1.3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缺乏

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由于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致使医院很多科室、项目缺乏准确的财务预算,同时,由于其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制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有效依据,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投资决策风险。此外,在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大多数医院缺乏对其自身物资财产,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有效控制和核算监督,致使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面和实际存在很大差距,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

1.4医院财务支出审批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的缺乏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僵化,致使医院的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低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及不规范、缺乏严格性的财务支出审批程序是最重要的原因。

2我国医院内控制度建设思路和措施

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如法律、政治制度、经济财税制度等多方面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此外,还要与其所处的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及医院自身水平相适应,实事求是,并根据医院自身情况的发展变化,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符合医院业务规范和符合其公益性质的内控制度。

2.1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是其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从根本上来说带有一定的文化性。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职业操守的巩固。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明显要比僵硬化的指令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医院可通过塑造和谐的医院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把医院独特的“白衣天使”文化与内控制度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性功能,解决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矛盾,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促使员工朝着医院整体的共同目标前进。

2.2逐步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建设体系

国家、地方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理论教育,使其意识到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内控制度建设加以引导、支持。而医院自身,尤其是医院上层管理人员应加强本医院的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制度系统,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医院财务预决算,加强医院货币物资的会计成本核算,做好财产物资的安全控制工作,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监督体系,保障职权责相符,给予“授权性”保障,以维护医院的整体利益。

2.3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体制是保障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内控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措施。如将内控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与年终绩效评价挂钩,并设置年终考核系统,对遵循制度规章的员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加以奖励,而对违规者,则给予处罚。此外,应注意到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权利的平衡与制约,并给予员工职业发展的一定空间,有良好的员工竞争氛围及职位晋升机制。

2.4坚持内控制度建设的公开化、透明化

在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相关人员,尤其是医院管理人员职权责的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其行为,并在医院内部网站上及时公布医院员工的奖惩情况,给予员工一定的监督权、建议权,根据员工的及时反馈,对医院内控制度建设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调节,实现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公开化、透明化,建立起合乎实际且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