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范文第1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141-02

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履行好国家的各项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财务管理必须得到有效的监督。财物管理是指按计划对国家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率,有助于将我国行政管理职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业单位的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是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在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并寻求解决方案。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业务不断增多,收入与支出数额巨大、次数频繁,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制度欠缺,办公人员的思想观念淡薄,财务预算与执行的不协调等。

(一)管理制度欠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逐步得到提升,但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漏洞,办事效率的提升速度也十分缓慢。目前,我国的管理与监督部门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难以快速实施并推广,其原工作模式仍旧继续运转,导致新旧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交替变换。与此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系统的管理方面仍很欠缺,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形成统一整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常常出现财务系统混乱的局面。另外,一些单位缺乏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内部缺失,而且又没有自觉遵守行政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其工作只处于形式上的应付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单位有关人员就迅速撇清关系,也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思想观念淡薄

一方面,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仅仅关注日常的收支工作和统计,缺乏创新,而从未在工作中认真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如何为单位节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如果其工作人员能这样为单位考虑,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上就不会出现大的漏洞,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甚至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如若过渡滥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在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疏于对各类凭证的核实与对账,因此,要加强办公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以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

(三)财务预算与执行的不协调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易出现财务系统的混乱,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财务预算与执行的不协调。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工作不负责,对财务预算没有给予重视,资金使用与预算不相符合,随意挪动单位资金进行自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分配的混乱局面,并损害单位的利益。一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理财观念,随意使用单位资金,甚至有资金私用的现象发生,造成预算远不及执行中的花费。另外,单位缺乏监管部门,根据单位的资金预算对其执行进行有效监督;二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将单位资金用于旅游、聚餐等高档消费,造成单位的财务系统出现漏洞,资金的使用远超于预算,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损害单位的形象;三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没有明确的规定,对资金分配不能做到合理利用,各部门经常出现互相填补的现象,造成财务系统混乱,无法将实际所用资金与预算进行比对。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一)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协调

近年,随着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分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的会计制度无法适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内部职能未进行明确分工,行政与事业管理部门交叉管理,会计制度难以确定。因此,一些单位的职能部门就开始互相推脱,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两套会计制度的存在扰乱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

(二)会计科目体系与经济业务要求不协调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复杂多变,而会计科目体系不够完善,很多业务都无法体现。因此,无法据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财务信息无法核实。会计科目与经济要求的不协调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业务时,会计人员在不了解会计科目的情况下,随意进行划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动向不明,无法进行财务查账。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没有与上级部分交涉的会计科目,而这笔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将流入单位的黑账,很有可能导致账实不符,影响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

(三)预算与执行不匹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部门预算随意性较明显,过多的人为因素支配资金,导致很多项目不能按预期完成,不但会影响预算的严谨性,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后期项目的预算与执行。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与实际不一致,另外数量也有可能有多又少。另外,预算中能动用的资金和实际账上的资金不一致,由于有些收入的一时难以到位,部分审批程序暂时不完善,实际账上无法支出项目经费,这样容易导致单位账上出现红字,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这种预算与实际执行不匹配的现象经常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单位的财务系统混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预算与执行相结合。

(四)单位内部缺乏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对单位内部的人员及经费缺乏监督管理,且执行效果欠佳。目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项费用的审批程序过于简单,且很多单位的费用经常是事后审批,这样容易导致财务费用远超预算。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出现岗位职责不明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贪污腐败等各种现象的滋生。因此,在单位内部一定权责明确,票据经手人与单位负责人不能是同一岗位,单位内部应当分设职能部门和监督部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

(五)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部门不协调

现阶段,集中进行核算的会计核算方式将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带去一些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混乱或者错误,严重的还可能致使行政单位出现瘫痪。其一,单位管理预算与核算业务的分离将导致核算部门对单位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活动不甚了解。而无法全面实时地掌握部门经济活动,将难以确定核算的准确程度。其二,一旦资产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分离开来,一方面,跟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人员将记录登记单位的原有资产的明细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本身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操作与管理,将会造成明细账和实物不符的情况。其三,由于是集中进行会计核算,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时间地域上的差异,原则上是第二年初返还财务核算结果,原行政事业单位将无法实时地对该年度的财务总核算情况进行查询,将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第二年度的财政预算。

三、解决措施

当今的网络大时代下,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如此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同样应该逆转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加强财务人员职能、提高其职业素质、优化财务人员的核算思路。在优化财务管理机制的背景下,促使财务工作人员向综合型人才转变,使财务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一)改革财务管理机制

在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导向的前提下,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设立财务管理制度机制,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有度可依,有制可循,同时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监督制度,确保财务工作人员有制度可依,顺利的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另外,一个完整有序的财产管理体系是使国家财务开支范围得到严格的控制与遵守的前提,还可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改头换面的财务管理机制能更好地被我国现代化经济大体制所包容,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树立财务人员新思想

第一,培养财务人员的经济价值观,使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及风险规避方面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第二,培养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成本节约意识,掌握好资金出入的比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第三,进行合理的财务预算,做好多种准备来应对风险,掌握以小博大的尺度。

(三)简化会计核算流程

简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的会计核算,确保内部财务监督部门的公正性。财务工作人员应认真、客观地对每一项财务信息进行核对,以确保其真实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核查,完善每一笔收支明细工作,以确保其合理性。最后,随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改革完善财政管理策略。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优化财政管理机制的关键在于财务工作人员,信息爆炸的当今,单纯的书面记录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财务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成为如今最首要的任务。而财务工作人员也须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不断的更新思想,以满足组织对个人的考验。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核算;收支两条线;财务监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83-02

中国目前经济处于转型和飞速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日趋发展和不断深化,然而,会计事项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复杂多变,接踵而至的财务问题日趋增多。近年来,经过被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反馈回来的意见:往往揭示出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普遍存在账目混乱,并且管理层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致使单位财务管理失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等等。因此,会计行业、财务人员应举一反三,积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整改规范。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核算存在突出问题

(一) 原始凭证方面的问题

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物发票不填写数量和单价,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字,没有验收人和经手人签字,而且有的单位负责人签字潦草不规范,白条入账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内容都不规范等。

(二) 记账方面问题

有些单位填写会计记账凭证摘要过于简单。如,汽车修理费、设备费、房屋修缮费,摘要只写“维修”二字,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填写会计记账凭证摘要抄写会计科目,如,某人借款购打印机,摘要只填写借“应付款”三字,既不能反映借款何许人也又不能说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的单位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那些原始凭证内容,使一批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大,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有的单位在开设银行账户时,将相关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保管,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造成账外账和“小金库”;在年终结账时,有的单位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支相对转,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填写不准确,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等。

(三) 账簿使用方面问题

一些单位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使用电算化单位除外,有的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控制核对、平衡、勾稽账务;固定资产不入账或入账不全,到年终才根据设备部门提供的数据调整一笔差额或摘抄数额。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使用多年,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致使经营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差错时更正不规范,有的挖补、刮擦、涂抹等。

(四) 财务报告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有的单位财务报告附注财务说明杂乱无章,长篇大论,没有主题,以致利用率不高,有的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账账、账证不符等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两条线”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措施未完全到位问题

在实际管理中仍然有一些部门和单位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是视作自由资金来源自收自支,甚至乱支滥用。部分地方财政部门督促执收执法不到位,不是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而是将资金直接或变相的与执收执罚部门、单位利益挂钩,不仅助长了一些部门、单位扩大收费标准、范围的行为,也使“收支两条线”更难执行到位。

(二)“收支两条线”的专户管理未到位问题

根据规定,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的收入均应设置财政专户管理,支出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计划统筹安排。但审计中发现执行情况很不规范,有的部门和单位虽然按规定设置了财政专户,但却未能按规定上缴财政;有的部门和单位将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款项长期存放其部门、单位自行开设的过渡户中,作为事业性费用。还有少数部门和单位将行政性收费直接在往来账户中列收列支。

(三)票据管理和监督查处不到位的问题

执收执罚单位在履行职能向对方收取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时必须开出法定票据,但是,从审核情况看,有些执收执罚部门票据的领用、保管、核销比较混乱,票据的使用和填写不正确,有的甚至将法定票据与本单位自行印制、没有任何监制机构印章的收款收据同时使用,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调用,逃避财政监督;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些消费性支出比较大的部门、单位感到不方便,于是各种变相的“小金库”又有所抬头。如,收入挂“往来账”坐收坐支:用结算票据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从源头上截留收入;收入转入下属实体,直接用于本单位职工奖金福利性开支;收入滞留付款单位以代购实物或捐赠流入,实行账外循环。对此,管理部门既缺少有效的日常监督手段,查处时又往往过软,使“小金库”多存侥幸。

三、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执行中应注意做好的工作

(一) 财政部门要做好部门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后财政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合理安排部门预算,及时解决正常经费缺口的需要;安排好专项补助经费,定向解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性经费,使原来部分靠截流靠财政性资金和罚没收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部门无后顾之忧,为其履行职责、执行“收支两条线”创造必要条件。

(二) 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收支两条线”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尤其重要,执收执罚应加强本系统内部的执法管理和财务管理,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本地区“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处罚制度。

(三) 把“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现实中“收支两条线”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般是部门领导干部直接拍板的,有的是不懂经济法规的领导导向的,有的是出于某种目的的领导纵容的。因此,把“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违规源头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各项有关规定。

(四)必须加强对“收支两条线”执行中的各个环节管理

加强对“收入”环节的管理,主要是监督各执收执罚部门收费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是否及时上缴财政。加强票证管理环节监督,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手段,加强对票据的审批、领用、缴销制度执行情况监督。完善征管体制,健全制约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涉及财政部门、执收执罚单位及面广量大的企事业单位,在制度管理上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约制度。加强执收执罚的透明度,引进社会监督。加大处罚力度,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并重,加大违规的风险成本,以严明公正的处罚,真正杜绝违规情况发生。

四、提高财务监管质量是关键,求实讲真会计职业道德是核心

在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内容和环境的变化将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出现复合化的趋势。

(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门槛

持有会计证者不等于就能胜任会计工作,持证上岗是前提条件,持证人必须具备实际操作和掌握财经法规的能力,一腔正气、业务精通、事事领先,并且有能力检查、考核本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洞察和纠正本单位经济业务纰漏,而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导致本单位的几百万乃至更多资金损失都无动于衷的不称职人员。

(二)要坚决执行本行业的法律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问题

(一)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全准确。因为对于核算中心而言,其独立于单位,对于各单位的开支项目和具体任务以及资金来源和性质方面都不是很清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脱节,尤其是单位的相关专项费用和往来款。同时因为部分报账会计素质不高,从纳入核算的相关单位来看,绝大多数的报账会计是由以前的出纳担任,他们对会计核算业务并不很熟悉,在报账时往往不能准确填写资金来源、性质以及开支渠道。

2.由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分离,导致单位的理财积极性受挫,财务管理也出现了弱化的倾向。这首先不利于单位对本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其次是资产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对于会计核算而言,当其进入会计核算中心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单位往往只对资金管理加以重视,而轻视了物资方面的管理,造成了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尤其是卡片和固定资产后台的经常不入账问题,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对处置所得经常不入账,或者入工会小账,并且不及时上报中心核销,这就造成了账面上长期挂账,账实不相符。

3.容易出现真票据假业务现象。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后,单位对做账方面不再进行负责,只对报账进行负责。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对会计的核算监管中,只能对票据的真伪加以识别,不能对经济业务的真伪进行识别。所以,对于真票据假业务而言,可能在某些单位存在。

4.容易出现账外资产或者账外设账等违纪违规现象。会计集中核算实行以后,一些单位为了保住小团体利益、保住过去已有的福利待遇、保证对不合规的收支有地方入账和出账,以及钻政策的空子与管理漏洞,这样会使违纪和违规问题变得隐蔽,弄虚作假的手法也更加多样化。一是账外账、小金库现象重新抬头。二是上转下,明转暗以及真转假的现象经常发生。对于一些单位而言,由于怕监管、怕不合规支出、怕露富,在财务移交给会计核算中心的时候,就将部分财务活动转移至下属二、三级单位或者工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或者自收自支的经济实体,将下属单位当成是聚财和生财的囤积地与违纪违规方面的避风港。三是在相关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部分单位的财务和资金移交不够彻底。四是账外资产逐渐增多。因为会计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对于单位而言是管物不管账,在一些资产形成以后,单位只管理资产使用,不注重及时上报会计核算中心,做相应账务处理,尤其是捐赠、举债以及划拨所形成的相关资产。

5.存在单位财务内部牵制和对机制弱化进行监督的现象。在会计集中核算加以实行后,单位财务的外部监督方面得到了加强,但是财务内部潜质机制的弱化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资产管理比较重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关注不够,对国有资产方面的调拨、配置、使用、验收、报废等环节还缺乏较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在对资产进行购置时,没有确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审批制度,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对于国有资产而言,其交接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单位和部门没有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补报、不报以及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加严重的是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经过批准便用国有资产进行担保、抵押,一旦不能将其收回,不仅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而且还很容易滋生腐败。

(三)重采购轻管理,重货币轻实物

一些单位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资产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大都只重视采购方面的管理,而放松了对相关实物资产方面的管理;对货币资金方面的使用管理过分注重,忽视了对实物资产方面的管理。缺乏比较严谨的验收审批、保管以及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的相关规范以及有效的内部方面的管理机制。比如手机、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小型的贵重物品,长期被个人无偿占用,在其退休或调离本单位以后,没有按照规定交回,被据为己有。对于贵重物品而言,其被长期的无偿占用着,国有资产也就变相成为了私有财产,缺少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制约制度,从而造成了财产丢失、损坏以后无人对其进行追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不顾客观需求,盲目购置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或拨款,而在进行财政拨款时对于单位资产的变动、存量等情况是不作为审查方面的内容的,从而造成了不少单位在资产购置上,从各自利益出发,过分热衷规模扩张,存在着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片面地追求高精尖,不断更新设备,重复购置,使得大量尚能被使用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出现了人为的浪费现象。怎样管好并且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对于推动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以及对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进行保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切实把国有资产管理列入议事日程,真正把各项规定以及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且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当成是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二)建立国有资产的损失追究制度,对体制上的障碍加以克服

责任追究是对制度加以落实的重要保证,制度一旦形成,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适用的,在制度面前要做到人人平等,对于一切违反制度的行为,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处。各单位要尽最大可能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要坚持责任到人,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端。各个监管部门要明确职责,统一管理,将资产管理纳入相关考核目标,根据职责进行划分,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以及损失追究制度,对责任意识加以强化,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财、证、卡、物四相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制度落实到实处,形成良好的制度管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体制上的障碍要加以克服,深化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要与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相分离;坚持义务、权利以及责任相统一,做到管资产、管人、管事相互结合,实施分级管理。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功能

对于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要对完善相应的程序和制度,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产管理部门的实物以及财务部门的相关账目进行抽查,至少在年终时要对相关资产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清查以及核对,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同时按现行的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在年终时要将资产管理方面纳入到相关部门方面的考核目标,对于管理比较完善的部门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对管理薄弱以及滥用和挪用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照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条例进行处理、处罚、处分,并且追究相关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于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要依法收缴相关资产和所得收益等,并且用法律手段对国有资产方面的完全完整加以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军.论如何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8).

[2]张权.孙敏加强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建议.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7).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范文第4篇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环境复杂,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多方面的困难。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求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53-02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体的工作内容是监督经费运用、管理、调拨以及完成组织安排的事业单位内部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这是政府事业单位顺利完成建设计划的条件。笔者将从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的监督职能不明确、人员素质低、预算管理办法的缺陷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求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任务更好执行尽绵薄之力。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今的需求

根据事业单位以往的财务管理全额拨款情况最多、差额拨款其次、自收自支情况最少以及其资金来源渠道、数额大不相同的特点,每个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然而现今我国社会管理的各项措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随着不断更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改革创新。那么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都有哪些变化呢?

(1)资金来源渠道广阔。除了原有的财政主管部门进行补助拨款外,还增添了较多由事业单位进行经营和开展的业务。

(2)财政管理范围加大。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高,事业单位也涉及与此相关的所有单位的财务管理。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监督职能不明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职能分工不够明确。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以及事后总结的工作不到位。即便是建立了监督部门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况且有一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设立监督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这些情况说明对于财务管理部门中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重视。建立起的监督部门规章制度不够严谨,可操作性不强,其执行效率不高的原因是有章不循。监督部门的规章制度过多的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灵活性增大,执行力下降。

2.2人员素质低、配置不合理

会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所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财务的人员素质差异大。个别的会计不仅不参加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的业务培训,平时更是没有学习习惯,导致其业务处理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其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中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新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的理解,指停留在较为模糊的认知状态。所以严格遵守体制内的规章制度就无从提起了。

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是指在进行财务管理的任务分配时,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尽其用。这样就导致会计人员的兼职现象增多,职责谁也不愿意负,遇到问题解决起来慢,办公效率低。对于整套的管理办法没有形成体系,工作流程不明确实行起来有困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领导做主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暗箱操作、预算不准确的现象提供了潜在环境。像是资金流出没有规章限制,导致开支范围失控。支出的透明度没有标准限制,舆论监督职能无从实现,等等。都是造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紧张的原因,致使国有资产因挥霍浪费、假公济私而流失。

2.3预算管理失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然就其中的环节问题仍存在不少缺陷。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是简单的收入、支出而已。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不够,是未引起重视的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进行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不合理,在预算编制的时间短、准备少的情况下很难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因为预算编制准确性低,财务管理部门的决策就难以控制。容易出现乱、散、松的现象,财务支出管理乱、预算执行过程散漫以及人员监督管理松。这些问题都导致开支范围随意扩大,进行补贴高标准,巧立名目发放奖金,随意修改资金去向。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存在意义。虽然前期已经进行了预算编制,在实行预算的过程中仍会出现差错,这就需要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实行的过程中,监督部门进行跟踪调查,但由于其结构简单、调查力度有限,根本没有实现其应该发挥的监督作用。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的考核机制

任何的企业单位想要有个好的发展前景制定制度从而进行监督缺一不可,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人员、制度的种种问题频发都是因为监督管理力度跟不上来。所以,要想把财务管理执行到位,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度。具体内容是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外部的财务管理流程形成机制,对业务内容和财政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责权分离。这样一来者两股力量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了资金流入流出账目不清的情况发生。相应的还要实行起奖罚政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透明化,使外部的舆论监督得以实行,由此杜绝国有财产流失的现象发生。

3.2抓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人力资源部门要在这一问题上发挥职能,严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大关。把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合理配置落到实处。例如,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入职条件,将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排除在外。对于现有的没有会计资格证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强制进行培训,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人人都能达到应有的标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老人”也不能放松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扭转其被动进行财务管理的旧思想,使服务财务管理的新软件、新思想传达到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中间,使之无论从能力上思想上都有一个要与时代一起进步的观念。

3.3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先行军”。认真完成财务项目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过后总结,认真对待收支项目中的细节问题,把预算管理做到准确无差。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都纳入到整体的预算中去,保证实际与预算相对应。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收入和支出工作,避免预算变更、预算追加的情况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制定预算方案时提供切实依据。这样就可大大提高预算管理整体的工作效率。

4.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保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加强政府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杜绝腐败现象、提供财政信息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监督职能不明确、预算管理办法的偏差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现今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我的建议能为日后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世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2011,10:183+185.

[2] 斯琴图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时代

金融,2011,36:90+98.

[3] 赵丽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

利水电技术,2009,02:33-34.

[4] 陆小燕.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会计师,2012,16:26-27.

[5] 刘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数字图书馆;元数据;互操作性;数字保存;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66-01

1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加强财务管理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资金来源或者去向不明等。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使得单位领导对这方面采取忽视或者轻视态度,进而造成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出现后权责不明,难以有效地追求相关责任人员的管理责任,也难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意识。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最重要的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只有规章制度制定得科学合理规范,才能够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给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而且即使有相关规章制度的存在也往往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和贯彻。管理手段僵化、单一,缺乏一套高效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在组织上比较散乱,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也不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主观意识方面的不足将极大地制约行政职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1.3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前文已经提及,长期起来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方面都处于一种轻视或者忽视的状态,这使得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财务管理现状比较混乱。这种认识方面的不足也使得单位对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考核和提升存在空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并不是专业财经专业出身,甚至对一些基本的财务管理任务都不能胜任,因此很难期待其能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定期地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考核,同时也没有为财务管理人员组织必要的培训,以促进其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琐的工作,一般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而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参与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所参加的项目也越来越具有专业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稳定、安逸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相对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中财务管理人员容易出现消极工作、工作态度不认真以及提升业务水平积极性不强等现象。程序上的不规范和工作态度方面的不认真极易造成单位财务管理的混乱和账目收入支出存在偏差,非常不利于“阳光政府”的构建和行政服务效率的提高。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若干对策

2.1积极转变思想意识

高效的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对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众形象也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要从思想上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而且也要求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单位公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努力从全局的高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为领导的相关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一切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把握资金的具体来源和支配情况,为领导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第一手的真实数据资料。

2.2引入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其诱发因素具有多元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水平较低,业务实践能力不强等,因此引入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是解决当前财务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年轻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等基本特征,还要注重培养引入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综合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事务。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积极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尤其要加强经济法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和工商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等周边学科,为顺利开展本单位财务管理事务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

2.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积极建立切实可行的和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的预测、财务预算、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分析以及财务审核等几大板块内容,规范现阶段行政事业部门的财务管理程序。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度,在发生相关的财务管理问题时及时根据规章制度对特定的管理人员进行追责。在编制单位预算时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测和管理机制,有效将本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市场因素给本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利益损害。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单位财务的监督工作。在内部通过建立民主的财务监督机制来全面地对财务资金的运作进行监控,防止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在外部要积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监督来促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和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