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和谐社区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社区工作发展的推动,和谐社区的建构逐渐由基础设施建设向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转变。就现实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和谐社区的建构过程。社会工作学生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社区服务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和谐社区的建构。因此,培养他们的社区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是和谐社区的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发展,使社区建设逐渐由基础设施建设向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转变。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欠缺和历史条件限制,我国专业社区工作者数量较少,且专业素质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和谐社区的建构,从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培养社会工作学生服务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社会工作者显得十分必要。

1城市化过程中和谐社区建设要求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1.I城市化过程的发展

城市化即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城市和农村相比较,城市的建筑集中且高楼大厦林立。城市化除了要求高楼大厦等物质基础外,还需要大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强的城市社区。城市化是物质和精神共同建构的系统工程。高楼大厦构建了城市社区的物质基础,但和谐社区的建设还要从精神角度加以建构。

1:2城市化要求建构和谐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从结构层次来看,城市一般都是市下设区,区下设街道,街道下设社区。从组织角度来看,城市社区不是政府行政机构,而是社区自治组织。但从实际执行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社区作为自治组织的功能是在街道及其上级行政部门领导下实现的。一定的结构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结构,需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只有城市社区得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些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1.3和谐社区的建构需要提升城市社区的服务能力

和谐社区,就是指社区的资源得到合理运用,社区环境优良,人口结构合理,社区服务能力较高,社区凝聚力、认同感及归属感很强,本社区与他社区及社会环境能够进行良好互动。

社区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社区服务指为社区里的居民提供各种生活及精神服务,或者说服务于社区的一切O从狭义来看,社区服务指对社区内的残疾人、老人、儿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旨在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总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量与服务的质都应该得到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充分调动社区资源,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实现与他社区的良好互动。使社区成为和谐社区。

2我国社区工作重心转移要求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2.1社区工作重心由社区建设向社区服务转移

我国社区工作经历了一个由社区建设到社区服务的转变过程。我国早期社区工作主要是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组织、人员结构的建设过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的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居委会是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的,而社区则是建立在社会化服务基础上的。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逐渐实现“单位办社会”向“社区办社会”转变。这种转变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组织、人员的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居委会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而社区组织、人员建设随着单位制的解体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探索生建设。随着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组织人员结构的逐渐完善,社区服务逐渐成为社区工作的中心内容。社会发展有一个从结构建立到功能发挥的过程。就社区工作来看,社区建设是结构性建设,而社区服务则是功能性发挥。也就是说,社区工作逐渐经历由社区建设这种结构性变化到社区服务这种功能性发挥的转变,是社会结构建立到功能发挥的发展性过程。

2.2社区服务中心地位的确立要求量与质的提升

随着社区建设向社区服务的转移,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得到确立。目前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量与服务的质都应该得到提升。量的提升表现为社区工作者数量规模的扩大,质的提升表现为社区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升。首先从广义社区服务来看,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性过程。就社区服务而言,就是要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服务的质量,使社区居民的需要得到不断满足。从狭义社区服务来看,社区服务要为社区里的弱势人群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福利服务,以便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由于社会转型的深人,以下岗为标志的结构性失业还在不断出现,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社区下岗职工和经济困难群体不断增多。要改善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就必须有更多的专业社区工作者参与进来,提供更充分的社区福利服务,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2.3社区服务需要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随着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中心地位的凸显,必须建立一支宏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来开展社区服务。有人认为,开展社区服务,只不过是上级政府拨些钱,放点权,盖几个社区服务中心,没有什么难办的,现有社区工作员就足够了,不需要建设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其实不然,社区服务固然需要政府的管理与领导,但由于政府对社区建设是宏观的领导,很多具体方面还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提供专业服务。由于居委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区工作员专业素质相对低下,不能够提供满足较高层次的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服务,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宏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来开展社区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培养的过程。社会工作学生正是接受这种专业培养的群体,他们是建设宏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最理想的接班人。

3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队伍量与质的欠缺

3.1服务人员数量不够

目前来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城市社区服务队伍的欠缺。首先表现为社区服务人员数量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会是在单位制的基础上运营的,单位给职工提供了很多便利和保障,这减轻了居委会的压力,因此,居委会的人员往往比较少。实行社区改革以后,新设置的社区工作员基本都是直接由居委会人员转变过来。由于单位制的解体,以前由单位给职工提供的便利和保障需要由社区单独来完成,社区工作员显得十分不够。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他们社区服务的人员充足,主要包括社区工作者和志愿服务的义工。由于社区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往往具有比较稳定的义工团体,这些团体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的义务服务会登记下来,形成时间储蓄,即他们提供义务服务的时间以后就是享受服务的时间,这刺激了更多义工的参与。与之相比,我国参加城市社区服务的义工比较少,几乎都只是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并且参与社区服务的频率也比较低。可见,我国社区服务人员数量还很不够。

3.2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队伍的欠缺其次表现为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工作者几乎都是以前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而居委会主要由妇女和一些残疾人担任,由于从业门槛低,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社区工作知识。这首要表现为社区理论素养的缺乏。他们中很少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从业资格证一定程度可以说明专业素养。从职业认证角度来看,社区工作的专业认证很晚才在少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进行试点,全国性的从业资格认证考试2008年才开始。社区浓厚的地方特色,加上社会工作毕业生不愿到社区就业,造成我国大多数城市社区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毕业生,使得城市社区人员的素质极为低下。

要解决城市社区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必须完善社区人员的从业资格证制度,对长期不能通过的工作人员实行淘汰制度。

4社会工作学生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后备力量

4.1社会工作学生可以弥补社区服务队伍量的欠缺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所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学生和毕业生不断增多,逐渐成为城市社区服务队伍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可以弥补社区服务队伍量与质的欠缺。首先,可以弥补社区服务队伍数量的欠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全国性社会工作资格认证考试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就业层次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毕业生开始到社区就业,壮大了社区服务的队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有到社区实习的实践课安排,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也可以在实习督导和社区工作员的指导下进行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这弥补了社区服务队伍数量上的欠缺。

4,2社会工作学生可以弥补社区服务队伍质的欠缺

社会工作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将会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系统的学习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理论,掌握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的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对社区服务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国社区服务队伍由于甚少接受专业理论的训练往往理论知识极为贫乏,只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推行社区服务。随着社区的发展和社区居民需求的提升,这种简单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必须通过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来加以改变。对于经典理论模型的借鉴,社会工作学生在经过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已经十分熟悉。他们能够提供比现有社区工作者提供的更高层次的社区服务,这种高层次的社区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5社会工作学生社区服务的实践能力相对不足

5.1社会工作学生对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社会工作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基本掌握了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的理论知识。由于社区工作是从西方传人的,其经典理论模型基本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社区工作基础上的,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由于社会工作学生到社区进行实践和实习的时间较少,它们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如果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社区理论来指导我国社区服务的实践,必然会因为实践环境的差距而导致理论适用性不够,从而犯经验主义错误,不利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因此,社区工作学生应该经常深人社区,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5.2社会工作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还很不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还很不合理。实践课的安排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国家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进行实践课的学习,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安排往往很少,一个学期就几节实践课,往往还流于形式,这使得社会工作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阻碍了他们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

可见,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量与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欠缺,需要社会工作学生加入到社区服务中去,而他们社区服务的能力却相对低下。因此,必须培养他们的社区服务的能力。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讨论,主要是从该专业的设置背景出发,讨论了该专业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实训室建设、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中国,社区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政治体制改革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人才,保证地方社会的平稳过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后,职业化的社区人才培养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社会和地区发展对社区管理人才的需求的社会大背景,我校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此专业,并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懂得社区工作内容、熟悉社区工作环境、掌握社区工作方法等专业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职业人才。这种职业人才既要懂得社区管理的专业知识,更要懂得社区管理的实际操作。这就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在2006年设置了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经过三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验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一)实训课程体系改革

实训课程教学是我校培养社区管理人才的重点教学环节。我校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层级的要求主要包括四类:(1)认识实习环节。该实习主要针对大一新生,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2)理论课程中的实训包括: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实务、社区发展规划、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等。此类实训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理论课程是基础,实验环节是深入,如此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3)学期末的集中实训包括: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社区调查、社会调查、办公事务、心理咨询认证等。此类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具备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社区工作方法,熟悉社区工作流程,学校提供仿真环境以便于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后迅速完成角色转变。(4)校外实训。通过联系实验基地以及“校社合作”使学生真正投身实地工作环境,了解将来的工作情况,全面掌握工作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基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特点,根据高职院校生源学生的特点,进行探索和创新,制定出一套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式加以运行。本专业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体现为:“知行并用”的多元化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边做边想边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的职业性质。

1.提倡实训课堂形式多样化。本专业大量的实训课程实在校内完成,这就要求课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形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课堂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创新思想的人才;二是小组项目教学法引入课堂,对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三是加强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引入开放式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和辩论会等形式教学,塑造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辩证思维模式和口才。这样,才能摆脱枯燥的教学过程,做到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状态。学生可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多媒体情景教学。多媒体主要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学习,将学生引导进入社会事件的情景中,便于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情景教学,为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3.长期聘请社区工作专家授课。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和史家社区党委书记及主任等国家干部和专业人士长期在我校任教,为学生讲授实际工作的问题和体会,大大丰富了实训课堂内容。

4.指导学生会社区社团联合会开展与社区联谊活动,以实际工作的形式消化课堂知识,训练学生能力。同时,教师对安排到社区兼任助理工作的学生,进行实地指导。

三、实训室建设

随着现代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以其培养高端型应用性人才的性质,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也必然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室的仿真模拟社区工作环境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硬件环境中较快进入角色培养相应的软件能力。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基本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都可以在实训室内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成为具有能较快进入社区工作环境或相近工作环境的管理潜质性人才。我校在2009年加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训室建设投入,建立“社区仿真实训室”,该实训室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小组工作室”,主要承担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训。如社区调查实训课程,需要以小组项目的形式经过以下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才能完成:(1)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2)调查项目的测量与操作化;(3)抽样方案设计;(4)问卷设计;(5)观察方案设计;(6)访谈提纲设计;(7)实地调查;(8)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9)撰写调查报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个实训项目,除“(7)实地调查”外,其余八个项目均可在校内“小组工作室”完成。小组可以在“小组实训室”进行讨论,集中完成专业要求的业务工作。另外,该“小组工作室”还可以承担商务谈判室的功能,适用于其他相应实训课程的使用。第二部分为“个案工作室”,主要承担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训任务。个案工作方法具备以下特性为: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 因此,此项实训需要一个安全温馨而又相对独立私密的环境,能够让个案工作者与案主充分沟通,以心理辅导或治疗的方式,达到帮助个人或家庭的作用。第三部分为占地面积较大的“社区仿真实训室”,主要承担本专业集体实训的授课和操作的任务等。第四部分为“控制室”,主要承担教师监控和管理课堂的任务,使教师能够适时掌握学生独立实训操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这四大部分构成了本专业的实训室,成为完成实验课程实现的重要载体。另外,本专业将启动“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和技能大赛也融入到实训室使用中,实现实训室的多功能性、综合性、高效率性。同时,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四、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我校积极开发和建设实训项目。“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就是针对本专业特点,模拟社区居委会的实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开发的仿真实训项目。该培养项目以本校作为一个模拟社区,以“学生服务站”作为一个模拟社区居委会。学生服务站中的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均来自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既能结合课程完成实践模拟的任务,又能结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所遇到的实际事务,真实的解决问题。“社区人才培养项目”的功能载体为“社区仿真实训室”,使其成为学生服务站的办公场所:依据社区居委会办公环境的实体结构和功能,实训室可以完成学生服务站的功能要求。实训室能够满足社区居委会六大委员会工作模块的办公条件(硬件、软件),实现学生服务站六大委员会(共39~49人)综合办公室的功能包括:党委会(9人)、社会服务与福利服务委员会(6~8人)、共建协调委员会(6~8人)、文化建设委员会(6~8人)、志愿者服务委员会(6~8人)、民调委员会(6~8人)。实训室的规模和功能可以为“社区人才”培养项目提供服务,能够提供学生服务站的六大委员会工作模块的办公条件(硬件、软件),实现学生服务站六大委员会综合办公以及所处理的社区内具体相关事务的的功能。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业务工作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完全由学生制定、实施,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工作。

该实训项目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丰富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的形式。

五、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我校已与多处社区建立了长期“校社合作”关系,主要的实训基地有北京朝阳区的“史家社区”和北京顺义区的“裕龙花园六区”等。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到社区培训实践,包括完成部分实训任务或实训项目;结合社区文化开展特色社区服务活动,既丰富了社区生活,又锻炼了学生能力。“校社合作”对于学校和社区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学校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社区可以更加了解该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特点,明确社区队伍建设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

高职院校中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既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面临着种种困难,尤其是社区实验教学方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直接借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建设一流的社区专业离不开一流的社区实验教学,而要建设一流的社区实验教学体系,就必须始终坚持办学宗旨,依据专业定位指导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样才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建设能够顺应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赵坤,齐放.高职基础知识课程不能偏废[N].中国教育报,2009-12.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社区建设;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40 — 02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菲迪·滕尼斯1887年在他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来的,他从社会变迁的总体趋势,以及社区与社会的区分上分析,认为:社区是指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而193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帕克概括了社区的基本特征,认为:社区的人是按地域组织起来的;社区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社区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定义:“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84年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一书中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个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在现实研究中,人们又对社区的概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如吴铎、黎熙元、何肇发、袁秉达、孟临、陶铁胜等。但是,无论人们从哪个角度切入研究,也无论各自的解释有何不同,总的来看,社区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都大体相同。总体包括为:地理要素、人口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这些基本要素。

从社区概念的不同界定,我们可以看到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应该有四个。

1. 人口:这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都是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目前并无定论。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

2.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如果界定的区域不合适,将会对社区资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

3.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助与竞争关系,如社区居民的食、衣、住、行、育、乐皆需与他人共同完成,则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就形成了。社区经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区规范。

4.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同时社区居民形成一种社区防卫系统,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及“社区情结”。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形成了现行社区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结构,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要件,也成为推动社区自治建设的基本体系和框架。

我国当代社区建设运动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主要表现为农村的平民教育运动,这一运动以晏阳初、陶行知、梁簌铭等为代表。其后由于战争的原因被迫停止。1949年解放后,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农村合作社、制度,在城市则建立以国家为权威来源、单位为统治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管理。在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发展模式下没有自治的社区建设的存在。1986年后,为了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国家民政部就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首次将“社区”这一概念引入了城市管理。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第一次将“社区服务”引入法律条文。1991年,国家民政部又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并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广泛地开展了社区建设活动。1998年,国务院又将“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赋予了民政部。1999年,国家民政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程。200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建设推向深入。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专题研究了关于我国的社会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社会建设要遵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指导原则。其后,各地方党委、政府在加强社会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社区建设在我国整体社会建设中的认识,纷纷研究制定了各自的推进时间表,落实措施,使得各地社区建设迅速展开,并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同步运行,使得政府机构改革所下放的各项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向社区下摆,形成了今天的政府服务进社区、社区服务进家庭、百姓办事小事不出社区、基本社会服务在社区的新格局,同时社区内的自治管理与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项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并不断完善,使得服务周到、管理有序、环境良好、文明健康、邻里和谐的新型社区正在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国社区建设自90年代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展开,至1999年末,民政部设立了26个“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各实验区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或经验。沈阳模式最鲜明的特征是组织构建,即模仿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在社区内设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并通过建章建制,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海经验的特点,是将社区建设与1995年上海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改革密切管理体制合在一起,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并强调依靠行政力量,在街居联动的过程中发展社区各项事业。青岛经验的重要特点是以社区服务为龙头,提升社区功能来发展社区,强调将社区服务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好。江汉模式是指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的经验,它以主动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特征。此外,哈尔滨市的南岗区社区、深圳市的桃源居社区等也各有特色,都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20年的努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等相继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当代社区建设初见成效:一是社区建设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得到所在省、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社区建设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使社区功能得到了强化。党政各部门、各驻区单位在社区中找准了各自的位置,从各自职能出发,向社区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三是通过社区建设,找到了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使城市基层管理由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的方式向社区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方式转变,使城市社区成为全部城市工作的基础和载体,使城市大量实际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四是通过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居委会干部素质有所提高,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评议社区工作和参与社区事务,既促进了社区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密切了干群关系。五是作为承接社区建设主体的社区居委会机构设置,权利、义务得到明确。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建设,绝不应该是街道、居委会工作的简单调整,而是引入新的机制建立多元主体的民主管理体制,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模式由政府统制向社会自治的根本性转变,是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形成“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在以下五方面继续努力,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要求。

首先是在相关的立法层面,要尽快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现有进展和成果的巩固。我国社区建设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之外,还没有其他相关法律的跟进来保证现有成果巩固,更多的还是靠地方党政文件、意见、规定等行政手段来推进和保护现有的进程。长此下去势必会导致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调整而带来的对社区工作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到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必须要有及时的立法跟进,才能保证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真正发挥。这其中包括对社区主要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职责、社区中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其次是在政府投入方面,要加大并给予保证。尽管我们已经明确把社区定位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自治组织,他不仅承担着群众性自治的任务,更承担着政府管理社会的相应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我们还必须要发挥政府对社会管理整体工作的“政府负责”的责任,加大对社区在人力、物力、财政等方面的投入,如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的培训、社区基础工作条件的保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投入,以保证社区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行。

第三是在社会动员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动员力度。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中社会力量参与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以致社区中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没有能够真正发挥“社会协同”的作用,甚至在社区中有些社会组织对社区工作还有排斥和抵触倾向。这些都不利于社区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自身关注社区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等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社会组织的协同和辅助作用。

第四是在公众觉悟方面,要极大地调动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目前由于社会宣传和推动的力度还不够,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成员,特别是年轻的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从而导致社区管理中出现社区成员不配合、不理解等现象,造成社区工作的被动。只有通过有效的办法,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真正形成“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局面,才能保证社区建设的有效推进。

第五是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尽快理顺关系,保证社区管理的自治性,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参 考 文 献〕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社区建设 居民参与 研究

一、研究现状

在众多研究文章中,学者主要对社区居民参与的概念、现状、分类和途径、功能和意义,以及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精辟的论述。

1.社区居民参与概念

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行为论者认为,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1]过程与行为论认为,所谓居民参与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的过程和行为。[2]发展论则认为社区居民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影响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行为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社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

上述阐述均有各自角度和目的,但可以理出社区居民参与的共同特征,一是社区居民为参与主体;二是社区事务及其治理过程为参与客体;三是通过参与施加一定的影响是社区居民参与的目的。这些共同特征,构成社区居民参与的基本要素。

2.社区居民参与现状

学界一般从参与意识、人员情况、参与程度三个方面考量社区居民参与情况,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远不适应推进社区建设需要,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比较薄弱,总体参与率不高,参与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平衡,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参与较低层次的社区事务运作。[4]

而对于造成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原因,学界也有几种观点。四因说认为,一是原有的“单位参与意识”阻碍居民“社区参与意识”的产生,是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首要原因;二是行政化的社区管理方式导致居民参与观念淡薄;三是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工作方法老化,造成居民参与社区热情不高;四是现代都市生活特征客观上不利于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增加。[5]五因说则认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包括社区归属感、社区公共空间发育程度、参与价值、参与成本和制度设计等五个方面。[6]矛盾说认为居民参与不足在于参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7]学者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从居民参与与社区服务侧面,认为社区服务产业化政策导向致使营利项目急剧膨胀,社区服务公共性显著减弱,影响了居民对于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服务领域的认同。[8]有的从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角度,指出政府的统制意识和方式不仅使得社区居委会发生严重职能错位,还湮灭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削弱了居民参与和自治能力。[9]有的则明确提出社区类型、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社区满意感和归属感等因素与社区参与频度存在显著关联,而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特征与社区参与频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10]

可以看出,我国社区居民参与仍然处于较弱参与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社区居民归属感不足,期望值与现实状况不一致,参与机制不完善,等等。

3.社区居民参与分类与途径

学界主要根据主体参与意愿、参与形式、参与渠道和参与内容的不同,对社区居民参与状况做了不同划分,划分为动员型参与和自主型参与;组织参与和非组织参与;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社区政治参与、社区经济参与、社区文化参与、社区社会参与等。[11]有的学者依据参与客体的功能特性不同将社区居民参与分为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监督参与和信息参与。[12]还有学者认为,动员式执行参与是主要形式,这种参与既不能使居民对社区开展的具体事务进行决策,又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运作进行监督;非政治性参与是社区居民参与主要内容,社区居民参与的事务多与政治不沾边或关系不大,是“杂务”。[13]

关于社区居民参与途径,学界亦有不同阐述。有的认为居民参与途径主要有三类: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的选举或建设规划、作为某个组织或单位成员参与到社区发展中、组合成多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参与社区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性工作等。[14]也有学者强调应重视社区居民在参与包括社区服务在内的各类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关联和互动关系体系。[15]还有学者把参与途径分为两类,传统路径包括直接或间接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新途径则有建立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建立“社区人民联络员”制度,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开设议事园,实行居民公决,实行居民门栋自治,建立民情信息站,建立接待室,组织聊天会,等等。[16]

4.社区居民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桥梁说”认为,参与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桥梁,只有居民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才能有效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各种资源,居民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居民社区参与,就没有真正或完整意义上的社区发展。[17]“服务标准说”则指出能否实现居民积极、广泛参与,是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效果的客观和最重要依据,社区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形成,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广泛调动,依赖于居民参与程度的提高。[18]还有学者更从社区居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出发,指出居民参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搞好社区建设的根本保证;[19]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区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20]

上述论述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理论层面,社区居民参与的意义不尽于此,应把它与社区居民自治联系起来,并放在政府管理的环境中,其功能和意义将更为突出。

5.社区居民参与对策研究

如何应对社区建设中的新问题的挑战,怎样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的机制和途径,学者们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唐忠新提出了原则性较强的四措施说,第一,强化宣传教育,培养社区意识;第二,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原则,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第四,建立和完善参与机制,如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等来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向制度化发展。[21]杨荣则提出“四化”措施:第一,居民参与利益社区化,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使居民工作之外的其他利益关系都能在社区得到体现;第二,社区自治制度化,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参与程序,推行区务公开,搞好社区简政;第三,居民参与组织化,提高居民自主组织能力,增强其社区归属性;第四,社区服务专业化,向市场化推进。[22]李婷玉则认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应从调整社区中三个相关主体的思想观念开始:对于政府官员,要相信社区有自治的能力,将权力切实地下放到社区;对于社区居民委员会,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政府权力控制与社区治理、自治之间关系,使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都能负责任地共同投入到社区建设中;居民个人应看到社区参与可能为公共生活、个人生活带来的积极转变,主动融入到社区中去。[23]潘小娟则认为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必须强调和坚持社区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有效性,重视社区意识的培养,注重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推进社区居民参与的有效开展。[24]

二、研究现状简评

从上述我国学界研究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问题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直接以社区居民参与为主题的著作较少,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研究缺少宏观的理论框架指导,大多以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多学科的理论融合分析,如经济学、政策学的视角就较缺乏。

第二,实证的调查研究较少,对社区参与的问卷调查的指标较为简单,其研究报告也是简单地描述各地居民社区参与的现状,然后整体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三,研究内容都过于庞杂,缺少系统性,而且对于居民参与问题的核心把握不到位,因此所提出的扩大居民参与的对策也未能抓住此核心问题,而流于表层,难以深入,缺乏可操作性。

我认为在城市社区层面探讨居民参与的关键在于:第一,剖析社区居民参与中各种问题的原因,以调动起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探讨如何从制度建设上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6][11]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J].浙江学刊,1999,(02).

[2][19][22]杨荣.浅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12][16][20][24]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沈君杉.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四川行政学报,2005,(02).

[5]陈雅丽.市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问题[J].科学经济社会,2002,(03).

[7][13]陆爽.城市居民参与现状与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3,(07).

[8][15][18]张伟兵.社区服务发展中“居民参与”问题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2,(2).

[9][23]李婷玉.社区发展与居民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1,(12).

[10]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