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产业的特征

旅游产业的特征

旅游产业的特征

旅游产业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特征;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21-02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地异国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与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有关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活力。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

1.超综合性。旅游产业本身的综合性就极强,而文化旅游产业又将文化这一因素置于旅游产业的链条上,使其综合性更为明显。比如,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为一体,产业体系庞大,产业边界模糊。

2.延展性。延展性指的是以一项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产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较高,通过一些深度的开发与创新,可以挖掘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从而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旅游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方面的延展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讲解中,导游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歌赋、精彩的传说、故事、典故,从而有效提升游览的层次,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3.载体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等为基础和载体。一般来说,这些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的品质高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现阶段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4.体验性。与传统的旅游方式强调“静态观赏”不同,现代文化旅游倡导“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无论是从当代人对文化旅游体验与参与的要求,还是以中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要求文化旅游更具体验性,这也将成为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创意性。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历史古迹相联系着的,更多时候也要通过文化创意的实现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举办各种大型的选秀活动、博览会等也能够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就通过一些全新的理念设计出了超豪华的购物中心、七星级的金帆船酒店,还有豪华的文化广场,豪华的清真寺等创意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

6.精品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行为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传扬,大量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为现代所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7.民族性和国际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旅游的景点一方面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的,具有国际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当所有的民族文化汇聚到一起,就具有了国际性。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调整和提升阶段势在必行。可以说,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暂时解决了现阶段单独的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总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使其结构得到优化与整合。

2.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从而使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传统的旅游产业过分强调其经济方面的功能,而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而现代旅游业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知识的增加、境界的提升等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更加凸显。

4.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上。文化旅游产业是知识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使旅游业更好的承载文化,积极打造属于本国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品牌,增强本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文化创意。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物遗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一番创新和再造,增加文化的附加值,特别是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的阳光的文化层次,把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强文化创意的目标不仅是要复活历史,更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2.强化营销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文化的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营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说明与宣传。首先可以加大立体广告的宣传力度,并增加广告的文化含量;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番详细而又通俗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文化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出发,探讨了其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与鼓励支持,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文社会科学版,2011,5(8):29-32.

[2]许金如.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4):33-34.

[3]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1044-1045.

[4]莉.现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2(4):156-159.

旅游产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业;扩大内需;产业功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9-0027-05

一、引言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并以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而受到各级政府的日益重视。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定位和培育①。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更是从国家层面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产业地位的确立,表明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是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在国民经济面临外汇短缺的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旅游业的创汇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利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带来的机遇,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得到确立。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给中国经济带来考验,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形势下,过度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扩大内需成为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旅游业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有多大?这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009年是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最为困难的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了11.3%,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了2.9%,但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02万亿元,增长了16.4%。国内需求已经成为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估,科学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对于我国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有效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最新编制的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结合当年我国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对旅游业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产业功能和作用规律进行分析,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科学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旅游业增长与我国最终消费增长的相关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为149112.6亿元,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5.7%,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从近1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逐步下滑的趋势,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努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

由于旅游产品属于最终消费品,而旅游消费规模也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因此,旅游业在最终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认识旅游消费增长与最终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将2000年至2008年我国旅游消费数据和最终消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在投入产出表中旅游消费数据(旅游总收入范畴)实际上包含了出口的部分,为增强可比性,本文以国内居民旅游消费数据(即国内旅游收入)与最终消费数据作一比较。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2000~2008年,我国国内居民旅游消费占全国最终消费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国最终消费的比例达到了5.9%。根据中国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我国国内居民旅游消费对全国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拉动水平仅次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卫生3个部门,位居全国第4位。如果排除政府消费的影响,旅游业对国内居民消费的拉动水平超过了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高需求部门,成为拉动国内居民消费的第一大产业(见表2)。

为了进一步检验国内居民旅游消费与全国最终消费之间的相关程度,再根据表1中2000~2008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与全国最终消费两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SPSS10.0软件计算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1,并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说明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与全国最终消费两个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旅游业对扩大最终消费的作用及影响能力分析

(一)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由于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旅游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存在的,因而无法直接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测算。但从制定产业政策角度出发,由于旅游业所涉及的行业部门主要就是酒店、旅行社和景区,而这3个行业在现有的国民账户中都有对应的产业部门,因此,测算这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①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能够间接反映旅游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根据各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扩大内需措施。

因此,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酒店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取产业影响力、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两个指标来考察各旅游特征产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和能力。

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区3个主要的旅游特征产业中,酒店业和旅行社业直接对应国民账户中的住宿业(代码66)和旅行社业(代码748),由于这两个部门的类型划分都比较单一,且部门产品带有典型的旅游消费性质,因此可以直接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应数据对其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而景区管理业在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没有独立对应的部门,并且游客的景区游览消费比较分散,其中涉及的最主要的部门是环境管理业(代码80)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代码81)。由于目前的游客抽样调查数据很难将这些部门的旅游消费部分剥离出来,本文假定游客的景区游览消费均发生在环境管理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个部门当中,并将中国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 出表中的环境管理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个部门合并为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一个部门。对应当年(2007年)中国旅游消费构成数据(2007年全国旅游总收入中,景点游览收入为638.5亿元),确定我国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旅游消费系数为0.377。利用这一系数把该部门的旅游消费产出剥离出来,在投入产出表中虚拟增加景区管理业这一部门。

最后根据调整合并后的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

(二)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等于该产业的最终消费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国民经济各产业对应的最终消费项目合计数额所得的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实际上也就是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生产的推动效果的乘数。例如,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为0.087,它的经济含义是,当总的消费增加1个单位时,该产业将被诱发0.087个单位的生产。

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可以揭示最终消费对诱导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作用大小程度,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越高的产业,说明消费需求对该产业部门生产的推动作用越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该产业对消费需求的感应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也就越具有扩大内需的产业功能。因此,可以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作为考察某产业扩大内需功能大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1 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由于投入产出表中没有独立的旅游业(广义)部门,旅游消费都是分散在各个相关部门中完成的。为了全面考察旅游业的消费需求生产诱发水平,本文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旅游消费构成数据(经过加权归类调整),将各个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中由于旅游消费引发的部分产出剥离出来,再归并到虚拟的旅游业部门(广义)中,以此来计算旅游业(广义)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

利用中国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各个旅游特征产业和旅游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并根据2007年全国旅游消费构成数据确定各旅游特征产业和旅游相关部门的旅游消费系数(见表3)。利用旅游消费系数将各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剥离出来,得到旅游业(广义)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数据以及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旅游业(广义)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为0.0622,在135个部门中排名第12位,表明旅游业(广义)的消费需求生产诱发水平在国民经济全部产业中处于上游位置,这一计算结果也同样反映出旅游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具有显著的产业功能。

2 旅游特征产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由于旅游业(广义)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反映的是旅游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的整体水平,并不能反映旅游业内部各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功能差异,因此,本文利用调整归并后的中国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对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测算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见表4)。

根据表4中的结果数据,我国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在全部产业部门中处于中游及中游偏下水平之间,其中住宿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相对较高,旅行社业其次,景区管理业最低。分析结果说明,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方面,住宿业在3个主要的旅游特征产业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而景区管理业的地位相对较弱。

(三)产业影响力分析

为了进一步认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及影响能力,揭示旅游业内部各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的特点,本文选用产业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分别对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的产业波及效果进行分析。

产业影响力反映了某一产业的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这种影响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在投入产出表的列昂惕夫逆阵中,纵列第,列的数值之和(∑bij,i=1,2,…,n),即为第,列产业的影响力。例如,某产业的影响力为3.6,意味着该产业每增加1单位的最终产品,将会推动国民经济增加3.6个单位的产出。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大于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根据调整后的中国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对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分别测算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见表5)。

从表5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影响力系数虽然低于全部行业平均水平,但在第三产业中仍然处于中游及偏上水平,其中旅行社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住宿业次之,景区管理业相对最低。

这一分析结果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旅游部门为刺激旅游消费而将促销重点集中在景区方面的做法并不提供理论支持。从产业波及效果来看,在3个传统旅游部门中,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表现最强。因此,政府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产品促销措施中应对旅行社业给予重点考虑。

(四)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对旅游业拉动内需功能以及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在我国现行的旅游统计制度中,旅游收入都是从消费口径统计的,旅游产品都是属于最终消费品。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最终需求型产业,对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旅游业内部各旅游特征产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功能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政府部门在制定刺激旅游消费政策时应注意突出重点和针对性。

3 在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3个传统的旅游部门中,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推动能力最为突出,而住宿业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显得相对重要,景区管理业在这两方面的作用都表现得相对较弱。

四、扩大内需刺激旅游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重视旅游业对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

国务院已经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我国旅游业产业地位的充分肯定。但如何解读和贯彻落实这一产业定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产业规模这一层面,对旅游业扩大内需的作用等产业功能层面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如果仅仅从旅游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角度来衡量,很多地区旅游业目前都还不具备成为支柱产业的能力。但从旅游业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国内居民消费的第一大产业,这是旅游业产业功能的一个突出优势,也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克服外部经济困难、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

(二)积极发挥旅行社业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突出作用

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直接效果来看,在传统旅游部门中,旅行社业的作用效果是最为显著的。政府旅游部门在制定刺激旅游消费措施时,应充分重视旅行社业的产业拉动能力,在政策的制定、资源的投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向旅行社业倾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源投入对于扩大内需的整体效应。

旅游产业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172-04

Abstract: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re not fully reveal the black box. Based on more than 10 years of domestic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we found that the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of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industrial cluster, the relevant interest groups of tourist industry cluster analysis,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etc. In addition, there is also a part of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industry cluster analysi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above aspects, in the ligh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 Tourism Cluster Reviews

一、引言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旅游研究范畴内是2004年,距现在已经十余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从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集群的概念后,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关注,成为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理论方法。产业集群理论更多的是应用在制造业的产业分析中,我国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直小心翼翼。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发展的十余年中,一直有正反两方面的声音,对产业集群是否适用在旅游业中存在着质疑。黄雪莹、张辉(2013)认为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尹贻梅(2004)、冯卫红(2008)、王兆峰(2009)、卞显红(2011)等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适用产业集群理论来分析,旅游企业具有集聚的特征,旅游业的产业联系密切。至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性,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仅关注产品的创新,更多的重视制度和组织上的创新。现着重将旅游产业集群出现至今10余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做一系列的梳理,以分析和把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对未来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做出一些展望。

二、文献概况

现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文献论文。研究论文的获取方式是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中国网络期刊学术出版总库的“高级检索”中输入“旅游产业集群”,时间范围为2004至2015年,限定核心期刊和CSSCI两个属性,共搜获129篇文章。文中以是否为旅游目的地研究为划分标准筛选出66篇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构建文章和63篇旅游产业集群应用型文章。现主要集中前面的66篇文章。通过对这66篇文章梳理,近10余年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内容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集群内涵研究19篇,形成机理研究15篇,利益相关群体研究6篇,集群内企业和网络结构研究6篇,竞争力研究6篇,区域发展与品牌构建4篇,创新研究3篇,可持续发展2篇及综述类文献5篇。

三、研究内容述评

(一)旅游产业集群内涵研究

1.产业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集群的适用性问题

2006年尹贻梅、刘志高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上发表文章《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从空间集聚和产业联系及创新效应回答了产业集群理论是否在旅游产业适用的问题。

而2013年黄雪莹、张辉在《经济与管理》上发表文章《证伪主义关照下“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命题,运用证伪主义方法研究框架说明“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

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迈克尔・波特在论述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产业集群时首次提出了“旅游集群”的概念,而后一些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违背了产业集群多产业联合的特征,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强调的是互补性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合作更多的是水平关系。但更多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分析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空间聚集性,基于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产业联系及不同于制造业的制度和组织上的产业集群创新性。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给出了一定的分析。Capone和Boix(2008)认为高水平的旅游产业集聚不是简单的基于自然特征或有吸引力的遗产,而是旅游产品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连接而引起的经济体的存在位置。

旅游产业集群是不一定属于相同部门的互补企业的企业位置选择的结果,(Novelli et al.2006),但是企业会从现存的网络、联盟或他们之间的其他动力机制中获益(Tinsley &Lynch, 2001; Saxena, 2005; Presenza & Cipollina, 2010; Weidenfeldet al., 2010)。这个特征符合“对角集群”,因为新进入的企业直接或间接与旅游有关,不仅增加集群内企业的价值也增加旅游经验本身的价值。文中认为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研究旅游产业,但不是生搬硬套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研究方法,而是要针对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来分析旅游产业集群。

2.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中国第一次出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是2004年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在《福建论坛》所发表的文章《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在区域集群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概念――聚集在一定低于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竞争力。并将产业集群分成核心层、要素供应层和相关辅助层三个层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企业集群是以特定区域为载体,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分工协作为形式的产业组织形式。

张建春(2006)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整合了产业链、地理空间、发展演变和战略理念四个方面的内容。龚邵方(2007)将旅游产业集群与价值产生过程联系在一起,从价值链角度诠释了旅游产业集群。冯卫红(2008)的定义强调了集群内部企业的连接方式,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特征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集聚性和产业规模及链条的完整性是外部特征,而旅游集群内合作性竞争及企业间的非正式制度是内在特征。随后,有学者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之上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和需要,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集群概念。薛莹等(2008)将视角放在区域旅游上,提出了广域旅游集群的概念。李晓琴(2012)提出低碳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定义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强调了外部集聚性,内部企业的竞争合作性及集群形成后的创新效应。虽然这些定义表面上能将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合作、旅游目的地聚集等概念区别开来,但是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效应机理至今没有得到解释,因此,需要一些研究来真正诠释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3.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

在旅游产业集群如何判定的问题上,很多研究都是假设于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而避过集群识别问题;另外一些判定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文章很多是建立在区位熵指标的基础上的。王兆峰(2009)在传统的产业集群识别的指标基础上,根据旅游产业的特性,提出了从集聚条件、聚集主题、聚集效应三方面构建的区位商指数,产业联系和有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间联系大小共同决定的旅游产业集群度来识别旅游产业集群。

4.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

学者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张建春(2006)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可分为地理空间聚集特征为主的旅游产业集群和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的各类主题旅游集群。张新(200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

龚邵方(2007)根据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和旅游目的地核心层,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景区型、城市型、社区型三类。刘敏、冯卫红(2010)依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自我累积型”和“协会助推型”及“项目或战略推动型”旅游产业集群;依据集群内部企业联系和组织结构的划分,可分为意大利式旅游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根据所依托环境来划分,分为依托城市型产业集群、景区型产业集群和社区型旅游产业集群。总的来说,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较为分散,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5.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的特征出发,基本有两种运作模式,一是凭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聚集,二是市场开发模式的聚集。黄向、梁明珠(2007)以恩平市旅游经济走廊为例,提出了有利于实现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带状极核型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链的三维延伸的产业联系实现路径。龚邵方(2007)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主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刘会燕(2008)以浙中城市为例,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组团模式。张辉、张晓明(2010)提出了区域旅游双核联动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因为产业聚集区拥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具体旅游聚集区来设计开发。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内容,主要运用增长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生态位理论、企业资源观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适应理论及经济学相关理论来揭秘这个黑箱。

以增长极理论为出发点,卞显红(2008)年将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结合起来,对比了城市旅游产业集群与城市旅游增长极理论的异同。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集群发展机制,赵书虹(2009)、卞显红(2011)从集群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驱动力。以自组织理论为出发点,许登峰(2010)、卞显红(2011)分析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的特征。

王兆峰(2008)(2009)从生态理论视角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集群生态资源潜力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集群生态结构是集群发展的动力,集群外部环境是集群发展的保障。荣浩(2014)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的竞合问题。

孙飞(2010)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方世敏(2010)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长株潭旅游产业形成因素的关联度进行了判识。卞显红(2011)比较了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演化过程。许辉春(2012)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共生类型分为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共生的动力机制。张玲、邬永强(2013)运用复杂系统适应理论CAS理论研究广州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以上分析情况可见,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阶段,仅仅只有两篇文中运用灰色相关分析和复杂系统适应理论分析了集群形成过程的动力机制。因为旅游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的限制,因此运用完全定量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倡导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来深度解释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三)旅游产业集群相关利益者

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中,学者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形成两类集群,在这两类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非常重要,所以有学者研究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的影响。王兆峰(2008)在定义了旅游产业集群相关利益者的基础上,立足于消费者和政府两个角度,分别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这两类利益群体的行为。温兴琦(2009)、赵忠奇(2014)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的具体体现。

(四)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和网络结构

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联系是集群理论运用到旅游业中是否合适的焦点。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饶品样等(2009)在企业资源观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共享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共享资源的划分纬度和演化机制。王兆峰(2009)落脚于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行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旅游集群企业出现机会主义的原因,并利用声誉模型分析如何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控制。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的行为,因为共享资源的不均衡占有,因此集群内企业间有种天然的投机倾向,这势必会影响集群竞争力,了解和控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对集群健康发展很重要。

另外一些学者从集群网络结构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刘建平等(2009)在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提出了以网络中心化程度为指标来选择政府驱动还是市场驱动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张鹏顺(2011)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网络,认为用无尺度网络的概念解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更加合适。卞显红(2012)利用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分析了集群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田晓霞等(2013)以喀什46家旅游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喀什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结构。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因为产业集群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史文斌、张金隆(2007)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岳进(2009)从规模竞争力和效能竞争力两方面对中国24个旅游强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王兆峰(2010)分析了影响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利用影响因素和弓弦理论,构建了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胡宇橙、王庆生(2010)运用GEM模型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刘中艳(2013)在帕-吉GEM模型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要素,提出了GEMS模型四大要素、八个因素,然后用两个评价模型评价了大九寨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证明了GEMS在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中更合适。

(六)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学者们还从区域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王兆峰(2009)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来分析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张金霞(2006)、侯雪艳(2013)、杨佳利(2014)都探讨了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构建。

阎友兵等(2009)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认为三重螺旋模型的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鹏顺(2011)分析了知识管理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卞显红(2012)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并给出了基于集群品牌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这几位学者从创新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虽然研究不是很深入,但也算对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的研究空白的填补。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越来越重视,有学者也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齐晓梅(2012)从和谐管理理论视角、自组织理论视角论述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模型。罗萌、姜岚(2013)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中的熵变和流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以上的分析是基于对旅游产业集群体系完善的研究基础上的,而还有52篇文献是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有的依托于体育、农村、县域等旅游产业集群,有的分析具体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对现存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四、结论及展望

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第一是对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二是对某特定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的分析与策略构建。文中主要分析第一类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学者定义了旅游产业集群,从生命周期理论、生态位理论、企业资源观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适应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旅游产业集群的机理,也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结构理论运用到集群分析中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纯的定性分析在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然而,基于上面的分析发现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重点还是停留在旅游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上,主要研究模式是理论分析、现象阐述,所以出现了因为直接嫁接产业集群理论而脱离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真相。因为研究的学科基础较为单一,所以研究发展受到了限制。基于以上认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理论基础方面。旅游产业的跨产业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虽然先前的研究已经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但是学科交叉性不强。因此,认为未来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能够成为多学科、多理论交叉的综合体,更进一步的阐释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真相。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从之前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研究结果不是很明朗。未来的研究建议从两个层次出发,一是从中观层次出发,以旅游产业为载体,探讨旅游产业集聚机制研究。二是从微观层次出发,研究企业的行为特征,从而更好的诠释集群效应。

第三,研究方法方面。因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是很成熟,所以应该坚持以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为主线索探讨机理研究,但是在集群竞争力及识别方面要坚持定性定量的结合。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情境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2004(8):22-25.

[2] 聂献忠,张 捷,刘泽华,等.我国主题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4):65-68.

[3] 张 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2):36-40.

[4]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24):147-150.

[5]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98-102.

[6] 史金斌,张金隆.基于模糊评价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6):341-342.

[7] 龚绍方,刘志高.区域旅游发展初探[J].中州学刊,2007(4):71-73.

[8] 相阵迎,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整理评述[J].旅游科学,2007(6):6-11.

[9] 卞显红.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8(1):203-206.

[10]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博弈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3-67.

[11]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J].经济问题,2008(2):120-122.

[12] 王兆峰.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8(2):29-34.

[13] 冯卫红,苗长虹.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J].人文地理,2008(3):97-101.

[14]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的博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9):68-71.

[15]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86.

[16]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控制[J].系统工程,2009(4):90-95.

[17] 胡宇橙,王庆生.基于GEM模型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5):74-78.

[18] 卞显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经济地理,2011(2):327-332.

[19]卞显红.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人文地理,2012(4):137-142.

[20] 张 玲,邬永强.基于CAS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以广州会展旅游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3(8):171-176.

[21] 黄雪莹,张 辉.证伪主义观照下“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6)63-69.

旅游产业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据统计,到2001年新疆国内旅游人数达854.69万,国内旅游收入71.8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旅游者27万人次,创汇9 800万美元。二十多年来,全区接待海外旅游人员和创汇数额年均增长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新疆的旅游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艰苦式旅游”的阶段,宾馆、餐厅、酒店的服务接待设施档次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也越来越完善,在满足游客欣赏景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更舒适、方便快捷的配套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各配套行业已经出现了产业化聚集的现象。基于前人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借鉴一般产业集群理论,以新疆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进行探索,并为新疆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产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借用产业集群概念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关注的是特定市场和活动的经济联系,集群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依赖于旅游价值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特征,关联性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动态特征等。

1.新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区位商法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

区位商公式:lq =eijeiekjek

式中e i j指i地区产业j产值,e i指i地区总产值,e k j指国家k产业j的产值,e k指国家k的总产值。lq大于1,意味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大于1.12,即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在产业集群识别中,lq大于1,就可以认定产业集群形成[2]。

根据区位商公式,我们把全国和新疆的相关资料列入下表,并计算出新疆的旅游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

由计算结果可知,新疆相对于全国的旅游产业lq值,从2001—2006年分别为1.24,1.30,1.44,1.30,1.34,1.29各区位商均大于1.12。这表明新疆旅游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专业化且水平较高,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显著。根据从2001年到2006年的lq值数据可知,2002年和2004年的lq值均为1.30;2006年lq值相对于2005年降低0.05;这种区位商数值的不变或下降,似乎显示新疆旅游业的空间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是因为伴随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且产值不断增加。各项产业产值的增加从而导致总gdp基数变大,使得旅游业区位商发生如上变化。

由表2可知,从2001—2006年(除去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新疆国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且位于整个西北地区第二位。从旅游产业集群角度分析,其主要得力于新疆自然性因素和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新疆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始动力。相比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新疆属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得其形成了绝对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聚,从而加强了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新疆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性,表现为核心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的密度不断增加。

2.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相关分析

地理集聚性是所有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旅游企业及其相关支持组织的数量增加使得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不断加强。

由表3可以看出,新疆五个主要旅游城市(地区)的旅游产值逐年稳固增长,且首府乌鲁木齐均保持首位,这是由于旅行社、酒店、旅游商店等都主要集聚在首府的交通主干道,概括为“两带”“两块”。首府乌鲁木齐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位置,区内现有12个航空港,有24条国内航线以及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斯兰堡等国际航线。同时其又是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欧亚的纽带,可以说,新疆完整的公路网络以首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且首府旅游企业和支持性部门以及公共基础性部门之间,形成了网络结构复杂的庞大旅游产业协作系统。乌鲁木齐作为重要枢纽对于全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结论及启示

综上分析,新疆旅游产业初步显示以下特征。

1.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加强,会将有直接联系的技术、人力资源、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甚至不同的产业,提升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3]。

2.随着新疆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影响,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促使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促使新疆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协作。

3.新疆旅游产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构成各旅游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得以使新疆旅游产业进入全国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各级区域政府所公认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4]。但我们认为,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无论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都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分量。

因此,新疆旅游业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一方面,应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分工和企业的专门化;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面对集群负面的外部作用,应施以政策引导,而不是亲自指挥以至于扭曲市场,更不应由政府选择将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疆旅游集群的不断加强,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7-148.

[2]张陆等.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21-24.

旅游产业的特征范文第5篇

上海市的农业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初,方以1991年南汇“桃花节”与宝山“柑橘节”为序幕,进入其发展启动期。然起步虽晚,发展迅速。到2009年,上海市已登记100多个农业旅游景点,其中17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4];农业旅游年收入达15亿元,接待游客1100多万人次(表1)。研究对上海市118个农业旅游点的旅游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中近30个规模化发展的旅游点进行了现场调研。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上海市各个农业旅游点及旅游区的旅游收入差异非常大,2009年桃花村农业旅游收入高达2亿元,占全市100多个农业旅游点总收入的13.3%,其中历时仅23d的桃花节期间旅游收入达该景区全年收入的30%。相反,同样位于南汇区的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洋溢村2009年旅游收入仅310.9万元,只有桃花村旅游年收入1.55%。上海市的农业旅游空间分布也不均衡,以17家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图1),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海郊区的南部地区(南汇区及奉贤区)以及崇明岛,并初步显示出组团化的空间分布趋势。下文将立足于都市农业旅游的产业特征,从市场供需特征、产业集群化与产业开发类型3个角度,探讨上述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空间形态特征的产业机制,并进而研究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模式。

二、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产业发展特征

1都市农业旅游的产业供需特征

在旅游产业的供需关系中,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力,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与服务供给、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政策扶持则形成发展推力,“推拉合力”引导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区位选择则形成了其区域布局的空间结果。为了解上海市农业旅游的供需特征、游客现状结构及满意度,课题组分别于2011年10月在崇明岛的农业旅游点,以及2012年7月在廊下镇农业旅游点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2次共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问卷447份,其中有效问卷402份。调查发现,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市场供需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与都市旅游、风景区旅游主要吸引外来旅游者相比,都市农业旅游的吸引力体现在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来吸引当地及周边城市的城市居民[5],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为生活方式及环境,而历史背景、语言、文化认同等差异性不大;2)旅游目的地是都市周边的农业区,旅游客源地主要为中心都市及周边临近大中城市。根据游客问卷数据整理,崇明岛游客中72.5%为上海市居民,廊下镇游客中90%以上为上海市居民;3)旅游目的地位于都市周边,因此居民的旅游消费总量相对较低。研究将旅游消费分为餐饮、住宿、景区门票、交通、农产品与旅游纪念品6类,发现上海市农业旅游中最大比例消费内容为餐饮(24%),交通与旅游纪念品则属最小比例消费类型(11%与4%),而游客对旅游出行的交通成本考量主要体现在交通时间上;4)上海市的自然山水资源稀缺,而都市农业的产业规模化程度与科技化水平却高于国内大多地区,因此都市农业旅游主要依附于农业产业本身;5)上海市2010年城镇化率则已高达88.86%[6],是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而都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总是伴随着周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因此都市地区农业旅游的设施及服务水平一般高于其他地区的农业旅游,以提高都市农业旅游的地区竞争力。

2都市农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

识别产业集群通常根据两大产业特征———产业规模和集群内产业联系[7]。产业规模主要指在区域内聚集的企业数量与旅游人口数,产业联系则包含了产业关系链与产业聚集程度[8]。虽然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旅游点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大,但组团聚集的空间布局已初具形态。研究收集了上海市118个农业旅游点的特征、规模与经济数据,按照图2的识别路径分3步对这些农业旅游点的规模化程度、产业关联度和集聚性进行分析判别,最后确认了上海市23个规模化的农业旅游点及其所形成的7大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农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可以节约产业成本、提高区域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9]。研究发现,在这7个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内部,规模化的农业旅游点从2个到5个不等,它们与周边其他小型农业旅游点一起,不仅在地域空间上聚集,经济上也紧密关联,资源共享、相互合作,进而提高旅游目的地整体的农业旅游吸引力、承载力与生命力。关于农业旅游集群化发展的特点、优势以及具体判别方法在此不作赘述,本课题的另一研究专题“上海都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判定研究”已就这一问题专门作了探讨。

3都市农业产业开发类型

目前国内农业旅游研究对于该产业的开发类型有3种分类方式,一是按照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分,如观光果园、水产观光园、种植观光园、森林公园等[10];二是按照旅游活动进行分类,如农业体验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观光游、农家度假游、民俗文化游等[11];三是按照农业旅游的经营主体或者说是经营组织方式进行模式分类,据此上海农业旅游就可以分为公司+农户开发模式、公司制模式、股份制模式、政府+公司模式以及政府+村委会(农户集体)+企业模式等[12]。研究认为,旅游资源的特质对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而旅游需求又引导着旅游资源的组织配置,因此结合旅游需求、依据旅游资源对农业旅游产业进行划分更能体现产业不同类型的核心价值,据此研究将上海都市农业旅游分为以下5种开发类型(表2)。研究发现,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集群内的规模化旅游点彼此之间大多类型不一,例如奉贤集群内包含5个规模化农业旅游点,分别代表了4种开发类型:村镇类(潘垫村)、农业科技示范园(都市菜园)、农业公园(申隆生态园)、特色种植园(玉穗绿苑和百枣园)。正是集群内旅游点开发类型的差异,让各个旅游点能够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机会,形成了旅游点之间的差异性合作,进而能够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各个集群之间的开发模式则大同小异,大多是村镇类旅游点为旅游接待点,并以其他类旅游点作为旅游吸引点。

三、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区域空间结构

研究对前文分析的23个规模化农业旅游点继续进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都市农业旅游的产业特征直接影响了产业在都市空间的布局,这导致上海市农业旅游空间布局呈现出“Circle圈层”结构与“Cluster组团”结构两大特征,其中“圈层”结构受到农业旅游业的供需关系、以及城市居民对农业旅游的区位选择影响,而“组团”结构则是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空间体现。

1农业旅游空间的圈层结构

研究以上海市人民广场作为市中心,结合Google地图车行时间距离查询结果与实际驾车情况绘制3个车行时间圈层:0.5h圈、1h圈与2h圈(图4)。鉴于上海市的快速道路网布置结构,上海市的车行时间距离圈层并没有呈现标准的同心圆,而上海市的农业旅游空间分布却与这3个时间圈层基本吻合,呈现出环中心“圈层”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

空间分布圈层化。都市农业旅游作为城市近距离游憩方式的一种,交通距离通过时间、经济成本直接影响都市居民的出行率。保继刚等认为都市周边的游憩空间呈圈层分布,其旅游强度基本上满足同心圆递减规律[13],即在忽略自然资源禀赋的前提下,城市周边的旅游地与城市的距离越远,旅游强度越低。农业旅游是依托与都市生活空间相异的农村风貌、生活方式及农业生产来吸引都市居民,而根据上海的都市规模,0.5h圈附近的农业旅游点基本还处于城市建成区的边界附近,只能形成“城市农庄”。鉴于该区域的城市用地限制与土地机会成本高,该圈层内农业旅游点数量少而规模小,旅游吸引力与承载力也相对低。因此上海市的农业旅游强度最高的圈层出现在1h交通圈附近,进而向外逐层递减。其中上海西北角受到江苏昆山地区密集的农业旅游区阴影影响,该区农业旅游点少且没有集群化发展趋势。

旅游形式圈层化。不同的农业旅游圈层所体现的农业旅游形式也不同。0.5h交通圈附近的农业旅游点规模小,兼具“城市公园”的景观形态与游憩、生态功能,其旅游形式以居民短暂游憩为主;1h交通圈附近的农业旅游点分布密集,以休闲体验游为主,其形式多样,包括农村风貌观光、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体验等,旅游点之间相互影响,并可组织在一起成为1日游(含周末游)旅游区;上海2h交通圈附近分布的农业旅游点主要处于崇明岛西部地区,其旅游形式以休闲度假游为主体,并涵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体验的旅游活动方式,形成多日游(含长假游)的旅游区域。其旅游地位等同于省级旅游点,旅游客源地既包括上海市,也涵盖了外省市。

2农业旅游空间的组团结构

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导致了农业旅游的组团化空间布局形态,每个产业集群可对应一个旅游空间组团,另外还有具有集群化发展趋势的崇东组团与青浦淀山湖组团。因此目前上海市形成了9大农业旅游空间组团(图5)。其中崇明岛作为上海的生态休闲岛,且西部及中部两个组团位于上海市2h出行圈(及2日游或长假游区域),游客往往将这2个组团的旅游点作为一组旅游对象,从而成为一个更大的旅游组团。组团内旅游点除了集群内的规模化农业旅游景点外,还包括小型农业旅游点及其他非农业旅游景点,如崇明岛的西沙湿地、东滩候鸟保护区、奉贤的金色沙滩、森林公园、青浦的淀山湖等等。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组团的旅游类型构成与前文阐释的集群构成特征一致,即组团内部旅游点彼此不同类,空间联系便捷,能够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每个农业旅游组团大多是以村镇类旅游点为旅游接待点,以其他类旅游点作为旅游吸引点,同时根据农业资源开展了各类节庆活动,进而使整个组团形成了一个整体化的旅游目的地。且组团内的旅游景点及企业经济联系密切,并位于同一个行政区内,便于对整个组团统一规划与管理,促使其协同发展,能够发挥集群化的产业优势。研究对旅游点游客的问卷调查还发现,鉴于每个组团的旅游点类型构成比较类同,都市居民每次旅游出行只会选择一处组团作为旅游目的地,这形成了同一圈层上各个组团之间的旅游竞争关系。这一竞争结果会导致旅游组团的自我优化,包括更鲜明的旅游形象、更全面的旅游类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旅游点之间更密切的协作关系、更为合理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平台等等。

3上海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模式

根据前文分析,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布局受到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与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双重影响,呈现出“Circle圈层+Cluster组团”的空间结构模式(图6)。上海市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3大“圈层”既反映了旅游强度的同心圆递减规律,也代表3种旅游形式———居民游憩、休闲体验游(1日游)、休闲度假游(多日游)。“组团”则体现出上海农业旅游点的地区内合作、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反映了组团内部农业旅游点的类型组成。该空间结构模式同时还将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研究划分为3大层次。层次1为上海市域层面,即本文的研究范畴;层次2是农业旅游组团层面,农业旅游的产业集群研究则属该空间层次;第3层次的研究则落在具体农业旅游点上,即对各类农业旅游点的空间要素构成及空间结构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