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成长成才规律性特征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2008年起在全国普遍实施,在此之后,大学生村官迅速发展壮大,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长成才状况不仅关系到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青年的自身发展。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现状,探究这一群体成长成才规律的特殊性,增强村官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7月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现状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进行了访谈调研。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3.9%,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结合此次调研的相关数据,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这里的大学生村官,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正式选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两委”职务的工作者。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数量达到了29万。在我们的调研样本中,86.9%的村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近半数是中共党员(41.2%),年龄构成中21岁~ 30岁占93%。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高学历背景,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时代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既有一般人才运动的共性特征,如交互性、动态性、实践性等,又在成才背景、动机、目标、环境等方面显示出该群体独有的规律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成才背景的机遇性

机遇通常指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是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走向成功的线索和媒介。社会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客观需求,加之从中央到地方的系列导向性政策的推动,构成了有利于个体成长成才的大背景。其一,在宏观层面,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呼唤,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都需要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同时了解具体国情、对基层有感情的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其二,在具体层面,大学生村官工作自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关大学生村官招录、培养、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和保障政策不断出台,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了诸多利好条件。基层锻炼向来是各类人才快速成长的一条基本途径,而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绝佳机会和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是一个能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的宝贵机会,关键在于要有机遇意识,善于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遇。

成才动机的内驱性

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来描述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它被视为人们日常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对于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社会上有不少猜测和议论,如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当村官、想解决户口等。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最集中的动机,一是能够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培养个人能力,三是能够缓冲就业压力。户口、加分等优惠政策对选择担任大学生村官影响较小。(如图1)

图1选取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动机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有高成就需求的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能主动从事活动,而且动机越强, 在行动中越能够坚持不懈。多数大学生村官从个人成长和发展角度考虑选择村官岗位,说明他们普遍具有自信而进取的心理品质,有着强烈的成才意愿和长远的个人发展眼界。相对于各种优惠政策等短期、外界利益的吸引,这种基于内在的成长动机能够促发大学生村官产生更高的成就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是极为有利的内在因素。

成才环境的挑战性

在宏观成长环境充满机遇的同时,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工作环境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校园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集体生活到独处生活,大学生村官在任职前后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几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调查。从自然环境上看,约58%的村官认为自己工作的环境条件一般,没有感到特别满意。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心思活跃、朝气蓬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成长特性与农村相对单调的文化娱乐环境之间也出现了矛盾。

更大的挑战来自社会舆论压力(来自家庭、朋友、社会公众等),这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最大困扰。例如,大众传媒的宣传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使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自尊心、工作热情受到挑战;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村官谈到,刚进入农村时,多数村民持有的质疑、不信任态度,给他们与农民之间的人际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经济不够发达、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很多大学生村官则担忧长期在农村生活可能导致与城市脱轨,由此给另谋职业、重回城市带来压力;此外,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特殊性质(村级特设岗位、无编制)、政策执行中的地区差异性等现实问题,也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

对于有限任期的大学生村官而言,等待蹉跎、向困难俯首称臣并不是理性选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自立、自律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身处其中,大学生村官不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唯有如此,才能不虚度青春岁月,才能在条件艰苦、工作繁杂的农村顺利成长成才。

成才目标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年限是三年或两年,任职期满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还要走上新的职业发展道路,“村官”经历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过渡。基于家庭背景、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发展志向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成才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规划中(如图2),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首选,比例分别为55.8%和15.6%,两者合计超过70%。同时,希望期满留任、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或自主择业等的也大有人在,显示出大学生村官多样化的成才目标。

图2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规划

成才目标的多样化并不与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初衷相违背,更不能据此否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意义。大学生村官岗位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岗位,并不单纯以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为目的,而更倾向于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岗位平台,来培养其提升综合能力、增加其基层工作经验、增进其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和感情,从而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村官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既流动又稳定的一池活水,长期驻守、滋养着农村基层的建设。而经受过农村工作洗礼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就是在村官个体流动和群体稳定的平衡中,得到充分而持久的体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既要着眼于任期内村官的成长和作用发挥,又要兼顾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既要做好岗位管理,又要及时疏通出口,处理好阶段性村官工作与长远职业发展的关系。

任期成长的阶段性

任何人的成长成才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大学生村官亦不例外。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内的成长有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此次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将这一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参与期、稳定期和分流期。

在适应期,大学生村官需要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尽快熟悉、适应农村环境,同时还要克服刚入职的迷茫、懵懂等不利心理因素,尽快把心态调适好。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自认为能够较快适应村官工作,一般在2个月~3个月内即可以完成角色转换,说明大学生村官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参与期,大学生村官开始进入到村官角色中来,能够主动参与村务,是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上涨期。同时,他们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会进一步思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村官、自身的定位等问题。

在稳定期,大学生村官们已经融入到村官角色中,对村务管理和本职工作都已经比较熟悉,甚至可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是作出成绩、谋求创新的阶段。这时的心理状态也比较稳定、成熟。

分流期是即将届满的大学生村官谋划前程、思考再就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出路问题,并为自己的选择提前做准备,如考公务员、继续学习深造、到企事业单位等。由于前途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学生村官会在这一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迷茫、倦怠等情绪。这一阶段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他们的期满出路问题,客观的现实摆在大部分村官面前,应重视这一阶段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关注及政策疏导。

总体而言,任职期间归属感强、融入程度高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态比较积极向上,个人成长也比较顺利;反之则比较消极,成长也不尽如人意。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素质提升的综合性

基层锻炼一直是我党培养人才的一种优良传统,也是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基层艰苦的环境、社区情理以及乡村政治生态,能够极大地锻炼人、培养人,使人才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很多被调查者(包括在岗的,还有任期结束已经离岗的)认为村官经历带给他们很多收获,对他们思想境界的提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性格的成熟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村官经历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各方面能力。(如图3)

图3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工作能力提升图

其中,提升最大的是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而言,专业技能、整合资源发展经济的能力没有获得较大提高。这也进一步显示出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对人的锻炼和提升是综合性的,而不是专业性的。村官们认为,个人在村官有限任期内成长越快、贡献越多,日后发展就越受益。排在前面的几项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行政执行能力等,也是公务员等党政人才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预期目标相吻合。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对策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对于缓冲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基层政权,起到了双赢的效果。2001年以来,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进行了大学生村官实践探索。国家于200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2010年6月,国家将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列入重大人才工程,计划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核心环节,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调研基本情况

2013年12月,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调查研究,主要的调研对象是各高校就业服务中心村官选聘工作负责同志。根据大学生村官政策在高校层面所涉及的基本面,课题组重点从高校的政策认识、工作评价、执行状况、政策配套、项目比较和满意度测评等6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组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有效率96.8%,在155个高校样本中,涵盖了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等类型,在地域分布上,从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份抽选了81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52.3%;从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等6个省份抽选了41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26.5%;从西部地区的四川、广西、内蒙古自治区等8个省份抽选了33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21.3%。(见表1)

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

60%的受访高校开设有农业相关、或者基层管理服务相关专业。89.7%的高校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十

表1 样本高校抽样情况

地区 抽样个数 比例(%) 省份 抽样个数 比例(%)

东部 81 52.3 北京 20 12.9

辽宁 7 4.5

福建 4 2.6

浙江 3 2.6

山东 10 1.9

河北 8 9.7

广东 3 6.5

江苏 9 5.2

上海 10 3.2

天津 4 1.9

海南 3 5.8

中部 41 26.5 山西 15 1.9

吉林 5 6.5

江西 4 2.6

河南 4 2.6

黑龙江 8 2.6

湖北 5 2.6

西部 33 21.3 重庆 4 4.5

广西 3 3.2

陕西 4 1.9

甘肃 7 1.9

四川 5 5.2

内蒙古 3 1.9

新疆 3 2.6

云南 4 3.2

分重视或比较重视。78.1%的高校对国家和各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认识程度高;在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的二次调查中,受访者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省市层面和任职单位层面政策的解读。

2.大学生村官政策吸引力调查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认为现行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吸引力比较好(42.6%)或者一般(40%);认为现行政策“非常吸引人,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的仅有13.5%。高校认为,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村官”项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到基层锻炼自我”(72.9%)、“考研、考公务员等相关优惠政策”(66.5%)和“工作不好找”(45.2%),说明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引导和激励作用不突出。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到农村任村官,更多的是出于“就业的压力”及“任职期满后的优惠政策”。大学生村官选聘受地缘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学生选择“家乡所在地”(63.2%)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偏远地区存在“选人难、留人难”的现象。

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评价

在高校对大学生村官面临主要问题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自身定位不明确”,占61.9%,说明高校判断大学生对于村官角色认同感偏弱。“后续发展乏力”,排在第二位,占60.6%;“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排在第三位,占56.8%。这表明经过几年的政策实践,大学生在选择应聘村官的过程中趋于理性,更加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角色定位及村官职业的后期发展方向,并对于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保障机制政策评价不高。超过半数的高校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应该在工作考核、工资待遇、法律保障、社会宣传、培养培训、监督落实等方面尽快完善实施。

4.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情况

在受访高校中,每年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数量多在50人以下,仅13所高校每年村官人数超过100人。目前而言,60.6%的高校仅承担1个~2个省份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同时承担7个以上省份村官选聘工作的仅为11.6%,且集中在“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高校。接近半数高校大学生村官的报名比例占毕业生人数的5%以下,仅有9所高校报名比例能够超过20%。81.9%的高校认为,参与大学生村官项目的毕业生整体素质要高于同届整体水平。

高校认为,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专业设置与农村基层实际需求有差距”(56.1%)、“政策吸引力有限”(49.7%)、“学生参与热情不高”(49.7%)。78.7%的高校认为,大学生不愿参与大学生村官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保障力度不够,村官的再次就业存在问题”;41.9%的高校认为“选聘时间太晚,错过了就业黄金期”。(见图1)

图1:高校认为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主要困难

在政策配套方面,21.9%的高校制定了本校大学生村官选聘的工作制度;在后续跟踪与服务方面,有43.9%的高校落实较好,主要涉及“村官间的交流”“培训讲座”等方面。

5.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其他基层就业项目的比较

调查显示,除大学生村官项目外,在基层就业项目中,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高校最多,约为27%;三支一扶项目位列第二,约为24%;各省市的选调生项目位列第三,约为19%。基层就业项目的比较中,高校认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选调生项目,其次是大学生村官项目,第三位的是西部计划项目,最后是社区工作者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特岗计划”项目。这表明,同是基层就业项目,具备稳定就业机遇和后续发展渠道且拥有“国家干部”身份的选调生项目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国家政策宣传和配套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政策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6.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非常满意的仅占1.9%,多数高校选择比较满意(62.6%)和一般(27.1%)。这一情况与在岗大学生群体对工作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基本吻合。在对大学生村官培训的建议上,41%的高校认为,应加强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30%的高校认为,应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0%的高校认为,文字写作能力在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对策与建议

1.因地制宜是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关键所在,应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校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有限,报名比例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关注、选择村官是因为就业困难。调查同时显示,多数高校只承担1省~2省的村官选拔工作,且大学生通常会选择家乡所在地、或者高校所在地从事村官工作。因而,各高校应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政策宣讲和就业引导,与各市、县、乡等服务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有效对接;与省、市组织、人事部门进行政策对接,共同选拔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官办建立协同培养和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2.高校的配套政策和跟踪服务亟待加强,应建立健全培训和引导制度

调查表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在各级各类高校得到了良好的贯彻执行,每年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工作顺利开展,村官素质高于同届毕业生整体水平。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多数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未形成自身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对本校大学生村官的跟踪服务上,高校的主动性不高,且多局限在村官交流和培训讲座方面,不能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人才等优势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提供足够的保障,没有形成“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工作局面。针对多数大学生直接从校园到农村,缺少农村生产劳动经历,对农村的政策法规和民俗村情知之甚少的状况,建议各高校对大学生村官做好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工作。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帮带引导”制度,结对培养;三级领导为大学生村官传授经验、现场指导,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尽快实现心态和角色适应。建议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强化培训,将培训教育情况作为考核指标计入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保障政策兑现的重要依据之一。

3.选聘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调查中,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整体评价不高,认为目前本校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状况一般,不是毕业生就业的最佳选项。应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强化工作纪律,实现规范管理。应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量化管理,建立服务村民和工作业绩档案,督促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努力工作,敬业奉献。在生活和工作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工作,消除由于生活上的不习惯、不适应产生的消极情绪;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表彰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4.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存有疑虑,需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高校对村官选聘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且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业务熟练。高校期望,能够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二、三级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存有疑虑,认为目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着自身定位不明确、保障不健全、发展后续乏力等问题,亟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需要在岗位定性、工资待遇、后续发展等政策优惠上加快落实并实施。高校在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专业的不对口、政策的不完善、选聘节点的不适宜等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选择,而且也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中,政策的保障力度、村官的再就业问题、选聘时间的调整成为高校十分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建立完善大学生选聘的保障制度可以从财政投入支持、引导创业激情、提升政治地位、优惠政策兑现四方面着手。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及补贴实行年度递增的政策;参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参照公务员标准,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空间和支持,让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施展抱负,体现自我价值;各省组织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灵活的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机制,对于部分政治素质高、工作业绩好、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实行破格提拔,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潜能和内在动力。

5.探讨“定向大学生村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调查显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逐步拓宽,呈现多元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能否通过政策扶植和完善实现其预期目标和工作初衷,成为高校关心的问题。高校就业负责同志认为,就受欢迎程度而言,相较于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项目凭借其政策优势、待遇优势和就业身份的优势,得到了更多毕业生的青睐。为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性,可考虑在广大偏远农村招收定向村官,通过高考加分政策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者,并针对定向大学生村官开设专门课程,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校专业设置与农村基层实际需求有差距的根本矛盾,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找准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范文第3篇

许树洪 苏小菱 刘守赞

[摘要]该研究以问卷为主、实地调查为辅,针对大学生村官、镇村干部、村民设计了三种问卷,内容包括生活、工作、相关政策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选拔制度改革等对策与建议,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对策与建议

[作者简介]许树洪(1966-),男,浙江东阳人,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苏小菱(1980-),女,浙江长兴人,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守赞(1979-),男,河北衡水人,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临安311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0907835)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一些省市1995年开始招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2005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①0 2008年4月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提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选聘10万名大学生。至此,大学生村官计划由省区试点开始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国31个省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已选聘7.8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远远超出原定一年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的计划③。为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随着大学生村官的普及,他们工作如何、待遇怎样、发展归宿、百姓评价等问题已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也是本次调研的初衷。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二、大学生村官实施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分析2.报考动机。大学生报考“村官”的动机多种多样,关于报考“村官”原因,有82.7%是为积累经验,43.1%是为缓解就业压力,3 8.%是因优惠政策吸引,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有27.3%。4.工作情况。从职位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也有任团支书、出纳等职,主要是协助村委会工作,包括政策宣传、科技信息传播、文秘工作等。有41%的人有借用到乡镇工作的经历。近9%的村干部对他们的意见、建议能够重视和支持,八成以上的村干部对他们的工作满意。他们与当地村干部相比,具有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新观念,有朝气与活力、头脑灵活、获取信息能力强等优势。关于工作主要困难,受访的大学生村官有53.1%认为农村关系复杂,52.2%认为资金缺乏,42.9%认为缺乏实用技术,38.1%认为能力、经验、阅历不够.35.3%认为缺少项目支持等,这些因素有客观上的困难,也有自身的原因,与农村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5.未来打算。调查显示,合同期内大学生村官顾虑最多的是出路问题占77.2%,能否发挥作用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各占35.5%。关于合同期满后打算,有70.8%准备考公务员和进事业单位,愿续聘的只占25.3%.选择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仅占20%左右。关于再就业地点选择,没考虑的占38%,选择返城和留农村的各占28.5%。大多数村官合同期满后想进机关事业单位,但是真正能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只有少部分,许多人把“村官”当做临时性、过渡性岗位。

(二)镇、村干部调查部分2.镇、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干部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知识和实用技术,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其中,83%的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期可行。关于选拔标准,66%的干部把综合能力作为首选,其次是专业知识背景和思想政治素质;关于考核管理,52%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考核严格、规范,61%的人认为考核应以工作实绩为主。镇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情况评价见表3。

(三)村民调查部分2.村民对大学村官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离职倾向

为了推动大学生就业、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政府推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选聘高校毕业大学生到农村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全国共有130多万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在任的大学生“村官”有大约29万人,预计到2015年,全国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将达到40万左右。江苏省自1995年首次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职务开始,到目前为止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人数有大约1.2万人。

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身份是由包括经济产业结构、农村社会基层治理政策和人力资源配置、意识形态的动员宣传在内的三个层次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 这决定了该群体身份的特殊性。不管是从大学生“村官”自身还是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都对大学生“村官”的对其身份认同提出了挑战。他们更加需要通过主体的积极认知、行动的意义赋予和参与来获得对身份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任务绩效和行为绩效,进一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虽然大学生“村官”的规模在日益增大,但是村官流失的现象也比较多。大规模大学生“村官”的流失是与党和国家执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相违背的,它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对大学生“村官”离职的原因多从制度和工作满意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本文从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身份认同对大学生“村官”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探索了大学生“村官”自我效能感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机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

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这两个概念学界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大多数关于离职倾向的研究都从组织和个体角度进行。

Bruce等(1996)从另一角度对企业理论进行解读。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是企业不同于市场,企业中还存在着协调、沟通与学习,这不仅要求实际上的地域性,也要求在精神上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这一共享的身份的存在能够降低沟通的成本,建立成员之间外在协调与内隐协调的规则并影响研究和学习的方向。

同时,这种共同身份的存在,会让组织内部的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众所周知,利己主义不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伴随着诸如友情、移情、忠诚的情绪共鸣以及对真善美的这种抽象的价值观共享也可以作为我们行为的动机。当员工把自己归属于这种共同的身份便会形成身份认同。此时,基于这种共同身份的情感共鸣和自我约束,身份认同能够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使得雇员无论是否有上级或者同事的监督时都能按照这一共同身份的要求行为。这种效果的存在使得员工离开组织的可能性降低。此外,身份认同有助于共同知识和信念的形成,这使得身份认同发挥着类似于制度的功能,而这一作用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成员背叛这一身份的行为,降低其离开组织的意愿。

上述身份认同对于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同样可以适用于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当大学生“村官”对这一身份产生认同时,有助于个体形成对自我身份的定义,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强化感,并且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将内化为村官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促使其承担这一身份所伴随的各种责任,鉴定该群体的信念,从而降低其离职倾向。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负相关,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离职倾向越低。

(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身份认同是关注个体如何依据自己或他人对于某一群体的身份归属来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通过自我归类形成对共同身份的认同。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理论,个体会根据群体的特征完成去个性化,维护群体的同质化特征,保持一致性的行为。大学生“村官”这一共同身份的存在,不仅限定了这一群体内部的成员的学习和研究方向,这一群体的存在,也给个体在入职后提供了可以参考或者学习的对象。通过选取群体中的典型范例,了解其对大学生“村官”这一身份的认知和评价,在对该群体形成了解的同时个体也获取了间接经验。同时,在面对组织、乡镇直接领导、村领导、村民以及社会其他主体等不同的期望时,大学生“村官”也会对这些期望进行平衡,重新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定位,并在工作中积累直接经验。此外,大学生“村官”这一共同身份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伴随着诸如友情、移情、忠诚的情绪共鸣以及对真善美的这种抽象的价值观共享,个体能够获得一种情绪上的升华体验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去从事工作。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及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大学生“村官”在经历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基于身份认同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此外,大学生“村官”在自我归类与对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中,彼此的身份认同状态会发挥一种“传染”的作用。例如,当观察到其他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度较低,个体也会对自己当初的择业选择产生动摇,无法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外在对其的评价下降,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程度削弱,完成工作的信息不足,自我效能感不高,产生离职情绪。

假设3:自我效能感在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间起中介作用,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那么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进而离职倾向越低。

据此我们提出如下模型:

二、研究方法

由于大学生“村官”地域分布较为分散,难以进行统一实地填写问卷,因此本研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过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对江苏省盐城、泰州、扬州等地的大学生“村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452份,最终获得其中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24.3%。本研究为保证测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采用的较为成熟的英文量表,通过多次互译程序保证量表的翻译准确性,并通过调研访谈,与大学生“村官”多次探讨,参照成熟量表修订程序和要求对问卷的表达和措辞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境。

身份认同量表是在Brown(1986)提出的6条目量表基础上所得,结合大学生“村官”特征修改为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量表,经过初试样本检验并无删减,保留6个题项。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Zhang和Schwarzer(1995)提出的量表,经过初试样本检验并无删减,保留10题项。离职倾向量表是在Mobley(1978)提出的四个条目的基础上,经过初始样本检验,保留3个体想。本文采用Likert5点计分方法,对于认知及态度类题目,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对于行为题目,1表示绝对没有,5表示非常频繁。另外,本文将性别、工作所在地、毕业学校、学历、原籍所在地、职位等作为控制变量。

信度检验通过SPSS18.0,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和离职倾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分别为0.85、0.87及0.84,均在0.80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检验通过AMOS7.0对两个构念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由拟合指标可知,卡方自由度比都小于3,CFI、GFI均大于0.9,RMSEA值小于0.08,说明数据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本文采用SPSS18.0进行回归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首先以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以身份认同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身份认同跟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β=.391,p < 0. 001), 方程的解释力度R2=15.3%,验证了假设2,即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

接下来分析增加中介变量之后模型的变化。由下表我们可以发现,再加入自我效能感之后,方程的解释力度增加(ΔR=20.3%),自我效能感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影响(β=-0.504,p < 0. 001),身份认同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变为-0.225,虽然依然显著,但是下降了0.196(p

最后我们得到如下模型:

三、研究结论与局限

本研究以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和离职倾向作为相关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与其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的负向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假设基本都得到验证。

虽然本文从个体角度出发,根据身份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江苏省内的大学生“村官”的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但由于个人的水平以及外界因素的限制,本文还存在部分地方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具体的情况如下:

首先,本研究的大学生“村官”的样本主要取自于江苏省部分地区,江苏省是全国大学生“村官”制度推行与发展较好的省份,因此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采集的问卷是大学生“村官”自陈式问卷,可能带有同源方差的问题。后续研究中离职倾向等指标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客观的标准。

其次,本研究只是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虽然自我效能感也从属于动机理论,但是本文却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给予研究,部分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一职业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者受到优惠政策的吸引,部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则是为了奉献农村、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实习自我价值,这些工作动机对离职倾向是否存在影响、外在动机是否会对内在动机产生作用以及外在动机是否可以向内在动机进行转化,这些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内容。

最后,本文是将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虽然离职倾向对离职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离职倾向只是心理上的知觉,离职却是实际做出的行为。而从心理状态到具体行为之间仍然有一个过程,具有离职倾向的人不一定会产生离职行为。后续的研究可以从个体心理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离职行为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KOGUT B, ZANDER U. What firms do? Coordination, identity, and learn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5): 502~518.

[2] BROWN R, CONDOR S, MATHEWS A, WADE G, & WILLIAMS J. Explaining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986(59):273~286.

[3]ZHANG J X, &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J]. Psychologi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the Orient, 1995, 38(3):174~181.

[4] MOBLEY W H, HOM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8, 63:408~414.

大学生村官国情调研范文第5篇

抽样调查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

早在2010年11月,协会就对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开始摸底调查。协会网、《中国扶贫》杂志还向全国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发起了“我和我的村子”征文活动,筛选出其中近700余篇,了解情况,进行表彰。

2010年12月1日,协会邀请中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在京座谈探讨贫困农村发展问题。当讨论到如何发展产业时,自治区林芝地区的藏族大学生村官欧珠罗布的发言触动了大家。欧珠罗布是民族学院2008年毕业生,毕业后任职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江达乡邦嘎岗村。他说:“我到邦嘎岗村已经两年,一心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乡亲们祖祖辈辈饮水困难都解决不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会上,欧珠罗布向协会企业家会员发出求助。到会的北京金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兴华当场表示捐款改变邦嘎岗村的饮水困难,支持欧珠罗布的村官工作。座谈会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们亲自协调,邦嘎岗村饮水安全工程35天完成。这项总投资34.9万元的工程迅速完成,使协会看到了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艰苦奋斗的激情、协会爱心企业家会员为改变贫困地区贡献力量的热情,也看到了协会在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村官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中的作用。

2011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国中西部10个区县、46个贫困村,对120多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履职调研,从而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提供确实有效的依据。协会成员实地同村民群众、村官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抽样调研地区内,5年时间先后选拔了28782名大学生村官,其中7006名实现有序流动,4023名带头创业,带动67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创业项目,带动11万余农户增收致富。但是,还有相当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着“三不、一难”的现实问题。“三不”之一是对农村工作不适应,从学校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跨度很大,许多村官虽然有激情、有活力,但要在短期内打开工作局面非常不容易。“三不”之二是对村官岗位不安心,特别是一些年龄大一点的村官,面临工作、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出路都很担忧。“三不”之三是所学专业不对口,大多数村官都是学非所用,对农业、农村所需的知识都要从头学起。“一难”是在贫困村创业难。关键是缺少脱贫项目与启动资金。

组织千名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培训

2011年5月至10月,协会在北京人文大学先后举办三期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共培训贫困村大学生村官1000人,来自288个部级或省级贫困县的1000个贫困村。

协会首先依靠地方政府各级组织部门和扶贫部门选好培训人选。参加培训学员都是新十年扶贫规划中部级或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任职一年以上,政治素养较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群众工作基础。他们任职的班子整体情况好,群众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愿望,村子有可行的创业支持项目意向,所在的贫困地区将来有典型示范作用。

协会对千名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注重抓好培训内容,突出培训主题。协会认为,选聘大学生村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大事,而在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更负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特殊责任。因此,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协会把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培训中安排了理想信念、党史和革命斗争史、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廉政建设等5个专题讲座,使学员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更深刻地感受到要注重国情研究、充分认识中国脱贫减贫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深刻理解党的“三农”方针政策。

经过主题教育,学员的思想得到洗礼,创业志向得到激励。在220份学员抽样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学员认为,培训以前,有时很迷茫、很彷徨,通过培训,他们重新思考和部署自己的人生规划,决心坚持身在农村、心在基层,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乡村群众治穷致富。吕梁山区的村官袁晓霞说:“我更加坚定当村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真正发挥村官的力量。”

培训中,协会安排了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解析、“三农”政策、农业产业化等3个专题课程,使学员正确把握和理解有关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充知识、增长才干。培训特别注重以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与实地研讨交流相结合。如协会邀请老村官、山西常平集团董事长孝讲述当好村官必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成功创业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他怎样在短短10多年间,带领常平村由原来的贫困村发展成了闻名三晋的小康村的动人事迹。

协会还精心组织学员们到产业基地参观考察。在北京首农小丰营有机蔬菜基地,学员们与基地技术人员就棚内蔬菜的施肥浇灌、温度控制、有机种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中科创意产业园内的近20个创意室中,普通的秸秆、五谷杂粮等经过艺术加工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国内外的精美工艺品,使参观者深受鼓舞,决心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开新路。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创业

目前,我国共有约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干事创业。开展支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协会发挥社团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培训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具体行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成功企业家的关注和帮助。在工程启动仪式上,协会向会员企业发出捐助呼吁。

担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的著名企业家陈怀德率先做出响应。紧接着,山西商会代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全体民营企业会员向全社会民营企业发出倡议。在2011年三次培训千名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协会发挥组织优势,进行了协会成员三次捐赠活动,募得善款3亿元,还有许多企业家表示让他们的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对子,给这些村的大学生村官出主意、定项目、供资金,实行定点扶贫,推动大学生村官增长才干,尽快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

2011年5月,协会报民政部批准,设立了社团内部与“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配套的“星火扶贫创业”专项基金,制定了严格的《星火扶贫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专项基金的支持对象作了明确规定:1.项目申报人为参加协会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学员;2.项目申报人所在村为国家或省级贫困村,每村限一个项目;3.项目有明确的实施单位(如村委会、合作组织等);4.项目有一定的开发资源和建设条件,符合群众的迫切需求,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5.项目需经村“两委”集体讨论通过,并征得村民的普遍认同;6.项目建设内容和申请支持资金规模相对合理,地方配套政策有初步意向。

2011年三次培训千名大学生村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学员申报了249个创业项目。经过梳理,这些创业项目大致可分公益和产业开发两大类。为了更好论证这些项目,进行科学的选项和合理的定点工作,协会与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与地方扶贫办对接,建立合理的配套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

对于大学生村官申报的公益性项目,特别是解决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项目,协会进行了专项调研。其中,2011年协会已与新加坡连氏援助组织达成了合作解决贫困地区水资源和水净化问题的意向。目前,协会已与“连援组织”联系,将由该组织出资750万元,支持解决中西部地区25个贫困村饮水困难。

对于大学生村官申报的产业开发类项目,协会积极展开实地考察科学选项论证,已经于2011年8月开始支持山西平顺县石城镇黄花沟流域8个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赴山东费县巧药山乡学习核桃业连片开发规模发展。2011年11月,协会又与山西沁县政府联手,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启动了绿色蔬菜产业开发项目。

2011年10月,协会吸收燕郊中科创意园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创业脱贫培训基地。中科创意园承诺免费与有创业条件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进行对口帮扶,目前中科创意园已与部分大学生村官达成产业帮扶项目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