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问题;规避;应对策略

安全意识对于义务教学来讲至关重要,教育安全事故频发,会严重阻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推广。因此,体育教学不仅要加重在小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还应深刻反思相关安全教育问题,探讨对安全隐患的规避方法以及应对策略。

1 小学体育教学常见的安全问题

小学生天性好动,所以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非常受欢迎和关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体育教学内容和结构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以传教式为主的书面课程教学并不适用于体育教学,具有实践的体育活动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主体[1]。但是伴随着多样化体育活动而来的是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常见的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

1.1安全意识低下

老师和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经常会因为忽视安全隐患而出现安全事故,如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现场安全检查工作、活动安全措施培训等,由于教师的安全意识低下,以及体育课时安排问题,老师通常无法完成上述安全检查与培训内容。同时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也不会意识到相关的安全问题。

1.2体育设施检修不到位

现如今,因为体育设施问题造成的小学生体育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体育活动设施作为学校教育建设中的重要工程,其检修工作不容忽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利用活动设施来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能力,如果体育器材安全性不高,则学生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

1.3课前准备不足

与其他课程相比,学校对体育课程绩效成绩的评测标准相对较低,所以体育教师并不会像其他授课老师一样过分专注于课前备课内容,这种体育活动预备教案准备不充足现象也是导致体育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上体育课之前,老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舒展运动,让学生各器官处在动能状态,如果直接上课则学生会很容易因为激烈运动造成器官伤害。

2 规避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上文对小学体育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可知,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应当高度重视。

2.1重视着装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应按照不同体育活动要求规范小学生的着装,如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必须穿运动装,运动鞋。如果学生不符合运动衣着标准,教师可以另行安排其他活动让学生运动。同时,老师应该多向学生宣讲体育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预防安全隐患的意识,锻炼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2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体格特征,在与家长做好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适当的安排体育教学活动,针对体质特殊的学生老师应当予以特殊照顾,切勿让学生因为安全问题受到伤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能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在学习用品选用、活动规范设置、体育设施检修等几个方面全面提高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作用[3]。

2.3加强对学生自由活动的监控

自由活动期间,小学生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老师应针对这方面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让学生在控制环境中,落实相应的安全活动,完成安全任务。保护学生人身安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因此学生在自由活动期间,老师应创建多个活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这种活动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协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以个人为单位产生“循环监管效应”。

2.4做好准备工作

在上体育课之前,教师应按照规范要求带领学生做适当的热身运动,通过规范性、规律性、有效性的热身动作,让学生处于最佳的运动状态。与此同时,教师应尽可能的按照体育活动的规范运动量制定活动规则,并依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转变的特征,制定一系列活动维护方案,在保证学生有充足活动时间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由成长的能力。

3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每个小学生身体成长特征不同,所以教师应结合参差不齐的身体状况,创建一个科学的体育活动,同时还应按照教育规定适当添加热身运动、安全知识宣讲、小组式活动等教学项目,最大限度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龚静.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8):110-124.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1.学校现状分析

学生的课间活动必不可少。户外运动有助于学生缓解眼睛疲劳和大脑发育,长时间伏案学习无疑会消耗体力、脑力,长此以往势必会损害孩子们的身体且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导致憋闷想发泄的情绪。现在大多数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制”,小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除了出门喝水、上厕所,都被老师“圈养”在教室里。取消学生的活动,严格看管学生,甚至不允许学生户外活动,都是消极的办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作为学校,应该直面安全问题,而不应回避。要像治理山洪一样,不能一味地“堵”,而是想办法采用“分流,疏导”的方法。每种活动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学校有责任负担一定的风险,不但要教育学生具有安全意识,还应该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学会避免危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我校课间现状分析

在2016年4―5月我对全校139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课间活动情况的调查,从2~6年级每班随机抽取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20个班360名学生。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经常在课间活动的学生为310人,占86.11%,不经常进行课间活动的学生有50人,占13.88%;近92%的学生认为课间活动很有必要,近86%的学生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课间活动很快乐,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做游戏。100%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班级内几乎每天课间都有学生在追逐打闹。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二、课间活动的常规管理

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全校的安全教育大会。

2.定期召开以课间活动安全知识为主题的班会

我校定期以班为单位召开以课间活动为主题的班会,并将好的课间活动安全知识以展板形式放在学校显眼的地方让学生学习。

3.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到学生课间活动中

我校同大多数城镇学校一样正面临着学生人数增加、生均活动面积小、课间活动安全任务加重的局面。在此状况下,我校决定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使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课间活动中来,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元素,使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更好地糅合在一起,为学生安全地参与课间活动搭建平台,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最终有182名家长主动申请参加家长志愿服务。学校根据家长职业特点和特长分类,将家长志愿者分为“橙、红、绿、蓝”四个志愿服务队,分别从校园安全护卫、班?活动协助、实践活动组织和家长讲堂服务四个方面分类开展活动,其中前三项都与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有密切联系。

三、结合组织管理,提高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

1. 开展安全系数高、有利于管理的学生课间活动项目

只有引导小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体育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小学生的课间行为。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的课间活动不但安全有序,而且体现了科学创新的管理价值。

2.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安全小卫士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度过安全的课间,发动家长志愿者、安全小卫士在学生活动的地点定点,保证没有死角出现,并且让家长志愿者与安全小卫士融入课间活动的过程中,这样不但起到了监督作用,也活跃了学生课间活动的氛围。

3.丰富课间活动内容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一、着眼于“小环节”在于提升课堂承载力

一节少先队活动课的有效教学时间有多少分钟?我们不妨算算,除去一开始的出队旗唱队歌以及结束前的退旗仪式,这样掐头去尾满打满算不过30分钟。3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如果设置学生交流环节,大致需要5~10分钟,这其中还要包括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反馈;如果有视频和动画,这些材料的呈现以及讲解至少要花去8~10分钟;如果再以图片和文字穿插,那么教师必定要对图片和文字展开教学和指导,这样又要用去10~15分钟。算起来,如果只安排以上的教学环节并且按照理想的分配时间顺利进行的话,30分钟的教学时间只是勉勉强强。如果此时再在这些环节中加入动手剪贴等操作环节、诗歌朗诵等歌唱环节、现场表演等模拟环节……诸如此类的教学环节一旦过多,那么30分钟的课堂是无法“承受”如此多的活动的。

比如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有的教师则在行规的主题下分别进行了看行规视频(案例)说自己的想法,学做行为规范,背行规三字歌并写下行规卡片贴在班级的某区域等环节。如此繁多的看、说、做、背、写活动导致的局面是:整个过程中就是刚蜻蜓点水般进行了这一环节学习,又马不停蹄地转入下一环节,最后两个环节则是勉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草草了事,最终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在备课之前只关注于这堂课要实施哪些环节,而忽视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实施哪些环节。就这节行为规范教育的少先队活动课而言,在只有3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做的只有看、说、做三个小环节。那么,这堂课可以让学生只围绕看事例、说感受、学行为三个环节进行,就案例导入来引发学生的讨论点,并在讨论得出的结果上来现场学做,由看引发说,再由说引发做。虽然环节变小了,变少了,但是每个环节充足的教学时间为教学活动的效率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也同时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承载力。

二、着眼于“小目标”在于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每一堂课都需要落实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是否真正落实是检验这堂课有效的主要标准,少先队活动课也不例外。但我们往往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容易好高骛远,太过于追求目标的“高”、“大”,而没有落实到“实”“小”。过于拔高少先队活动课的目标,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在一堂课到底能够意识到多少,了解多少,又懂得多少。

比如以小学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有的教师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了解校内外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具有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在课上分别介绍了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人身安全等,每个方面都涉及到,但每个方面都只涉及到一两点。此时,笔者不禁疑惑:一堂40分钟的课,并且在教室内只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学生是否能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所有方面的安全知识?学习完这堂课,面对突发事件时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课下就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们只是每项都知道一点,但每点又不完全清楚,完全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显然这节课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往往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而学生往往都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大”目标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教学的针对性,貌似什么都想“抓”住,但是什么都没“抓”住。因而,加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教师倒不如从安全教育的“小目标”着手,将安全教育下的“课间安全”作为着眼点。以“课间安全10分钟”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本校的课间安全隐患处有哪些,课间有哪些活动是不可以做的,而课间又有哪些事情或活动是可以做的,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课间是用来干什么的,哪些活动会带来危险的因素,哪些活动需要在课间完成,由此将安全教育的“大”目标缩小到课间安全的“小”目标,减少了之前的“泛泛而谈”,多了之后的“踏踏实实”。

三、着眼于“小内容”在于提高学生活动主体性

强调少先队活动课从“小处着眼”还有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说、来做和思考。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总希望能够“总揽全局”,在上课时往往就某个问题的现象说起,接着从现象讲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再从影响讲到问题解决的措施,最后把与之相关的问题全部呈现出来,总想一节课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清楚,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说的比学生说的和做的时间多得多,使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实效性;安全性;创新性

与传统体育课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实践证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但不可否认,目前的体育课程资源已难以适应各校的需要,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成绩逐年下降。要使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上下要达成共识,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面向广大学生而开展的,我们要把为什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向广大师生说明,使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开展活动时就能做到有目标,而且学校必须在每天的学校课程作息时间表上体现出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否则这一项活动是无法正常开展的。只有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内,全校上下达成一个共识,才能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更好。

二、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目标,增强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根据季节特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场地、器材等进行科学安排设计。例如秋、冬季节可安排学生在上午练习,春、夏季节可以让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半个小时进行练习。班次多的学校可以交换练习时间。总之,我们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必须向学生做好宣传,明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一)在指导思想上,将学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学校文化和社会以及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需要结合起来。在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时,能体现人文精神,能体现集体精神、凝聚力和一所学校的学风、校风。

(二)在活动目标上,要围绕新r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校的特点,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组织、研究,努力创造一种人性化、和谐化、民主化、宽松的教学活动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使学生逐步养成喜爱体育、培养兴趣的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寻求新突破。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抓住活动内容与学生实际锻炼的关系,分析活动内容与学校实际情况的关系,分析内容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系。从实践和练习效果的结合点出发,层层设计活动内容,积极营造本地域文化氛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活动项目,灵活应对,因材施教,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在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一些适应于本地区而有特色的项目,尽量做到活动项目新颖,丰富多彩,增强体育活动的吸引力,真正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全民动员,共同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自身的身体健康。如果教师每天都和学生一起锻炼一个小时,相信教师的健康会得到根本有效的保障,再不会出现亚健康现象,从而更好地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不是光说就行,而是要靠身体力行才能实现。

三 、不断创新,全员参与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创新,转变观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组织方法、活动内容和形式,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课,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身价值。避免活动内容单一,变化少,缺乏趣味性,提倡学生自制活动器材,自编活动内容,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在我校,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教师和学生做些调查,接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创新,以及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提高活动质量。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内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安全保障制度。每位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检查好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好活动前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尽职尽责,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安全活动教育,并做到有效管理,以减少和避免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

五、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还需要有资金、场地、器材的保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户外活动,必然要受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资金和场地是直接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要克服以上困难,我们可以从活动内容上想办法。除了各种球类、田径、团体操外,还能开展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等这一类并不需要太多资金和占有大面积运动场地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活动器材也不贵,一般学校都有能力提供,也可以让学生自备。这样学生回家时还能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总之,不要一味追求高档次的场地、器材,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六、家校互动,无限延伸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学生科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总结一年多来,我校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一切从学生的成长着眼,努力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老师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校园内部生机勃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年开学至今,我们的校园里不光做起操,还跳起了小苹果舞,上起了农村小学少有的电教课,图书室新购买的新书,也开始对学生开放,变化很多,现就三个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关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一)具体做法。

1、召开动员大会,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内增设师德版面,师德标语和横幅,教室办公室张贴名言警句“今天你努力工作了吗?”“分分秒秒做有益的事,每时每刻戒掉无聊的行为。”“冷漠不是你的权力,爱学生是你的天职”。结合实际,通过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校讯通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2、进行专项学习。

依据偃教(20xx)73号文件规定的学习内容,每周四下午分教研组进行学习,教师全员参与,有专项活动记录,要求学习笔记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每位教师不少于10学时,活动结束,每位教师撰写学习体会2篇。

3、加强典型宣传。

(1)今年全国模范教师,xx省师德标兵张xx老师到我校任教导主任,我校充分利用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安排专门时间请张老师进行师德演讲,号召全体教师向张老师学习。

(2)积极组织教师听取偃师师德报告团巡回演讲。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4、开展教师集体宣誓活动。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教师誓词〉的通知 》。

(2)建立集体宣誓制度,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时风的良好氛围。

(3)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邀请家长代表莅临活动现场,全体教师进行宣誓。

5、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

11月4日,进行师德大讨论“怎样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怎样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11月11日,进行师德大讨论“教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18日 ,进行师德大讨论 “对‘四有’好老师的解读”,11月25日,进行师德大讨论“我为学校师德建设献一计”。

6、开展承诺践诺活动。

印发教师师德承诺书,教师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承诺,并将承诺书发给学生家长,接受家长监督。

(二)取得成绩。

1、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教师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一年级董会芳和张培培老师,为使学生当天所学知识当天掌握,所有知识点逐一过关,完不成的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耐心辅导,直至学会。

2、通过师德教育活动,广大教师的纪律观念得到了明显的增强。51岁的寇瑞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嗓子都哑了,也没请过一节假。

3、通过师德教育活动,广大教师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许多教师硬是挤出时间来自学必读书籍和资料,有的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学,有的利用工作间隙来学,极大部分学校都利用休息时间时间召开组织教师讨论会,全体教师毫无怨言,也没有教师无故缺席。这些师德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间的团结,激发了教师积极向上的活力。

(三)今后打算。

1、对照规章制度,开展“五查五看”活动,人人找不足,写出自查报告。

2、召开座谈会,设立师德师风建设信箱,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3、印发调查问卷,开展民主评议。

4、认真分析,撰写整改报告。

5、制定考核评估方案,认真进行师德考核。

二、关于教学质量提升。

(一)、精心打造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1)坚持业务学习。安排业务学习内容,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学习先进理念,进行业务研讨。本期我们学习了学校制定的课堂要求十条、山西太谷四种课堂模式、城关镇课改方案、专家讲座(有关小组建设的课件100多张幻灯片)、新课标,并对教师进行业务知识考试。

(2)为教师提供各种参加培训学习机会。校领导牵线搭桥,让每个老师和其它学校优秀教师结对子,遇到问题随时交流;坚持每周到一实小、三实小听课,开阔眼界,促进自我发展。

(3)加大教学流程检查力度。除电子教案外,课前必须写实用性简案;课内提高课堂实效,讲课时间不超30分,注重导学案使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和评价、保证每课一收获,知识当堂落实,任务当堂完成,个个过关;每个教室张贴各学科的过关检查表,每天都有具体的过关任务;作业分层布置、关注学困生帮带、课外作业检查,作为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并量化,记入教师“全方位量化考核”。

(4)加强听评课,锤炼课堂。进行了两轮校内公开课展示,边讲边评。第一轮教师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主宰课堂,课堂上各个“小老师”当的有模有样;第二轮每位教师上电教课,人人制作课件上公开课,从未上过电教课的学生,兴奋异常,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公开课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步伐。

(5)开展业务研讨,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分教研组“就如何分层布置作业”、“知识点如何落实”、“课外作业如何检查”、“学困生如何帮带”、“期中考试情况分析及下步打算”五方面进行交流,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管理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如:学困生完不成作业怎么办?学生掌握知识不灵活,一变题型就不会做怎么办?学生学习习惯太差,粗心造成错题多怎么办?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出主意,想办法。

(6)校领导听推门课,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抓好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班规班约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心中有规范,行动有守则;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周周有主题,进行养成教育。

(2)开全开足课程。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课,每周至少抽查一次上课情况,并做好了记录;开展活动促上课积极性,如开展小苹果舞蹈比赛、队列比赛、广播操比赛、跑步比赛,书本上歌曲合唱比赛,少先队队礼队歌比赛、画展、小制作展览等调动了学生上这些课的积极性。

(3)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如口算比赛,百词百分赛,英语单词听写大赛,数学基础知识填空比赛,作文比赛等。

(4) 开展“争星榜”活动。制定较多荣誉评定办法,如设单科状元、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德育之星、名星小组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荣誉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5)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做到三保证:一保证时间,每天上午7:40--8:00为全校统一诵读时间,实现日日诵读;二保证全员参与。实行兴趣培养、氛围熏陶、梯度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伸展和收获空间;三保证系统性。不同年级分别诵读与自己年龄段相适应的诵读内容。

(6)阅读和练字常抓不懈。每周一、周三下午第一节为阅读课,学校开放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优秀的阅读书籍,教师指导阅读,使孩子们眼界大开、兴趣盎然。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一节为写字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练字,并及时批改。

(7)家校互动形成合力,成功召开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学生、家长同台领奖及学生进行才艺展示汇报,赢得了家长一致好评。

(8)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把它当成课程来上。阳光体育活动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大课间统一做完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后,根据学生特长分组大课间活动,使活动多样化。

(三)、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争先恐后出去讲优质课,打破了多年来的零记录;语文组还搞起了课题。

2、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了。课堂上能说了,气氛热烈了,能唱歌了、会跳舞了、能写会画了,课间能做操、跳舞了,生龙活虎起来。

(四)、今后发展的方向及设想。

1、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走出去:加强与二、三实小联系,多听课,多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请进来:请一些专家、能手来学校指导。

2、不但关注教师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课堂让学生讲、说、练、讨论,老师学会放手。

3、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一方面高年级学生,组织一部分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备比较简单的课,经过老师指导,尝试由小老师上课,一节课也可让几个小老师每人讲一部分知识,培养更多的小老师;另一方面教师多上电教课,来吸引孩子的眼光,开阔视野。

4、多元评价与关注个性相结合。

在学校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更新评价项目,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功能等方面再下工夫。

5、大阅读列入课程表并常态化。

本期我们已经把阅读融于平时,把阅读课列入了课程表,下步我们将坚持并在读书效果上再动做文章。

6、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每个老师自报两、三本书,学校统一购买,学生阅读时间,也是教师阅读时间,多读书开阔教师眼界。

三、关于安全工作。

我校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细抓落实,扎实开展活动,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1、学校成立安全、校舍、消防、班干部等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为了增加安全检查力度,扩大安全检查面,学校领导和学生干部,每天不定时巡视校园、周边环境和学生在校园活动情况,及时检查排除隐患,并认真做安全记录。

(二)、我校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开展活动。

1、学期初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邀请法制副校长、安全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备好安全教案,认真上好安全课。

2、校园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制作安全学习版面,发挥周会、主题班会、家校活动、实战演习、安全知识演讲、心理咨询、黑板报、手抄报、安全征文等,提高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全面摸底,对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和缺课追踪档案。

4、实行课间教师交接班制、领导带班制、静校制度、节假日护校制度、班干部检查制。设定活动区域,定人员、定时间,值勤教师到位,责任到人,及时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5、定期认真进行校舍、院墙、厕所、校内活动场所、消防通道、线路等安全自查自纠,竭力消除各种隐患。

6、认真做好每个月安全教育活动总结。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三)、安全工作成绩。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创建和谐校园”为我校活动主题,“平安校园我爱它,人人平安靠大家”是我校教育目的,“天天学习安全、周周展示评比、月月活动总结”是我校的口号宗旨。“活动多样,记录完整,材料齐全”是我校档案特色。

(四)、今后打算。

1、开展的安全活动我校会继续坚持下去并且会制度化,精细化,经常化,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