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范文第1篇

一、两个优秀留守学生的案例

案例1:这是一位六年级女生,14岁,其父母在其11岁时外出打工,三年来一直由其爷爷奶奶抚养照顾。这孩子性格沉稳,思考问题、做事情都显得老练、成熟。她平时特爱看书,学习成绩常名列前茅,与其形影不离的好友也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好学生。她对父母等长辈的依赖性不强,反而能体谅长辈,在邻居和朋友中口碑很好。由于表现优秀,她还被推选为班长、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大队长、县十佳少先队员。

案例2:这是一位聪明但不善言语的男生,13岁,来自邻近乡镇。由于父母在外地办厂,他在三年级时就由外公外婆照顾。外公是一位退休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与教育能力,对子女管教严厉,常年在家打理家务,空闲时把玩书法、绘画与雕塑。这个男孩课余时间多与其外公在一起,所受熏陶颇深。他学习成绩处于上游,思维活跃,常有独到的见解,是班中有名“金脑子”。

二、优秀留守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两位学生的分析,结合平时对留守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优秀留守学生身上具有许多其他学生所没有的优点:

(一)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父母外出,他们的零花钱必须做到有计划地支出。有的父母则将孩子每星期的零花钱以固定数目寄给孩子,久而久之就培养了他们量入为出、合理花钱的习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勤快,衣服脏了自己洗,吃饭时自己端菜、端饭,有的学生甚至已学会自己做饭。缺少了父母这顶“保护伞”,孩子反而能够独立地面对日常生活与学习。

(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没有经历过风风雨雨,在潜意识里对父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与此不同,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心理上自然少了一份依赖,多了一份自立和坚强。碰到困难时,他们首先会自己想办法,真有自己克服不了的难题,他们会请求同学或长辈的帮助,不会只是哭鼻子。

(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留守学生离开了父母,马上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监护人的家庭之中。来到新监护人的家庭,其实也是对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角色转换能力的一种考验与锻炼。根据调查,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可小觑,部分适应能力较强的优秀留守学生,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快速融入新的生活之中。优秀的留守学生,不仅适应了新环境,还常常帮长辈干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得到长辈的夸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无形中也学会了关心、体谅长辈。因此,他们可以很快与新的家庭成员建立起情感纽带,得到亲情的弥补,使生活、心理等方面重新回到正常化轨道。

(四)较强的学习能力

优秀的留守学生,其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处于上游位置。他们普遍认为,父母亲在外打工赚钱,自己应以好成绩来报答他们,因此在学习上动力十足,非常勤奋。但更难得的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为他们大多具有较突出的独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能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予以克服。

三、优秀留守学生成长分析

优秀留守学生的成长有其适宜的“土壤”,非一时一地的单方面因素所能造就。通过对我校优秀留守学生的成长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分析,我认为,家庭、学生、学校几个方面的因素尤其值得重视。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留守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家庭因素

1. 家长选择合适的时机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家庭的早期教育与关爱必不可少。在与我校班主任教师及留守学生监护人的交流中,我发现,优秀留守学生的父母对于外出打工的时机往往有较为周到的考虑。在孩子上三年级以前,他们会有意识地避免夫妻双方均外出打工,从而保证孩子在幼年的生活与学习中至少能得到一方家长的陪伴、爱护与教育。

2. 监护人素质良好。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而家长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成长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的留守学生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但孩子却非常出色。原因在于,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力较为突出。例如,上述案例1中,爷爷奶奶自我要求很高,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案例2中,外公外婆家庭条件较好,子女都外出经商办厂。外公退休前是一位教师,喜爱书画艺术,孩子平时耳濡目染,激发起了强烈的上进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留守学生的身份和处境反而可能使其发展得更出色、更全面。

3. 亲情联络及时有效。在留守学生的心中,亲情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据调查,我校大多数留守学生都能从每月甚至每周几次的电话联络中得到父母亲的亲情滋润,再加上他们的委托监护人大都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挚友亲朋等较亲近的人担任,孩子所缺失的亲情很大程度可以得到弥补。

(二)学生因素

1. 乐观开朗的个性。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优秀留守学生首先得益于其乐观开朗的个性。一般来说,优秀的留守学生性格较为开朗,亲和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的生活与学习,较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融入新的家庭,赢得监护人的喜爱,避免留守身份带来的各种窘况。

2. 选择优秀的“朋友圈”。同伴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举足轻重。有时候,教师、长辈的教育在效果上尚且比不上朋友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经常发现优秀的学生总与同样优秀的同学在一起,甚至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优秀留守学生同样如此。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成长。这里的同伴,其实也包括留守学生的兄弟姐妹。如果有了哥哥姐姐的良好榜样,弟弟妹妹的成长一般而言不会偏离正常的航道。

(三)学校因素

1. 平等地看待他们。留守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或多或少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并非都是问题学生,只是部分老师在人云亦云的盲从心理与惯性思维作用下,主观任意地把他们等同于问题学生。我校在留守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做的就是纠正部分老师心中“留守学生等于问题学生”的错误认识,要求老师要平等地看待留守学生,不要因为他们是留守学生就大惊小怪、过分干预,尽量保证他们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2. 悉心地关爱他们。留守学生首先是未成年人。他们年龄较小,认识能力与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各种权利也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对于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与生活环境,学校向来不敢大意,而是时刻保持着关注。

许多留守学生家长由于常年不在孩子身边,经常会与教师电话联系,询问孩子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状况,而教师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爱护、照顾他们,以更强的责任感去教导他们。在我们学校,教师普遍关注留守学生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管教能力。假如发现监护人不合格,教师会及时、委婉地向家长提出建议。我们还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经常开展集体活动,适时而不露痕迹地让留守学生展露才华。我们会了解留守学生的早期教育情况,以便扬长避短,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总而言之,我们会关注留守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学校会投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3. 发挥寄宿制管理“全天候”的优势。除了教师与同学的关注、关怀之外,学校良好的硬件环境也非常重要。在我们调查的优秀留守学生中,将近三分之二是住校生。学校为留守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和生活环境,让留守学生在学校安心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学校大家庭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不仅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而且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校规范管理

一、构建管理体系是做好家校工作的前提

家校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家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家校工作的健康、有序的开展,有助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合力。构建三个体系:

一是建立理论研究体系。围绕“拓宽家长学校渠道,提升家长学校的实效性”这一主题,全区各校针对本校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立了研究内容。如:“特色学习型家庭个案追踪”、“问题学生家庭个案研究”、“家校互动,促进评价改革”、“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图书型家庭”、“创建科普型家庭”等。各校都有自己的研究组,每周都有研讨日,每月都上观摩课,每学期都召开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研究之风遍洒西市区每个校园。

二是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在区关工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区理论研究中心和讲师团,负责对各校的业务指导和区域性专题讲座、辅导培训;各校负责对家长的具体教学任务。在家长学校中,严格坚持集备、常规课、专题课、互动活动、家校联系、评比表彰等制度。明确教学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式、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切实规范家长学校的办学行为。

三是完善家长学校管理体系。按照省市指导组的统一要求,各家长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数据登记和分析制度,通过资料积累、科学考核、对比研究、信息反馈等手段,形成一套检查监督、进度跟踪、成果评定系统,使家长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二、优化家校队伍是做好家校工作的保障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以往的指导往往居高临下,对发挥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重视。在指导上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等。由于家校工作指导不够专业,方法不够灵活,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家校队伍,依据家庭的特点,满足各种层次家长在教育上的需求,进行有效指导。是做好家教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重点强化了三支队伍的建设,即校内教师队伍、校外“五老”队伍及优秀家长队伍。挑选骨干教师作为家教兼职教师。聘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模范、老专家和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组建起讲师团,全面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对这样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我们采取专家培训、研讨推进、互动交流的方法进行有效培训。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专家培训。为全面提升家校的质量,树立家校工作的新理念,多次组织教师收听家教专题报告,参与互动,专家们深厚的理论功底,新颖的观念、独到的见解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家教知识,掌握家教方法,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是研讨推进。除了理论学习外,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和提高教师。组织开展家校互动教研活动、家教优质课竞赛、家教教材创编等活动。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家教课一改往日的那种老师讲、家长听的单向灌输模式,探索出“平等探讨、互动交流”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受到家长广泛欢迎,涌现出一批热衷于家庭教育的优秀教师,关心家校工作的优秀家长,家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是互动交流。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给家长、教师们一个更便捷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我们精心制作了家庭教育网页。设置了“家庭教育案例”、“家校广角镜”、“心理健康直通车”等栏目,开展各种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互相沟通,探讨家教问题,不断优化家校队伍。为了激励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辅导各校设计了“听课信息反馈表”等提前发给家长,请家长做出评价,交流体会并写出希望和建议。同时对优秀的家长学校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推出了一批家长心目中的名师,提升了家长学校的授课质量。

三、开展家校活动是做好家校工作的关键

家长在教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手段和方法比较滞后,注重永无止尽的感情和物质投入,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对孩的家庭教育失去应用的教育功效,家长的教育能力急需提升。因此,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活动为载体,齐心营造健康、和谐、育智的育人环境是创优家校的活动的重要途径。主要三个途径:

一是针对问题有效研讨,形成共识。针对一个学年的家教热点难点进行研讨活动。教师集中到一起就家委会成员反映的问题和校本课程融合起来。通过备课、研讨,分析学校教育情况及学生表现现状,查清原因,共同策划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并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参加研讨活动,充分发表见解,谈教育之女的经历,互相交流沟通,气氛热烈,效果颇佳。

二是依据特点分层教学,注重实效。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授课内容。例如: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召开新生家长会,介绍学校情况及低年级学生特点,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家长了解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针对六年级毕业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压力,圆满毕业。

三是精心策划家长会,树立典型。家长会是对家长进行家校培训的良好契机,是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平台,更是学校办学向社会敞开的窗口。我校注重对家长会的精心设计。每次家长会大屏幕打上欢迎标语,写路标,像接待贵宾一样接待家长,隆重的氛围,热情、周到的接待给家长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为了不使每一位家长缺课,发放邀请函,建立签到薄,督促家长参与活动。依据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对家教的认识程度不同,通过典型引领,让部分优秀的家长代表交流家庭教育的好做法,他家讨论,专家点评。受到启迪,提升家教质量。通过教育大会、专业课,咨询会、研讨会、交流会等生动有趣的家校活动,更好地推动了家长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总之,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家校的有效沟通,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抓住家校建设这一关键,是做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独特的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是彰显学校特色,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科学的培训方法和合理的培训手段,提升了家教队伍质量,推动了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家教工作健康、规范、科学地向前发展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范文第3篇

一、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1.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与实施方案

二、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

1.加强班主任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1)坚持校、年段、个人三级德育考评,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优、评先制度,真正把班级考核和班主任工作业绩挂钩。

(2)建立德育论坛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带班育人经验的展示交流活动,定期召开德育专题研讨活动,聘请省内外优秀班主任进行班主任工作指导活动等。

(3)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考察,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带班能力。

(4)积极组织班主任和年轻老师参加心理学C级培训和考试。

(5)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论文,进行德育课题研究。

2. 进一步推进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大力培养年轻班主任。

(1)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实施方案》。

(2)制定年轻班主任培养方案与考核评价机制。

初步目标:通过一年的培养,使年轻老师成为合格的班主任,人人做好管理上常规有序;通过两年的培养,让年轻老师能够独挡一面,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三年的培养,让部分年轻老师成为优秀班主任。

(3)创建年轻班主任培养校内学习资料手册

三、完善家校联系制度,构建和谐的教育合力,全面提升家长满意率。

(1)组织班主任开展经常性的家访工作,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家访(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以及学困生家庭)。

(2)做好家长来校来访接待工作,如实向家长反映其子女在校学习思想表现等情况。

(3)开好以学生品德为主要内容的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例会,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4)通过校讯通、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宣传学校工作,及时地发放家庭教育宣传资料、告家长书,邀请有家教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

(5)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例会,深化“家校共育”工作,促进学校、家庭、学生的和谐发展

(6)努力落实好行风评议、家长满意度调查、德育网络建设等工作

四、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管理和综合实践管理工作

1. 努力践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强化训练,做到规范管理,精细管理,严格管理。

2.制定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3.制定研学游、生涯教育等实施方案。

(1)开展高一、高三远足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在自然中放松心情,陶冶性情。通过远足,享受行走的乐趣,在繁忙的学业空隙劳逸结合。

(2)组织好高二学生赴浙江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大学的校园文化,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大学生活产生憧憬,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问向”平台,为高一、高二学生实施生涯规范提供更多机会。

五、围绕各类专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1)组织高一新生参加军训活动,军训由会操比赛、军歌嘹亮颂祖国比赛、寝室内务比赛、军体运动会等系列活动组成。通过衔接教育,确保高一新生了解绍兴一中的校史,学习学校规章制度,严明学校组织纪律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的前提。

(2)办好校园运动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发挥体育特长。通过赛场上的拼搏、奋斗,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团结意识,促进学生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组织开展迎国庆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元旦文艺会演,积极参加市属学校元旦文艺会演和省文艺汇演。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4)开学典礼是新生到来以后第一次全校聚会,抓住开学典礼的契机,表彰优秀,提出希望,这对全校学生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动员作用。

六、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校风、学风。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加强对学生早自修、午自修、晚自修的管理工作。

3.指导班主任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4.进一步规范住校生日常管理工作

5.规范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撤销工作

6.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穿着校服的意识

7.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七、做好爱心帮扶资助工作

1.组织开展困难大学新生资助活动。(炉峰慈联天天向上、福彩牵手助圆大学梦、爱心人士结对大学生)

2.组织好“感恩心中奋进路上”助学仪式(8月底,绍兴一中-协办单位)。

3.贫困生资助工作等。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范文第4篇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

全区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

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城乡管理局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假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后,各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德育活动基地,观看革命战争题材影视片等主题教育活动。城乡管理局将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2、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和青少年德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3、“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各学校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城乡管理局将组织开展“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

4、“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学校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城乡管理局将举行“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感恩故事会活动,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5、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黑板报和主题手抄报等。参加黑板报、手抄报评比需提供照片资料或实物资料,主题班队会、团队活动可同时提供dv资料。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质量效益年动员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统筹安排好各项活动。各校活动计划安排于4月15日前上报城乡管理局。

2、认真组织,确保活动质量。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强化活动组织与领导,细化活动措施,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成效。各学校要及时做好参赛的作品集中上报工作。 ①“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活动,各校于4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大校指施中、八中、施小、八小、花园、三元桥,下同),小校5篇(小校指二小、扬子津,下同)。 ②“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各校于5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③“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校于7月31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故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④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各校于9月30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5篇,小校2篇。

3、重视宣传,营造活动氛围。各学校要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的宣传,要以各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要加强校园感恩·励志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各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要及时上传到“扬州市中小学德育网”和“开发区教育网”进行宣传报道。

五、总结评比 城乡管理局将对各校上报的各类征文和作品进行评比,颁发获奖证书,并选择优秀作品上报市教育局参评。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教育案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12

班主任是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领头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洞悉学生的心理,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一、案例再现

我校学生小赵,男,性情孤僻、暴躁,成绩起伏大。班主任通过调查得知他自小父亲就逝世,母亲外出打工,家中仅剩他和年迈的爷爷,生活非常艰辛。因家境如此,小赵非常自卑,不喜欢跟别的同学交往。

得知情况后,班主任选择以情感关怀入手,先是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组织、引导班上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主任把他的情况上报学校,为他争取助学金。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鼓励、帮助、关心下,小赵封闭的心扉打开了,慢慢地融入班集体的大家庭中。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性。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实施“爱心”教育呢?

1.倾注爱心,真情相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对学生怀有一份真诚的爱。教师要与学生经常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以及思想状况,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

中学生普遍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但面对事情又缺乏远见,容易偏激,抗压能力差,一遇到挫折,情绪就低落。学生的这些特点,需要我们班主任细心、耐心、宽容地对待,寻求最佳切入点,主动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和条件,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成为学生信任的可以谈心交流的朋友。如上述案例中,班主任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小赵的情况后,以情感关怀入手,先是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然后组织、引导班上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为小赵争取助学金,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让他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班集体的温暖。在这样的关怀下,小赵不但渐渐融入了大家庭,还转变为一名活泼开朗的学生,令人欣慰。

2.宽严有度,合理施爱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把握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

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不断调整其奋斗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潜能,他们犯了错误,也要大胆批评。如学生小张,他的入学成绩全班最好,在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中又考取第一名,可之后他自满情绪滋生,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宠儿,对待教师和学生的态度非常傲慢。于是我跟他约定,在下一次的名校联考中拿他的成绩跟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比较,看看如何。考试成绩出来后,通过比较发现他的成绩很不起眼。结合这次考试成绩,联系他近期的学习表现,我严厉地批评他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表现,并让其自省。通过这次批评,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单独找我商定下次联考的成绩目标。我顺势提出学习要求,帮他确立学习目标。之后他的学习态度更加认真,成绩不理想的科目,常向该科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跟同学的相处非常融洽。下一次考试,他的总成绩一下提高一百多分。

对问题学生,教育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避免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如有一次巡查宿舍,我发现学生小潘在卫生间抽烟,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要求通知家长来校协助教育,并带回家反思一周。看到小潘情绪很低落,我就耐心地询问他抽烟的原因,原来是他的姐姐在闹离婚,他很难过,就躲在卫生间吸烟。之后他很诚恳地认错,并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希望我不要告诉父母,并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我考虑到小潘的家庭环境,觉得应该给他一次机会,于是就从宽处理了。这次事情之后,小潘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学习也更加用心了。

3.联合班集体力量,多方关爱

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或者遇上特别事件的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单独”的关爱和帮助,但这种“单独关爱”个别学生的行为,还应与向全班学生阐明缘由,得到班级学生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