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悄然兴起,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小学语文作为教育中的重大板块,其素质教育的实行也十分重要。老师从最基本的改进教学方式出发,挖掘学生自学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提升,进行高效率的语文学习。

一、积极指导学生科学学习,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改善教学方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首先,告知学生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授课前,给学生的安排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来思考,初步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其次,老师应当跟学生分享一些实用阅读技能。第一,要求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第二,加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读懂文章,老师可以适当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第三,要求学生熟悉分段的方法,能够独立概括段落意思,了解其中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第四,教导学生自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从写作背景、作者抒情与议论的章节、段尾段首句等进行总结;第五,让学生对自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且在总结的过程中,起到了又一次复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二、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动手动脑能力,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即为听、说、读、写四种,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老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进行综合讲解,提高同学们对知识的联想技能。综合同时也指跨学科的学习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实践中更好地领略语文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老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实际体验书本中的事物,就以人教版的“走进田园”为例,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田园进行实地探究,让他们见识到真正的田园,而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引导他们的参观过程中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并书写简单的观察报告,在实践中积累素材,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看到他们的不同之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不要将某一名学生长时间放在低层次的位置,要不然会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注重教学的持续性,要求学生理解该层次的目标及学习重点,引导他们奋力向高层次进军,加强他们的上进心,使得他们领略到成功的乐趣。教师更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理应依据具体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案,努力践行因材施教的初衷。

四、给学生减负,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学到知识,而不是量的堆积。所以,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行自我创造,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额外的兴趣。在我国,哈尔滨首先试点实行了“减负”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的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希望。此外,人民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吸收新的教育观念,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素质教育要求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践行“授之以渔”的准则。

五、总结

素质教育的推行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不同能力,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加倍关注的他们的身心健康,融洽与学生的关系。更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种差异性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学业的进步。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薛永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J].理论研究,2014,(2):77.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旨在对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二十多年来所形成的成果、经验和结论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症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梳理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政策建议,概括而言,即“摸清情况、找出问题、想出办法”。

二、调研内容

(一)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二)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三)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四)分析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五)分析2004年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六)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七)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开展音体美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以上调研内容可从理论、政策、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下图研究框架: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

四、具体分工

(一)总课题组组成

组长: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教授);

副组长: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成员包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若干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

(二)根据以上研究框架,课题组下设10个研究小组,其工作任务和人员安排如下:

第一组: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

负责人:高宝立(《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

成员:朱小蔓、毕诚、刘惊铎、宗秋荣、武思敏、金东贤

第二组: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历史进展与具体模式。

负责人:陈如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

成员:崔相录、酆力、刘晓楠

第三组: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

负责人:方晓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田慧生、程方平、郝志军、吴安春、秦行音、陈金芳、邓友超

第四组:分析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背景、内容与落实情况。

负责人:吴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成员:曾天山、明航、杨润勇

第五组:研究和分析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

负责人:詹万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齐欣、李书华、宁武杰、徐安德

第六组:研究分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

负责人:张铁道(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成员:赵学勤

第七组:研究分析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现状。

负责人:李继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主任)

成员:于慧颖、徐美贞

第八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教育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负责人: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马艳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课题组

第九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负责人:李永亮(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成员:吴键、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

第十组:研究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负责人:李鑫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李荣芝

(三)根据调研工作需要,设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湖南、甘肃等若干个地区调研组,整理、总结和评价各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负责人:田慧生

(四)根据调研工作需要,总课题组设秘书处,挂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具体负责此次调研的联络、协调以及总研究报告的撰稿工作。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付文瑞、刘晓楠

(五)总报告撰写组成员: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金东贤、秦行音、邓友超、杨润勇、明航

(六)总课题组协调员:续梅(《中国教育报》基础部主任)。

四、研究成果

(一)调研报告的具体成果由总报告、分报告、地区个案、附录四部分。

(二)总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撰写,总字数在1.5~2万字左右。

(三)分报告由10个研究小组负责撰写,独立成章,字数以1万字为限。

(四)地区个案由地区个案研究组负责撰写,字数以1万字为限。

(五)附录主要包括各类文件法规、参考文献、素质教育大事记等。

五、时间安排

8月5日,组成课题组,将课题组成员名单上报教育部。

8月10日前,拟制调研工作方案,供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

8月10日,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在京课题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与修订调研工作方案,并部署具体工作。

8月15日,将调研工作方案上报教育部,待批准;各研究小组按照分工,拟订工作计划,开展资料收集、细化分工等前期准备工作。

8月15日~9月15日,实施调研工作。

8月24日,各研究小组负责人会议。

9月9日,各研究小组工作进展中期汇报。

9月15日前,完成分研究报告,并汇总到总课题组秘书处。

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工作会议,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讨论总研究报告初稿撰写计划安排。

9月25日前,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完成总研究报告初稿。

9月30日前,经总课题组负责人确认后,将总研究报告上交教育部。

六、工作要求

(一)此次调研工作属国家重大调研项目,意义重大,所有参与调研的人员要高度重视,应本着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要积极、有效地做好此次调研工作,还要为今后开展此类活动积累成功经验和探索有效途径。

(二)此次调研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研究小组要明确责任,按照分工抓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勿影响调研工作的总体步骤。

(三)研究报告无论总报告和分报告,均须按A4纸规格、小四宋体打印、装订成册,同时上交电子稿,总课题组秘书处为此次调研建立专题档案信息库。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感召力;鼓励性

本人从一九九一年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一贯来,我都热爱班主任工作,切实履行班主任职责,任劳任怨,持之以恒,所教的班级班风、学风、纪律、成绩等都是同类班中比较好的。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进行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的工作也就是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态度和成绩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质量。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呢?现在我就根据二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广大班主任共勉。

一、利用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发挥感召力和鼓励性――进行素质教育

在全班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有着不同于一般任课老师的特殊地位。因为班主任经常会主动去了解学生,与学生谈心交流,交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自己的班主任“关爱有加”,这包含着喜欢、尊重、拥戴和信任,还有着“害怕”。他们对班主任提出的合理要求一般都能乐于接受,并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努力地去完成,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和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感召力和鼓励性,配合我们的学校顺利地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抽象性的概念,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基本素质抓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什么是素质?” “如何提高素质?”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在教室与一个学生谈心时,发现他课桌下有两张小片纸,我立刻弯腰捡起来,起身把纸片放进教室的垃圾桶里。这个学生见我在他脚下捡小纸片,很是不安,脸红耳赤,很惭愧地向我道歉说:“对不起,老师,我以后一定注意讲究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尊重他人的劳动。”从那以后,这个学生不但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还经常主动劝诫别人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持教室的清洁和校园的清洁。这件事虽然小,但却起了整体效应,班级的环境卫生不能保持清洁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通过班主任的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实际行动,为他们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而转化为积极动力,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有时,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名著精彩片段、传记之类等等,结合生活实际,在精神上给予激励,培养学生刻苦努力,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的品质和毅力。很显然,班主任的这些积极行为对学生很是具有感召力和鼓励性的,对他们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二、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自我意识,我认为就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各方面都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提高自我意识,才能发展为创新意识,才能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所作为。这种品格对学生的学习创造和以后的工作生活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呢?由于班主任特有的威信和操作可行性,我认为认真组织开展风格各异,不同形式的活动是很关键的,比如: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设置学习园地,出黑板报和手抄报,组织共青团活动,组建课外实验小组,举行各学科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科技小论文写作比赛,积极鼓励课外小发明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班干小组搞,可以带领本班单独搞,也可以配合学校工作安排进行,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长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向良性发展,推进并强化了本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班主任还可以配合其他各科任老师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探求优化课堂结构,把“传统式”“填鸭式”“命令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变为动手动脑多方位的教学模式;把沉默、压抑的课堂变为轻松、活泼、充满自信、活力和创新的课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探索,一定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少走错路,少走弯路,避免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矛盾之中彷徨停滞。

三、善于发现工作中的欠缺和失误,及时总结――紧扣素质教育

作为管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善于发现工作中的欠缺、失误和及时总结的能力。那么在工作中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及时总结呢?我认为首先不能以为学生听话,学习好就是素质教育质量提高了,光抓学习,不问其它,必然要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其次,班主任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经常阅读摘抄一些有关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改方法,向兄弟学校或兄弟班级学习取经,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总结,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再次,还要经常与学生倾心交谈,这种和悦的方式能够及时了解他们不同的心理和性格,以及近段时间的细微变化;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缺点,鼓励、表扬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特别要在班上鼓励表扬后进生的闪光点。用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慈母般的话语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境界,使班主任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方法。可以利用,如让学生无记名写出对班主任和班干工作的意见要求呀,改进班级管理的建议呀等等。希望广大班主任能常拥慧眼,善于于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和缺陷,及时总结改进,避免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

四、争创一流班集体,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强化素质教育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广东省丰顺县丰良中心小学行政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解决乡镇管理教育的种种弊端,丰顺县依据梅州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于2001年9月开始撤并乡镇教办、建立以中心小学管理面上小学的管理机制,值此,丰良镇面上小学开始在中心小学的管理、指导下工作,翻开了丰良镇小学教育崭新的一页。

一、建立机构、改变观念、转变职能。

“丰良镇教办”被撤销后,原教办的工作人员合并、精简至中心小学改设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二人,一人负责全镇的教学、成教、幼教,一人负责中心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成立了以中心小学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面上小学具有教学教研实力的领导或教师为组员的“丰良镇教育科研小组”,教育科研小组下设德育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艺体育组、少先队、书画组,形成“宝塔”似的组织结构。随着这些机构的成立,各机构负责人就依据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变过去的“以人治教”为“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加强了中心小学领导、各小学领导、全镇教师的法律学习、政治学习、职业道德学习,使全镇从教师到领导的思想上、道德水平上,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中心小学的各位领导,也各施其职变过去的“坐镇指挥”为现在的直接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参与、指导、督促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了丰良镇小学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

二、抓好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三中心”的作用。

为了抓好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心小学除了按照分工各施其责外,还敢于放权,让具体负责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放开手脚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督促工作,并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因此,在人事安排上,中心小学排除一切阻力,坚持“工作能力弱的不要、思想水平不高的不要、不会协调人际关系的不要”的用人原则,在师资方面不断充实中心小学的力量,使中心小学成为思想较硬、工作能力较强、心胸较宽广的具有战斗力的集体,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全镇教师的榜样。其次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并且在制度的规范下,中心小学的教师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且在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关注下,把教师的研究成果随时展示给面上小学的教师,以供面上小学教师学习、模仿、借鉴,从而使中心小学真正成为骨干示范中心、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同时也使中心小学成为了教师业务辅导基地和教育教学改革基地。近两年,中心小学的水平测试成绩都名列全镇之冠,几乎每位教师都为全镇教师上过公开课或示范课。

三、抓好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使教师具有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使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育教学中作出成绩,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丰良中心小学不仅经常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学校教育的形势和变化,从思想上紧跟时代,开拓创新,还聘请镇司法所的同志作为各面上小学的法律顾问,帮助处理一些与师生有关的法律问题,给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从而提高了师生的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中心小学领导成员常下乡检查,从检查中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对症下药地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制定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对有违师德的教师进行处罚,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水平。两年来,全镇小学有50多位教师被评为镇以上先进个人,其中黎小红、曹世锦二位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山区优秀教师”,彭灵、吴继生、吴展文、张广发四位校长获县“优秀校长”或“优秀管理人员”称号,黎素文、吴志蓉两位老师被评为县教改积极分子,彭惠玲、黎德文、彭更新、吴巧玲四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重视提高教师的文化和业务素质。

丰良镇小学有200多位非全日制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知识能力相对较低。面对这种状况,丰良中心小学领导一方面重视学历教育的宣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这两年,全镇参加大专以上学历培训已有130多人毕业,举办了4次小学教师语文、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测试,促使教师更新、补充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组织教师参加县以上培训的有500多人次,特别是2003年暑假,丰良中心小学不仅组织了全镇300多位教师学习好县教育局巫拉芳副局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还先后派出11批近180人次参加各类各科培训,广大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育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并有致力体培养学生能力的观念。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丰良中心小学领导既重视指导,也重视督促,在全镇小学系统,创设了一种“提高师生素质,谋求更好发展”的良好氛围。

⒈大力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评比。

抓好教师的基本功的评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锤炼“师功”,丰良中心小学专门成立了基本功竞赛领导小组,具体规划活动,如2002年11月举办的“阅读教学大比武”、2003年11月举办的数学教师说课比赛、2004年元月举办的教师卡拉ok比赛、以及一年一度的教师书画比赛等,不仅丰富了广大教师的课外文化生活,对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从而涌现了一批像曹世锦、邓雨玲、吴志蓉、张广玲等一批“教学能手”,他们的说课、上课、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得县以上奖励。

⒉大力抓好教研、教改活动。

“常规打基础,教改求出路”,只有加强教改教研,才能使教育出成绩、出成果。丰良中心小学“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对全镇小学的科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落实。两年来,“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不仅给每个学科制定了教研专题,抓好镇级公开课的质量,使其同时具备示范性与指导性,并且要求每个教师自定一个教改专题,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实验报告、有总结,各校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育教学交流,研究课堂教学教学结构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要求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中心”这一原则,提倡“减负增效”,创设乐学氛围;为使中心小学这一教改策略得到落实,每次举办公开课,镇教研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专人负责课前指导、课后总结分析,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都写听后记、人人发表意见、认真评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⒊抓好学科水平测试和各种竞赛。

教师的业务素质,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心理,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此,在素质教育体制尚未建立或健全的情况下,“统考统改”依然是一种衡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和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能使“水平测试”尽最大的力量衡量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丰良中心小学采用学生单人单桌、分校到总校测试、异校交叉监考的组织形式,考试后统一装订、统一评分标准、三个人以上复核、登分,利用有线电视公布学生百名前名单、简报表彰前五名学校和老师,使整个测试过程尽量做到真实、公平、科学,从而推动了教师的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科水平的测试成绩连年名列全县的前列。当然,丰良中心小学不仅在学科水平测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近两年来,在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比赛中有20多人获部级奖励、10多人在梅州市“育苗杯”及“数学通讯赛”中获奖;参加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赛、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赛、中国校园文化征文大赛等共40多人次获奖,在市以上刊物发表作文有10多篇;参加县少儿书画获奖的有20多人次;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奖有20多人次;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团体成绩均名列前茅……所有这些,均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该镇师生的素质不断提高。

⒋重视教师的教研教改总结提高。

重视教师教研教改的总结提高,其实,也是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肯定与鼓励。丰良中心小学为使教研有成效、教改有成果,对教师的总结提高,不仅做了硬性规定,比如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份教研教改总结;而且还制定了奖励办法,比如凡发表或获奖的教研文章,按级别给予一定的奖金,激发教师教研教改总结提高的兴趣。由于重视了教研教改的总结提高,丰良中心小学近两年以来,共有40多篇教研文章获县以上奖励或发表。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多年来,和平里九小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基础,注重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创新学生评价为导向,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增加能力评价要素,形成了“四新”特色,即评价理念新、评价内容新、评价方式新、评价校本新。改革学生评价工作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在原有学生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指导和依托,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建立了学生评价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机制

我校的评价机制为“123”式,即通过评价树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评价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与学业成绩,通过评价抓住三个重点――学校、家庭和社会。

我们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作为评价对象,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的认证及教育评价。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与结果),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评价)。

我校的评价体系涉及学生素质发展的诸多方面,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此外,评价体系兼顾多元主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最终的评价结果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签名方可生效。多主体参与保证了评价的公正性,使评价更客观,提高了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重视常规评价

多年来,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学校十分重视常规评价的实施。我校的常规评价包括周评、月评、期评、年评,四种评价制度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发展。

周评:在家校联系本上,学生要对本周在校的表现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同学之间再互相评价,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并写出本周寄语。同时,家长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月评:学校每月评出“文明班级”,班级评出“小标兵”,由大队部进行表彰。

期评:每个学期要评选“四星少年”,由学校进行表彰。

年评:每年的“六一”要评选“三好学生”“校雏鹰生”“文明礼仪之星”“梅兰竹菊之星”“微笑小天使”等,并且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评选出年度“和九校园之星”。

注重检查工作

我校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填写工作,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填写三次。至学期末,学生的评价手册应填写完整、规范,无空项。

学校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计划中,定期检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填写、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