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协调发展的内容

协调发展的内容

协调发展的内容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它是以特定的空间为载体,具有一定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经济综合体,兼具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系统性、联系性和规律性于一体。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出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区域战略的变化明显地分为五个阶段:内地建设战略阶段(1949-1964年)、三线建设战略阶段(1965-1972年)、战略调整阶段(1973-1978年)、沿海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1年)、协调发展战略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开始得到中央高度重视①。我国的历次五年计(规)划,都集中体现了“政府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八五”计划开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便得到不同程度的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正不断完善和深入。2003年 “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熟。

有关学者的理论论述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之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无论从区域间的协调还是区域内部的协调都有诸多研究。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它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为目的和核心。②陈秀山、刘红(2006)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③魏后凯、高春亮(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各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协调发展。④

结合前人的分析,我们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概括为: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部自身的协调发展,既包含区域发展的问题也包含区域关系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体现了相互关联的区域间的利益联动、协调共生性。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从学者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全局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涵盖经济增长与资源、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协调。

2.相对性。区域协调发展中,协调是相对的,一个地区甚至一国的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来说的。正如国际贸易理论中讲到的相对成本优势理论一样,“相对”是同其他地区或国家相比较而产生的,有比较才知道劣势和优势,才能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方式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3.渐进性。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要随着时间的推进才能被发现,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为区域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关联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内部或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资源、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包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方面是经济的协调,各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经济差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经济差距小则经济协调程度相对较高,反之,则反之。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区域间的差距增大,也会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主要倾斜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使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地协调,地区资源之间的交流、融合也就受到抑制,东部的迅速发展、西部和中部的相对落后,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供应不足等现象,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应运而生。

其次,区域社会生活水平的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会导致人口的流动,而多数人口流动都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像县级市到地级市的人口流动、地级市向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动,甚至是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都是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各地区内部由于资源、环境、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适当的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也是合理的。但若不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话,人口的大量流动不仅会造成落后地区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人口流向地区的资源、基础设施等的过度紧张,造成环境问题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后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质”也要注重“量”,发达地区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而对不发达地区的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落后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因此,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包括了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合作这一内容,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不然存在的,而各地区之间由于行政区域的差别,单纯从GDP来决定产业结构的现象严重,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各地区之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区域间联系的削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区域间产业的协调性不高,这样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就会受到影响。低水平重复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抑制经济发展后劲。

注释:

* “八五”计划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坚固、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九五”计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五”计划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38-445.

②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第3篇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地理教学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课程内容以人为本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地理课程内容大量削减,增加了人地关系内容,削减了自然地理要素自身的内容,增加了人文地理的内容和自然地理与人地相关的内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加强人地关系对于地理教学是必要的,但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人地关系的揭示和描述,还在于以人为本来理解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矛盾不大,生态平衡得以维持,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发展状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此不惜打破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使人地关系的动态平衡向高水平转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有些问题容易避免,而有些问题很难防止,一切人地关系问题都只能在发展中得以解决。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要发展。 因此,地理课程内容应当体现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既要揭示发展中产生的人地关系问题,又要体现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

    2、地理课程形式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地理课程在内容改革的同时, 形式上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抽象的文字表述大量地被具体的案例以及读图、思考、练习等活动所取代。乡土地理既作为课程内容的独立组成部分,又作为各部分内容的案例形式。作为对纸质教材的补充,各地还大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大大丰富和改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形式。所有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尝试,充实了地理课程特有的动脑、动手、动脚的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但也应当看到,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出发,否则会造成形式主义。

    二、地理教学应突出统筹过程

    1、地理教学内容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必须通过各种统筹过程得以贯彻,统筹协调是地理学科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外化行为。地理教学至少应突出以下统筹协调方面。 科学发展观突出的几个统筹关系, 在地理课程中都应得到体现。 例如,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统筹,即人地关系协调的两大部分之一。 立足本国与对外开放的统筹,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课程的统筹。 城乡统筹,也是地理区域之间的统筹。地理课程改革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统筹关系,基本上有所涉及。 但目前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统筹协调内容所占比重还较小,统筹上下功夫不够。

    2、地理教学方式的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求地理教学内容要体现几个统筹,也要求地理教学方式互相协调。 例如,不但要增加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的内容, 还要通过人地协调的案例与理论内容互补。 一些地理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图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一些地理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或收集乡土地理材料,让学生自己体验、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种种都要求地理教学中要统筹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知识学习与能力形成、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等。这些统筹仅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外工作。

    三、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发展观

    1、围绕区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学科都在研究,如环境科学、人类学、 生态学、 社会学、 历史学等, 地理科学则是从区域角度来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人地关系不同, 对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也都各有特色。 地理教学应当利用有限的区域地理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不同区域人地关系,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就地理课程改革而言,区域地理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教材在选择区域时,应当改变以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为取舍标准的做法,改用区域的典型性为标准,选取代表不同人地关系的若干区域, 包括发达和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要发扬地理教学中区域比较的方法优势, 认识不同的区域特色。要体现环境产生于区域发展中,要在区域发展中加以解决的基本原理。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党委办公室;协调职能;作用分析;问题阐述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创新发展,党委办公室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是公司的综合办事机构以及核心职能机构,在工作项目制定中,通过各级管理部门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充分满足基层工作与公司决策工作的整合,优化项目生产及物资储备的核心内容,为公司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现阶段青海油田物资装备公司发展中,需要明确党委办公室的基本职能,通过日常工作的系统性指导,提升公司的领导水平,推动公司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公司党委办公室的职能分析

(一)坚持讲政治的核心原则

在青海油田物资装备公司发展中,党委办公室在发展中需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管理机制,在工作体系完善以及政策内容观察中,需要党委办公室管理人员时刻保持清晰的政治头脑,稳定落实党的基本方针及发展路线,明确公司发展中的决策内容,使公司管理者时刻保持政令畅通的发展形式[1]。

(二)坚持服务为本的原则

党委办公室在发展中,需要将公司发展作为重心,提高公司对员工利益以及需求的关注度,明确公司发展中的核心任务,通过提建议、办事情等工作内容的完善,实现工作主w与公司单位决策的一致发展,提升公司的服务职能。

(三)坚持工作满意的原则

对于青海油田物资装备公司而言,在发展中需要将各个阶层工作满意度作为基础,通过对公司基层单位机关部门满意度、基层员工满意度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进行党政工作的有效协调,强化各个阶层部门对党政工作内容的认识,充分发挥出党委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从而实现公司的经济化发展。

二、党委办公室工作职能的协调策略

(一)构建完善性的服务工作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青海油田物资装备公司运行中,需要及时转变原有的工作设计理念,提高工作内容的服务质量,通过良好形象的设计,可以充分满足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基本需求。而且,对于公司党委办公室职能分析中,可以将公司工作任务的建设及发展作为核心,提高工作质量,满足公司发展中的服务需求,转变原有的工作形式,从而为工作内容的细化提供支持。同时,在服务工作优化中,也需要党委办公室在工作设计中,及时掌握基层工作状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强化不同阶层群体的沟通交流及管理机制,完善原有的工作管理理念,促进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职能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服务工作体系构建中,需要通过对多方意见、反映内容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提高党委科学的决策管理意识,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实现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职能[2]。

(二)构建协调性的办公室管理工作

在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职能分析中,需要将协调性的工作职能作为基础,通过对各个部门工作认识的有效协调,明确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从而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以及统一工作的发展理念。在协调关系分析中,需要积极处理好各项工作内容,将工作内容作为核心,摆正员工的心态,使公司员工在工作中认真做事,并在合作交流中,进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实现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为工作任务的完善以及公司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三)构建明确性的办公室管理工作

在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任务构建中,需要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上明确办公室的管理职能,并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党委办公室需要履行自身职能,通过文稿起草进行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增强单位决策精神,提升党委工作构建的思想性、针对性及决策性,保证工作内容的可操做,保证党委办公室工作职能设计的有效性。第二,全面提升会议工作的整体质量,在党委办公室工作任务协调中,需要保重会议内容筹备的科学性及协调性,降低会议的成本,保证工作任务下达的万无一失,实现工作工作任务的有效执行,保证会议内容的规范性。第三,公文处理中需要保证内容的规范性,实现公文设计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安全性,满足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任务构建的科学性,同时,需要规范公文签收、登记的程序性,实现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合理构建。第四,提高公司党委办公室信息工作构建的整体水平,在单位办公室工作执行中,需要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将公司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性的讨论,整合项目决策及管理机制,从而为工作指导、工作优化以及工作任务的执行提供良好支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公司党委办公室职能优化分析中,需要将办公室工作任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认识到工作任务、工作构建、工作执行的基本特点,满足党政工作与基层工作的稳定融合,实现公司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需要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满足公司员工的基本需求,提高公司员工的向心力,使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满足企业发展及运行中的基本需求,充分展现出公司党政办公室工作的核心任务,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跃辉.高校办公室职能提升研究[J].科技视界,2015(02):170+220.

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协调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需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趋同,保持密切关系,进而协调发展。随着会计体制不断健全,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也有着巨大的变化,更加趋于规范化,要求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一定关系,并降低存在的差异性,为了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发展。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1)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为基础

税务是财务内容中的一部分,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信息,不仅需要编制财务报告作为向外提供的基本依据,而且还要结合财务资料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以核算企业经济利润为目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并尚未有太大差异,税务会计也可以用于财务会计核算中,在税务报表中直接体现出来。关于由于时间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部分,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从而规范出合理的税务法规,比如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足以充分说明。

(2)在财务报告上体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性

企业年底需要以财务报告形式向审计部门提供财务情况,财务报告中的内容将企业的收支和税务情况一一表明,无论是哪种税务处理都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在财务报告中也有所体现。企业通过将资产、利润等财务指标按照标准的企业会计准则来确定,判定其账面价值与依照有关税务调整后的计税价格存在的差异,递延所得税将企业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判定,将差异确定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从而确定失效原因下企业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利润间存在的差异,并在财务报告上体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性。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1)目标不同

虽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的目标却不尽相同。财务会计最终要以财务报告形式向外界提供企业资料,财务会计报告中详细反应企业经济业务,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全面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等会计信息,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作出良好的决策。税务会计目标是依照有关税务法律制度,正确计算税款、缴纳税款,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从而为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帮助进行税务决策。

(2)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在所有的经济运动中,财务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活动包含各项经济业务,而且并非都以货币形式表现,只有通过货币形式进行活动的主体都是财务会计对象中的内容。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出现资金运动,形成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税务会计核算对象是资金活动的纳税情况,包含纳税申报、税金核算、收益分配等内容,只要涉及到税务内容,都作为核算的对象,从而真实反应税务会计核算情况。

(3)计量属性存在差异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处理中的内容,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计量属性上存在差异,使得二者之间有很大区别。税务会计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结合在一起,然而企业会计制度却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原则,将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2006年新出台的新会计准则重新对计量属性进行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部分,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原则,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保障,维护税收权利。然而,财务会计不拘泥于一种方式,将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相结合,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方法

1.缩小差异

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方法可以采取缩小差异方法,不可否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固定的差异长期存在,可以考虑缩小这些长期存在和短期存在的差异。例如企业发生的违法收益要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企业财务会计将这些罚金作为成本或者是费用来进行核算;税务会计对这些罚金由于在缴纳所得税前不允许列支出,所以协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间的关系可以降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2.协调基础内容

税务会计是会计学科中的一种,它是税务部门对企业征收税款的依据,随着税收法规的调整而变化,并趋于完善,税务会计并不是一项单独的领域,而是与财务会计相融合,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税务会计不需要企业单独设置账簿,只是需要借助财务会计工作来进行核算,企业只需要按照现有的会计准则中的方法进行调整,而且这些都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中最基础的内容,并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联系,充分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进行处理的前提和基础,税务会计将财务会计中不足内容给予补充。

3.协调策略

(1)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税务会计理论体系是税收学中的内容,协调税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会计理论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缴纳的税款借助会计理论进行计算,并利用会计系统充分的反映出来,从而加快我国税务会计的发展进程。会计制度与税务法规要相互配合,而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二者的协调。

(2)重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税务会计虽然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结合在一起,却未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所以,税务会计在实际应用中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视同销售的行为未将现金流入纳入销售业务中,企业的收入减少,现行的税收规定不仅对于视同销售有有所限制,像评估增值税也受此影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由于制度不同导致差异存在,从而进行合理征收税款。因此,企业税务会计处理要充分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性,坚持以会计原则为导向。

四、结论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财务会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税务会计作为财务内容中的一个分支,逐渐被独立出来,对规范财务会计有很多的促进作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并要求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起到关键作用。所以,一定要处理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协调好,从而健全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辛旅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及其协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6(4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