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它是以特定的空间为载体,具有一定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经济综合体,兼具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系统性、联系性和规律性于一体。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出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区域战略的变化明显地分为五个阶段:内地建设战略阶段(1949-1964年)、三线建设战略阶段(1965-1972年)、战略调整阶段(1973-1978年)、沿海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1年)、协调发展战略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开始得到中央高度重视①。我国的历次五年计(规)划,都集中体现了“政府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八五”计划开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便得到不同程度的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正不断完善和深入。2003年 “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熟。

有关学者的理论论述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之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无论从区域间的协调还是区域内部的协调都有诸多研究。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它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为目的和核心。②陈秀山、刘红(2006)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③魏后凯、高春亮(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各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协调发展。④

结合前人的分析,我们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概括为: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部自身的协调发展,既包含区域发展的问题也包含区域关系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体现了相互关联的区域间的利益联动、协调共生性。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从学者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全局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涵盖经济增长与资源、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协调。

2.相对性。区域协调发展中,协调是相对的,一个地区甚至一国的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来说的。正如国际贸易理论中讲到的相对成本优势理论一样,“相对”是同其他地区或国家相比较而产生的,有比较才知道劣势和优势,才能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方式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3.渐进性。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要随着时间的推进才能被发现,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为区域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关联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内部或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资源、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包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方面是经济的协调,各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经济差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经济差距小则经济协调程度相对较高,反之,则反之。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区域间的差距增大,也会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主要倾斜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使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地协调,地区资源之间的交流、融合也就受到抑制,东部的迅速发展、西部和中部的相对落后,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供应不足等现象,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应运而生。

其次,区域社会生活水平的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会导致人口的流动,而多数人口流动都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像县级市到地级市的人口流动、地级市向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动,甚至是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都是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各地区内部由于资源、环境、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适当的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也是合理的。但若不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话,人口的大量流动不仅会造成落后地区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人口流向地区的资源、基础设施等的过度紧张,造成环境问题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后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质”也要注重“量”,发达地区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而对不发达地区的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落后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因此,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包括了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合作这一内容,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不然存在的,而各地区之间由于行政区域的差别,单纯从GDP来决定产业结构的现象严重,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各地区之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区域间联系的削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区域间产业的协调性不高,这样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就会受到影响。低水平重复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抑制经济发展后劲。

注释:

* “八五”计划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坚固、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九五”计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五”计划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38-445.

②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伦理道德

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课题,就会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此项工作的前提就是必须处理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这是21世纪人们应该着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问题的凸显: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伦理道德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最早的伦理学把道德看成是人类的专属,它所调节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称为传统伦理道德学。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伦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所有物种的关系,以维持地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这被称之为现代伦理道德学。现代伦理道德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和平等原则。科技发展尤其是克隆人技术等的出现和应用,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学这些基本的原则,也给伦理道德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科技发展在今天带来的最大伦理挑战,在于如何看待启蒙运动和现代化的成果,如何看待作为启蒙运动与现代化时代之核心价值的尊重人的自由、自主性、自决权的伦理原则。以基因技术为例来讲,许多人之所以醉心于所谓“生物政治”,试图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种培育,以便推出拥有优化了的基因的新人类,源于他们对人性的极度失望。但克服人性的弱点与不健全,只能依靠人类自身和社会机制的调节作用,而决不能以全然否定人性、剥夺公民的自主选择权、敲响人道主义的丧钟、所有现存的伦理道德学为代价。

其次,科技发展在今天带来的伦理挑战,使人们得以从一个崭新的科技时代的视角来探讨伦理学的重要功能与神圣使命,从而对目前在国际伦理道德学得到热烈讨论的所谓“责任伦理”赢得一种深刻的感悟与认同。人的权益的理念、对人不得伤害的绝对命令已经构成了我们社会观念体系中的一种核心价值。这也就决定了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科学家在判定一个研究项目之前,必须前瞻性地顾及到实现其理论目标之途径的合法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后果。

二、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分析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技术观来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会看到两者之间既非等同的,又非相斥的,更不是所谓的不相干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反映,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其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都统一于真善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对伦理道德的变革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伦理道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智力支撑。两者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

三、协调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加以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科技与道德选择要坚持同一的价值取向。这实际上涉及到以人为目的和以自然为目的两者之间的妥协与和谐相处。科学技术活动发展应该遵循“人―社会―自然”的合理生存方式。科技活动本身承载着价值观念,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在价值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必须将它们均视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性,其最终理想就是――科技造福于人类。

第二,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我国科技与伦理发展的指导思想,才能解决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三,树立新的科学技术观,正确对待科技发展。科技发展的伦理道德挑战并不是科技的过错。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未来充满憧憬。当今,全球问题促使人类积极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科技与社会的协调,树立新的科学技术观已是迫在眉睫。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第3篇

一学科知识的广博吸储能力和纵深研究能力的协调发展

美国的贝恩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中讲:“杰出的老师在各自的领域内追求重要的智力和科学或艺术的发展,从事调查研究,对他们所教的学科有重要而独到的见解,经常广泛涉猎其他领域(这些领域有时跟他们自己的领域相距甚远),强烈关注他们学科中更为概括性的问题”,[1]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高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纵深的问题研究能力,可能是一个常识。而我们还远未认识到这方面能力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意义。因此,对于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方面能力发展尤为重要。但目前我们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班级超大、课时数量超多、行政检查考评超繁等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挤占了他们大部分自由读书和研究时间。教师读书少,能静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书籍更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成果、新动态则更难抽出时间关注。部分教师授课往往只能满足于迎合学生,满足于将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材的一些本本和条条诠释得“形象”、“生动”,甚至讲一些与课程无关的趣闻轶事,以应付课堂教学管理层和学生方面考核评价。主观方面,教师们也往往只是将教学纯粹当成自己谋生糊口或职称晋级的工具,用一种实利主义态度对待读书和教学问题。学生方面也只是为了混学分,一听了之一考了之,很难说能在学习、生活、行为和思想方面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制约着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吸收、储备和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对相关前沿理论问题进行纵深研究能力的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

首先,教师管理层应从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师生发展长远大局利益出发,尊重大学教学规律,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师课程课时安排、课堂教学学生数规模控制、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需要合理化,还给教师充分的自我发展时间和空间。改革时下流行的自上而下的“全能型”的“管制”、“控制”、“物质利益刺激奖惩”等教师管理理念和相应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其次,应加强自身对本学科知识理论的广泛吸纳和储备能力的发展。高校各专业教师不仅要全面扎实地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把握该课程的最复杂的问题是什么、前沿的问题是什么以及相应社会实践提出哪些新的相关课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方面要求应更加突出。仅靠一时吸纳和储备的知识理论是非常不够的,还要确保这些知识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

最后,应注重对学科知识理论纵深层面的研究探讨能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经典理论是人类社会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门科学知识的结晶,并且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吸纳和储备能力,更需要对不断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根究底的研究,厚积薄发。教师需要改灌输诠释型的“讲授教材”模式为问题探讨型的“运用教材”模式,积极探索专题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时代热点和探解时代难题的学科专业魅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对自身学科知识的广博吸储能力和纵深研究能力加以协调发展。

二学科理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往往出于“政治恐惧症”的畏惧心理或出于学生应试考研的目的,将教材视为“圣经”只能照本宣科或只是满足于列举出一些陈旧事例对教材加以诠释。其结果往往遮蔽甚至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身创新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为此,需要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协调发展,而就目前教育教学的现状来说。其关键则在于教师对于专业理论的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

第一,用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及其成果教育和启迪大学生。当前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急需我们的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做出正面引导和探讨。其关键在于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原则和立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回避疑难问题,坚持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第二,勤于自我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过程中重要内容,又称教学实践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反思就是要通过反思,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迈向更高的层面,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此,需要教师在思想上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经常自我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落后于时代、社会和学生。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手段等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等。授课内容是否有新的信息量,体现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把理论讲深、讲透、讲到位,是否具有给学生以启迪感染、穿透心灵的力量。

第三,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民主。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由于各种思想对学生的冲击和影响,亟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开放式教学加以引导,使课堂成为一个思想自由的空间。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弘扬真理的思想理论体系。真理并不惧怕辩论。真理本性就是需要通过辩论,将事实及其道理变为明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也是开放和创新的理论体系,不是“圣经”教条式的启示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自由并不天然矛盾和冲突。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创新的(创造的)发展总是以异常的思想变成主流思想的方式进行的”。[2]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决不应当拒绝新问题、新观点、新事物、新发现、新研究领域等个性意见。教师应积极面对新问题,运用互动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而不是将现有理论教条化、绝对化,扼杀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话语理性化思辨能力和生活化“译码”能力的协调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课堂”,更重要的是“进头脑”、“进心灵”和“进生活”。尽管课程相当多的内容逻辑性强、理性思辨力强,相对抽象和晦涩。但培养新一代大学生喜爱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民族未来的高层次人才群体———所具备的必要的理论理性的思维素养能力。这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重要目标。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发展自身教学话语逻辑表达的理性化思辨能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关于世界、社会、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知识有机融化到自身的思想、知识和价值观念结构中。在课堂讲授中,又通过自己的话语科学地表述出来,并彰显其学科语言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还要把相对抽象、晦涩的思想政治理论用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背景的“生活化”话语组织和表达出来,使课程内容听起来更简明、更贴近自己生活。这就是要发展教师的教学话语的“生活化”能力。这两种能力应得到协调和谐的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教学专业吸引力和课堂吸引力的关键之所在。

发展教学话语理性化思辨能力,要求教师把握学科的逻辑结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自觉运用逻辑规则,智慧处理所教的理论知识关系。教学话语概念准确、推理明晰、哲理深刻、张弛有度。帮助学生深刻把握概念的本质,并正确学会运用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语言概念进行必要的推理和思维。将大学生理论学习引向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高其大学生理论理性思辩能力。

发展教师教学话语生活化“译码”能力,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教学双方传播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学双方如果要保持一个经常性互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进行将课程抽象理论进行“译码”工作。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知识结构,通过“译码”将教材抽象理论“翻译”为学生所理解的信息。教师的教学话语要求准确明晰、自然流畅,善于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化”日常话语。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不是演小品、相声的剧场。忌一味迎合学生,把插科打诨当成幽默风趣,将政治课教学媚俗化、庸俗化和功利化,矮化、丑化甚至抹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思想崇高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

四课堂教学规范的调控能力和机智的激活能力的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个性特征自由化、学习动机功利化等,这些都为教师组织课堂秩序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吸引学生认真地坐下来听课,怎么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表达得深入浅出,并被学生吸收内化。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调控能力和机智激活能力,并使这两种能力得以和谐协调发展。这要求教师:

首先,应注重发展原理性的理论与现实的案例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既要原则性地还原经典作家的文本、把握理论实质,又需要与丰富社会现实相结合,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从学生具体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运用鲜活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其次,要发展教师主导讲解与机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相结合的能力。现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纯粹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起主导作用,正确地指引学生学习和思想的方向,又要智慧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周密地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参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方平等对话的氛围中,使得学生理解和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意义,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使学生确立坚持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立场的信念。最后,还要发展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在保证理论讲解原则性基础上,灵活技巧地把趣味性教学内容因素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将趣味性手段等元素综合融入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机智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

五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躬行能力的协调发展

“师德自律之所以成为现实,这与教师的理性认知能力和理性评价能力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3]在当下物质欲望急速膨胀,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背景和境遇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自我理性认知能力,就是要从本专业视角科学认识课程、认识自我和社会,从而理智地把握教学教育所关涉的各种利益关系。而自我道德躬行能力的发展,则是教师从个体自我内在心灵上逐步加强自我道德素养、提升道德境界和坚固道德信念。要在教学和实践中自觉做学生的道德榜样和思想启蒙者,使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协调发展。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整体利益观和长远利益观,从专业化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坚定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岗位的职业信念。由衷敬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人格,走进他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领略他们思想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只有教师率先真切体悟和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才能使自己的职业情感和精神深受其鼓舞,进而,也才能从理性、情感和精神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和体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魅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发展自身引人向善向美的道德教化和审美引导能力。应时刻注意知行合一、以身作则。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懈地提升自我道德和审美境界,是每个教师人格修养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天职”。“教师作为一个处于双重状态的主体来说,必须要有个双重的义务和责任。道德实践既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伦理道德,也关系到他们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试图给学生传授什么”。[4]那些富有爱心和道德审美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对其传授的知识更易入耳、入脑、入心。教师不只是从理论上教育学生,更要从心灵上感化、升华学生,显示其他学科知识教学很难替代的效果。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协调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某一方面能力内在的协调和谐的发展,更是几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教育和教学的专业魅力和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

[2]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革命[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协调发展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养管运;协调发展

农村公路规模大、覆盖面广,约占公路网的70~80%,是公路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四化两型”的发展要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公路需向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随着我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现有建设水平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握十二五战略机遇,推动我地公路建设建、管、养、运同步发展,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农村公路的特点

农村公路具有分布广,路网总规模大;路线短(特别是村道),项目多;交通量小、运量少,季节性明显;交通构成复杂,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流量大,基础资料缺乏;技术等级低、占地少、投资小,普遍的以三、四级公路为主。

2.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都在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但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还存在建设规划差、配套资金缺乏、质量管理力量弱、管养缺乏、安保设施不足,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诸多问题,农村公路因交通量小,公路网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致使路网结构不够合理,公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2.1公路配套建设资金匮乏

农村公路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性,自身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少了一条主要来源渠道,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难以落实,资金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发展。

2.2质量偏低、抗灾能力差

农村公路一般等级不高,普遍的以四级公路为主,建设标准低,建设规模小,资金投入少,利润偏低,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弱、管理能力不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严格的施工监督管理,致使农村公路普遍路况差,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山区,道路坡度大、弯道多、曲线半径小、缺桥少涵,抗灾能力差,工程隐患多。

2.3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农村公路相关养护标准和管理法规缺乏,养护资金缺乏保障,管养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养护队伍和设备,养护中存在“只建不管、管养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点多面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

2.4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匮乏,群众通安全意识薄弱

农村公路建设严重缺少配套的交通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还相当薄弱,农村公路路面宽度相对很窄,沿线许多群众经常在公路两侧或者路面上打场晒粮、堆放建筑材料,使车辆会车难、行车难,交通安全隐患大。

2.5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导致的对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如挖填切口破坏自然水流结构、占用耕地、破坏自然与人文景观、改变野生动物的原生态环境、大气污染、施工噪声等,因建设开挖诱发的山体滑坡、边坡坍塌、河道堵塞、水体变质、水土流失等。

3.公路建养管运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重要性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具体举措;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标志。农村公路的修建,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建设是发展,养护更是发展,由于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加强养护显得尤为重要。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须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发展运输。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农村公路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日常化,破解了以往“重建轻管”的问题。

4.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建养管运问题的具体措施

抓住国家乡村公路建设机遇,创新村通公路发展理念,按照省市“五个全覆盖”的思路,以“坚持科学快速安全协调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为主题,以人民群众感受便捷、快速、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输为目标,以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建、养、管、运”三级主体为体系,着力解决制约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以及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加强县乡公路改建和连通工程建设,优化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

4.1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规划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与以往的县乡公路规划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农村公路网规划过程中,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可持续发展、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基本原则,量力而行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特别要处理好农村公路规划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财力筹措同步规划的关系,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4.2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辅以其他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制

要实现公路交通建养管运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和谐公路交通新体系,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公路交通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多措并举。要拓宽交通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

4.3完善农村公路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控制

通村公路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定为四级公路,各项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比较低,修建多在已有机耕道基础上进行改建,因此,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技术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制定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按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一般农村公路项目,可按区域采取项目捆绑方式招标社会监理或由项目业主联合村民委员会成立专项监理组,负责项目监理工作。同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各检测单位对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性负责,形成完善的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提高路面抗灾能力。

4.4完善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实现养护规范、科学、精细化

依托新农村建设战略新格局,科学制定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逐年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拓宽渠道,建立稳定的长效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县(市区)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加强指导、监督和考核,积极落实机构人员和养护资金,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探索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等模式,加强对管理养护工作的检查考核,从注重建设转变为建、管、养并重,建设是基础,管理养护是保障,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逐步实现农村公路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养护长效的养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