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设计论文

微课设计论文

微课设计论文

微课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将微课程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是以完备的教学设施为基础,针对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手机电脑等多媒体以形成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微课程的含义与特点

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被发现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名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了这个概念。渐渐的流入了我国的教育发展中,随着科技与研究的改进和优化,对微课程这一教学新形式的理解也愈加深入。学术界很多教授也开始加入了对微课程概念的讨论。大多教授指出,其中“微”这一字对微课程的特点有很好的诠释,也就是课程的细小精致,以及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及教学内容向外拓展的资源活动结合体。综合各方的说法来看,微课程是一种借助网络科技,由教师本身自主研发的,少于十分钟却拥有整体结构的短小教学视频资源,可用于大多数一般课程,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与按部就班的老固课程教育形式相比,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短小高效,领域性广;其二,方便简洁,个性化强;其三,丰富多彩,趣味性高;其四,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二、微课程的作用

初中的语文学科是各学科的一个基础学科,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层面。所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课内课外知识的吸收与巩固是很关键的,培养学生将知识用在实际当中的能力,加强交流互作、创新思维能力。微课程的出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对知识的记忆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等问题都有所改善,为初中语文课程良好的完整性教学目标提供推动力。

1.建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老固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循规蹈矩、单一无味,生感到乏味无聊,渐渐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逆反抵抗的心理,也就是对语文教学目标实施的阻碍,影响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微课程的引入,有效的化解了这类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加入微课程,利用更多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无聊的要点趣味化,将层面较宽的知识面进行综合整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纳。

2.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化性

在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对知识进行传授,在讲解重点前还要进行适当的铺垫,也就占用了一定的课内时间,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微课程的引入,将即将进行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减少了铺垫所浪费的宝贵时间,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对提高他们思维创造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三、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原则

1.规范性

微课程在时间长短上有相对明确的要求,需要控制在几分钟内并针对知识点做好相应主题的内容。与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不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停下来与同学进行互动,教学内容需要适应短小的微课程,进一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看”和“听”是微课程教学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在设计微课程时,所选的背景图片及整体结构的构建都要与所讲内容相适应,一些细微之处的差异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上都会有所影响。还有语言的标准性也很重要,作为贯穿整个微课程的要点,语言对整体构架起着支撑作用。微课程中所应用的语言需要达到流畅规范的普通话。优质的微课程,既对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推动力,又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

2.完整性

微课程同普通的语文课程一样,遵循“目标的设立、内容的编排、过程的建立、情景的设定、后期判定与评价”等等的设计流程。但由于微课程多借助网络科技,教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判定与评价方面相对难以实施。但学习后的测评系统,对于语文微课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反馈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加强。

3.系统性

根据微课程的短小及针对性等特点,在对知识内容的特点和细节进行推敲时,相当于完整全面的把握过程。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不需要明确的划分出不同个体,而是互相逻辑相依有所联系的整体结构,在各个知识块之间的网状系统性。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良好的接受大块知识,有条理的对知识进行系统性接纳有所帮助。目前在微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已经逐渐对完整系统化的见识加强了重视程度,也是对过去单调的微课程的新改良。

四、微课程的实际运用及注意事项

1.教学中的PPT

PPT作为一个全面应用性很强的软件,有助于复杂的语文知识教学。看起来杂乱的语文知识在经过PPT的整理排序后,更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愉悦的课堂氛围内,完成知识点的传递,也使学生更加有热情的积极参与进来。在普通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了相对应的图片与音乐,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2.视频音频的播放

在教学中提前对知识点进行录制整理与剪辑,在课堂中以微视频的模式将知识点体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反复播放,不但对知识点起到加深与巩固的作用,也能快速的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期望目标。

3.情景剧模式

对前两者而言,情景剧的完成难度较大,不但需要教师在编排过程中的合理科学易懂性,还要求了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通过情景剧来学习知识点,既保证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也使知识能够融入实践中。通过对台词和角色的理解与体会,也是对所学知识认识与思考的过程。在实际运用微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有明确针对性;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各知识点相互关联但不可多次反复,保持新鲜性;还有我们要知道的是,微课程在初中语文课程运用中,可利用的内容、入手角度类型多种多样,细致的观察与准备会为微课程的设计提供帮助。

五、结束语

文章结合微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与初中语文中的设计原则及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使阅读者了解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希望对提高学生思维与沟通能力和语文学习的质量有所帮助。

作者:吴艳红 单位:乌鲁木齐第66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新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论文集,2014.

微课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ARCS动机激励模型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凯勒教授在1983年提出的。当时,凯勒教授为了培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愿意,分析了很多有关激励学生的论文、研究报告,最后总结出四个基本要素:兴趣(Interest)、相关性(Relevance)、期望(Expectancy)以及满意(Satisfaction)。后来,他在与索腊裘斯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研究生的讨论中提出将兴趣改成“注意”(Attention),期望改成“信心”(Confidence),形成了现在模型中的四要素ARCS:分别为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

(一)注意

注意为四要素之首,就意味着教师要把引起学生的注意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不止于一开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保持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凯勒教授认为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唤醒知觉、激发探究和多种(授课)策略。唤醒知觉是激发好奇心的一种,采用不确定和新奇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声调的改变、一则笑话或与常理相悖的事情等。然而这种策略的作用是短暂的,为了维持学生的关注可采取第二种策略就是激发探究,即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持续。在此过程中,不可忽略第三种策略就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延续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

(二)相关

相关在凯勒教授看来是有助于满足个人的需要、欲望包括成就感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一致。相关性也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以目标为中心,为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目标的例子和指引,而目标又应定为能够帮助学生满足将来考试或工作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动机匹配,这里所指的不完全是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学的方法策略,即可采取个人展示、团队活动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自我体现的需要。三是熟悉,教师所使用的例子和概念需与学生的经验相关,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自信

学习者的信心对学习动机有重大的影响,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没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会大大地降低。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信,凯勒教授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明确学习要求。就是让学生确定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付出,付出多少和获取什么。二是拥有成功的机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成功的机会是不同的,而学生水平的提升,难度应随之而提高,这样使他们既能预期实现成功,又不至于感到乏味。三是实现自我掌控。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学习的,并且让他们觉得学习的成果是来自于自身的付出。

(四)满意

凯勒教授认为,满意是学习动机中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对学习结果感觉良好的话,他们将更有动力去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也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自然成果。就是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让他们能够即时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游戏和实验等。二是积极成果。向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并提供真实或象征性的奖励和激励,或让学生通过演讲展示他们的努力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三是公正。为所有学生提出一致并且是前后一致的要求和测试标准,以巩固他们的成就感,否则影响他们的满意度。具体来说,ARCS模型就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再使他理解完成此项学习任务与自己今后的工作与实践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让他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感到满意。见附表1。

二、网络微课程的发展和现状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一词,其核心理论阐释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师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教育部2013年2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之后,国内外教育界对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重视。各地的微课研究、微课开发、微课培训和微课大赛如雨后春笋。但是由于各人对微课程的核心组成资源看法不一,课程建设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各科的微课程设计应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包含课程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三、ARCS模型下的高职公共英语网络微课程设计

(一)微课设计

1.课程分析

从学习者的需求和特征来看,高职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较薄弱,对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满意度普遍较低,但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技术对于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从知识目标来看,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目标就是使英语的语言运用满足职场的需求。

2.课程设计

A-关注。巧用唤醒知觉、激发探究和多种(授课)形式这三种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模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加强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创造了便利。借助多媒体技术,语言输入在听觉、视觉和感知等各种模态中得以强化。各种感官配合协调下,一方面能引起注意力,并且有助于语言学习。例如,视听结合下的写,让学生看英语歌曲的视频,然后听写歌词,这使枯燥的听写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写完还自然地模仿哼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视听结合下的说,让学生看一段电影,然后布置表演或配音任务,学生都会很感兴趣,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此外,在布置课前任务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先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R-相关。相关要求我们以目标为中心,满足学生自我体现的需要,和使用与学生的经验相关的例子和概念。关于这一点,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引入与其职业岗位相关的情景,设立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一个班的同学在广交会的实习中担任不同的岗位,回来后让学生分享交流,根据实际发生的案例表演对话,总结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词汇和用语,这样能让学生从回顾总结工作经验中互相学习。配合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可让学生录制情景演示,作为课前学习的材料。课堂便有了充分交流总结实操的时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C-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关于这点,制定适当的、循序渐进的目标非常重要,最理想的是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这在从前是很难做到的,但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只是按按键盘和鼠标的事情。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可借助学习软件,把单元知识分解,设置听说读写译等各种练习,按照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完成基本要求后挑战更高的等级。教师在后台能够监控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评价和指导。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反馈和概率预测等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S-满足。要让学生能活学活用,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感到满意,可以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的模式。网络资源可以成为课前学习的材料。在课堂上就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这样才能产生满足感。同时,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真正的问题。

(二)教学资源开发

1.课前任务资源

在这部分学习资源中,微课很重要。由于微视频知识点单一、内容短小精悍,以文字、视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现,并可根据知识点类型选择不同的媒体及其组合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符合ARCS模型的设计思路,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把零散的英语语言点、有趣的英语文化文学或语言现象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

2.课堂活动资源

根据单元教学设计(即教案)准备视频资料,每个视频有对应的PPT,以及案例资源(文本或者视频或者音频都可)。若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堂中是以实践活动为主,则可把学生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配音、演讲等)的录像以及他们的作品成果放在网络课程中,以供展示、回顾、互相学习和作为评价依据等。

3.课后实践资源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状况设计不同级别和难度的单元作业或习题,学生可视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且能让学生自己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课后资源的使用状况、学习动态和数据,有及时的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随时调整学习状态。

4.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包括网址链接、参考资料、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资源,包含各种内容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需求,旨在为学生继续探索提供条件和资源,亦可为课后交流提供材料和搭建平台。实际上,拓展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启发学生如何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在课外和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实施

1.布置课前任务

教师可根据ARCS模型设计任务,准备相关资源材料,再课前任务清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课前任务大多是观看相关视频,领受知识要点,但关键还是要找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分析解决。

2.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需检查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存在问题,教师个别或统一解答,或者对于一些共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等方式自行解决。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可以让他们当堂实践,让他们把所学的展示出来,满足他们活学活用的需求。同时可以作过程性评价,还可以借助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建优质的网络资源。

3.巩固学习成果

课后设备技术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在线讨论交流、提问答疑、作品、练习测试等各种活动来深化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与课程的交互,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还可跟踪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如学习时间、学习偏好、学习路径和效果等。最后,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校外多进行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下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使之变为成果。

(四)教学评价

首先,过程性评价是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关键,并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通过学习活动、交互与评价指标,在跟踪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过程性评价可以是多元化的,即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评价的方式,如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评价多元化可促进师生的参与度,并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再者,过程性评价可以做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并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最后,过程性评价最好结合个人学习档案的建立,也就是从总体上规划好评价的体系,如评价项目及其分值等,并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考评和测定,并记录在案,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据可依。

四、结语

微课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69-02

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即微视频加微设计。为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促进信息教学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展示平台。慕课及微课教学逐渐在高校推广开,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备受关注。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作者将微课应用于《绿色包装》的课程中,并通过两届学生课堂效果及学生反馈,对微课程与传统教学复合的混合式教学在《绿色包装》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改进,开展课程设计。

一、《绿色包装》“混合式教学”构架的搭建

1.《绿色包装》的课程特点。绿色包装一门课程包含包装学、材料学、环境学和食品学、工业设计等各类课程的知识,同时随着国家包装联合会“十三五”重点发展六大包装工程,其中涉及绿色包装安全包装等,这些都与本课程有关,因此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跨学科、知识面广、前瞻性强、知识主线明确、需要工具多、后续影响大的特点。

这类课程讲深、讲透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33个学时,基本只能讲解部分内容,微课的出现为该课程的讲解带来便利。

2.《绿色包装》的知识主线。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程设计前,课程知识主线的梳理至关重要。绿色包装课程的知识主线清晰、明了。包含了包装材料、包装环境、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包装回收合绿色包装设计。

3.“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微课程为基础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同构建混合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设计最为关键。

设计理念:让学生认识绿色包装,让学生会用绿色包装武装未来包装;

设计原则:明确知识主线;以知识点掌握为基础;以难点知识讲授为重点;以知识的应用为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绿色包装,会用绿色包装。

课程设计:

(1)微设计[2]:主要介绍微视频内容设计及录制(以教材重点知识、前置知识、延伸知识为设计对象);

(2)课堂设计:①以微视频所展示知识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②以案例分析为核心;③微视频中的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④分组讨论结果评价:采用“亮考帮”的模式分组进行讨论结果汇报;

(3)网络平台设计:以本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学平台进行网络平台设计,平台设计的原则在于便捷性、互动性、合作性、公平性、全面性。①播客的设置;②资料库的设计:教师资料库+学生资料库:便于教师将课堂教学资料传至网上,供学生课后查阅或未到课的学生查阅;③互动平台设计:本课程利用平台中的“研究性教学”作为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分组将课堂讨论结果传至网上,同时每组内的每位同学还可以将本人的讨论观点发至网上;另外各组之间可以相互查阅上传资料;进行平台内讨论;任何学生上传的资料都可以被所有同学以及老师查阅,讨论。

二、微设计

1.“微设计”的构成。“微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部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脉络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1)“任务单”的设计:目的、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2)“微讨论”的设计:针对视频,提出问题,进行讨论;(3)“微视频”与“微讨论”的关系:在微视频的最后针对知识点提出小问题,供同学课前讨论,为课堂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供基础。

2.微视频的基本要求。(1)微视频均小于10分钟;(2)只包含一个知识点;(3)后期添加字幕。

3.微视频录制的基本要求。(1)微视频录制必须具有视频的要素,所录制的视频不能是PPT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将知识点以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看视频时的感觉不同于看PPT,否则就失去了微视频的意义。如图1,在微课视频中,将绿色包装制作的视频穿插其中,并讲解,使学生清晰明确什么是绿色包装设计。(2)微视频必须就有简洁、明了的字幕,每屏文字不能太多,主要教学环节要有字幕提示。如图2所示。

三、课堂设计

如上所述进行课堂设计,课堂过程中以案例讨论为核心,进一步来巩固微视频中的知识和微讨论的内容,下面以“生命周期评价”课堂教学案例为例来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简述学生课堂讨论模式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从“生命周期评价”的各个阶段来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并要求其达到能够应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任何工业产品的目的,应用过程通过后续网络平台跟踪进行检验。

四、后续跟踪网络平台设计

根据上述内容可见,后续跟踪的亮点在于设计了“研究性教学”模块,来使学生全面掌握、消化所学内容。如图4所示“研究性教学”在课堂问题中的延伸。

五、结论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结合的体现。如何很好地应用在教学中,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本课程教学探讨的关键。经过《绿色包装》课程对混合式教学的探讨,可以发现对学科专业跨度大、前沿性强、知识体系明确或者知识点非常细、非常多,难点多、应用性强、案例多的课程都均非常适用。

最后,根据本学院2012级本科毕业生的检验,学生进行《红酒绿色包装设计》,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较快进入课题,获得较好的设计效果。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绿色包装》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起到了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微课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设计 产出导向法 教学实践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教育领域也随之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微课的诞生使得传统课堂模式不断被挑战。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为基本框架,对微课进行设计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二、产出导向法与微课

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正式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课堂输入是为完成任务输出的促成手段,一切与输出无关的输入都不应出现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即“学习中心说”。其次,该方法认为输入性学习应与最终的实际产出应用性紧密结合,即“学用一体说”。此外,产出导向法还指出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的全面,不是单纯地输入机械、单板的书本知识,而是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等人文性目标。根据产出导向法的这三个基本理念,笔者对微课进行了设计和实践探索。

1.微课设计。微课设计的第一个步骤是选题,在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下,微课的选题应把握三点:选择学生最值得学习的,能为学生实际应用服务的,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微课设计的第二个步骤是教学设计,在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下,教学内容应选取能够为学生输出服务的最有效输入促成,教学活动和微视频情景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用结合的原则,并且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教学过程应体现文化性和人文性。

2.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

(1)微课设计。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进行了微课设计与课堂实验。实验依托于国内一所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一年级下半学期课程开展。制作出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该微视频时长7分41秒(图1:微课手机二维码),题目为“Writing a Contrast Essay”,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Unit3课后写作训练为依据。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某普通高校本科大学一年级纺织专业12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A组和B组),每组60人(英语水平均等),微课内容未在课堂上讲授,小组A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内容,小组B自主学习书本相关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SPSS17.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问卷在2016年3月1日课上统一对两个实验小组并收回,有效样本总数120份,问卷有效率100%。

(2)研究工具。为了研究在导向产出法驱动下设计出的微课对学生学习输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为保证调查客观性,学生数据收集一律匿名进行。调查问卷从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分类、应用三个方面对两个实验小组进行分析。定量数据的收集采用likert五级星量表(1=完全没掌握;2=没掌握;3=基本掌握;4=掌握;5=熟练掌握)进行,分别调查参与实验A组和B组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掌握。以结构式书面访谈形式进行定性数据的收集,随机从实验A组和B组各选取20名学生,对其反馈文本加以编码、分类作为定性讨论的依据。

(3)结果与分析。从定量数据结果来看,对于相同的自学内容,两种学习模式下,A组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分类、应用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8.3%、80.5%和75.7%,B组学生的掌握程度分别为68.1%、60.4%和52.3%。两组各维度数据对比差距分别为20.2%、20.1%和23.4%,说明在学生学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的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输出有积极意义,学生单纯自学书本内容效率较低,尤其在将知识转化为应用方面差异最为显著。

从定性访谈文本来看,该微课视频对学生的学习输出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微课输入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输出。A组学生表示“看过微课就想自己写点东西试试”,“感觉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说出关于比较结构的英语”。而B组学生大部分则表示“看了书也不太清楚怎么用”。第二,微课帮助学生尽快学以致用。访谈中要求学生简单用英文对比“苹果和桔子”,A组测试者基本能够用对比的结构进行英语书面表达,但是B组测试者很难正确使用对比结构进行英语表达。第三,微课的内容提升了学生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A组测试者很多表示“通过微课视频还了解到了中西方的一些文化差异”,而B组测试者均表示“除了书上知识没有学到其他”。

三、结论

在产出导向法驱动下对微课进行规划设计,应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微课作为知识输入应促成学生学习输出,一切内容应为输出服务。第二,微课设计要以学生生活、工作需求为依据,设计的教学活动、视频情景与学生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第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微课设计应满足学生组合素质提升的需求。产出导向法驱动下设计的微课对于学生学习的输出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提高,更是在对知识使用方面效果明显,此外,其涉及的人文思想更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微课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带天线;M+N+K模式;课程设计;创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79-02

一、引言

《微带天线》课程是为电磁场无线技术专业和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原理与设计》等课程基础上,结合无线通信领域的具体需求,深入学习和探究微带天线和阵列的理论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1-2]。为了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水平,《微带天线》课程的教学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并辅之以英文讲授。在前期的双语教学中对教材选择和部分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但多集中在如何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待改进[3]。学时分配多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对应用性的课程设计及课外学习没有相关的学时分配。

为结合学校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微带天线》双语课程进行M+N+K模式的改革探索,即教学方式按照M(课内学时)+N(课程设计)+K(课外学时)进行。目前《微带天线》双语课程是32学时,30学时理论学时,2学时习题学时。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经验,可调整相应课时安排,即课内学时28学时,课程设计4学时,课外学时4学时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下文将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M+N+K模式进行相应的初步改革探索和实践。

二、M+N+K教学模式

1.存在的问题。《微带天线》是一门理论丰富、实践性强的课程,主要涉及微带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微带天线的基本分析方法,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典型微带天线及阵列的基本特性等内容。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对数学基础要求高;内容复杂且抽象,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在工程领域中应用性强。基于上述课程的特点,结合近年来双语教学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是教学内容多,更新不及时。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微带天线发射与接收原理,各类微带天线、天线阵的分析方法与设计原理等知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教学内容多年来变化不大,对新技术的更新不及时。部分学生对全英文教材、教案及教辅材料理解有困难。

二是理论教学偏多,与实例结合较少。由于微带天线分析不可避免涉及较多数学知识,如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教学中一般会通过大量的推导,获得天线的辐射特性,加之学时有限,和工程运用中的实例结合讲解不够充分。

三是缺乏实践与创新教学内容。由于理论分析占据了较多的学时,结合实践的课程设计很少甚至没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课题更是没有开设,这样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对《微带天线》双语课程进行M+N+K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即教学方式按照M(课内学时)+N(课程设计)+K(课外学时)进行。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2.课内学时-M。M+N+K模式中的M对应28学时的课内学时。首先,由于理论学时比之前减少4学时,同时需要动态增加新技术教学内容,因此必须对已有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精简。例如在学习线极化微带天线时,可以只介绍矩形贴片天线分析与设计,而把圆形贴片天线的分析与设计调整到课程设计中,这样既减少了理论学习内容,又增加了实践动手的环节;又如在学习圆极化微带天线时可以将圆极化微带行波天线的分析与设计调整到课外学时中,这样可以利用课外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保证基础理论和重点部分学习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应用需要,适度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吐故纳新,及时动态更新课程内容。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不断出现新的微带天线形式、新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所以必须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例如增加智能天线、MIMO天线、超宽带天线、可重构天线等教学内容。在学习了基础理论和重点技术后,学生对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兴趣浓厚,因此,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多开展讲座形式的前沿技术介绍更能吸引他们的关注。讲座中可以预设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在思考中提升专业水平。

再次,学习仿真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具备仿真分析的能力。目前相关用人单位需要具有研发能力,具备多种仿真软件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将如Ansoft HFSS、CST、ADS等仿真软件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学习使用[4]。教学实践表明,在讲授了相关内容后,通过仿真软件,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方法,还可以通过直观的三维结构和多种性能分析图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

最后,针对双语教学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对英文教材内容进行分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丰富多媒体教学课件,适度增加动画与视频教学资料,如天线的三维方向图,动态电场和电流分布图,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开展互动式教学,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做出合理规划,事先做好与学生互动的方案,让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思考与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程设计-N。M+N+K模式中的N对应4个学时的课程设计环节。《微带天线》课程是一个与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在完成了32学时的理论学习后对理论分析比较清楚,应用范围和实例也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如何将理论分析真正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却不甚明了。

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实践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是为实践服务,实践是目的,教学是手段,从而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其延伸内容,设计了多组实践课题,包括微带矩形天线、微带圆形天线、正交馈电微带圆极化天线、单点馈电微带圆极化天线、微带行波梳形天线等8种不同天线设计。其次,让学生自行组合,每组3~4人,选择好题目后组内人员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收集与分析、设计仿真、性能分析、撰写报告等工作;授课教师和多名研究生组成辅导团队,进行过程辅导。最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做口头陈述,介绍各自的设计方案与性能,教师对设计结果进行讲解和评价打分,并按比例记录入最终成绩。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完整的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精神都得到了良好的改进,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较好结合。

4.课外学时-K。M+N+K模式中的K对应4个学时课外学时。结合学校开展的创新教育,将课外学时设置为创新课题,让学生自愿组合参与其中,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6]。许多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始对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探索,将教学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目标。

首先,从教学内容出发,调研科技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设计了多组创新课题,如可重构微带天线设计,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微带天线设计,基于异向介质的微带天线设计等。创新课题属于开放式课题,只给出研究的方向,具体的性能要求需要学生从最新的科技资料中寻找并确定。其次,在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学生自由组合成研究团队,完成背景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指标,进行设计与仿真优化,制作天线实物,开展相应的实验测量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教师进行过程辅导,最后对各组研究情况做评价和打分,并按比例记录入最终成绩。

本科生参加创新课题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最新的科研动态,这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很有帮助。

三、结束语

本文从《微带天线》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采用M+N+K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将课内学时(M)、课程设计(N)与课外学时(K)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初步探索与实践,实现了课堂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良好结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吴伟.“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1,(8):108-109.

[2]高喜,于新华,刘小蓉.试论《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中的研究性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166-167.

[3]唐红艳,骆无穷,杨鹏.《微带天线》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