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作了深入详细的了解。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

通过调查,全乡截至XX年5月农民工输出总数6767人, 0-18岁(不含18岁)的农辶羰囟??苁?740人,其中男生949人,占54.5%;女生791人,占45.5%;男女生比例约为1.2:1。经过对全乡11个村委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0-18岁(不含18岁)留守儿童中,在校生有1130人,占64.9%;家庭条件较好的有314人,占18%;生活难以保障的有380人,占21.8%;隔代监护有843人,占48.4%;寄养监护有222人,占12.8%。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今年5月,我乡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740人,加之今年干旱,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分布广,不均衡。从统计分析,我乡11个村委会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村寨,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留守早,时间长。我乡0—6岁(不含6岁)的留守儿童数有505人,占29%;6—14岁(不含14岁)有857人,占49.3%,14—18岁(不含18岁)有378人,占21.7%。从中不难看出,0—14岁(不含14岁)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大部分留守儿童中,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

(四)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其中也有少部分从不联系。每年能与父母也只能见上一面,其中多年才见一面的情况也存在。

(五)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六)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比其父母打工前有所提高,但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相反,生活质量却处于下降趋势。一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抚养,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存在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二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身体不好,反过来还要孩子照顾他们,致使留守儿童过早肩负起家庭重担,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三是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半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孩子的生理等问题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生理快速发育和变化期的女孩子,由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缺位,使她们缺乏生理卫生方面的指导和关怀,加之农村学校对生理卫生课不够重视,使一些留守女孩在初潮期心理产生恐慌。

(二)留守儿童心理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父母约束,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

(四)留守儿童安全方面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其监护人上山劳动,还有的年龄比较大照顾自己都困难,加之临时监护人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致使火灾、车祸等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患病却得不到及时医治,孩子的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隐忧。

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教育和沟通。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全 [第一范文] 面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虽然部分父母有时会打电话回家,但是和子女谈话的内容仅限于简单地询问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过问很少。

(二)临时监护人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县农村留守儿童被监护的情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祖父监护型(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二是亲戚监护型(由亲戚——叔婶、姑舅朋友托管);

三是单亲监护型(单亲——基本上是母亲托管)。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学习、人身安全和吃穿放在首位,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

(三)留守儿童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留守儿童的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监护人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到垂范作用,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此外大部分家庭,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给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

(四)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一是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二是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使孩子身心发展受到扭曲;三是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而且无力承担孩子的品德培养和学习辅导任务,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性格偏激等不良习惯,加之年老体弱多病,监管起来显得力不从心。

(五)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二是文化传媒难以有效控制,一些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渗入,对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五、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体制滞后是制度根源。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伴生的高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使收入低廉的农民工无法负担,只好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农村学习生活,促成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多。

(二)贫穷落后是经济根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三)认识不足是措施障碍。总体看,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这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导致当地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四)关爱不够是直接原因。监护人也是家庭留守者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隔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已经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加上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守旧;单亲监护因家庭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打骂体罚留守儿童是常事;其它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则更加不利。

(五)教育资源短缺是重要因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乏力。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六)责任感缺失是农民工自身原因。对部分年轻的留守儿童父母,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不再安于农村生活现状,对农村的家庭责任感弱化,使得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主要做法及存在困难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对全乡已外出6767名务工人员进行统计,掌握他们的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外出后存在的困难,并且登记好留守老人、小孩的情况。

2、实行党员、干部联系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制度。各乡镇对壮劳力全部外出,家中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孩的,由乡、村、组干部和在家的年轻党员联系。

3、实行定期走访。党员干部对所联系的打工户每月走访1至2次,并安排邻居亲戚每周看望一次,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量帮助他们,经常向外出务工人员通报家庭情况。

4、成立春耕帮扶组。春耕生产期间,乡政府、村委会、村小组发动党员干部组成助耕队,帮助缺乏劳动力的留守人员家庭搞好生产。

5、建立打工亲情联络站。为方便留守儿童与亲人沟通联系,在各村委会建立“打工家庭亲情联络站”。

6、及时救助。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把他们列入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家庭贫穷、生活困难的儿童,政府给予及时救助,并列为“两免一补”对象。

(二)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且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偏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及时照顾和救济。三是社会关注力度不够,组织开展工作力量薄弱。

七、建议及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当地责任,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变外出打工为当地务工,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二)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监护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

(三)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明确责任,并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乡族;留守儿童;路径

一、我国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是转型期由于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而伴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所提供介入服务的东乡族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聚居生活在东乡族地区,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他们留在家与监护人一起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

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1]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大约5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而且这些儿童中的许多甚至一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而且他们大多都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农村地区。同时,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占到很大的比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儿童群体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二、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困境

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论注重把案主的问题和需要同其所处的成长环境等联系起来。东乡族地区因地理区位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除了具有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的共性之外,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一是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不仅比例高,而且流动性很大。在笔者开展介入服务的H村两所学校中,有近一半学生的父母(主要是父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与号称打工大省的四川、河南等地的比例相近;二是地处偏远的极端贫困地区,受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交通状况等负面因素的限制,这里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的社区里。三是由于处于聚居民族地区,社区环境对东乡族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东乡族地区,母亲外出务工的较少,但是她们大多为文盲或者半文盲,受教育程度很低,而且东乡族地区教育基础落后,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很少,使得东乡族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功能很弱。四是由于东乡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特殊的文化使得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民族归属感也比较强烈。所以在东乡族地区开展留守儿童服务实践时要尊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展开社会工作服务。

三、社会工作介入东乡族留守儿童服务的路径选择

因为东乡族留守儿童的需求差异比较明显,社会工作在这里的介入路径需要集中在留守儿童个人及其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层面,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服务。这种介入路径不仅符合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特点,也与社会工作基本的工作方法相一致。

(一)个人层面的介入

1、借鉴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利用留守儿童的特殊个性和经历。东乡族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一些优于普通儿童的个性,如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等。所以,我们要发掘东乡族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力量,把焦点放在他们的各种能力上,利用东乡族留守儿童本身存在的资源来引导他们改变,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的。[2]

2、充分利用同伴群体。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东乡族留守儿童在村庄、学校与同伴间的交往在逐渐增加,与同伴的交往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留守儿童之间,由于具有类似的经历和拥有更多共同的话题,他们更愿意获得彼此之间的交往。所以,在开展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把他们的同伴群体资源调动起来,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互动,获得同伴的帮助,以协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家庭层面的介入

1、父母在外多辛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所以,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东乡族留守儿童父母加强与留守在家子女的联系,鼓励父母及时掌握和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他们更多的亲情关爱,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在开展具体服务时,可以把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联系的时间间隔等制成表,鼓励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与其父母定期取得联系。

2、动员邻居照顾。生活在东乡族社区里的村民对于村里的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他们的孩子也会和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玩耍。利用这一点,可以动员邻居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让他们在监护人缺位的情况下,可以找邻居帮忙,起到一定的临时监护作用,并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

(三)学校层面的介入

1、对于东乡族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所以要充分发挥东乡族地区学校的各种功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弱化。具体来说,学校要适当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和他们的全面成长,要鼓励老师增加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投入,开展一些辅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2、在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为留守儿童建立学习、生活帮扶小组,让他们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满足基本的归属感需求,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互动和分享,表达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还应该在对留守儿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东乡族地区学校的纽带作用。[3]

(四)社区层面的介入

1、因为东乡族社区是一个围绕清真寺聚居而形成的一个传统社区,村民之间有着经常性的互助行为,这种互助会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挖掘东乡族社区的这些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以村委会、残妇联和清真寺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与寺坊组织合作展开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与学校的不足。必要时,还可以运用灵性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东乡族留守儿童的开展服务。

2、在对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时,要尊重和运用案主所属的独特文化资源,取得阿訇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支持,让他们在帮助留守儿童时也能起到一些积极地作用。

(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1、对东乡族留守儿童而言,尽管存在许多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的因素,但他们也可以拥有一定的社会支持,如政府、公益组织等。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一些资源为东乡族留守儿童搭建一个支持平台,使服务能更有效和持续的进行。

2、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让社会各界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获取资金和物质支持等,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东乡族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六)运用社会政策和法规

1、可以借助东乡族地区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政策,按照每个干部帮扶一名留守儿童的模式,对一些需要重点关爱和教育的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从生活、心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

2、健全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和保护机制,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还会长时期的存在。所以,我们在帮助东乡族留守儿童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出更多更专业的努力。当然,这需要政府、社会和留守儿童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希望政府、社会和家庭能共同重视和担负起对留守儿童的帮助,使他们能和其他儿童一样快乐地成长。(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号:Yxm2015075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第6期.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县留守流动儿童概况

县共有留守儿童2901人、流动儿童1688人。在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2%,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生分别约占总数的73.3%、14.3%。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1253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3.2%。留守儿童主要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约占87%,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约占3.9%,寄养在朋友家里的约占4.9%。在流动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总数的10.7%,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生分别占总数的72.5%、14.5%。据了解,留守流动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薄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长辈们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较少,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是心理问题突显。许多留守流动儿童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意外伤害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四是学习情况不佳。留守流动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二、县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在强化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上下真功

各级团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和管理,让他们“有人管”、“有人理”、“有人爱”。一是重点提升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家教能力。先后开展了为期三月的“科学家教乡村行”,为期两月的以“亲子和谐”为主题的“家教知识五进”活动,即家教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通过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分类家教指导,不断提升他们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对家教知识的知晓率和运用能力。二是不断完善监护人制度。组建了全县“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与新闻媒体合作在全县大力推广“社会妈妈”、“妈妈”的做法,呼吁和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担任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弥补他们亲情失落、生活失助的缺憾。并通过组织“社会妈妈”“妈妈”携留守流动儿童做游戏、游玩、带回家生活等活动,让留守流动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部门联动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关怀。充分发挥妇儿工委的作用,在全县推行“54321”留守儿童关爱机制,“5”:对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做到“五清楚”;“4”:对留守儿童在安全上优先教育监管、学习上优先帮助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指导,做到“四优先”;“3”:坚持与留守儿童本人、远在他乡的父母、在家照看的第二监护人保持“三沟通”;“2”:对留守儿童实行班主任和“代管家长”协同管理的“双管理制度”;“1”:建立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帮扶“一对一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心与帮助,让针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不“缺位”、不“失位”。

(二)建好平台,在提升服务留守流动儿童水平上出实招

一是用好网校平台。充分发挥网校的网络优势,利用网校的专家和指导老师队伍,通过视频讲座、电话咨询、专家面对面辅导等途径,为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广大监护人提供免费的指导与服务。并组织开展“感恩父母”短信评比、网上夏令营、赴农庄采摘农作物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抒发思念和感恩之情。二是建好“儿童快乐家园”。在上级团委的指导下,采取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逐次推进,通过下发项目实施意见、召开全县“儿童快乐家园”建设现场推进会、聘请专家指导等多种途径,不断将“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引向深入。截止到目前,共有“儿童快乐家园”6个,基本覆盖全县的留守流动儿童。各级团组织在完成团县委规定动作外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小小志愿者”培养、流动儿童艺术特长培训等特色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借势”用好相关载体。团县委依托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乡村少年宫”、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等机构,面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相关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三)真情关爱,在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上求成效

一是加大源头保护的力度。采取与县关工委共同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召开全县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现场会、积极推动县政协认真督办相关提案、组织县政协委员视察流动人口学校、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实事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流动儿童免交借读费入学”、农村“留守儿童”试行“寄宿制管理”、对贫困学生减免住宿费等相关文件,从源头上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保障。二是扎实开展物质帮扶。推动政府筹措建设资金15万元,积极实施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项目。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纳入“春蕾计划”优先资助范围,开展了“我的第一个书包”主题活动,为900多名一年级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发放新书包。组织“恒爱行动”,发动爱心人士为贫困的留守流动儿童编织6000多件爱心毛衣。通过“六一慰问”、“三下乡”等多种形式,走访慰问贫困的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为孩子们送去资助金和慰问品。三是高度重视精神关爱。与相关部门联合分别开展了“家教援助乡村行”、“法律自护乡村行”、“妇儿保健知识乡村行”、“体育健身乡村行”;精心策划了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主题的好书漂流乐读活动;组织留守流动儿童与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一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留守流动儿童从小养成读好书、好读书、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今年联合县文明办、教育局、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大手牵小手’六一特别节目”,展示了全社会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祝福和关爱。

三、今后工作的建议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成长 机制

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目前,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发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为国家新一代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同时可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家庭观念的落后,压缩留守儿童成长空间

“二元制”城乡社会机构,制约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的建设。城乡差距的加大,使得农村社会的日益衰老与凋敝,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愈加不受重视。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将年幼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会出现各种问题。

家庭观念的守旧,影响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建设。伴随着整个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理性的大力倡导,农村社区逐渐建立起对商品化和货币伦理的广泛认同。受父辈观念和农村习俗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坚持“金钱至上,上学无用“错误观念,对物质利益过分看重。家长外出务工很少回家探望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他们获得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以牺牲对孩子的教育、关怀为代价,这样对留守儿童成长极其不利。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组织不协调,配合不统一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问题上,家庭教育给与学校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二者甚至发生冲突。学校教育极力强调亲情关怀的重要性,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与示范。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和学习的范例,有些行为习惯根本无法养成。当学校要求家长配合教学活动时,家长找各种理由推脱。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家长将全部责任推给学校,以学校未尽到监护、教育义务为由,要求学校负责。

受制于教育资源匮乏与乡村贫困,学校教育存在配合不到位地方。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自主学习、家学(家庭学校)互助教学模式,但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落后,教师素质偏低,使得此类教学活动在乡村学校很难展开,留守儿童失去与父母加深感情、增进了解的机会。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教育很难留住学生。相对贫困的生存状况,让留守儿童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多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成为城市的“农民工二代”。

3.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志愿服务体制建设不完备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落后,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相比,农村更显沉寂与落寞。农村社区文化匮乏,乡村学校课外活动单一、枯燥,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缺乏乐趣。加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迫切需要情感关怀,然而监护人观念意识落后,很难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

志愿服务工作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帮助留守儿童了解世界。然而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体制建设面临诸多困境。首先,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稀少,他们很难覆盖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僻村落,其次缺乏相应领导管理机构,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松散,体系不完善,工作方式不合理,志愿关怀效果不明显。此外运作不规范,缺乏制约监督机制,也使得志愿关怀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将爱心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让爱心在农村发挥作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当先,教育是第一要务的思路,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文化,完善留守儿童成长志愿服务体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的长效机制。

1.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转变观念,重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关键。国家要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场所,为留守儿童的家长照顾孩子提供便利。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富裕的成长环境。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援助,开办乡镇企业,使得留守儿童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改变唯经济至上的思维模式,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水平与人的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要认清家庭关爱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正确处理好生产、创收与子女成长、教育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奋斗的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整个家庭的未来。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要定期通过电话、电脑等媒介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温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建立家庭、学校联动运作机制,密切配合,加强协调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拿出时间陪伴子女,要重视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强化自身对孩子的关爱思想,要爱护并正确教育子女,父母的关爱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尽量创造最好的条件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在农村,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德,配合学校德育建设。要时间陪伴孩子,要重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要理解学校教育,给予学校教育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加强互动,消除误会。

改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善乡镇学校的生活条件,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创造更多条件,帮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互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大推行义务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义务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要让留守儿童看到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3.大力弘扬农村文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制

丰富社区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弘扬农村文化,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感受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要建设“农村书屋”、“乡村图书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展留守儿童的知识面,让留守儿童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父母沟通交流,获得亲情的温暖;同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世界,开阔留守儿童的视野,收获快乐。

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制建设。在针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服务供给过程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以社会工作者服为主体,志愿者为支持力量,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层面为流动和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要增加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志愿关怀服务建设,建立一批覆盖面广、素质高、业务强的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制,改善管理制度,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改进工作方式,净化志愿服务者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检测和鉴别系统,对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让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真正送到需要的地方。

总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内容和创新形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建设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发展目标,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下一代成长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6)

[2]王丽萍.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6)

留守儿童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市化;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创伤与恢复;亲子关系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2075.42万,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代价的承受者之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父母缺席困境,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但必须明确,留守儿童不等同于问题儿童,相反,如何引导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如何抚平留守儿童所遭遇的心理与生理创伤,如何将亲子关系中出现的伤害对孩子本身成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留守儿童主要集中于劳务输出大省,且年龄段集中于中小学阶段

据《中国青年报》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9.69%,接近五分之二。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湖南、重庆和湖北等劳务输出大省。从绝对数量来看,小学和初中阶段人数分别为1409.53万、665.89万,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占67.92%。从留守儿童占同学段农民工子女的相对比例来看,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留守率为66.26%,高出小学阶段6.66个百分点。

一方面,这可能与儿童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强,家长更放心将其留在家乡;另一方面,可能与孩子面临的就学升学问题有关,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面临异地中考、就读高中等制度障碍,导致出现了返乡就学的留守现象。

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结构来看,43.36%的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46.91%的留守儿童其父亲外出务工,还有将近10%的属于母亲外出务工。而按照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女性主要承担着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主要责任。母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责任人,对孩子形成爱与家庭观念有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在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家庭中,母亲处于缺位状态。这不仅仅是儿童监护意义上的缺位,更是心理成长引导者的缺位。

二、留守儿童面临四大成长危机

一是家庭监护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凸显。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是隔代监护,有五分之一是同辈监护,还有3.37%为自我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由于身体健康不佳或者精力不够等原因,难以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临时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规定,导致履责不到位。

二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双重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成长引导。当前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城市化取向,片面追求知识教育和升学率,忽视了乡村社会和乡村儿童作为价值主体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特定需求的关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或者课程开设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方法陈旧落后,不符合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他们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正确价值引导,形成完备的安全法制意识和知识等。

三是亲情关爱缺失,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席造成亲子关系的伤害,这也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异样。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和父母联系也很少,他们的亲情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缺乏亲情体验和亲情关爱,相应地,他们也就不会对周围人、周围事,乃至周遭世界形成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甚至对自我存在的意义产生否定。亲情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发展,加之缺乏合理的倾诉途径与方法,长期压抑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家庭的破裂、亲情的丧失,是伤害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根源。

四是农村环境隐患重重,导致留守儿童成长面临危机。当前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其生存环境隐患重重。从自然环境来看,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多数山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对尚未有完备自我保护意识的留守儿童而言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充满吸引却也危机四伏。受限于农村地区安全措施的匮乏,多数具有安全隐患的自然环境并无安全提示标语与防范救助设施,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留守儿童外出玩耍而导致意外伤亡发生的原因。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下老人和儿童在农村相依生活,留给犯罪分子实施伤害或侵害的可趁之机。而道德沦丧的悲剧不断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在不断警示人们,要关注留守儿童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的潜在危险。

三、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社会发展与支持为根本,改善留守儿童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就需要监护、教育与亲情的“复位”抑或“补位”,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乡村社会治理、重塑乡村社会秩序与文化,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

因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成长危机。

一是强化家长的主体监护与教育责任,政府积极提供辅助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留守儿童指导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三是创新农村教育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重塑农村社会秩序与文化,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比如,建立农村自然环境危机排查机制和留守儿童邻里保障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的建设,激发乡土活力重塑农村社会秩序与文化。

四、结语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留守儿童因其有着高达6000万的庞大数量,他们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稳定,更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以及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因此,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决不能当成留守家庭的事,决不能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孤儿。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松. 童年与社会[M]. 学林出版社. 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