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第1篇

>>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水务信息化平台应用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应用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基础管理要素集成管理 基于信息化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URP的3L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导师制的《企业信息化》探讨式教学方法 云平台和4G技术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大学信息化教学辅助实验平台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实践 基于移动平台进行的教学信息化探索 历史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 在技工院校中搭建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云计算在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16.

[4]黄荣怀,江新等.创新与变革: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第2篇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当前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修养和能力,是教师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素养。更进一步说是指教师能够恰当地理解信息,并能准确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的综合素养,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靠自身的信息意识,在大量的信息知识海洋中快速检索、分析所需的知识,并转化到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面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每个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意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意识前提作用。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自我信息需求的敏感度,它表明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高校教师对信息需求的选择意愿、表述水平和认知程度,是其信息意识强弱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面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高校教师必须能够主动意识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和掌握自身所需信息,排除不良的干扰信息,并将信息有效运用到专业能力发展中去,同时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专业化发展的困难转化为内在的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价值信息。

信息知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它体现了教师对信息拥有的多少、掌握的程度,同时包括认识、检索、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础知识。教师信息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教师对信息的选择及对信息检索的定位方向。面向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需要对信息充分掌握,迅速发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对自身已有的信息不断补充完善,能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信息共享、交流和讨论。

信息能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教育能力,前者指收集、分析、处理、表达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后者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通过信息工具进行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于教育、教师的发展都有着具大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具备从图书馆、互联网等各个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将获取到的信息恰当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道德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过程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信息活动中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表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合法使用信息技术,抵制不良信息。信息技术的两面性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运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取信息,正确传播信息,正确运用信息,保证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未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信息意识相对薄弱,信息知识略显不足,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信息知识的教育培训,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等,大部分教师不善将收集到的信息储存起来以备后用,不能对信息跟踪利用,只能对基本教学用的信息化技术掌握,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在掌握难度大的信息技能方面尤为突出。由此可见,为了能够使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制定一系列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措施,改变当前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笔者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从自我提升与优化环境两方面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师应首先从自我提升的目标出发,积极主动根据自身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自学能力,主动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参加信息技术专题讲座,自主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各种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搜集教育教学所需资源,并学会用电脑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组织整理,正确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其次,高校要强化建设教师的信息环境。主要指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信息环境,建设资源丰富的数字化校园,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建设相应的政策环境,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信息化政策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度。

(二)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培养方案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在职前职后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目标明确、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制定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制度和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逐步培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第一,要为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明确的目标方向。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使接下来培养的模式、内容、策略具有清晰的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进行,在教师的职前阶段就开始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并在职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需要做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培养。

第二,构建科学的培养课程体系,并确保课程的实施。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要充分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目标明确、科学合理地开设计算机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置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第三,要确保教师信息素养职后的持续提高。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知识过时淘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职后的信息素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制定对教师的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化的培养方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培养。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第3篇

[摘 要] 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是高校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现状、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行,明确了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些提高教信息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35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49- 02

0 引 言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词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信息素养”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推动作用。高校专业课教师教学具有“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成为专业课教师的新型教学工具。因此,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教育部2002年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表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 信息素养的概念

目前普遍认可的定义是 1989 年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素养(IT Literacy)定义为使用工具、资源、程序和系统,负责任地获取和评价任何一种媒体的信息,以及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进行清楚的交流、做出信息决策、建构知识、开发产品和系统的能力。伯瑞斯瓦特教授也梳理了日本、印尼、新加坡各国政府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和应对政策,明确提出了培养信息素养的可行性路径。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育信息化工作当中,主要指学科教师能够熟练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基本能力。

2 提高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2.1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价值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发挥信息的巨大作用,除了注重信息化的硬件、软件的建设外,信息用户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具有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任务,需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掌握新时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信息资源分析和应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高校教师只有具备极佳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实现信息知识的整合与利用,实现信息知识的传递,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2.2 提高教师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在“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中,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取的方式改变,MOOCs、翻转课堂、社会化媒体“走进”教学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即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课后复习巩固为辅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现象。在新型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素养。

3 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分析

笔者从年龄机构、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应用状况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二级学院(畜牧兽医学院)98名专业课教师进行了解。数据显示:年龄50岁以上12人,占12%;40~49岁22人,占22%;30~39岁53人,约占55%;29岁以下11人,占11%。全部教师均会使用计算机,但有8名50岁以上教师(67%)不能熟练应用PPT 、Excel、Flash等教学软件;4名40~49岁教师(18%)也表示不想用信息教学手段;年轻教师普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并感觉到其便捷有效。这些基本情况说明,学院专业课教师中,绝大部分能够很好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但应用水平亟需快速提升。

4 提高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方法与策略

4.1 教学理念的改变

传统的专业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易造成教师劳动强度大,学生学习效率低,缺乏创新能力。信息环境下的专业课,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教师需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出高品质的课件、微视频等,能上网搜集最新的教学资料,了解前沿的学术动态,丰富教学。

4.2 教师角色的转化

信息化的专业课中,学生是课堂的中心,主要通过教材、电脑、其他网络资源获取知识,讲课只是作为一种助学形式。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师由课堂的“演员”变成“导演”,及时给学生考核。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可随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有督促者作用,有的学生并不会自觉完成所有的练习及任务,教师的督促和考核是保证学生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主动提供支持服务,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消除疏远感。

4.3 教学模式的更新

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既要完成正确引导基于信息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发挥学生潜质充分自学,又要避免脱离教师监管,学生对待学习自由散漫。学生通过信息化学习,将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教师,教师课堂进行答疑,或者安排学生集体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知识点,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或个别辅导,使所有学生都能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习个性化,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都健康发展。

5 结 语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手段教学成为必然,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丰富而便捷的互联网知识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和发展,为广大教师的工作带来便捷。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生存基础,也是高校教师发展的要求,这样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牟春蕾,黄今.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J]. 运动, 2016 (2):81-82.

[2]赵建华, 姚鹏阁.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 中国电化教育,2016 (4):95-105.

[3]于勇.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课程与途径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 2003 (4):21-23.

[4]吕玉梅.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养成内容探析[J]. 职教通讯, 2016(9):47-49.

[5]周辉,郑健.“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128-131.

[6]于爱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6):127-129.

[7]李龙江.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1):59-60.

[8]周建松,邹宏秋.大学素质教育的责任与方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125-129.

[9]金璇.专业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培养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32(3):225-227.

[10]林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构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8):54-56.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成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潮流,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效果,因此,探析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学会会议将信息素养的定义为:一个人具有能力去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寻找、评估与使用所需要的信息[2]。1990年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人的标准: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维, 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3]。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这要求个体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信息知识是指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则是指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素养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能力则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伦理则是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二、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 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4]。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态度都进入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可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维系着中华民族教育复兴的重大使命。

2. 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数量激增,形成了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外语教学的需求。为此,教育部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提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5]。可见,高校外语教师肩负着教学改革的重担,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

3. 是教师终生学习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普及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工作重心也由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地获取、评价、处理和使用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使得各学科之间不断相互渗透和交融,高校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急需不断地拓展与更新,再学习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因此,终身学习成为高校教师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

1. 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1)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整合的教学观摩与教学研究等。校本培训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形式灵活,针对性强,因而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

(2)共同体培训。共同体培训是把本校与周边高校和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最佳的培训组合。共同体培训为教师的分散研修提供同伴协助和观摩示范的机会,有利于教师之间彼此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及教育研究成果,使他们自觉地把集中培训所接受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能力。

(3)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是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交流互动、共享经验、协作研究的桥梁。通过网络培训,学员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仅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信息素养。网络培训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教师可以针对特定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4)自主研修。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杂志:参加网上教育论坛的专题讨论、经验交流、自我展示;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等[6]。自学研修活动特别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教育信息化。

(5)校际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策略,广泛邀请兄弟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行业的专业人才进校进行培训与指导。与此同时,组织本校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2. 信息素养培训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要突破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瓶颈,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首先要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氛围

良好的信息教育氛围是培养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信息技术讲座,使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信息知识,了解信息法规并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展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扩大信息技术在校园服务体系的应用,使广大教师在充分享用各类信息资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能的积极性。这样,在浓厚的信息化氛围中,教师自觉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从而使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3)制定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规划及评估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对于教师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促进角色转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紧扣教师职业和个体特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着眼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全方位、多途径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实现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双重目标。,教育信息化。同时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动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形成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与教育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进行多层次的培训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层次的培训。一般说来,首先是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使教师能够轻松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次是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向外语教学实际的策略和方法。然后是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的研习,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

四、结论

教育信息化给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教育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教师是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为这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制定目标和规划,开发一系列能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教育信息化。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与学习、探究与实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必将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2][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王铁江.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7,5.

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从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关系入手,系统分析了加强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及具体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繁荣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事业。

一、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关系

(一)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由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翻译而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克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质主要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信息存在的反映,即对信息的敏锐程度;信息能力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及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信息素质属于人文素质,是人们接受人文社会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教育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素质教育与高职学生的基本现状,可以将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概述为:(1)信息道德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在信息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信息操行、信息道德和信息纪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等;(2)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创新意识、信息传播意识等;(3)信息能力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获取、整理、加工、分析信息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理论分析能力;(4)信息观念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对信息的态度、观点、看法、兴趣,形成对信息的认知和重要性的把握,等等。

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要加强其生存、竞争、网络交际等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要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予以高度关注并化为自我的行动,以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创新的环境,其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与高职学生的习惯、兴趣、个性和信息素养等元素紧密相关。校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校园为空间背景,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信息素养为轴线,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围绕着教学、学习、实践、生活、团体为一体的包含学校精神、师生行为文化和物质生活及物质文化的总称。其中,学校传承的、独有的精神层次文化就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部分,而这一层次的建设离不开信息的传导与交互、反馈,这就要求我们基于提高其内涵建设的角度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三)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信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作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并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对当代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素质已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实现其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开展的平台。为了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现代化高职人才,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将强化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二、加强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迫切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为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这必然要求我们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互动,相应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成为其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其客观要求。

同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伴随着世界信息化浪潮的奔涌,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否则,我们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落败。高职院校必须对此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二)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以师生为本”理念的校园文化的要求。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高度概括了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坚持的思路,它统领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理念。实践证明,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师生为本”、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活动的目标与根本。

这一目标的实现及效果的检测就需要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交互及反馈,我们必须科学地面对这些信息,切实从学生、教师的信息中获得客观的结论,就必须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这也将为培养民主、自由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三)这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面对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潮流,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需要。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高职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现实要求。

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交叉科学、边缘科学不断涌现,高职学生要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要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离不开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吸收营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成为能快速、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信息的创新人才。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能否掌握主动权。面对择业与就业的激烈竞争,高职学生要成功地为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成功地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信息素质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必须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三、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围绕这项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服务。结合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一些做法,我们进行了相关策略的研究。

(一)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关的信息互动团体,为信息素质教育争取坚实阵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要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组建学生信息管理协会、计算机协会等,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培养信息意识、观念和能力,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团的管理,指导它们建立健全社团规章制度,保证信息素质教育有序进行并有效果。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以食品专业为龙头,学生处紧密围绕“食品”二字,积极成立了“食品信息交流协会(计算机协会转变而来的)”,充分发挥食品信息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入学之时就使学生深刻明确“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食品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在食品学院学习将会在食品行业大有作为”等。

(二)主动开展信息技能大赛,依托大赛的平台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赛事带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有关的大赛活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学院以“网站展示大赛”、“网页设计大赛”、“PPT课件制作大赛”、“FLASH动漫设计大赛”、“TXT电子出版物阅读大赛”、“PHOTOSHOP文明校园平面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学生自觉接受信息,利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参与信息的处理与实践,掌握信息,并从食品学院的各项大赛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三)结合信息素质教育,有效地举办信息知识培训讲座。

有趣的、现实的、有效的信息培训讲座是对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之一。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举行有关信息知识方面的学术讲座、交流或举办短期培训班,促使高职学生较快地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他们增强信息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是双汇集团的人才订单教育培养单位,很多毕业生要到双汇集团就业,学院积极邀请双汇集团的信息管理人员和双汇集团软件开发人员及网站维护人员到学院做信息管理的讲座、相关技能的培训和双汇集团信息成果的展示等,学生非常有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

(四)制作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宣传专栏,有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要建设和谐的高职校园,必须有本校的核心精神文化。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核心精神文化就是“化平淡为神奇,铸就高品质的食品事业”。根据这一特色,学院设立了反映这一特色理念的专栏,经过相关信息知识的传播,营造了浓郁的信息素质教育氛围,引导了广大学生自觉形成信息意识,有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五)根据信息化的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社会实践,不断加强有意义的信息素质拓展。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善于接受知识,而且要善于应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并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信息化人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与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漯河市农业局合作,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城镇信息化建设等社会信息管理与建设的活动。通过这些信息实践活动,学生把抽象的信息理论应用到了具体的实践中,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实践发现,这种信息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实际操作水平的很好方式,有利于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管理与操作技能等系列知识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影响现代信息化进程的重大工程,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能够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系统地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与内涵。所以,我们“两手”都要抓,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培养有价值的、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李娜,戎文慧,贾向春.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2).

[3]沈淑艳.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4]唐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信息素质教育[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2).

[5]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z].博士教育网一综合论文,2005-2-6.

[6]张新潮.论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途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