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分析、房地产市场信息,实现对房地产业动态监测和调控的综合系统。系统以城市为单位,以房屋登记系统为基础,将分散于房地产开发、房屋权属登记、交易及租赁管理、物业管理等各管理环节的市场信息有效整合,同时纳入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的规划、土地、财税、金融等其他信息,形成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综合系统。预警预报体系则依托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历史比较,特别是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房地产运行轨迹,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对策;通过市场信息的,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

当前,二、三线城市正面临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将逐步发展成为城镇化趋势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健全预警预报体系是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与服务、引导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我市列为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城市为契机,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二、规范信息标准,明确部门责任

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准确、全面、及时地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管理。

(一)规范模块,统一标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要实现覆盖城乡相关区域、覆盖存量与增量、覆盖买卖与租赁、覆盖住宅与非住宅的要求。市区要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市电子政务平台互联互通。各县(市)要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商品房市场数据主要是通过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建立楼盘表,采集商品房供应总量(分布、套数、面积)、供应结构(用途、户型)、供应价格等信息;通过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依托楼盘表,掌握每套商品房的实时信息,如位置、面积、户型、是否预售、是否抵押、是否查封、预售成交价格、成交时间以及当日成交总套数、面积、均价等。存量房市场数据采集主要通过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和房屋租赁备案管理等业务系统进行,包括成交面积、户型、用途、成交价格或租金水平、成交时间等,并自动生成分类汇总数据。要加强对不同渠道采集的存量房市场信息的协调、整合,综合得出贴近市场实际的分区域、分用途市场信息。要加快利用全市统一的GIS平台,对全社会房屋现状数据进行直接采集和提取,制作相关专题图层。

(二)整理数据,奠定基础。信息采集是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基础。各县(市)要依据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清理、整合房屋登记的现有数据,调整业务标准和办事流程,与市级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搞好对接,实现房产物理数据和权属数据一体化,业务和管理平台一体化。

(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全市电子政务平台中已建设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系统,按照责任分工提供相关信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提供房地产企业概况、开发规模、施工、竣工、房地产登记、交易、抵押、物业管理等信息,并负责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其他基础信息的收集、整合、上报和反馈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土地审批、土地供应等数据,并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支持;市规划局负责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情况等数据;市发改委负责提供房地产项目核准立项及年度投资计划等信息;市统计局负责提供物价指数、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其他与房地产业相关的统计信息;市财政局负责从房屋登记费中安排市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资金及维护费用,并提供市级财政总体收支状况的信息;市公安局负责提供城市人口信息;市地税局负责提供房地产税收等信息;市经信委负责系统建设的技术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并对系统进行验收和绩效评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负责提供房地产金融信息。

三、加强监测分析,完善信息

要利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动态数据,完善市场监测分析机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研究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客观、准确的分析报告,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要及时房地产市场信息,重点公布分类、分区域的商品房、存量房的可售(租)套数、房型、面积,公布已售(租)套数、面积、户型、实际成交价格,以及商品房项目的预售许可、权属状况、规划设计情况和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用分摊面积等市场供求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引导房地产投资和理性消费。

要建立房地产市场运行会议制度,定期听取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消费者以及企业代表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把握市场形势,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相关房地产市场信息可以按规定查询、使用。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依据CJJT115-2007《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下称《规范》),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满足房地产开发、测绘、交易和登记等业务管理需要,并实现以上业务的信息采集、管理、统计和的信息系统。

《规范》规定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应包括7个子系统: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的建立是以其他6个子系统为基础,实现统计、分析和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功能。

随着除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外的其他6个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越来越紧密。虽然各子系统建立时都会有相应的统计分析功能,但各自统计产生的数据容易发生冗余。因此,建设能够综合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独立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子系统刻不容缓。

二、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

1.数据来源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主要有5大类数据: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统计数据和数据。其中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是由业务系统在处理各种业务过程中采集的,统计和数据则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或提取而得到的。

7个子系统与5大类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是基础服务层,共同维护基础数据,同时也产生部分业务数据;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是业务管理层,管理房地产市场活动中主要的业务数据,过程中调用基础数据和从业主体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是决策支持层,负责管理两类数据:关于房地产市场状态的统计数据和关于房地产市场行情的数据。统计数据是以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和业务数据为依据,提供对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全面分析,形成统计报表、指标和指数等的统计分析数据,并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数据是以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日常通报、报表、网站、报刊、电视、电台等途径的房地产市场的各种信息。

2.功能实现

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作为房地产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不依赖于其它子系统。因此,需要两台服务器和一个磁盘阵列来构建本系统。其中,一台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并管理磁盘阵列,另外一台用来构建数据的抽取、清洗与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服务。

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在服务器上安装ORACLE后,根据统计分析指标,按照新建商品房/存量房、区域、时间、价格、面积、房屋类型、购房对象等各类指标建立上市商品房/存量房、签约、各种登记类型等的数据库表。这些表用来存放从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从业主体数据库中抽取出来的数据。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登记管理子系统、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这6个子系统都是基于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应用的,侧重于日常业务处理的优化设计,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系统的架构就不能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了。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是由其他子系统中的数据经过定期抽取、清洗所得,入库后的数据不再变化,数据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其数据量更加庞大。因此,统计分析和信息子系统的数据库应该倾向于对大量数据查询统计的优化设计。

为了从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从业主体数据库中抽取合格的数据到统计分析和信息数据库,需要编写数据抽取和清洗的应用程序。各子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不免存在冗余和相互排斥的数据。因此,从其他子系统中抽取统计分析指标所需的数据时,需要剔除各种冗余数据。对于相互排斥的数据,要建立一套规则(从业主体信息以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项目信息以项目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房屋基本信息以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的信息为准等),通过计算得到需要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是每月提供,所以数据抽取的频率也为每月一次,可以通过建立计划任务来实现数据抽取和清洗应用程序的自动运行。

最后,构建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服务程序。统计分析方面,应用服务可提供房屋类型、区域、价格段、面积段、时间段等单项或组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报表,并产生各种曲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表和同比、环比数据。信息方面,包含从各子系统实时抽取的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从业主体、项目、房源、交易等信息和一些能够的统计分析报表。统计分析和信息应用程序还需要加入权限控制,统计分析功能面向内部,需要设置用户和口令,信息功能面向公众,能够于互联网。

三、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统计时间点的不确定性

统计报表需要提供给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要求的统计时间点不同,有月初的、月中的、月底的。而本系统是每月固定时间抽取,无法兼顾多个时间点的不同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各部门协调,尽量减少统计时间点的时间差,共用一套或几套报表,然后再在数据抽取方面寻找解决方案,建立对应时间点的数据抽取计划任务,并按照各自需求的时间点分类存放,统计时按照不同需求读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

2.季度、年度报表的产生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房地产; 挤出效应; 实证会计; 收益报告

一、引言

中国自1998年实施住宅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已经走过13年。在此过程中,随着大量投资向房地产领域集中,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国内支柱性产业,但是目前房地产行业非理性繁荣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冲击。房产行业通过抵押等方式反复从银行体系中吸收大部分资金,同时通过高房价从消费者手中吸收大量资金,从而利用所持有的资金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行业对国民资金敛收力度,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导致资源的错配,引起银行存贷风险敞口扩大,更是引发社会对房产投机性的需求。王小广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住房市场的投资或投机需求占比超过50%,房子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投机炒作的,这是我国住房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王小广,2012)。这种发展方式加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程度。基于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政府自2002年开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但是2002—2009年中国楼市出现了“屡调屡涨”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在2011年得到抑制。随着宏观调控连续出台限购令、信贷紧缩、利率上调、房产税等房价调控政策,房产行业抑制了投资、投机和高端需求,也影响了刚性需求。在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进一步打消了市场上房地产调控将放松的预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去杠杆化的过程,即过度投资之后的去泡沫阶段。由此来看房价下跌趋势形成,必然会加剧房产开发商资金紧张的局面,在此种情况下,从描述和分析房地产发展、盈利及资金运转的会计和财务角度关注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由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房地产发展趋势对防范由新一轮宏观调控所带来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实证意义。

本文以实证会计研究范式为框架,分析房地产企业层面财务变量在控制政府相关政策的条件下所反映的企业年度收益报告中的信息含量,即分析政策因素是否对其他企业财务变量所蕴含的会计财务信息具有“挤出效应”。在控制的政策因素及企业层面财务变量条件下,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所提供的年度会计信息含量及其信息质量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对房产行业的外部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及该行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使用房地产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研究思想设计

本文是以实证会计研究为分析范式,首先对实证会计研究及本文研究思想作出说明。20世纪80年代,瓦兹和齐默尔曼的合著《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实证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出现。实证会计理论在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基础上建立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二者之间的关系,其重要假定为: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可描述性及实证研究结果的可解释性,可以得出年度和季度收益能够向股票市场传输新信息;而由会计或财务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反映到企业股票价格波动上;同时存在其他信息来源使得市场可以预见到会计收益,从而以实证会计为基础的会计收益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传统的实证会计研究基于有效市场假说进行分析,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成立,由此笔者放松有效市场假说,假定市场为半强式有效,即当前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完全反映了现实所有已公开的有用信息。这些公开信息主要是企业层面的财务因素,包括:财务报告、公告、股利分配方案、盈利预测及证券分析报告等信息,而这些财务信息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一旦信息公开,股票价格将会根据新信息迅速作出调整。

因此本文实证会计研究主要命题是: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假定下,政府政策因素对房地产企业层面财务变量所反映的年度收益会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含量是否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若存在显著的信息“挤出效应”,那么本文分析的设想依据是在我国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若完全依据企业层面收益的计量会造成很大偏差,而使用政策二元变量估计房地产企业股票价值波动比仅仅使用收益作为参考变量进行分析更具可信性。同时尽管房产企业年度收益报告传递了相关会计信息,但是外部投资者或利益相关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上获得相同的财务信息,而且这些源于政府调控渠道的信息更具实效性。因此当房产企业一旦公布年度收益信息,任何潜在信息已经被投资者理解分析并反映到企业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中,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则表明传统的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范式由于忽略外生政府政策对收益标量会计信息含量的挤出效应,从而具有一定的分析偏差并最终引致企业年度收益报告信息解读偏误。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模型设定及数据选择

首先就有关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二元变量的选择进行分析。由于新一轮严格的楼市调控始于2008年,因此笔者对自2008年开始的重大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整理,结果如表1。

从调控时间及力度上看,笔者依照调控力度将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时间段分为3段:2008.01—2009.12;2009.12—2010.03;2010.03—2011.01。因此对应的政策二元变量笔者选取为:d1=0,2009.12前1,2011.01后;d2=0,2010.03前1,2010.03后;d3=0,2011.01前1,2011.01后

由政策二元变量可以看出:所选择的二元变量具有政策叠加作用,以此可以更好地权衡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累加效应。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宏观调控下政策因素对企业层面收益标量的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是否具有“挤出效应”,因此笔者选取了衡量样本上市公司层面的收益相关指标:营业利润率(OR);资产报酬率(RA);净资产收益率(ROE);长期资本收益率(LCR);财务费用率(FFR);可持续增长率(SGR);利润总额增长率(TGR);同时依据实证会计理论选取样本上市公司股票季度平均价格波动率(PR)用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同时为了使得样本公司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按照总资产规模排名前60位的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并选取了相关变量2008—2011年度的季度数据组成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来源于CSMAR研究数据库中对应年度和公司的季报、年报。结合研究思想及变量设定及数据选择分析,本文实证模型设定为:四、结语

本文在放松有效市场假定的实证会计研究框架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市场特征的半强式有效市场假定及2008年后楼市严格调控而可能引发房地产行业年度会计收益报告信息使用偏误的背景下,对我国宏观政策因素及企业层面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进行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严厉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下,在引入政策变量条件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所蕴含的由其股票价格波动衡量的会计收益报告的信息影响削弱并且不具显著性,与此对应的则是政策变量对由股票价格波动衡量的会计收益报告的信息显著影响。经验分析表明:样本期内政策因素对企业财务指标所蕴含的会计收益信息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挤出效应。因此在实际利用房地产会计收益报告信息过程中,尽管上市房产企业年度收益报告传递了相关财务信息,但当房地产企业公布年度收益信息,任何潜在信息已经被投资者通过对政府调控政策的理解分析并反映到企业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中,即是外部投资者或利益相关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向和力度上获得更具实效的信息。因此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利用者、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而言,在使用房地产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时结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许家林,王昌锐,胡伟.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与进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杨海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应用的透视与述评[J].财会通讯,2004(2).

[4] Auguste,Comte.Lecture in Positive Philosophy[M].1842.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字】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1. 前言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创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创新经验。但是房地产企业管理在制度建设、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制约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全方面分析和剖析,企业信息管理发展的关键性存在问题,明确价值目标,进行科学的价值选择,提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创意化促进企业管理新发展。信息化就需要进行人力、物力的投资,由于企业总体趋势较为落后,1由于企业规模、技术和外部环境等原因,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所以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所以房地产企业管着们对搞好企业信息建设表现出了种种。

2 目前房地产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有效的市场考察

目前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总去。一个优秀的企业始终是以市场为中心,去市场这个大环境谋求发展。房地产企业开发营销策划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考察进行分析,科学的考察市场是未来发展和当前形式前景,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在开展市场考察的时候,深入考察力度不够,只注意表面材料数据 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只有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方向,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和生存。

2.2 目标市场的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消费者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人们在生活收入、文化水平、消费观点上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因此每个消费者在对房地产产品上的都有较大的差异性。房地产企业创新是为了达到项目预期的效果而采取的一种创新性、方向性和决策性活动,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而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差异的特殊性,进而导致整体房地产结构的不平衡,难以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还要真正的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真正认识管理靠科学的工作方法,不让部分人投机取巧损害房地产企业的利益,这才是信息化的重点。

2.3 企划创意不合理

建立质量体系,完善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提高房地产经济自身现有的基础和原有的优势,培育企业管理资料市场,加强对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市场的管理。加快了企业综合开发步伐,加2强房地产经济结构的发展,合理选择主导企业和主导管理,才能保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顺利实现,这也是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真正目的,从经济发展变化来看,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基础在房地产企业相当薄弱,在心里抵触市场经济的行为方式。为了适应烟草企业信息化市场,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3. 提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水平的策略

3.1 高度重视市场考察,增强市场预测科学性

市场考察对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市场考察与经济企业信息化成果的推广转化,吸取国外企业信息化成果推广转化的有益经验,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的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成果推广转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围绕增加企业管理,积极探索房地产商场经济信息结构。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不可能简单走市场经济的路子,尤其在企业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增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以信息化为导向必须瞄准国内和国际两上市场的需求,加强有特色房地产行业开发力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为房地产行业走向市场铺路搭桥。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不管在国民经济中还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都属于弱势,因此加强具有房地产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搞信息化流

3.2 明确目标市场 通。

房地产市场营销需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去求同存异,将具有相同需求的消费者聚合在一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强外部组织结构的完善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正处于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提高房地产企业自身现有的基础和原有的优势,积极的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从组力度,不断的改善和加强自己竞争力。在经济细胞的互补性和多样性,从根本上优化房地产企业的需求生存需求结构与发展结构,从而使型房地产企业能够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3.3 企划设计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

房地产企划创意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客户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房地产产品,并购买产品。加强建设文化,房地产企业提供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我国竞争与和合作的加剧,使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到房地产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无论是内3部组织结构还是外部组织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及时把握迈向经济社会时展的新趋势,而实现管理现代化,既要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进行深刻的变革,还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的新概念、新方式,创造出具有房地产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开拓发展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

4. 结尾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应用,并对其作出深层次、多角度地科学分析。房地产企业要正视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湘红.浅析房地产价格营销策略[J].广西城镇建设,2009(11). 69-78

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全国各地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政策与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大多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虽然自我国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地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多数农业基层职能部门在指导农民生产经营时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上,而对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做的远远不够,导致“旺销?D扩种?D卖难”怪圈现象反复出现,部分农民采用“逆向思维”决策即政府鼓励多种植什么就不种或少种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

信息是市场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由信息引导的经济。我国以千家万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要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必须有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做支撑。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及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源头,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只有在农业信息作为一种要素在生产经营中得以应用时才会体现其价值,当前提高农业信息局域网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应是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在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农户为中心,从外界信息服务和扩大信息需求两方面,探索解决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发展农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农户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户信息化是在农村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通过让农户参与信息化活动,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具体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信息化强调的是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接收、分析和运用能力,而不是强调农户信息方面的硬件建设,在目前我国多数农户并不富裕而且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的条件下,单纯追求农户的信息设备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二)发展农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农业市场化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农业发展过程,运用市场机制连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并处理好生产、分配和消费间的关系,这一切都要依靠充分的市场信息。因而,农户作为我国农业市场中主要的市场主体,农户信息化无疑会加速农业市场化并促使农民更好地认识市场并适应市场。

2.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目前我国农业类网站上有大量的良种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和市场信息,互联网不仅可帮助农民找到“商机”,而且可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从而加速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是劳动力自身素质低和掌握的就业信息少。农户信息化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农民获得广泛的尤其是跨地区的就业信息,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户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农户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农业信息化应以政府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为依托、以农户信息化为导向。农业信息化应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中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而农户信息化会直接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运用程度,有效地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

三、发展农户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众所周知,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5.0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46%,大专以上比例仅为0.66%,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1.5%。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就是还有大批文盲不断产生,这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信息素质:一是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二是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

(二)农民信息意识淡薄

所谓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做出的能动反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敏感,遇到问题时知道并善于依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信息意识是人们搜集、处理、分析、利用信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更落后的社会环境对农民信息意识的影响,致使除沿海地区和农产品出口较多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三)信息获取成本较高

农民的收入水平与信息应用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人均现金收入1721元,加上我国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导致农民购置设备上网不仅不现实而且不经济,采用电话获取信息虽然方便但费用普遍较高,而通过电视、板报、传单等方便且节省费用的获取信息方式大都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四)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

从笔者对河北省农户的调查来看,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准确的农产品生产状况、未来价格趋势预测、农产品生产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中除政府部门的农业信息网站比较规范外,其他网站由于各自为战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信息资源的质量和精确度降低。这既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也使农民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产生质疑。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2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而目前我国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四、农户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实现农户信息化应主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户信息化的建设并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从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水平,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并着重培育农户的信息需求。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我国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县级,少数地区已延伸到乡级,但是在县或乡与农户之间却出现“断层”,因而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决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河北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河北省已有120个县农业局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沧州市、衡水市农业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已得到农业部认可并拟在适合地区推广。

4.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3个现代意识: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