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高效课堂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精选

地理高效课堂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教育;改进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使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才。而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基于这种目的,传统教学就是老师将知识一股脑的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再要去他们将所讲的内容全部背会。这种教学方法,费时费力,且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此感到厌恶,并失去徐行恶习地理的兴趣,即使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记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以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让他们学会该掌握的东西,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并更新教学观念,不能被以前的旧思想所局限,因此,我们要创建一种高效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切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公,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以指导,引领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评价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不是对学习展现了浓厚的兴趣,是不是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有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有没有真正的去思考书上的内容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另外,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要脱离实际,一味的去讲述树上的概念与知识点。如果只是知识点的重复与解释,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地理枯燥而乏味。试问,枯燥的课堂内容谁会感兴趣,谁会学得下去呢?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引入生活中具体的例子,除了可以让学生感兴趣以外,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而不是成为只知道读书而不会应用的书呆子。例如在学习《城市与城市化》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是怎样布局的,主要有哪些功能区,各功能区所在的大致位置以及这种布局是否合理。在讲到城市化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例说明城市化的几种形式。当前,城市化是我国的趋势,许多学生对这种趋势都有切身体会,在地理课上,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接触理论知识,谁都回觉得厌烦。所以,在地理的教学中,笔者主张教师多多带领学生去接触实际生活,去进行一些地理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另外,实践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方松,这更有利于学习的高效性。地理,说白了就是一门研究地质、环境与人文区域的学科,要想真正的了解这些东西要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情况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时,可以把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地理环境的照片做成ppt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例如在学习《太阳系和地球系》时,可以把月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出来,同时教师可以讲解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更有效率。

3巧妙的联系新旧知识

现代社会,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能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与学生所掌握的课外知识相联系,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方便学生进行记忆与归纳,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得他们原本的杂乱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例如在讲授《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时,可以给学生引入汶川大地震这件事,让学生感受到地质灾害的恐怖,从而激发学生想要努力学习预防地质灾害的雄心壮志。例如在讲《中国名景欣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我国的风景名胜的照片,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去过的、或知道的旅游景点。同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交流,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旅欧资源有一个整体的较为完整的了解。除此以外,也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我国地大物博的精确认识,又可以让学生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知识可以的得到融会贯通。

4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情景,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连的实际例子或相关的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体会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东西。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更容易去调动他们的大脑,从而提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才能学好,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这种对学习的热情,又会使他们的学习很轻松,只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较大的回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教育。教师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同时,举一反三,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总结:高效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是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教师要想真正的建立一个高效的地理课堂,就要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的去配合教师。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不停地进行探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要让地理高效教育成为一句空谈。

参考文献

[1]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4.1,(1).

[2]李炳亭,边淑清.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2010.8.1,(1).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第2篇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要在把握课程核心理念,研究透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体现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精心设计,体现导学性、生活化、趣味性、分层设计、能力立意。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来谈。

(一)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编写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处于核心地位。学习目标制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二)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布局。

(三)做好知识链接

教师精心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这在导学案编写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有效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通过精讲点拨,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如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本第58至61页,找出并归纳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的不同导向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五)固化学习内容

导学案中学习内容的设置,要求教师将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情境化、层次化设计和加工,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能解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从而达成对教材的理解。

(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引领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假设你是某工厂的厂长,要选一个地方建厂,要考虑哪些因素?理想的工业区位是什么?

(七)完善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是导学案中的基本要素,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既承载着学生的学习目标,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对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八)提升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有助于学生深化认识,梳理并掌握当堂学习的知识或技能,进而形成知识点或获得一般的学习方法,并在自我评价中促进学习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同时,有助于教师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二、使用导学案的课堂成效

第一,使用导学案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科学素养。第二,有力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切实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真正落实“高效的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对导学案教学的反思导学案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导学案设计要做到认知过程化、知识问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二)导学案设计应重视分层评价

编写导学案应有明确清晰的学习主线,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内容整理成有序的、由浅入深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教材,思维活动不断深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三)导学案设计要注重反馈检验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第3篇

课堂的导入也是一门艺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导入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地理导入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概括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上课之初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紧紧跟着教师的授课进度进行思考。当然,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导入与教学内容密切的结合,这样的导入语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导入语。例如,笔者在讲解《海陆的变迁》这一部分知识时,没有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言导入,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精心剪裁的火山喷发与地壳巨变的视频短片,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变迁。通过画面感十足,有一定气势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渴求知识的意境中,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期效果。

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第一要素就是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教师习惯于自顾自地进行授课,学生的参与度是比较低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讲解《世界的语言与宗教》的时候,考虑到班里有一些外地的同学,他们肯定也会一些家乡语言,然后让外地的同学说一些家乡话,让班里的同学感受一下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形式。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对语言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思维会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不仅不会走神,而且会自主的进行探究合作,最终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应该发挥相应的转变。传统课堂中,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的讲解,而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这种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改革大形势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逐渐向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转化,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行为,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构建一种全新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对等的,教师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至少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师生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了,在教学之余,教师应该利用一些课下的时间了解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之间平等的友好关系。

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在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发挥。若想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学习方式,便于学生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发挥,有利于开放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小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虽然兼顾了不同同学的差异,但是也必然会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虽然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安排,但是也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

五、结语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第4篇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新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个性化需求,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看到的是,在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来看,由于地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对于地理教学的革新力度不足,造成地理教学的方法陈旧,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同时,由于教师一直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对学生们发号施令,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重视,自己的观点看法不敢轻易提出,或者即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受到重视,甚至会受到老师的斥责,这就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要做好师生角色的转换工作,让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和主导者向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方向转变,而学生要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度转变,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二、切实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真正使课堂资源得到优化,课堂的所有积极因素才能被充分调动,才能使地理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反观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课堂结构设置不科学是一个主要问题,教师从头到尾一直进行知识和理论灌输,进行大量的板书和口头讲解,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地理知识和理论来不及进行消化吸收,甚至对于有些知识还来不及反应过来,教师已经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了,这样的话,学生就无法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吸取营养,获取乐趣和知识,时间长了,就会对地理教学失去兴趣,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一定要切实优化好课堂教学的结构,巧妙地设置教学内容,不要从头到尾满堂灌,要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消化理解吸收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吸取知识和营养的过程中活得快乐,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建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只有充分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的增强,信任的提高,进而营造一个自由、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用担心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是对还是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足,教师仍然具有极强的权威,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发表之后,也会受到老师的责备和批评,这就导致学习氛围枯燥、压抑、封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常常会有一种窒息感,没有一点的学习乐趣可言。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宽容自由开放愉快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可以让每名学生尝试当一节地理老师,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角色,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友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地理高效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当中,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知识教学时,应当注意从这四个角度出发,探索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策略。同时,教师应当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地理知识内容和地理学科教学形式。

一、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学生具备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看待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学会从人地协调角度思考地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使他们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较为真实的地理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感受生动、形象和直观的素材的过程中在脑海当中形成较为完整的地理环境意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把握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了解对人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探究,有效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地理情境之中,能够让学生更快速地记忆相关地理知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建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健康理念。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来丰富地理情境教学,尤其是在导入环节利用一些生动的地理纪录片片段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快速集中思维、展开想象,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初步收集视频信息,并发挥自身的形象理解能力在脑海当中构建完整的地理环境情境。同时能够初步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有关人类活动与地理气候气温变化的纪录片视频,以此来使学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进一步营造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从视频内容的角度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要让学生感受北极地区在受到全球工业排放影响以后造成的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以及我国戈壁地区植树造林对缓解地区高温情况的重要意义,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相处才能营造良好的气温环境。

二、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从前并没有系统学过地理知识,他们的地理思维在初中阶段才获得初步发展,因此,他们在学习和掌握地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此外,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使他们能够在解决地理问题时提升自身的审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进而使他们在掌握问题细节和解题方向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地理现象加以分析,并提出地理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微课视频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微课视频教学能够将复杂的教学知识点拆分为一个个简单的微小知识点,通过逐步攻克微小知识点,完成复杂知识点的教学工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这一高效的知识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进而有效完善初中阶段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使他们在脑海当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及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良好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接触新的地理知识和开阔知识视野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归类,让他们在解答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有新的探究方向和创新性思路。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的第四节“澳大利亚”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澳大利亚的地势环境、人民生活习惯、气温气候等知识,之后空出一部分教学时间应用微课视频展开教学,在了解澳大利亚中西部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且气温高、温差大以及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等基本特点的同时深切感受自然地理环境对澳大利亚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草原生态对牛、羊的饲养以及增加当地产业链和人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同时,使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自主总结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在气候、地势、人文等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他们在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知识吸收效率,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学会在思考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效发展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加强模块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模块知识教学过程中应用提问教学方式、互问互答教学方式等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使学生学会根据某一区域的地势特征、气候特征等相关知识对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进行合理猜想和推断,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使他们在解决区域地理知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问题并加以合理解决。教师在利用提问教学和谈话法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保证他们能够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宏观思考习惯,学会站在区域整体地理环境发展特征的角度上对其中的细节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地理教师要注意在提问教学过程中落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性原则,保证学生在思考过程可以全面发挥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地理问题的探究方向。教师还要注意在开展模块知识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之下敢于表达自己的个性理解和猜想,以此有效增加地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多方面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第一节“美国”进行教学时,可以在模块知识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际问题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可能出现哪些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这一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使他们能够结合西半球国家的地势特征、降雨特征和气温特征等对美国这一国家的实际地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来总结美国中部地区长期遭受龙卷风的侵扰、东部经常出现台风登陆以及环太平洋一线经常地震的原因,让学生在合理的猜想和联想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对美国区域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

四、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导致许多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都联系的十分密切。初中地理教师还应当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将课内地理知识与课外的地理生活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旅游经历中的所见所闻和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看法来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课上所学的专业地理名词和理论知识解释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气温变化情景、降雨情景以及山川、湖泊、盆地等地理环境,以此来促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综合应用地理知识可以使他们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此来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提出有效的解决地理问题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素养。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引用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明确生活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二节“土地资源”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土地资源应用情况,包括森林覆盖面积、农耕土地面积、城市发展规划面积等知识内容,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一步探究楼房、马路、公共设施等建筑的发展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影响,使他们学会从土地资源应用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两个方面对课上学习到的地理理论知识加以实际应用,并学会从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土地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五、优化地理图片教学,提高地理知识的渗透效率

只有当学生具备完善的地理知识储备,教师才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为此,地理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提升地理知识渗透效率的有效教学方式,保证在开展实际应用教学、综合应用教学、拓展教学等环节当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地理图片教学来丰富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印象,利用投影设备吸引学生观看和了解与教材内容中不同的地理图片,使学生在收集图片信息的过程中丰富自身对某一地区的环境问题、地理特征的认识,同时,让他们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对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有更加清醒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和环境保护观念,使他们学会从促进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地理教材当中往往也会穿插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老师在查找图片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参考课本当中的图片,为学生补充讲解。由于课本的篇幅限制,课本当中的许多图片都是十分单一,并且片面的,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教学来帮助学生完善课本当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相关地理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周围环境来发展学生的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使他们学会在提升自身地理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对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加以解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素养,从而有效构建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促进地理学科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师应当重视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促使他们在学习知识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学会认清人与自然、环境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系。通过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之余,养成良好的协调发展意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涯以及社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花.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2]张文倩.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