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经济热点

旅游经济热点

旅游经济热点

旅游经济热点范文第1篇

当前,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旅游阶段,“假日旅游”成为旅游工作中最大的看点和亮点。每逢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全国各地的景区就人满为患。

一、从经济基础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假日旅游”这个概念变得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进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带来了一系列反应:一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热点。这种需求热点原来是潜在的,由于假日结构调整,现在变成现实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是没有时间出去玩,现在有了时间,当然就成了一种新的需求热点;二是形成了一个供给热点,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资本统统往假日旅游地集中,因为那儿的人多,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许多现实的需求;三是形成了一个投资热点,这应了一句老话:“钱往热处走”。

二、从上层建筑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精神财富进步的表现

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不可能有假日旅游现象;二是反映了文化追求的个性化。人们有了时间有了钱,不去打麻将,不去喝酒,去旅游,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体现的是对人性化、个性化的追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为此,要在旅游工作中逐步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高文化素养。

三、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假日旅游”并非一种“新现象”

“假日旅游”最突出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但这中集中和冲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颐和园最高峰一天接待31万人,八达岭长城到极限的时候,一平方米4个人,这些都是过去的记录。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景点,节假日旅游的高峰早就开始分流了,八十年代的景点比现在挤得多,所以这集中性冲击性的现象严格的说不是新现象,“假日旅游”严格的说也不是新现象。

四、从社会实践来看,四面山的主流是“假日旅游”

“假日旅游”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流集中、物流集中。集中体现在交通的集中、住宿的集中和景区的集中上。

四面山作为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丰富多彩、风情万种之山”,“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是“人无我有”的资源特点。四面山虽然是江津市旅游景区的“龙头老大”,却有着“先天的不足”:其旅游旺季相对短暂,仅仅局限于五一节和国庆节之间,以及春节期间约半年时间内。从一年来看,四面山的旅游旺季“季节性”太强。从一周来看,四面山的旅游“周末性”太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四面山当前旅游的主流是“假日旅游”,四面山的旅游经济是一种“假日经济”。

五、从发展前景来看,四面山“假日旅游”大有可为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假日旅游”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是四面山景区形象的提升,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当前私家车的流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构建,交通“绿色通道”的实施,以及将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现,是四面山“假日旅游”火爆的前提和基础。

“假日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有现代化的设施。这就要求四面山景区内的设施建设要逐步达到民族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内容的有机结合的高度,加大力度对“四面丹霞,百卷银帘”的打造和包装。尽快实施东部景区民俗新村建设,打造成为“中低档”旅游景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施西部景区“极品”景点,打造成为高档次的“独一无二”的景观。抓好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庆黄金周、学生寒暑假,每周内的黄金周末,从而有效地延长旅游黄金时间。

二是四面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是“假日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旅游经济热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引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台商投资洽谈会”“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各项活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二、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又反过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卫生未能达到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要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讲道德、知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间和谐友好的新风气。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香港的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旅游经济热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汉绣;旅游

湖北是全国的教育大省,高校及学生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学生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汉绣是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研究对象,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如何利用高校的学生资源在湖北城市旅游中更好的推广汉绣文化增进经济效益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发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本土文化的推广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汉绣一直是刺绣工艺中的研究重点。汉绣的内容与形式在传统民俗艺术中独具魅力,也影响着刺绣作为艺术品和商品的文化价值及商业经济价值的推广作用。在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中,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开设有图案及刺绣课系,专题性讲座,学习和研究刺绣的民间研究所和大量关于刺绣的文化书籍等等。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学生资源与汉绣文化相结合到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从而更好的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同时推广汉绣文化的传播。通过对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旅游活动中学生资源的优势特点,找出学生对于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推广方式,进而刺激旅游消费,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经济促做坚实的基础并不局限于对汉绣本身的研究意义。

合理运用学生资源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传承和保护传统刺绣及汉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一直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热点项目,作为全国最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湖北武汉可以将这一原生的传统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张名片,进而向全国乃至世界介绍和推广自己。例如,汉绣传承人任本荣本身也在做汉绣产品在商业经济中的推广。当然,本项目的研究最后实现的是汉绣元素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具体的推广范畴及方案从而使汉绣为城市旅游经济的增长和开拓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活跃度和导向能力统计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学生自身的消费能力较低,但参与旅游活动的频率高、数量大,同时学生对文化传播具有相应热情。因此,在对于本土汉绣文化在湖北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推广研究学生资源将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因素。而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第二届国际时装周暨首届服装博览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汉绣作品与来自葡萄牙、英国、芬兰、瑞士等国知名设计师品牌作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在武汉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以汉绣元素为推广的消费品如服饰酒店用品,文化交通场所的各类指示性工具,旅游公益性的小艺术赠品等等都已经涉及到汉绣图案的运用和设计并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在戏剧服饰和现今潮流时尚民俗服饰中仍有汉绣的踪影,许多传统的挂饰秀囊绣品等汉绣元素仍发散着魅力。

旅游经济热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投资;投资问题;投资对策1我国旅游投资的现状旅游投资,从使用上来看,大部分都转变为行业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管理费用,因此对旅游投资总量的测量并不能以固定资产的总量来衡量,而鉴于现在的统计能力和统计方法的限制,现阶段还只能从固定资产总量来估计投资总量。至2010年旅游投资总量累计达到约12000亿元。而在旅行社、旅游住宿业、车船飞机交通费等费用中旅游住宿业吸纳的投资占到了4/5强;旅行社吸纳的投资比例比较少,在近三年基本保持在5%左右的市场份额;以旅游景区(点)为代表的其他类旅游企业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也有限。

由于旅游住宿业在旅游累计投资中占有绝大的比重。因此,我们以旅游住宿业为代表,分析旅游投资的投资主体结构。在星级饭店的投资中,从累计投资总量上看,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也占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

到2010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居于前l0位的省(区、市)是:广东、北京、汀苏一海、浙江、山东、四川、云南、湖南、辽宁。从排名前10的省份看,东西部吸收投资水平十分不均衡。东部地区数量比例大,共七个省份,并且前六名都是东部省份。中西部省区,只有湖南、四川和云南省入围,且排名都比较靠后。从数据__卜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分布的特点,即:旅游投资在地区上偏重东部,尤其是沿海省份和地区。

2我国旅游投资的特点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这在旅游投资领域也有明显的体现。政府主导旅游投资在我国现阶段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种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有决定了政府享有实际的控制权和处置权,政府对各种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对旅游投资有r0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政府主导旅游投资是有必然性的。但由于人事制度的限制,政府领导人往往更注重短期的效益,同时,政府的利益着眼点和企业的利益着眼点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金越来越丰富,一方面,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中国旅游业的良好形势也对各类投资商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使得近年来,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的趋势日益明显,除了各旅游企业集团以外,大量的不以旅游为主业的企业集团也参与到旅游投资开发中。

旅游投资有整体性、系统性,它需要相关各部门、各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发挥作用,投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片面地强调某个方面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旅游投资不仅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

3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招商引资观念上的问题招商引资的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优惠,忽略投资环境的综合改善。不少省市为吸引外来投资,不惜大力宣传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许多优惠政策,不可否认,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着特殊作用,但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今天,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来谋求发展,其吸引力已大大减弱,对于成熟的投资商来说,规范胜于优惠,制度重于政策。

3_2投资结构有待完善

旅游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旅游投资投向的四重四轻。

重旅游服务业投入,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由于旅游资源的外在性特点,作为我国旅游业投资主体的企业,外资以及个人在进行投资时,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交通部门都无偿使用旅游资源,不关心旅游资源的建设、开发和保护,从而出现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产出率低,投资回收期长,无法形成“投资——增值——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资金紧张的局面得不到缓解。长期以来,基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资。全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滞后。

重住宿设施建设,轻其他接待服务设施投入。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上,投资主要集中于旅游饭店业,其他领域,如旅游工艺品生产、旅游新产品开发等投资严重不足甚至被忽视。在住宿设施建设中,重视旅游高档饭店的建设,忽视中低档住宿设施的建设。所有这些,造成旅游接待设施不配套,住宿设施建设规模过分超前,客户出租率低,经济效益差,而在行、游、购、娱等方面则不能满足旅客的需要。

重短期经济效益,轻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景区景点开发单位规模小。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的投资通常数额不大,规模较小。一般都投资单个独立景点,很少进行旅游区成片开发。许多景点景区开发内容单调,观赏性多,参与性小,盲目跟风多,创新创意少。特别是那些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大、投资较多、短期内很难见效的项目,几乎无人问津,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3.3融资渠道单一

主要表现在过分依靠信贷资金市场,而对日益发达的资本市场重视不够。我国旅游业在较长的时期内,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在社会资金方面,较多地依靠信贷资金市场,而较少利用资本市场。随着旅游项目大型化和区域化,旅游业的单体投资规模相应增大,单一的投资商往往难以完成一个大型项目的投资活动。由于没有相应的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无法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规模投资能力和投资效益相对较差。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依赖自身的资本运作和外部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自主发展4旅游投资的发展对策4.1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大力调整投资结构我国旅游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的基础设施落后和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次序。为此应加快旅游交通建设的步伐,增建旅游基本设施,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提高旅游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扶持旅游骨干企业,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在旅游项目审批、税收、土地等相关方面制定优惠的政策,推动制定鼓励旅游投资的产业政策,规范投资机制,从宏观上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4。2拓宽投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中央明确定位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投入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后,政府公共投资逐渐退出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应鼓励民营经济和外商企业及股份制经济等经济成分大胆投资旅游产业,尽可能拓宽旅游投资的渠道。

4.3优化投资环境

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环境还不十分成熟,不能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旅游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主动性。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该从旅游市场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等方面出发,为各类投资商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良的旅游投资环境,以保障旅游投资商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达到投资旅游利益链的正常运转以至实现良性循环。

4.4加大开发旅游商品的投资力度我国的旅游商品生产环节较为薄弱,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在这种形式下,旅游商品的开发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对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来说,行之有效的措施是:一方面,指导创建一些旅游商品专业开发公司;另~方面要确保已投资旅游商品开发的企业获得理想的收益。

4.5完善旅游投资服务管理体制,凡是投资项目都要进行科学论证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根据旅游业投资变化的新形势,逐步建立起旅游投资管理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旅游投资咨询公司和专门负责旅游业招商引资的服务机构;建立旅游开发项目的资料信息库,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并定期地指导性的分析报告和信息;举办旅游投资研讨会和项目招商交易洽谈会等。

4.6建立旅游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旅游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的投资行为,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为此,要加大对旅游投资者的投资引导,指导投资者适当规避投资风险大且回收周期长的项目;加强对投资者风险防御意识的培育,设立宏观监测体系和旅游风险预警系统,定期向投资旅游的企业市场供需信息,指导企业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没有将热计量收费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到供热单位身上,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不配套。

2.4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进展缓慢大部分既有居住建筑只进行了结构的节能改造,而没有进行供热计量改造。有些地方只安装了栋楼单元热量表,没有安装分户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供热计量只完成第一步,要实现计量收费还需要二次改造。

3进一步推进供热节能与分户计量工作的建议与对策现有的热费收缴机制与供暖形势不相适应,需要在技术、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

3。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将供热计量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开展供热计量改革,政府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成为供暖改革的推动者。如河北省将供热计量改革作为对基层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不断强化地方政府推进供热计量的主体责任。唐山市将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所辖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为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属地管理;这些经验说明,只要地方政府重视,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供热计量改革就能顺利推进。

3.2积极推行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提出要求。建筑节能改造是进行供热分户计量的基础性条件,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3.3创新供热计量监管体制,严把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关要不断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监管,在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验收等环节,落实供热计量装置安装的监管,确保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如天津市从新建建筑规划、建设等环节,建立了一整套的供热计量监管机制,把住了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关。河北(上接81页)实现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平衡。

参考文献:

[1]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1).[2]赵恒伯.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省将供热计量改革列入地方性法规,明确要求实行集中供热建筑应当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凡没有安装供热计量及温控装置的新建建筑将不得通过验收。这些经验说明,只要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完全可以全面推行。

3.4大力推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对采暖区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全面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对于已经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的建筑,要坚决取消面积热价,严格实行计量收费。如宁夏从2011年后竣工的新建建筑、实施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均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3.5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建立热计量改造投资偿还机制榆中县创新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资金模式,采用“资金共同筹措、利益共同分享”的方法,对用户暂不交纳改造费用的,改造费用全部由供热站筹措,计量收费节省下来的热费由供热站和用户五五分成;通过模式创新,供热站既缓解了资金筹措难题,又降低了能源消耗,在锅炉房不扩容的情况下,扩大了20%供热面积。承德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26家公建用户3o多万平方米开展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进行供热计量收费;能源服务公司和用户按比例分享供热计量产生的节能收益,实现了系统节能20%以上。

旅游经济热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 布局 影响因素

一、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包含要素

(一)基础环境状况

所谓旅游产业发展运行环境,是指影响旅游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旅游经济运行的间接环境和旅游经济运行的直接环境共同构成。从基础设施投资角度看,旅游的区位条件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旅游区域的资源、规模、价格和前景,其空间竞争力为此亦受到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旅游产业区域的结构。特别是旅游资源,对其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都将影响着区域结构。

(二) 经济发展环境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间接环境中,经济环境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和产业关联都是重要因素。在产业关联视角看来,旅游产业的链条长,与各种产业关联度大,这些都将影响到旅游产业区域结构。

(三)政策制度因素

作为制度重要提供者,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或者说对经济发展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就旅游产业发展来看,政府作用在于为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宏观环境,更具体来说,其作用应体现在政策支撑、资金引导和推动立法等领域。

二、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布局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企业主要布置在两个地区,或近旅游资源地布局,或近旅游中心城市布局.旅游企业近资源地布局或近中心城市布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阶段近资源地布局的旅游企业,其产品多半已经老化,迫切需要更新和升级换代.由于旅游者的求新意识强,口味高,使得旅游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包装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比新开发还要困难.

(二),过去的旅游产品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会受到资源保护和人们思维定式的双重局限,必须要大胆创新,跳出过去固有的思维摸式,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旅游资源概念的内涵向外大大延展过去不是旅游资源今天也变成了旅游资源,因此,以游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的旅游生产企业其布局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四),客源地在空间的分布范围比以前更加宽广,过于集中布局的旅行社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布局。

三、如何优化

(一)、注重空间旅游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旅游生产体系,而应当着眼于旅游系统,旅游系统中的要素具有空间属性,即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位于特定的区位。在微观层面上,一个特定旅游企业的空间区位不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作为生产要素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是不可转移的。但是,资本和劳动力在空间上是可以流动的,而且每个地区都存在旅游资源,因此在宏观上看,旅游空间结构不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而是由旅游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这种空间布局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于供求关系是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因此对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归根到底还是对旅游系统的优化。由于区域旅游系统具有自身的整体性以及开放性,在空间的优化上应用系统 的观点取代孤立、封闭的理念,其具体优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区域旅游要素之间的优化,在分析旅游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明确各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的摆放合理及高级化,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达到各要素聚集与分散的适量标准;二是旅游要素与区域空间的优化,从整合区域自身旅游优势出发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体系,确定不同旅游景点及旅游资源要素的开发方向和旅游功能建设重点;三是区域宏观空间网络组织优化,即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角度,明确区域及区域内 旅游要素的发展空间定位,在处理好区域内各要素及要素与区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空间服务范围,形成利益互动的网络组织优化。

(二)、 引导合理的旅游消费观念

旅游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应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消费是一个互动的系统,旅游消费可以成为旅游产业布局调整的指针。旅游产业布局优化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应具有超前性,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因此,在进行旅游产业布局优化之前应对市场的需求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有前瞻性的眼光,形成对旅游消费的正确与良性的导向。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热点太热、热点过于集中,以致于一些热点景区连文0化修缮保护的时间都很难找到。如果能够很好的从战略上对消费者予以引导,既有利于热点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又有利于相对冷门的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产业建设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

(三)、坚持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转变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追求适当的数量规模是必要的,即采取追求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但要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逐步降低旅游产业对物质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传统发展模式采取的是掠夺式经营方式,而在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的发展模式下,则要求旅游产业发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旅游产业规模的适度扩张,又注意旅游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四)、政府适时适度的监测保障

从以上优化手段来看,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优化要着眼于空间的系统性和时间的动态性,在时空变动的前提下旅游产业发展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一方面来自政府,而另一方面依赖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市场作用,引导资金流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就在于政府积极有效地发挥监测保障机制,引导资金流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对此,在规划近中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路径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主要职能 包括:第一,在规划的近中期,政府必须对致力于发展大众旅游的重点地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投入,以形成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改善区域的可进入性,使旅游交通得到畅通便利;第二,加强对目的地的营销力度,确保充分的目的地信息到达主要的客源市场;第三,根据旅游时空的变动,适时引导旅游项目的开发,政府应积极主导一系列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青理东.加速构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思考[ J].市场经济研究,2004(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