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范文第1篇

古希腊时期,数字的演绎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数字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但是这种颠覆在30多年前就开始改变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已经可以在公共健康,以及众多医疗领域提供服务。例如,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它可以帮助医生更迅速、准确地读取影像;在临床诊断辅助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手术风险评估,包括在药物研发方面,解决药品研发周期过长等多方面的问题。

从第一部留声机的诞生开始,数字化的颠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远景早在1950年就已被图灵提出。人工智慧的定义诞生则是在1956年,由Dartmouth College的一些专家共同提出。人工智慧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打击之后,开始出现新的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已进化到信息科学,出现了新科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这使统计科学家在医疗健康领域有了用武之地,尤其是微阵列技术创造了新颖的统计学,激发了许多新的生物统计学研究。像是专家系统把问题限定在一个小范围的领域,结合统计、概率、信息理论等方法,直到深度学习技术,以及类神经网络有了新的发展,AI才重新受到了关注。

数字医疗产业的环境

从现状来看,由于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管道少、覆盖面窄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品质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医改目标是县域就诊率达到90%,大病不出县,但是实现起来难度也很大。因为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远程医疗解决区域分布不均的期盼,也同样会在医生的时间花费上受到限制,所以核心的问题是优质的医生资源不足。

自国家陆续出台了各项医改政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资源下沉等便成为了热门话题。各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建“医联体”。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健康的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三甲,轻社区卫生”的现象。从居民自身来看,过多依赖大型医院,从医院角度来看,这种过度依赖加重了就医困难的问题,“一号难求”的现象频发。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的核心就在于给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用人工智能给基层医院“院士级看病的本事”。通俗来讲,把一个院士的看病本事,放到一个笔记本电脑里,带到基层医院,这就是人工智能追求的境界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精准医疗的实现需要人与技术的结合

以精准医疗为主的智慧型医院是2015年在美国诞生的思路。智慧型医院从医疗健康产业的整体角度,提出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和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慧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利用人工智慧、大数据分析的融合和移动医疗等新技术,结合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流程,逐步形成智能化的全面医疗解决方案。智慧医疗开始走进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

从概念上来讲, 以基层医疗健康为出发点的智慧医疗包含了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这三部分。从流程管理角度,基层医疗以如何让病患可以便捷快速地预约挂号为起点。智慧医院必须经过前沿科技应用对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全面创新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科技的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A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移动互联网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AI是让人实现超越而不是制造超人

AI对医疗领域和产业的改造是具有颠覆性的,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在生产力上为传统医疗行业带来变革。AI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大规模地用更智能的系统推动更好的决策,也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直到今天,由于我们解决了以前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才将医疗AI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外,AI还能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诊断准确率,使精准医疗成为可能。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开始导入人工智能数字挖掘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筛选有效的医疗信息。

其中,“AI+医学影像”就是关键性的一步。医学影像天生适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从数量上讲,超过80%的医疗数据来自医学影像数据,优质、大量的数据积累、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优化的深度学习方法,三者资源配齐,就会构建不断提高的状态模型,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利用三者的关联,可以大大提高医学诊疗效率,并实现精准医疗。图像智能识别更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量,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基层优质医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医学影像领域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放射科医师的数量增长速度远不及影像数据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医师的数量远达不到阅片的需求量。

就美国与中国对比来看,美国的人工影像阅片误诊人数为1200万/年,而在中国则达到了5700万/年。在中国,误诊率高且主要发生在基层,这也更好地说明,人口基数巨大的中国,医学影像业务更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以此来提升基层的诊断质量与效率。

数字科技推动基层医疗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是对患者、医师还是医院而言,数字健康的运营平台需要把智能、供应链、财务运营和人才管理有机整合起来。数字健康管理平台不仅能够让患者更快速地完成健康检查,还能获得更精准的诊断建议与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医师来说则削减了读片时间,降低了误诊概率,根据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还能提高诊断质量。而对医院来说,采用数字健康管理平台不仅降低了医院成本,还能够建立一个多元数据库,这是对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的一大技术性帮助,让医院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真正有效地做到“资源下沉”。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信息管理;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在线报修;互联网+;数据库

引言

随着数字化医院和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发展,HMIS、LIS、PACS、HIS、CIS、HRP等系统辅助着医院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关于医疗设备管理,传统方式仅仅停留在设备管理初级阶段,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因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成本、计量、维护、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已成必然趋势。《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于2015年9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已予公布,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条提出,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使用质量管理制度,承担本单位使用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责任,鼓励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以上制度条文体现了对医院未来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的发展

1.1医疗设备信息管理1.0时代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1.0时代,医疗设备信息存在于纸质档案里,存在于单纯的Word文档、Excel表格里。1.0时代的医疗设备信息依靠人工手动登记,如设备折旧、设备维修统计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大量数据工作也是依靠人工手动完成。医疗设备信息无法及时查看及追溯,医院设备账物出入较大,科室设备管理混乱。医疗设备信息处理仍然定位在初级管理阶段,无法直接利用有效数据来指导医院宏观管理和决策。对医疗设备监管手段被动落后,处于事后维修为重的管理模式。医疗设备信息管理1.0时代后期出现纯单机版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为医疗设备信息管理2.0时代铺下良好的基础,但其功能局限于设备静态信息的统计和一些简单的报表处理工作上。如果说,1.0时代还是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那么2.0时代则是需要每件物品真正具备互联对话的能力[3]。

1.2医疗设备信息管理2.0时代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2.0时代,这是医疗设备信息管理大发展、大数据、大平台的管理阶段[2]。纯单机版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走向联网时代,并持续发展PC端及手机端在线全程监控设备运行动态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医疗设备走向物联网时代,采用条形码技术,将各医疗设备唯一条形码粘贴到各医疗设备上,手机端采用摄像头对设备条码进行扫描、标记,来进行设备清查、盘点。以维修为例,维修响应时间、完好率、利用率、维修率、报废率、故障率、设备使用率、闲置率、维修时间以及维修费用等指标的量化数据;工程师绩效考评数据;设备维护管理数据等可以从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时随地提取[3-5]。医疗设备信息管理2.0时代,医疗设备信息管理发展更为科学合理化、人性规范化、精细自动化、数字信息化、智能管理化等。

1.3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6]。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三者结合的模式让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有了全新的体验,其它时代中存在的难题也得以解决,如在传统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模式中,设备普遍存在保养生命周期缺乏预防,使用周期缺乏监管,维修后周期缺乏跟踪,“互联网+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有望从根本上改善这一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生态。相对而言,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为设备提供一条龙的维护管理服务[7-9]。

2我院使用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介绍

我院使用中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在线报修系统包括PC端报修、医疗设备在线报修信息管理系统APP,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云、网、端”三者的结合,基本实现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11-12]。

2.1系统的架构

该系统采用B/S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安装部署在服务器端,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特定的IP地址访问使用,用户无需单独安装客户端。主要编程语言采用PHP,数据存储采用MySQL数据库。客户端(工作站)浏览器通过URL访问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将获得的结果以HTML形式返回客户端浏览器。

2.2系统的特点

(1)手机APP版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全院设备资产随机操作。(2)BS架构平台,LNMP技术平台,第三方云服务器提供商等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速度快、效率高。(3)多种图表显示重要设备指标,折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数据了然,并可打印存档。(4)固定资产标签、PM标签系统自动生成打印,生成条形码、二维码,方便条码管理、扫码查询、设备信息化管理,节约了人员精力和时间。(5)内置常用医疗设备PM保养流程模板库,自动更新、补充、完善,医院PM操作随时调用打印。(6)集成在线报修系统(PC端报修、手机端报修),电脑、大屏幕、手机三方声光报警显示。解决传统电话、口头报修的缺记录、常遗忘、被耽误等问题。(7)大屏幕显示提醒,显示在修所有设备、自动分屏刷屏;显示在线报修设备数量等。(8)维修供应商评价系统,动态排名,通过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响应速度评分,得出综合评价,并自动排序。也可以手动选择服务次数、服务总费用排序。(9)手机扫描盘点,通过智能终端安装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用智能终端对条码进行扫描,来进行设备清查、盘点。(10)维修报告单系统直接生成打印,签字后智能终端拍照上传,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同时储存。(11)设备经济效益分析功能,让系统自动算出设备当月利润、设备使用率和设备效益值,并支持存档打印。总的来说,我院使用中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在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了信息化、流程化、智能化等管理,对设备进行监控和提醒提供了一定时效性[13-15]。

2.3系统的缺点

系统总概缺点:成本效益分析数据采集方面未实现对接医院其它信息系统,如未能从HIS、HRP、LIS、PACS等系统中获取相关基础数据加以融合统计;未能及时上线部分量化指标;缺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功能模块,医疗设备质控监管模块、调配设备模块;设备折旧仍需人工协助完成,应用操作缺乏人性化;对需定期保养、计量等功能模块提示重复;如运用不当,医院设备相关资料易导致流失、被盗取等风险[16]。系统细分缺点:系统“统计查询”界面当中的“概要统计”与“月费用统计”的某月份费用数据统计不相符;系统首页“计量提醒”“PM提醒”功能不能随着更新的信息而不再提醒以往的数据;“设备查询”界面下横拉功能不能随着每条设备信息上下移动而查看信息(调整横拉功能);“维修管理”功能添加维修事项当中缺少添加多项故障功能的选择,如长期使用自然损坏、保修期内损坏、设备质量原因、设备操作不当、人为故障等;“设备录入”编辑界面当中一旦录入信息错误或未填写“*”标记的位置,提交后则会提示错误需重新再录,这种情况会增添重复录入的工作量,造成效率低下;系统每新增一个设备编码不会自动升降排序,不便于下次添加设备时排序,易导致重复编号;缺少一个“批量录入”的功能,如床类是医院批量购进的,型号规格等信息相同,批量录入可以避免多次重复录入相同设备。

3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3.1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块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模块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事件管理、保修管理、设备巡检、在线报修、资产盘点、标签打印、统计查询、经济管理、供应商管理、系统管理等。其中子应用模块如下:(1)设备管理包括各科室所下属设备列表。(2)事件管理包括:维修管理、PM管理、计量管理、设备转移管理。(3)保修管理包括:保修提醒、买保合同、买保设备。(4)设备巡检包括:新建巡检任务、巡检记录。(5)在线报修包括:报修记录、公告管理、账号管理。(6)资产盘点包括:新建盘点任务、盘点历史。(7)标签打印包括:资产标签打印、PM标签打印、模块标签。(8)统计查询包括:正常使用率统计、维修费用统计、PM费用统计、计量费用统计、图表分析、设备查询。(9)经济管理包括:效益分析、报废管理、报废清单。(10)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室列表、供应室评价。(11)系统管理包括:机构设置、科室管理、故障类型管理、PM报告单模板、大屏信息切换、修改登录密码、用户管理、手机客户端管理、日志记录。与此同时,系统支持上传每台设备图片,设备资料更为直观,相同的其他事件管理也支持上传图片记录,如每台设备的纸质版资料,可以用图片方式备份至所属设备。

3.2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

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图2),实现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端对设备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随时做好设备防备工作。使用过程中,通过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APP实现网上设备查询、维修管理、PM管理、计量管理、效益分析、保修管理、报废管理、图表分析、供应商管理、二维码扫描、资产盘点、在线报修,提升设备使用效率。3.3医疗设备在线报修信息管理系统APP医疗设备在线报修信息管理系统APP(图3),方便设备科与使用科室进一步双向管理并共同监控报修设备运行情况。以此举例说明,设备科工程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科室设备报修统计,其中包含报修科室、设备报修数量、未处理报修单、已处理报修单。报修科室使用医疗设备在线报修信息管理系统APP进行操作,只需使用APP上的“扫描报修”功能进行操作即可,扫描设备条形码会弹出该设备的名称、编码、型号、使用科室、厂家品牌等等,可以进入两项选择“报修申请”及“报修历史”。报修人员既可以简易明了地一键报修,又可以快速了解该设备维修历史。从维修历史获取的信息,如实反映报修时间、处理时间,工程师的维修质量、速度及响应效率清晰明了,维修服务的整个过程实现电子流程化并生成完整的维修记录。与此同时,医疗设备在线报修信息管理系统APP相对应的科室大屏显示,加强维修服务过程设备管理科室的内部监督。大屏幕、手机、三方声光报警显示,所有报修可以做到及时报修、及时提醒、及时响应。

4总结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范文第3篇

医用LED光电色检测系统设计

胡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基于TPA的主动医疗服务模式研究

2016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情况预测

数字移动医疗中安全技术分析

飞天6000DR疑难故障分析与维修

基于医疗设备的双回路供电系统设计

社区智能药房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

电子鼻技术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生物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面向精准医疗的智慧医疗传感技术

国外人文与健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互联网的功能社区心理健康管理

物联网时代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MRI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GE医疗影像设备中故障的维修

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现状

“互联网+医疗”对患者就医的促进作用

英、美、荷、澳、日分级诊疗制度的启示

品管圈在降低病案首页缺陷率中的应用

2020年前将颠覆医疗健康行业的五大科技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移动健康服务平台

"四气五味"物质基础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

MRI在阿尔茨海默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运用电子舌促进医药研究和健康事业发展

运用电子鼻检测活血化瘀中药物质基础研究

大庆油田职工高血压病预警模型建立及评价

云计算环境下医疗数据访问控制研究综述

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中的新兴技术综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比较与启示

基于关联分析的数据挖掘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

受激发损耗(STED)显微术及在生物邻域的应用

医疗器械质量特性与实施追溯体系的理论探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深圳区域电子病历智能化搜索引擎技术要点

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化医疗急救指挥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主动式医疗急救协同系统设计

面向社区的孕产妇围生抑郁主动筛查干预系统

microRNA、mRNA及ln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信息化手段管理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档案模式探讨

基于互联网+医院社区健康管理联动战略与策略

信息化态势下医院职能科室绩效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从检测中西药气味物质基础探中西药理论会通

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清石治疗硬结石的临床研究

基于日志数据的临床数据采集算法研究与原型实现

利用DR进行眼球异物坐标定位和测量方法的技术研究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范文第4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感知中国”、“智慧地球”的基本手段和技术保障。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计算与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所需要的电子器件的性能大大提高,成本极大降低,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为物联网这一新理念的实现与推广、应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以下3个方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实现医院建筑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无线无源通信

无线无源的泛在传感器网络、通信网络获取人员分布信息、设备运行信息、建筑环境信息,为智能高效运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实现智能的安全防范、快速的紧急疏散引导、低能耗的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的医疗过程。由于医院建筑中设备数目众多、复杂多样,若以有线有源的方式实现物联网,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线缆和人工成本,而且布线空间也难以保障。无线无源通信是物联网的最佳实现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线缆和人工成本,也不受空间的限制,还能节省定期更换电池的人工费和材料费。无线无源通信的实现得益于超低功耗电子电路和能量采集(Energy Harvesting)技术的发展。建筑设备智能化中数据通信特点不同于因特网,因特网的数据通信特点是数据流量大(如视频、文档下载等)、节点相对较少,而建筑设备智能化中数据通信特点与此相反,数据量小(如几分钟发送一两个字节的温度等测量数据)、节点多。这种发送数据量小、发送频率低的特点使其能量需求小,可以不用电池或外接电源、仅仅通过采集环境中的微小能量(如光能、电磁能、热能、震动能等发电密度1~10μW/cm2量级的能量)即可运行。应用无线无源物联网技术,通过下述两方面的应用可提高医院建筑的运营效率。

实时定位系统RTLS (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

包括人员定位和物品定位。实时定位系统能从很多方面优化医疗流程,例如自动记录医护人员、患者等的活动和位置,根据电子医疗记录(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通知护理人员和患者下一步做什么,及时准备好所需设备,避免各医疗步骤间的时间浪费和信息不充分、不准确带来的治疗延迟。如果RTLS配合医疗专家,它还能实时给出医疗过程目前的治疗结果,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谁来负责等信息。通过RTSL系统实时监测关键性能指标KPIs(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例如空病床的数量、患者的入院出院状态,节省医护人员打电话确认空病床数和患者状态的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及时通知护工进行打扫。通过RTSL的这些功能,使医疗流程得到优化,运行更加流畅,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效率,实现高效运营。

电子标签

能够记录设备的名称、功能、使用参数等信息,在使用不当时能够发出警告或者自动停止动作,确保不会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哈佛医疗实践研究显示,住院患者19%的损伤是用药错误(Adverse Drug Events,简称ADE),每年因ADE的住院费用高达200亿美元,住院患者中ADE的发生率为1%~30%,因处方和给药错误所导致的严重ADE的发生率为6.7%,其中28%~56%的ADE是可预防的。如果每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都配置有电子标签,使用时可以提醒使用的注意事项,针对病症、用药患者姓名等信息,就可以基本上避免用药错误、医疗设备使用错误,避免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

自组织、自识别、即插即用平台

自组织、自识别、即插即用的智能化系统平台,能够极大减少安装调试的工作量,实现零维护的系统扩展,适合灵活多变的医疗护理过程。目前现有的智能化系统平台,需要人工配置好每个设备的地址,在集中监控软件里根据配置好的地址编写程序,才能实现智能监测与控制。这种智能化系统平台的缺点,一是配置编程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而且不同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平台因安装设备不同基本不能通用,需要针对每栋建筑重复进行配置、编程的工作,不利于批量作业、提高效率。另外一个缺点,是可扩展性能差,如果智能化系统需要对新安装的设备进行监控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地址配置、程序编写后才能实现,普通运行管理人员难以完成这一工作,这对系统的扩展造成很大的阻碍。而自组织、自识别、即插即用的智能化系统平台,能够像在电脑上插入一个U盘那样,立即就能识别、使用,不需人工干预就能实现对新安装设备的监控。这样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极大地减少人工配置的工作量,减少错误,提高效率。

医疗人工智能的缺点范文第5篇

李兰娟在第三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首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峰会上介绍说,我国的卫生系统关键在于提高个人的健康,如提高身体素质、进行疾病的防治等等,而近年来提出的4P诊疗模式(指预防性、预测性、个性化、参与性)也是需要医疗信息化进行辅助。

事实上,欧美的智慧医疗发展速度发展很快。英国自2002年起,开始了国家卫生信息化(NPFIT)进程;美国则在10年内划拨270亿美元用于医疗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同时建立起相当庞大的医疗知识库服务,也建立起有效的医患沟通网络体系等,用以提供个性化和连续医疗服务。

李兰娟院士认为,智慧医疗的关键就在于信息的互联互通,而在我国,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竞争,信息价格很低,资源之间又不能共享,“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孤岛”,信息共享率很低。

她还指出,现在的智慧医疗事业还缺乏各部门包括社保、公安、金融、工信、教育等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包括医疗信息标准、安全、隐私等都很缺乏。

她介绍,卫生部把国家省市的信息平台作为重大的规划出台后,浙江省信息平台已经建立比较完善。通过这样一个中间信息音乐平台,把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通过物联网的技术采集整合,程序分析预警反馈。社区医疗机构CDC,货币政府部门和医院都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来进行信息的共享、分析、预警、反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