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设计管理

建筑设计管理

建筑设计管理

建筑设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45-01

前言:建筑设计管理是建筑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普通的管理工作项目,其对于管理者有更高的要求,而且要精通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包括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掌握,对建筑市场发展趋势的了解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以改善建筑设计的管理水平。

1. 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界面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设计的遗漏、缺陷、纠纷以及索赔等全都发生在界面上,并且界面上的纠纷也最难处理,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各个设计专业在交界处存在严重的设计冲突,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其二,设计与施工可行性出现矛盾。例如对于系统设备的尺寸、具置、施工设计图中预留的孔、洞、沟、槽等存在漏洞预埋位置及尺寸误差较大,遭横初步设计建筑规模确定受到影响;对于线路、管线等汇总协调管理不善进而干扰建筑安装调试施工;设计单位对于工艺设备、结构方案未进行系统论证,造成设计文件无法通过审查,因工作深化导致工期延误;施工设计阶段图纸不配套,出现常规性错误造成设备与施工难以顺利安装进而影响整体建筑质量,必须给予重视。

1.2 缺乏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现阶段,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所以,对于各地区一些大型建筑企业,政府部门会施行一系列地方保护政策。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下,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运行机制,地方保护主义明显,尤其是在建筑设计管理部门的工作中,对于本地的建筑设计单位的地方保护十分明显,通常不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获得科学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本地的设计单位缺乏竞争意识,而且在积极性方面不强,所以建筑设计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由于竞争机制不健全,使得很多建筑设计单位不注重自身的设计质量,而是依靠调动各种关系来获得工程项目的设计投标。同时,由于建筑设计单位有恃无恐,所以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制度改进方面也缺乏主动性,对于建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建筑工程市场处于一个高度混乱的状态,该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1.3 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目前,有很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也混入到建筑设计的队伍中,建筑设计市场容易发生恶性竞争、暗箱操作等行为,扰乱建筑市场的良好发展秩序。为了保障建筑设计的顺利施工,我国订立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可是由于法律法规中关于执行标准的构建还存在漏洞,所以对建筑设计单位的考核常常会受到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标准的、量化考核系统,对于建筑设计中涉及到的建筑成本和造价缺乏综合性的考虑,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设计单位对质量考核的不重视,使单位缺乏具体的相应的考核标准,因而极大的影响了评价标准。另外,设计单位也往往更注重设计方面的问题,而在工程质量、造价、成本方面并没有予以相关的重视,因此导致建筑的管理比较混乱,更会导致建筑质量的不合格。一些相关的设计单位,甚至连相关的设计资格都没有,竟然也可以进行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相关设计单位应不断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胸建设计界面风险防范体系,以不断提升界面管理质量。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业主控制的设计协调过程应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不断改善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以克服土建、设备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迟缓、设备安装图滞后难题;确定各专业的主体,在技术、人员、设备上做好基本的界面管理;应加快建立界面管理机构油业主开展直接领导管理,并编制工程、设计界面的具体管理办法与程序捉进界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加快设计界面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设计界面管理机构建立本机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系统管理软件以利用结构完成对界面数据的访问采用直观图方式反映不同界面的树状层次结构;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并且制定详细的界面管理办法,实现科学的、有规划的管理。

2.2 促进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促进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市场运行机机制,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实现建筑设计市场的优化。在《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办法》、《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对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针对建筑设计环节的条款却很少,同时对于建筑设计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所以也造成了建筑设计招投标管理过程的混乱。对此,首先要建立建筑设计招投标机构,对招投标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建筑设计招投标运行机制;其次要由当地的建筑设计管理部门对建筑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参与招标的建筑设计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明确参与建筑设计招标的要求,参与投标的设计单位必须要具备完整的招标文件;最后,要对建筑设计招投标管理制定科学的评标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构建一个公平、公开的招投标环境。

2.3 完善法律法规

科学合理并且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建筑工程正常、有序、高效进行的有力保障。虽然我国早已建立了相关的一些法律来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可是由于这些法律只是相关行业概括性的论述,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我国目前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的主要法律文件有《建筑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等,虽然其中存在部分针对建筑设计管理的条款,但是却仅仅是从项目整体的视角出发,却缺乏细化的、可操作的建设设计管理规范,所以需要从当前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的规范,使得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于建筑设计的监管职能,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将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具体化,有利于促进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也可以在内部制定一些规定和要求,以保证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

3. 结语

综上所诉,建筑设计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要重视建筑设计的作用。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管理虽然取得极大的进步,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对于现存的设计管理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和轻视,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建筑设计管理需要不断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设计管理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怡,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河南建材,2015(3):165-166.

建筑设计管理范文第2篇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本人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建筑设计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国家基本建设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的工程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据研究指出,工程设计阶段的费用约占工程总费用的 5%,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却可能要达到80%以上。

一、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含义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就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技术标准、规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和协调费用、资源、技术和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使设计项目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一)设计质量的目标是指设计的项目应该符合业主投资意图,满足业主所需功能和使用价值;

(二)设计质量的约束因素有资金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环境约束。具体包括:资金限额及其来源的可靠性;所需资源(材料、设备和动力)的充足程度;技术的复杂性和可行性;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社会和自然环境对项目建设、营运的利弊等;

(三)设计质量的基础指所应遵守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规程,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防灾抗灾、安全等方面。

二、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时代,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主体的根本变化,利益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设计单位的企业化,使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容易产生设计质量问题。

(一)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设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建筑设计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又与他的理论素质、艺术修养、综合能力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就必须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理论素质、艺术修养。而综合能力是设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处理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之间的协调能力。忽视设计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建筑设计就难以达到建筑的预期效果。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协调能力两者互相依托,共同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产生影响,缺一不可。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是建筑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设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并对设计人员业务水平能否正常发挥产生影响。

(二)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处理问题

设计与施工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工作重点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两者需要密切的合作,但专业分工毕竟使设计师与工程师彼此的了解程度受到限制,同时也影响到双方了解对方工作的积极性。设计师有关可施工性的经验和知识不是直接来源于工程师,而是来源于设计师在以往项目上有关可施工性问题的经验积累。由于缺乏直接感受,设计师对施工方法不可能细致了解,在设计时只能从大的原则上来考虑施工的需要,缺乏对特定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加工的能力。此外,设计师对最新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了解往往较工程师滞后,导致从以往项目中,积累的有关可施工性的经验不能及时反映工程师的最新需求,影响了设计管理的效果。

(三)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设备、材料和施工的技术配套问题

建筑设计首先是技术。建筑设计的实施必须以技术做依托,通过技术去实现:离开了技术作保证,再好的建筑设计也只能是空谈。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建筑形式与结构、构造、材料、设备、施工等技术条件的互相匹配,协调发展;如果在建筑设计中,片面地追求建筑形式,而不顾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建筑材料的适应性、建筑施工的可能性、建筑设备的配套性,那么很难达到理想的建筑设计质量。建筑的历史也是技术和艺术结合日臻完善的历史。离开了与建筑形式配套的技术手段,建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三、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设计市场

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审批,对已取得设计证书的,但实际力量和资质不相符的应坚决取缔或降级对设计合同的各项条款应严加审查,督促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双方认真履行设计合同,从而避免频繁改图、赶图等所造成的设计质量问题。

(二)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是优化设计方案。而设计方案的优化可以通过开展设计咨询活动实现。设计咨询是业主自愿有偿地聘请权威专家或权威设计机构,对业主关心的效益问题、方案的优劣、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设计咨询公司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可就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研究建立专项 “经验数据库”,通过设计总结、知识管理,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很好地记录和升华,将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之成为“可再利用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以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三)提高建筑师的职业素质

建筑师一方面应当自觉地了解、预测建筑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筑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仍需加强,这依赖于建筑设计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结构工程师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相关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学习,了解施工技术发展的国内外最新资讯,拓展对具体施工工艺的掌握,这些无疑都是有助于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只要加强对建筑师队伍的管理,把不断提高业建筑设计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变成建筑师整体的自觉行动;只要努力发展建筑的配套技术,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社会的文化环境,那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会越来越好,相信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作品。

(四)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监理

设计监理是监理单位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针对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占40%。另一方面,设计质量不高造成的浪费也非常惊人。因此,推行设计监理,加强设计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质量改进应当以设计师为主体,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以面向过程、持续渐进、积极主动、预防为主为原则,从设计目标策划、设计方案改进和设计效果等多角度入手,提出改进。在项目前期就让业主、监理工程师参与到项目中来,对项目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设计质量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素英. 工程设计欠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 西铁科技,2004.2.

[2]张玲.谈工程设计质量的监督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 1(4):25~27.

[3]张增群.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寿命和费用评价模型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7,1:103~108.

建筑设计管理范文第4篇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缺乏有效的管理。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主动性,即设计单位成员是否对该工程的事宜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参与设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工程设计的优良品质。但是,在这里面有一个矛盾,项目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费用问题,项目使用的费用与设计面积及工程预算直接相关。但是,费用问题与设计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关系。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设计人员在参与项目设计时,考虑不到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而只站在自己单位的立场上考虑规定的建造标准、单位面积。这样就造成了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的问题。经济效益的降低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影响了单位以后的发展。这样就会在以后的活动中缺乏能动性和主动性、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

1)方案审核。

方案审核在工程设计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方案的全局审核,应该在审视整体工程项目的基础上,以全局为重点来进行开发设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在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从范围规划、结构设计、布局设计、装修设计、安装设计、配套设计等设计方案出发,逐一进行细致的审查,如果发现有设计环节不符合整体规划要求的,一定要责令定期修改,情节严重的要在符合整体要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另外,在设计环节之后,不能简单地以为设计的结束就意味着全部完成。建筑的具体承建单位应该是与设计保持密切、有效、合理的沟通的。只有建筑的设计者与施工者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交流和沟通,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不断提高。在具体的高层建筑的设计环节中,要注意的细节和整体相符合的有:a.消防设施和消防栓的设立位置是否与建筑内部结构有冲突,是否可以在危机时及时便捷地取出应急;b.内墙和外墙的装修材料是否会对室内空气、气味、室温、光线等因素产生不利于人生活的影响;c.电梯通道的位置、宽度、高度、装修材质等是否可以满足应急时候消防验收的要求;d.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楼层,它的面积、地理位置、承重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e.对于多栋楼之间,要考虑楼群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光线、地质、消防等各方面的要求。

2)对设计方案经济需求的分析。

设计方案的确立和实施不仅仅需要考虑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而且还要充分分析经济方面的效益。因为,它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很直接的影响,因而经济需求分析是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任务和环节。

a.成本问题:设计方案不能只考虑建筑的外观设计、实用设计、功能设计,同时必须严格遵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预算,在一定工程的规定的成本内,应该尽量做到各种设计的最佳组合。同时,在考虑这些因素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工程成本的增加必须合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以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为例来简单地说明成本问题,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在价格、外观、性能上是有很大不同的。b.整体效益:建筑工程考虑成本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只考虑成本问题对建筑本身来说有很大的弊端,如果为了节约开支而在设计环节中省去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工程的安全度和实用性能必然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效益和企业名誉。例如:高层建筑中,楼层与楼层之间靠的是楼板的厚度来承受重力,如果为了节约经济上的开支而认为削减每层楼板的厚度,以此来减少材料的用量,这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甚至可以对人身造成威胁。所以我们在对方案进行设计时,务必做到在安全实用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因素。

3)施工图的审核。

施工图的审核是指在设计方和施工方沟通交流好之后,施工方根据客户需求和设计方的设计原理,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图。施工方案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施工图的审核要有严格的标准,对细节也要认真细致。a.要检查施工图在实际施工过程是否存在施工难度,这主要是指设计阶段的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差异,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施工难度增加不但会增加施工成本,严重的还会影响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做好施工图与实际情况的调研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b.做好施工图纸的细节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图纸设计往往存在着设计缺陷,这样就给现场施工增加了难度,如按图施工往往会增加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如现场改变设计图纸,又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反复的模拟现场实际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设计较为完善的图纸进行施工。

4)图纸的会审。

工程设计管理中,图纸的会审指的是在图纸的审核过程之后要对开工前的施工图纸进行的专家会审。会审过程中除了专业人员的参与,还要组织施工单位参与。图纸会审的作用是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图纸会审的一个优势在于,会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参与人员的才智和积极性,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集思广益。这样就可以充分对图纸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尽可能减少设计环节中的缺陷。如果发现设计环节中的问题,比如,消防设施的位置不符合建筑的整体功能,要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集众家之所长,研究出合理的方案并添加到整体的施工图中。

5)设计的变更。

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有和实际不相符合的地方,这时设计就要发生变更。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设计上的不足、使用材质临时改变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出现设计的变更,设计负责部门应该及时对变更后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看变更后的设计图能否达到经济上、实用上的要求。设计的变更涉及到设计单位和业主之间的意见是否一致的问题。双方都在尽力争取自己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容易产生矛盾。所以一定要减少设计额的更改,而这就需要在前期有效地加强设计管理的力度和合理性。同时,在变更时,要注意变更的合理性。变更的合理性是指变更是不是有利于项目的建设,一定要杜绝非法的、不合理的变更、变更过滥过繁。因为,有很多的例子表明,不是所有的变更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项目的领导人,临时头脑发热,并没有参考相应的数据标准,这种修改不仅是对工程进展不利,而且,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对其后的工程验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设计更改必须在规范、合理、正确的情况下才能允许。

三、结语

建筑设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管理;联系

1前言

人类聚居的规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日益扩大,城市也逐渐诞生于当今社会。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栖息的场所,给予人们舒适的生活空间。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人们对某个城市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解时,还应该结合特有的人文精神感知城市的建设过程。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主要依赖于当地的文明文化来加以辅助,通过弘扬城市文化能够彰显城市的顽强生命力,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城市建筑的背景,同时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不能只关注建筑本身的设计风格,而忽视与之相关的精神文明。

2城市建筑空间

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空间的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划不只是物化的形式,同时也体现出浓厚的社会色彩。众多因素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设计,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影响城市空间设计的因素,了解城市建筑的特点。在对城市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分析与之相关空间及形态,包含了道路建设、建筑物归置、广场选址及空间区域的组合等。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一个形体物化的空间,这里面涵盖了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构成,体现出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积极整合空间设计要素,通过相关的艺术格局和科学管理方式来参与建设,确保建筑物适合大众生活及工作的需求。

3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联系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大众建设理想型的城市空间,因此关于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对空间设计的过程有积极影响,目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在无形之中引领着城市土地有目的的进行规划与开发。在城市中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例如经济效益的问题、空间容积率的问题以及建筑元素等,如此才可以实现和谐环境的构造,实现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及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当根据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时,建筑规划管理及城市规划的过程都能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处理空间环境及规划设计间的关系,避免了不协调现象的出现。除上述之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需要各方将规划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致力于塑造美好城市的追求。

4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关的设计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分析并投入设计过程的时候,主要以人文背景与城市环境为主要依托,之后对环境设计的过程与建筑本身的设计关系充分考量。针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其周边环境,因此将主要的城市特色在建筑中得以体现。建筑物本身的形象可以正确反应城市环境与城市风格,其采用的材料、外观、形式等对空间环境甚至是整体城市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城市空间的特色,根据实际的需求与发展方式来进行深入思考,得以将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完美体现出来。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有完美的建筑形象,还需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空间设计的过程需要考虑核心要素的构成,通过城市的发展现状、城市的人文环境等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筑空间的整体构造不能只是单纯的建筑物,还应该建立彼此间的纽带联系,在城市的多个区域内相互影响,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空间环境设计的价值。

5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分析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众多,因此需要总体规划,关注整体效果。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服务于视觉感受,将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视为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这样足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提升热爱生活的情趣。此外,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也能为大众提供视觉上的流动性与连续性,体现出韵律魅力。

5.1天际线

建筑物本身所具备的天际线可以及时协调天然物体与建筑物间的关系,由此保证在视觉上获得和谐感受,正确感知建筑物空间环境。

5.2地平线

分析建筑物本身,当其超过地面适当的距离之后,想要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依靠地平线来完成,以保证视觉效果的舒适和建筑物在具备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使用起来同样便利。

5.3空间要点

建筑物自身的空间要点具有特殊作用,同时它就像是特殊符号那样一种固定的存在。空间要点集中体现出地方性特点,让人们自觉感受到离开或是到达某处的感觉,如在台阶上进行走动和平台上的感觉。

5.4建筑物与人

建筑物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人及相关活动的尺度,这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基础的尺度问题。

6提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水平的举措

6.1理解城市空间设计的内涵

社会大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需要在城市空间完成,因此需要对城市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结合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分析研究建筑环境的基础上,融合大众正常的活动内容,深入了解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如果在此研究中没有考虑人们的正常活动,将严重影响设计的过程,无法正确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管理与规划。由此判断,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建筑管理不能仅仅看重技术水平和居住环境,还应该将日常的大众行为与社会空间环境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城市空间设计的过程和建筑管理应该结合经济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多层面明确理解城市建筑空间的深层次价值。

6.2树立正确的三维立体概念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不只是二维空间的思考,同时关系到三维立体空间的构造。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的时候,必须具备三维立体空间的概念。比如,在建造某大型广场的时候,还需考虑周边的街道,这样应该考虑物体的高度及外观等,通过相关的二维平面无法及时达到理想的设计要求,更不能满足城市空间的需求,因此如果没有树立三维立体空间概念,将无法实现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联系。

6.3协调内外部环境

建筑物的内部构造不仅需要结合内部环境进行整合,同时也需要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保证建筑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有机统一。比如,在设计的建筑物外安装空调机位时应该结合阳台的形状与城市空间景观的特点来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保证实现最佳效果。

6.4丰富空间环境管理的内涵

城市建筑物在构建的过程中,本身富有的风格和环境空间艺术影响深远。城市空间环境的优美离不开各建筑物间的统一和谐,需要及时考虑建筑物和自然环境间的密切联系,加强城市空间环境管理的主要内涵。

6.5统一建筑物功能

关注社区的服务功能是建筑物建立的主要目的,应该慎重考虑建筑物自身的功能积极与社区的功能相互协调,保证处理好建筑物自身与社区环境上的矛盾,避免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7结语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应该及时协调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方面的关系,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关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空间设计理念与建筑管理有机融合到一起,保证与周边环境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物自身的利用价值,为城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绍红,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J].住宅产业,2010(1):37~39.

[2]吴正平,包利亚.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探讨[J].门窗,2016(4):150+152.

[3]胡为为,关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145~146.

[4]李艳丽,浅析当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107.

[5]梁岑,贺冠男.建筑中的城市感——城市设计对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启示[J].华中建筑,2013(5):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