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媒介传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19—02

0 引言

电视新闻是电视传媒业的重头戏,是电视台的标志性节目,新时期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新闻的强大支持。新闻采编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播放形式和播放质量,为适应新时期的改革步伐,电视新闻采编也应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高质量高水准的采编服务媒体公信力的提升。

1 新时期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媒介竞争与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数字化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各国政府制定的媒体管理制度是媒介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动因。一方面,新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具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势,例如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因而竞争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发展,政府对媒体兼并与融合的趋势持鼓励态度。传统媒体本身也需要借助新的媒介优势实现创新。因此,伴随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需要向纵深化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电视媒体竞争力,提高新闻栏目收视率的需要,更是为受众提供精彩新闻节目的需要。

2 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方向

在媒介竞争与融合的生态环境中,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应着力发展深度采编,增强媒体公信力,借势媒介融合,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特有的媒体风貌,塑造栏目竞争优势。

第一,发展深度采编。通常情况下,媒介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占据重要位置,独家报道、抢先报道都与采编时效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新闻采编与播放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特别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有其特定的新闻播报时间设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切入点、价值观、舆论导向方面都有区别,所以为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电视新闻必须实现深度采编,用特有的报道深度、新颖的新闻视角吸引受众目光。而且从受众的新闻观看与阅读习惯来看,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受众一般会关注最先信息的媒体,如门户网站实时更新的新闻信息,有的网站还具备用户提示功能,以便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动态。随后用户就会进入多种媒体同时关注与比对的阶段,其目的是挖掘更加深入、更有新意的报道内容。电视新闻具有深度报道优势,所以新闻采编也必须服务于深度报道,进行深度采编。例如,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作为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各大媒体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介入。网络新闻、手机新闻更是保持实时更新。但对于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必须依赖于深度采编,而深度采编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电视新闻通过深入采访受灾地区,了解受灾原因,分析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内涝灾害预防、应急指挥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给予观众深刻的反思,并促使观众参与到相互救助中来,奉献一份爱心。这种深度采编不仅能够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更易于实现新闻影响力,提高收视率;

第二,提升媒体公信力。新时期弘扬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媒体是政治思想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公信力越强,越有助于发挥广泛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法律法规针对虚假新闻的制裁力度不够,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媒体公信力出现流失的危机,受众往往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或是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被弱化。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必须重视重塑媒体公信力,用具备公信力的高质量新闻节目赢得受众的认可,并以此作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编承担起把关者、策划者、评论者的多重角色。首先,电视新闻采编应立足先进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传播和引导的视角筛选新闻信息,采编人员要具备高度的信息分析和辨别能力,精选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实地采访,有效保证新闻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其次,电视新闻采编应策划精彩而又具备强大舆论引导力的新闻内容,从栏目的定位、包装,到新闻节目方案的制定,编辑人员既要融合多种新闻播报形式,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多种方式促成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提高节目收视率。最后,电视新闻内容的评论是舆论引导的点睛之笔,并能带给观众深刻的反思,编辑人员要使用精准、锋利的语言直击问题根本,把握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借势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虽然属于不同的媒体形式,其新闻传播亦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也不可能绝对脱离新媒体而存在,如电视新闻中应用短信互动平台了解观众意见。同样在新闻采编环节,电视新闻也应借势媒介融合。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的特点代表着一定的受众需求,一些流行的词语、话题、观点等也能为电视新闻采编提供重要参考,丰富电视新闻采编的源泉。而且受众自身也不可能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隔绝,所以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可结合新媒体传递的信息,搜集与之相关联的新闻素材,并在电视新闻主题、画面等包装上体现新亮点,加之深度采编和舆论引导的支持,电视新闻将迅速构建起立足时代前沿的采编特色。

3 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保障条件

为更好地践行服务受众的使命,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电视台新闻栏目组应组建高素质的采编团队,聘请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思维敏捷、善于甄别信息、生动策划和深刻评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需求调研、新闻采集、分析、传输、制作等工作进行系统化整合,明确分工,加强合作,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创造精品新闻。

4 结论

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给电视新闻采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采编工作只有立足时代前沿,充分关注受众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崭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凯明,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5).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第3篇

难题一:运作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创新

作为社会法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或缺的。县(区)级新闻网站,基本上是定位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其主要功能是“做事”,为公益需要而做事,其经费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所有盈利应予上交。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盈利多少是个不确定量,这个盈利也跟网站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不相挂钩。于是,就会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盈利多少一个样的工作惰性。

事实上,很多时候,运用商业手段进行公益服务可以把公益事情做得更好,也体现网站人员的工作绩效。绩效要求回报,是自然的。而目前的工资制度,全国许多地方同浙江类似,基本上是把绩效参考公务员的工资制定的,同等条件下,事业人员的绩效工资基本上就是公务员的80%左右。这就束缚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体制问题各县(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亟需以创新的方式突破。既要保证单位属性的公益性,又要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要在机制体制上适当放开,科学监控。

同时,要突破这一难题,还需要一个衡量单位与个人绩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对照公务员的一般工资水平,制定出一个事业业绩的基本标准,根据业绩,分别对应不同层级的绩效工资,并把这类绩效与网站盈利收益相挂钩,再把盈利与公益服务满意度相挂钩,形成一个绩效、盈利与满意度相互契合的三维工资结构。“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难点是岗位设置、薪酬或绩效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养老制度等工作动力机制方面的改革。”[1]这就需要各地根据网站发展水平和业务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形成科学化的运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难题二:本地新闻特色如何凸显

县(区)级新闻网站的优势,首先是要走本地化道路,突出地方性。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区域资讯平台,做好本地新闻,让本地新闻唱主角。其次是坚持重大新闻地方化,外地新闻本地化,做好重大主题重大新闻的落地报道。要紧扣主题,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一些本地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开展报道,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实现重大主题重大新闻的地方性解读,第一时间予以报道。第三要坚持本地新闻权威化。县(区)级新闻网站是宣传部门主导网站,一定要成为地方新闻权威可信的网络首发机构。要加强原创报道的组织,增强采编力量,通过博客、播客、BBS等,设置话题,大力挖掘整合网友原创新闻。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获取和权威说法和声音。

本地文化、旅游等乡土元素,县(区)级新闻网站大多以频道形式予以报道。这一块除要大力强调地方特色外,还要不断挖掘内容深度和广度,丰富表现形式和说明符号,做到精细化展现,加大页面“厚重”感,形成乡土频道精细化。例如,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的秀洲新闻网的“画乡风采”、“曝书亭”、“小村官在线”等栏目,就注重加强了这方面的精细报道,成为一大特色。

难题三:探索性新闻平台的打造

县(区)级新闻网站立足本地实际,打造探索性媒体平台,要与县(区)人大、政协形成联动,以专题调研为抓手,将两部门的建议意见和调研成果等化作媒体跟踪探索的议题,通过媒体的视角进行挖掘,再通过新闻调查的形式报道出来。这样形成的稿件,既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前瞻性,又具有媒体监督的推动性,能使新闻报道发挥最大的实践效应。例如,秀洲新闻网与区政协、区人大联动分别推出的《把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全力打造平安畅通新秀洲》、《人大: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油车港生态建设秀色渐现》等探索稿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其次,宣传部门理论科室和各地党校基本上有针对本地实际展开的课题研究,实践性很强,也有不少新观点新思路,这同样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资源。这些课题通过媒体的参与,带动网民互动,能够更好更快地对理论应用价值作出客观评估。

在探索中要形成以重点现象调研、实践课题探讨、新闻督查推进、网民互动验证四方联动的探索格局,有效地发挥各个层面的联动效应,形成科学的推进机制,这样才可以发挥好县(区)级新闻媒体的中枢作用,使相关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也可以使自身的社会效应得到进一步凸显。秀洲新闻网近期推出的《找准农民画发展突破口做大做强画乡品牌建设》、《新居民融合:洪合范本探新路以缘化人有情有义》、《“创富”与“创优”的求索――南梅村创先争优调查》等探索性稿件,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难题四:网络问政如何有问必答

网络的泛传播效应,已经逐渐模糊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在新时期的媒介环境下,县(区)级新闻网站更要加强引导,搭建舆情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与相关合作站点建设,争取共赢。现实中,网络舆论的中心往往涉及当地人和事,当地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积极引导,及时权威报道,搭建一个顺畅及时的舆情沟通交流平台。

在网络对话中,要充分尊重网友意见,对民意保持足够尊重,建立与民意良性的互动,使网络真正成为反映民意、传递民声的平台,这是每个县(区)级新闻网站的社会职责。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要及早介入,将事情的本来面目负责任地告知网民,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将相关单位的答复第一时间上网,从而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

对网友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若关系区域发展大局,对党委政府工作有重大影响或积极促进作用的问题,要通过舆情专报的形式上报主要领导。其次,县(区)级新闻网站要注重培养网评员队伍,组织互动交流,积极创造直接交流的机会。如邀请部分领导就某一个主题与网民视频对话,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即时反馈网友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舆论发展。

近年来,各地在“网络问政”上做了不少尝试,如:宁波镇海区的“雄镇论坛”、“民生快递”等成为热门议政性论坛,浙江在线的“问政零距离”推动官员网民互动常态化。尤其是“网络发言人”运用网络语言与网民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交流,使政府部门与普通网民成为“网络熟人”,畅通了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强化了网络引导工作的主动性。[2]这些经验都为县(区)级新闻网站发展取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要把这项信息时代的“民生工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难题五:多媒介融合大文章怎么做

伴随着信息产业领域的改革,各类媒体融合的趋向越发明显。这其间,媒体的融合状态至关重要。影响媒体融合状态的核心,是媒介技术与内容的属性融合。“未来的媒介融合发展要以技术融合为先导,以内容融合为着力点,以人与媒介的和谐相融为终极诉求,营造文化与审美的和谐语境,发挥制作者解构与重构的人本潜能,这是当前媒介融合的突破口。”[3]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飞速提升,大媒体系统已然开始融合构建,手机、网络、报刊、广电等多媒介融合之路将漫长而充满生机。

对县(区)级新闻网站来说,创新模式搭建区域商务运作平台,加强对当地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等媒介新闻的整合,与手机终端联动,从网络的角度出发,注入网络元素,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互补的传播效果。例如手机报、在线读报、在线TV、在线广播、手机TV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媒介融合方式。

县(区)级新闻网站要增强资讯的实用性,要多有特色的地方信息和适合网民口味的、对网民有用的资讯。要深度开发和挖掘本地的各种信息,逐步建立本地生活信息的数据库,了解和消费趋势,与开展分类广告业务良性互动,也为开展移动增值服务积聚“能量”。碎片化、同城性为县(区)级新闻网站分类广告的开拓提供了商机。网站与小城市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融为一体,共振效应不可估量。开展各媒介融合后的增值服务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成为县(区)级新闻网站积极选择的发展途径。

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轨迹,媒介之间是不断融合与超越的,更新换代并不意味着媒介属性的消亡,新的媒介属性融合了老媒介的属性,才使得新生体获得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形态与特性各异的媒介,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既有着符号战争、文化污染,也有着互补促进、融合共生,但和谐的营销结构尚未完成。县(区)级新闻网站要及早找到准确的定位,掌握好发展的主动权,走出适于本地发展的融合新路。

难题六: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的建立

县(区)级新闻网站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其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几乎可实现无缝对接,无论是网民普通的交流,还是商业运作,都具有独特的路径和魅力。基于网友的忠诚度,信息数据的丰富,以及消费需求的分析和了解,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不妨尝试进行网上拍卖,网民可以用论坛币参与拍卖,以此来推进网民体验,并带动更多网民下单订购,从而促进网购一条街中的品牌实体店的销售。[4]

经常访问县(区)级新闻网站,特别是访问论坛、博客、播客的网民,以本地的居多,其所处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所碰到的问题诸多相同。对网站来说,一方面要做好网络问政的工作,满足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主题策划,不定期地搞些互动活动,满足其娱乐性需求。交互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县(区)级新闻网站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甚至面对面对话交流,使网站工作人员和网民不仅是线上的朋友,也是线下的朋友。有了相对稳定的网友队伍,互动栏目的人气也就有了保证。

作为延伸和深入,县(区)级新闻网站的同城优势可以使线下活动成为常态。通过精心策划,积极组织推动,形成一定的互动业务机制,如爱心网友评选活动、网络时尚摄影比赛、网上婚礼秀、网友救助活动等,都可以作为特定时期或与特定部门联合举办的常态互动活动。当网友数量发展到一定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组建网民组织,如爱心志愿者组织、文明巡访团组织、影迷俱乐部等,以进一步增强网民的归属感,扩大网站影响力。

注释:

[1]竹立家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述要》,人民网,

[2]胡笛等:《直面“网络问政”的考验》,《宣传半月刊》2010年第5期

[3]张兆利:《论媒介融合的突破口》,《国际广播影视学刊》2008年第12期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同源竞争 新闻策划 资源整合

2009年5月21日,早上7时10分,来自茂名化州的包工头陈富超称被拖欠几百万元工程款,爬上海珠桥桥梁一坐就是5个小时,海珠桥交通瘫痪,上万人出行受影响。六旬老人赖伯冲过警戒线爬上桥,将陈富超推下桥,陈富超被气垫接住。

对海珠桥事件,广东的各家媒体纷纷对此事做了大规模的报道,就这一极具争议事件的同源新闻,上演了一场媒体大战,事后,一些报纸的老总讲述了他们对此次报道的策划思路,结合他们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同源新闻竞争的一些态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重视新闻策划,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

新闻策划,指的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具体说来,这项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第二、媒介新闻单元(指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管理;第三、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在具体的新闻事件中所进行的新闻策划,一般指的是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在目前的新闻竞争中,新闻策划是媒体最常见的新闻生产手段,因为,重大新闻只有经过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才能得到完整开发,新闻深度才能被充分挖掘,新闻的发生过程以及发生背景才会被有力揭示。目前新闻策划是都市类报纸竞争的焦点只有占据策划主动权,在新闻竞争中才能占据制高点。

日前,突发性新闻是广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一类新闻。就像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奥一网CEO任天阳所说:突发新闻因其发生时间具有瞬间性骤然性,信息具有巨大不对称性,而公众又急需了解,对新闻媒体来说最具挑战性。最能考验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考验对真相的准确迅速还原能力,对事件全局的驾御能力,对新闻深度的挖掘能力。具体到海珠桥这个突发性事件,广东各家媒体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策划组织意识和能力。

南方都市报的策划最全面,亮点最多。七八位记者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摄像记者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分别捕捉新闻第一落点,并尽可能多的采访同击者,复原事件真相,因海珠桥堵塞迟到的人、守桥的治安员、拍手称快的群众等都采访到了。随后,记者又把事件向多维度延伸进行采访,家属质疑安保、知情人士介绍推人阿伯、海珠警方有关人士表态、市民看法不一及相关链接“三年前救跳桥者是推人阿伯吗?”、“市民建议管理海珠桥要专设部门”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的采访。最后,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再把事件向纵深方向推进,派出五六个记者蹲点在派出所,第一时间采访被取保后的推人阿伯对老人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推人跟进进行了报道,独家拍到了老人出派出所的照片视频。

一则新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只有找到受众所关心的新闻点,才能使新闻价值获得本质的提高,报道的价值重在过程,新闻报道的价值就是指新闻报道所展现的表现空间和所能传播的新闻信息,同时也能满足受众的接收心理和认知需求,在这里面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十分重要。通过成功的新闻策划,南方都市报使这个社会新闻的报道更具深度和厚度

二、深度整合资源,打造媒体竞争新格局

目前,多媒介融合打造了立体式竞争格局,多媒介的广泛应用,不仅在栏目题材内容的互动、互补方面有了合作方式、方法,而且在不同媒体、不同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一采多编和资源共享、一体化经营方面有了积极的经验和长足的发展。

海珠桥事件自广州的媒体接到爆料后,各家媒体派出的不仅有文字和摄影记者,他们还派出了一个新兵种,就是视频记者,他们在第一时间把视频纷纷发到自己的网站上。尤其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拍到了老伯推入的瞬间独家照片和视频,率先在奥一网上。

由此可见,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传播技术的不断出现,广东报业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报业竞争转变为多媒介的竞争。

尤其在媒介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下的情况下,媒介融合给媒介资源整合带来了新的时代。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奇森(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如今,我们发现媒体科技的融合是新闻传播领域一切融合的基础。

未来媒体科技发展的图景也许将会是这样的:传媒机构的数位化传播内容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广泛使用,可相对容易地将各种数位形式传送到不同的传播平台。在新媒介生态下,传受身份互换互动产生新的信息源,不断增加的信息源形成链式反应,而网络则成为传播的倍增器,把传播的能量迅速放大。

通过海珠桥事件的网络视频报道,我们对这种传播的倍增器效应有所体会。在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我们感受到了报纸作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音频、视频媒体的整合。整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的整合,即多种媒体共用一个新闻报道平台,根据各自的受众特点各取所需;二是人员的整合,一名记者可以为多种媒体提供稿件,可以把新闻放到报纸上、网上和电视上。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多媒体记者的培养,记者手上的装备越来越丰富,从纸、笔到相机、摄像机,可以同时为不同媒体工作;三是广告的整合,可以为客户量体裁衣,把不同形式的广告投放在不同的媒体上,让广告的效益最大化。一旦将多媒体整合在一起,不同媒体就成了一个整体的运营链,报纸也变成了24小时的实时报道,因为新闻由所有媒体一起来运作,广告也是一样,可以做出最大最好的影响。

新媒体发展非常迅猛的情况下,这种传媒资源的整合将继续深入,新媒体会是未来整合的主角,为了更好打造这种多媒介的融合,我们需要改变以下几种对于新媒体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传播渠道等于传播媒体,新的媒介技术决定新的媒介形态,而新的媒介形态又决定新的传播内容。新的媒介形态必定对应新的受众群体、新的接收行为和新的媒介环境。

误区之二:传播技术等于传播媒体,只有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

误区之三:新的媒介产品即新媒体。

如果仅仅是依靠注意力空缺时间的强制性来为其提供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它所提供的资讯将有可能沦为污染环境的‘噪音’,成为人们躲不开的媒体。内容是划分传播渠道与传播载体的重要标志。

误区之四:新媒体不需要内容定制。

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领域,如果没有根据新媒体特性开发的内容产品,没有形成新的受众市场需求,增值空间也就十分有限。

三、具备敬业精神,决定竞争的最终结果

海珠桥事件发生的当天早上,接到爆料后,各家媒体的摄影、文字记者纷纷赶到出事地点,关注此事的进展。但是,由于海珠桥容易攀爬,事件发生前要跳桥讨薪的比较多,许多媒体虽然也工作性的去了,但是还是有一种心理上的兴趣疲劳存在。有一位报纸的记者说:“因为海珠桥跳桥在这段时间太过于频繁,所以媒体去的时候,没有以前那么快,当时我们大概去的时候都十点多以后。”而且,一些媒体的记者看了一会儿,以为只是个一般性的跳楼秀,早早就撤走了,但七八位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硬是在那里等了近5个小时,终于等到了老伯推入的突发新闻,抓到了一条“大活鱼”。当老们被派出所的民警带走,事情告一段落之后,还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为了跟踪做深入的报道,采访到老伯,五六位记者在派出所门前一直守候到凌晨5点,抓拍到了被取保候审的老伯。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坚持下来?在他们背后支撑的源泉力量何在?

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的《时代认识和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理想、专业规范,中国传媒人比西方传媒人多了一份责任。在西方,促进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就达到了新闻的终极追求,所以他们追求一切信息的挖掘。中国传媒人除了期望更充分地传播信息外,还更多地追求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正向地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中国传媒人更加特殊的一个使命。

新闻的价值在哪里?当世界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认不清中国,中国人也认不清中国的时候,新闻就是要提供读懂中国的内容,这就是最好的传媒价值,同样,我们的新闻就是要让大家读懂我们所报道城市,所报道地区的内容,一名记者,只有具备一种时代价值的紧迫感,一种责任感,会唤起我们的新闻敬业意识。

换句话说,新闻敬业意识的时代价值缺失与甭,才决定了我们如何去做新闻,去做什么样的新闻?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公信力 可信度 网络媒介

一、西方学界“媒介公信力”范畴的演变

对于媒介公信力, 西方学界有两种理解:一是属性说,认为媒介公信力是媒介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侧重于对不同媒介造成的社会信任的种种特质的比较;二是关系说,认为公信力不仅是媒介的一种属性,更多的是媒介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其研究重心在受众,就是我们现在较为常见的媒介公信力调查。①

国内学者总结西方学界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一、公信力的内涵和维度;二、影响公信力的因素;三、不同媒介公信力的高低;四、公信力可能产生的影响。②

早期,西方学界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集中在“可信度”方面的考察,主要分为“来源可信度”和“媒介可信度”两大领域,包罗了三个方向,即信源可信度、内容可信度、渠道可信度。这类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他指出要成为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演讲者,Ethos(风格),Logos(逻辑),Pathos(情感)关系重大,而可信度Credibility一词最早就是由Ethos演变而来的。

“黄色新闻”的出现践踏了长期以来新闻界一贯奉行的最高准则――真实性原则,媒介公信力大大降低,在此背景下,20世纪40年代,“新闻自由委员”发表《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承认新闻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强调了媒介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应该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媒介公信力有所回升。

当代的可信度调查最早可溯源至Charnley对报纸的精确性调查。而最著名的是霍夫兰的信源可信度的调查。50年代末,罗泊机构(Roper)开始对不同类型媒体的公信力进行调查比较,整个60年代的调查都显示电视成为最可信的媒介。由于该机构的首创性,后来人们把面临对同一事件的冲突或不同报道时公众更信赖哪种类型媒介称为“罗泊问题”。

到60年代,媒介公信力是一个多维度范畴已经成为西方学界的共识。研究的焦点在于媒介公信力的众多指标。1968年怀特海德Whitehead提出信息来源可信度的四个指标:专业性、可信赖、感召力和公正无私。1969年博娄(Berlo)等学者又提出安全度、资质、感召力以及社会交往的指标。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受众,他们对于公信力的定义是:为传播者取信于他人的特质,也是传播过程中讯息接受者对讯息来源的广泛判断,而且是由受众来理解的。此后,美国公信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维护公众利益。

1982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ASNE)对不同媒介的公信力进行了全国性调查。1986年Gaziano和McGrath对ASNE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发展出了较为完整的媒介可信度量表。1988年梅耶在对该量表修正后提出一组媒介可信度指标,这也就是著名的梅耶指标,即:公平、无偏见、报道完整、正确、可信赖。1994年韦斯特证明梅耶的指标可靠并有效,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众多研究的模板。此外,韦斯特还提出了一个最广为人知的媒介公信力的定义:是受传者所感受到的信源或传播媒介的一种品质,即不论其传播的内容为何都能令受传者无可争辩的信赖。

2002年纳丁・沃森对影响媒介公信力的因素进行了综合③,如下表所示:

近年来,BBC、《纽约时报》等拥有大量受众和影响力的媒介,相继爆出“凯利事件”和“布莱尔制造假新闻事件”等丑闻,西方学界业界都展开公信力重建的研究和措施。此外,网络媒体的兴起让媒介公信力研究有了新的方向。

二、中国特色的“媒介公信力”研究

媒介公信力这一范畴在我国使用时间较短,但关于新闻“真实性”这一维度的研究却早已存在。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组在北京展开了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就有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程度和产生不信任因素的原因。这次调查推动了同时期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大讨论。90年代媒体迅速壮大,伴随着假新闻、有偿新闻等新问题的出现,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也转向了新闻价值、新闻伦理的问题,探讨新闻可信度,提倡媒介信用论等方面的文章为我们考察媒介公信力问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虽然“媒介公信力”和“媒介可信度”这两个范畴在国外并无明显区分,都译为Credibility,但许多国内学者则认为应当区分。周莹认为,两个范畴是相辅相成的。“媒介公信力”着重指媒介对公众心理的影响能力,即主动获取公众信赖的能力;“媒介可信度”着重于公众对媒介的信任程度,反映公众对媒介的评价。这说明媒介公信力实质上是传受双方心理互动行为的体现。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就是媒介是否满足公众的期待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获得公众的认同。④

张国良、王晶等学者认为,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一方面,虽然都译为Credibility,“可信度”更侧重于与信任对象具体的指标或行为相关联;“公信力”则是一个多向度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更广。另一方面,“媒介公信力”从字面来看,起码是公众的、是集体判断的结果,可以理解为“基于公众信任所产生的媒介权力”;而“媒介可信度”,则是“媒体可被信任的程度”,信任主体并不一定是复数的公众。

厘清了公信力和可信度的区别,我们可以把国内对媒介公信力的众多定义大致分三类:一是“影响力说”,认为媒介公信力是传媒对受众所具有的影响力,如李昌忠定义的媒介公信力指的是媒介通过长期地向公众提供真实、可信、权威、高尚的传播产品。⑤二是“品质说”或“能力说”,如喻国明的定义: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三是“程度说”,认为媒介公信力是“媒体为公众信任的程度”,是“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

除了以上对公信力范畴思辨性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界的研究也包含着定量方法的运用。如喻国明、张国忠的《中国大众传播渠道的公信力测评――中国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评测报告系列》就采用的是罗泊机构的相对公信力和卡特的绝对公信力两种测量方法,从传播渠道、新闻内容、媒介机构、行业机构这四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媒介公信力状况,对比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四种媒介的公信力。而复旦大学张国良等的《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采用的则是梅耶建构的著名指标,即:公平、无偏见、报道完整、正确、可信赖。他们还特别考察了影响中国传媒公信力的两大因素:一是人口学变量的影响;二是接触媒介相关变量的影响等等。

业界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上,从2001年起,《新闻记者》每年年底评选当年“十大假新闻”,从最初的游戏之举,到坚持十年,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原主编吕怡然所说:十年间,我们始终信奉,判断新闻真与假的标准具有唯一性,即是否符合客观真实……除了以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捍卫新闻真实性之外,我们别无他求。⑥

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媒介公信力范畴是专业取向的,因此他们特别强调新闻真实性等问题。而中国特色的媒介公信力,过去是权力取向的,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出现了权力和专业取向并存的状况。

三、网络媒介公信力

和传统媒体一样,信息质量和可信度是影响网络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此外,受众个体差异,如媒介使用行为、年龄等,对网站公信力也有较大影响。纳丁・奥森概括了影响网络媒介公信力的因素,主要分为信源和受众两大类下的诸多因素。麦兹格提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四因素,见下图:⑦

麦兹格对网络和其他媒体进行调查,发现除报纸公信力领先较大,网络和其他媒体差别并不大。罗泊机构的调查也显示出虽然网络是便利的新媒体,公众对媒介公信力的改变却不大,依然偏好传统媒体。

我国对网络公信力的研究近年也是一个热点,如伍丽群《点击率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缺失研究》、丁圆圆《论网络虚假新闻与媒介公信力的提升》、宁克强《网络媒介公信力提升途径探析》等。

四、加强媒介公信力研究的意义

媒介要树立高度的公信力,首先必须保证报道的真实性。面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虚假广告,提高我国媒介的公信力,可以从下面四点思考:

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度,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二、提高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三、重视对受众群体的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媒介偏好,需要研究加以应用;四、健全新闻媒介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社会层面建立普遍的行业道德规范,个人层面发挥受众的监督权。

在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研究对政府、媒介和受众都有参考意义,有助于政府决策的制定,改善政府的形象;也有助于业界确立行为规范,认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受众的知情权意识,促使受众发挥监督权,三者实现良性互动。

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媒体要赢得受众,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媒介公信力。同时,作为,媒体公信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高低,这也对媒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①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D].人民出版社,2006

②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05(春)

③⑦刘学义、王一丽,《欧美传播语境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6)

④周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及其建构》[J].《广西大学学报》,2007(4)

⑤李昌忠,《试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1)

⑥吕怡然,《鞭挞“客里空”,我们见义勇为、义无反顾――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感言》[J].《新闻记者》,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