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范文第1篇

一、为什么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空白、鸿沟、不对称,成为两者之间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如下:

1.教材内容差异

(1)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易,知识面窄,而高中数学知识多、深、难。高中数学以初中数学知识为基础,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延伸,也是对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完善。

(2)高中数学语言比初中数学语言抽象。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这一点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造成了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3)初中数学重结论、重应用,而高中数学重过程、重推理。初中数学中大多直接给出定理、结论,学生只需熟记定理、结论就可以做题,解决的题目大多是定量问题。而高中数学不仅给出定理、结论,而且还有它们的推理证明过程,学生只有深入理解,把握规律才能做题,解决的题目大多是变量问题。

2.教学方法差异

初中教材单一直观、难度不大,习题类型较少,教学中采用的大都是模式教学,即老师把各种题型归类,讲授各类题型的解法,为学生示范,供学生模仿,加上课时宽松,教学节奏慢,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对疑难问题进行强调,学生要记住定义、定理、公式和各类题型的解法,一般都能考好。而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题型多,灵活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课时相对紧张,教学节奏快,老师只能选重点、抓典型、讲规律,无法讲全各类题型,也无法对各类题型具体归类,一些疑难问题也无法反复强调,这对已习惯了初中学习方式的高一学生来说,是难以适应的。

3.学习方法差异

(1)初中学生学习重模仿,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而高中学生学习重创新,打破思维定势,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教和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教多少学多少,留多少做多少,教多少考多少;而高中题型多,题目灵活,光靠老师教绝对不行,还需学生自学自研,大量做题,深刻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1.抓起点、早准备、打基础

(1)开展入学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用与初中比照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学法上的根本区别,并给学生介绍些优秀学法;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现场给高一学生以指导。

(2)摸清学生底数,规划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一方面通过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特点,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和区别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2.重课堂、抓优化、促有效

(1)温故知新,建立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函数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在高中阶段,这些知识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的在初中成立到高中就不成立了。因此讲授新知识时,要有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区别旧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2)立足课标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开展分层教学。鉴于高一数学许多知识点抽象难懂的特点,因而在高一教学中,宜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分层次、多训练”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逐层落实。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先落实课本内容,再落实拓展和延伸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对教学计划作出合理的调整,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及时总结归纳方法与规律。

(3)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抽象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死记硬背,这就要求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抓住方法,理解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融会贯通。

3.重学法、抓指导、促提高

(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定时复习的习惯。教师要有意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以上几个好的学习习惯。

(2)具体指导学习方法。结合实际内容,教会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分析、综合、表达等能力,将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给每个环节均留足时间,逐个落实。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习题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解答数学题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初中数学习题教学还是学生组建数学理念,以及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并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就当前的教学背景而言,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抱着为了解题而解题的极端心态,严重忽视了培养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数学素养的重要性,致使许多学生能够正确得出题目的答案,却无法灵活变通解题方法的现象。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正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在此环境下,应归还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本质,促使改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融会变通。①除此之外,初中数学习题教学还是协调教与学,实现对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学习目标,通过进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对初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督促教师不断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

2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错题类型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错题类型包括两种,即解答题以及证明题。其中,完成解答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自身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无误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以此作为正确解题的前提。解答题的考查对象大多是特定的题目类型,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准确掌握与题目相关的法则、公式或者是数学概念,那么题目出错的概率就会上升。②由此可见,针对解答题,其解题关键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进行必要的分类,使数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

第二种错题类型就是证明题,证明题是初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种题型,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证明题的解答过程即根据已给定的已知条件,求证固定结论的整个过程。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证明题包括各种四边形,以及三角形,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实现证明题的求证。然而出现求证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体现在学生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掌握还不透彻,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第二,初中数学中的大多数证明题都需要构建辅助线,使图形变得更加具体,而且科学的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之后,才能够进行顺利的解答,可见辅助线是帮助学生快速解答证明题的关键。但是在学生构建辅助线的过程中,却常常因为作图方面出现问题,使解题的过程更加复杂,甚至是直接出现错误。第三,初中数学教材中设置证明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而求证证明题也是对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一种考验方式。通过题目中已经给定的已知条件,经由学生的反复论证和仔细研究,求得论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空间能力,一旦学生在求证的过程中出现诸如运用公式不正确、判断出现严重失误等情况,所得出的结果就会南辕北辙。

3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应合理把握课本习题

课本习题的设置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及时消化以及巩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实现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等内容的灵活应用,因此合理把握课本习题显得十分关键。课本习题中的内容大多是比较基础性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但同时也从客观上要求学生具备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运算能力。③

再加之课本习题通常囊括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结构、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等内容,其价值不言而喻,而学生通过对课本习题进行解答,才能够真正的内化知识结构,并且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课本习题,引导学生认真的进行习题练习,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的掌握其中的知识结构,再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为今后的应用埋下伏笔。

3.2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取得高分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课本内容,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解答,从中培养其解题能力。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解题程序,从审题、分析、寻找最优解题方式以及解答等环节实现正确解题目的。因此,学生应该审查题中所给信息,在此基础上明确习题的目标,在经由仔细的分析和辩证思考,找寻解题的方法,并从中寻求适合自己的、高效的解题方法,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解题技能。

3.3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应对重点的知识结构进行强化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正确的数学情感以及学习态度,而这些目标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经过融通结合之后组建成为一个整体。在数学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不断发展自身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不仅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养成正确的学习情感。

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环节,学习知识结构和解题技能也是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重点项目,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把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和学习解题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④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应明确的突出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使学生形成重视的意识,再通过习题教学的强化和巩固,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习题教学的重要性,重视习题教学,并从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技能与知识结构,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

4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重视习题的作用,但习题教学应注重习题的选取,应尽量的选用经典的例子,在教师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的引导下,促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应用积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题目信息的良好习惯,实现教学目标,最终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注释

① 王栋.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以初中数学习题解决中的错因分析为主线[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11):43.

② 陶树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研究[J].学周刊C版,2013.11(11):135.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新高中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一筹莫展,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初中时,这些知识老师都讲过,有些没有作为重点来讲,只是了解。老师说高中老师会细讲的,但是现在老师也不讲初中的知识而是拿来直接运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学习侧重点与高中的要求不吻合。

二、问题的分析

举个例子,初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开方法,二是配方法,三是求根公式法。在初中时重点掌握的是前两种方法,在高中,由于计算量和计算速度的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使用的是十字相乘法和求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初中教材中没有,初中数学课上不作重点讲授或根本就不讲。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使新高中生是不能满足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的。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高一的学习以初中为基础,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数学的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出现了问题,久而久之,学不会、跟不上数学学习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随着高中教材改革和初中减负大刀阔斧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那么,在那些主要知识侧重点衔接上存在问题,列举如下:(1)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2)函数和函数图像的关系理解问题。(3)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草图的问题。(4)二次函数的配方问题。

以上问题,为什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呢?分析如下:一、函数图像是认识函数很好的一个途径。函数图像是函数的具体,使函数具有形的可触性,降低函数的抽象性。函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与本人关系一样,一个人对应着一个身份证号,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身份证号是不会了解这个人的,要了解这个人就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也就是看这个人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行为。类似的,什么样的函数有什么样的图像。函数图像的走势、形状、最值、自变量取值范围直观地反应特定函数的性质。特定函数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图像。

很多新高中生没有将函数与函数图像建立联系,割裂了函数和图像的关系,脱离函数图像,仅仅是从函数式上来学习函数,而函数解析式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是不可能的。在高中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函数的许多性质都是通过图像学习的,通过图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如果割裂函数与图像关系学习函数将是寸步难行。而在初中的学习,没有很好的建立函数与图像联系。二、画好一次函数图像和二次函数图像是掌握函数的基础。 新高中生只知道这两种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具体到画图时总是画不准确,不能掌握基本要点。对于一次函数图像新高中生知道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画直线时总是列出很多的点,将这些点都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再利用这些点画出直线。不知道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会快速选出确定直线的两个点。在画二次函数图像时,先利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开口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定点,之后随意勾画出抛物线,不注意抛物线的开口的大小、函数图像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画出的图像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对函数的认识,将影响以后的学习。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首先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学习函数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必修5中第三章将学习不等式时,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对二次函数图像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就会有困难,在许多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答。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时要求快速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准确快速画出直线是基础。对于这两种函数图像,初中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而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不包含如何快速准确画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初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侧重点,找出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要求的差距。二、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心高中生进行知识测试,测查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他们知识的薄弱点、欠缺点。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四、教学计划实施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腾出足够的时间。(2)

知识点的深入,不是把知识点罗列下去,应对相应的知识点多加练习。(3)补充的内容不能过深,否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如果再像初中那样学习的话,会影响高中的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六、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时时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不适合教学计划和内容。七、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数学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在课下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解决,即使在讨论的过程中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也得到了思维上的训练。进一步养成好的数学习惯。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衔接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觉得高中数学比较难学,这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及老师头疼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教材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衔接。目前我国,有关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衔接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一、初、高中数学产生脱节的原因分析

1.初、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数量脱节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不仅题型简单易懂、内容也相对较少,而且初中课时充裕,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反复强调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初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数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思索,而且重点和难点较少,容易记住和掌握。但是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幅度增加,重点、难点等知识点数量增多,而且数学课时以及数学学习时间都明显减少,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急于赶进度,没有太多的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和深入,学生在课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这使得很多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感到力不从心,数学成绩大幅度下滑。

2.初、高中数学的难度区别较大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初中数学语言相对通俗易懂,而高中数学中则包含逻辑语言、集合语言、图像语言等诸多抽象复杂的数学语言。此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多为常量,而且题型较少,所以容易学习和理解。然而高中数学中引入变量,以及大量的抽象内容,因此不仅要重视数学方面的运算,还要注重数学理论的分析和理解。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对策

1.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个省市都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来开展对学生的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出合理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顺利过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方面,教师应该更好地落实常规教学过程,尤其对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针对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的不适应性,数学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高中教材,还要研究初中教材内容,尽早地发现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内容上和难度上的区别,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高中数学内容。

例如,在初中所接触的函数一般都是有解析式的具体函数,学生只要能够画出函数图像(比如二次函数),对称轴、顶点等一目了然,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在高中,函数却与此不同,大多数都是不给出解析式,甚至无法画出函数图像的抽象函数。这种抽象函数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困难。对于这种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把一些类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形成固定的题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学习和巩固的目的。

2.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所学的知识量较少,进度比较慢,但是高中数学重点多、难点多、知识量大,教师讲课进度会比较快。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新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提前预习,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的不足,并及时将其解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学习新知识点时,因自己基本功欠缺、知识点薄弱等问题的发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高中数学。

例如,在初中时所接触的几何,主要为简单的平面里的直线、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内容,但是高中几何却有了质的飞跃,从简单的二维空间提升到三维空间,开始学习复杂的立体几何。然而立体几何仅靠几个公式或者定理是不够的,需要深刻的理解、想象和推理,才能运用公式以及定理解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数学思维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加强有关这方面的训练,尽量让学生破除初中时的思维定式,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中。

数学是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每一章、每一单元、每一课时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进度,因此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进行研究与探索,找到初、高中数学的深层次联系和差异,找到更切实可行的衔接对策和方法,更合理、更有效地对其进行衔接,可以说是目前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也是对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至关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陈晶磊.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促进初高中数学衔接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1.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范文第5篇

一、 造成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教材的变化。首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规计算,题型少而简单;而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小学、初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小学降低的幅度大,而初中由于受中考的限制,教师并没有降低难度,从而造成了初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的现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小学与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加深难度。

2. 教法与学法的原因

小学时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学习,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 学生心理原因

对初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就知道初中数学比较难学。确实,初中数学课程一开始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有的同学从开始就处于无趣的被动学习之中,因为这些原因都严重影响了初一新生的数学的学习质量。

二、 搞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夏令营等)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首先,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结合实例,采取与小学初中对比方法,给学生讲清小学、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此外,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小、初中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最后可以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2. 摸清学生学习基础,以此规划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

摸清底细,规划教学。为了搞好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3.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小学与初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方程概念、基本图形与几何相关知识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新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4. 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截然不同。小学强调算术方法和运算小技巧,缺少严密性训练和系统性的教学,而初中强调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积累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会对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多种数学思维方式的渗透,使初一新生能更快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5.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要能做到每堂课都有方法指导与提高思维层次的训练,引导学生“见题必寻类,见点必索系”,做好方法归类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多向思维的机会。必须“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趣,让学生关注知识,乐于探索知识。

6.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