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理学特征

药理学特征

药理学特征

药理学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心肌缺血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影响生存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能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产生确切保护作用的药物。目前使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由于这些药物不同程度的具有耐药、低血压、和负性肌力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80年代以来有关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研究证明,KATP 是急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靶点,KATP 开放剂在心肌缺血模型上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KATP调节的心脏保护作用靶点并非在细胞膜,而是位于细胞内线粒体膜上,线粒体膜KATP(mitoKATP)可能是心脏保护作用的靶点[1]。

1986年Murry等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的概念,即多次短时间缺血,可使随后长时间缺血所致心电图,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程度减轻。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呈双相过程,第一相称预适应的快速相,出现在预适应的数分钟,持续1~3h,又称经典预适应。第二相称预适应的延迟相,它出现在24h之后,并可持续数天。在不同种属动物(狗、大鼠、兔等)和人类均已证明mitoKATP阻断剂能取消缺血预适应引起的心脏保护作用[2~4]。支持mitoKATP介导的缺血预适应。

苯丙噻二嗪类衍生物二氮嗪,曾作为一种强效降压药,用于临床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近年来,随着mitoKATP的发现,研究表明二氮嗪不仅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还是一种心肌mitoKATP开放剂,具有抗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无致心律失常及负性肌力等副作用,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1 以二氮嗪为工具药选择性激活mitoKATP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特征

1.1 选择性作用于心肌mitoKATP,激活内源性心脏保护机制。

在纯化和功能重组的牛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KATP标本中,二氮嗪激活细胞膜KATP((sarcKATP)电流的K1/2((50%最大K+电流时的药物浓度)为840 umol/L, 而激活mitoKATP电流的K1/2仅为0.8 umol/L,两者相差1000倍。说明二氮嗪主要作用于mitoKATP。

最近liu等在家兔心肌细胞同时测定黄素蛋白荧光(代表线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膜KATP活性,结果二氮嗪可增加黄素蛋白荧光,即增加线粒体氧化活性,但不激活细胞膜KATP ,二氮嗪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缺氧细胞的死亡率,这种保护作用可被mitoKATP阻断剂5-HD阻断,说明二氮嗪的心肌保护作用是通过mitoKATP介导的。

1.2 选择性激活mitoKATP引起心脏保护作用的具体表现

刘蔚等在兔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发现二氮嗪3mg/kg和5mg/kg可以明显降低缺血心肌梗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至对照组的34.9±13.7%和23.8±9.4%。

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上发现,二氮嗪10~20mg/kg (口服),可显著逆转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LDH、CK和乳酸的升高,并可降低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电图ST段抬高。

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发现,二氮嗪1~100 umol/L持续灌注可使浓度依赖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提示二氮嗪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Mizutani S[5]等发现二氮嗪可逆转中度低渗损伤引起的兔心肌细胞肿胀。在急性心肌缺血期间,心肌细胞连接处产生电分离(Cellular electrical uncoupling at gap junctions)被认为是不可逆的缺血损伤,Yue-liang SHEN[6]等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发现,二氮嗪(60umol/L)能明显延迟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电分离,并认为与二氮嗪开放mitoKATP有关。

二氮嗪给予时间的不同,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也不同。Tsuchida A等发现,在兔心肌缺血模型上,在心肌缺血前和缺血早期应用二氮嗪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在再灌注期应用二氮嗪则丧失心肌保护作用。Wei K[7]等发现,在兔离体心脏缺血模型上,在心肌缺血期间给予二氮嗪比在缺血前给予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二氮嗪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有学者对二氮嗪引起的晚期预适应也作了研究。Takashi E等在鼠心肌缺血模型上发现,在心肌缺血前24h给予二氮嗪(7mg/kg i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而该作用可被5-HD阻断,说明二氮嗪通过开放mitoKATP可以引起晚期预适应。

二氮嗪对成年动物的心肌缺血有确切的保护作用,有学者对未成年和年老的动物也作了相关的研究。Wei K等在未成年兔(3~4 week)心肌缺血模型上发现,二氮嗪对未成年兔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Schulman D等发现二氮嗪对老年鼠(18~20 month)心肌缺血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保护作用而对3月龄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说明老年鼠缺血预适应信号传导存在缺陷。

Bogomaz SA[8]等发现应用二氮嗪会提高心室纤颤阈值,从而保持了缺血心肌的电稳定性。Asemu G等发现二氮嗪能明显减少适应高原(5000m)缺氧大鼠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

2 以二氮嗪为工具药的非选择性作用

2.1 扩张血管作用:二氮嗪能直接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而产生降压作用。刘蔚等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上发现二氮嗪20mg/kg可使大鼠血压一过性下降(给药后2h),6h 后恢复。

2.2 对sarcKATP的作用:Tannom等发现二氮嗪(100umol/L)能明显缩短鼠的缺血心肌动作电位时程,sarcKATP阻断剂可阻断该作用, 5-HD能阻断二氮嗪的心肌保护作用,因此认为二氮嗪的心肌保护作用与mitoKATP和sarcKATP均有关。

2.3 其它作用

刘蔚等在谷氨酸所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株PC12细胞损伤模型上发现,二氮嗪能明显减轻谷氨酸引起的PC12 细胞损伤,使存活细胞数量增加,LDH 活性降低,提示二氮嗪具有保护兴奋性氨基酸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汪群力等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发现二氮嗪10mg/kg可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延迟保护作用。

有研究表明,二氮嗪5mg/kg能减轻低灌注引起的鼠大脑白质损伤[9]。二氮嗪50umol/L预处理能显著增强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对缺氧复氧损伤抵抗力。Nakagawa I [10]等在静脉栓塞致大鼠脑梗死模型上发现二氮嗪(2mmol/l)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减少梗死面积。Lenzser G[11]等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发现二氮嗪有明显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

Sawada K等发现二氮嗪可明显抑制有孕子宫的收缩[12]。

Raju B[13]等发现,二氮嗪(1.0mg/kg ,2.0 mg/kg iv)可使健康青年人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与未酯化的脂肪酸升高,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Broadhead MW[14]等发现,二氮嗪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人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有研究表明,二氮嗪(5~7.5mg/kg)可以暂时保存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15]。二氮嗪(100 mg /d ,63d)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16]。

3 选择性激活mitoKATP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选择性激活mitoKATP抗心肌缺血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激活mitoKATP与ATP:二氮嗪能保护缺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缺氧使心肌线粒体的氧耗率降至缺氧前40%, 而采用二氮嗪治疗保护了缺血时线粒体正常的氧耗率, 使再灌注期缺血心肌ATP含量增加。Dos Santos P[17]等发现二氮嗪可减少心肌缺血期间ATP的丢失,降低嘌呤核苷酸降解速度,使缺血心肌在再灌注期间利用ADP生成ATP。

3.2 激活mitoKATP与Ca2+:二氮嗪激活mitoKATP的心肌保护作用能通过降低线粒体中Ca2+超载进行介导。Murata M等研究认为,在分离的成年兔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上,以二氮嗪为工具药,激活mitoKATP,可减少模拟缺血再灌注时Ca2+超载,使膜电位去极化而产生保护作用。

3.3 激活mitoKATP与ROS(活性氧自由基):Pain等在兔的在体模型中发现,ROS清除剂可阻断二氮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认为mitoKATP不是缺血预适应的最终效应器,而是诱发活性氧释放触发心脏保护机制。而Ozcan等在分离的大鼠心肌线粒体缺氧复氧模型上发现二氮嗪(100umol/L)可减少ROS的产生,保护线粒体R3(第三状态呼吸)及RCR(呼吸控制率),减少复氧时细胞色素C的释放,保护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

3.4 激活mitoKATP与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流向细胞浆是伴随细胞凋亡出现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呼吸链细胞色素C含量的减少会使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平衡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的方向偏移,所以线粒体有可能通过对呼吸链电子漏的调控而启动细胞凋亡。有报道分离的兔及大鼠心肌线粒体在模拟缺血条件下,二氮嗪(25~50umol/L)可阻止线粒体的渗透性转换及减少膜间隙细胞色素C的丢失。

3.5 激活mitoKATP与PKC (蛋白激酶C)、PKG、P38MAPK(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众多的研究表明二氮嗪引起的缺血心肌保护作用与PKC有关,但是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尚存在争议。Wang Y等在鼠的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发现二氮嗪引起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断剂chelerythrine所阻断,还发现缺血心肌线粒体PKC-δ含量明显增加,PKC-δ抗体存在,认为二氮嗪激活mitoKATP产生心肌保护作用需要PKC参与。

最近Wang Y[18]等又发现二氮嗪可通过激活PKC(也可直接激活激活iNOS)激活iNOS(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使NO(一氧化氮)生成增加,激活mitoKATP通道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二氮嗪也可通过激活Akt(癌基因表达产物)激活eNOS(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使NO(一氧化氮)生成增加,激活mitoKATP产生心肌保护作用。Costa AD[19]等发现二氮嗪可通过激活PKG激活PKC,后者再激活mitoKATP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Loubani M等在人类右心耳心肌缺氧复氧模型上发现, 二氮嗪(100umol/L)、PKC激动剂PMA(1umol)、P38MAPK激动剂anisomycin(1nmol)对心肌缺血有相同的保护作用。二氮嗪引起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断剂chelerythrine 和P38MAPK阻断剂SB203580所阻断。PMA引起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被SB203580所阻断,不能被5-HD阻断,anisomycin引起的心脏保护作用不能被5-HD和chelerythrine阻断。因此认为二氮嗪开放mitoKATP后,激活PKC,活化的PKC再激活P38MAPK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3.6 其它:Peter J[20]等在研究中,采用从猪心中提取出来的线粒体颗粒,发现不同剂量的二氮嗪(10~100 umol/L)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琥珀酸氧化而不影响NADH氧化,认为二氮嗪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呼吸链复合物的部分抑制有关。曾源在急性分离的大鼠心肌线粒体模型上发现二氮嗪(10~100 umol/L)可降低大鼠心肌线粒体琥珀酸链的R3、R4速率,而不降低NADH呼吸链的R3、R4速率,不影响呼吸控制率(RCR),认为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

刘蔚等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上发现, 二氮嗪20mg/kg可明显逆转心肌缺血引起的线粒体琥珀酸链R3速率和呼吸控制率(RCR)的降低 ,部分改善线粒体膜的流动性,部分降低磷脂酶A2的活性,部分恢复线粒体膜磷脂的含量。

Dzeja[21]等认为二氮嗪可作用于心肌细胞核苷所需酶,尤其是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及ATP酶,减少ROS的产生及核苷的降解,从而在应激状态下保存心肌细胞的能量,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Alcindor D[22]等在狗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上发现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阻断剂celecoxib能阻断二氮嗪(2.5mg/kg iv)引起的缺血心肌保护作用,认为环加氧酶-2在二氮嗪引起的心肌保护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药理学特征范文第2篇

【摘要】 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教材为蓝本,统计分析326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与中药药性(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总结规律,拟为深入探索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研究思路。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四性-五味-归经-作用趋向”(药性系统)构架,与功效有着必然联系,且具有规律性。因此,主张以功效为线索,按类把握药性系统构架特征,探索各个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关注每类药物的物质基础在药性系统中其生物效应表达的特异性、层次性,以科学阐释中药的“性-效”内涵。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 功效分类; 药性系统; 规律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先辈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吸收了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学术思想及思维方式,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表达出的各种生理、病理信息,尤其是药物产生的临床效应,不断地加以提炼、升华,进而总结出来的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随着历史发展,用药经验不断积累,新的药性理论也在不断产生。功效理论的诞生,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今各类《中药学》教材均采用功效分类方式对药物进行相对划分。本文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1]教材,对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讨论,探索其规律。

1 基于《临床中药学》对“功效-药性”内在规律探索的依据

《临床中药学》是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的主办下,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主编,全国11所中医药大学参与,共同完成的供七年制使用的部级“十五”规划教材。其在以下两方面具有代表性。

1.1 功效的系统研究《临床中药学》首次将中药功效作为中药理论专列成章加以论述。不仅探讨了功效的含义、分类,并从中药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记述中的不完整性、局限性、记述上应遵循的几点原则等进行了研讨。尤其对功效分类,重点强调“对证功效与证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和明显的对应关系” [1]。

1.2 功效与药性间的关联性初步探索该教材在讨论中药分类时明确指出,中药的性能分类,是与功效分类同时产生,而且并行发展。唐代《本草拾遗》的分类属于性能分类范畴,金元以后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立足于四性,将药物分为寒性、温性、热性、平性四类。《医学启源》则以升降沉浮为主体,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又以归经为纲进行药物分类。实际上,功效分类术语,多数是以药性作用特点加以表达,故明清以后的医药学家,大多继承其思想,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多层次分类。笔者曾在“审视中药药性在功效分类中的表达”一文中已予以了分析和 阐释。可见,该教材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家之长,在中药分类及对各药功效和性能的认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进行了相对规范。

中药按功效分类,即反映该类药在主要功效与主治方面具有共性。故本文以《临床中药学》为蓝本,研究功效分类与药性整体间的相关性,探索其间的规律。

2 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关联性归纳

本文以该教材为依据,分析、探索326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规律性。所谓规律,指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广泛存在具有共同性的性质)和稳定性[2]。每味药物均标注有性味归经及毒性,意味着各性能并非独立存在,也可将所有性能即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视为一个药性整体系统[3]。

2.1 数据采集方法除统计每章节药物总数外,再统计各药寒热平药性、五味、归经、毒性出现的次数。将出现频率较高者纳入统计表。又因一味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在五味与归经标注上并非单一,常呈现多种表达,故原则上将占章节药味总数的50%以上者纳入统计表。升降浮沉则依据章节的共有主体功效予以反映,并非指单味药物。另外,本研究系主要因素关联分析,故重点按照寒、热、平三性进行统计,不再进行层次区分,即将大热、微温出现的次数计入温热性;大寒、微寒、凉则计入寒凉性项。若某个性能仅占章节药味总数的30%以下者,则视为个性,不纳入统计表。如13味发散风寒药中,唯防风1味标甘味,仅占1/13,则不纳入表中;在归经方面,归膀胱、心、脾、大肠等经,均未超过30%,也未纳入表中。

2.2 归纳结果对每章节药的药性系统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对比。其结果见表1。

转贴于   3 讨论

综合各表可见,大多数类别药物的功效与药性系统“四气-五味-归经-作用趋势”构架组合(3种以上)间,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和规律。

3.1 基于功效分类的药性系统特征表达解表类药物具有“辛-肺-升浮”药性系统基本规律,又因其影响的寒热病证不同,“辛-温-肺-升浮”构架为发散风寒药的药性系统特征;“辛苦-寒凉-肺-浮”则属于发散风热药的特征。清热药具有“苦-寒-沉降”药性系统构架,又因清泻里热作用部位不同其归经各异,清热泻火药多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药多归心肝经。泻下药中的攻下和峻下药有“苦-寒-大肠-降”规律,峻下药几乎有毒。祛风湿止痛、通经络药有“辛/苦-肝肾-浮”特征;化湿药有“辛-温-脾胃”规律;利尿消肿、通淋药有“甘淡-寒-膀胱-降”构架;温里药多具“辛-热/温-浮”规律,归脾胃肾经;行气药有“辛苦-温-降”基本构架,主归脾胃肝,少数药物药性偏寒。消食药有“甘-脾胃-降”共性,药性有温,有平。止血药中,收敛止血、凉血止血药多具有“苦涩-肝-沉降”构架。化痰药中温肺化痰药“辛-温-肺-浮-毒”,而清肺化痰药则有“苦-寒-肺-沉”特征。止咳平喘药有“苦/辛-肺-降”规律。安神药“甘-平-心肝-沉”,平肝潜阳药有“咸-寒-肝-降”,开窍药有“辛-温-心-浮”规律。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药、补血大多具有“甘-温-肾肝”共性。收涩药“酸涩-温/平-沉”。涌吐药有“苦-寒-胃-升”规律。

驱虫药(胃小肠-沉)、熄风止痉药(肝-沉)在归经与作用趋势少数药性有共性;活血化淤药(辛苦-肝/心)在药味与归经方面有共性。而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的功效与药性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表1 《临床中药学》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关联特征(略)

表身“( )”中数据为该性能的药味数;“(-)”指无明显特征

3.2 特定药性系统组合规律在药性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不同功效的药物,具有其特定构架的药性系统组合特征。在任何一种构架中,几乎含有药味,可见五味是药性系统中的基础。在“性-味”构架中,“辛-温”与“苦-寒”类别的药物最常见、最普遍。其次是“辛/苦-温”“甘淡-寒”“甘-温”基本构架。而“辛-寒”“苦-温”结构类药物相对偏少。可推测,以上“性-味”组合在表达效应方面存在着潜在关联,其产生的生物效应或许有交叉。五味是前人认识最早的药性理论之一,最初主要依据药材实际滋味加以概括。尽管人类味觉差异大,但若被明显感知的某“味”,理应反映其所含有的主要大类物质。不同的药味,也应当产生其相应的生物效应。如甘温之补气、补阳药,有可能是由其所含甘味物质产生促进脏腑功能活动,进而表达温性效应的。苦味之泻热、泻下作用与寒性改善热证也存在着交叉。那么相同药味为何在改善寒热效应方面又有差异呢?推测: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特征上存在交叉重叠;另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上可能有层次上的差异。故开展药性理论基础研究,可将其作为一个综合因素考虑,有目的地考察其差异性,不可忽视二者的关联性。

即使“性-味”构架相同,为何各类效应又存在差异呢?由表可见,不同类别药物因归经不同,与性味及作用趋向结合所共同表达的功效各异。如同有“辛-温-浮”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则表达发散风寒效应,性热归脾胃肾则表达温里祛寒效应,归心经(辛-温-浮-心)则表达开窍醒神效应。“辛-温-归脾胃”为化湿功效特征;而“辛-温-肺-有毒”药性系统则为温肺化痰药特征。同有“苦-寒-沉降”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为清肺化痰效应特征,归大肠经的则表达攻下、峻下效应;若主归肺胃则多表达清热泻火效应,归心肝经多为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药的特征。同为“甘-温”之品的补气、补血、补阳药,也因归经不同,其作用各异。可见,归经在药性系统构架中占有核心地位。因而开展药性研究,除关注性与味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分层效应外,则很有必要与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范围)相结合共同探讨,关注相同或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部位,其呈现的效应特点。若单纯探讨归经,而忽略研究载体自身存在的“性-味”特点,亦难全面阐释药性的科学内涵与用药规律。

此外,药性系统中,作用趋向与其他性能之间也有关联、交叉。一般具有辛甘之味与温热药性药物,多表现为升浮;具有酸涩苦咸之味与寒凉药性之品,多数表现为沉降之性。反映出多数药物的性味与升降浮沉具有的共性和关联性。毒性在药性系统中不具有普遍性,少数类别如化痰药、攻毒杀虫去腐生肌药多数具有毒性,而峻下药全部有毒。

有学者用统计法对《神农本草经》中所含药物的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4];也有对中药性能-功效关联性进行分析,认为功效与性能相异而相关[5];并有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清热药的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6]。可见学者们均在关注“性-效”的关联性。

综上所述,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药性系统构架,且与功效存在着必然联系;开展药性理论研究,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按类把握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特征,探索各个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关注每类药的物质基础在药性系统中,其生物效应表达的特异性、层次性,以科学阐释中药“性-效”内涵;通过基础研究,可修正药性认识的偏差,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

【参考文献】

[1]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6.

[2] 吕叔湘,李 荣,许嘉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

[3] 王 建,张廷模,曾 南,等.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62.

[4] 王家葵,沈映君.《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性的统计[J].中国中药杂志,1999,4:54.

药理学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功效分类;药性系统;规律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先辈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吸收了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学术思想及思维方式,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表达出的各种生理、病理信息,尤其是药物产生的临床效应,不断地加以提炼、升华,进而总结出来的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随着历史发展,用药经验不断积累,新的药性理论也在不断产生。功效理论的诞生,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今各类《中药学》教材均采用功效分类方式对药物进行相对划分。本文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1]教材,对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讨论,探索其规律。

        1  基于《临床中药学》对“功效-药性”内在规律探索的依据

        《临床中药学》是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的主办下,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主编,全国11 所中医药大学参与,共同完成的供七年制使用的部级“十五”规划教材。其在以下两方面具有代表性。

        1.1  功效的系统研究《临床中药学》首次将中药功效作为中药理论专列成章加以论述。不仅探讨了功效的含义、分类,并从中药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记述中的不完整性、局限性、记述上应遵循的几点原则等进行了研讨。尤其对功效分类,重点强调“对证功效与证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和明显的对应关系”。

        1.2  功效与药性间的关联性初步探索该教材在讨论中药分类时明确指出,中药的性能分类,是与功效分类同时产生,而且并行发展。唐代《本草拾遗》的分类属于性能分类范畴,金元以后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立足于四性,将药物分为寒性、温性、热性、平性四类。《医学启源》则以升降沉浮为主体,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又以归经为纲进行药物分类。实际上,功效分类术语,多数是以药性作用特点加以表达,故明清以后的医药学家,大多继承其思想,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多层次分类。笔者曾在“审视中药药性在功效分类中的表达”一文中已予以了分析和阐释。可见,该教材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家之长,在中药分类及对各药功效和性能的认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进行了相对规范。

        中药按功效分类,即反映该类药在主要功效与主治方面具有共性。故本文以《临床中药学》为蓝本,研究功效分类与药性整体间的相关性,探索其间的规律。

        2  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关联性归纳

        本文以该教材为依据,分析、探索326 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规律性。所谓规律,指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广泛存在具有共同性的性质)和稳定性[2]。每味药物均标注有性味归经及毒性,意味着各性能并非独立存在,也可将所有性能即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视为一个药性整体系统。

        2.1  数据采集方法除统计每章节药物总数外,再统计各药寒热平药性、五味、归经、毒性出现的次数。将出现频率较高者纳入统计表。又因一味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在五味与归经标注上并非单一,常呈现多种表达,故原则上将占章节药味总数的50%以上者纳入统计表。升降浮沉则依据章节的共有主体功效予以反映,并非指单味药物。另外,本研究系主要因素关联分析,故重点按照寒、热、平三性进行统计,不再进行层次区分,即将大热、微温出现的次数计入温热性;大寒、微寒、凉则计入寒凉性项。若某个性能仅占章节药味总数的30%以下者,则视为个性,不纳入统计表。如13 味发散风寒药中,唯防风1味标甘味,仅占1/13,则不纳入表中;在归经方面,归膀胱、心、脾、大肠等经,均未超过30%,也未纳入表中。

       2.2  归纳结果对每章节药的药性系统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对比。

        3  讨论

        综合各表可见,大多数类别药物的功效与药性系统“四气-五味-归经-作用趋势”构架组合(3 种以上)间,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和规律。

        3.1  基于功效分类的药性系统特征表达解表类药物具有“辛-肺-升浮”药性系统基本规律,又因其影响的寒热病证不同,“辛-温-肺-升浮”构架为发散风寒药的药性系统特征;“辛苦-寒凉-肺-浮”则属于发散风热药的特征。清热药具有“苦-寒-沉降”药性系统构架,又因清泻里热作用部位不同其归经各异,清热泻火药多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药多归心肝经。泻下药中的攻下和峻下药有“苦-寒-大肠-降”规律,峻下药几乎有毒。祛风湿止痛、通经络药有“辛/苦-肝肾-浮”特征;化湿药有“辛-温-脾胃”规律;利尿消肿、通淋药有“甘淡-寒-膀胱-降”构架;温里药多具“辛-热/温-浮”规律,归脾胃肾经;行气药有“辛苦-温-降”基本构架,主归脾胃肝,少数药物药性偏寒。消食药有“甘-脾胃-降”共性,药性有温,有平。止血药中,收敛止血、凉血止血药多具有“苦涩-肝-沉降”构架。化痰药中温肺化痰药“辛-温-肺-浮-毒”,而清肺化痰药则有“苦-寒-肺-沉”特征。止咳平喘药有“苦/辛-肺-降”规律。安神药“甘-平-心肝-沉”,平肝潜阳药有“咸-寒-肝-降”,开窍药有“辛-温-心-浮”规律。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药、补血大多具有“甘-温-肾肝”共性。收涩药“酸涩-温/平-沉”。涌吐药有“苦-寒-胃-升”规律。

        驱虫药(胃小肠-沉)、熄风止痉药(肝-沉)在归经与作用趋势少数药性有共性;活血化淤药(辛苦-肝/心)在药味与归经方面有共性。而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的功效与药性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3.2  特定药性系统组合规律在药性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不同功效的药物,具有其特定构架的药性系统组合特征。在任何一种构架中,几乎含有药味,可见五味是药性系统中的基础。在“性-味”构架中,“辛-温”与“苦-寒”类别的药物最常见、最普遍。其次是“辛/苦-温”“甘淡-寒”“甘-温”基本构架。而“辛-寒”“苦-温”结构类药物相对偏少。可推测,以上“性-味”组合在表达效应方面存在着潜在关联,其产生的生物效应或许有交叉。五味是前人认识最早的药性理论之一,最初主要依据药材实际滋味加以概括。尽管人类味觉差异大,但若被明显感知的某“味”,理应反映其所含有的主要大类物质。不同的药味,也应当产生其相应的生物效应。如甘温之补气、补阳药,有可能是由其所含甘味物质产生促进脏腑功能活动,进而表达温性效应的。苦味之泻热、泻下作用与寒性改善热证也存在着交叉。那么相同药味为何在改善寒热效应方面又有差异呢?推测: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特征上存在交叉重叠;另一方面五味所含物质与寒热之性呈现的生物效应上可能有层次上的差异。故开展药性理论基础研究,可将其作为一个综合因素考虑,有目的地考察其差异性,不可忽视二者的关联性。

        即使“性-味”构架相同,为何各类效应又存在差异呢?由表可见,不同类别药物因归经不同,与性味及作用趋向结合所共同表达的功效各异。如同有“辛-温-浮”药性系统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则表达发散风寒效应,性热归脾胃肾则表达温里祛寒效应,归心经(辛-温-浮-心)则表达开窍醒神效应。“辛-温-归脾胃”为化湿功效特征;而“辛-温-肺-有毒”药性系统则为温肺化痰药特征。同有“苦-寒-沉降”基本构架的药物,归肺经为清肺化痰效应特征,归大肠经的则表达攻下、峻下效应;若主归肺胃则多表达清热泻火效应,归心肝经多为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药的特征。同为“甘-温”之品的补气、补血、补阳药,也因归经不同,其作用各异。可见,归经在药性系统构架中占有核心地位。因而开展药性研究,除关注性与味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分层效应外,则很有必要与归经(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范围)相结合共同探讨,关注相同或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部位,其呈现的效应特点。若单纯探讨归经,而忽略研究载体自身存在的“性-味”特点,亦难全面阐释药性的科学内涵与用药规律。

        此外,药性系统中,作用趋向与其他性能之间也有关联、交叉。一般具有辛甘之味与温热药性药物,多表现为升浮;具有酸涩苦咸之味与寒凉药性之品,多数表现为沉降之性。反映出多数药物的性味与升降浮沉具有的共性和关联性。毒性在药性系统中不具有普遍性,少数类别如化痰药、攻毒杀虫去腐生肌药多数具有毒性,而峻下药全部有毒。

药理学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法;综述

近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域,中药鉴定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1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从数图上即可分类、鉴定和评价药材质量。经李慧珍等[1]对马勃等18种真菌显微特征聚类分析、苏薇薇[2]以砂仁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为量化特征在计算机上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实践,证明该法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吻合,显示了该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广阔前景。常璇等[3]利用此法对宁夏中宁县、平罗县两地枸杞中铜、锌、锰、锗、硒、砷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之间的枸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在整体水平上可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6种元素含量,误判率为0。提示经过更多的验证之后,在不同省区枸杞之间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研究,可为枸杞道地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张水寒等[4]应用系统聚类法,对20批关黄柏样品的HPLCFP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聚类结果显示16、17、18、19、20号样品为道地药材样品,质量均较好,且以湖南的道地药材样品为好。此方法可用于中药的鉴别,方法较为简便,且样品处理较简单,这将对中药质量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5]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和UV等),对特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HPLC法[6],可提供大量的信息,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3免疫法

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尤其是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7]。国内学者[8]采用免疫电泳法及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还能将豹骨进一步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说明免疫鉴别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

4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诊断技术,是基于研究DNA分子由于缺失、插入、易位、倒置、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等机制而产生的多态性的检测技术[1]。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药材(不含矿物药)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由于DNA分子标记直接分析的是生物的基因型而非表现型,鉴别结果不受环境因素、样品形态(原品、粉状或片状)和材料来源的影响,因此可为中药品种鉴别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手段。如: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序技术;随机引物PCR技术(RAPD);DNA序列标记技术等。

综上所述,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包括聚类分析、基因组成特征、指纹图谱法、等多层面的中药鉴定学科体系,同时通过这种学科体系建设,为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可靠的指导资料。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慧珍,李水福,胡清宇,等.马勃类18种真菌显微特征的聚类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8.

[2]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砂仁及其伪品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2):158.

[3]常璇,胡奇林.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中宁县和平罗县枸杞中6种元素综合指标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48.

[4]张水寒,郭伟伟,蔡光先.HPLC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法对不同产地关黄柏药材的分析研究[J].科技导报,2006,24(9):53.

[5]王睿,徐伟,方翼,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4,7(10):764767.

[6]路飚,彭咏梅.HPLC法测定心脑健滴丸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7878,83.

药理学特征范文第5篇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