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体工程学分析

人体工程学分析

人体工程学分析

人体工程学分析范文第1篇

引言

户外座椅是一种供给路人停留、休憩的一种室外家具,它多存在于小区、公园、游乐场、广场之类的共公共场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户外座椅已经成为乡村城市必不可少的配置,在为人们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的唯美感。

人体工程学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人体工程学(Human Fngineering Engineering,简称HFE),又称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家具设计中是否设计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问题,而在社会环境中应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产品,会带给人们最高的舒适感。

户外座椅设计思维

室外家具做为展现特色文化形态而存在,需要设计者从设计理念、文化背景、风格匹配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在户外家具设计中,想完美的体现其特色,必须将本地区传统文化精髓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将中国特色文化唯美的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设计认知

1.元素提炼

家具设计作为一种特殊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涵盖应有的文化属性,这也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马凌诺斯基认为“一物的结构与其使用的方法相结合才成为它的文化实体”这也就是说在设计一件产品时,要充分的考虑其精神元素与物质元素的融合。

2.形态设计

在形态设计过程中,设计传承千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汲取当地文化特色并运用到家具的设计中,给人带来全新的艺术理念,礼赞岁月的沉淀。

3.色彩配搭

在所有的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室外家具的设计也应与时间空间上的感官相统一,因此在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应慎重考虑,给予人在心理与生理以最大的舒适感。

4.材质选择

长期放置与户外,不可避免风吹日晒,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周全,塑料座椅轻便易移动,组装、拆卸相对方便,因时间流逝产生颜色蜕变,便于粉刷更新。

设计尺度

1.适用尺度

在设计之初,根据作品所摆放的环境为公共场所,因此在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人群采用了不同座椅高度。根据现实生活中多种因素的考虑,在设计公共座椅时,应注意安全、舒适、方便等原则,因此在设计户外座椅时应兼顾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方便度。

2.功能尺度

室外家具的设计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简洁而方便,宜动易静。多功能坐台的组合使这款家具的使用功能增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长、宽、高设计,使用者自由选择适合自身舒适度的座椅。

3.心理尺度

心理尺度是设计的重要因素,户外活动人多而杂乱,人们根据自身的熟悉度选择座椅位置,因此需要了解人体的心理尺度,以便设计产品成果符合人群要求。例如:人体之间的密切距离、个人安全距离、社会交流距离、公共距离等,因此根据社会中单个人体的自身所存在的各种不同因素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尺度,来进行户外空间中座椅的设计。

设计情感

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从开始人适应物质产品发展到现在物质产品适应人的需求而存在,每一步的跨越都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这与人类本身的重视是息息相关的,在家具上而言,最简单的座椅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经历外观造型、实用功能等阶段之后,人们将注意力锁定在生态健康设计之中,“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观念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产品设计的生命力所在。

在我国在人体工程学研究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较为缓慢,而人体工程学又非一门简单的学科,因此人体工程学的课题研究应该得到国人的高度重视,以促进其快速优良的发展。

结论

真正的设计应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所服务,随着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以人为本”设计思潮得到人们高度关注,人体工程学则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体工程学不仅仅是单纯数据的罗列,也包括了人体心理、作业环境、内在本质等多重因素,因此它指导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设计成果,同时也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人体工程学分析范文第2篇

Abstract: Industrial Analysis is a basic course with high practicalness and utility, and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testing laboratory talents.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pplying Industrial Analysis knowledge is a problem worth exploring. This article makes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nd a part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proposals.

关键词: 工业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Key words: Industrial Analysis;teaching reform;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22-02

0 引言

工业生产中,从资源开发利用、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控制、产品的质量检验到三废治理和环境监测等一系列分析测定过程都属于工业分析的内容,生产企业的很多岗位都与工业分析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顺应加速21世纪人才竞争培养的趋势。目前,榆林学院正着重发展建设能源化工学科群,工业分析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于理工科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作用。

1 《工业分析》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安排 工业分析及实验是分析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操作技能、培养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现在仅开设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实验。而工业分析面对的分析物料具有组成复杂、数量庞大等明显区别于普通分析实验的特点,且工业分析对取样、制样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建议: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建工系部分专业对水分析实验的需求,建设工业分析专业实验室,独立开设一定数量的工业分析实验,以满足榆林市周边企业对分析检测技术人才的需求。

1.2 教学内容 《工业分析》课程应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学生就业。榆林市是部级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化工、盐化工。而大多数工业分析教材中设置的药物分析、钢铁分析等内容与我院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相去甚远,而盐化工方向的内容未见设置。建议,删掉或选学部分工业分析内容,增设盐化工方向的内容。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学习内容紧密服务地方企业分析化验、质检等岗位的需求。

1.3 教学方式 《工业分析》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模拟工业分析过程,严重割裂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科学统一。《工业分析》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转变传统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尽量模拟学生将来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完成将来的工作任务。通过边讲、边做、边学,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现代工业工艺技术等革新变化很快,这就要求在《工业分析》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在榆林市污水处理厂、市煤检所等地进行课程见习,及时进行综合训练。

1.4 教学手段 结合地方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教材内容,通过周边企业的充分调研,形成部分“煤、油、盐、气”等方面的工业分析讲义,通过在学生中试用后形成自编教材,而且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必须开发配套的自编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以服务地方企业为原则,以课程预定的实验过程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核心目标。

2 《工业分析》课程教学与实践中相应的改革措施

2.1 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筹建工业析开放实验室辅助教学系统,引入仿真教学手段的思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先让学生仿真教学系统中进行模拟实验,熟悉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要领,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部分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提高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科研的能力,达到多层次人才的培养目的。

2.2 加强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内涵建设 化学专业是我院传统的老专业,随着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以及基层乡镇中学的萎缩,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难以在教师岗位就业,大多学生在各类能源化工企业就业,从事的多是化验检测等企业辅助岗位。依据以上现状,化学专业应强化专业建设方向,例如在化学专业增设工业分析方向,该方向的化学专业学生应加强工业分析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授课方式、讲授内容的调整,积极与地方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接轨,达到合格检验化验专门人才队伍的培养目的。

2.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新型能源化工人才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院培养新型能源化工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加大工业分析实验室建设力度,工科学生通过对工业分析课程的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理科学生重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科学生的动手能力。着力培养新世纪能源化工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治民.工业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人体工程学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海波(1968-),男,山东青岛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19-03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开发质量直接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质量,因此,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基本依据进行课程改革,变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为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开发与构建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从2000年开始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载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比较成熟的“工学交替、‘一轮半’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体现。为此,学院根据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依托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一)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立足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专业论证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建立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协调,做到“四明确”,即明确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职业岗位,明确证书要求,明确课程设置,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的程序

在“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的指导下,学院研究制定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程序,课程开发采用逆向分析法。即:①分析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标准;②确定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③确定核心技术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④根据核心技术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整合与设置一组专业与专业基础课程;⑤将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出岗位针对性强、能力主线清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我院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在此开发程序指导下,基于职业岗位采用逆向分析法构建(图1)。

二、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特点

基于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及科目课程。具体特点如下:

(一)以校企合作共建为平台

基于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从职业岗位分析到教学计划制定与论证,均为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校企共建贯穿始终。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探索“工学交替、‘一轮半’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与71家种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共建为平台,通过职业岗位工作调研与分析,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二)采用逆向分析法,瞄准岗位(群)建立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构建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源头问题。由于学科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学计划制定者往往在原有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其专业课内涵中找出对应的职业岗位。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具有岗位针对性,但由于因果关系的错位,使得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性不明了。我院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借鉴国外成功的课程体系开发经验与国内先进的课程开发理论,立足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分析,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出发,与企业行业合作,逆向构建出以符合实际工作任务的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使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岗位要求有机结合,实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源头为职业岗位技术,即瞄准岗位设课程,使课程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的纽带,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前提保证。

(三)把握了“两个关键”

我院在实施岗位分析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中,把握了两个关键点:一是专业调研。产业结构决定专业结构,技术水平与结构决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决定就业结构。为此,学院时刻关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开展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市场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学院每年都组织市场调研,组织或参与人才市场招聘会活动,并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二是专业论证。学院每个专业均建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中,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每年一次的专家论证会,修正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使得课程体系的构建在立足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在专业调研与论证中不断修正,保障了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成效

(一)实现了“四明确”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明确界定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及应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等。我院在实施岗位分析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中,实现了课程体系“四明确”,即明确职业岗位,明确证书要求,明确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课程链路,使得课程体系设计较好地承载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一是职业岗位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是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首先明晰的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确立课程设置的源头。我院所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职业岗位,实现了瞄准岗位设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指向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更加明确,对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更为清楚的界定。

二是人才规格要求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确定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了人才规格要求,使得课程围绕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而设置。

三是证书要求明确。职业资格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所以“双证书”制度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明确职业岗位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核心技能,确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与要求,确保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岗位针对性,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之一,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的职业岗位针对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转向社会评价。

四是课程设置明确。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职业岗位与证书要求设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并以每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为源头设置内容相关的一组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劳动过程为主线,每门课程的设置均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得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相辅相成,实现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工作有效设置课程。

(二)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

由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企业需要进行,创造了校企共赢的结合点,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

一是使校企合作成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顶岗实训课程是以生产实景设计的,既符合企业人力资源使用计划,又使学生有时间完成全部的工作环节,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经验,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由于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使得我院学生校外顶岗实习顺利实施,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二是使工学结合成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设计的,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产任务相吻合,由此,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全真职业氛围,实现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了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学院连续四年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

三是促进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实施中,由于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校企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互聘,相互兼职,实现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在此良性互动中,我院建设了较好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目前,我院建立了一支由136名一线技术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四是促进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针对职业岗位设置课程体系使得我院推倒围墙开放办学,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并通过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院在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中,以共建课程体系为纽带,建立了214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力促进了我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四、问题与思考

(一)校企合作是关键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解决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中的课程岗位针对性不足问题,使得课程体系适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此项工作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只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基于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才能有效进行。

(二)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共建机制是前提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中,企业的参与度直接影响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因此,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共建机制是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前提。

(三)系统化设计是基础

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其工作任务内涵是系统工程,各有特点。深入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把握其内在规律,进行系统化课程设计,是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基础。

(四)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导向的单元课程开发是保障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对其中的专业技术课程提出了明确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要求,由此带动的是涉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单元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这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发出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导向的单元课程,是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顺利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解放等.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人体工程学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体系构建 逻辑分析 逻辑建构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知识的分析往往涉及知识的基本原理及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而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更多学者愿意从思政教育知识应用方向进行探究,然而实际逻辑分析或者对知识体系本身构建的逻辑思考却相对缺乏,这种情况下,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无法得到明确,或者说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无法以合理逻辑进行梳理。因此无论从知识体系内容本身,还是从知识理论基础拓展方面讲,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进行逻辑建构性分析有显著的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

文章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从不同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分析探究的基本组成进行介绍,进而为文章整体分析提供相关切入点,保障文章分析的有效性。

1.1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

根据基本定义,主体指有目的地从事实际认识活动或者实践活动的人,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一线思政教师及研究人员往往是整个教育体系实践的基本主体。其中研究人员主要从学科发展、知识脉络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不断验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而不断促进学科有效发展。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一方面主要是从事思政教学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完善整个教学工作,进而传授学生间接经验,指导学生在高校的正常生活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另一方面则是高校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等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通过自身对思政理念的有效把握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过程中,进而通过理论不断指导实践,并通过实际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及思政辅导员构成了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其从知识理论的研究、间接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等方面不断对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产生影响。

1.2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学科体系的有效发展,更在于对学生的正确教育与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观念,而其主体意识或者对外界认可的渴望程度愈发强烈,如果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做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则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发生偏差,进而其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高等教育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显著的必要性。而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客体不同,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实际侧重点及研究主要方向需要适度改变,现阶段大量对课程知识的研究局限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本身,其与高校实际联系的内容显得相对缺乏,因此从这一方面讲,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对研究客体给予高度重视,明确知识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保障高校思政理论逻辑分析的特点与有效性。

1.3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内容非常繁多,其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价值观、认识观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从实际学生教育方面讲,个体的思想教育、人格与道德观念的构建是整个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体系方面讲,在高校从事思想教育理论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高校教育实际目标,从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方面进行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而在后期,思想教育内容可以从社会层面进行职业观等方面知识内容的补充。从实际思政教育工作讲,一线教师要从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情况对学生开展基本道德观、学习观等教育,而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个人品格、社会实践认知方面教育,最后在学生进入社会前期,教师还可以根据思政教育中的职业观指导理念,对学生融入社会进行指导。这两方面内容从不同层次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其与思政研究的主体及客体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知识体系,为整个学科的逻辑构建提供了基础。

2.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的简单评价

为了更好地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建构性,文章在本节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逻辑进行简单评价,根据体系发展现状找寻更多参考,保障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建构性分析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1高校思想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

基本原理构建是整个学科分析严谨性、严密性的基础,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则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及逻辑分析基础将会失去必要的科学性。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虽然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支持,但是在学科研究方面,各个学者对于理论的解读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与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结合方面,整个知识体系构建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点。进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即在基本原理无法完整构建的基础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逻辑思考进程受到限制。在微观应用方面,高校思想教育知识的逻辑分析缺乏合理支持,很多时候,所谓的理论体系依据知识在原有相关理论基础上找寻了一个研究或者应用方向,而后形成的对于体系的构建、应用等方面还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参考。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逻辑的基本原理构建就显得非常不足,体系构建的认可程度不高,实际教育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2.2逻辑分析的统一指标缺乏,实证分析难以开展,规范分析缺乏必要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分析工作长期缺乏统一指标,即使在现阶段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个理论体系仍然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判定因素。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逻辑分析工作时,实证分析内容难以形成,数据的搜集、对现状的挖掘工作非常困难,即使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分析工作,在现有数据下,大量学者也只能从应用层次对相关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本质问题的深层次解读工作难以展开。而对于规范分析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整个思想政治分析工作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对现状判定的困难,对相关趋势的简化分析,对本质内容的浅显探讨都不能为实际思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参考,进而整个规范分析工作也不能有效进行,很多时候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只能依附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行一定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课程逻辑体系要想实现科学化非常困难,学科内逻辑分析的结论差异化显著,观点的探讨及论点的辩驳很多时候带有显著的主观因素,学科理论体系实质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3思政教育体系下的逻辑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缺乏保障。

统一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缺失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一个显著欠缺点,由于学科发展偏重主观思考,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逻辑思考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科学的分析方法。从逻辑分析工作讲,很多时候这一学科下的逻辑分析工作往往只是指单一的主观思考或者对部分理论体系的解读,实际现象及逻辑科学性分析仍然非常欠缺。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基础原理的构建、理论体系的发展、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都无法得到保障;研究成果的互相交流、论点的科学辩驳及实际的验证也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进而理论研究的最后成果即理论预测及理论应用也不能获得保障,学习体系的构建及逻辑思考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无法凸显出来。

3.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的逻辑建构性分析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即理论主体、研究客体、研究内容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基本原理构建的缺乏、研究指标及研究方法的缺失又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思考的构建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文章在本节以之前分析为基本参考,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有效逻辑构建性分析进行探究。

3.1加强对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

现阶段,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构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整个学科的分析缺乏科学性,课题研究很难获得一致认可。因此在现有资源及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及一线实践者要加强对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即从马克思主义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寻找切实的理论依据,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炼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以形成统一认知,为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有逻辑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升对相关原理的解释比例,即有意识地凸显部分基本原理的构建工作,并适当寻求其他研究人员的点评与讨论,力求在学科讨论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对于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方面,研究人员要尽量争取开展独立的课题形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高校学生管理部分内容为课题的切入点构建相关研究,以争取单位的支持,保障逻辑分析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从基本原理构建与客观条件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工作。

3.2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

由于研究指标的缺失及研究方法的缺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的分析逻辑建构工作无法获得科学性、客观性的保障,进而实证分析无法有效开展起来,规范分析在缺乏必要支持下也不能进行,逻辑分析工作只能局限于主观理解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关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工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其指标的评定体系为思政教育体系的逻辑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因此在现阶段开展逻辑分析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社会学科分析方法构建本学科必要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内容本属于社会学科的一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而教育学研究内容又对高校思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是高校思想教育的研究成果对学科的规范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这两方面补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下逻辑分析方法的构建获得参考,实际分析方向及指标的构建得到保障,进而整个逻辑分析的科学化、客观化及分析成果的实用性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3.3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逻辑分析工作往往以部分学科为基础进行,如经济学、管理学等,进而通过这些学科的分析方法、分析指标、分析思路及相关结论推动整个思政逻辑分析工作的进行。虽然在这一方法下,思政教育分析工作获得了显著推进,但是学科的主体性无法有效凸显出来。所以现阶段在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开展逻辑分析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前期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的探究等工作不断强化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尽量将相关方法与思政研究分析内容结合,以思政研究主要目标与主要指标为指导开展研究工作,逐步把本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凸显出来,进而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下分析逻辑的建构才能逐步获得认可,尤其在逻辑分析的独立性、客观性方面逐步获得提升。整个逻辑体系的分析工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也能逐渐变得科学化,整个逻辑分析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应用的效果逐步增强,自身理论分析结论形成与探讨也能获得认可。

文章根据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其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探究,在整体分析工作开展之前,文章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认定思政教师与思政研究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主体,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客体,并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逻辑分析重点内容进行基本探究。在对思政教育体系逻辑分析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对其基本原理构建不足,体系分析缺乏基础;逻辑分析指标缺乏及逻辑分析方法的缺失进行描述,进而客观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体系下逻辑分析的不足。最后文章结合之前分析,从基本原理的构建,开展独立课题形式的逻辑分析;借助社会学科及高校发展研究的成果构建科学的逻辑分析体系;在传统学科交叉分析的基础上提升思政逻辑分析内容,强化逻辑分析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分析逻辑建构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逻辑分析工作,最终谋求学科分析的高度认可及学科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雯.关于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的思考[J].品牌(下半月),2014,12:245.

[2]徐娜.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J]. 中外企业家,2014,36:180.

人体工程学分析范文第5篇

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住建部提出积极引导高校参与造价管理重点课题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1]。在此背景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立项了33门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应用领域里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通过一段时期的课程建设,工程经济课程在教学团队、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及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均有所改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本人现将工程经济核心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做一些总结和思考,供各位同仁探讨并指正。

1教学目标改革

工程经济是工程项目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更是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以工程经济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建设领域执业资格考试(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对工程经济知识结构的要求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以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造价人才、施工人才)的一般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财务评价或国民经济评价来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综上所述,该课程需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工程经济基本要素和资金等值计算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熟悉对项目方案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工程经济评价、价值工程分析和设备更新分析的基本步骤。(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基本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各类方案(如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投标报价方案等)进行评价比选。(3)德育目标:就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而言,工程经济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更要求学生要遵守“诚信、公正、精业、进取”的执业原则,爱岗敬业,不弄虚作假,对自己的造价成果文件负责[3]。

2教学内容改革

工程经济的教学内容可大致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理论。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工程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以及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第二模块为分析方法,由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组成。第三模块为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实际运用,主要由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和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组成。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工程经济课程教学调研的结果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投资估算编制、项目确定性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经济评价。

3教学方法改革

工程经济教学内容知识点多,日常的课程教学以讲解计算方法或理论为主,学生容易感觉教学内容枯燥,考核方式科学性不够,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忽视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核心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调整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最佳的课程主线,从对应的教学案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4教学体系改革

工程造价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互结合的复合性学科,针对该专业的特点,有必要让学生深化经济知识水平,具备利用工程经济知识知道、合理评价工程项目的能力[4]。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程经济教学的体系进行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独立实训环节。实践部分以具体工程项目财务评价进行驱动,包含课程从投资估算编制到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分析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具体项目经济评价的运用能力,掌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实训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际项目作为背景,介绍理论知识后即引导学生课后完成相关报表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得出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