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河口海岸 人类活动 环境变异 资源利用 巨大挑战

引 言

河口是流域和海洋的枢纽,既是流域物质的归宿,又是海洋的开始;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带。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各种过程(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地质的)耦合多变,演变机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

集居之地,世界 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河口海岸地区的压力。同时,流域的高强度开发,如森林的破坏、高坝的建设、跨流域的调水、化肥的大量使用等直接影响到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加上全球变化、全球变暖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和生存质量构成严峻的威胁。因此,河口海岸的研究、开发和保护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和科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提出了研究目标、计划和治理对策[1—3]。

河口海岸带汇聚各种陆地(流域)物质:淡水径流、泥沙和化学物质,在海洋动力波、流、潮及其巨大能量的作用下,改变其例边界和底边界以及区域生态环境[4]。入海泥沙及化学物质的75~90%归宿于海岸带。因此,以流域为纽带的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赋予流域环境的压力最终向河口转移、汇聚,通过物质和能量通量的变化对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海岸线长18000km,拥有37万km2的领海和约300万km2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据 20世纪80年代统计,我国入海河流总经流量,占世界人海径流总量的3.9%;总输沙量占世界总量高达10%以上。其中,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江河的径流和输沙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3%、 82%左右。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占陆域国土13%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左右的人口,创造全国60%左右的国民经济产值,它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也使海岸承受沉重的环境压力。与此同时,面积约300万km2(占国土的31.4%)的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聚居7一8亿人口,人类生存发展对流域资源的需求之切和赋予环境的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它是人类活动最频繁而强烈的区域,植被破坏、建坝筑库、截流引水、工业和民用污水排放、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等产生的环境后果势必向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传递转移。近年来,大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已出现许多引人关注的问题。正在建设的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库和择日而举的南水北调工程还会进一步改变长江、黄河中下游的水沙过程及通量,所有这些会对东部沿海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也是当前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严重挑战。

1 挑战之一:河流入海沙量急剧减少

河口是流域物质入海的必经之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通道,陆地的物质流一水、沙、化学物质,通过这个通道输送海洋[5]。在河口和邻近海岸陆海相互作用中,河流入海物质是海岸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估算,每年由陆地进入海洋的物质约有85%是经河口搬运入海的,可见,河口在陆地物质入海中起着重要作用。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产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其中,入海泥沙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河流入海物质在口外的扩散,形成的冲淡水飘浮在盐水层上面,形成河口锋,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三角洲。

我国主要河口与世界上其它许多河口一样都面临着入海泥沙显著减少的现象。全球入海的泥沙总量为180一240亿t/a[6],在50~80年代,我国河流每年挟带20亿 t的泥沙入海,占全世界人海泥沙的10%,其中主要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占80%左右。黄河过去年输沙12亿t,素以多沙称著于世。黄河在1960年由于三门峡水库截流出现第一次断流,之后,自1972年起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图1),1997年利津水文站就断流13次,累计226天,河口330天无水沙入海。黄河的断流导致入海泥沙锐减,近几年的黄河来沙仅相当于50年代的l/6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不到2000万t。

长江年入海泥沙在70年代以前近5亿t,近30年来入海泥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图2),90年代比60年代减少了l/3,比 80年代减少21%,到2000年入海泥沙为3.4亿 t。而长江的入海径流50年代以来呈波动变化,并没有减少的趋势。

珠江三角洲河道大量采沙,使得入海推移质泥沙大量减少。中小河流存在同样的问题,渤海湾沿岸许多入海河流成了有河无尾的现象,如滦河入海泥沙在引滦工程后减少了95%[7];胶州湾80年代的入湾河流泥沙量仅相当于50年代的2~3%。浙江一些山区河流因上游大量用水,河口航道由河控型转变为潮控型,引起了航道的淤积。可见,目前主要因黄河、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变异,近年我国河流入海沙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以上。

河流入海物质流是一个变数,变数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其中流域人类活动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泥沙的变化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恢复。中国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而近50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8.7%增加到2000年的16.55%,这有利于水土保持。我国海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河口众多,淤泥质海岸分布广泛。近年来流域开发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增加,高坝占世界的一半,加上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实施,对河流入海沙产生明显的改变。河流入海泥沙的改变,直接引起河口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的冲淤演变。水库的建设对水起到调控作用,而对沙则起了拦截作用。目前我国大中小水库有84944座,主要集中在三大流域长江、黄河和珠江,共计占75%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就有43948座,占一半左右,黄河及华北平原9842座,占11.6%,珠江主要部分10845座,占12.8%。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是,即将竣工的长江三峡工程对径流的调节和泥沙的拦截;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分别调水130一170、130~140和120一170亿方,对长江口水沙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我国的入海泥沙从80年代以前入海泥沙的总量近20亿t,至20世纪末降至不足10亿t,甚至可能只有 5一 7亿t。入海泥沙锐减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就是,河口三角洲海岸岸滩在新的动力泥沙环境条件下发生新的冲淤演变调整,过去淤涨型河口海岸,淤涨速度减缓、转化成平衡型蚀型。黄河三角洲从过去年均造陆23km2,演变为大面积的侵蚀后退,使胜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大面积丧失和滩涂资源减少。尽管近年来长江口期间带滩地保持着较高的淤涨趋势,但水下三角洲堆积速率已明显趋缓,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现大范围的侵蚀,这一问题不容忽初。

2 挑战之二: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

河流入海物质流除了淡水径流及其挟带的固体径流一泥沙外,还包括化学径流(污染物和营养盐)。入海化学径流因为人类活动而呈现恶化现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田大量施肥和城市工业化发展排出的大量污水。我国的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与年俱增,从 1978年的884万t增加到1999年的4124.3万t, 20年时间增加了4倍多(图3)。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十分快速,50年代我国城市化程度仅为10~12%左右。90年代中期近 30%,而目前城市化程度已达36%。城市化导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从而用水量也大量增加,1985年全国生活用水量仅51.9亿t,而1999年全国供水总量达467.5亿t,其中生活用水189.6亿t,生产用水236.5亿 t。城市化导致了污染化,就陆地水而言,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约50%以上河段水质为IV类、V类或劣V类水[8]。全国1997年废污水总排放量584亿t,城镇污水排放量达584亿m3/a[9]。全国河流长度有70.6%受污染,根据10万km的评价河段,IV类以上47%,而1984年IV类以上21.8%。1999年长江总评价河段31106km,其中I类水质仅6.6%,Ⅱ、Ⅲ类水质39.5%和33.1%,IV类以上达20.8%。长江三角洲地区IV类及以上占82.5%,所以,长江口及杭州湾排海污水所引起的海水污染范围较严重。另外,人类快速增长的海洋开发利用,导致残水区域正经历废物排放、热与辐射污染、疏浚、海岸建筑、采矿和掠夺性开发的巨大影响。

由于大量污水排放入海,使得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沿海不少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域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根据1999年全国近岸368个监测站位数据表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以劣IV类和Ⅱ类为主;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总体上东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黄海。报道称“沿大部分滨海地区,水质劣手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扩展至距岸10—30km,而江苏、上海、浙江以及辽东湾沿岸,已扩展至距岸120——200km处”。长江口营养盐入海通量和污染物排海量大幅增加,以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成为我国沿海劣质水分布面积最大、富营养化多发的区域;长江口水质标准不到IV级。由于水质恶化,沿海赤潮频发。近年来,我国急速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自1972年起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损失以10亿元计。其中东海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海和渤海、南海、长江、珠江口外海域都发现了底层缺氧区。富营养化是我国近岸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无机氮、无机磷为代表性营养盐在我国四个海区均严重超标,特别是在城市集中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近岸海域。所有这些都表明,由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引起的河口海岸带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3 挑战之三:河口与滨海湿地丧失与修复

湿地是生命之水,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它具有多种功能,有降减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它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特别是许多濒危水禽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场所。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湿地面积(包括滨海、河口、河流、湖泊和沼泽)大约 2500万ha,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其中河口和滨海湿地约为500万ha,是极为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不当的人为活动使近年来我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致使湿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衰退的严重威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反映出:芦苇、沼泽、泻湖等滨海湿地丧失约50%,我国红树林从50年代的5万ha降为目前的1.5万ha,丧失70%以上,珊瑚礁由于人为开采、电厂温排水、海上倾废、透明度下降等,近十年来,近岸珊瑚礁80%遭不同程度破坏。海岸侵蚀、滩涂围里等使得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如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总面积约4500km2,其中潮上带湿地2000 km2,潮间带1000 km2,潮下带1500 km2。8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断流的不断加剧,下泄泥沙的锐减,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不仅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和严重威胁,而且受海水侵蚀,大面积后退,期间带湿地范围减少。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人类认识到,破坏湿地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湿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专门签署了湿地保护公约。1992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湿地缔约国,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强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湿地的研究。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的18个,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湿地保护方面有下列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我国海岸地带变化情况差异甚大,有的是淤进海岸,有的是依退海岸,有的相对平衡,而淤进海岸有快有慢。对于不同的海岸动态,湿地保护应有所差别,因此湿地需要采取动态保护;其二,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海岸湿地的修复工作,改善海岸生态系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这种恢复工作也是因地而异,如美国河口修复组织制定2010年100万英亩修复目标[10],其中也包括种草和群众教育等工作。我国沿海省市实际上已在做了一些湿地修复工作,如长江口九段沙生态工程,大米草种植以及多种形态的生态工程。今后在修复工作方面需要加强深化研究,有效地组织实施。

4 挑战之四: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

目前,全球性增温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已引起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据IPCC (1995)对过去100年的海平面评估认为上升了18cm,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预测认为2050年时将上升20cm,2100年时上升49cm[11]。根据近40多年的验潮资料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2.0mm/a,与全球上升速率一致[12]。对于局部地区来讲,海平面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相对变化。相对海平面上升由三个因素叠加而成:全球性(绝对)海平面上升、区域地壳下沉和抽取地下水或沉积物密实等引起的地面沉降。我国沿海,尤其是几大三角洲地区,因人为原因地面沉降严重,区域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蚀后退、沿海平原低地的淹没和沼泽化、河口和地下盐水入侵、海洋动力增强,特别是风暴潮灾加剧、海堤失效等,这将严重制约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我国沿海平原海岸城市群密集的地带,威胁很大。世界半数以上海岸受到侵蚀,这其中不同程度地包含有海平面上升因素的影响。从Bruun定律可知,微小的海平面上升可引起较大的岸线后退[13]。海平面上升又为海水入侵提供了动力条件,海洋动力增强引起海岸侵蚀加剧[14]。海平面上升,滩涂地带首当其冲,据估计[15],海平面上升0.5m,滩涂将损失24%~34%,如上升1m损失44%~56%,使低潮滩转化成潮下带。虽然我国重要的平原海岸地区有海堤的保护[16],海岸线受人工约束,海平面上升无法保持原状向陆位移,但会引起海滩的下蚀,危及海堤和海港等工程设施。同时,海平面上升不仅使沿海湿地面积减少,而且湿地受海水地下入侵而加剧盐碱化。目前海岸侵蚀的各种因素中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比重较小,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累积性。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74-02

流动人口犯罪是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犯罪类型,其反映的人口是动态的。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发达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多是以外出务工赚钱为目的,并且其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以技术型或体力型劳动为主。这就导致了其工作的内容并不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地位,提高他们在其他人群眼中的地位。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能在自然情况下自行地演变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对撞。

一、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现状

我国城市化的演进直接推动了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随之出现的流动人口的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并且在当前经济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大多数的流动人口都流向了城市,流动人口犯罪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其中尤以发达城市最为明显。社会生态学理论中明确地提到――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阶层、人口密度、交通等环境的巨变。当前需要明确一个客观现实,就是城市规模的大小与犯罪发生的数量呈正比――在一个国家中,城市规模越大,犯罪率越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即城市规模越大,犯罪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发生的数量就越多。

二、流动人口群体的犯罪特点分析

(一)形成了规模化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且不断强化

集体行动及细致的分工给犯罪组织成员建立了强大的实施犯罪行为的自信,从心理上减弱了其负担的犯罪风险感,使得犯罪组织成员认为在其犯罪组织领导下的集体行动必定会万无一失。于是,他们在犯罪时更倾向于疯狂和暴力。犯罪组织的集体行动会使得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自身的犯罪行为,将自己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合理化,以减轻心理上的犯罪忧虑感以及对于刑罚的恐惧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的帮派思想影响,犯罪组织内有着极其严密的分工和强烈的内部等级观念。他们一方面形成一套有体系的犯罪模式,以提高犯罪组织进行犯罪的效率。而另一方面,犯罪组织成员这种由等级观衍生的服从心理构建了犯罪组织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支柱。

(二)流动人口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强,农村对城市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地域的不同,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思考习惯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也导致了其犯罪方式和犯罪原因上有很大的差别,然后形成这些犯罪上的差别原因是多样的。城市与农村的未成年人在思想上的观念不同,对待犯罪行为的看法也不同,生活在城市未成年人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他们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是自私的以及是否是对社会不利的,而生活在农村从小就未受到基本教育、缺乏家教的未成年人就会毫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底线,也就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了。究其根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普法教育和基础素质教育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此外,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城市与农村未成年人形成不同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因素在社会生态运行的互动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或失误,这才导致犯罪现象的大量出现。而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使功能健全强大的社会“犯罪免疫系统”无法被建立,从而影响了一个健康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流动人口犯罪预防对策

犯罪生态学应从犯罪生态圈和犯罪形态的新视角出发,着眼于构建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生态系统的犯罪免疫力,以抑制和消除犯罪现象。流动人口犯罪的衍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性,因此在流动人口相关犯罪的预防以及治理上,我们不仅需要从传统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心理、动机因素上进行预防,同样应该重视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自然生态因素。

(一)加强刑事侦查力度,强化犯罪预防手段

情报工作是以动态人员管控和重大事件预警为切入点,将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有价值信息整合起来,不断对比碰撞,深入挖掘信息背后隐藏的犯罪动向,主动预防犯罪。流动人口的犯罪侦察工作需要大量的社会基础情报,然而由于流动人口基础大,流动范围大且流动自由,在社会治安警力又有限的情况下,其犯罪侦察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并且,“犯罪是不能被杜绝的”,如何尽量减少流动人口的犯罪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针对流动人口犯罪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并结合“破窗理论”的实际要求,刑侦机关应对流动人口犯罪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强化刑事侦查手段、积极建立流动人口定点监控情报网络,做到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加大流动人口犯罪打击力度,不断缩减流动人口犯罪的范围,这将对流动人口的犯罪心理与动机起到极强的震慑作用,从而使犯罪的数量逐渐减少。

(二)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强化归属感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是中国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事关全局、事关未来的重大现实问题。一个城市的包容程度决定了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倡导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也是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流动人口在其所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心理的异地归属感。一方面,可以排除其由于离开家乡滋生的孤独感而产生的烦躁情绪,让其在异地也能体验到家的感觉;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来说,融入新生劳动力人口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增加他们的这种社会归属感将对有效地弱化其犯罪意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氛围

犯罪生态学理论认为,社区的经济状况是社区是否解组的标志之一。如果社区的经济状况比较差,则标志着该社区可能处于解组的状态,而社区的无序状态则会加剧社区的解组,从而造成该社区成为适合的犯罪目标。社会环境的优劣对流动人口的心理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一个环境极好的社会、社区环境不仅能够改善社区气氛,并且能有效地遏制较差情况的发生――例如流动人口易于在脏、乱、差且缺乏治理的地方实施犯罪行为。因此,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氛围是有效遏制流动人口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社会环境能有效地减少犯罪情况的发生,这对城市管理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提示作用。

(四)维系良好的社会纽带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人之所以不犯罪,是由于他害怕犯罪行为将损害自己与朋友、家庭、邻居等的联系,因而保持了克制。社会纽带是制约人们犯罪的重要因素。城市中的外来人员,由于其远离家乡,身边通常缺乏家人的陪伴,而只有谋求共同流浪异乡、同为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乡”。但该类人群的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并且通常缺乏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能力,容易听信他人怂恿,为了谋取所谓的“共同”利益而形成有组织犯罪团伙以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在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初期甚至还会认为“就算是犯罪,分担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也就小了”。因此要降低流动人口犯罪数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引导该类群体形成健康的团体,使他们不为了其一时不能满足的诉求或是经济上的需求而受到他人犯罪意志的怂恿。

(五)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与教育

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很多在城市中务工的外来人口由于受到自身原居住地的人文、习惯的影响,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对城市中的公共关系以及公共安全来说是否构成了威胁。城市流动人口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因此可以以其具体的工作单位为基础,进行单位内部的相关法制宣传,通过耳濡目染的自然宣传使其明确法律中刑法处罚的犯罪范围,以对其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抑制、消除作用。

因此,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积极并全面、有效的社会法制教育能够让他们认清个人各种行为的底线,明确自身的何种行为是合乎法律的、何种行为是触犯法律道德底线的;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法制宣传,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丰富个人法律精神与素养,养成良好的守法、用法、护法的习惯,而不是利用暴力来解决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难。这相当于从侧面增加了减少城市流动人口暴力犯罪的途径。

(六)合理控制流动人口的金钱欲望

首先,应当合理优化流动人口的经济待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工作状况进行政策上的适当照顾;其次,转移其对金钱的注意力,以国家政策、社会号召等手段在流动人员中形成良性的经济竞争气氛,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个人的工作能力进行充分肯定并予以积极鼓励;最后,加强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宣传――强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在外来人口中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观念;宣传社会主义现代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来影响流动人口中的非正常的金钱价值观念;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中勤劳致富的基本价值取向来弱化其对金钱的盲目追求。

四、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启示

(一)自然生态治理

自然因素对流动人口犯罪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犯罪从犯罪生态学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自然、人口的矛盾网络激化所形成的。其中不仅仅是社会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激化,自然在这组矛盾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流动人口的犯罪预防对如何杜绝自然因素对犯罪所起到的催化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犯罪生态学的研究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犯罪社会原因主导地位论断,从而引导犯罪原因理论向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社会因素相结合的领域进行重视。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胃癌;手术前护理;手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77-03

1胃癌治疗原则

1.1手术治疗:

①根治切除:

②胃癌的原发灶及周围胃组织(病变近端6cm,远端4―5cm以上)和区域淋巴结清扫(胃周的区域淋巴结)

③姑息性切除:切除原发灶及淋巴结

④短路手术:解除梗阻

1.2化疗:全身或局部(介入)

1.3增强免疫

2胃癌手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术前保留内科治疗。

2.2营养支持:提高对手术是耐受力,纠正贫血。

2.3饮食要少食多餐,并半流质为好。

2.4幽门梗阻:在术前三日每晚应洗胃,以减轻幽门水肿;还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常伴有低钾性碱中毒)。

2.5术晨安置胃管。

3胃癌手术后护理

除外科护理常规外,作好胃肠减压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预防并发证的护理等是非常重要的[1]。

3.1心理护理:胃癌术后病人由于病情特殊,容易变得过分关注自我,需要外界的帮助,需要鼓励,得到同情、关心和支持。护士应给予病人心理安慰,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使病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战胜疾病的重要精神支柱。平时多与病人谈心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有利于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医生、护士与家属都应掌握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技巧,具有同情心,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周围的人尤其家属对他同情和理解。及时有效的给予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2胃肠减压的护理:

a.保持胃管通畅,预防吻合口水肿及吻合口瘘,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并详细记录,如有鲜红色血性液体流出,要及时报告医生,胃管要固定好,注意在病人翻身或下地时引流管有无脱落或侧孔吸住胃壁,影响减压效果[4]。

b.妥善固定,改进胃管的固定方法良好的固定方法既可防止脱管,又可增加患者自行拔管的难度,我们目前采用两种固定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种“Y型”固定,采用3M绢质胶布,取1条长约10cm、宽约2.5cm的胶布,从一端中间撕开6~8cm,未撕开的贴于鼻翼上(靠近鼻尖),撕开的2条分左右方向交叉绕在胃管上;再取长5~7cm的胶布,从中间撕开成2条,将其中一条以高抬法将胃管固定于一侧面颊部,另一条固定于鼻翼胶布上端(不超过鼻翼的宽度)[8]。另一种方法是“工字型”固定,采用3M棉质胶布,取长3.5cm、宽2cm的胶布,在上1.5cm、下1cm处两边分别向内剪去0.5cm,即成“工”字型,上贴于鼻翼上,下贴包绕于胃管上。再取一条型3M棉质胶布约1cm×6cm,以高抬法将胃管固定于一侧面颊部。这两种方法均值得推广应用。

c.做好置管期间的基础护理,增进患者的舒适感针对留置胃管后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出现干痛、黏膜破溃,应做好患者的口腔、鼻腔护理,每日数次含漱温开水,口唇涂石蜡油。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2次/d,以减轻咽喉不适;适当抬高床头30°~45°或取半坐卧位,减少胃液返流。鼓励患者经常翻身改变,使胃管前端与胃体的各个部位充分接触,增强了胃管引流效果,减轻胃胀而引起的不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制酸、保胃、促进胃动力的药物等,减轻胃部不适症状;病友间的帮助和鼓励以及亲人、朋友的陪护,使病人在保持安静的条件下得到安慰和鼓励,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减轻不适感觉[7]。

3.3一般护理:

a.:硬膜外麻醉后平卧6小时或全麻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取半卧位,要缓慢抬高床头,并嘱病人闭眼,防止头晕,半卧位有利于病人呼吸和循环,减轻切口张力,有利于引流,促进切口愈合。除年老体弱或病情危重者外,第2天协助病人下床活动,应循序渐进,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预防各种并发症,活动量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b.观察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主张自主翻身。

c.病室环境须保持安静、清洁、整齐、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床铺整洁,室温以18-20℃为宜,夏天宜凉爽,冬天宜暖和。

d.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缺钾和有无低钾性碱中毒的发生。合理补液,保证输液速度,失血多的患者应先输血,钾低的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补钾,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心肺功能差的要根据心率及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诱发心衰及其他并发症。

3.4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别供给流质、半流质、软饭和普通饭,根据中医辨证施食,胃癌病人多有纳呆、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中医辨证多属虚证,饮食上尽量少食用粗糙粮食,禁忌烟酒和过冷过热的食物并要少量多餐,给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胃癌病人除进食各种鱼肉蛋白及奶制品外,宜多食含有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保证营养均衡[5]。因不少病人术后放疗或化疗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反应,如全身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此时可在食物中增加调味料,尽量调剂病人的口味,食物要少而精,品种多样化,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美及适宜的温度,以刺激病人食欲,允许病人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保证口腔卫生,以增进食欲。

3.5各种引流管的护理[6]:术终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标明各引流管的名称,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保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若短期内引流液增多且成新鲜血液,警惕腹腔内出血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3.6恶心呕吐的护理:病人呕吐时需要侧卧,以防误吸,呕吐后协助病人漱口,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并记录,如有异常留标本送检。按医嘱给予止吐药胃复安、维生素B6、安定注射液,观察止吐效果,指导病人配合气功放松疗法或转移技术,频繁呕吐时需补充液体或胃肠外营养,密切观察,如出现持续性呕吐见于肠梗阻,及时报告医生。

3.7疼痛的护理: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手术后病人出现过渡紧张和焦虑,常使疼痛加重,要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反射的部位。因此,护士可以通过抚慰、解释等方法达到减痛效果,也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躁和忧虑。冷湿敷法、热湿敷法,也可用辅助止痛方法,殷切的关心体贴也可缓解疼痛。癌症晚期的病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口服止痛药,必要时给予强痛定、杜冷丁肌注止痛,以减轻病人的疼痛。

3.8肠内营养液的输注:肠内营养管采用鼻空肠管,长约120cm,直径:2mm。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将胃管和术中将鼻空肠管经鼻孔插入胃内,术中在消化道重建后,由术者将胃管、鼻空肠管分开,胃管留在胃内,再由导丝引导鼻空肠管至肠吻合口远端15~30cm处留管,拔出导丝。

a.速度和量:要求由慢到快,由少到多。术后24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刺激肠道蠕动和功能恢复。术后48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和部分稀米汤,72h后开始全量输注肠内自制混合性营养液,总量2000~3000ml。分次200~300ml滴入,监测尿量控制总入量。输注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b.温度:一般应加热至30~40℃后输注,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黏膜;

c.预防营养管堵塞:为防止营养管堵塞,应8~12h常规冲洗营养管1次或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和药物前后冲洗营养管;

d.其他:如输注过程中,患者保持30~40°半卧;监测患者水电解质情况;定期评价患者营养状况。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1出血:术后24小时内从胃管引流出100―300ml红色血液,是因为术中存在留或手术创面渗血,这是正常情况。如大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缝线脱落所致;亦可为胃肠减压吸引力过大所致粘膜撕裂出血。在4―6天发生出血:多系吻合口粘膜坏死脱落所致。在术后10-15天发生出血:多系吻合口处缝线感染,粘膜下积脓腐蚀血管所致。

a.出血的处理原则:术后出血绝大多数经姑息治疗自行停止;如经姑息效果不佳,出血量大,有休克征象者应早期再次手术。

b.出血的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肠胃减压抽出物的性状;若出现休克应抢休克,按休克护理;止血,遵医嘱用止血药,如白眉蛇毒凝血酶;或泮托拉唑中和胃酸改变PH。

4.2腹膜炎与十二指肠瘘:

4.2.1原因:

①术前准备不完善或手术时污染了腹腔。

②胃吻合口破裂或瘘:少见;多发生在手术后5-7天;由于缝口不严,吻合口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导致吻合口愈合不良[2]。

③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多发生在术后3-6天;常见原因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瘢痕多,粘连重,手术困难,残端封闭不严,又加之本身就供血不足;胃空肠吻合口的输入段的空肠又梗阻使十二指肠膨胀,内压过高所致。

4.2.2护理:

①观察T.P.R及腹部体征:若术后3-6天出现上腹疼痛、发烧,脉搏增快等常提示有瘘的可能。

②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③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④保持引流管通畅。

⑤局部皮肤护理。

4.3术后梗阻:根据梗阻部位,术后梗阻可分为输入攀、输出攀和吻合口梗阻。输入攀梗阻:多发生在毕罗Ⅱ式术后

4.3.1输入攀梗阻

①输入攀梗阻的原因:如输入空肠段在吻合口处形成锐角;输入攀过长发生曲折,则近端内的胆汁、胰液、肠液等不易排出,在空肠内滞留形成梗阻;当输入空肠攀过长时,食物进入输入空肠攀后亦不易排出,也将在空肠内滞留而形成梗阻。

②输入攀梗阻的表现:进食后感上腹部发胀;轻者有反胃现象,呕吐少量苦味液体;重者:发生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胆液,一般不含食物,有时可吐出大量胆汁,呕吐后症状既减轻,感觉舒适。X线透视可见钡剂顺利通过吻合口进入输入攀。输入攀梗阻往往在数星期内症状减轻,渐渐完全消;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矫正梗阻。

③输入攀梗阻的护理: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重度梗阻应协助医师做好手术前准备。

4.3.2吻合口梗阻

①机械性梗阻

a.原因:吻合口过小;胃肠壁内翻过多;输出攀逆行套叠所致;

b.症状:进食后上腹饱满,呕吐食物,不含胆汁;X线吞钡:发现钡剂全部停留在胃内;一旦发生:需再次手术,重新吻合,解除梗阻

②胃肠吻合口排空障碍:多见,发生于术后7-10天。

a.症状:病人已服流质改为半流质或进了不消化的食物,如油炸花生米、鸡蛋等油腻食物后突然发生呕吐;轻者经禁食b.胃肠减压3-4天可自愈,重者可维持20-30天之久。X线钡餐可见吻合口延发及输出攀,有较长狭窄,形成如漏斗。

c.原因:不太清楚,多与残胃无张力,吻合口水肿,输出攀肠麻痹,肠道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变态反应所致。

d.护理:禁食、胃肠加压;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遵医嘱可使用激素或新斯的明(0.5-1mg/天分1-2次注射)

4.3.3输出攀梗阻[3]:

a.原因:多因粘连,大网膜水肿,大网膜炎性肿胀压迫。结肠后吻合时,横结肠系膜上的开孔未能固定在吻合口近端的壁上,反而过紧的拘束着和压迫输出攀所致。

b.症状:上腹饱胀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X线吞钡:见钡盐顺利进行输入攀。

c.护理:禁食,胃肠减压;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经上述处理后梗阻不缓解,应协助医师做好手术准备

4.3.4倾倒综合征:一旦发生宜手术治疗。多在进食后15分钟左右发生,这与所进的食物性质、量有关系,如:进了甜食、牛奶后易发生。

a.临床表现:心悸,出汗,头昏,无力,面色苍白,脉搏增快。有时可有剑突下膨胀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肠鸣增加,腹泻,肢体麻木等。

b.护理:进食后平卧10-20分钟,上述症状可缓解;如吻合口部大,术后早期应少食多餐,避免甜食过多。

4.3.5吻合口溃疡:90%以上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行了胃大部切除术后2年内。溃疡多在吻合口空肠侧。

a.症状:病人出现和原有溃疡病相似的症状,只是疼痛较剧烈,节律不明显,局部有压痛。易伴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形成为空肠、结肠瘘,因此病人有肠蠕动增加,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

b.最常见原因:胃切除不足;溃疡旷置时;胃窦粘膜游离不够;空肠输入段过长。

c.护理: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适失衡;静脉营养支持;观察有无瘘的发生。

4.3.6营养性并发症[9]:

a.原因: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消化吸收动能紊乱所致,尤其是胃切除过多;胃液分泌减少,排空快,消化吸收不足;小肠蠕动增快,胃排空快,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胃酸减少,食物经十二指肠直接进入小肠上段,又由于肠蠕动增加,影响Fe的吸收;胃切除后,抗贫血因子缺乏,使VitB12吸收障碍;有倾倒综合征病人,因怕进食,加之食物排空快,不能与消化液混合,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b.护理:调节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为宜;遵医嘱适当补充稀HCI、胃酶合剂、B族Vit;如有腹泻可加消胆胺结合胆盐,抑制细菌生长,可防止胆盐分解;贫血者可少量多次成分输血。进食的护理:胃肠功能恢复后即开始试探饮食;

第一天:30ml/一次/h,一天10次(术后流质);第二天:60ml/一次/h,一天11次(术后流质);第三天:125-150ml/一次/2h,一天8次(流质);第四天:流质饮食全量,一天8次;第五天:稀饭;3月内均为稀饭,面条;3月后开始干饭(现有较多学者提出第三天就开始吃稀饭)。

参考文献

[1]曹红霞.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辽宁医学杂志,2011,25(1):46-47

[2]高娴,肖莉等.胃癌患者留置胃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局部手术学杂志,2011,22(2):168-170.

[3]黄爱微,范栩妃,石素文,等.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改进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0):2830.

[4]张乃霞,金力枝,赛群.留置胃管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5):6332634.

[5]吴玉琴,张淑芬;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65-766

[6]曹伟新,主编.外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李敏颖;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的护理体会.中外医疗,(2011)01(a)-0151-01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引流术;切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 R63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038-02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of closed drainage in abdominal infected surgical wound

LI Yu1, ZHAO Yuzhou2*, WANG Baoting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106 cases of abdomin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93 cases that were infected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from January 2005 to May 2010, 106 cases of them were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and 87 cases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compared the incision healing time, the time they stay in the hospital, and bandage time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roup cured by closed drainage had a shorter time in incision healing, the time they stay at hospital and the bandage tim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losed drainage can quickly heal the wound, and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decrease the bandage times.

[Key words] The incision infected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Closed drainage; Incision healing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腹部手术中多为胃肠道手术,因可能存在术中污染,切口以Ⅱ类切口居多。据报道国内Ⅱ类切口感染率可能高达6.21%[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切口,二期愈合。近年来笔者经切口放置皮下引流管,行闭式引流,不仅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文就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进行具体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 2010年5月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193例腹部开放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切口处理情况分为闭式引流组和开放引流组。其中闭式引流组106例,男性52例,女性54例;年龄23~87岁,中位年龄56岁;开放引流组87例,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22~85岁,中位年龄54岁。

1.2 治疗方法

1.2.1 闭式引流组:①发现切口感染后立即拆除切口皮肤缝线,给予彻底清创(必要时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0.9%NaCl溶液冲洗切口)。②在切口底部放置直径约0.5 cm皮下引流管,自切口一端旁开1~2 cm自皮肤戳孔引出。③皮肤及皮下组织行4号丝线纵褥式缝合以对拢切口。④皮下引流管接负压持续引流,并间断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引流。⑤每3~5天切口清洁换药,至引流量减少至2 ml以下且引流液为清亮时拔除引流管。⑥拔管后1~2 d拆除皮肤缝线。

1.2.2 开放引流组:①切口清创同闭式引流组。②开放换药至切口未有明显渗出,肉芽组织新鲜[2]。③行纵褥式缝合对拢切口。④缝合后7~10 d拆除皮肤缝线。

1.3 统计学方法

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指标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等指标,见表1。

3 讨论

3.1腹部切口处理方法的缺点

腹部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既有患者自身原因(如糖尿病、严重贫血、肥胖、低蛋白血症),也存在医源性因素(如消毒不严格、手术时间长、血肿形成、存在死腔、缝线张力过高、电刀电凝时间过长)。近年有研究发现,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糖尿病患病率的提高,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有增多趋势。切口感染时间一般在术后3~7 d,也有假性愈合者晚至出院后3~7 d[3]。

传统的敞开式换药虽然具有引流通畅、抑制厌氧菌和脆弱类杆菌的生长、预防感染向切口周围组织或深部蔓延等优点。但切口敞开后,需要长期局部换药,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后才能闭合切口,往往需要较长时间[4]。反复换药也易二次污染切口,增加医护人员劳动量,且不可避免地增加患者痛苦。

3.2 闭式引流方法的优点

闭式引流可以有效地利用负压吸引,形成主动封闭式引流,负压可使切口积液呈“零积聚”状态,并通过负压作用消除死腔。降低切口内部张力,改善组织灌流及营养状况,消减切口水肿,有利于胶原的产生和吸收,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最终达到切口愈合的目的。本研究显示,采用闭式引流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开放引流患者。闭式引流的优点还在于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处置费用低。负压吸引器可携带行走,不限制患者活动。采用闭式引流后患者的换药次数可减少至数次,有效地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且可以减轻因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5]。

3.3闭式引流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感染切口在行闭式引流前必须行手术清创、冲洗创腔,尽可能使切口组织细菌含量小于105/g,以降低感染因素[6]。②引流管的管径一般选择在5 mm左右,这样既可保证通畅引流,又尽可能地减少因管道自身体积造成的“死腔”而影响切口愈合。③引流管尽可能选择硅胶管,不仅有助于减轻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同时该管内壁光滑有利于通畅引流, 减小沉积物堵管的风险。④引流管尽可能自切口一端旁侧另开口引出,并与皮缝合固定,以保证切口形成充分的密闭,减少经切口直接引出造成局部不易愈合。⑤切口行褥式缝合,保证切口基底靠拢,同时尽可能有利于表面皮肤对合,可利于切口愈合。⑥拔除引流管后观察1~3 d若无渗液或红肿,即表明切口继续向愈合的方向发展,不会重新裂开即可拆除切口缝线。

因此,腹部感染切口的闭式引流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并能够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姜爱芳.剖腹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2):16-24.

[2]张秀勤,邢英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32-34.

[3]崔秀霞,李晓晗.腹部切口感染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27-128.

[4]吴河水,史显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附95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1):40.

[5]严梅娣,孙玉燕,张海生.真空试管负压引流与开放引流对感染切口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625-1626.

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范文第5篇

1、农村经济发展的有限性与人们物质欲望膨胀的冲

突,消费的超前性与生产力落后性的矛盾是诱发农村犯罪的直接原因;

2、社会分配不公、“制度腐败”现象也是农村犯罪的直接诱因;

3、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商品经济欠发达,经济相对落后,土地减少,就业困难,流动人口猛增而又缺乏管理,也是造成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4、缺乏社会保障机制,为农村犯罪提供了助长剂;

5、人财物大流动和农村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缝隙、漏洞,防范、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留下了犯罪的机遇和空间;

6、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是导致犯罪增加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

7、农村司法、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犯罪的专业防控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犯罪有增无减的重要因素。

农村犯罪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有几种对策可以考虑:

隔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绝对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落实“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将农村稳定和农民犯罪治理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要树立“抓经济、上项目是政绩,抓治安、抓预防、整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是政绩”的正确观念,切实克服热衷于抓经济、上项目,而忽视、轻视农村治安及农村犯罪的治理和预防观念。

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调查发现,凡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的,群众就能充分组织、发动起来,维护农村治安的各项措施均能得到落实,农村犯罪少或没有犯罪发生。有的农村几十年没有犯罪发生,甚至几十年没有诉讼。反之,农村基层组织不健全或软弱涣散的,群众组织不起来,治安形势混乱,农村犯罪高发,纠纷矛盾迭出。

因此,首先,要选配好农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两委”主要领导必须从综合素质高,群众威望好,组织领导能力强,为人办事公道正派的党员中选配。其次,农村“两委”主要领导必须以主要精力抓工作,应逐步实现专职化。第三,定期对“两委”主要领导进行政治理论、组织领导能力、文化科学知识、经营管理、民主与法制等方面的专门培训。第四,建立“两委”主要领导干部及 “两委”工作的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将农村犯罪和农村稳定与经济发展等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实行年度定期量化考核,兑现奖惩。第五,积极开展农村“两委”主要领导由国家工作人员担任的试点。第六,建议在行政学院或相关的高等院校,开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专业,将农村“两委”主要领导岗位的培训,纳入国民教育序列,进行正规化教育。同时,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工作。

隔合理设置、调整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减少农民负担,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既不便于管理,也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应当按照“统一、效能、减负”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

1、合理调整行政村设置,小村并大村。

2、设立村级政府。

在小村并大村,成立中心村的基础上,一是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废止,设立中心村人民政府,并纳入行政机关序列;二是按照“精简、效能”原则,严格控制村级政府工作人员的配置,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3—5人为宜,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应由国家工作人员担任,其他人员可实行聘用制管理;三是村级政府不再下设具体办事机构,以防增加农民负担。

3、撤销农村乡(镇)区划及建制,实行县管村。

此举可以大幅减轻农民负担,大幅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既能腾出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各项建设包括农村犯罪的防范和治理,又能为广大农村提供干部来源。

4、合理调整县级行政区划范围,逐步取消市管县的体制。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逐步调整地、市级行政区划管理范围。

一是首先将现在尚存的地区全部改为市的设置,并将市所管辖的县市予以剥离;

二是经过试点逐步实行市级单列,不再对县级行使管辖权,而由省直接管理县(市),从而形成中央、省、县、村四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格局。

隔对农村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处于闲暇、半闲暇状态,而外出打工或务工经商及寻机就业的大批流动人口,二者在农村犯罪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因此,预防和减少农村犯罪,必须重点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流动人口的管理。

1、设立专门机构。建议在中央政府、省、县、村级设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流动人口管理专门机构,作为四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对辖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流动人口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2、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抓紧制定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法,也可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或由地方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先行制定在本地适用的相关地方法规,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时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3、加强流动人口的科学管理,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快速反应。

4、强化各级政府的劳务输出、调剂职能。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中心,将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信息和各地的劳动力需求信息输入网络,实行全国统一联网运行,以合理调剂劳动力供求关系。

5、在大中城市建立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的规范的劳务市场和农民工权益保护机构。

隔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广泛吸纳农民就业

广大农村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发展农村服务行业方面还比较落后,土地还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因此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搞好传统的大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搞好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

隔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为广大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于防止和减少农村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立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对于靠自身能力可以缴纳保险费用的,鼓励提倡个人投保。对于无力缴纳的农民,可采取国家资助一部分,保险公司减免一部分、地方政府统筹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的办法,为所有农民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体制、制度和管理等原因,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再就业、子女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如不妥善解决,容易大量引发犯罪或矛盾激化。对此,应积极寻找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如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土地换社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