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治思想重要性

法治思想重要性

法治思想重要性

法治思想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重要性 方法

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目的是纠正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工作是我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思想保证,由此可见,思想工作在我国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思想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医护人员为人们服务的水平,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一、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正在不断地改革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改革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改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不断地改革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消极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目前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例如:在有些医院,个别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态度不友好,服务不到位,医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等,这些都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的后果。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只是将其工作当作获得报酬的一项任务,没有领会到医护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态度不端正,不耐烦等情绪,这样的工作态度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不利于患者在医院中保持良好的心情接受治疗。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医院的管理体制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这些漏洞衍生出了很多的问题:第一,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医院的管理中,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这就导致很多职能部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医院的内部结构不严谨。医院中有很多的部门机构,有一部分部门机构没有具体的职责,在医院中属于多余的部门,这就导致医院的机构臃肿,重叠,严重浪费了医院有限的经费;第三,选拔人才的要求不合理。有很多医院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将学历放在首位,忽视了个人的自身能力,这样的选拔是不科学的。医院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党办人员要想办法提高医院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医院的工作人员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在我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年轻的医院工作人员没有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意识,在对待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对其进行纠正。在妇幼保健院中,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有女性存在的地方就有严重的攀比现象,金钱至上的理念被很多的女性工作人员认可,这就导致很多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念不正确,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医护人员很难将为人们服务的工作精神贯彻在日常工作中。因此,党办宣传人员要将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放在首位,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让医院人员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日常熏陶下,医护人员改善自身的错误思想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中。

(二)党办人员要明确在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的一种工作。党办人员在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统领全局,在此基础之上,一步步的引导医院人员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党办人员要根据开展思想政治的目标,帮助医院建立高素质的卫生队伍。例如:在妇幼保健院中,主要接受的是妇女和幼儿,这两种群体都属于弱势群体的范畴之内,保健院中的女性工作人员居多,在面对女性患者的时候,应该发挥性别的优势,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帮助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发挥亲切力,对幼儿进行耐心的安抚,帮助幼儿适应保健院中的环境,保持心情的愉悦。这样的工作态度才是医护人员应该具有的工作态度。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目的就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自身的素质水平,在思想政治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医德,在对患者进行服务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爱心、有耐心并且要细心,这样不仅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对患者来说也是百利无一害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的开展,对医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党办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明确目标,并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

(三)党办人员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

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确定全方位的管理。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实行全方位目标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的考核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考核,将考核的结果和医院人员的个人利益挂钩。还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的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反之,则进行适当的处罚。医院制定一系列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参与政治工作的热情,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开展[1]。

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医院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对医患人员的行为进行批评,应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尤其当有一部分员工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并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表扬,鼓励员工保持这样的状态。还可以开展评选活动,让医护人员评选出作风优良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促使其他医护人员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实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坚持言传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在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做到“言传”、“身教”,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医院开展工作的时候,不仅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要通过以身作则来让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例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医院工作的时候,要严于律己,不接受任何病患给予的红包,在面对病人的时候,要热情、耐心,和病人进行友好的沟通等。当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好,才能带动医患人员跟着去做。因此,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做到言传、身教,这样才能取得效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的因素在医院中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医院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医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完全违背了医院存在的目的,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党办工作人员在医院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纠正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医德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推动医院的长远发展。

法治思想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青年大学生心理变化 法律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针对目前国际格局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结合我国当前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特征。在目前知识经济爆炸、信息渠道多元化的形势下,如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等,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明确对象,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变化

作为高校工作者,首先就是要对我们目前教育对象——青年大学生有非常透彻了解,运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所学知识来引导和帮助他们。伴随着性的成熟,身体发育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日益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变化

青年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交往对象的重心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因为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平等关系能提供父母所不能提供的心理稳定感、认同感和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机会和场所,通过朋友之间分享共同的情感、矛盾、忧虑和困难,在相互帮助和尊重中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中学时期是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几乎达到了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猛增期。

(二)交往方式的变化

青年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身心方面的矛盾的出现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焦燥。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表露自我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团伙式的交往已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因而他们交友的形式开始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特征,交往内容也逐渐从活动的外在层面向内在认识和体验方面发展。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2)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3) 性格相近,(4)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三)择友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青年大学生对朋友的选择是以其对交友意义的新认识为基础。过去朋友的选择主要以活动为中心,只要愉快相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要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

大学时期的学生友谊要比少年时稳定和深刻得多,他们在择友时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情趣,即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由于此时青年大学生的判断力、自我调节能力都得到了相对的提高,因而能够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朋友间的一些非原则问题不会影响友谊的继续。由于青年大学生志趣爱好不断的拓展,内心的丰富使大学生的交往领域比中学生广泛得多,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朋友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

(四)“拜金主义”日渐成风

有些青年大学生存在着拜金心理,认为有钱就理直气壮,没钱就“英雄气短”。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不好意思承认家庭贫困,即使家里非常拮据,却还是经常伸手要钱用来与同学攀比,完全不理会父母已经早早地累白了头、累弯了腰。

在学生中间也形成了一个拜金的圈子。就拿过生日来说,许多学生过生日一定要请客吃饭,请不起同学吃饭的孩子一般都被排斥在“圈子”之外。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之间的贺礼都是档次较高的运动包或鞋子等。学生之间把自己过生日时来祝贺的同学多少、礼物轻重作为衡量自己“面子”大小的标准。

(五)逆反心理较严重,自控能力不强

逆反心理是广大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人的表现欲望、标新立异的想法成为他们无视家长、老师和校纪校规的重要原因。一旦造成后果,以他们的能力又无法弥补。

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受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治安案件频繁发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加,这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更为严重的是给他们自身、他人及其家庭带来不幸和灾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他们提高抵御违法犯罪的免疫力,

[1] [2] [3] 

遏制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是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仍存在不少有害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一些不健康书刊、非法出版物和不良网站,宣扬色情、暴力、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有机可乘。而青年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容易误入歧途。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他们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学会排除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是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目前,有些学校的日常管理还没有真正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现阶段的学校教育还是侧重于应试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纳入学校教育主课内容。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促进学校日常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形成一套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求真务实,推进青年大学生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各方面的特点变化,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大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损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级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挖掘团组织自身的潜力,进一步培养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阵地,构建服务网络,建立和落实青年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和保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使全社会都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强烈社会氛围,建立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青年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他们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②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掌握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启蒙教育到系统教育的原则,设定相应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

、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合法与违法的界限,知道什么是犯罪,这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最低标准。而“易”的标准就要求我们在法制教育过程尽量做到通俗易懂。高校学生中接触法律知识最多的应该是学法律专业的学生,而我们现在所谈的法制教育是面对整个青年大学生群体,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运用我们的方式将其大众化,让更多的学生能接受和了解。既然法律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就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讲述一些和大学生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并且在讲述过程中尽量将一些法律专业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词语,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理解是第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丰富多彩的法律案情模拟活动则是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印象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模拟扮演某个法律事实角色,模拟某段法律事实行为,以及该行为发生后将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等等。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公平、公正等现代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在传统的课堂说教形式上,不断改进方法,创新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明白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通过影像资料、普法园地、图片巡展、现身说法、知识竞赛、法制文艺等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帮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掌握法律知识。

四、结语

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思政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注释

①张昌尔同志在团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年月日.

法治思想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法律资源 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其不断具有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塑造人的道德观念和改造人的思想品质的作用,这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 法律、法规等本身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是指在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法治体系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种要素总和。

法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我国法律中有着明显体现。

宪法体现。作为根本法, 宪法对社会主义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宪法第46 条第2款还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的这些规定,虽未直接针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育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 因此,宪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根本法依据和资源。

基本法体现。作为教育法体系中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学校德育立法提供了直接、明确的依据和资源。《教育法》第3 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第6 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与宪法抽象的规定相比,《教育法》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其他相关的教育法都从某一领域进行了相应规定。

法规、规章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法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和维护作用体现越来越明显。如《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的实施,各种纪律条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以及规范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社会德育环境如游戏厅、娱乐场所、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办法等一大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规、规章得以颁布和执行,表明着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二、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功能研究

(1)提供资源支持,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法律通过强力形成一定的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秩序准则,为统治提供有效的道义诠释,将统治者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诉求转化为民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信仰,对政治、社会参与主体进行思想与政治文化心理的认同影响和政治整合,使之形成内化性服从,从而保持与国家统治的一致性,在此过程中,法律成为国家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和法律不仅贯穿着共产主义运动在现阶段的实践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在有关条文中具体规定了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确立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也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起形成软硬结合的完整体系,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来启发人们采取正确行为的自觉性,而法律则着重于法律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但在引导人的行为和维护社会发展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彼此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觉悟”的作用,是一种以“号召”为其主要特征的影响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号召型"教育只对较先进的层次起作用,而对缺乏道德自觉和追求的人就很难起作用。法律则不同,它不仅能通过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手段惩罚那些具有道德恶行的人,保障道德规范的实现,还可通过授予荣誉称号、表彰、晋级等法律手段,鼓励人们的道德追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3)优化整合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一些认识不深入的人甚至从市场经济中找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根基,有些甚至为了利益铤而走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如此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和说服力量和效果都比较单薄,只有依靠法制的力量,再辅之以思想的上教育,才能抵御和澄清这些混乱认识和思想,形成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德育。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使大德育观念日益为广大群众所重视,这种大德育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系统德育。我国现在国民整体德育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对人的政治思想和品德行为的影响增大。因此用法律法规和制度整合优化大德育环境,使之形成合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理论探析

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法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必要从法理上厘清法律成为思想政治教资源的路径,进而为法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1)法的阶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

法的阶级性指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首先,在阶级统治中,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制度安排,将统治阶级利益宣称为全社会共同利益,从而减少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和阻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利益。法律中维护统治利益的意识形态导向,使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现,即法的阶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共生。其次,作为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中的共同利益,而非其个别成员的特殊利益或局部利益。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其成员利益的特殊性、局部性,使得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冲突,此时思想政治教育便起到了调和内部矛盾的和缓冲作用,它在思想上对统治阶级的成员进行教育和安抚,以确保统治阶级内耗的减少和整体利益的安全。此时,法为统治阶级利益划分界限,思想政治教育为统治阶级利益提供引导,二者共同构成统治内部稳定的保障,即法的阶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共荣。再次,统治阶级要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对阶级内部和不同阶级的利益矛盾进行安抚,法律等暴力手段固然必不可少,思想教育也是其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与暴力手段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软权力”,具有投入小收益大的特点,其不仅可以促进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现社会的思想统一,也对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精神引导,即法的阶级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共存。

(2)法的社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

法的社会性是指法某些内容、形式、作用效果并不以阶级为界限,而是带有普遍性和相似性。法在实现统治阶级职能的同时,法必然要为被统治阶级保留必要的生存发展空间,从而实现社会和个人的不断发展,这是由法的客观规律、特殊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身,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生活、理解人生,从而提升人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满足人的政治化需要,实现对人的精神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晦地” 塑造着准备参加社会生活的人们。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法的社会性中追求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要求,必然要求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甚至每一个人的权益予以关注,赋予其平等,自由的权利;法的公共管理职能给了人们通过实践不断达到自身提高的机会,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不断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法的社会性属性使得法本身就具有思想教育功能,国家在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实践的同时,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实现的过程。

(3)阿尔都塞对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的研究启示

阿尔都塞认为,国家权力的实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两种国家机器中进行,一种是强制性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法律的运做一方面是实现“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即法律依靠强制和暴力来保障和维护国家权力,另一方面法律又在实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即法律的教化性“在更多的时候,更深的层次上应归功于意识形态的征服功能”,这样,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存在的法律同样在于对维护国家权力维护,其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阿尔都塞的以上观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资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自然法学家眼中,法律或看作是善、公平、正义的化身,而在分析法学眼中,法律又被简单看作“者的命令”,仅仅是暴力统治的一种工具,而在阿尔都塞将法律看作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上两种对法律本质的不同认识只不过是反映了法律在维护国家权力统治过程中的两种方式而已,即作为“者命令”的法,主要发挥“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而作为“公平、正义”的法则主要发挥法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资源,其无论在其制定、实施过程中,都实现了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授权,法律的实施过程就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吕明.从意识形态到微观权力――阿尔都塞和福柯揭露法律统治思想比较[J].金陵法律评论.2009春季卷.

〔3〕刘柱海.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11月,第21卷第4期.

作者简介:

法治思想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制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为其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讲,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制度,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的组织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制度。

第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度,通常是指商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大学生进行集中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交流思想情况等各种形式的集会。凡涉及目标方向的确定、工作任务的部署等重大问题,由思想政治教育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策。这样可以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对问题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比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建立由主管领导挂帅、各高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参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有针对性地研讨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度,既要坚持开好必须召开的会,又要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有准备有结果的会,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为大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

第二,完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成才、就业、人际交往等多种问题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而学生个体思想品质、个性、心理、生理的状况千差万别,各自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定期举办涉及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座谈会,制定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学生制度和导师制度,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科学决策,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案,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对学生思想行为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第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责任制。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范围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层次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者身上,使各层次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并对各自所在岗位的工作认真负责。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将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都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引导他们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二、探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本意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就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以及同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状况。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建立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第一,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健全领导机制是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决策和协调,并根据分解目标对各部门履行职能的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各项机制的有效运行。当前,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党政要齐抓共管,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有针对性地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发挥宏观规划、政策统筹、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要组织和协调有关方面的力量,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职责,形成各方面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表明,当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较为适度的动力的时候,它才能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依靠精神鼓励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必须通过解决物质利益问题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机制应该是物质、精神双驱动模式。在物质利益方面,一是要研究如何通过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探索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生活待遇、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和工作经费等问题,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证。在精神鼓励方面,要采用表扬、嘉奖、记功和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等方式来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内部和外部问题。“在管理中为这些内部和外部问题的解决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的行为,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实践证明,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完备,保障措施是否得力,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建直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就是领导机关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行,保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和保证作用。

第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是指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反馈系统,收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方面的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与调控,对教育系统实行有效管理,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部门时刻从实际效果出发考虑问题、安排工作,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触角的大学生问题的信息收集、反馈和解决机制,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结合点,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

大学生崇高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培育和形成,最基本的要靠教育和法制。法制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机制逐步确立,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

第一,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从对思想和行为的约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约束”,而法律法规作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硬约束”。尤其是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加强法制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正tnxl~d,平所指出的:“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将法治思想和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法律法规的有效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晰化规范化,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约束手段与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法律法规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强制性弱、约束力弱之不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的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规约束机制,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快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等教育内容融于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它通过告诉大学生什么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及做了不能做的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来约束行为,并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体而言,只有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法制化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不会使已有的各项制度流于形式,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将自律与他律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制度机制法制化

论文摘要:从制度安排入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制度,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组成要素处于合理、协调的状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法治思想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46-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阶级形成、国家产生以来,就以一种普遍的实践活动而客观存在。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地位,都以各种形式从事着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教育对象认同其政治思想。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从古今中外来看,虽然各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称呼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均深刻地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本文通过对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取向、形态和方式的比较研究,找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直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这对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差异之比较

(一)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取向之比较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自古以来就坚持整体价值取向,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献身的精神。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群奉献。直到现在,我们倡导和奉行的仍是“集体的价值高于一切”。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强调个体价值取向。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到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天赋人权”理论,再到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以后的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取向一步步凸显。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虽然以各种新的面貌出现,但本质上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其坚持的依然是个体价值取向。

(二)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之比较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法治。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再到卢梭,无一不论述法治的优越性,强调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因此,西方国家的公民更要求人权平等,更强调个人独立与民主法治。这些无不为西欧资本主义民主法制的有效运行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同时,西方国家将法律等社会实体性力量作为专门化的高度精致完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以大量的法律条文与规范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其价值观。从中国古代的“德育至上”原则,到今天的“德育首位”思想,均可看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德治。我国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奉行德育至上、德教优先,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三)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比较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列宁关于灌输的原理为理论依据,更多地是以一种“明显性”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即灌输与认知的方式。在我国,大多数老师害怕学生接受错误的思想,总是想把最正确的观点直接传授给学生,很少让他们联系身边的实际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专门的机构,培养了专门的工作者,并在专门的时间中对各种层次的人们进行教育。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仅重视运用公开的、正面的方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注重运用隐蔽性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间接的、渗透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对其教育进行内化,并逐步潜移默化地外化为有意识的行为选择。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为先进的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最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做理论指导,就没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坚持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党从创建之时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正是因为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了党的领导观念,才使得我们能够紧紧围绕全党、全国的大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课题,促进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社会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国始终坚持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这不仅仅是由我国目前全面开放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社会化的需要,特别是在社会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力量的情况下,我国基层组织不断加强与社会教育之间更为密切的横向联系,优化整合各种社会教育力量,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得到强化。

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空洞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立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内容上出现了相对的空洞性,不仅使教育对象无所适从,而且使其本身不能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任务等相适应,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其内在的可实现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也会从实质上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方向性、时代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从而将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可实施性。这样一来,就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空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单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基础上采用的操作方法,解决的是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思想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较单一,更多的趋向于语言疏导,而且在实施上缺乏艺术性。因此,西方国家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利用历史和文学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张在游戏、娱乐、音乐、故事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不主张强迫灌输;主张通过用探究、商量、讨论的方式得出正确的道德认识,强调渗透性、间接性,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内化思想道德意识。

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和真理性的必然诉求,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在新时期,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足实际、服务大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途径,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建设,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向实践、工具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变,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紧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紧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国际化这一重大社会背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把其看作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参照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内容方法上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路径,凸显思想政治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三)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但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链接”的,而首先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面临的挑战和如何转化等予以审视,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置于当代社会价值的一元与多元张力中。这就需要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同时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拓展核心价值体系的视野与思路,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种完美的追求,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需要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需要我们的埋头实干。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它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也是经过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只要我们坚持客观规律,采取正确的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将不再遥远,我们也就能够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刚,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瑞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