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问题

1.1 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态度

对城市流动人口实行管理与教育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政策取向、现实困难等无疑是影响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1)在一部分城市,一直把流动人口看作到城市来做几年就会回到乡下去的过渡人群,而绝不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状态就决定了这些城市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态度消极被动。但实际上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很多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生活时间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了。“流动人口”的说法过于强调其不稳定性,本身容易给城市管理者一种误导。

(2)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当地政府所要解决的仅是向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量把教育经费预算由当地区下拨到学校。而流入人口没有当地户籍,所以当地政府也就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教育专项资金。从法律上看,流入地政府也就不对流入人口子女入学担负主要责任。对那些举家迁移进城务工人口及子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举措来应对,准备不充分,城镇学校数量优先,师资资源也不充足。

(3)我们国家所提供和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依据其户籍就近入学,不允许选择其他学校,而儿童的户籍一般都是以其父母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登记,这样看来,流动人口子女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学区户口,并且大部分人员在流入地频繁更换居所,通常的做法是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部认定为择校生。

1.2 “第二代移民”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民”,即打工者的“第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经历过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完全按照迁入地的标准。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对于其面临的不平等缺乏忍耐性,这与目前流动人口犯罪频发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难免会使其进一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有42.1%的流动人口子女回答“羡慕”,另57.9%回答“不羡慕”。“羡慕”的原因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根据有关调查,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环境变更、家庭结构动荡、家庭教育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许多报告中老师的反映,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迁徙之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速下降,从而难以转化。原因主要是其家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知识基础差,到城市后又不能顺利入学,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

(2)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本身无暇过问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而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这其中很多是子女跟随父母一方(主要是父亲)进城,他们不但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而且长年累月地处在家庭温暖的缺失状态,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自己解决;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独(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立自主性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长素质大部分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所以行为习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出现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问题。

2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平性、参与者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第二,研究重心是教育公平,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较少;对制度的不公平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第三,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第四,研究对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工幼儿教育方面的关注很少。第五,研究的偏向性特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将其以未来升学就业相结合研究,而不应仅仅只从其目前入学状况来研究,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所受教育的实用性。第六,教育管理制度缺失。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流入地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

第一,国家教育政策必须纠正“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优先改善农村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城乡布局,鼓励农村投资兴建学校,引进师资力量,使农村子女能就近上学。第二,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地位,研究提出义务教育体制革新,出台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第三,更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的拨付权责。第四,政府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要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并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第五,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方面拓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渠道,发展寄宿学校,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重培养,重发展,重鼓励,尽可能让农村儿童本地就学。第六,邀请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适时举办各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讲座、现场咨询和调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障碍。第七,多方面深层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城市人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

4 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吴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

Children 's Education Problem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MIN Jianyu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ldren is a large and special social marginal groups. In high-speed urbanization brings large-scale population flow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gging education problem, floating population increasingly serious children.

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ren education; policy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问题

1.1 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态度

对城市流动人口实行管理与教育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政策取向、现实困难等无疑是影响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1)在一部分城市,一直把流动人口看作到城市来做几年就会回到乡下去的过渡人群,而绝不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状态就决定了这些城市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态度消极被动。但实际上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很多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生活时间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了。“流动人口”的说法过于强调其不稳定性,本身容易给城市管理者一种误导。

(2)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当地政府所要解决的仅是向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量把教育经费预算由当地区下拨到学校。而流入人口没有当地户籍,所以当地政府也就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教育专项资金。从法律上看,流入地政府也就不对流入人口子女入学担负主要责任。对那些举家迁移进城务工人口及子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举措来应对,准备不充分,城镇学校数量优先,师资资源也不充足。

(3)我们国家所提供和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依据其户籍就近入学,不允许选择其他学校,而儿童的户籍一般都是以其父母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登记,这样看来,流动人口子女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学区户口,并且大部分人员在流入地频繁更换居所,通常的做法是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部认定为择校生。

1.2 “第二代移民”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民”,即打工者的“第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经历过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完全按照迁入地的标准。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对于其面临的不平等缺乏忍耐性,这与目前流动人口犯罪频发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难免会使其进一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有42.1%的流动人口子女回答“羡慕”,另57.9%回答“不羡慕”。“羡慕”的原因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根据有关调查,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环境变更、家庭结构动荡、家庭教育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许多报告中老师的反映,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迁徙之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速下降,从而难以转化。原因主要是其家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知识基础差,到城市后又不能顺利入学,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

(2)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本身无暇过问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而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这其中很多是子女跟随父母一方(主要是父亲)进城,他们不但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而且长年累月地处在家庭温暖的缺失状态,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自己解决;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独(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立自主性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长素质大部分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所以行为习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出现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问题。

2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平性、参与者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第二,研究重心是教育公平,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较少;对制度的不公平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第三,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第四,研究对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工幼儿教育方面的关注很少。第五,研究的偏向性特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将其以未来升学就业相结合研究,而不应仅仅只从其目前入学状况来研究,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所受教育的实用性。第六,教育管理制度缺失。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流入地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

第一,国家教育政策必须纠正“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优先改善农村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城乡布局,鼓励农村投资兴建学校,引进师资力量,使农村子女能就近上学。第二,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地位,研究提出义务教育体制革新,出台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第三,更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的拨付权责。第四,政府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要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并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第五,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方面拓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渠道,发展寄宿学校,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重培养,重发展,重鼓励,尽可能让农村儿童本地就学。第六,邀请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适时举办各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讲座、现场咨询和调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障碍。第七,多方面深层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城市人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

4 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吴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在城市化过程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构成了突出的挑战,引起了学术界普遍关注。根据未修订前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教育经费则按照户籍学生数下拨,而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城市中产生的作为特殊群体的农民上子女教育问题并没有加以规定。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至今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实行户籍制度,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多的改变,就学儿童基本都是按照在户籍制度就近入学。

(2)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资源并非真正的公共品,其还是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对于汹涌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各级政府准备不足,教育行政部门也准备不足。

(3)教育福利失衡问题

在教育福利失衡的问题上最主要的还是流动儿童相对于流入地的当地还在的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特别突出的显现出来。第一,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1. 教育过程公平的界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看, 其教育问题更多地属于教育公平的问题。2.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所谓的教育过程不平等主要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其表面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发言机会少; ②学习成绩不纳入全班成绩; ③评奖机会少。

二、我国教育福利失衡产生的不良后果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子女都密切相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说到底是由我国教育福利体1系的不完备、教育福利失衡造成的,教育福利失衡也势必会给整个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巨大的挑战。

第一,影响流动儿童发展,阻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子女如果不能像流入地城市儿童那样获得同等的教育福利、失去入学或升学的机会,很可能造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滑坡、失学、辍学等不良后果。

第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妨碍社会稳定的实现,我国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上升,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极易造成性格孤僻内向,易走极端,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受伤害的对象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我国教育福利失衡的状况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如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将会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第三,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破坏社会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的贫困源于知识的贫困、教育的贫困。没有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解决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不让他们享受同等的教育福利,就不可能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四,教育福利失衡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体现了一种对现代社会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

三、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授课模式。可以把讲课好的老师每次讲课的内容录下来放到网上让学生免费下载,来共享这些资源,或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讲义免费发放给每个学生,这样那些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就可以在家里通过自己学习,把在学校没有学懂得内容在家里重新学习,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改变我国现在这种单一的,被动的授课方式。

2.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社会系统工程的建设。要想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与解决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相协调,就要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3.加大民办学校投资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民办中小学的投资力度,提高其教学质量,鼓励受过相应教育的人员去民办学校当老师,以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素质。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解决这批人口的教育问题更是刻不容缓的事业。政府应当不遗余力地进行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改善他们的受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5,(1).

[2]范先佐.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6,(1).

[3]杨润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执行中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上海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上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表1上海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资料来源:上海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表2 1997 年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1997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2)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掌握,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利用这一形式; (4)借读中突出的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因素。 表3 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2000年) 资料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1年初的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平均每学期的费用中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住费等。共调查了615个经济型流动人口家庭,共有544个孩子,其中192个孩子在上海,327个在家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42%至少有1个孩子在上海生活。 3、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这类学校的创办者大多来自安徽省,安徽人在沪办学校的较多,这与流入上海的安徽人较多有关,也与安徽当地政府支持办学分不开。开办这类学校在满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需要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可以通过办教育来获得收益。一般一个学生一学期学费300多元,所以开办者积极性很高。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办学点。此类学校主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的,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与家乡教委或学校关系比较密切。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 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种途径:学费、社会赞助及上级拨款。学费是民I子弟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许多外来人口子女学校都获得过社会赞助物品,一般为课桌椅、作业本等实物,如卉园教学点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捐赠的课桌椅80余套,广丰小学曾获旅游中专捐赠的课桌椅20套,拥有500多名学生的皖浦希望小学的校舍和课桌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还有些得到流出地有关上级部门提供的拨款资助或实物支持。 从学校内部管理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中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已有一定的管理规范化趋势,市场竞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的要求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加强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的动力,并有可能促进其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各校维持了收支平衡,并有节余,这无疑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动力之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外来人口于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是流出地的教师,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与此相比,教师的待遇偏低。月收入在500至1200元左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上海办学,上海本地教育部门会同上海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三、改进对策探讨

上海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上海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 “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上海,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上海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对于已经存在的“民工子弟学校”,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新申办的也要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的场地、师资、教材、考核等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办学成绩显着的,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流动人口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 教育 调查研究 对策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大量人员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而成为流动人口。所谓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当前流动人口成为了一个愈发庞大的群体,并从劳动力只身进城打工模式向举家迁移的模式发展,所以大部分流动人口由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组成。于是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青少年入学难、上学不便利、不能适应新环境等问题向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一些城中村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上学难困扰着很多家庭。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是能不能在我国真正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城市流动人口已开始出现第二代,如果不及时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对抗甚至仇视社会的心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宝鸡市相家庄中学为例,探讨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基本情况

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坐落于石鼓山下,渭河之滨。学校附近有新文理村、石坝河村两个城中村,是一所处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71年,校园占地面积13545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0100平方米,有可设置30个标准教室的教学楼一栋。今年,该校共有学生756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214人,为全校总人数的31%,。因此,相家庄中学始终把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2011年学校创建了宝鸡市渭滨区进城务工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中心。学校还设有条件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主要是该校为疏导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专属机构,咨询教师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们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该校老师会主动了解学生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学校成立了关爱小组,制定实施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提高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为了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积极接收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并在享受社会福利、入团评优方面将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与学区内的学生同等对待。但学校在教师资源分配和家庭教育引导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并且相家庄中学的规模较小,周围街道村镇的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依旧无法完全解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也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 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在宝鸡市调研期间,我们采访了一些农民工,同时也了解了其他学校的情况发现户籍制度依旧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有些情况下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1]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会因为方言口音、以往生活环境等等因素也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对流动人口子女采取忽视的态度。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

目前,处于初创阶段的打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在整体上非常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凤毛麟角,常常是一个老师兼任多门课程。农民工子弟学校多数处于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一些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希望长久的留在这样的工作及居住环境中。学校无法挽留更多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即使政府在学校硬件设施中投入再多,也无法将资源高效利用,无法让学生们从中获得更多知识。

3)流动人口子女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据调查,流动人口子女普遍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通过与相家庄中学心理咨询老师的访谈得知,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明显劣于本地学生。农民工子女在各个压力源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城市居民子女得分。特别在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压力、同学朋友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因子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差异显著。在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五种应对方式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差异显著。[2]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必然给不少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学习环境较差。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难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写个信、记个帐就行;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或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让孩子帮自己忙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的学习成绩总体较差,这也给个别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三、相关建议及对策

1) 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投入。

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力强的学校和实力弱的学校差别甚大,为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关爱流动人口子女要在提高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使学生有更优良的学习氛围和发展引导。并且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应适宜增加农民工子弟学校,以方便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 适当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师生交流,使流动人口子女更快的融入新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接触社会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已经形成了在家乡的理解和交流方式,而这些可能并不能与新环境融合。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话剧表演、学习讨论、兴趣小组等,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更多爱护及帮助。让流动人口子女通过活动感性地认识新环境,了解他们的第二故乡,适应他们在新学校的新生活。

3)建立适当的家校联谊,引导家长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相家庄中学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之家”和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状况档案,加大了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了解。很多学校可以效仿这种做法,积极开展家访活动,摸清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情况,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定期向家长们传授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发动学生家长参与家教经验交流,宣讲一些典型成功案例,供家长参考学习,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也可邀请家长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间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4)避免对流动人口子女过度的关爱。

我们关心关爱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为了给他们创建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并让他们逐步的去适应环境以便今后有更好的发展。而社会一旦过度的关爱他们,可能会造成孩子们精神上的负担,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本地的孩子是不同的,是弱势群体,产生自卑感,就会使他们难以融入新的教育环境。因此,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也要把握好力度,帮助这些注入城市的新鲜血液更加阳光健康的成长。

相家庄中学为保证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通过心理辅导、专家讲座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虽然学校并非名校,但却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先行者,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之家”和心理咨询室等做法值得推广学习。其他学校可以逐步向这些方面转变,但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方面造成的,是一个涉及面广且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要求各地政府取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性政策、给予他们“同等待遇”的同时,必须应当切实考虑到地方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财政和师资是关键。[3]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国家、社会以及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庆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10):25-31

[2]屈卫国,钟毅平,燕良轼,杨思.初中生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88-590

[3]吕雪梅.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新余学院学报,2011,16(4):151-153

[4]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2):76-82

[5]申恒运,钱地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以龙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为例[J]中国水运,2009,9(12):83-84

[6]李高峰.全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新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8,12:8-13

[7]史晓宇,杨毅.昆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报,2010,3:174-175

[8]王春雷.共享一片蓝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8:82-84

[9]王英杰.”搭车上路”――石家庄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R]河北: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

[10]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J]教育探索,2004,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