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背景

世界经济背景范文第1篇

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有助于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现在存在一个这样的现象:在采取了遏制房价的政策之后,一些大宗产品的价格出现暴涨。于是,是不是可以假定市场上的货币过多呢?如果是,那么这些货币怎么来的呢?而且在央行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的条件下,什么市场的货币还是很多,且出现了发达地区货币需求旺盛,欠发达地区货币供需相对均衡?通过研究中国的贸易占款、M1和M2的动态发行量,款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的贸易占款占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货币被央行采用发行央票的形式将过多的货币收回,而贸易占款由从事贸易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控制,他们决定这部分货币怎么使用,所以央行难以将这部分由于贸易占款而导致的结合中国现行的货币管理制度分析,可以发现贸易占款数额巨大,而且这种贸易占大量货币收回,且收回这部分巨额贸易占款的成本很高,可能会远远超过央行的承受能力。这种贸易占款大量存在的问题,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了不少负面影响,譬如容易诱发高通货膨胀,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成本等等。因此,必须从改变现在的外汇管理制度,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解决人民币被低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虽然会牺牲掉一些企业,失业会在短期内增加,但是经过这样一场洗牌,才能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升级。(陆懋祖,[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建立消费导向、环境友好、内向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

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明显萎缩,中国投资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同时,中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遇瓶颈,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可持续。中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出口、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迫切需要转变内向消费导向主型增长模式。此,我们要探寻导致中国消费滞后的最主要原因,以理解中国目前消费占GDP比重过低的形成过程;探索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及增长路径,以理解如何促使中国经济能够成功跃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实现以消费需求主要支撑点的经济增长新模式;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向消费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的系列政策,政府制定扩大消费需求政策提供选择空间。

中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36%上下,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排名最后,在20国集团中排名倒数第二(沙特阿拉伯倒数第一),仅美国的一半,欧洲和日本的2/3,而亚洲各国的均值在50%上下。从近2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看,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并在全球危机之后继续恶化。

中国消费不足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消费比重过低是体制性问题。中国现在的所有制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国家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即超过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等要素所占份额过高、劳动所占份额过低的内在原因之一。根据相关分析,劳动所占份额中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比美国低36.6个百分数,比日本低20.2个百分数,比英国低15.7个百分数,比加拿大低7.6个百分数;与新兴国家相比,比俄罗斯低17个百分数,比西班牙16个低百分数,比韩国低14百分数,比巴西低13个百分数。劳动所占份额过低,是消费不足的深层原因之一。第二,消费不足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中国的投资导向性、工业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以及对出口的依赖抑制了消费。第三,中等收入阶层正在逐渐形成,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但因收入差距扩大,消费能力增长不均衡,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第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风险意识强化。第五,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因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其他一些不利于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制度性安排,农民工的消费支出受到极大制约。

要缓解以上问题必须开展全面的改革,既包括制度性、体制性的变革,也包括结构性的变革,还包括涵盖制度性变革和结构性变革与一体的某些一体性变革。前者如分配、再分配制度的调整,后者如经济结构大幅度向服务业转型,一体性变更如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以加快非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即提高投资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现在占家庭总收入不到2%)。

不必担心经济转型、消费导向主形成后经济的增长问题。根据有关研究,如果政策得当,从现在到2025年,当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上下时,GDP仍然会以9%上下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5年增至85至90万亿元人民币。(臧旭恒,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结构主要存在七大问题:(1)经济增速过快,导致通货膨胀、就业、政府债务、国际收支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失衡。(2)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导致经济增长失去民生基础、外汇占款持续增加推动物价上涨、投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3)房地产投资成经济增长主要引擎,房价上涨过快危及民生和社会安全。(4)政府经济政策短期行明显,不能容忍经济增长减速,导致经济结构在每一次调控后越发失调。(5)居民收入比重过低、政府和企业在GDP分配中的比重过高,导致经济无法引导到以居民消费基础的内需经济增长模式上。(6)产业结构粗放化、低端化特征明显,企业技术创新明显不足,企业家形成机制异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度低下。(7)经济泡沫化倾向明显,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虚拟经济严重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扭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的。

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四大因素迫使我们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世界经济衰退迫使中国转向内需经济,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第二,中国投资驱动型增长弊端重重、难以继:投资效率低下、资源环境压力、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第三,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失误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被遗忘的农村、失落的进城务工群体、城市化“乱战”的巨大失误。第四,人口结构变化迫使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中国进入后刘易斯拐点时代。

刘易斯拐点将对中国未来构成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1)以过往新兴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端工资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次持续的飞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这种情形肯定会在中国出现。(2)工资上涨常态化,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此轮通胀之后,CPI的回落估计有限,中烈度通胀可能持续

存在。(3)低端住房需求与家居改善需求大增,不过这是一个与现有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新市场,建材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家具供应商的受益程度料大过开发商。(4)加大投资力度,生产流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设备制造业会受惠。这次生产线向内陆省份迁移,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上的转移,也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加大。(5)外资结构出现变化,对成本敏感的制造商比重下降,主攻内需的海外品牌、服务供应商大量流入。(6)亚洲面临新的洗牌,以中国作龙头及窗口的制造业垂直生产链逐步瓦解,抢占中国市场和抢夺流出中国的外资及中资成新时尚。

那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是什么呢?我们认主要有:(1)将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坚持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应当平衡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2)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质量与品牌,提升产品的价值链。(3)提高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工资、要素价格、公共分享机制、反腐败。(4)稳定汇率机制,调整出口结构,关注发展中国家市场。(5)通过信贷、税收、法律等手段打击投机、消除资产泡沫,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来。(6)降低政府投资比重、消除不公平竞争给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7)实施大城市簇群战略和大力发展新农村战略。(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以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其根本原因,在经济结构调整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产业价值链上的协调,特别是忽视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协调。因此,我们立足于发挥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这个判断,提出应当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引导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结构调整。

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去实现第一波“全球化红利”,依赖于低技能要素禀赋,以低技能要素加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但是所获的附加值不高。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我们称之“低技能要素偏向的经济发展”。

如何确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按照库兹列茨的定义,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看人均GDP增长以及相伴随的人口增长和结构的巨大转变。在目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中国人均GDP的增长只能依赖于劳动力结构、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其关键是要能够形成以高附加值产业主的产业结构,这又进一步依赖于劳动力结构以高技能劳动力主。

因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这就要求中国应当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定位,转变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定位,同时利用全球价值链这个手段,提升中国自身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一系列由中国主导的产业全球价值链。

这种定位就要求比较优势从依赖于低技能要素禀赋转变成依赖于高技能要素禀赋,这实际上要求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要转变成“高技能要素偏向的经济发展”,这也就是依赖于自主创新的内生性经济发展。

我们认,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第二波“全球化红利”,关键是以一系列结构调整形成的“结构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1)以全球价值链引导需求结构的调整。从制造业投资偏向的结构转变成创新投资与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并重的结构。

(2)以全球价值链引导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在三次产业结构上,逐步提高服务业占比,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东部沿海某些发达地区要率先进入以服务业主的产业结构。

(3)以全球价值链引导区域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要从“制造业中心一依附式”结构向“服务业中心一制造业基地相互分工式”结构的转变,以此构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国内价值链,以此培育一批以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全球价值链。

(4)要从城市偏向的城乡结构转变成城乡统筹的城乡结构,实现全球价值链与城乡结构相互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或形成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城乡统筹是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了的“后勤”保障,原因是提供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会较高。

(5)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状态,这还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将原来定位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之间的激励与协调机制转变成促进企业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激励与协调机制。其关键之处是形成创新驱动的高技能要素偏向的投资体制,将知识和技术创新作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因此,政府要应从大规模加工制造业投资偏向的体制,转变成创新投资偏向的体制;要从有限准入条件下企业体制转变成充分准入条件下的企业体制,将民营科技型企业,尤其是涉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作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主体。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求政策思路也必须发生改变。第一,将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转变成引导市场,让市场成调整的主要力量。第二,改变原来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国内因素的多,考虑国际因素的少”的思路,转变放眼于全球价值链,利用全球价值链攀升或控制全球价值链,在产业升级中调整产业结构。第三,利用全球价值链,实现“大进口”,“高出口”,缓解贸易不平衡格局。第四,资源产品价格、汇率、节能环保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立足于全球价值链,方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五,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涉及研发、设计、信息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环节要求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涉及到政府各个相应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落实。(郑江淮,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以创新驱动内需的扩张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演化和美国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大。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尽管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这更多是我国各级政府强化政策应对的结果,对外贸易的向好能否持续,还需作进一步的研判。

当前,我国以加工贸易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其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第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低端制造业比较优势风光不再;第二,环境成本持续上升,土地承载力几近极限;第三,能源价格高居不下,内涵能源消费模式招致负外部性;第四,政策支持效果日渐式微,极易引发贸易争端。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宣布美国要“再工业化”和扩大就业以及人民币“被升值”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尤其需要改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

我们近期所做的系列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要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把稳定内需与扩大外需结合起来,制定综合平衡政策以全面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促进出口和扩大外需这个问题上,主要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继续发挥规模经济和集约边际优势,通过同时结合国内需求所创造的“本土市场效应”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出口;二是要继续发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作用,促使企业沿

着“质量阶梯”发挥扩展边际所带来的新优势促进出口。

另外,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同时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前者表明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努力创新以突破“门槛效应”和进入出口者的行列;后者表明在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是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业的上述两种效应都非常显著,该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发是,在下一步促进出口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要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构造其持续的核心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邱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以创新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我国当前面临着较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那么,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完成“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中国应该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抓手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竞争,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国经济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崛起,而服务业的发展则长期停滞不前。近十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维持在40%左右,这一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就需要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改善服务业长期发展缓慢的状况。对比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中国服务业的垄断程度远远高于制造业,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电信及信息传输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垄断程度更严重。这些行业的垄断一般表现国家的行政垄断,国有资本占有较高比重,民营资本难以进入到这些行业中,因此,行业垄断导致了行业增长缓慢,使得服务业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鉴于此,中国需要深化具有垄断性质的服务业改革,打破对民营资本的限制,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竞争的格局,带动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农业大国转变工业化大国,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中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并没有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而且,地区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工业化发展既带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也是当前经济增长呈现粗放式特征的重要原因。按照产业周期理论,一国经济遵循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违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此,中国在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要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产业升级政策。在东部一些地区或城市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就要注重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着重发展制造服务业、研发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不断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那么工业化发展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改善地区收入差距,因此,要注重对东部地区产业的承接。避免环境污染等问题,中西部地区政府要加强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当然,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中国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加工制造的成本优势不再巨大,应通过产业升级与技术能力升级避开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把中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到新的平台。

三,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供重要保障。从长期看,国家经济要实现转型,必须要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来支撑,国家培养的研发人才与世界差距较大的话,那么,没有高端人才支撑,基础科研成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谈论自主创新可能就是空洞的,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经济长期转型升级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尤其,要加强博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研发人才。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可能差距最大的就是博士教育,在中国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博士生的课程设置远远滞后于国外,博士在没有打好基础情况下就从事科学研究,使得科研成果不够扎实,最终影响了国家的科研水平。中国博士生课程设置何难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靠拢,并且难以站到学术前沿开展研究,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吸引从国外留学归国博士或教师,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聘请外籍博士毕业生或教师来中国任教,不断提升中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中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我认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要有超前的眼光,决胜于未来,在其他国家疲于应付债务危机之际,中国应该韬光养晦,潜心于培育经济发展的长期能力,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加强官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首先,要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的引导作用。世界各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发展我国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成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从“九五”期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工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自身以及其他社会资金都进入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高技术产业化做出了较大贡献,带动了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环保资源、海洋等高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我们对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工作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引导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财务绩效和国内国际竞争力提高,但是由于政府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中,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研究发现产业化工作在促进企业研发努力和项目管理方式上亟待改进。其次,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资源结合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由于长期的体制问题,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付费和买单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此,造成了学研与产业的脱节,大量科技成果因缺乏产业化前景而束之高阁。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进行了院所体制改革,将学研企业化,促进其直接面向市场去转化成果,其结果是产业缺乏了先进技术的供给来源,而学研由于体制原因缺乏产业经验,使得产业化效果不佳,最终造成产学研的功能错位。此,应积极加强创新体制与创新模式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方面理清产学研之间的市场供求关系和其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利益机制与政府引导调动三方的优势结合;另一方面:尽快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提高,最终形成以企业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与创新模式。(郑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转型升级

世界经济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体系;转型;影响

作者简介:陈旭城(1974—),男,大同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3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76-0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体系呈“中心——边缘”结构,即存在着以欧美为中心、以亚非拉为边缘或半边缘的3个组成部分。但是,伴随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趋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显著改变,开始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展,欧美的中心地位继续削弱,处于半边缘或边缘的部分新兴国家的地位明显得到提升。

一、世界经济体系在结构上转型的特点及其发生转型的因素

(一)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体系在结构转型上呈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区域的一体化和经济合作继续加强,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第二,跨国公司已在全球形成网状布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使其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的90%以上,年均增长更是达30%。其在全球形成的网状布局已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第三,传统贸易体系被打破。当今世界的贸易体系不再是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那种极不平等的贸易体系,而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型体系。中心区域国家的优势地位受到削弱,边缘地区虽然还处在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但已不同于过去,在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已发生巨大变化。

(二)主要因素

首先,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或者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联合抱团,建立各种多边机制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共同发展,使区域经济逐渐一体化、合作化。区域经济合作属于世界范畴,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局限性,仅为区域内国家利益,形成对其他区域的竞争优势。如欧洲国家在欧盟领导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堪称典范,相比其他区域竞争力更强,优势显著。东亚的区域主义合作也发展迅速。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板块化。其次,部分边缘国家步入了中心区域。一直以来,欧美国家一直居于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但是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走上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渐融入了中心区域。尤其是近年来,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区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力量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其经济地位也正在经历发生重大变化,使传统中心区域的欧美国家面临严重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5年,新兴国家的经济产值已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其经济增长均速也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再次,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目前,科技已与经济、社会等紧密相连,技术的更新与科研成果无不服务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无不依赖于科技的大发展,经济全球化也无不受到科技的巨大推动,这些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网状化。最后,经济全球化的强劲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心区域发达国家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网络局,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面对如此挑战,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加强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如此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向板块化和网络化转型。

二、世界经济体系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地位提升,发言权增加

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状并存结构的转型,一定程度上使当下的经济体系比过去要平等一些。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以后机,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这次的金融海啸中经受住了冲击,得以较快和较好地恢复。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发言权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有所提升,投票权增加;非盟国家依靠区域合作组织向中心区域的发达国家提出种种建议,旨在尽量减少彼此间的贸易不平衡;以往风光无限的八国集团作用发挥有限,早已适应不了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因此在八国集团基础上诞生了包括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二)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加速倾向亚洲

19世纪中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至此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就一直固定在大西洋沿岸地区。但是近年来,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中国、印度、印尼、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经济异常活跃,使亚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显著提升。金砖四国中,亚洲就有两个;钻石十一国,9个国家都是亚洲国家,足见当今世界亚洲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占有的份量,经济重心向亚洲倾斜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已由亚洲领跑,尤其是中印两国,这无疑将加速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的转移。但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转移,欧美发达国家仍占有创新和服务的优势,其中心区域的地位再继续削弱的同时还会继续维持。在这一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区域将出现欧美亚三足鼎立的现象。

(三)贸易保护与反保护并存

世界经济体系的板块化趋势正在使长期处于中心区域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失去优势,因此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有所抬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动不动就挥舞反倾销、反补贴的“大棒”,在商品的进出口上屡次发难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动不动就指责别国的经济货币政策,而不深刻反思究竟谁导致了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又是谁该对这场灾难负责。相反,世界经济体系的网络化又促使出口贸易发达的国家反对贸易保护,如中国和德国就坚决反对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狭隘的贸易保护。各跨国公司也成为了贸易保护的受害者,因此也坚决反对,同时也促使拥有跨国公司的各国政府谨慎考虑贸易保护政策。保护主义的“双刃剑”作用更为明显。各国在考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将更为谨慎。

(四)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落,而中国通过政府调整,扩大内需,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峻考验,经济率先恢复,并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还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份量和发言权显著增大。例如,中国在IMF的份额从2.34%提高到3.997%,并且有望不久将上升到继美日之后的第三位;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充当重要角色;当今世界的经济事务若没有中国参与,将很难得到解决。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定位无疑对中心区域国家构成挑战,并将大大有利维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彭红利.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我国的应对[J].领导之友,2011,(05).

[2] 吴正龙.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11-04-07.

[3] 张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概念的解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世界经济背景范文第3篇

>> 低碳经济竞争力机理探讨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探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审计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会计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低碳经济背景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的绿色竞争力 中韩自贸协定背景下辽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经济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金融托管业务 中俄经济竞争力的互补性与经济合作 低碳经济背景下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设计 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探讨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绿色管理的实施 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 关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的探讨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应对 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角色转变的思考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策略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绿色会计的思考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施工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2014年韩国货物贸易及中韩双边贸易概况[EB/OL].http:///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42573.

[4]张友国,郑世林,周黎安,等.征税标准与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和碳排放的潜在影响[J].世界经济,2015,(2):167190.

[5]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4):12941308.

[6]徐长文.深化中韩经贸合作潜力巨大[J].国际贸易,2011,(8):4245.

[7]姜跃春.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变化与中日韩合作[J].东北亚区域合作,2013,(2):5964.

[8]崔岩.中韩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2,(1):5457.

[9]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3943.

[10]金缀桥,杨逢珉.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1):8190.

[11]刘朋春.双边FTA是否会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垫脚石”?[J].现代日本经济,2015,(1):4354.

[12]Country Trade profile [EB/OL].http:///pb/CountryPagesNew.aspx?y=2013.

世界经济背景范文第4篇

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空前强化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度并扩展了竞争范围。二战以来,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内产生了关于南北关系尤其是南方国家不发达问题的诸多论说。

从现代化理论

到世界体系理论

1、西方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6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或发展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二战后处于激烈社会变革中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历史是朝一定方向发展的,先进与落后处于同一时间序列,而落后社会与先进社会相比处于一种劣势。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援用了以生物体自我增殖为原理的系统论概念和重视组织分化过程的结构功能主义。在此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包括布莱克、英克尔斯、艾森斯塔特、内特尔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将现代化理解为一种过程与产物的复合体,它描述了产生于西方、历时近三百年的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社会变革的过程与成果。在探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与策略时,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受到自然主义历史观和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全面影响,如罗斯托、帕森斯、列维、亨延顿等。

2、激进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

该理论流派出现干60年代中期,独特之处在于,把欠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现象”、“不发达发展”和摆脱依附状况的出路等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以及资本主义体系的总背景下考察。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主要表现为:巴兰及阿明的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普雷维什的中心――体系论;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论;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理论;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以及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就依附理论而言其基本观点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尤其是后者受内外因素制约而产生的依附状况及摆脱依附、自主发展的途径为研究对象;其次,对依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达成共识:依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间在经济的上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结果是统治国获得了扩展与加强,而依附国只是这种扩展的反映,从而导致依附国的落后与受剥削的局面;其三,依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即中心――的对立模式以及国家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格局之中的;其四,反对照搬中心国家发展模式,认为应根据自身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政策,其中以“停滞论”、“脱钩论”为较为激进的观点。

3、世界体系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以一种总体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剖析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区分了世界体系的三种历史形态:其一,“互惠的小体系”,即自给自足的不存在剩余和剥削的氏族社会;其二,“再分配的世界帝国”,即国家诉诸政治权力并以纳贡形式从直接生产者手中掠夺剩余的体系;其三,“现代世界体系”,即利用国际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机制把剩余从向中心转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分析的基本命题是拥有内部经济循环的庞大帝国如何向一个处于全球化经济体系框架内的民族国家体系过渡。作为激进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沃勒斯坦反对现代化理论所指示的上升为中心的追赶型路线。他认为,当代世界体系正因为克服经济停滞的机制失灵而陷入深刻的危机,由此,他主张建立作为“反体系运动”的产物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南北关系的现实

1、国际投资领域

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垒球化的主要动力源,它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由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国际直接投资在南北国家间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在国际投资流出与流入的两个方面,发达国家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国际投资基本上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三大区域性国际投资圈,即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圈,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边缘化”趋势。

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与流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就是发达国家所忧虑的“资本外逃”现象。

2、国际贸易领域

二战后,国际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化原则在全球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但分析全球贸易的结构会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仍居中心地位,它们占据了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

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南北国家所占份额及增长率的差异,不仅是历史的产物而且是现实竞争的结果。不断强化的竞争使得南北之间关于“公平贸易”和“自由贸易”的争论愈加突显出来。北方国家迫于国内就业、绿党环保运动以及国内消费者运动的种种压力,指责南方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过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社会倾销”和“生态倾销”,认为这是一种“竞相跑向低洼处”的倒退的竞争,主张发展中国家在遵守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及环保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坚决支持者和实践者,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不考虑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特性的差异而要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遵守统一的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认为“公平贸易”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乔装改扮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真正意图在于固化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地位,保持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地位。

3、全球性生产体系

生产领域内的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约有4.45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许可、分包及特许等多种生产与服务的组织方式,建立起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生产体系。然而,在这个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南北国家的参与地位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许多学者在考察谁是垒球化的最大获益者时,都倾向于将跨国公司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如果我们真的想寻找一个中心。

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将轻而易举地找到。它的名字不叫跨国公司,而叫美帝国主义。”

由于在垒球性生产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来自不同国家类型的参与者的地位与利益格局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决策权和利润分配两方面。耐克运动鞋的价值链就清楚地反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跨国公司垒球性生产体系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异,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解读南北关系

的两点思素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竞争不是唯一的层面

尽管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南北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生产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内的竞争有所加剧,但竞争绝不意味着一场针对“现有有限资源”展开的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全球经济体系将为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南北双赢创造条件。70年代以来,发生在南北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所引起全球性关注都生动地说明,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南北国国际投资、贸易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双方都关注于现有资源的得失,而忽视双方深入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创造出的新资源。南方国家所获得的这些资源在未来又会促进其国内消费力的增长,从而为新一轮的竞争创造“空位”,为南北的双赢创造条件。

现代化理论的西方中心论、趋同论、赶超论诱使南方国家执着于北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必将引发南北国家之间就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同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从而加剧南北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反对派,激进的依附论在尖锐批判“趋同论”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脱钩论。“脱钩”自然不会加剧共同现有资源的争夺,但脱钩也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希望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谋求本国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义愤。

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 关于南北关系格局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面临解构。

从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现代”、依附论的“中心―边缘”到世界体系理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在解读南北关系时各种分析框架都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的特征。尽管90年代以来有学者试图结合经济垒球化的时代特征对以上理论流派做出全局性的反思,但对以上流派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似乎尚无人触及。例如依附论的代表人物贡德・弗兰克在其新作《白银资本》中试图在历史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恢复中国、印度等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然而就分析范式而言,被弗兰克倒置了的世界体系仍在一种“中心―边缘”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之中。

一方面,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即其“分析单元”的有效性面临质疑。在经济垒球化背景下,以民族国家国内经济GDP构筑的结构化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让位于一个无中心的多元化的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许多人认为国家的衰落、跨国公司的统治目前还是言过其实,但国家的权力让渡是不争的事实。非调控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不断实现双向让渡――向上让渡给国际组织(诸如WTO、OECD、IMF等),向下让渡给跨国公司、职业团体、新闻媒体及各种NGO组织。经济垒球化正在逐步抽离将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元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从而预示着他们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世界经济背景范文第5篇

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查是高考基本的历史思维。2012年各地高考中出现比较多的是要求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的试题,这种试题考查考生的两种能力:一种是静态考查考生对某一时期某一国家国内、国际背景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另一种是动态考查考生对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发展脉络和主要历史事件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例1】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B卷第38题第(3)小题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第(3)小题有两问,第一问,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可把莎拉发现的现象定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联系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背景进行答题。国内:经济上相对落后,百废待兴;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展开。国际: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两国彼此敌对。第二问,从材料三来看时间定格在21世纪。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交上,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可联系这一背景做答。

接下来看一下2012年高考题中另一类动态考查的试题。

【例2】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卷第37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

材料二 略。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19世纪世博会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世博会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回答变化的原因则要理清19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19世纪以来,人类主要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的冷战和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19世纪世博会之所以关注科技与工业发展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20世纪世博会之所以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主要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以及二战后冷战的威胁;之所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加速发展也导致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出现。

二、站得更高――立足哲学高度思考历史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在思考历史问题时应该把这些最一般的规律和学问放在第一位。

【例3】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3)小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这种模式的认识既要看到它曾在历史上起过的积极作用,如短期内苏联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又要看到这种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的弊端。长期来看,这一模式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对苏联后来的影响来看是失败的。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从积极影响来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当然也要看到这种模式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三、思得更细――依托史料情境、生活经验微观剖析历史现象

我们思考历史现象时往往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背景等角度来思考,然而很多历史问题不能仅仅从这些角度去思考,还需走进历史,用一种参与、感知、体验的角度微观剖析历史现象,以提高思维的准确度。

【例4】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7题第(2)小题:

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