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网络取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网络广告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网络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片上互连网络(NOCs)低功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通信电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铝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大润发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密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数字摄影测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矿山测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0-09.

[5]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

[6]严耕,陆俊.网路悖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7]李智晔.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与方法[J].情报科学,2005,(5).

[8]李海峰.网络传播中网络素养培育的文化思辨[J].新闻界,2007,(4).

[9]蓝兴锦.试论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06,(11).

[10]李永华,王朝洁.关于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11]刘远军.“众人狂欢”下的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2009,(24).

[12]李卫东.媒介素养:网络道德问题出路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13]贝静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14]施红星.试论大众网络信息素养的现状及走向[J].中国出版,2012,(01).

[15]张晓冰.“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J].新闻知识,2009,(08).

[16]唐海涛.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探析[J].新闻知识,2010,(06).

[17]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学术论坛,2011,(03).

[18]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9]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2013,(01).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从古至今,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早期人类对算数的计算主要通过树枝或者用绳打结的方式,进而使用五珠算盘进行简单的运算,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运算无法通过手动计算,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点子计算机,它的问世是开辟计算机时代的里程碑,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教育、国防建设、企业及工业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层面。

一、当前我国计算机应用现状

(一)国防建设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最先使用在我国的国防建设以及军事建设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国防建设是维护我国和平与发展的根本建设,信息资源的保密与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应用计算机技术可通过多方面的防范系统来确保国家信息资源的安全,实现我国现代国防建设事业的规模化及革命化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航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火箭升空过程中,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控制宇航飞船的飞行;在卫星发射过程中,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与收回。

(二)教育事业中计算机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不同层次和各个领域推广应用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步入一个新的空间。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多媒体现代化工具实行辅助课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利用声音、图像的相互结合丰富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及英文录像等模拟教学软件等方面的应用,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能动性。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如考试的试卷用计算机批卷,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降低了出错率。如今远程教育的出现成为计算机在教育事业领域中又一重大突破,它替代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上课模式,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课的场所,如在家中办公室或图书馆等场地都可享受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

(三)居民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报纸或收音机,也有人通过电视机的新闻报道,但是这些途径获取的信息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同时也跟不上社会信息的更新脚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想要查询的信息,而且能够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其次,计算机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娱乐项目,QQ、视频通话、网络游戏、远程教学以及网上购物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增添了人们的生活乐趣,也极大的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在企业办公及家庭日常生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

二、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的问世到至今,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操作――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操作――第三代简单的系统运行操作――第四代的Windows系统等四个历程。计算机的运算法则及其运行速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改善,现代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只需要编程不同的程序代码即可完成相应指令,运行速度也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由最初的军事科研发展扩展到人们生活的普及应用。在当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需求及其应用现状分析,计算机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更代,社会及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社会及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其发展趋势正努力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功能化、人工智能化、以及体积的微型化发展。1.计算机网络功能化:未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全世界的信息交流,可以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走遍全世界的梦想,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历史,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人类全球化的发展。2.计算机人工智能化:当前,我们使用的已是第四代Windows计算机运行系统,计算机功能已经足够完善,且其运行速度上也已经非常先进,但在计算机运行方面仍需要人们通过相关代码编程完成操作,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计算机和人脑一样的逻辑思维活力,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一样,可以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未来的第五代计算机的实现目的是使计算机具备人的思维方式,只需要发送指令即可运行操作。3.计算机体积的微型化: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微型处理器(CPU)在计算机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更新速度很快,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同时在信息网络不断深入创新的时代,微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微型计算机不断涌现,计算机的体积日趋微型化,不仅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更方便人们外出携带。同时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未来的计算机会容纳更大的内存,运行速度也会创造更高记录,操作系统的功能也会日趋多样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广泛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不仅渗透到国民经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将来计算机技术发的展趋势会朝着超高速、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的需求,我们应努力探讨、创新功能更先进、更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及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宏昌.谈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才智,2011(01).

[2]吕川.浅谈我国计算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理论界,2006(02).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11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再加上网络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体育教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此,本文从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出发,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中学体育教革提供借鉴。

一 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多数中学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重点放在学校的升学率上,对文化课过分注重,对体育教学则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在影响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我国自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健儿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群众的体育觉悟仍处于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中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建设的栋梁,身体素质若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会直接影响我国今后的发展。此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基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一些中学至今缺乏完善的体育锻炼器材与锻炼场地,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肆意地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体育锻炼。

二 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整个中学的教学活动中,体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使其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针对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需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1.重视体育教育,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

在重视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其基本前提在于端正体育认识,去除功利思想,加大体育投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及锻炼方式纳入中学的整体教学活动中。中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才能保障中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策划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学能力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就需要各个中学在重视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除了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外,还应从文化素质及教学能力上进行加强,使体育教师切实掌握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在重视体育的过程中,各个中学还应积极地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将理论讲解与运动实践充分地相结合,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2.加大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作为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中学整体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与体育教学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个体育教材及学生的实际锻炼状况,巧妙地引入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到运动乐趣的同时,还能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与传统体育教学不同的是,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将体育运动的原理与实践充分结合,在深化理论理解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此外,在整个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品质培养,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自己的意志、毅力及团结互助的性格品质,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3.加大发展体育教育科技化发展

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体育教学课程设计的现代化,在21世纪的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准确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及体育的基本知识外,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学生的实际运动状况,将体育运动与学生的个性充分结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运动兴趣,大力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体育教学的模式上,中学负责人应积极鼓励体育教师进修创新,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确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结实的基础。

三 总结

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的说来,在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中,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中学生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接班人,其身体素质及道德品质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完善。针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相信在相关部门及广大体育教师的努力下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小妹.阳光体育背景下苏北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2]冯瑞、庄月红.豫南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魏跃军.初中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4]常云.对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以皖西地区为例[J].科技信息,2011(32)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方法;特点;发展趋势

物理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诸多因素中的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又是最具有实践性的环节,因此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往往首先是以物理教学方法为突破,因而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但是物理教学方法却又要受到教育思想、教学目 的与教学内容的制约,这必然会出现物理教学方法评价的多元性,形成大家常说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情况,它说明物理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研究课题。文章谨就物理教学方法政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做些探讨,恳请广大同行指教。

一、物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1.物理教学方法的目的性特点

物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的就会形成不同的物理教学方法,每一种物理教学方法总是以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最后又根据这种活动的成果来衡量物理教学方法是否成功,凡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都是成功的方法,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则是不适当的。因此应用各种物理教学方法都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提出目标进行与目标一致的活动运用必要的手段改革客观对象的过程以达到教学目标。

2.物理教学方法的藕合性特点

何一种物理教学方法都是由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双边藕合而成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只强调一方活动的主张都是不符合物理教学方法特点的。

强调物理教学方法的藕合性特点,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长期以来在我国物理教学方法的实践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的弊端,因而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要十分强调研究学生学法的必要,忽视了学生的学法,教法也就失去其针对性,大大影响教学的实践效果,因而在现代物理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中,发生了重心转移,即由教师的教法转移到学生的学法,这种转移正是当前我国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反映。

3.物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点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其中,前一个“法”是指教学的一般法则,也就是一般规律,后一个“法”是指物理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所以“教学有法”,因其又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所以“教无定法”。物理教学方法之所以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制约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受不同的教学目的制约,又受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等因素制约,还要受教师自身素质特点制约,这诸多因素的不同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物理教学方法的千差万别和多种多样。

认识物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点,就为我们在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中,特别在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避免物理教学方法的单打一,坚持综合优化的标准,坚持从实践出发提供了理论根据。

4.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性特点

一切事物都是茬发展变化的,物理教学方法也是如此,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时代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智力、能力都得到充分地发展。过去的物理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些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物理教学方法,因而物理教学方法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表现出了具有十分活跃和发展创造的特性。

二、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性特点决定了它必然要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由单一的传授模式而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物理教学方法体系,哲学、政治、科技、文化做为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在影响着物理教学方法,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课程的变革将直接作用于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上述领域的变革,使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1.物理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趋势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逐渐走向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简单的粉笔加黑板的讲授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社会变革,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使之现代化,才能满足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这种物理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A、视听教学设备的日益广泛应用,体现为教学物质设备的现代化,从幻灯、无线电收音机、电唱机、电影到收录机、电视与通讯卫星,到如今的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物理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把学生的视野推到了教室以外。B、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物理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显著标志。C、自然科学实验室的普及,当然目前新教学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适应社会发展永远是物理教学方法前进的强大动力。

2.物理教学方法的心理化趋势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重要依据,同样心理学为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根据,现代物理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必理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因而心理化可以使物理教学方法具有更为牢固的科学基础,现代有关物理教学方法的众多新研究成果几乎都出自于心理学家,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运用及心理学家的直接参与为物理教学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3.物理教学方法的民主化趋势

民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民主的社会需要公民具有民主意识,公民的民主意识需要民主的教育来培养,教学的民主是民主教育的核心,物理教学方法的民主是教学民主的主要表现,物理教学方法民主化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行为的自主者,物理教学方法的民主化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现代教育

的共同趋势。

4.物理教学方法的个别化趋势

不少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潜能的差异微乎其微,之所以导致学生成绩的巨大差异,是由于他们没有受到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教育。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使用完全不同类型的物理教学方法,其结果可以便不同的学生学到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因而就出现了物理教学方法个别化的要求,目前物理教学方法的个别化主要是在以学校教学组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进行个别化教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理教学方法个别化的本质不应该是个别物理教学方法,而应该是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物理教学方法,它可以是个别教学法也可以是班级教学法。

当今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武术;东西方文化;文化屏蔽;改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39-02

武术思想体系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医学思想、养生学思想、仿生学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宗教思想、“文事武备”的人才观;其内容表现为种类极为众多,使常人对武术倍感神秘莫测,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武术的真实面目,体现了武术孕育复杂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造成人们对武术的困惑、难解甚至误解,这对人们追求武术真谛、广泛地传播武术都是应该跨越的障碍。然而,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趋势的现实,中华武术并未很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广自己;相反,自身被弱化的趋势却一直在延续。当前的武术就是处在这种发展的瓶颈中,因此,武术被弱化的趋势明显,其发展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而其最根本的改变应在武术文化的改良方面。

一、从称谓变化视域看武术本质

战国时期称之为“技击”,汉代称之为“武艺”、“拳勇”、“技勇”,近代称之为“武术”、“国术”,新中国成立至今,将“武术”一词沿用至今,并成为一个固定概念,可见武术变得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形式多样,其文化的复杂性和依赖性就逐步由此产生。至此,武术的本质,不单纯是肢体动作技能,也不单纯是思维文化而是功夫,即具有内在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外在的技击动作的形式,是一种习练的时间、精力和智慧的积累,是经过长时间的学练积累融合而形成的特有的身心修炼方式。

二、对武术发展被弱化的现象分析

(一)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被弱化

武术进入中小学学校课堂已近百年之久,并于1961年被设为学校体育大纲必修内容至今,以“发挥我国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的作用”,同时编制了相关武术教材。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示了对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视,也一直积极倡导和推动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最新调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52所中小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即使那些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中小学武术课对武术价值选择模糊;武术教材内容各异,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武术教法陈旧,缺少科学手段;武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选择面窄,缺乏吸引力;武术礼仪、武德教育得不到落实;多数学生对所学武术课程内容不喜欢,并感觉武术课比其他体育课更难学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梳理不难发现:教法问题主要由教师运用,武术礼仪文化是由教师来传授,教材、教学内容是由教师来选择,因此,武术教学的大部分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是“武术师资力量薄弱”造成等,可见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被弱化现象明显。

(二)在国际体育主流领域中被弱化

武术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失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中国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的交融,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基本被弱化到边缘程度。因为,二者是区别明显、互有长短,难于融合与对接,这从文化层次上决定了中国武术难于融入国际体育主流领域。正如冯骥才先生在论及东西方文化时所指出的那样:“东西方文化是在相互隔绝、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形成的,这就像天上之鸟与水中之鱼,无论其本质与形态,全然不同,各成系统。用文化的滤色镜看,东西方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

(三)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其发展动力弱化

以农耕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明,是孕育武术不断成熟、发展的沃土。其价值体系、传承方式都适合我国的古代社会背景,武术正是依托其在冷兵器时代的技击价值和农耕文明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而发展壮大。然而,到了明清两代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变,当封建王朝闭关锁国、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洲诸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正悄然兴起。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武术文化遭到冲击,如现代工业的发展,挑战武术用于军事的技击价值,挑战言传身授低效率的传承方式,挑战注重和谐、过程等的文化价值,加之西方体育的强势侵入,武术已经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武术的一些功能和作用已被严重削弱了,其发展动力明显弱化。

(四)武术自身传承方式使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弱化

农耕生活形成了武术“坐以论道”、“言传身授”的师徒式的低效率的传播方式以及门派林立、相对保守封闭的狭隘传承模式。从而导致了有文字功底的人很难能得到“真传”,而得到“真传”的人又不一定有能力和兴趣去记载的局面。而且,直到近代社会,这种传统仍然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从整体上看,武术的传播方式极为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世代传承,为武术被弱化提供了“助推

综上所述,武术无论是在其产生的文化环境,还是在其产生的地理环境上看;也无论是难融于西方体育主流现状,还是在被弱化了的学校武术教学上看,皆可明确地得出:武术的发展,已被严重地弱化了。这一点学术界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卢元镇教授也指出,至今还没有发展武术的好办法。

三、武术发展被弱化的根本原因解析

(一)武术文化改良思想障碍的溯源——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一直固守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观念,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有生命力,就越是世界接受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因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难于融入世界主流”,那么,“民族和世界”之间的障碍是什么?这两句话的本意是否矛盾?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民族的”是构成“世界的”多样性的基本单位,是支撑世界多样性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世界上众多“民主的”就没有世界的丰富多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对的,而且往往是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形态中,这种观点的真理性就越发突出。然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已经完全不同于前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全球化、一体化明显而强大,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所趋了。任何违背这种趋势的做法都将是“螳臂当车”,其结果必然是走向削减、灭亡。认识于此,我们就应该消除武术文化改良的思想障碍,积极主动消除武术的文化壁垒,实行武术文化的改良,打开武术融入世界的大门,使武术健康发展、早日融入世界体育之林。

(二)武术文化的屏蔽——武术文化的稳固性与西方主流体育文化发展趋势难以兼容的矛盾

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根植于此的武术文化也就具有相同的特征。具体地说,传统哲学思想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产生武术内容的逻辑和思维起点,即一切人类文化最终都可以追溯到相应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始发站”上。

1.武术文化起源的复杂性瓶颈现象:古哲学、古医学、道家、儒家、佛家、炼丹家等众家的理论无不渗透各个门派的武术文化之中,多元文化、迥异的对世界与人体的本源基本认识,构成武术文化起源的复杂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