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国期间国内旅游学术研究

民国期间国内旅游学术研究

摘要:中国旅游学术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一系列的论文为主要标志。通过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作者认为民国时期旅游学术研究有着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国外引进旅游科学的学术概念,注重理论的消化理解;第二,致力理论创新,提出要建立旅行学;第三,积极倡导旅游业发展,注重宣传发展旅游的意义;第四,开始有关市场营销的实证研究;第五,开始系统探索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第六,开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第七,涉及了旅游道德问题的研究;第八,近现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全面萌芽。旅游学术研究的快速起步与高起点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需要;其二是具有可资借鉴的国外旅游理论的支持。当时中国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高,尤其是有一批精通几国文字而又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员,为国外旅游理论的快速引进并迅速创新提供了人才基础。

关键词:旅游研究;旅游理论;民国时期;中国

一个成熟的学科,是十分注重自身理论史研究的,把它作为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科还处在初创期,整个国内旅游学术界还没有把旅游理论史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直到最近几年,旅游学者们才注重旅游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对于中国早期旅游学术探索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结分析,稀见报道。专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贾鸿雁(2002)[1]的工作,许春晓(2004)[2]的博士论文也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当然有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例如易伟新(2003)[3]的博士论文。前期工作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旅游学术研究论文。通过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民国时期旅游学术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可以界定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起源,为旅游学术史提供了素材。尽管古代人们也很崇尚“行千里路”,但是对于一般百姓,却有“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的俗语。同时,中国重孝道,对于“孝道”的要求是对长辈“身边侍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念深入人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批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他们以各种形式将他们的文化观念传播到了中国。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始蔓延,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方式促使中国人文化观念近代化。国外的近代旅游休闲方式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效仿,其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很大变化。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对各种战略物资需求量的增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战后几年,中国经济仍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交通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20世纪初,新式交通工具因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的交通工具。1895~191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的高潮,修筑了中东路、南满路、胶济路、滇越路、安奉路、京奉路、京汉路、粤汉路、津浦路、沪宁路、吉长路、广九路等,这些铁路的建成,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基本格局。同时,公路建设也开始展开,1913年,湖南建成了从长沙到湘潭的公路,全长约5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郑焱,2000)。1917年,商营张库长途汽车公司开办了张家口、库伦间客货运输业务,揭开中国公路旅行的第一页。轮运方面,1914~1923年期间旧式帆船以每年4·4%的速率递减,而轮船则发展较快,到1923年时,国内已出现了28家外资轮船公司和25家资本逾万元的华商轮船公司。

它们既在内河航运,也航行外海。外国轮船也频繁地往来于各通商口岸。中国人开始普遍接受近代交通设施,乐于利用近代交通工具进行各种旅行活动。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直接促成一批近代化城市的形成。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城市发展。近代新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城市都是进出口贸易中心,对外贸易的增长带动了这些城市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全国或地区的经济中心。高收入阶层迅速涌向这些城市,使有效需求也向城市集中。同时,工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或流入城市,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城市中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现象,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享受了近代文明成果,得到了实惠。但从消极方面看,也造成了两种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城市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进入喧闹拥挤城市的人们,在走出农村后才发现从前所处的乡村环境优美迷人,怀旧情绪开始产生,城市居民开始形成较强的出游意愿。城市也因近代化的程度而显示出自己的魅力,从而也成为旅游目的地。

国外旅游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形式。进入20世纪不久,一些外国旅行机构纷纷进驻中国,对中国的旅行进行垄断,如英国的通济隆、美国的运通、日本的国际观光局等。这些旅行机构有着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经营方式与服务范畴为中国旅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的窗口。自1923年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诞生后,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企业化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涌现了一批小型旅行社,如1930年创立的中央旅行社、1934年设立的经济旅行社等,此外还出现了众多的旅行团体,如友声旅行团、经济旅行团、精武体育会、萍踪旅行团、现代旅行社、华美旅行社等,可谓极一时之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和水平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开办了“招待所”这一新事物,成为一大创举。中国近代旅馆业也开始发展起来。20世纪初,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旅馆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新式旅馆等新的旅游设施开始在中国出现,1901年开业的北京饭店成为中国最早的新式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