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管理策略

图书管理策略

图书管理策略

图书管理策略范文第1篇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造成严重的冲击,图书馆管理面现状不容乐观,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使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服务质量的不到位使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陷入了瓶颈。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弊端。一方面是传统文献资源不能迎合社会发展做快速的更新换代,根据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相关规定,高校的一些图书只有到规定的年限才能下架,被新资源取代。实质上,一些破旧的图书早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却没能得到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是图书馆数字文献建设不充分。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图书馆数字化阶段,而一些普通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尚不健全。二是图书馆管理业务水平较低。图书馆服务内容相对狭窄,服务呈现单一化。图书馆往往只将自己定位为“读者阅读的服务平台”而没有渗入“终身教育”的服务元素。再者,图书馆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官僚化服务依然严重,对待读者的态度极其恶劣。三是图书馆缺乏强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馆员的文献管理与文献检索技能很低,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高效服务。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工作类型,它需要馆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再者,图书馆人力资源严重缺乏。高校图书馆虽然是人人艳羡的事业单位,但目前待遇偏低,很多高素质人才拒绝来图书馆工作,致使人才严重缺乏。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基于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地市公共图书馆不断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多途径解决目前管理中出现的棘手问题很有必要,笔者综合多年图书馆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飨读者。

1.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管理者需要树立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将各种现代元素诸如网络、文化、社会融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树立“读者为尊,服务至上”的管理原则,将服务质量的提高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完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使领导和管理人员都形成服务至上的管理意识。毋庸置疑,在创新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便水到渠成。众所周知,一个图书馆管理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评价来决定的。而传统图书馆的评价方式较狭隘,主要集中在藏书量、阅览室面积,现代阅读设备等方面,要转变管理模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图书馆管理评价应该由传统的注重图书馆数量、规模转变为包括数量、规模在内的读者服务范围、效果、质量等,创新评价方式是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要由对文献资料的管理过度到对读者和文献资料的管理,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管理者要在传统管理机构中增设服务机构,创新管理流程,丰富管理机构。

2.加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力度

加大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传统文献建设与现代文献的引进,多途径扩大图书资源规模。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的存在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只有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平衡比例中,合理分配传统与现代文献资源,才能不断创设多元化、高质化,集先进性与方便性为一体的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图书馆传统文献的更新速度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加快更新速度,尽可能使馆藏书籍的更新速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除此之外,图书馆要主动开发与购买各类数据库文献,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满足不同读者不同类型的阅读需求,为一流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二是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端功能,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各类好资源通过网络途径实现连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部署下,加快资源共享建设。主要通过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交流合作,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对话互动等方式做到资源借鉴与共享。这种合作模式极大促进了图书馆数据文献资源的建设与优化,是加大图书馆文献建设力度的重要途径。

3.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是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不容易达到的目标。主要应做到两点:一是管理人员应扩大业务范围,拓展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空间。网络信息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高,它以速度快,价格低、服务广、信息大、操作易等优点迅速入侵读者内心。图书馆也应效仿网络信息服务的某种方式,扩大业务范围,由单一的服务模式拓展为多样化的高质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快转变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质量。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推动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改革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馆员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与服务态度。再者,加强对馆员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服务读者”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久而久之,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便不再是梦。

4.多途径推动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多途径推动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主要应做到:一是加强对科学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将更多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才吸引到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是阻碍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倡馆员多劳多得,可有效提高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图书馆。二是加强对馆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与考核。确保馆员尽快适应图书馆创新化的管理需求,图书馆管理要求的持续增高,对馆员的各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定期对馆员实行制度化的专业培训,才能使馆员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吸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自身素养,为建设高质化的人才队伍贡献绵薄之力。

三、结语

图书管理策略范文第2篇

目前,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低,某种程度上图书仅为摆设,似乎只供上级部门检查而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有国民读书率下降的原因,也有图书馆在借阅权限管理上过死限制、僵化操作的问题。为了促进图书借阅,从管理的层面上,图书馆应该重点从优质服务、优化资源、从优引导等方面对促进借阅进行深入的策略上的探究。

关键词:文化馆 图书馆管理 借阅 策略

目前,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低,某种程度上图书仅为摆设,似乎只供上级部门检查而用。这一现象严重制约着县城的文化建设,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少了左膀右臂。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一种现象呢?细细究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民阅读率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早在2006年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为了了解国民的阅读问题,进行了又一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这说明网络等新型媒体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很大。

二是文化馆图书馆在借阅权限管理上也存在过死限制、僵化操作等问题。一部分地方的文化馆图书馆,在图书的借阅权限上,采取了这样那样的的设定,很少有按照自身资源的状况和用户的实际状况进行借阅方式的创新之举,从而导致了图书借阅权限的客观上被限制的状况。究其根本,就在于管理工作上存在保守做法与僵化行为。这与目前图书馆管理理念上的“用户至上”与“尊重个性需求”等提法背道而驰,成为了文化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开发与利用的一种羁绊。

那么,采取什么策略才能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图书的借阅呢?为了促进图书借阅,从管理的层面上,图书馆应该重点从优质服务、优化资源、从优引导等方面对促进图书借阅进行深入的策略上的探究。

一、从优服务

文化馆图书馆是设在县、市等城市中的重要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但是,由于文化馆图书馆本身资金紧张,加之文献资源匮乏,服务形式单一,在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促进借阅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不大。这就要求文化馆图书馆树立“从优服务”的理念,用一流的服务质量,完成高质量的借阅服务。例如,现在,一般的县级以上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都尝试建立图书流动站、科技信息服务上门等服务形式。这些形式超越了单纯的扩大图书阅览室、美化借读书条件等思路,由定点室内服务到文化下乡下基层。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自身的服务潜力,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理念,在争取最大社会资源投入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才能真正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从服务对象上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处在特殊的地位,农民仍然是最广大层面上的服务对象。对于乡镇文化站、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一定要结合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开动脑筋,转变观念,把服务眼光投向农村,把服务重点移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文化馆图书馆只有优化服务工作,才能响应党的号召,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进行图书馆管理。

从技术的层面上讲,优质服务还指管理的现代化,为图书借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先进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均实现了自动化和集成化的计算机管理,其便捷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完全能满足借阅权限随机变动的需要。但是,一些落后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并没有这样的服务。为此,以自动化、集成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促进图书的借阅,提高图书利用率,也是一些地区亟待解决的从优服务的问题。

二、优化资源

尽管网络阅读不能与传统阅读相提并论,但是,借助网络,可以优化阅读资源。例如,把一些已经进入到公共领域的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放到文化馆图书馆的网上,以方便网民阅读。另外,优化网络深层阅读,也是优化资源的一个方面。国民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这也是一种存在的事实,还得正视。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在京召开成果会,郝振省院长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6%,数字阅读接触率各项指标继续呈较快增长势头。结论说: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7.1%,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09年均有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结论还说: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量较2009年也均有增加,国民阅读电子书超过6亿本。可见,优化各类阅读资源也是时代所需,这就要求文化馆图书馆转变图书的呈现形式,不妨把经典的或极富价值的作品转化为电子版,以方便阅读,求取资源的最大优化。

三、从优引导

首先从认识上进行引导。不能因为网络媒体的兴起,而让国民图书阅读率一降再降。事实上,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相比,传统阅读的作用更值得强调。因为传统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图书的本来就应该体现出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的积累,虽说现在有图书娱乐化的倾向,但这绝不是图书的本质。读内容深刻、形象丰满、文化厚重的图书,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从活动上进行引领。例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书信大赛活动、年读书最佳读者评选活动、阅读写作交流活动等,与相关单位,例如电信局、邮政局、教育局等,还有文学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在活动上引领,以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图书借阅工作。最新调查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接近六成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同时有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可见,国民渴望有关部门组织各类读书活动。

图书管理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馆藏资源 网络技术 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06-02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书刊情报资料中心,能够为教育教学与相关研究提供服务,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可以为教学与相关科研活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且在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风气与文化氛围,能够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具有文化味道且科学化的环境。

一、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

在自动化与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虽然不限于图书馆,但是图书馆依然具有其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学校图书馆能够对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管理育人等功能进行强化,尤其是在对学校育人环境进行优化中,学校图书馆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在当下的学校图书馆中,其流通借阅服务依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热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服务。

二、学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学校图书馆的发展来说也不例外。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打破图书馆原有管理模式常规,克服弊端与弥补缺陷,从而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从而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学校图书馆提出的发展要求。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必然的,这也是图书馆改革深化的要求,转变因循守旧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地迈出发展的步伐。

三、学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策略

1.信息沟通管理理念的创新运用

所谓信息沟通,即是思想交流或者信息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了解与信任,获得某些信息的共同认识,从而调节自身行为而达到管理目的。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信息沟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信息沟通为图书馆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途径,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并及时交换意见,从而快速地形成共识,有效地提高了决策的沟通效率。其次,在良好的思想与感情沟通的基础上,信息沟通能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利于形成图书馆内从事人员的凝聚力与团结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最后,信息沟通能为学校图书馆建立起与外部环境有效联系的桥梁,促使图书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为学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谋取机会,积极地扩大学校图书馆的影响,提升其社会地位。

2.双因素管理理念的创新运用

双因素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两大部分。其中,保健因素并不能发挥出激励的效果,只能维持现有的状况,但是保健因素一旦缺乏良好控制,就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心理。而激励因素即是与人的满意情绪相关的另一种因素。在学校图书馆中采用双因素理论进行管理,可以让管理者关注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良性平衡,在保证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激励因素所能发挥的力量,促使员工发挥积极主动性做好岗位工作,并且提升效率,从而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3.人性化理念下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创新

人性化理念中的“人”既包括图书馆从事人员,也包括读者。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需要对其工作与生活进行关心与了解,肯定其工作成绩与工作价值,尊重其人格,满足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读者方面,应该基于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本质职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读者的图书借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人性化理念的实践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还需要进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创新。图书馆应该对书库管理进行科学化的规范,提高图书馆借阅服务的效率与读者满意度。因此,在学校图书馆管理中应该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构建科学的网络数据库,实现馆藏资源与信息资料的统一与规范管理。同时,构建信息网络与协作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构建文献信息数据库,实现图书馆藏资源向电子型文献资源的转变,便于学生借助互联网对其进行科学检索,减少工作人员负担的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

总之,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应该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而进行深入的改革,切实地做好管理创新工作,及时调整好心态,与时俱进地跟随新时代的步伐,采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切实地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作用,最终实现学校图书馆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宜秋.创新理念下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05).

图书管理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Web2.0 图书馆 信息资源 管理 策略

一、Web2.0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前提下,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在被信息包围着,当今的世界可谓是处于一个信息的海洋中,信息环境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浪潮席卷了全球,世界各国的人们无时无刻都需要接收信息,共享信息资源,了解和掌握外面发生的事件。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现状,互联网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获取平台,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也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衍生出了互联网2.0,也就是Web2.0,如今网民呈现出了一种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个性化、社会化的需求在进一步地增强,在这个基础上,Web2.0充分满足了这一需求,目前,Web2.0逐渐应用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上,这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并能够充分满足网民的个性化和社会化需求,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Web2.0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Web2.0这一互联网优势,以满足现代读者的个性化和社会化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做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

一、Web2.0的内涵

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一类新的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是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来获取信息,而Web2.0则更加注重互联网用户的交互作用,强调以用户为主导,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和创造者,也就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只是互联网的读者,他也是互联网的作者,由被动地接受互联网上的信息向主动制造和创造互联网的信息,并促进其信息的发展,这就使得Web2.0更加具备人性化特点。Web2.0既是一种互联网理念,又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出现的事物,因为从理念上来讲,它的核心理念是注重互联网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注重用户的交互性,以用户为主导内容;从技术上来讲,Web2.0是将Blog、SNS、RSS、TAG、IM、Wiki等社会软件作为核心的应用内容,并根据Ajax、XML等一些相关的新技术来实现新一代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Web2.0内在的核心内容是用户参与以及合作分享的理念,而相应的网络支持技术则是Web2.0主要的实现形式,总的来说,Web2.0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实现的。

对于Web2.0的互联网运营模式来说,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才能称之为Web2.0,而Web2.0必须具备的要素主要包括:互联网用户在网站的操作系统内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数据库;网站还应该具有能够使得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库信息在网站系统内进行内外迁移的功能;Web2.0要完全立足于Web的基础,其所有的操作功能都可以通过浏览器来完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Web2.0是在Web1.0的现有基础上,整合了相当多的内容,包括互联网方面、社会学方面、经济学方面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它在技术上进行了整合、概念上进行了整合、服务上进行了整合。用比较精辟的话概括就是:Web2.0是以网络来作为平台、内在数据进行驱动、采摘集体性的智慧、软件周期的终结者、富含了充分的互联网使用者体验、轻量级规划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超越了单一的互联网设备水平的软件。Web2.0它是一套可以执行的互联网理念体系,并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它实践着每个网民的网络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理想与需求,是实现让每一个网民都成为网络社会的真正主体,实现从"全民上网"到"全民植网"的新高度,彻底地释放网民的网络信息创造潜能,进而实现网络信息有序、高效、增值,可以说Web2.0是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标志事物,也是互联网史上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二、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特征

从2003年Web2.0的出现到至今,它为互联网开启了新的发展时代,在这个大的发展背景影响下,从2005年9月开始,图书馆学界也逐渐运用Web2.0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工作,将Web2.0的理念和技术图书馆领域中,这就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地具有参与性、社会性、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等特征,进而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并充分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满意度。在Web2.0的环境和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呈现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在管理内容上,数字资源所占的比重在迅速地增加。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得到进一步地普及和发展,大量的有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地传播和扩散,当下,网络的信息资源成为了与数据库资源、文献资源三者并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的三大主要类型之一。在网络技术环境和互联网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个图书馆也在加大力度来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信息资源,数字资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很多图书馆都开始自行建设学科导航系统来推荐自己的网络学术资源。

(二)在管理理念上,知识管理理念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的知识管理和隐性的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在这其中,隐性的知识管理工作是重点和难点,在网络信息资源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丰富化和多样化的今天,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进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有着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势在必行的。

(三)在管理技术上,新的技术工具和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它实现了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交流与参考合作咨询、联机进行合作编目,另外,宽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存储密度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文献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势头,并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特别是分布式地对内容进行管理、数据库的集成以及开源软件等这些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创新充分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受益,进而推动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对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管理策略,而在Web2.0的基础上,其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策略。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一) 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管理工作。众所周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式包括自建资源信息、外购资源和通过收集网络资源三种建设方式,而将Web2.0的理念与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当中,就是要把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需求作为驱动条件,再综合利用Web2.0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全面了解和掌握用户的切身需求,并将其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购的依据,而在数字资源的自建方面,可以运用Web2.0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使得用户参与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建过程中,进而将用户创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二)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工作。在Web2.0的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内容和管理理念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这时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和改进,这就需要将Web2.0的理念与技术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相结合,来适应用户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以及利用化和效率化等相关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如果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上能充分利用分众和分类法优势进行组织,就可以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地进行控制,进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三)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工作。在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上,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要实现数字信息的永久保存,就必须做好其存储工作,而这就需要构建一些开源软件的存储系统,来进行收集和保存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工作,或者建立图书馆主题库或资料库,从而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永久保存。

(四)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工作。这方面主要是对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行为信息进行挖掘,以分析用户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倾向,进而为图书馆的资源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收集和采集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获取更为详细的知识体系。运用这种策略可以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吸引用户参与和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Web2.0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今,Web2.0已经逐渐地应用到了图书馆领域,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充分挖掘Web2.0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优势性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欧阳红红.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

图书管理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必须明确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一方面,必须为高校师生构建良好的阅览环境,为高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图书服务;另一方面还必须丰富图书馆图书资源,进一步为高校师生累积知识量提供科学和研究的依据。实际上,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含量大的存储室,其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信息获取等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除此以外,高校图书馆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交流平台以及知识信息依据。

1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1.1图书馆教育职能目标不明确

当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采购图书馆文献资料时,由于采购目标不明确,有的管理人员会依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采购,还有的管理人员由于对其他学科知识不了解,采购文献书籍的种类往往存在单一化现象。这就导致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结构安排不合理,无法充分满足高校师生对信息知识的需求,限制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同时,采购书籍单一化还会阻碍高校师生对新科研成果的学习和研究,影响了高校师生的发展[1]。另外,采购无法满足高校师生学习需求的书籍材料,会导致高校图书馆管理经费的浪费,不仅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学校的经济效益。

1.2图书馆硬件设施不齐全,信息化水平低

高水平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拥有充足的计算机设置,确保计算机软件设施和硬件设置能满足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投入的资金力度不够,导致图书馆无法更新现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图书馆信息化系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且引进计算机设施是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设施可以确保图书馆系统高速、稳定地运行,当计算机设施不齐全时,就会降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阻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策略

2.1提高图书馆管理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而根据确立的方向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其次,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即及时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立足于全球视野,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出发,尽量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满足高校师生对书籍信息资源的需求。最后,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建设电子阅览室,让读者可以更快捷地查阅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和电子出版物,从而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2]。

2.2加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是指: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倡导人文服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的导读素质和职业素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听取师生对图书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以便完善管理模式,拉近管理人员与阅览者的距离,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导读服务、专题讲座、网上咨询等多种图书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效率[3]。除此以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让工作人员保持激扬的热情为阅览者提供服务,进而使高校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科研学习,有利于提高师生学习效率。

2.3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其一,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才能保证采购的书籍具有知识文化涵养,能为满足高校师生的科研学习需求奠定基础。其二,让图书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的管理知识理论,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为此,高校可以开展讲座或者网上咨询等方式,让图书馆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管理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管理中,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其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及服务意识。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掌握高校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了解高校师生教学课程的基本安排,以便采购相对应的书籍文献,为高校师生的进一步科研学习提供资料。其四,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能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各式各样的知识资源,以便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快捷、可靠的服务。

2.4主动建设数字化高校图书馆

建设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关键是健全图书馆借阅管理体系。为此,首先,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以建设网络化图书馆为原则,以构建标准化借阅模式为目标,积极开发图书馆数据库,从而实现图书信息数字化管理[4]。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图书馆管理,一方面是管理图书馆的书籍文献,以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进行书籍文献管理,不仅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理,更有利于高校师生寻找所需书籍文献,提高科研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管理的数字化。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归档,以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校应该看清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教育职能目标不明确,硬件设施不齐全,信息化水平低下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系列状况,各大院校应该不断吸收外部文化,改进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首先,图书馆培养图书馆管理创新意识,合理整合图书馆馆藏书籍资源。同时加大信息化系统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其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高校师生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除此以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积极建设数字化高校图书馆,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与时展相适应,促进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泉玲.对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过刊管理与服务的思考——一三明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5,25(24):41-46.

[2]魏群义.国内移动图书馆应用与发展现状研究——一“985”高校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调研对象[J].图书馆,2013,15(1):114-117.

[3]薛岩.新形势下现代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管理与读者服务分析[J].卷宗,2014,22(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