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培养体系

素质培养体系

素质培养体系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如何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由此可见,注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2 实施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宏观层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必须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截然不同。要实现这种转化,不仅需要高层次科研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对发达国家的调查统计,产业模式的不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相同,见下图。在我国,素有“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职业技能人才就占了70%。另据资料显示,我国因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生产力水平严重滞后,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损失每年在千亿元以上。可见,提高劳动者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产业模式与人才需求关系

2.2 中观层面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职业教育长期被忽视,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导致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当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时,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高职院校在忙于“做大”的同时,又忽视了“做强”,核心便是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如今,随着高考生源的逐年减少,势必有一些高职院校因质量不高而要被淘汰;特别是今后如果高职教育全面实行免试入学,那么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想胜出,唯有特色,要想发展,唯有质量。特色和质量构成了高职院校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实力,而实力又有“软”、“硬”之分:“硬实力”如专业特色、实训条件、硬件设施等,“软实力”如人才培养质量等。如果说硬实力是躯体,那么软实力便是灵魂。高职院校唯有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理顺素质教育——“做人”和能力教育——“做事”两者之间的关系,秉承“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的理念,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突出发挥自身优势,切实体现自身特色,才能赢得生存空间,获得发展之道。

2.3 微观层面是高职学生就业、择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需要

客观方面,小学、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在高职教育阶段,必须继续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主观方面,高职学生在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在对高职学生实施富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更需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的“职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不致手足无措,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可以从容应对。其实,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就曾指出:职业教育首先是人性的人文教育,其次才是职业的技能教育。我们也可以从企业反馈的信息证实: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等职业品质,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如果仅从就业、择业的短期目标来说,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有助于高职学生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从长远来看,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没有一种专业或是一门技术可以永恒不变。因此,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唯有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所以,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才能使高职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获得自身幸福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

3 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职业素质培养指标体系

职业素质培养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一个和谐的人为目标。职业素质培养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见下表。

职业素质培养指标体系

3.2 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3.2.1 工学结合实现“三级贯通”

所谓“三级贯通”,就是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的贯通,质量标准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之间的贯通,教师主导的教与学生主体的学之间的贯通。“三级贯通”将使高职学生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专业人才: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强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论专业技能则优于普通专科和本科学生,尤其是专业知识在生产现场的应用,能将各种构思和设想变成现实。

3.2.2 理实一体推进“四个融合”

所谓“四个融合”,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评价标准与岗位要求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就是促进产学深度合作,以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为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呈现螺旋式上升。推进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就是要求从专业建设到课程设置应与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以实现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相应职业对职业素质要求的一致。推进评价标准与岗位要求相融合,就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反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凸显“高”和“职”的双重属性。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就是要求教学与就业对接,实现高职教育“双证并举”,既满足职业性就业,又满足教育性发展;既实现了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又实现了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

3.3 职业素质培养环境体系

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职业素质培养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鉴于职业素质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在设计层面上要具有开放性,在操作层面上要具有联动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教育观念的开放,学校课程的开放,培养环境的开放。所谓“联动性”,就是以学校为枢纽,联动家庭和社会(企业等),构建职业素质教育网络,形成协同教育机制。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需要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为此,不妨借鉴协同学理论,分别以这三个因素为核心,构建家庭教育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以及社会教育子系统,最终形成职业素质培养环境体系。三个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辅相成,联合互动,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协同育人”。

3.3.1 家庭教育

相比较学校和社会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内容方面更加细致具体,在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多彩,在感受方面更加细腻敏感。更为重要的是其教育地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其教育功能也是学校和社会无法实现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人生镜子,父母自身的素质,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责任意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是一天一天的,这种影响也是一点一滴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将引起质变。因此,家庭教育对职业素质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最基础的,又是最深刻的,也是最长久的。

3.3.2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在这一阶段,学生除继续获得文化知识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工作能力。同时,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定型,以及思想上、心理上的逐渐成熟,学校教育要因势利导,通过积极构建职业素质培养的三重载体,最终取得实效性成果: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所谓“三重载体”,就是根据高职院校机构设置,依托学校、学院(系)和班级所组成的三级管理层次。学校层面以学生处(含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以及学生会为主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专题讲座、就业指导等活动,构建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实施职业素质培养营造氛围。学院(系)层面,以各学院(系)、实验实训中心为主体,通过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实习实训等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班级层面,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3.3.3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通过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如社区义工、青年志愿者、科技下乡等),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学会辨别是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承受挫折,学会自立自强。逐步由单一单纯的学校思维过渡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思维。

4 结束语

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招的发展阶段之后,已进入以内涵建设为目标的质量提升阶段,高职院校只有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然而,职业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周期长,要素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集政府、学校、社会各方之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2]成丙炎,姜燕.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3]杜建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4]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5]戴亚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心理素质培养 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方法体系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被当作是解决就业困局的重要方法[1]。自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很多高校开始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虽然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和热情逐渐升高,创业的成果却往往不太尽如人意,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10%[2]。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心理素质欠缺。

创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进行创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是指创业者创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是个体确立创业计划,实现创业行动,躲避创业风险,扩大创业规模,以及最终自我就业成功甚至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等各个环节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3]。创业心理素质是影响人创业的主观前提因素,也是制约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因此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

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首先要探索相关的切合实际的课程,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人格特征、创业知识结构等四个方面[4],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内容可据此分为四大类:创业意识类、创业能力类、创业人格类和创业知识类。

(一)创业意识类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因素。创业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实质就是让受教育者“愿创”,即通过创业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进而愿意创业,乐于创业。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的核心任务是使大学生树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创业能力类

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具有创造特性和较高综合性的特殊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与创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创业能力包含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四个方面。方法能力是指从业和创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社会能力包括交往、公关、协商、谈判、社会活动等能力。经营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对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能力,是一种人、财、物、时间、空间的合理组合、科学运筹和优化配置的心理能量的显示,在较高的层次上决定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综合性能力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等等,是一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综合开发和运筹的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成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创业能力。

(三)创业人格类

良好的人格特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为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使用性六种人格特质的塑造。

(四)创业知识类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人格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职业知识。只有将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学生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如商品需求、商品流通、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最后,应具备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多种专门知识的综合性知识,以及法律知识,其中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创业社会知识的构成中,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它们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一样,具有内部资源配置和社会关系运筹的特征,并与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方法体系

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课程内容与课程方式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交叉、重复的立体、综合对应关系。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形式

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形式主要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创业实践活动三种。

1.学科课程

创业教育学科课程,主要由创业相关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组成[5]。学科课程是创业教育应用面最广、最主要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比如“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信息处理”、“市场营销”、“金融债券”、“股票交易”、“广告创意与策划”、“生产流程与操作程序”、“谈判技巧”等。通过创业课程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见识、才智等方面的素质,对其思想道德和情商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活动课程

创业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课程与创业实践活动的不同在于它不涉及直接的生产操作和经营管理,而是主要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的活动。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可以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与验证,也可以来自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创业活动课程根据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与创业学科课程配套的活动课程,如结合相关学科内容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相关的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作业,等等。第二类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发起、组织的各种创业计划大赛、设计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三类是大学生社团自发组织的创业活动。大学生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人才论坛”,成立“创业俱乐部”,开展学术报告、研讨、辩论、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和创业知识培训班等方式,能够为大力培养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搭建社团活动平台。同时,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创业的角度来看,诸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报刊的构思与设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设计,一种新观点的提出,一个小实验、小制作和一些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等,都是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3.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激活理论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6]。进行创业实践教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一是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可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演示高精尖设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同时接纳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以利于大学生创业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二是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学校可以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三是建设高校科学技术“孵化器”和创业示范基地,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鼓励大学生选择项目申报。创业园项目可以是专题性市场调查、小型企业、技术攻关及打理、法律咨询等。

第二,创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创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办法,许多高校作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同。一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让学生进入现场,深入岗位,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二是通过实践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知识。

通过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通过观察体验来形成对社会的感知,加深对人际技能的理解,并结合各课程的具体要求开展项目实践,了解并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让学生从实现价值中体会创业的酸甜苦辣。这样,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发现潜在的市场,开启创业创新的灵感,塑造浓厚的创业兴趣,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有隐性课程、必修课(普选课)和选修课(培优课)、孵化机制四种[7]。

1.隐性课程

创业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可以结合高校各门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特点,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依托或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的内容,将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该学科课程融为一体,把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同步进行。比如,以文科类学科为载体,进行创业意识为主的学科渗透;以理科类学科为载体,进行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渗透,等等。

隐性课程的第二种形式是环境熏陶。实施创业教育并不是由几门课程来体现的,创业教育的实施者既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要在与受教育者的沟通过程中,利用“潜在课程”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创业教育,把创业精神内化到学生的人格背景中去。环境课程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它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班级、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报、宣传栏、墙壁上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在学校制度层面上形成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等等。

2.必修课与选修课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采取个性化教育方式,区分创业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阶段,根据各年级、不同学科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可以针对不同的性别、年级、专业分别开设有特色的初级普修课、选修课等。在普修课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志趣开设选修课,逐渐培养其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把有限的教学资源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创业教育的培养计划要以柔韧性设计为基础,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实施多种形式的选课制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和自己个性、能力、兴趣,选择跨校、系、专业的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和不同的教学风格。在选科制尚不能大规模实行的情况下,可以大面积实行双学位、第二专业、主辅修等制度,弥补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不足。

3.孵化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用于支持处于种子、萌芽阶段或早期成长阶段的学生创业创意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的商业化运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一些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业活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让他们加入创业阵营,进入社会创办公司,高校为其保留一段时间的学籍,即所谓“休学创业”。

创业孵化基地是大学创业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高校鼓励、扶持学生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创业心理素质。

二十年来,通过众多高校和学者对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业教育更多的还是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知识的培养和提升,使其具备基本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也不能脱离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富有创造精神的环境而开展。总之,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探索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保障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于冬雪.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N].南方日报,2008.12.3.

[2]文安,陈红艳等.官员称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1%[N].新快报,2009.2.26.

[3]戴维・雷.创业企业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杨艳萍.创业学[M].长沙:湖南人学出版社,2004.

[6]杨杏芳.培养创新人才是人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3,(3):11-13.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个性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32-02

素质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结构。素质既具有先天性的特点,也具备后天的可塑造性。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要把每个大学生都塑造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的个性品质。

一、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创新创造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大学生要具备马列主义的基本素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大学生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人文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底蕴;身心健康素质是指大学生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创新素质是指大学生要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意志品质,应具有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这几个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身心健康素质是保证,创造创新素质是关键。

所谓“个性”可将其理解为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是指教育)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1]。个性化发展是指学生个体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它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需要;二是发展兴趣;三是激发潜能。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指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前提

应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造创新素质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大学生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保证个性发展有正确的方向。其次,大学期间的学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自主性与选择性,不单纯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是为了兴趣而学习,是为了未来而学习,为了成长而学习。只有这样,其个性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再次,个性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而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最终表现是获得创新能力。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说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个性获得发展。

2.个性发展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

个性是创造的源泉,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创新与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当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掘,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激活时,其才可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也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2]。个性的充分发展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

二、以个性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

1.环境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的形成除了先天的素质基础外,还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3]。笔者认为,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从环境入手。

(1)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这句话虽短,却道出了一个道理,即人的存在离不开环境,同样环境也须人的改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所学校的校训、校风、校纪等都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体现了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具有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校园的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对师生来说是无声的课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2)创设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成长环境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是应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大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还能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地面对现实、冷静地分析问题,不断地激发自身的潜能。因此,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自我管理的校园成长环境,不管是宿舍管理、早操管理,还是卫生管理,都应放手让大学生去做,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大环境,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材料化学 能力 素质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 "Knowledge-talent-essence"

——Take Materials Chemistry Undergraduates as an example

ZENG Rongchang , LI Shuoqi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90)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 of industries for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was discussed; the training system "knowledge-talent-essenc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in materials chemistry specialty was constructed; the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o training the undergraduates possessing "knowledge-talent-essence" was probed. Consequently, predicted results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had been acquired.

Key words material chemistry; ability; quality; training system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既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又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其别强调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即强调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①②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创新人才和企业对人才新的需求,我们以“完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强化能力培养,打造过硬本领;着眼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组建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式、研究型、创新性的转变,探索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优化课件内容,开展教材建设,构建材料化学专业特色知识体系

实践是建立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平台之上的目标,理论则是实践的基础。材料化学系教师构建了兼顾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的材料化学专业基础。整个教学体系以五大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为理论基础。

(1)修订了材料化学系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积极吸收国内外各名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源,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丰富各类教学资源,结合学科前沿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从单一书本教材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转变。(2)采用了适合材料化学系学生学习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国外原版先进教材。同时组织编写适合我校特点的材料化学专业教材,形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自己的教学模式,构建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特色知识体系。(3)编写了《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材。根据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具体情况,设置了五个实验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到两个综合性实验。(4)编写了《材料化学专业英语》教材。根据材料化学专业生源质量较高、英语基础较好的特点,按照双语教学模式设计和编写的。该教材融合了编者在其它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和优质双语教学资源;融合外语教学与学科知识于一体;融合教学和研究于一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于一体,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5)材料化学是以晶体学基本原理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主线,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并整合为五个模块:背景介绍模块;晶体学基本原理模块;非整比化合物材料及亚稳态材料模块;四大材料模块;学科展望模块。(6)表面胶体化学课程整合和优化了胶体表面化学的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表面现象的理论基础、应用及其发展动态,建设了表面胶体化学试题库。

2 组建跨学科科研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目前,材料化学系组织了两个科研团队: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团队及阻燃材料团队。材料学教学团队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由老教师在教案准备、讲课艺术及技巧、重点难点的讲解、疑难解答、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传、帮、带。结合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特点和学院历史较短的情况,定期邀请部级教学名师来我院培训指导,收到很好的效果。

2.1 坚持试讲制度

对于应聘青年教师,坚持试讲制度;只有试讲合格者才能录用。上课前,青年教师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教学工作。

2.2 执行导师制度

新聘教师都须聘请富有经验的教授作为导师,通过助教、课后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出题、批改试卷、课程总结等过程,青年教师初步熟悉教学全过程,并逐渐成长起来了。2013年有3人被评为“我心中的好老师”。

2.3 加强教学研究

定期召开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邀请学校部级教学名师和教学督导教师来我院培训、指导工作。1人获得山东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4 选派教师进修

充分利用山东省教育厅、学校的各项人才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和到国内211高校、中科院进修,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和教学会议,旨在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学习,提高水平。2011、2012和2013年先后有3位博士被学校选派到北京化工大学和中科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1人即将到美国访学。

2.5 引进高水平教师

自2010年,材料化学系先后引进了3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其中1位教授、2位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1人被评为学校“十大杰出青年”,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材料化学系师资力量。

3 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3.1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效果相结合,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研究为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③④⑤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将材料科学发展前沿进展适时引入课堂。

在教学中,除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外,为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探索,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

以学生为主体,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同时利用图表等资料,促进双边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一步得到解决方案。通过适当的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加强团队合作。

针对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设计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使抽象的理论教学不至于枯燥,而知识性介绍又不流于肤浅。

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师生沟通,方便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供技术支持。

专业外语则通过与双语教学接轨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外语环境的建设;注重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和直接使用外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考核方式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建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2 建立立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对科研的兴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育,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与低。教学团队成员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在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开发出新型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应用于本科实践教学当中,这是我们实验教学的重要特色。这类实验项目特点是适用性强、具有前沿性、综合性强、工程应用性强,是自选开放实验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类实验项目。⑥教师设计的腐蚀实验装置为材料化学专业实验以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创造了良好的试验条件。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如科研立项、“挑战杯”竞赛或将研究项目分解成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有机会真实地参与科学研究,切切实实地接触材料学科前沿和工程技术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和进行外文翻译以及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多种大型科学仪器进行材料组织观察和性能表征等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毕业论文质量。

而针对实验教学中的各种不足,我们提出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立体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早接触科研,在进行科研训练的同时不断深入地了解应用这些仪器设备。⑦

“产、学、研”相结合是材料学教学团队最鲜明的特色。团队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典型代表是王忠卫博士创办的青岛富斯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成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

校内外产学研基地作为工程实践的重要载体,为本科生提供了各类实习环节及毕业设计的实践机会。发展和完善了课堂教学-科技活动-多种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个性化方向发展。

3.3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实验支撑,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阶段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和再提高的时期。经过前期的科研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集中体现的时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台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坚持一人一题,鼓励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导师的科研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当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时,教师将自己所带研究生加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团队,并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给予研究生一定补助。我们一般将科研与本科毕业论文结合,将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分为若干组,由研究生负责具体实践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本科生亲自操作大型仪器,使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⑧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

3.4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科学前沿进展

通过教授们与外界的联系,经常邀请兄弟高校、中科院的教授、学者和国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利用企业家讲坛,邀请产业界企业家们来校介绍企业界对学生的要求和创业故事;鼓励教师做学术报告,要求学生来听取报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5 辅导员随督导进课题,狠抓教风学风建设

材料学院成立了以书记为领导的材料学院教学督导团,督导老师实行老、中、青结合,并邀请学校经验丰富的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来指导工作,交流经验,并结合学院的发展实际,就如何完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院本科教学水平提出指导性的意见。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材料学院扩大了督导团队伍,实行教师和辅导员一对一搭配,共同进课堂,对教风、学风把脉,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学生的使命感,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针对当前企业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构建了符合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从多种途径探索了材料化学专业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这一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 胡效东,李学华,初振云,王吉岱,刘培超.工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调研与探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

② 张玉玲,刘德军,王绪成.试析山东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1.

③ 曾荣昌,靳涛,王忠卫,汪静,张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体系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2.

④⑦靳涛,曾荣昌.材料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教学创新模式 [J].广州化工,2012(9):240.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第5篇

摘要: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的能力。

关键词:文理科 人文 专业课 实训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部分院校为了弥补生源,出现文理兼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则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工类考生,分析问题思维敏捷,但人文素质较弱;文史类考生,思想活跃,方法灵活,但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对口类考生,有的学校为了升学和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和实验过程,专业理论薄弱,缺乏实训,文化课基础差。

        上述现状及欲解决的问题,是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探索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程设置和创新是关键,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的能力。教育以学校为本,学校以教学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过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单纯强调“就业导向”培养目标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高职”不能“高质”现象的产生。

         1.1加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支持、配合与管理。 

     毫无疑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加强高校教师的认识。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的、相互支持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1.2强化知识传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和社会上对人文科学的轻视等原因,许多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文知识面狭窄,甚至出现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因此,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思考,从而学习和借鉴。。 

      1.3营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塑造在各理工科院校目前还比较缺乏。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大力举办学生参与性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动,如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

2.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综合多方面的调查和调研,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操作技能掌握甚少,创新能力缺乏。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很难全面系统掌握,实训环节操作不熟,这与社会需求实用型技能人才相差很远。

        经过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职业院校应该是培养基本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基本功过硬,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和技巧,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程度创新能力,能适应生产、管理、策划、设计、经营与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存在着理论学习比较抽象,不利于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学习具有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习教师只关心实际操作训练,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面对这一问题,我校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为试验,积极推行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化,专业技能教学实训化,理论实习一体化。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交叉按一定课时比例进行的一种尝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问题,突出学生技能训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达到了优化教学的目的。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此来设置课程或重组课程。基础课要精选学科核心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那些完成相同功能的多种分析方法,只讲生产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专业基础课的整合中,我们把重复的教学内容坚决地删除,定量分析尽可能的简化,定性分析要讲清楚,学会工程应用。把联系比较紧密地教学内容整合为新的课程体系,使其具有新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基础课老师定期参加专业教研活动,以便更好地实现“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生产中已淘汰的内容要坚决地删除,追踪新知识、新技术。教材跟不上,可以以讲义形式弥补,要求教师上网查阅资料,进行深度加工处理。例如《视频音响技术技术》课程,传统的单元电路分析内容已毫无意义,如今都是大规模集成芯片,只要讲清方框图,掌握芯片外特性、电路应用等知识即可。专业课还要扩大知识面,不一定深,但要广,了解性的内容要多,可以少学时。我们的限选课、选修课、技术讲座等就是落实该思想。

        3.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正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习环节的设置、开发和实施,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质量;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培养和能否体现理论与实践是否能够紧密联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实验手段,加强校企联合,加强社会实习环节,把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引入学校,指导学生在校的实验和实训内容。作为省级试点专业,认真研究学生现状和理论课内容,大胆地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开发和实施作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习效果。作为部级实验室,充分利用我院电子专业现有实验室。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通过真实岗位能力分析,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四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了每一门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再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实验、实训项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必须有实验实训讲义、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实验实训报告等内容。

        我院十分注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