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素质教育思想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和贯彻的主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进行探析,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新媒体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大学阶段,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2015年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49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为最大群体,占比达31.5%。在这个年龄段网民中,大学生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不仅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人,对新生的事物和观点接受能力很强,更重要是因为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例如:书刊、报纸等,相比,信息海量传播、传播速度无极限,广大用户可以迅速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因此,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对此评论道:“网络成就了中国的青年,青年成就了中国的互联网。”在新媒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大学生每天都可以获取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存在虚拟性特征,难辨真假。思维活跃、好奇心重但又缺乏分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言献策。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新媒体素养”进行探析,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

新媒体素养简而言之是一种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运用、分辨新媒体信息的能力。新媒体技术产生之后,就融入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多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备品。大学生每天通过新媒体接触了海量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的筛选能力、领会能力、怀疑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属于新媒体素养的能力范畴。新媒体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信息可以从独立和批判的角度来解读媒体资讯。对于新媒体素养教育,英国、加拿大、澳洲等,已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我国台湾地区已在2002年公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综合教育”科目,也纳入了媒体素养。新西兰的学生在五年级时就已加入媒体素养的培训。在我国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日益兴盛,但是媒体素养教育工作却没有真正地展开,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是很少涉及。在缺失新媒体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全球丰富的文化信息及互动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娱乐化倾向明显,动摇了主流价值观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是以追逐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所以大多数信息都要以满足大众需要为主,所以娱乐大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中轻松幽默、标新立异的节目和观点越来越容易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新媒体很多人首先是为了获取娱乐功能,其次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新闻。这种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使得大学生过多地去关注娱乐信息和社会中的黑暗面,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新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各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也冲击和考验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为大部分大学生思维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对新媒体所提供的各类观点缺乏鉴别能力。

2.多种价值观层出不穷,思想观念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成熟的人,可以不依赖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因此大学生逃课率越来越高。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网络监管还不成熟,因此很多不良思想泛滥,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对很多思想观念没有过滤,甚至全盘接受,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观念管理难度加大。

3.新媒体中虚拟精神冲淡了大学思政课教育的效果

大学阶段一般被认为是孩子走向成人的关键的心理转折时期。大学生在学校里会面对一系列难题,比如:大学如何学习、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就业与择业等重大问题的抉择。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新媒体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可以充当他们的避难所,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自制力非常有限,并没有把新媒体只当成自己的减压器,而是当成自己逃避现实的天堂,沉溺其中,使得自身更加缺乏人际交往、放纵自身。很多对虚拟交往感兴趣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不良心理影响。而这些大学生过度沉溺虚拟世界,反而认为现实世界并不真实,这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提升高校新媒体素养的方法

1.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提升手段

虽然大学生广泛接触新媒体,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媒体素养培训,严重制约了他们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所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1)信息传播时应确立大学生主人公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面对着信息的海量传播,很多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甄别真伪。这时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充分认识到传播信息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自觉传播积极、正面的信息,抵制消极的不良信息。因此,在平时教学课堂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向学生介绍相应的道德和法律知识,确立大学生的上网自我约束意识。

(2)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

大学生要有信息分辨能力,须让他们了解新媒体信息是如何产生、运作和传播的,从而使得大学生培养出认识、评价、质疑和运用新媒体的态度和能力,其中对于新媒体各种信息的思辨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围绕核心能力须构建相应的教育模式,比如通过课程教学、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理论教学方式,向大学生普及新媒体素养知识。同时,也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教学,比如邀请相关媒体传播公司,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了解新媒体信息包罗万象,教会大学生如何辨别信息,以及如何选择信息等实践技巧。

(3)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培养能力训练。

新媒体素养培养,与一般的公共课、专业课知识传授不同,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在阅读新媒体信息时有三方面能力进行训练:①第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的理解训练,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意思表示。②第二方面是,对大学生新媒体信息的吸收后的传播能力训练,如何合法合理的传播信息的训练。③第三方面是,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批判能力的培训,对于新媒体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什么是正确的信息,什么是错误的信息。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媒体素养提升手段

(1)提升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敏感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旧方法,主动去关注大学生的相关最新信息,例如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互动平台,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近况,引导学生走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2)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综合素质。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媒体时代除了要掌握运用相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学科知识,还要熟练运用朋友圈、微信、QQ等新媒体互动平台与大学生交流思想,同时也要熟悉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让思想政治课教师多接触新媒体高水平人士和文章,提高对新媒体信息的质疑能力和理解能力,设置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新媒体相关培训课程、讲座和实践机会,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综合素质。

(3)新媒体道德素养培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为大学生起示范作用,须具有良好的新媒体道德素养。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学习和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媒体相关法律,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忠于职守,做到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小结

随着新媒体信息的海量传播,新媒体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从中国互联网发展前景来看,新媒体素养教育不仅应该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也应该是所有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学习相关新媒体知识,重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研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参考文献:

[1]唐世刚.创新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2]高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3]宋慧捷.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课题[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第2篇

1导向性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等规定了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为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模式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指要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科学性主要是通过模式的构成要素来体现的。科学的评价模式,包括四个主要要素:(1)主体要素,即评价主体,它解决“由谁来评”的问题。(2)目标要素,即评价目标,它解决“评什么”的问题。(3)条件要素,即评价者收集和整理评价信息、检验和反馈评价结果必须借助、依靠和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它解决“用什么方法来评”的问题。(4)程序要素,即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程序,它解决“如何进行评”的问题。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指要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构建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要符合系统论的整体性、综合性思想,使模式中的各要素之间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既要注意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其层次结构,明确规定各阶段各步骤的内容、目标、责任及任务,科学地摆正系统整体和各阶段子系统以及各阶段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配合,实现各阶段各步骤工作的整体优化。

4有效性原则

所谓有效性原则,就是指要考虑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一个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必须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掌握和运用,而且是能够有效地改进评价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建模”的意义

在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各国都把建立教育评价制度作为制定教育改革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素质教育评价理论和具体的素质教育评价实践活动的中介,作为对某种素质教育评价理论加以概括化的框架和结构,所以它比概念化的理论要具体;模式总是围绕某一主题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所提供的一种完整结构,因此它一般还包括了可供实施的程序和策略。但它又比经验层次高,这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假设性和完整性”。它不只是简单地反映已有的素质教育评价实践经验,而且还要作出合理的推测来揭示原型中的未知成分,它是反映和推测的统一。

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其对保证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一是理论意义:(1)素质教育评价模式以简化的形式表达了某种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或理论,使得该理论更加严密、系统且中心内容突出,易于人们掌握和运用。(2)模式规定了共同的评价框架,使评价的理论研究和评价活动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相同的方向,使理论和实际活动的讨论、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理论。二是实施意义:(1)素质教育评价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达到教育评价目标的条件和相对稳定的程序,具有指导功能。(2)素质教育评价模式为评价活动指明了方向,能够帮助人们预见预期的评价结果,具有预测功能。(3)素质教育评价模式使评价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结构的系统,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活动直接影响到评价活动的质量,具有系统功能。(4)素质教育评价模式能改进教育评价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使评价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具有改进功能。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以及教育评价工作者都必须树立“建模”意识,自觉地学习、研究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或理论,使之形成系统,进而描述出其模型,逐步建立起具有各种类型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三、“建模”方法

1演绎法。从一定的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或理论假设出发,通过类比、演绎和分析,再现原型客体的本质特性,设计出相应的素质教育评价模式,再付诸实践,经过实验、验证、发展和完善,最后形成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模式。

2归纳法。从素质教育评价实践出发,对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归纳、综合,提炼升华为模式,再在评价实践中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创造出新模式。

3改良法。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现成的教育评价模式,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因此,对某些现成的评价模式不能完全照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些评价模式做相应的灵活的改良。

4合并法。即在吸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现有评价模式的某些思想、结构的基础上创建新的评价模式。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提出的定性建模法和定量建模法很值得借鉴,他认为:“科学研究有两大主要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从模式论看,则有两种建模方式: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第3篇

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怎样看待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主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都在讨论、探索。这里就几个主要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教育的统称。前者侧重于理论观点、思想认识的教育;后者侧重于政治立尝政治方向、政治观点和态度的教育。

两者虽各有侧重,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轻视、淡化甚至排斥这一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就失去了推动力,其结果只能片面发展。当然,尽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作用很重要,却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代替或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

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第二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最重大的政治就是贸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我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坚持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决心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对这一点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对我们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不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需要进行艰巨复杂的斗争。以往那种教条式、口号式的政治是不可取的,但绝不能否定政治,不能淡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只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三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既是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又渗透于智育、体育之中,覆责着广阔的领域,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启发思想觉悟,培养道德品质,锻炼健康心理,养成良好行为等诸多方面。贯彻于这一广阔领域的则是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矛盾。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辨别美丑,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任何时候,尤其在假、恶、丑的现象肆虐的时候,更要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一定要旗帜鲜明,而不能清浊不分,模糊是非、善恶和美丑,随波逐流。可以说,旗帜鲜明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生命。如果旗帜不鲜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只剩下说教和口号,就没有任何活力了。

第四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特定的知识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融和的。这种一致和融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大量的科学知识;其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需要以科学知识为载体。主要基于这两点,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当然也应该看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知识性与一般文化科学知识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区别也有两个方面:其一,它只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一部分,因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可能代替其他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其二,它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相融和,起着服务于政治性、思想性的作用。离开了政治性、思想性的“纯粹”的知识性,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是无意义的了。

二、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基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精心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育人和升学的关系。要以育人为本,而不能以升学为本。育人和升学并不是对立的,既然是学校教育,当然既要育人,又要考虑升学,而且要认真研究升学,尤其是普通高中,应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学生。不研究升学问题,在这方面没有切实可靠的措施是不应该的。然而,认真研究升学和“以升学为本”有着原则区别。所谓“以升学为本”,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造成学生片面发展;二是淡化、削弱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片面突出甚至只是突出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学生政治方向不明,思想认识不清;三是以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对家庭、社会和学校自身造成误导,后果十分严重。学校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以育人为本。而这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课也有一种以升学为本的倾向,甚至感到难于自拔。

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来说,陷入“以升学为本”的泥潭,就是忘记了根本,忘记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因而既失去了这门课程的特有竟人功能,也造成自毁形象、自毁荣誉的不良后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只能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数学方法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学为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第二,明理和分数的关系。这一对关系是和第一对关系相伴生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要以明理为本,而不能以分数为本。这里说的明理,是广义而言,包括懂、信、用这三个依次递进的主要环节。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首先要求学生懂得所学的内容,包括必要的识记、理解和融汇贯通,到这一步均属于知的范畴。在懂(知)的基础上,思想政治课还进一步要求信和用。在这两个环节,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便有了一些不同的特点。其他文化知识课,一般说来学生的懂和信是相通的,懂了也就信了。而对思想政治课来说,学生的懂和信,并不都是自然相通的,还要有一个转化、飞跃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至于用,就是将已经懂得的知识化为方法和德性。这个环节要求更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多。要求学生倩和用是个难点,而这个难点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明理和分数的关系。学校教育,特别学习各门功课,当然需要分数。所谓“分数”,是衡量学习状况的一种工具和尺度。这个工具和尺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很大,功能很强。忽视分数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应该的。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同样也需要发挥这个工具的作用。然而,重视分数的作用和“以分数为本”有严格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分数为本”的主要表现也有三点:一是把分数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二是以分数作为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三是用分数作为维持正常教学的主要手段。应当看到,分数虽然对于明理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毕竟有限。在懂与不懂、懂的程度上,分数作为检查的尺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信与不信、信的程度上,分数就难于发挥作用了。在用与不用、用的程度上,分数也只能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衡量将已懂的理论知识化为方法的程度,而对于将已懂的理论知识化为德性,分数也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当前思想政治课研究记分改革的一个关节点。许多教师提出的将分数与评语合成作为检查标准的方案是很有价值的。这表明,许多教师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以明理为本,而不以分数为本的具体途径。

第三,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要以活学为本,而不能以考试为本。活学,是泛指,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以及整个教学过程。活学为本,就教而言,就是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学而言,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注重明理,逐步向懂、信、用三者融和的方向努力。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就是要按照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组织教学,贯彻启发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总之,活学为本就是要教活、学活,使整个教学过程既符合规律,又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研究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各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考试这个环节。考试,广泛他说就是评估,不仅可以检查办学和教学的结果,还可以成为推动、改进办学和教学的一种力量。

轻视考试(评估)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然而,重视考试与考试为本有原则区别。

在思想政治课中,以考试为本的主要表现,一是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试的“战略”和“策略”,更有甚者,猜题押宝,而忽视育人和教改;三是误导学生,将应试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而忽视了明理和做人。这样,考试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便会丧失。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考试;但是,以考试为本,将思想政治课的存在建筑在考试的基础上,是短视的,不明智的。事实说明,这样做,思想政治课反受其害。各地正在探索的考试改革,本质上就是察坚持以活学为本,寻求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废除以考试为本。

三、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受到客观的、主观的多种因素的制约。

从宏观上看,主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客观条件。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改善党风、民风、社会风气成为普遍的要求,这样,就会为思想政治课营造比较好的客观条件。认我们思想政治课来说,不能只是哀叹世风,坐待客观条件的改善。应当看到,制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还有重要的主观条件。最为直接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领导。中共中央自从1985年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来,又连续发出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的精神,颁发了《中学德育大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年前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央和国家教委颁发的这些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课的高度重视,文件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政策、要求和措施,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质量将产生重要作用。我们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党政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从大局、从长远、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思想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领导。缺乏有效的具体领导,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就会步履维艰。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领导,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指导和督促思想政治课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己任,这是对思想政治课最大的关心、爱护和支持。

第二,要有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课程建设的“宪法”,有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工作、考试方法等,才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正确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就会对思想政治课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有了比较完善的教材,就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同样也会对思想政治课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年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虽然在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有所前进,但是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程。国家教委制定并即将颁布实施的高、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教材,上海初中开设的公民课程,高中进行的课改实验,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我们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三,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说,最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高素质,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切实的保证。现在我们提出高质量的师资,大体上包括思想好、水平高、作风硬三个方面。政治教师要以育人为天职,懂得党的教育方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要懂得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有坚实的马克主义理论基础,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有关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和育人艺术;要既会顺水行舟,更会逆水行舟,条件好的时候,能获得出色成绩,条件差的时候,更能显示政治教师不辱使命的本色,始终坚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阵地。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第4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现在校的大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大学生中文科的往往缺乏对理工科的了解,对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一片模糊,学理工科的往往缺乏对文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美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认为教师只要有效地传授了书本知识,学生有效地掌握了书本知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一、素质教育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

四是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点起他们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五是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