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4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98- 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走进城市务工,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亲子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创伤。大多数留守儿童特别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担心父母在外的安全和健康。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与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得比普通孩子更加焦虑、孤独、紧张和缺乏安全感,这可能会使他们在成年后,更易产生性格冷漠等心理疾病,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只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隔代抚养中,祖辈对孩子更加纵容溺爱,通常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不少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性格易走极端,要么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要么缺少约束,自觉性很差,管教困难,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因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转化为“问题儿童”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1.2 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父母外出打工,祖辈们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的文化层次往往更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般不能给予辅导和帮助,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最大的烦恼是“作业不会不知问谁”。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年龄较大,又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致使多数儿童处于无人督促的状态。缺乏指导和监督,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更加依赖于其学习自觉性,但由于年龄关系,孩子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这样就导致部分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1.3 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可以改善家中的生活条件,但缺乏父母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难以得到良好的照顾。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中的田间劳动就显得更加繁重,留守儿童从而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导致临时监护人照顾孩子的时间减少,家长更加倾向于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零用钱让其自己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用零用钱买那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零食,而这些零食中很多是没有卫生安全保障的。甚至有的儿童的早餐、中餐都在小摊点解决,这说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还是有缺失的。另外,留守儿童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等安全事件。少数留守女孩还不时受到犯的威胁,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1 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农村中小学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这些特别的孩子以特别的关爱。

2.1.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临时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增强临时监护人、外出务工父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与其经常交流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对非寄宿留守儿童,教师要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加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临时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2.1.2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监护不足,老师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经验比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高得多。学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教育监管作用,加强对老师的管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与相关老师签订留守学生承包责任书,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家长”,使其能以较强的社会责任心来教育引导留守儿童。

2.1.3 推行寄宿制管理

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学习和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而且还可以保证安全,提高生活能力。

2.1.4 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学校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环境。

2.2 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2.1 家长要切实转变育人观念,提高管护水平

我国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学习,有意识地接受各种家教知识的相关培训,更新自己的家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提高自己的管护水平。

2.2.2 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

外出务工父母要经常和子女进行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多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外出务工家长还应多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

2.2.3 家长要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要外出打工,应尽量把孩子带上。如果不能把孩子带上,也应留下一方与孩子一起生活,毕竟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夫妻双方应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家长最好能隔一段时间回家一趟,以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健康成长。

2.3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

2.3.1 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共青团、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乡镇成校、村小学、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更新他们的家庭观念,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2.3.2 加大投入,兴办寄宿制学校

各级政府在农村儿童集中的地方要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编制部门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增加老师编制和人数,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与疏导。

2.3.3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整治农村文化环境

农民工流出地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筹建“农村少儿活动中心”,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减少和杜绝留守孩子出入网吧及参与、迷信等有害活动。各级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帮助建立和恢复乡村图书阅览室,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2.3.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各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打破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党的十报告强调: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农民工流入地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在异地接受平等、良好的教育,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主要参考文献

[1] 谭深.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11(1).

[2] 金访.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3).

[3] 雷宝生. 关爱留守儿童 创新社会管理[N]. 西部法制报,2012-08-14.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感情淡漠,上进心不强。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与父母长期得不到沟通、交流,造成亲情淡漠,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出现偏差。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假话、成了“问题儿童”。

(三)疏于管理,经不住外界诱惑。“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更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根本管不了。现阶段,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娱乐场所为了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监护失位导致的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情况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者自我监护。

1.2 亲情匮乏导致的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经常和自己的亲戚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隔代的教育是残缺的,大多数的亲戚往往只能对他们在生活上进行关心和爱护,而忽略对思想上的引导与约束,使得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进行“挥霍”,性格放纵,不思进取、经常违规违纪。父母在物质上给予的补偿更加的滋生了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生活上的问题。

1.3 家庭教育不完整导致的留守儿童心里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疏远,逐渐产生了消极的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2.1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体制因素。 从宏观上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体制因素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留守儿童的现象是我国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说产生的一个衍生物。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绝对数量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难以改变和城乡壁垒的客观存在,农村孩子进城之后, 城市只是他们暂时的栖身之所,他们在户籍、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与城市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原因只能让更多的家庭选择把孩子留在原来的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已经埋下对社会不公的怨恨心理,在加上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以及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2.2 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历来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长也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3 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给予留守儿童教育与引导的不足,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正因为如此他们就需要所在的学校给予更多的心理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班级集体的温暖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弥补母爱和父爱缺失对其心理健康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学校、社区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缺乏相应的重视,在教育理念、经费、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极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缺少家庭的关心和教师的特殊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3.1 在政策体制方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工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而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子女不可能来城市里享受相应的资源和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14-02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2075.42万,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宽,这个数字正在增长。“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我国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父母缺席的困境,出现了很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可见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道德问题

(一)道德认知模糊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 孩子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才可以判断是非。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认识模糊,如部分留守儿童信奉读书无用论。认为读书没有任何用途,长大还是要和父母一样务农或外出打工,所以他们学习不上进,有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行为。家长大多关注物质补给,忽略精神关爱。家长认为物质上满足孩子就足以让孩子满意,所以把教育重任交给学校,而学校注重学生智力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缺失

道德情感是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缺失主要表现是: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厌学现象。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时,有教师歧视,他们有问题不能在老师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情绪易失控;回到家里,父母缺位,祖父母知识有限,课业无人辅导,问题堆积成山无法解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情感危机。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变化的关键转折期,父母常年在外,亲子关系疏远,对亲情逐渐淡漠,不愿意与人交往,易产生交流障碍或交往困难等问题。

(三)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主要表现在学习自觉性差。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做事情没有热情,对生活失去信心,遇到困难时经常选择逃避,不愿意面对和解决。

(四)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人在有一定道德认知观念后的行动结果。在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实现知和行的有效转化。现在留守儿童已出现了道德行为失范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留守儿童有厌学现象,在课堂上冲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逃学旷课;部分留守儿童有违反校规校纪、打架斗殴、偷盗行窃的行为;部分留守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网上交友聊天、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部分留守儿童还出现心理情感问题,并伴有自杀、自残、自虐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道德问题的原因

鉴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他们道德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和缺位

1.监护人道德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监护人大多为祖父母。祖父母,隔代监护,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有限,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孩子学习困难;另外,祖父母带的孩子比较多,他们一般只会照顾孩子的温饱问题,不会照顾到每个人的情感问题,缺乏沟通和交流;最后,隔代溺爱问题非常明显。孩子刚有错误意识和行为,监护人认为是小问题,不必小题大做,不予以纠正和制止,最终容易发展成为道德行为的大问题。

2.父母道德教育缺位。

外出的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方式大多是打电话、发短信、写信。据调查,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以打电话居多,每次通话时间短、联系频率低。 父母每次打电话关心的基本是孩子吃饱穿暖问题、学习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几乎不关心孩子的个人情感问题。这将导致孩子与父母亲子关系疏远,孩子有问题时无人倾诉、没有办法解决,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走上自杀或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道德教育错位

一方面,学校教育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这种观念在农村依然很严重,学校经常以教师所在班级的成绩进行各项评比,对老师各项素质技能进行评估。老师只关注学生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无人帮助,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素质相对偏低。据调查,一些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教师一人担任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备课时间长,感觉压力大。教师有时知道谁有学习或者情感问题,想沟通交流、家访,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部分基层教师素质偏低,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态度恶劣,冷言冷语,有的还动用武力,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家庭责任,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道德教育,要强化家长的监护与教育责任。一方面,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角色。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父母如果常年在外,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相对疏远,这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创造一个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父母有一方在身边的,要和孩子及时沟通交流;父母都不在身边的,要尽量创造条件,通过打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与子女交流,让子女在远方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以及内心情感,遇到苦难时积极鼓励他们渡过难关,取得进步时要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要尽量让学校教育家庭化。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每个月发给或寄给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一份留守儿童近期表现资料,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学校也要针对不同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其次,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习之余要多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发展的游戏或活动。活动要结合农村的环境特点,重视留守儿童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要加强教师素质提升,加大师资力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应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主要是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和学习,在出现问题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育他们自立、自强,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村委会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社会要积极提供帮助,可建立一个关爱基金会,对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救助,还要提高社会及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政府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民工回流,让更多的父母愿意回家,让农民工在家务农、就近工作或创业。这样,父母就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政府还可以改变留守儿童的外出打工父母和监护人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涂小艳.探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J].智富时代管理,2016,(3).

[2]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仍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家庭生活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最突出的是意外伤害。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二)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1.4和2.7个百分点,教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学习辅导

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非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帮助和监督者是父母,而留守儿童则是老师。接受访谈的留守小学生认为,父亲外出后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遇到难题没人问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祖辈监护人较多,他们学历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

(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1.留守儿童家庭支持弱化

父母和同学朋友是农村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52.92%)、父亲(43.02%)和同学朋友(34%),留守儿童则是母亲(41.54%)、同学朋友(34.92%)和父亲(30.38%),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获得祖辈的支持(17.02%)高于非留守儿童(10.9%),但远不及同学朋友。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朋辈性倾向明显,易受不良团伙影响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 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点。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不明显

有47.8%的四年级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老师,显著高于第二位的同学朋友(36.6%)。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与教师是儿童的两个“重要他人”,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当父母远离时,教师就成了情感依恋对象。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在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你和谁最亲近等情况调查中,老师在留守儿童身边的人群中排位都靠后。

4.两成留守儿童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有17.5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22.6%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本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留守儿童消极情绪较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5.7、5.7、1.5和1.1个百分点。这些消极体验降低了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有23.2%的留守儿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比非留守儿童高6.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给留守儿童提供各种支持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使其更容易感受到外部支持的存在,而且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支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四)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在留守群体中,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显然低于男童,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在留守群体中,有外显性攻击行为和内隐性攻击性情绪的女童比例都高于男童,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在留守群体中,36.4%的女童在家经常干活,比男童高9个百分点。有63.2%的留守女童要洗衣,35.2%要照顾弟妹,比留守男童高25.9和14.7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

调查也发现,留守女童人际交往状况较好,来自同学朋友的支持高于留守男童,这部分缓解了她们的心理压力。

(五)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在闲暇生活中,有13. 8%的留守男童每天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比非留守男童高3.2个百分点;在上网的儿童中,在网上玩游戏(64.9%)、讲脏话(41.8%)、浏览色情暴力内容(8.3%)的留守男童比非留守男童高4、3.5和1.7个百分点。

在学校生活中,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此外,有47.2%的留守男童没参加过学校的任何课外小组,分别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4.7和5个百分点;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为相对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较女生晚,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监控,否则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理解、掌握和内化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价值观和行为偏差。数据显示,在留守群体中,男童赞同钱能解决所有问题(11%)和家里有钱或有人当官的命真好(27.5%)的比例比女童高1.9和6.6个百分点;赞同诚实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骗(55.1%)、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羡慕(47.1%)和做好事经常得不到好报(39.0%)的比例比女童高4~6个百分点。

二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男童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中有91.9%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或双亲外出。父亲外出缩小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外出的家庭中缺少权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监督变得更为困难。对于男童而言,父亲还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参照和认同,父亲远离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别认同。

(六)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1.父母外出对四年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影响最大

在四年级到九年级6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过去一年,有3.6%的四年级儿童遭遇触电,比例最高,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1.5%,在6个年级中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26.9%的四年级儿童玩网络游戏,仅比八年级低0.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20.7%,在6个年级中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9.9%的四年级儿童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内容,比例最高,这个比例在非留守群体中是5.6%,低于五年级。此外,有1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在生病后选择自己忍着。

外出父母及监护人,因为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适应校园生活而又尚未面对升学压力,容易对其放松监管。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忽视了他们一些不良品德和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划分,十岁左右的儿童正是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2.四年级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后的负面体验较多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四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还小,对父母依恋感强。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九年级的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留守儿童最需要学习辅导。

3.父母外出对四年级留守儿童的交往行为有较大影响

四年级儿童人际交往状况总体较差,这与他们年龄尚小、社交技能不足有关,四年级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更差。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52.1%)、认为同学喜欢自己(68.7%)、愿意和别人说话聊天(8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比四年级非留守儿童低6.4、3.6和1.8个百分点,可见,父母外出对其社交技能和行为影响较大。

调查也发现,四年级留守儿童会更积极地寻求老师支持和参与社会活动,以缓解父母外出后的焦虑感。从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看,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但四年级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老师和父亲。“谁监督或帮助你学习?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在问到这样的问题时,四年级留守儿童都把老师排在第一位,而四年级非留守儿童则把老师排在第三位。在留守群体中,有17.2%的四年级儿童参与很多的学校、社区公益活动,比例最高,也高于四年级非留守儿童(14.8%)。

(七)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八年级现象”更为明显

1.八年级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较差

有37.2%的八年级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上,较八年级非留守儿童高2.6个百分点;有38.3%的八年级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后更自由了,较四年级留守儿童高13.1个百分点。

2.八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较高

八年级留守儿童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完成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的比例高于八年级非留守儿童2.3~14.4个百分点。

3.八年级留守儿童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八年级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较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八年级非留守儿童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八年级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唯有八年级留守儿童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这被称为“八年级现象”。对于八年级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八)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本次调查的重点之一是关注寄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下文中的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均为留守儿童。

调研发现,寄宿生相比非寄宿生有一个突出优势: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寄宿生要明显好于非寄宿生:对“我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70.8%)”“父母外出后我比原来自信(62.2%)”“父母外出后我比原来独立(76.6%)”等正面自我描述的认同比例,寄宿生比非寄宿生高4、4.4和8.8个百分点,而对“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36.3%)”“我觉得别人比我运气好(31.5%)”等负面自我描述的认同比例,比非寄宿生低2.3和3.3个百分点。

有63.8%的寄宿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79.7%认为同学喜欢自己,比非寄宿生高4.8和7.7个百分点。寄宿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有81.1%的寄宿生参与过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比非寄宿生高7个百分点,他们的社区安全感也高于非寄宿生。

自我接纳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寄宿生在集体生活中提高了社交技能,在与同辈的亲密交往中获得帮助和肯定,从而接纳自己,良好的自我接纳又促进其人际交往。可见,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缓解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

在其他方面,寄宿生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49.6%)比非寄宿生高10.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个百分点。

寄宿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49.2%)、没完成作业(54.6%)、不想上学(45.6%)、对学习不感兴趣(48.9%)、听不懂老师讲课(62.9%)、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56.7%)、成绩下降(78.5%)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高于非寄宿生 5.9~12.6个百分点。

除了学习用品外,寄宿生的各种需求都高于非寄宿生。寄宿生对学习辅导(57.4%)、和父母在一起(51.4%)、兴趣特长培训(24.4%)、课余假期活动(24%)、了解青春期知识(15.1%)和心理咨询(16.7%)的需求明显高于非寄宿生,相差3.8~6.8个百分点。他们对钱、与成年人多交流、了解自护知识、运动器材和场地的需求也高于非寄宿生。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它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寄宿留守儿童来说,“缺乏”集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40.4%),仅三成多寄宿生(34.2%)觉得住校的好处是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有人帮助。

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认为住校最大的不好是想家(24.7%),其次是自由活动时间少(18.1%)和课余生活枯燥(17.7%)。住校期间,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50.1%),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38.5%)和看电视(24.5%)。

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远离父母和家庭使得寄宿生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更高,虽然同伴和老师给予了寄宿生较多的情感支持,但还远远不够。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当心情不好时,寄宿生更多地选择与同学伙伴交流(51.0%),其次是和老师交流(30.0%),第三是和家里人交流(28.0%),其他是自己想办法排解(27.6%)、写日记(25.7%)、闷在心里(17.5%)、哭泣(16.0%)等等。

学校提供的心理辅导服务也不多,仅两成多(23.9%)。寄宿生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23.9%的寄宿生表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等心理辅导服务设施,仅6%的寄宿生使用过这些心理辅导服务。有48.5%的寄宿生经常感到烦躁,较非寄宿生高5个百分点。

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中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低龄寄宿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对寄宿制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九)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更差

在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外出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占8.1%,这个群体总量不大,但各方面问题最突出。

在生活照顾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有35.1%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比父亲外出的高2.9个百分点;有54.4%在过去一年遭遇过意外伤害,比父亲外出的高5.7个百分点。此外,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最高,例如生病没人照顾,更容易被欺负和歧视,要干更多家务农活等,而觉得家庭经济条件好了的比例最低。

在课余时间安排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看电视、闲逛、去影院、游戏厅和网吧的比例都较高,劳动负担也较重。

在网络行为方面,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的有22.3%通常在网吧上网,比父亲外出的高4个百分点;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50.8%)、讲脏话(51%)、浏览色情暴力内容(8.8%)的比父母外出的高7.5、11.8和3.3个百分点。

在亲子关系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有49.2%最担心见不到父母,比父母外出的高9.2个百分点;7.3%半年以上才和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比父母外出的高4.3个百分点;被父母训斥吓唬(23.2%)和讽刺挖苦(19.5%)的,高于父母外出类型5.9和7.8个百分点。

在学习和校园生活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有32.4%自评学习成绩为上等,比父亲外出的低6.5个百分点;不完成作业(55.6%)、逃学(7.3%)、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73.2%)、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0. 4%)、不想上学(41.8%)、对学习不感兴趣(45%)的比父亲外出类型高2.1~10.3个百分点;认为学校里及周边有不良帮派或团伙(34.7 %)、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或团伙(29.1%)的,比父亲外出类型高5.6和4.5个百分点。

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有较强的生活能力,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比例最高,但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的比例也最高;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愿意去帮助别人的比例最高,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经常嫉妒别人的比例也最高;他们认为可以支持或帮助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感觉需要时没人能帮自己的比例也最高。

调研发现,家庭中父母外出一般都会有相对明确稳定的监护安排,而母亲外出后留在家中监护孩子的父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疏于照顾和监管,以致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和学习方面表现较差。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母亲)之间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自评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22%)、感到烦躁(51%)、孤独(45.5%)的比例最高,他们认为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内向(40.5%)、忧郁(35.8%)、胆小(20.7%)和焦虑(31.2%),高于父亲外出的3.9~9.9个百分点。

鲍威尔还认为,早期依恋的顺利完成和发展才能导致一个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数据显示,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更赞同钱能解决所有问题(11.5%)、家里有钱或有人当官的人命真好(27.9%),他们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23.7%)比父母外出的高6.4个百分点,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钱(26.6%),比父亲外出的高4.9个百分点,这与他们安全感缺乏不无关系。数据也显示,除了生活费,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可以支配的零花钱最多,有36.2%的人每月有30元以上,比父亲外出的高6.8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三种留守类型中,父亲外出对儿童的生活、学习、情绪方面影响较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母亲外出的影响更大。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充满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二、对策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1.立法保障亲子团聚权。针对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回家,和孩子联系很少的情况,我们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规定外出父母应当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未成年子女,严重忽视应等同于虐待罪受到惩罚,每年至少和子女团聚一周以上的时间,并以各种方式和子女加强日常联系,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立法保障早期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应通过家庭教育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现阶段应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农村托幼事业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则可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3.立法保障家庭教育指导。为家庭教育立法不仅要控制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更要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各地要按照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要求,强化部门职责,落实工作方案,继续巩固和发展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以此为依托加强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指导与服务,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针对家长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欠缺的问题,可组建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对家长学校进行系统的师资培训。

(二)完善监护制度和国家救助体系

1.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为了减少因父母陪护缺失给儿童造成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应在法律法规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

2.探索有偿监护制度。职业家长、托管家庭等有偿监护的形成是市场导向的民间自觉行为。就目前来看,其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管理和监督,使其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

3.加快完善国家监护和救助体系。明确政府在留守儿童救助方面的主体责任,建立留守儿童社区保护网络,明确强制报告制度,完善临时监护程序,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临时照料,确保他们得到有效监护和及时救助。

(三)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1.建立领导协调机制,不仅要在纵向上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责任机制,也要在横向上对各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2.搭建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工作格局,提高非政府组织和群团组织在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形成整体功能。

3.统筹经费保障机制,政府要将关爱留守儿童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同时要出台激励政策,营造有公信力的慈善环境,提供简便易行的模式流程,有效拓展经费渠道,吸引更多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

4.针对调查中部分学校校长和老师提出的不知道关爱工作如何进行的问题,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已经形成并证明有效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模式。

(四)构建全方位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

1.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老师、心理辅导教师和文体活动老师,加强师资管理和培训,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

2.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本次调研的部分地区,民办学校已经成为当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普遍存在场地等硬件严重缺乏,师资流动过快等现象,但因寄宿的便利和较高的升学率得到留守儿童家长的认可,建议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和有效的管理,使其成为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在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建立关爱服务阵地。发挥民间社会力量的作用,培育社区留守家庭互助小组和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等组织,对于增强留守儿童的社区安全感,强化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积极的意义。

4.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面人员能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尤其是媒体频繁曝光的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的现象,建议社区建立三级预防机制,着力提升家庭和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1.各级团组织应积极探索共青团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体系,注重承接政府相关职能的转移和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专业化手段主动承接政府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各类事务。

2.妇联应利用自身优势,将留守儿童关爱纳入妇女儿童工作的整体框架,重点突出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对代管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等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建立帮扶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关爱行动制度化、长期化。

4.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是新时期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注重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为关爱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六)注重满足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多样化需求

1.针对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我们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借鉴美国大哥哥大姐姐组织(Big Brothers/Big Sisters of America)的帮扶模式,满足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2.针对大龄留守儿童,特别是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3.针对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建议家庭尽量不做出母亲外出的安排,如果迫不得已,也应该认真安排好监护人,学校和社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