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 共同点 断档点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初高中化学知识共同点及衔接

1.1 初高中化学知识共同点

比较普高化学必修1、必修2和义教化学教材找到以下一些共同点。物理变化――凝固、融化、汽化、液化或凝结、升华、凝华、沸腾、溶解和潮解等。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熔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等。化学变化――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酸性和碱性等。化学反应类型――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情况)。能量变化――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等。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和元素。物质结构――化学式、化合价、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等。物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分散系――溶液(溶质和溶剂)、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分离――蒸馏、蒸发、过滤和结晶。指示剂――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简单有机物――甲烷、乙炔、尿素、醋酸、酒精和汽油。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天然有机材料(羊毛和棉花)、有机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和纳米材料。金属的锈蚀和金属的防腐。实验安全――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的处理、浓硫酸稀释问题等。实验技能操作――用pH试纸测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度、氢气燃烧前验纯和氢气、一氧化碳、酒精和甲烷燃烧产物检验。物质的检验――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其他――晶体、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催化剂、触媒、湿法炼铜、物质转化规律、质量守恒、金属活泼性顺序。

1.2 初高中化学知识共同点的衔接

初高中涉及的知识面不仅有很多相同部分,而且有些知识的深度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初高中这些知识点的衔接教学不能是简单的重复。例如,初高中都要求了解金属的腐蚀和防腐,但初中只要求学生了解金属腐蚀需要的条件,如水和空气等,并以此推出防腐的条件即为隔绝空气或水,而高中对金属腐蚀的认识要求是从原电池角度深入的,要求学生清楚纯净的金属并不容易腐蚀,不纯净的金属内由于形成原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因而使腐蚀的速率加快,并要求会书写电极反应式。显然在要求上高了许多。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初高中对于知识点具体要求的层次,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对于初高中教材的这些共同点,高中教学时不能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简单地重复,而应有所提升。初中教学时应在复习时不超初中《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拔高。

2 初高中化学知识断档点及衔接

2.1 相似相溶原理

义教化学涉及相似相溶但未提及此概念,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水和油(有机溶剂)是相对立的两类溶剂,某物质若易溶于水则将难溶于有机溶剂。普高化学对相似相溶的理解升高到分子结构上,通过共价键极性及分子空间构型的分析来理解溶质分子的极性和溶剂分子的极性相统一而互溶的意义。义教化学的教学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只能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机械记忆。普高化学教学要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认识。

2.2 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

义教化学教材用“某些金属氧化物”一词来代替“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概念。教学中涉及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但因无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初中学生并没有掌握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及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这些典型基本反应类别。普高化学中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这些概念的系统归纳学习,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将被肢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反应方程式,并得出一些规律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普高化学中强调了酸性氧化物不完全等同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完全等同于金属氧化物,是值得学生研究的概念。

2.3 元素周期表

这一概念在义教化学和普高化学中都有,但内容层次上断档。义教化学中有关于元素周期表相关概念的介绍,包括原子的微观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及应用等。普高化学中有关的概念不再出现。但是学生对以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差异很大,往往对微观结构记忆深刻,高中教师不再需要重复,而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本质却不能深入理解。然而在高中学习中,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与摩尔质量这个重要概念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间有相似处也有区别处,是学生需要着重理解的,如果没有初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做基础,这些比较区别将无从谈起。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做适当的复习和补充讲解。在高中学习中,更进一步地涉及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这不仅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有关,还需要同位素概念的配合,可以说缺一不可,高中教师千万不能以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因而粗略带过,那样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2.4 电解质

义教化学中关于溶液中电解质电离的介绍没有涉及电解质的概念,只是要求学生知道哪些能物质电离,哪些物质不能电离,哪些物质能电离成分子,哪些物质能电离成离子。然而高中对电解质的电离情况要求很高,除了区分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和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情况以外,还要区分在水溶液中,由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来推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概念,并且涉及到弱电解质弱酸的分步电离,以及强酸酸式盐、弱酸酸式盐的电离情况,这些复杂又精细的内容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高中教师还是应当从零起点开始系统地为学生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及电解质的电离为好。高中教师面对学生某些断档的知识点时,需要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更多巩固和温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范文第2篇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前概念就是学习者原有概念,是学习者拥有的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不相一致甚至相反的概念,是学习者形成某一科学概念之前所拥有的概念形态。这包括对事物含糊的(vague)、不完善的(imperfect)或者是错误的(mistaken)理解(understanding)。这种前概念是人从出生后,在生活中获取各种信息,并能把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的最初的意识形态。

小学生从婴儿到少儿,生活经验已经较为丰富,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前概念。经过脑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前概念只能被覆盖,不能消失。所以前概念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与科学概念不相违背的前概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而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具有消极的影响,很多时候会阻碍科学概念的建立。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先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有效了解和分析,策划有效的教学方式,并组织有效的科学实验,对事实和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以覆盖学生含糊的、不完善的或者是错误的前概念。因此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脚手架”建立基础。

二、准备典型的实验器材

科学课概念的建立,以实验为基础最有效,科学实验需要典型的实验材料。倘若材料不够典型,没有结构,会影响教学效果。选择典型的结构材料是提高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和依托。所谓典型的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组合。这些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探究实验,为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提供有利的基础。

例如,南京琅琊路小学谭成名老师在上《认识金属》一课时,教师准备铜、铁、铝三种金属,同时准备了竹子(筷子)、木头两种非金属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认识金属的一些特性。教师特意在认识金属的课程中准备非金属材料,意在让学生通过认识非金属材料不具备那些特性,来凸显金属的特性。而通过这种对比,学生会对金属的特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后我对几位学生进行了解,在我所有了解到的学生中,学生对金属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热性好等金属特征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木块、泡沫塑料、牙签、蜡烛、石头、回形针、橡皮泥七种材料。前面四种材料能上浮,后面三种会下沉,上浮的材料中有大的塑料泡沫、小的牙签,沉的材料中有大的石头、小的回形针。用这些典型的材料来探究物体沉浮的规律,能使学生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一科学概念,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大、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重的物体容易沉”。

典型的实验材料的准备,符合了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脚手架”的较好契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科学的概念。

三、创设课堂情境

来自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记忆是片段的,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更多的情境来辅助教学。而好的课堂导入,就是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为学生创设出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情境,就能让学生顺势向课堂的主题靠拢。甚至还可以继续把课堂导入的情境延伸到课堂当中去。

例如:新疆乌鲁木齐第八小学的刘成名老师在上《水位的变化》一课中,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课题,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老师们都很熟悉。但后来他把故事延伸了:曹操怕儿子骄傲,于是就把曹冲带到一个水池边要他解决一个新的问题。这样自然地把课堂要探究的问题引出来了,之后,老师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曹冲解决问题。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仿佛都回到了三国时代,课堂的探究也就成了帮助三国时代曹冲解答父亲给他的难题。

把导入故事内容延伸,并贯穿整个课堂,我们不能把导入仅仅看作是导入,它可以延伸、拓展……为学生提供更有兴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兴趣非常浓厚的“脚手架”舞台。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范文第3篇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多样化――呈现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

学习数学概念的前提条件是使学生充分获得生动丰富并且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密切联系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实际生产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和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这些事例可以就地取材,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宜。例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清晨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地升起来引入,太阳当作一个圆,海平面看作一条直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直线和圆存在的位置关系;或者用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水上放一根直的细线,往杯中投入一粒小石子,溅起的水花向四周扩散,如同圆对静止的直线作相对运动,就可以直观地发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变化,为揭示本质属性提供鲜明生动的映象。

二、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生成化――体验概念的形成

通过对事物直观感性认识,还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认识,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剖析透彻 ,再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揭示出来。裴光亚老师在《教育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说到“关于这个定义的教学,不是没有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同时,这个价值取想,也就决定着我们的教法。你不能把这个定义直接告诉学生,要学生去熟记。学生能否记住这个定义,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你要把这作为一次机会:由具体材料抽象概括的机会,训练逻辑严密性的机会,尝试对空间形式进行描述的机会,欣赏数学语言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属于学生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由此可见,概念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表达――概括等认识过程。教师作简单的讲解和传授,再做几道习题训练,这样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就能理解掌握了吗?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在参与的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进而完整、内在地发现并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能发展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如下:

(1)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2,求它的边长。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 m ,则根据题意,得 .

(2)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7.2万册,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 ,根据题意,得 .

(3)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面积是24,求花圃的长和宽, 设花圃的宽是x m 。则花圃的长是(19-2x) m ,根据题意,得 .

(4)长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如果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设梯子滑动的距离是x m ,根据题意,得 .

1.学生先认真阅读 ,仔细审题 ,然后列出方程。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程具有共同特征是什么?可能学生思考的问题不完整,阐述得不准确,这些都不重要,要给学生表述的机会,然后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在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剖析概念的本质,抓住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比较,区分易混淆的概念,举一些正例和反例,从多种角度去发现和认识,启发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归纳,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概念的认识就比较深刻了。

三、数学概念的应用要深刻化、严谨化――启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

由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深刻的逻辑性,因此掌握它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对概念进行及时巩固。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许多学生在数学概念的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1)关于 的方程是(a-2) 一元一次方程,求a的值。有的学生解法是:因为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a-1=1,解得a=±2,我就问“同学们看一看,他们的解得结果正确吗?”(让学生稍作思考)接着我又提问“当等于a=2时,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有的学生恍然大悟),当等于a=2时,这个方程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了。这说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刻,通过对概念的应用可以强化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2)已知ΔABC中,∠A=54o,当∠B= _______ 时,ΔABC是等腰三角形。同学甲解得∠B=54o,同学已解得∠B=54o或∠B=63o。我又问还有其他的结论吗?同学们感到大惑不解,你们是否考虑当∠A=∠C时,ΔABC也是等腰三角形,你们再计算∠B是多少度?答:∠B=72o。学生为什么会发生上述错误,其根源还是在于对概念的理解片面,不够严谨,思考问题不全面。经过这道题的练习不仅巩固了概念,而且进行了拓展延伸,体现数学概念的应用逻辑性、严谨性。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概念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数学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概念本身,而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遵循认识规律,注意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就不难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材; 概念; 教学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69-001

纵观小学科学教材,我们会发现,概念的描述很多都不是非常完善的,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水平和思维水平。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正确判断教材的概念描述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从而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虽然浅显,但在这个层次并不错误的概念。

首先,要去学习

对当下的科学老师来说,学习最为现实的意义也许在于“不要用自己的错误理解教出理解错误的学生”。学习的意义也在于能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正确判断。如果学生举了一个错误的例子,教师却无法辨识真伪,那么这种错误看法就可能得到传播。当然科学教师不需要也不可能变成科技百科全书,但却需要比一般人更丰富的常识、更广博的见识。

况且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学生会产生的问题。学习的过程既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修养的过程,也是总结学习经验,发现学习难点,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一次预演。

然后,要去了解学生

要了解学生,别无他法,只能沉到学生中去,试着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习材料,想象如果自己什么也不懂,会怎样来理解它。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思考问题的症结在何处,尝试解决。总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才能做到深入了解学生。

做好了这两件事,就可以谈一些具体的操作了。

一、直接使用教材对概念的描述,但要抓住关键

教材中的很多概念的表达既准确又适合学生学习。要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关键之处,真正理解它,并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该概念对一些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概念才不是一堆文字,而成为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杠杆是什么呢?是由能绕着支点旋转的棍子形成的装置。无关作用,无关意义,就讲组成。只要符合这个要求的就是杠杆,用这么一句话就能把省力的不省力的费力的杠杆囊括其中。那教学中抓住什么呢?支撑点和旋转。不管什么形状,棍也好、板也好、轮也好,不管数量,一根也好,两段也罢,若能找到个支撑点,那就离杠杆不远了,要是还能绕着这个点转,那就是杠杆了。理解了杠杆的真正含义,就不难理解滑轮和轮轴与杠杆的关联。还是要抓住关键所在。

二、表达准确但诘曲聱牙,用其意但修饰语句

有些概念句子很长,将很多意思用一句套了很多定语状语补语的复句来表达,断句都有些困难。有些则全部使用术语来结构,这不属于儿童语言体系的描述,怎么可能让学生容易接受。那么在沿用它们的意义的基础上,修饰一下,将之转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有利于他们对其理解、掌握。因为重要的是概念,而不是概念的表述语句。所以,长句可以截成短句,术语可以换成俗语。

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有一种使表面积尽量缩小的力。也许是为了追求表达的简洁和专业,用尽量少的文字传达尽量多、尽量准确的意义。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好难读啊。在实验体验的基础之上,让我们转换一种表达方法,更加口语化的,更加容易理解的方法。首先,液体具有表面张力;然后,表面张力肯定是一种力;接着,这种力让液体很团结,大家紧紧拉着手不放开;最后,这种力让液滴呈现出球状。似乎嗦了些,但说明了表面张力的存在、性质、作用、表现,更适合中年级的孩子理解和记忆。

三、浅尝辄止未能尽现其意,则持续追问

很多概念都有它的背景,都可以问个为什么,所以学习它们时少不得要问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分类?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态?能问出“为什么”,说明学生对这个概念的兴趣高,说明他们思考得更深入。这是一种教师都期待的状态,它意味着学生把眼光投向了表面意义的背后,渴望探求它的原因和本质。

生物们一个吃一个就形成了食物链。但是这个概念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告诉学生我们给这个大家都能看到的现象起了一个叫做“食物链”的名字。那么,“吃”这个行为是为了什么而出现的?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被提出来,那么教学是浅层的,对概念的认识是浮光掠影的。因为学生连追问一下为什么的念头都没有出现,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没有深究的愿望。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了一之后想知道二,问题越问越多。

四、外延丰富,则横向扩展

一个概念往往有着丰富的外延,就事论事也许会让眼界变得狭窄。那么,某个概念的周边概念、相似概念、相联系的概念就可以展示给学生,给他们一个更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让他们发觉事物都是相联系的,发觉学习了一个概念还是远远不能够解释这个世界,要不断学习形成一个体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里说的一般都是指可以听见的声音。那么振动了之后都能够听见声音吗?似乎不行。那么,是不是这个概念不对呢?这就需要了解人耳的听声极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可以被人耳接收,很多声音动物能听见,人听不见。引入超声和次声的概念,让学生对声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的扩展,目的是更好地学概念,完善这个概念体系。

五、易产生歧义,那就大胆修改

有机高分子材料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教学思路;教学指导

作为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开展前理清一条清晰的、有效的教学思路,才能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方向,从而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另外,一门课程的教学思路不应该是固定而不能变化的,要能够因教学对象、具体教学过程的情况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思路。

1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

1.1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面向我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的一门职业素质必修课,是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信息社会背景在所必须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深远影响。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主动并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能力;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为今后的主动学习、终生学习和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值、文字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电子元器件、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卡的概念。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的逻辑组成和各个部件的功能;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分类;中央处理器的概念、结构、基本任务和性能指标;指令、指令系统的概念;指令和程序的执行过程;主板、芯片组与BIOS的概念;存储器层次结构和主存储器的基本知识;个人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的原理;I/O总线的类型;常用I/O接口的知识;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触摸屏、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的作用、分类方法、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概念、软件的分类及基本特点;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操作系统的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算法的概念、属性、表示和分析方法;计算机语言的作用;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常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处理系统的概念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分类方法;通信的基本模型、信号的分类;多路复用技术的作用与类型;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信道的概念和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与分类;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以太网的类型和特点;因特网的发展、组成与常用接入技术;网络分层结构和TCP/IP协议;IP地址和IP数据报的概念;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域名系统的概念;电子邮件、万维网、IM和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知识。数字媒体方面的相关知识:字符编码标准;文本处理和常用文本处理软件;图像与图形的概念;图像的获取、参数及常见文件格式;计算机图形的应用;声音的概念;数字声音的获取过程与获取设备;数字声音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计算机合成声音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数字视频的概念、获取方法与获取设备;数字视频的常见文件格式、压缩方法和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数据库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点;DB、DBMS、DBS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语法;典型信息系统的特点。

1.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操作能力: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Windows7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个人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常用外设的使用与维护;文件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基本操作;使用浏览器软件浏览网页、检索信息、下载资源等操作;WinRAR、讯雷等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撰写和收发电子邮件。MicrosoftWord2010的操作方面:文本的编辑和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分栏、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等对象的插入和格式设置;通过插入或文本转换为表格的方法创建表格、表格属性设置和计算操作;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印和保护。MicrosoftExcel2010的操作方面:电子表格编辑;填充柄的使用;公式的编辑;相对地址、绝对地址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工作表格式化;各种类型图表的创建和编辑;使用数据透视表对数据进行分析;工作簿的新建和保存。MicrosoftPowerpoint2010的操作方面:幻灯片的基本编辑;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图片、图形、文本框、艺术字、SmartArt图形等对象的插入和格式设置;为演示文稿应用主题;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母版的使用;文本、图片、图形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使用超链接;演示文稿放映方式的设置;演示文稿文件的新建和保存。

1.2.3素质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基本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修养、合格的职业素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团队精神、独立的专业主见、科学的思维方式、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1.2.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奋、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培养较高的求知欲,勇于探索并使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不怕困难的信心、决心,能从战胜困难中体验快乐。‘’‘’

1.3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五章数字媒体技术、第六章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第七章Windows7操作系统、第八章因特网应用、第九章MicrosoftWord2010文字处理、第十章MicrosoftExcel2010电子表格和第十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操作的相关内容。

2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1教材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和我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同时为了适应我校专科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选用了以下教材。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配套教材《大学计算机教程》作为理论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吉根林、王必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结构合理、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力求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与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十三五”高职高专重点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为操作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戴锐青、桑一梅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主要针对高校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操作的教学,同时满足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中操作部分的考核要求。

2.2教学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大部分,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而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技术具有发展迅速、更新速度快的特点,需要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补充。因此建议学生以各类计算机类的教材、杂志、学习网站作为参考资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教学理念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既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理论实践并重,注意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采用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际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教学的同时,配合大量的操作训练,注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2教学方法

本教学思路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3.2.1分层教学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采用分层教学法,即将每个章节的内容按必修类、提高类和补充类进行组织,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掌握知识的差异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2.2项目驱动法本课程的实践部分采用项目驱动法,即将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并将内容按任务进行划分,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使用项目驱动法的优点是能够清楚地呈现操作的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完成学习并进行拓展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教师呈现项目效果,分析使用的主要操作内容;第二步:教师以任务为单位介绍各知识点,讲练结合,指导学生完成指定的操作;第三步:教师对项目进行整体的重点、难点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提高应用能力。

3.3作业安排

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本门课程的作业包括了理论知识的课后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后作业三部分。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并提交给任课老师,所有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并统一提交批阅。

3.4课程考核模式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我校专科层次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必修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该课程为考查类课程,由任课教师随堂完成考核,具体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过程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70%的比例分配。期末考核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考核两部分,并参照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核的内容分布,包含45分的理论知识和55分的操作两部分,总分为100分。

4学习方法指导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区别于纯理论课程或纯操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采取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指导方法。理论知识学习方面,针对教材、课堂教学内容、补充阅读材料和课后作业涉及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展开一些专题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操作能力学习方面,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并结合组间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5结束语

成功的教学与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反思各个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其中教学思路是根本,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功开展。本文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施思路。

参考文献:

[1]吉根林,王必友•大学计算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戴锐青,桑一梅•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