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研究

农业机械研究

农业机械研究

农业机械研究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cater the spirit of teaching reform, in view of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of highe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for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eaching textbook content part is insufficient, the lag of practic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diverse student basic 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It propos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hould be done by the adjustment and reform on content of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cultivating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eaching meet a graduate student;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关键词: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探讨;复合型人才

Key words: highe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anagemen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reform;exploration;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40-03

0 引言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机械装备系统和理论研究以及农业机械化组织管理理论,使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1-2]。课程目的是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管理学、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管理,使其获得优质和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了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方针和国内外农机化的发展动态以具备针对区域性农机化系统有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1-3]。

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农业机械化工程是海南省特色专业,是海南省培养农机化人才唯一的品牌专业。为满足农机化人才新要求,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结合近几年相关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4]。

1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本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是由《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与《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相互融合的学科。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和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5]。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其教学中重工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还存在教学课时安排的不当、实践的不足,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如下。

1.1 课程内容的缺失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6]。《高等农业机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农业机械化相关技术知识,同时也应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大对管理学知识的讲授。本课程教学内容缺失主要表现:一是课程不重视管理学知识。农机化管理相关结构体系与层次以及管理中的领导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的不足。二是教学内容未能做到时时更新和完善。现有的农业机械学教材侧重于理论分析和计算,而且部分内容陈旧,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机技术不断革新,样式的层出不穷,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水平,促使着教学要跟进时代的需要[3]。而教学内容也要时实更新最前沿的技术以及更加全面的学科领域。从而达到课程的研究性,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与边缘性等诸般特征[6]。

1.2 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度大 研究生在升学前学习的专业和基础各异,甚至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机械相关理论知识。然而,老师在讲解农业机械化知识时,势必涉及农业机械学、拖拉机理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液压和气动传动等相关密切的基础知识。从而形成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融合讲解,仅靠现有的学时很难做到,进而导致本课程顾此失彼。学生先修课程的不足,增加老师的额外教学负担,这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

1.3 教学课时不足而偏离教学大纲 大多数院校该课程的计划学时为30学时左右,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选择教学内容,顾此失彼[5]。老师的擅长和科研方向的迥异从而导致:对技术研究和革新重视的教师会着重讲解农机具的机构原理和技术参数要求,从而忽略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对技术管理重视的教师则重点在于教授农业机械管理学的概念和一般原理,进而忽略了农机技术管理内容。这都会使教学内容偏离其设定的教学大纲和目标,不能有效完成其所担当的教学任务。

1.4 实践环节的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办法,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和教学条件的不足,使实践课几乎没有开展,更不用说学生在实践中拓展,从而养成研究生们“闭门造车”研究习惯。

1.5 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靠学生的主动性,目前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方法单一,授课主要采用电子课件,时而插入动画的方式。课堂气氛沉重,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课件和自己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师生互动性差,老师缺乏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推动学生自主解决课堂问题的必要手段,学生是“听众”,只输入而不输出运用,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4]。

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为了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对课程的研究性、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贯彻“结构更加合理,规模更加适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精神[6,7]。《高等农业机械学》的课程教学应做出如下的改革。

2.1 拓宽和更新教学内容,平衡知识结构

2.1.1 增加管理学在教学的教学比重。管理学的基本职能有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这些内容在农机化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8]。研究生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和适应农业科技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中应包含例如农业数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系统以及监察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控制运用原理等知识的讲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

2.1.2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适应农机具的快速发展。目前课堂所讲授的农机具设计方法、机器结构以及运用的控制设备等知识缺乏新颖性,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农业机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型的农机具和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研究生教学应实时掌握最前沿的专业信息,更新课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的良性快速发展。

2.2 参与式、特色与专题式、研讨式教学

2.2.1 参与式教学,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的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每章专题知识的讲述后,学生课后准备与之相关专题的Power Point课件进行讲解。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主学习性,加深了专题的知识理解,也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反馈了教学成果和及时运用了所学知识。

2.2.2 特色与专题式教学,能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农业机械有着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的教学将具有典型的实例教学意义。例如海南大学地处热带地区,教学中可以增加热带作物农业机械教学实例,让学生更加贴近实践。专题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分析和评价,同时进行知识延伸。

2.2.3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授课中发现问题,提出小课题,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技能又锻炼了沟通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明确了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学习信心。

2.3 中―英双语教学 中英双语教学有着其实行的必要性,是高校教育国际化重要的步骤,推动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4]。随着农业机械的国际化,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的教学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农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由于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局限,目前此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借鉴其他课程和国外高校的成功教学经验,先实行部分或专题式双语教学,再逐渐过渡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利于老师教学的顺利展开,也利于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2.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实际的方法,列宁曾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贴合,一是高校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课堂结合实验,这样既弥补了理论的实验性不足,又加深了实验的理论依据,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二是实习基地的建立。以满足学生的实习操作,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2.5 高校与企业互动联合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已采用了教学-科研-生产的培养教学,来推动农机创新体系,发挥农机化科技整体优势[9],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但是各高校的资源毕竟有限,这使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利用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各高校可以联合互动式教学。同专业或相关专业可以采用不同高校老师授课,提高教学质量;整合实验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节约教学成本。

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高校理论知识扎实,企业有着完善的生产设备与操作技术。两者结合教学,既能满足教学和生产的需求,又能减少双方成本,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学生参与农机具的生产组装过程中,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真实地接触农业机械化管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带着实践经验回到教室课堂,将使理论知识更加容易掌握。同时这也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能力与就业的机会[10]。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目前正在试探阶段。高校与企业已经有不少的合作实习教学,但是这些力度都还比较薄弱,仍需加大力度。这种教学形式的成果值得期待。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根本,对教学实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要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构建过硬的师资队伍[11-13]。授课老师需要提高的不仅是学历,更要增加实践经历加强专项知识的进修,及时掌握前沿理论,并能进行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校建设有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开放”、“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

3 总结

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对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使得我们有了初步的改革方案与经验。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研究生教学,我们需要从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教材内容的革新需要结合科技前沿与时俱进,删除不适用章节,增添新型实用的知识;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增加实践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高等农业机械学有着学科交叉性和专业性,其教学改革将更加复杂与艰难,要实现这门学科的有效改革,仍需各高校老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敬堂,张富贵,等.《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农机化,2012,242(04):197-200.

[2]王显仁,师清翔,等.《农业机械化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农业机械,2009(14):84-86.

[3]朱瑞祥,邱立春.农业机械化管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2000,8.

[4]张喜瑞,翁绍捷,等.《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农机化,2009,241(03):182-184.

[5]高焕文.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M].二版.北京:中国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5.

[6]任文涛,宋玉秋,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6):55-57.

[7]韩惠鹏.迎接21世纪、深入开展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讨论[J].高等农业教育,1996,71(5):10-13.

[8]焉敦望.管理学原理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2.

[9]魏登峰.稳农重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管理司司长宗锦耀纵谈发展农业机械化[J].农业工作通讯,2010(23):21-24.

[10]马少辉,张学军.农业机械化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疆农机化,2008(3):53-54.

[11]孙勇,卢铁光,等.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12(3):106-110.

农业机械研究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的农机维修行业相对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无营业执照的维修站、维修店铺严重影响行业的发展,这些维修点具有小作坊的性质,技术水平不足、维修工作者无责任心、以利益为中心、管理不完善、甚至无管理可言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农机维修的质量保障,同时也为维修后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带来隐患。目前我国农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观念上重视程度不足。农业机械由于考虑到应用者和实际应用需求,其结构和操作方面并不复杂,可能一些农民自己就可以进行零部件的更换或修理,这也导致了一些农民在观念本质上对于农机维修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日常发生的故障和运行不良现象仅采取自我修理的方法,忽视了机械设备本身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忽视专业维修机构的作用,从而使农机维修机构生存吃力,农业机械管理没有思想和经济的支撑,同时对于农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也存在着隐患[2]。

2.农机维修行业建设和发展缓慢。大量的小作坊式农机维修站点使整个农机维修与管理受到了冲击,这种经营模式直接打破了农机的专业化要求,同时延缓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机服务站点多设在乡、镇、县、村等,尽管布局相对较广,但各个维修点的资金流量、站内建设、服务能力、运行规模、技术水平、管理理念等均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农机维修与维护需求的空间的容量,使相关的行业工作开展受到了阻碍,并直接影响了农民们将农业机械送修送检的积极性。还有,多数维修站点以经济利益为关注点,忽视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能力,导致在维修和维护方面质量不过关,无法达到农民满意。这些因素综合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维修行业的发展阻隔重重。

3.农机维修与维护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不高。由于农机维修站点以利益和收入为关注点,再加上农民维修和维护积极性不高造成一些站点的经营不佳,造成相关的维修与维护工作者也无法获得足够的机会参加相关的培训与技能交流。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加深,农业机械虽然相对简单,但从技术层面和零部件精密程度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如果农机维修站的维修工作者仍然以旧的维修观念和技术水平进行新型机械产品的修理和操作,则大大损伤机械设备的寿命,甚至可能造成维修后的安全隐患。

4.行业的制定与法规尚不完善。比如,目前行业内虽然有相应的认证资质考核,但由于监管不严以及市场的现实情况,认证资质并不受到重视,甚至有大量的在职维修工作者并没有任何从业资格证而进行修理和保养工作。还有,在对于农机维修站的建立、营业执照办理、设备要求、资格水平等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导致市场混乱,影响行业发展。

二、农机管理的发展对策

发现和梳理目前我国农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深刻和清晰的看到缺陷和隐患,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更好的发挥我国农机维修行业的专业性能力,扩大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与维护管理,延长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为推动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带来经济效益[3]。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发展策略:

1.做好机构建设,抓住改制时机。随着我国经济体质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开始了转制之路。在这一契机下,如何抓住机遇理顺好农机管理的机构建设,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应从宏观上对农机行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制度建设,使其直到的完善管理能力、提高人员素质、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进行农机行业的梳理和管理;其次,应该从法律法规上对各地区农机进行管理与筛查,对于完全不符合营业标准的给予停业整顿,对于从事该行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和发放上岗证;第三,要进行全面的宣传与教育,将农机专业维修的观念传达到农民当中,将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切实关系到农民生活与生产的问题说明清楚,提高农民送修和送检率;第四,纳入相关的财政预算,给予政策性支持,为加快行业组织架框的迅速完善,可利用财政的支出和政府的支持加大管理力度,从而将农机机构建设提升到社会层面。

2.实施政府扶持,提高维修点的经营能力。由于目前大量维修点仍处于非专业性、能力不足的局面,全面筛查后大量砍掉不切实际,也影响到相关维修点的农民生存问题,因而在建设与改建的过程中需要由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给予维修点改造的信心。建议政府根据区域的分布规划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维修企业与生产、销售部门的联络与经验交流,使农业机械形成行业化、规模化,并由政府组织,由机械生产厂家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各维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部件等的培训,提高专业性。对于可塑性强的维修企业一定要尽快将其标准化,达到二级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以上的层次。

3.对农机的安全、质量与使用寿命进行筛查。在行业内调用专业人员,下乡对农民正在使用中的农机产品进行筛查,了解其安全、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情况,对于状况不佳、可能影响应用安全的机械要及时通报和提示农民进行更换,对于存在一定问题的机械要指导农民进行送检,并推荐已经由政府扶持获得相应资质的维修站点,以便于促进站点的运营,形成良性循环。

农业机械研究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 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 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 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农业机械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评价分析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45-02

一、 农业机械化当前状况及评价分析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的战略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加深,农村务农人员逐步由农转为非农,进入城市进行第二三产业。这一转变使得务农人口老龄化,专门务农人口减少,农业机械化提高单产量在这个当口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人民的积极实践,农机的下乡与农机化作业得到了稳健而长足的发展。

二、 当今农机化存在的问题

1.创新能力跟不上农机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条件体系不健全,在农业工程技术方面,不论是包括各种高精度三维测量仪的设计手段还是如田间作业参数无线遥测系统的实验手段,就连新品试制和天健中试基地都由于多年投入人力物力的不足而在与国外同领域的较量中只能望其项背。

农机研究队伍中,科技人才缺乏,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当今利益先行的约定俗成就业选择中,农机装备科研方面与其他科技研究类行业间具有明显的收入差距,这使得一大批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脱离农机科研创新行业。这是对农机装备创新的一大打击。

农机化一般来说都是以粮食作物为对象进行机械装备创新,据资料统计,目前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经济作物等非口粮作物的科技创新探究工作则相当于刚刚起步,难以与需求相迎合,也给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加大了难度。

2.经济投入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相对于农业其他领域,国家在对农业技术装备领域投入偏低,现有的项目经费投入都是片面而短暂的,只能满足短期应急性研究目标,对于需要不断投入探究积累的科研项目,在很多情况下显得尤为无力。这使得农机设备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取得质的进步和重大突破。科研机构经费严重短缺,造成了整体科研功能下降,特别是基础性、长远性、超前性项目难以开展,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科技创新发展。

除了国家对创新研究环节的投入不够之外,由于农机的面向群众是创造价值小、经济收入少的农民,所以在农机的购买上缺乏大型装备购买力。因此我国农机企业基本处于依靠微薄利润和补贴支持的状态,实难做出有效且较大的投入。

3.社会理论与实际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所以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农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也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民收入较多,购买农机的数量较多且质量均趋上乘,农业机械化水平自然就高。相比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等劣势方面,农机拥有量少,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分析,我国中、部虽占地面积比重较小,但农业机械占有率缺高出西部和西北部经济发展迟缓地区。

除此之外,我国农机化水平在不同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作物上都显现出了水平的较大差异。当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运作困难。我国水稻占全国粮食总量的较大比重,但由于缺乏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工耕作,局限性较大的单人或家庭作业方式严重限制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机械化前景良好的水稻产业陷入尴尬的境地。

在与各个发达国家的农机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的农机装备大多属于单一作业类型。机械利用率低且作业效率也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多采用复合式作业,一台机器能够同时完成多台型机器要完成的作业量。既节省资源又可以减短操作时间。提高了社会劳动率。

三、机化发展对策

1.发展专业化的农机化生产

美国的专业化市场经营,全程机械作业服务是现今世界农机化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生产企业按照内部服务网络建立起一体化的流水型作业,即专业化了全程的农业生产。这样既使工作细致不易出错,又能达到少花时间但高效的成果。

2.农机工业市场的调整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机科研创新的投入,使农机的复合型功能增加,并不单一地制造某项功能的农机。增大机械利用率,不能单方面地减少制作成本以求销售数量。要从结构上将农业机械从制造变为创造,大胆创新各式适应当地地形地势的新型农机。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机工业市场的监管,主打质量牌,农业机械检测和鉴定分内容为测量和评价农业机械的性能特性。追求了质量就可以打出品牌战略,将销售的目光投入海内外,利用本国优势创造一定经济利益。

3.建设农业生产专业片区

我国早先就存在国有农场以及商品粮基地,若在国有农场中实行机械化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将取得更加高效的产量。我国现在的土地经营模式基本上是小面积耕作,田地分散,各家独立安排生产作业。这样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也加大了农业机械作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农民可以考虑集体协商,集中种植相同农作物,统一安排等。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专业片区,农机化水平肯定能够得到提升,并且节约劳动力的投入。

三 、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率等等都在提高,农业机械化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的到长足的发展。相对的,现在我们谈到的问题将在一步步的发展中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所以要想得完善和深化,不光局限于现今得到的数据和客观资料,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刻地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佳.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农业机械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补贴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Our society is a comprehensive social transformation, rural society is undergoing a new round of reform, in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ke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must keep up with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sustained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tand in a higher angle, the more in-depth study in a more broad perspective.

keywor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ubsidies

一、引言

论文在分析我国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深远历史的影响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历史阶段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系统分析、回归预测、区域分析、生产函数和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利的社会经济等因素;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影响农机化发展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农机化水平发展模型,建立了农机化水平变动与农机净值变动和农业劳动力变动的关系模型。 最后,论文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效益分析框架和模型,并以政策发展、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的视野,简单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制度经济学意义,论文最后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促进城市化,并且早于城市化,这带来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以农业机械化研究为基础研究劳动力转移,其着重点在农业机械化;二是以劳动力转移为基础研究农业机械化,其着重点在劳动力转移。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樊日文认为农业机械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刘雪等认为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机械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3.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取决于农业劳动力产出弹性等要素,若单从农业劳动生产率考虑,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大小,与由他产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成正比,与非农产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权重成正比,也跟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的数量比值成正比。

浙江农业补贴新政策,根据前不久出台的《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意见》,今年浙江省补贴机具共12大类35小类95品目,较去年增加了1大类、4小类和15品目,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均可享受补贴,更多的购机农民将享受到政策实惠。浙江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浙江省今年重点扶持发展粮食、畜牧、茶叶、渔业、菌果蔬等产业所需的机械,对水稻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畜牧饲养机械、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关键薄弱环节的机械设备敞开补贴。不少诸如电子饲喂站、扁形茶加工流水线等产业发展急需的机械,通过向农业部争取,也成功列入补贴目录。大量生态友好型农机被列入补贴目录,是今年政策一大亮点。“生态导向是今年政策指导思想上的一个显著变化,浙江省将围绕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水环境治理等,优先发展节地节水、节药节肥、低耗高效、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友好型农机装备。”据了解,在今年购机补贴目录中,不乏清粪机、固液分离机、沼液沼渣抽排设备、微灌设备等,施肥机、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等新型机具也被增补进入目录。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设施装备的保障。今年浙江省将设施大棚作为自选品目列入补贴范围,规定设施大棚原则上应在农业“两区”内建设,按“标配整体”进行补贴。同时,降低起补面积,如单体钢架标准大棚,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中建设5000平方米起补,其它地区集中建设2万平方米起补,起补面积均为去年的一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有望获得补贴,从而加快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三、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效益

将农机补贴效益分成五个部分:农机装备水平、粮食产量、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产业化等,其中农业装备水平包含三方面内容:农机总动力、农机总净值和农机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包括两反面内容: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是接本增效:农业劳动力包含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等两个方面内容:农业生产效益包含单位产出效益和规模效益等两个方面内容。对于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是要建立或延伸农业产业链,二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工业化,三是农业服务的系统化和组织化。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一项农业机械化支持措施,效益突出,作用明显,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等。因此,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对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文化方面影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理论、实践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

1.农机总动力和农机总净值的提高

农机购置补贴直接产生的作用是农机总动力和农机总净值的提高,以及农机产品结构的改善,表征为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直接产生的是农机作业能力的增强,间接的是释放农业劳动力和提高农机工业效益。农机作业能力的提升,提高农机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的集中度,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释放的农业劳动力,流向是工业和服务业,农机工业效益的提高,增加就业,也就是吸收农机化水平提高而释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另外,农机工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促进或带动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农机购置补贴而引致的技术进步不仅是一个内在的因素,也是农机购置补贴影响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部门的一个要素。

2.提高粮食产量

农机购置补贴另外一个直接作用是提高粮食产量。农机购置补贴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接本增效,一是增加粮食单位产出,另外是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损失。农机购置补贴的作用和影响还包括转移农业劳动力,以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些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在农机购置补贴效益分析框架中,这些是最后的输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要素,是沟通农机购置补贴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桥梁。

由上述分析,我们得出,机械购置补贴效益分析不仅涉及到定量模型,也涉及到定性判断准则,这些是分析框架中非常必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机化水平,农业劳动力变动时间序列模型,这当中涉及农机总动力与农机化水平,农机净值与农机化水平和与农业变动力变动等关系模型,还包括需要建立的一些关系模型,主要是农机购置补贴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因此,可以说农机购置补贴效益分析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分析框架。

四、结语

对农机购置补贴效益进行分析,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思路,一是在约定的机械化水平发展目标下,由农机化水平和农机净值 关系模型,测算出农机净值的增加值,包括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在中央财政投资与社会投入分配的经验水平下,可以得出中央财政补贴投入,再根据补贴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进而通过产出指标来检验 农机化水平发展目标。这个思路的假设前提是:一是由于农机化水平时间序列模型与给定的农机化水平发展目标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必须依靠额外的投资才可以弥补:二是中央财政可以无限制的投入,也就是能够满足所有的投入,弥补差距。第二个思路是给定中央财政投资水平,由补贴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测算农业化水平增量中的相关因素,推算农机化水平,根据农机化水平和农机净值变动关系模型和中央财政投资和社会投资分配的经验水平,校验给定的中央财政投资水平。两种思路的差别是给定条件不同,第一种思路是规划发展思路,是理想的思路模型,第二种是评估思路,是现实的思路模型。

参考文献:

[1]卓杰强,杨敏丽,郑诚;广东省水稻产业工程机械化现状与促进措施[J];中国农机化;

2005年06期

[2]王惠萍;田仲林;;欧美农业补贴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