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中学教学;地位;作用

一、综合实践课的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开设这门课程其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开设一门新的课程,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的重大挑战,它将是中国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它既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也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使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突破以往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把学习和社会,家庭等环境紧紧相联系。在生活中活现历史,把它赋予鲜活的生命。

二、教师教育意识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大哥级学科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这一课程的开设被称为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人就说了,如果没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不能叫真正走进了新课程。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呢?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一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很多教师不断追问的问题。我也是带着种种疑惑开始了我的综合实践课。

三、及时做好点拨指导工作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一)指导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便是确立活动的主题。无论由老师确定主题,师生共同确定主题,还是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要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程度而定。老师确定活动主题的情况不多,一般在课程开设之初,学生对该课程还没有什么了解。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便完全可以自己确立感兴趣的主题。这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出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和可操作的问题作为主题。

(二)指导记录活动情况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在诸多记录活动情况的手段中,活动日记既能全面具体地记录活动过程,又容易操作,因此一定要知道学生认真记录。活动日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经过、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获得体验等。活动日记的记录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三)指导保存积累资料

有了资料以后,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以为找到资料了,主题活动也该结束了,汇报的时候只要照着说就可以。这样一来,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资料的搜集,学生收获不多。实际上,当学生在通过各种方法获得这些资料时,一方面,他们有着某种想法,使他们去调查搜集这些而不是另外一些资料,至少,在他们看来,这些资料对他们的这个想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当初的调查目的来对材料进行取舍。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可能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某一事件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就这一点对材料进行归纳。甚至可以围绕自己的活动感受来进行材料的整理。从这一点来说,资料整理中的自我归纳是多元的,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活动的主题,还涵盖着活动的体验与感受等认知、态度、情感方面。如果老师将一个小组的资料整理仅仅局限于将主题活动完成,必然是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偏离。所以,我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挡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并提醒学生把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地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四、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知道学生有目的地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日记,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结束阶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活动主题对信息进行处理。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第2篇

几年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兴起,其产生不仅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学以致用,更体现了当下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和展现空间,又迎合了当今时代的特征。而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共同需要。表格的使用使得本就灵活的实践活动有了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特征。表格的使用,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活动开展前期的需求调查、分析和统计;活动中期人员的流动、出勤;以及活动后期的意见收集和反馈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表格的介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表格有:①问卷调查表;②活动计划表;③活动记录表;④观察记录表;⑤反馈意见表;⑥数据统计分析表,如下表。

二、表格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影响

1.有利于老师制定有效的活动计划

为避免活动计划的混乱而使用表格的形式将活动计划表现出来是行之有效的,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前可以直接地检查活动计划中的漏洞与不足。

2.有利于老师有效地收集活动资料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格随时记录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表现、活动进行中所体现的问题,以备后用。

3.有利于老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向度

将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表格形式的记录,留以日后对不同学生分项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各学段表格的阶梯性

小学教育阶段横跨6年,涵盖了学生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有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发展的特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低学段学生与高学段学生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其用于信息搜集的表格设计应符合每个学段学生的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第3篇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新乡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新乡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第4篇

河南省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范文第5篇

P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合多个科目于一身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大大拓宽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位科任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我们谈谈作为数学教师对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去动手操作和研究,探寻知识的源头及本质,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体验,获取必须的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110-111)《绘制平面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同学们通过实践能够明确一张平面图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绘平面图的基本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交流等优良品质。教学设计如下:

1.小组合作,让学生4~6人一组,合理分工,实地考察,其中2~3人测量,1~2人记录,有人检查并确认实际测量需要与每个人合作其他,测量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指导学生在教科书第111页上绘制所选区域的平面图。在组中,选择比例,讨论其合理性,并计算地图上的距离。根据地图上计算出的距离数据,让学员根据组中所选择的平面形状,位置关系,绘制在课本第111页上,并进行交流,评估和更正。

3.展示交流经验。要求小组展示所绘制的平面图,并说出地点或建筑物,以及绘图过程,并介绍选定的比例尺,为什么选择这个比例尺。让学生从方向,位置和规模选择等方面进行互动评论。在自己的意见中,在合理的修正的基础上并对此进行体会。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更是个发展学生数学观、学习观的地方,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处,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也是本部分教学应当侧重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合作交流,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P110-111)《互联网的普及》这探究活动的开展时,我们完完全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调查,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关于调查方案的设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从小组成员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再扩大到班级,全校或者是自己生活动的小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

(一)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二)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最后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三、注重学生实践的趣味性

兴趣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心情愉快、自由轻松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在完成《运动与身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4-55)这一教学任务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测脉搏的实验活动,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54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各小组完成实验后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开始做实验,组长做记录。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既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增强课堂的气氛,还大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给予式”的强记学习方式,推动知识获得的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以自主思考能力为发展方向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帮助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带给学生的是一次能力的飞跃,也是终身学习的兴趣的有效养成,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活动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黄华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5(9):20.

[2]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4.